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3)(含答案)全国通用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古诗文专项试题(三)含答案

部编版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三)一、选择题。
1.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中的“君”指()A.王勃B.董大C.高适D.杜少府2.与“书湖阴先生壁”中“书”的意思相同的是()。
A.书山有路勤为径 B.书戴嵩画牛C.正是男儿读书时3.下列加点字读音、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路转溪桥忽见.风吹草低见.牛羊B.还.来就菊花明月何时照我还.C.明月别.枝惊鹊萋萋满别.情D.日暮客愁新.客舍青青柳色新.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最能表现雨下得大的诗句是()A.黑云翻墨未遮山B.白雨跳珠乱入船C.卷地风来忽吹散5.下列对《宿建德江》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B.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做了准备;第二句“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
C.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当逼真。
D.此诗前两句借景抒情,后两句为触景抒情。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日暮..(傍晚)客愁新。
B.明月别枝..(鸣叫的蝉)。
..(横斜突儿的树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C.旧时..(往日)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看见)D.黑云翻墨未遮.(遮盖,遮挡)山,白雨跳珠.. (跳动的珍珠)乱入船。
7.下列诗句表达的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A.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8.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C.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9.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夸张)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sc3.22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1少年志存高远1 昔有一少年,家贫甚,伐薪自食,夜则映月以览。
2 邻村有富者,衣锦食肉,恒炫于众。
3 一日富者出猎,左右持弓,鹰犬罗后,途与少年遇。
4 富者众辱之,曰:“尔贫如此,尚不及吾之鹰犬。
”少年不应。
5 富者复曰:“尔随吾后,与鹰犬同逐狐兔,先得者赏尔!”6 少年作色曰:“吾虽家徒壁立,然志存高远,非若等鼠类可比!”7 左右欲殴之,少年瞋目斥之:“尔辈亦鹰犬也!”不顾而去。
昔:______ 甚:______ 伐薪:______ 则:______ 览:______ 者:______ 衣:______ 锦:______ 恒:______ 于:______ 左右:______ 罗:______众:______ 尔:______ 如此:______ 尚:______ 应:______复:______ 吾:______ 逐:______ 者:______作色:______ 徒:______ 志存高远:______若等:______殴:______ 瞋目:______ 尔辈:______ 亦:______ 不顾:______ 去:______陈蕃有大志1 陈蕃年十五,尝闲处chǔ一室,而庭宇芜wú秽huì。
2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3 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4 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尝:_______ 芜秽:_________候:______ 谓:______ 孺子:______ 待:______ 处世:______ 扫除:______ 安:______ 清世:_______ 甚:______画龙点睛张僧sēng繇yóu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
每曰:“点之即飞去。
”人以为诞,因点其一。
须臾yú,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
不点睛者皆在。
于:______ 每:______ 即:______ 以为:______ 诞:______ 因:______ 须臾:______ 破:______ 者:______ 皆:______包惊几笃于友谊陈包惊几笃(dǔ)于友谊,与吴东湖善,吴卒,抚其家甚至。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检测卷-(含答案)_4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检测卷-(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感悟回答。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奕,其一人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
1.将文章内容补充完整。
2.“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中“之”字的解释是()A.代词,指教诲B.代词,指鸿鹄C.助词,的3.用现在的语言翻译画波浪线的句子4.同样是跟弈秋学下棋,为什么两人的成就却天壤之别?文言文阅读。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5.短文选自____________ 。
6.选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错误的一项()。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B.及日中/则如盘盂C.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D.孰为/汝多知乎7.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①孔子……其故(故:)____________ ②日始出时去人近(去:)③及其日中如探汤(汤:)____________ ④孔子不能决也(决:)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9.阅读本文获得的启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穷尽的,我们要不断学习。
B.要勤于思考,大胆向权威质疑,求得答案,探求客观事理。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实事求是。
D.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论语三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20年小升初语文阅读训练题(3)(含答案)全国通用

2020 年小学语文阅读训练题(三)姓名:一.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称把词语补充完整。
(2 分)狡( )三窟亡( )补牢笨( )先飞老( )识途( )视眈眈呆若木( ) 胆小如( ) 画( )添足二、句子长廊。
(5 分)1.喂,走开,我过去。
(改成礼貌用语)2.学习语文要下功夫。
(改为双重否定句)3.父亲告诫我不要动他的表。
我越发好奇。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4.仿写句子。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让人。
语文是,让人。
三、口语交际台。
(4 分)根据下面的提示,发挥合理的想象填空。
小强的奶奶告诉家里人一个好消息:外国一名中学生培育出一棵果树,会结出四种水果。
家里人对此反应不四。
请你分别模仿他们,简洁地说一句话。
家庭成员:妹妹(幼儿园学生) 小强(小学生) 妈妈(家庭主妇) 爸爸(自然老师)1.妹妹:2.小强:3.妈妈:4.爸爸:五、阅读直通车。
(23 分)(一)课内阅读。
(12 分)她出去了。
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 ),白色的花( ),紫红色的花( ) 而( ),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本片段选自《》。
(1 分)2.按原文填空。
(5 分)3.文中两处省略号分别表达什么意思,试着补充省略的内容。
(4 分)4.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分)(二)课外阅读。
(11 分)感恩的习惯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
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儿,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
六年级下语文试题-小升初专题总复习 专题七古诗文 全国通用含答案

专题七古诗文1.填空。
(1)“读万卷书,____”,旅游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
当我们泛舟西湖,欣赏着美如画卷的景色时,情不自禁地想起“__ __,____”的诗句;当我们面对大海,看潮起潮落,《长歌行》中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 __,____”的诗句令我惊醒。
(2)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在所处的环境下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 __”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3)中秋佳节,皓月当空。
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笼罩着大地,清风拂面,不由撩起我思乡的情怀,我会想起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__ __,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__ __,____”。
(4)古代诗人常常以诗明志。
于谦在《石灰吟》中用“____,____”表达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决心。
郑燮在《竹石》中用“____,____”表达不畏磨难,坚忍不拔的人生态度。
(5)“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这两句诗选自____的《元日》,描绘的是____(节日)的情景。
我国的传统佳节还有____、____、____等。
其他描写节日的诗句有:“____,____。
”(6)六年中,我们还积累了很多诗词,如描写春天的诗句“____,____”;描写秋天的诗句“____,____”;描写冬天的诗句“__ __,____”。
我们还知道“浣溪沙”是词牌名,我知道的词牌名还有:____、____、____。
(7)在公路旁、街道边,常常可以看见“严管能保安全,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安全警示语。
此时,你一定会想到这是借用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的诗“____,____。
”(8)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的诗句中的:“____,____。
”(9)现在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来表达对远别朋友的深情厚谊。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语文试卷(3)∣通用版(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试卷(三)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45分)1、读拼音写汉字。
(8分)ké sòu héǎi bào zào nuó yíchōng jǐng yín sòng kuí wúxīn jīng d ǎn zhàn( ) ( ) ( ) ( ) ( ) ( ) ( )(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看”的近义词,不能重复。
(6分)“抬头往上看”叫()“从上往下看”叫()“仔仔细细看”叫()“实地欣赏看”叫()“范围广泛看”叫()“粗略大致看”叫()3、按查字典的方法填空。
(6分)“寝不安席”的“寝”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根据这个词语中“寝”字的意思,写出一个也含有“寝”字该意思的成语:。
4、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分)()闰土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长大后的闰土与我之间已经筑起一堵厚厚的墙,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当我们两人再见面时只能沉默以对了。
5、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广州处处春意盎然,美不胜收。
无论在增城的白水寨、南沙的百万葵园,还是市内的流花湖公园、云台花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
在这美好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A、相得益彰B、美不胜收C、花团锦簇D、天伦之乐6、按文字提示填写内容。
(6分)(1) 人们在探究学问时,时常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时往往会有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的那种“”的感觉,但如果能怀有坚定的信心,继续前行,锲而不舍,就一定会出现“”的光辉前景!(2) 我爱生活,我爱四季。
我爱春天,在绿水碧江的江南,感受“”的江南春景;我爱夏天,在初露头角的荷塘,享受“”的初夏风光;我爱秋天,在迟暮寂寥的村庄,抒发“”的萧瑟秋景;我爱冬天,在千年积雪的窗外,领略“”的岷山冬景。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通用版(含答案)[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通用版(含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e50cf3581b6bd97e19ea0f.png)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全)一、逸闻十则(一)粟粥荠菜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①遂凝,刀割为四块。
早晚取二块,断荠菜②十数茎于盂③,暖而啖④之。
这样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谥文正公。
[注:①宿:xiǔ,宵,夜。
②荠(jì)菜,一种野菜。
③盂,yú,一种圆口器皿。
④啖,dàn,吃,]1.加黑字解说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惟煮粟米二升惟:只。
B.经宿遂凝遂:就。
C.暖而啖之暖:温暖。
D.谥文正公谥:shì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这里用作动词。
2.这段文字表达的要旨是:(二)不展家信宋,胡瑗(yuàn),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念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
十年不归,得家信,见上有安全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1.判断下边语句翻译能否正确()“念书泰山,攻苦,食淡”——在泰山中念书,攻读刻苦,饭食粗淡。
2.下边词语,哪几项能归纳语段中胡瑗的性格()A.勤劳 B .不怕贫苦 C .锲而不舍D.谦逊 E .不管家室 F .全神贯注(三)铸砚示志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
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
”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
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1以示人曰:“穿易。
”卒以士及第。
1.加黑字解的两是()A.常自奇:子。
B.屡士:推,介绍。
C.官其姓:wù,。
D.或政或:有的人。
E.翰乃自以示人示:人看。
F.穿易。
易:简单。
G.卒以士及第卒:于。
及第:科代考取。
2.下边文意理解有的一是()A.桑翰自己的容颜感觉自卑。
B.桑翰是一个有志气,有毅力的人。
C.官是一个昏庸的官。
(四)系冢吴,季札,出游上国①,徐君。
徐君好季札,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
使上国,未献。
至徐,徐君已死,乃解宝,系徐君冢而去。
从者曰:“徐君已死,尚与乎?”季子曰:“否则。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2022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3(解析版)全国通用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2022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3(解析版)全国通用版(含答案)2022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3一、基础知识。
(42分)1.照样子,写词语例:笑嘻嘻(ABB式)________例:勤勤恳恳(AABB式)________2.给多音字组词。
挣:zhēng________zhèng________省:shěng________xǐng________少:shǎo________shào________3.下列字的笔画最多的是()。
A. 白B. 云C. 土D. 子4.下列歇后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B.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C. 王婆卖瓜张牙舞爪 D. 万众一条心黄土变成金E.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5.比一比,再组词。
诞________ 媒________ 埃________延________ 谋________ 挨________博________ 衍________ 骄________搏________ 衔________ 娇________6.一位衣着华丽的阿姨在公园里游累了,买了一根冰棒。
她剥开以后,把冰棒袋随手一扔。
你看到这种情景,会怎么做?还会对阿姨说些什么呢?7.那是一问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一一这句话中的“如此而已”四个字,强调了室内陈设________,表现了总理________。
二、口语交际(4分)8.词语解释。
口才:文笔:滋润:三、阅读(24分)9.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农妇与骛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①也。
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宽斑,疑其受创也。
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
临去,频频颔之,似谢。
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
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
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②创鹜之报也。
【注】①骛(wfi):野鸭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
张用良不杀蜂
京太仓张用良幼时揭蜂窝,尝为蜂螫(shì),故恶之。
后见蜂则百计千方扑杀之。
一日薄bó暮,见一飞虫,投于蛛网,竭力而不能去。
蛛遽束缚fù之,甚急。
忽一蜂来螫shì蛛。
蜂又数shuò含水湿虫,久之得脱去。
张用良因感其义,自是不复杀蜂。
尝:______ 为:______ 恶:______ 则:______ 薄:______
竭力:______ 遽:______ 急:______ 数:______
自是:_____
放驴破案
唐张鷟zhuó为河阳尉。
有客驴,缰断,并鞍失之。
三日访不获,诣yì县告。
鷟推穷甚急,乃夜放驴出而藏其鞍。
鷟曰:“此可知也。
”遂令不秣mò饲驴,
去辔pèi放之。
驴寻向昨夜喂处,乃搜索其家,于草积下得之。
人服其智。
尉:_______ 并:_________诣:______ 推穷:______
遂:______ 秣:______ 辔:______ 乃:______ 于:_______
赛跑定案
有老姥mǔ遇劫于路,唱贼。
路人为逐禽之。
贼反诬路人。
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
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姥:______ 唱:______ 禽:______ 诬:______ 莫:______
孰:______ 俱:______ 走:______ 正色:______
盖:_____ 必:______
拷打羊皮露真相
人有负盐与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下。
少时,且行,二人争一羊
皮,各言为己藉jiè肩之物。
久未果,遂讼于官。
时雍州刺史李惠,谓其群下曰:
“拷此羊皮可知主乎?”群下咸无对者。
惠遣争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
之,见少盐屑xiè,惠曰:“知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罪。
负:_______ 薪:_________释:______ 且:______
藉:______ 未果:______ 讼:______ 咸:______ 遣:_______
答案
张用良不杀蜂
尝:_曾经_ 为:_被_ 恶:_憎恨_ 则:__就__ 薄:_靠近_ 竭力:_用尽力气_ 遽:_立刻__ 急:_紧_ 数:_多次_
自是:_从此_
放驴破案
尉:_县尉_ 并:__连同___诣:_到_ 推穷:_彻底追查_
遂:_就_ 秣:_喂饲料_ 辔:_缰绳__ 乃:_于是__ 于:_在_
赛跑定案
姥:_老妇人__ 唱:_大声喊叫__ 禽:_同“擒”__ 诬:__诬陷__ 莫:__不_ 孰:__谁_ 俱:__都__
走:__跑__ 正色:_严肃_ 盖:_原来__ 必:__一定__
拷打羊皮露真相
负:__背着__ 薪:___柴___释:__放下__ 且:_将要__
藉:_垫__ 未果:__没有结果__ 讼:_诉讼___ 咸:__都__
遣:__打发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