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节点规划设计课件
合集下载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ch物流节点系统规划与设计 ppt课件

第2章 物流节点系统规划与设计
ppt课件
1
学习目标
• 物流节点选址规划的目标 • 物流节点选址问题分类 • 物流节点选址的方法 • 物流决策的影响因素 • 选址问题早期研究的主要理论 • 选址的技术与方法
ppt课件
22
•银川市物流节点的选址
ppt课件
33
• 第一节 物流节点系统概论 • 第二节 选址问题早期研究的主要理论 • 第三节 物流节点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法
任何经济开发活动能够支付的最高地租是产品在市场内 的价格与产品运输到市场的成本之差。
价格-运输成本=利润=地租 地 租
奶粉 蔬菜 小麦和谷物
市场
离市场的距离
ppt课件
14 14
二、韦伯的工业分类(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 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3类:运费、 劳动费、集聚和分散。
ppt课件
17 17
四、区域经济学
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 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 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 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 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 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 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ppt课件
88
二、物流节点选址问题分类
•按目标函数划分
•可行点和最优点(类似运筹学线性规划可行解、最优解含义) •中值问题:区域中选择若干设施位置,使得该位置到最近设施的距离(成本) 的合计距离最小。也被称为“经济效益性”(Economic Efficiency),目标 函数为最小化问题。 •中心问题:根据在被选择设施位置离最远需求点的距离(或成本)集合中取 最小的原则,在区域中选择设施的位置的方法。 •反中心问题:根据在一定区域内使得被选择的设施位置离最近需求点的距离 (或成本)集合中取最大的原则,在该区域中选择的位置的方法。 •单纯选址问题:已存在设施与新设施无关,也称为固定权重的选址问题 •选址分配问题:已存在设施与新设施相关,需重新分配服务区域及客户
ppt课件
1
学习目标
• 物流节点选址规划的目标 • 物流节点选址问题分类 • 物流节点选址的方法 • 物流决策的影响因素 • 选址问题早期研究的主要理论 • 选址的技术与方法
ppt课件
22
•银川市物流节点的选址
ppt课件
33
• 第一节 物流节点系统概论 • 第二节 选址问题早期研究的主要理论 • 第三节 物流节点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法
任何经济开发活动能够支付的最高地租是产品在市场内 的价格与产品运输到市场的成本之差。
价格-运输成本=利润=地租 地 租
奶粉 蔬菜 小麦和谷物
市场
离市场的距离
ppt课件
14 14
二、韦伯的工业分类(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 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3类:运费、 劳动费、集聚和分散。
ppt课件
17 17
四、区域经济学
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 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 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 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 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 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 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ppt课件
88
二、物流节点选址问题分类
•按目标函数划分
•可行点和最优点(类似运筹学线性规划可行解、最优解含义) •中值问题:区域中选择若干设施位置,使得该位置到最近设施的距离(成本) 的合计距离最小。也被称为“经济效益性”(Economic Efficiency),目标 函数为最小化问题。 •中心问题:根据在被选择设施位置离最远需求点的距离(或成本)集合中取 最小的原则,在区域中选择设施的位置的方法。 •反中心问题:根据在一定区域内使得被选择的设施位置离最近需求点的距离 (或成本)集合中取最大的原则,在该区域中选择的位置的方法。 •单纯选址问题:已存在设施与新设施无关,也称为固定权重的选址问题 •选址分配问题:已存在设施与新设施相关,需重新分配服务区域及客户
第7章 物流物流节点规划与设计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7章 物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本章学习目标
• 了解物流节点在物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内容; • 熟悉物流系统节点布局规划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 掌握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的内容;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 主要是根据物流节点的功能、作业流程和服务质量要求,确定物流 节点内部各种节点的平面布局方案,如物流中心的仓储区、分拣区、 加工区、内部通道等的布局。
▪ 设计包括以下内容:仓库货架系统的选型和平面布局设计;装卸搬 运设备的选型和布局设计;包装及流通加工装备及器具的选型和布 局设计;运输工具的选型设计;分拣设备的选型和布局设计等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7.2.2 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原则
(一)科学选址原则(根据系统的目标选定合理的方案) (二)统一规划原则(政府出面积极推动甚至实施) (三)市场化运作原则 (四)高起点现代化原则 (五)柔性化原则 (六)人才优先原则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 存储功能 及时满足客户的生产和消费需要是配送中心的基本职责,也是其成功
的基本保障. • 分拣功能 作为物流节点的配送中心,要将众多客户的大量的、千差万别的货物
进行及时、有效的配送,就必须运用特定的手段和规范的作业流程 对货物进行分拣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7.3.1 配送中心功能(续)
收
储
加
拣
货
存
工
选
按 照 客
供 货
户 要
配
客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7章 物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本章学习目标
• 了解物流节点在物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内容; • 熟悉物流系统节点布局规划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 掌握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的内容;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 主要是根据物流节点的功能、作业流程和服务质量要求,确定物流 节点内部各种节点的平面布局方案,如物流中心的仓储区、分拣区、 加工区、内部通道等的布局。
▪ 设计包括以下内容:仓库货架系统的选型和平面布局设计;装卸搬 运设备的选型和布局设计;包装及流通加工装备及器具的选型和布 局设计;运输工具的选型设计;分拣设备的选型和布局设计等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7.2.2 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原则
(一)科学选址原则(根据系统的目标选定合理的方案) (二)统一规划原则(政府出面积极推动甚至实施) (三)市场化运作原则 (四)高起点现代化原则 (五)柔性化原则 (六)人才优先原则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 存储功能 及时满足客户的生产和消费需要是配送中心的基本职责,也是其成功
的基本保障. • 分拣功能 作为物流节点的配送中心,要将众多客户的大量的、千差万别的货物
进行及时、有效的配送,就必须运用特定的手段和规范的作业流程 对货物进行分拣
东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7.3.1 配送中心功能(续)
收
储
加
拣
货
存
工
选
按 照 客
供 货
户 要
配
客
物流系统规划课件(PPT 61页)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二页。
6.3.2 物流网络规划(guīhuà)所需的数据
1. 物流网络(wǎngluò)规划所需的数据
⑻ 产品的运输批量; ⑼ 网络中各节点的存货水平及控制方法; ⑽ 订单的频率、批量、季节波动; ⑾ 订单处理本钱与发生这些本钱的物流环节 ⑿ 顾客效劳目标;
⒀ 在效劳能力限制范围内设备(shèbèi)和设施的可用性;
第十五页,共六十二页。
6.2.1 物流系统规划的根本(gēnběn)方法
• 系统分析——提出方案
• 系统综合——标准方案
• 系统评价(píngjià)——优化选择
第十六页,共六十二页。
6.2.2 物流系统规划(guīhuà)的三维结构
步骤与阶段 1、筹备阶段 2、系统诊断 与分析
总体模型 内容 1、工程规划 2、理论准备 3、物资准备 4、设立组织领导机构 5、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6、完成模型构思、系统状态描述 7、划分时空边界 8、确立课题
⑷ 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⑸ 对物流系统中的货物(huòwù)进行实时跟踪; ⑹ 对物流系统的货物进行分类或选配,为随后的处理〔加工或 包装〕提供条件。
第七页,共六十二页。
6.1.2 物流规划(guīhuà)的系统要素
3. 物流系统优劣(yōu liè)的评价标准
第八页,共六十二页。
6.1.2 物流系统(xìtǒng)规划的层次及内容
• 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关注系统的范围和外 部环境。
第六页,共六十二页。
6.1.2 物流规划(guīhuà)的系统要素
2. 物流系统的目标(mùbiāo)任务
⑴ 提高物流系统的吞吐能力以适应产量增长的要求; ⑵ 建设一个柔性的物流系统,以适应产品经常变化的情况; ⑶ 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或随机变化做出及时 响应,保持均衡生产;
6.3.2 物流网络规划(guīhuà)所需的数据
1. 物流网络(wǎngluò)规划所需的数据
⑻ 产品的运输批量; ⑼ 网络中各节点的存货水平及控制方法; ⑽ 订单的频率、批量、季节波动; ⑾ 订单处理本钱与发生这些本钱的物流环节 ⑿ 顾客效劳目标;
⒀ 在效劳能力限制范围内设备(shèbèi)和设施的可用性;
第十五页,共六十二页。
6.2.1 物流系统规划的根本(gēnběn)方法
• 系统分析——提出方案
• 系统综合——标准方案
• 系统评价(píngjià)——优化选择
第十六页,共六十二页。
6.2.2 物流系统规划(guīhuà)的三维结构
步骤与阶段 1、筹备阶段 2、系统诊断 与分析
总体模型 内容 1、工程规划 2、理论准备 3、物资准备 4、设立组织领导机构 5、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6、完成模型构思、系统状态描述 7、划分时空边界 8、确立课题
⑷ 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⑸ 对物流系统中的货物(huòwù)进行实时跟踪; ⑹ 对物流系统的货物进行分类或选配,为随后的处理〔加工或 包装〕提供条件。
第七页,共六十二页。
6.1.2 物流规划(guīhuà)的系统要素
3. 物流系统优劣(yōu liè)的评价标准
第八页,共六十二页。
6.1.2 物流系统(xìtǒng)规划的层次及内容
• 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关注系统的范围和外 部环境。
第六页,共六十二页。
6.1.2 物流规划(guīhuà)的系统要素
2. 物流系统的目标(mùbiāo)任务
⑴ 提高物流系统的吞吐能力以适应产量增长的要求; ⑵ 建设一个柔性的物流系统,以适应产品经常变化的情况; ⑶ 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或随机变化做出及时 响应,保持均衡生产;
《物流网络设计》课件

2024/9/11
32
图4 工厂和分销中心的空间分布图
2024/9/11
33
表1 分销中心和供应地的坐标, 货物运输量和运输费率
2024/9/11
34
表2 仓库位置计算
于是得到: X=3,225.00/625.00=5.16 Y=3,237.50/625.00=5.18
2024/9/11
35
表3 仓库选址运输成本的计算
29
(二)按选择离散程度分
连续选址法: 考察一个连续空间内所 有可能的点,并选择其中最优的一个。
离散选址法: 是在一系列可能方案中 做出选择,这些方案事先已经过了合理 性分析。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更为常用, 主要针对多设施选址。
2024/9/11
30
4.2 单设施选址
(一)模型
该模型可用来为工厂、车站、仓库或零售/ 服务设施选址。该模型叫做精确重心法、网格 法和重心法。因为选址因素只包括运输费率和 该点的货物运输量,所以这个方法很简单。该 模型属于静态连续选址模型。
2024/9/11
10
(三)空运转运中心
衔接两种空运或衔接空运与其他运输方 式的转运中心, 以后者为主要形式, 习惯称为空 港。
2024/9/11
图8-3 11
(四)特种转运中心
目前采用的特种转运中心的主要类型有:
1.集装箱转运中心。 2.煤炭转运中心。 3.散装水泥转运中心 。 4.石油转运中心。
3.总运输成本通常假设运价随运距成比例增加, 然而,大多数运价是由不随运距变化的固定的部分和随 运距变化的可变部分组成。最低运费和运价分段统计, 则更进一步扭曲了运价的线性特征。
4.模型中仓库与其他网络节点之间的路线通常假 定为直线。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很少,因为运输总是在一 202定4/9/的11 公路网络、在既有的铁路系统中或在直线环绕的城 37
(精品)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全套283页PPT课件)

单元一 物流系统的初步认识
任务一 物流系统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 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
任务一 物流系统的基本知识
一、物流系统的概念 二、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
任务一 物流系统的基本知识
一、物流系统的概念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
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 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 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 能的有机整体。
(1)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2)对新系统的分析
3)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和步骤
分析内容 对象 目的 地点 时间 人员 方法
第一次提问 做什么 是什么 在何处做 在何时做 由谁做 怎样做
1.5 物流系统的分类
1. 物流发生的位置 按物流发生的位置,物流系统可划分为企业内部物流
系统和企业外部物流系统。 2. 物流运行的性质
根据物流运行的性质,物流系统可以划分为供应物流 系统、生产物流系统、销售物流系统、回收物流系统和废 弃物流系统。 3.物流活动的范围
以物流活动的范围进行分类,物流系统可以划分为企 业物流系统、区域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 4.物流构成的内容
2.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 物流系统的资源配置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寻求。
2 )物流要素集成化原则 物流要素集成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
物流系统功能、资源、信息、网络等要素进行统 一规化、管理、评价,通过要素问的协调和配合 使所有要素能够像一个整体在运作,从而实现物 流系统要素间的联系,达到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 目的的过程。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一般认为有运输、储 存保管、包装、装卸 搬运、流通加工、配 送、物流信息等,如果从物流活动的实际 工作环节来考查,物流由上述七项具体工 作构成。
任务一 物流系统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 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
任务一 物流系统的基本知识
一、物流系统的概念 二、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
任务一 物流系统的基本知识
一、物流系统的概念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
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 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 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 能的有机整体。
(1)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2)对新系统的分析
3)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和步骤
分析内容 对象 目的 地点 时间 人员 方法
第一次提问 做什么 是什么 在何处做 在何时做 由谁做 怎样做
1.5 物流系统的分类
1. 物流发生的位置 按物流发生的位置,物流系统可划分为企业内部物流
系统和企业外部物流系统。 2. 物流运行的性质
根据物流运行的性质,物流系统可以划分为供应物流 系统、生产物流系统、销售物流系统、回收物流系统和废 弃物流系统。 3.物流活动的范围
以物流活动的范围进行分类,物流系统可以划分为企 业物流系统、区域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 4.物流构成的内容
2.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 物流系统的资源配置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寻求。
2 )物流要素集成化原则 物流要素集成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
物流系统功能、资源、信息、网络等要素进行统 一规化、管理、评价,通过要素问的协调和配合 使所有要素能够像一个整体在运作,从而实现物 流系统要素间的联系,达到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 目的的过程。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一般认为有运输、储 存保管、包装、装卸 搬运、流通加工、配 送、物流信息等,如果从物流活动的实际 工作环节来考查,物流由上述七项具体工 作构成。
【物流管理】第五章物流节点规划设计

易、展示、出样、订货于一体的国际转口贸易服务体系。
13
物流中心布置设计案例3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规划实例(2)
总平面布置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一期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
14
物流中心布置设计案例3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规划实例(3)
物流仓库规划设计
15
第二节 物流设施规划理论
知识要点:设施布置方法;SLP法的流 程;
物流中心布置设计案例3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规划实例(1)
功能设计 (1)国际中转,对进入区内的国际、国内货物进行分拆、集拼
后运至境内外其他目的港口。 (2)国际配送,对进口货物进行分拣、分配或进行简单的商
业性加工后向国内外配送。 (3)国际采购,对采购的国内货物和进口货物进行综合处理
和简单的商业性加工后向国内外销售。 (4)转口贸易,积极支持区内企业开展转口贸易,构建集交
布置步骤
划分功能区域——根据功能及流程划分作业功能区
关联分析——定性关联图、定量从至图、综合关系分析图
区域布置方法——关联线图法、图形构建法、动线布置法 作业空间规模计算
实际区域布置
10
物流中心布置设计案例1 ——某物流园区平面布局图
11
物流中心布置设计案例2 ——北京空港物流园区布局图
12
概念:是一种自顶而下的设计方法,首先制定策略方针,然后安 排采用的技术、组织结构,再用设施去支持。它的一般流程是从 选址布局到运作策略,最终到布置细节。
适用:一般用于大型复杂设施的布置设计,但如果上层对下层的 作业方式及要求不了解,会带来逐层的偏差积累。
21
设施规划方法(3)
系统化设计(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SLP):
13
物流中心布置设计案例3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规划实例(2)
总平面布置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一期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
14
物流中心布置设计案例3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规划实例(3)
物流仓库规划设计
15
第二节 物流设施规划理论
知识要点:设施布置方法;SLP法的流 程;
物流中心布置设计案例3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规划实例(1)
功能设计 (1)国际中转,对进入区内的国际、国内货物进行分拆、集拼
后运至境内外其他目的港口。 (2)国际配送,对进口货物进行分拣、分配或进行简单的商
业性加工后向国内外配送。 (3)国际采购,对采购的国内货物和进口货物进行综合处理
和简单的商业性加工后向国内外销售。 (4)转口贸易,积极支持区内企业开展转口贸易,构建集交
布置步骤
划分功能区域——根据功能及流程划分作业功能区
关联分析——定性关联图、定量从至图、综合关系分析图
区域布置方法——关联线图法、图形构建法、动线布置法 作业空间规模计算
实际区域布置
10
物流中心布置设计案例1 ——某物流园区平面布局图
11
物流中心布置设计案例2 ——北京空港物流园区布局图
12
概念:是一种自顶而下的设计方法,首先制定策略方针,然后安 排采用的技术、组织结构,再用设施去支持。它的一般流程是从 选址布局到运作策略,最终到布置细节。
适用:一般用于大型复杂设施的布置设计,但如果上层对下层的 作业方式及要求不了解,会带来逐层的偏差积累。
21
设施规划方法(3)
系统化设计(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SLP):
物流设施规划及布置设计PPT课件

• 2、对物料进行分类
• 在实际工作中物料通常按可运性的物理特征进行分类,依据是外形尺 寸、重量、形状、损坏可能性、状态、数量、时限等七种主要因素。
• 其归类方法主要是绘制P-Q图,进行ABC分析。
• (1)绘制P-Q图。其中P代表物料种类,Q当量物流量。
• (2)对图进行ABC分类。
P-Q图
Q
A
制造业的很多企业中,各生产作业单位间存在大 量物流关系,而各辅助部门都为非物流关系,则 需要将物流关系和相互关系结合在一起统一考虑。
1.根据物流强度等级TCR布置各作业单位
例:已知各作业单位对物流强度权重赋值 (A=6,E=5,I=4,O=3,U=2,X=1)及密切联系 等级TCR(total closeness rating)如下表所 示,试对下列5个作业单位确定合理布置。
原材料1
原材料2
1
2
0.2 0.5
0.2
3
0.3
0.3
4
0.1
0.5
5
6
0.1
7 0.7
8
9
1、工艺流程图
在大量生产中,产品品种很少, 用标准符号绘制必要的工艺过 程图直观地反映出工厂生产的 详细情况,此时,进行物流分 析只需在工艺过程图上注明各 道工序之间的物流量,就可以 清楚地表现出工厂生产过程中 的物料搬运情况。
drxbxaybya设以左下角为原点可得各点坐标a1248b3948c5436d456e615从而ab得直角距离为27米同理可算出其他的直角距离122715243015123315距离从至表27547539272748665427396975483948396669482物流搬运量按产品来算将各产品的工艺路线的每一段搬运量分别列入从至表对应的方格中最后要将不同产品在同一格子中的数据相加得搬运量从2004006006509008504003以搬运工作量表示得物流强度从至表为上述两个表同一格子中对应元素相乘16200351006750011880016200162003315027600607508400084000279750若按每批次搬运成本为2元米则每件产品搬运成本每米物流成本为25064814042700475264864813261104243033603360间具体的物流强度而是通过划分等级的方法来研究物流状况在此基础上引入物流相关表以简洁明了的形式表示工厂总体物流状况
• 在实际工作中物料通常按可运性的物理特征进行分类,依据是外形尺 寸、重量、形状、损坏可能性、状态、数量、时限等七种主要因素。
• 其归类方法主要是绘制P-Q图,进行ABC分析。
• (1)绘制P-Q图。其中P代表物料种类,Q当量物流量。
• (2)对图进行ABC分类。
P-Q图
Q
A
制造业的很多企业中,各生产作业单位间存在大 量物流关系,而各辅助部门都为非物流关系,则 需要将物流关系和相互关系结合在一起统一考虑。
1.根据物流强度等级TCR布置各作业单位
例:已知各作业单位对物流强度权重赋值 (A=6,E=5,I=4,O=3,U=2,X=1)及密切联系 等级TCR(total closeness rating)如下表所 示,试对下列5个作业单位确定合理布置。
原材料1
原材料2
1
2
0.2 0.5
0.2
3
0.3
0.3
4
0.1
0.5
5
6
0.1
7 0.7
8
9
1、工艺流程图
在大量生产中,产品品种很少, 用标准符号绘制必要的工艺过 程图直观地反映出工厂生产的 详细情况,此时,进行物流分 析只需在工艺过程图上注明各 道工序之间的物流量,就可以 清楚地表现出工厂生产过程中 的物料搬运情况。
drxbxaybya设以左下角为原点可得各点坐标a1248b3948c5436d456e615从而ab得直角距离为27米同理可算出其他的直角距离122715243015123315距离从至表27547539272748665427396975483948396669482物流搬运量按产品来算将各产品的工艺路线的每一段搬运量分别列入从至表对应的方格中最后要将不同产品在同一格子中的数据相加得搬运量从2004006006509008504003以搬运工作量表示得物流强度从至表为上述两个表同一格子中对应元素相乘16200351006750011880016200162003315027600607508400084000279750若按每批次搬运成本为2元米则每件产品搬运成本每米物流成本为25064814042700475264864813261104243033603360间具体的物流强度而是通过划分等级的方法来研究物流状况在此基础上引入物流相关表以简洁明了的形式表示工厂总体物流状况
(精品)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全套327页PPT课件)

❖ 自然环境因素 ❖ 经营环境因素 ❖ 基础设施状况 ❖ 其他
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
❖ 运输费用最小的位置
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
❖ 物流量预测(吐吞量预测) ❖ 确定单位面积作业量的定额 ❖ 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 ❖ 配送中心结构布局设计
第五节 配送中心的管理
❖ 组织结构: ❖ 一是按职能部门划分 ❖ 二是按产品部划分 ❖ 三是按区域部门划分 ❖ 岗位设置: ❖ 营业部;采购或进货部;储存保管部;装卸
二、物流规划的层次和主要内容
1、国家一级的物流规划 2、省、市一级的物流规划 3、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规划 4、企业的物流规划 5、科技、教育、大型物流企业的发展规划
三、物流规划的规划主体和实施主体
规划主体
实施主体
●政府 ●企业
●企业
四、物流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1、物流规划应体现层次性 2、物流规划应加强对运输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 3、物流规划应注意物流节点的建设 4、在物流规划中应注重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2、物流要素集成原理 理解集成原理 的要点
物流集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系统最优 物流所有要素都应进行集成
对要素进行统一管理,使之协调配合 物流集成要以一定的制度安排为保证 集成需要成本,且是有条件、分层次的
3、物流要素集成的角色
集成者与被集成者在集 成过程中所获收益不同
集成者
被集成者
4、物流要素集成的机制
系统
为何要从系统的角度
研究物流?
系统的思想能体现物流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 它具有如下优点:
全面地而不是局部地看问题 连贯地而不是孤立地看问题 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看问题 灵活地而不是呆板地看问题
二、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
物流设施
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
❖ 运输费用最小的位置
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
❖ 物流量预测(吐吞量预测) ❖ 确定单位面积作业量的定额 ❖ 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 ❖ 配送中心结构布局设计
第五节 配送中心的管理
❖ 组织结构: ❖ 一是按职能部门划分 ❖ 二是按产品部划分 ❖ 三是按区域部门划分 ❖ 岗位设置: ❖ 营业部;采购或进货部;储存保管部;装卸
二、物流规划的层次和主要内容
1、国家一级的物流规划 2、省、市一级的物流规划 3、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规划 4、企业的物流规划 5、科技、教育、大型物流企业的发展规划
三、物流规划的规划主体和实施主体
规划主体
实施主体
●政府 ●企业
●企业
四、物流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1、物流规划应体现层次性 2、物流规划应加强对运输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 3、物流规划应注意物流节点的建设 4、在物流规划中应注重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2、物流要素集成原理 理解集成原理 的要点
物流集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系统最优 物流所有要素都应进行集成
对要素进行统一管理,使之协调配合 物流集成要以一定的制度安排为保证 集成需要成本,且是有条件、分层次的
3、物流要素集成的角色
集成者与被集成者在集 成过程中所获收益不同
集成者
被集成者
4、物流要素集成的机制
系统
为何要从系统的角度
研究物流?
系统的思想能体现物流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 它具有如下优点:
全面地而不是局部地看问题 连贯地而不是孤立地看问题 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看问题 灵活地而不是呆板地看问题
二、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
物流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
D-5 人力需求分析
性 化
D-6 作业时序分析
分 析
D-7
作业流程
D-8 作业功能需求
D-9 事务流程分析
路漫漫其悠远
图 4-2
规划条件设定
E
E-1 设定规划基本条件
E-2
基本储运单位的规划
E-3
基本运转能量的规划
E-4
自动化程度的规划
F作业功能需求规划
F-1 作业流程规划
F-2 作业区域规划
F-3 作业需求能量规划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表3-2中,相关符号解释如下: Q1.(订单E1的出货量)
=Q11+Q12+Q13+Q14+Q15+...... Q.1(品项I1的出货量) =Q11+Q21+Q31+Q41+Q51+... N1(订单E1的出货项数) =计数
(Q11,Q12,Q13,Q14,Q15..)>0者 K1(品项I1的出货次数) =计数
路漫漫其悠远
补充:
物流特性的关键因子: • E(订单件数order entry) • I(货品种类item) • Q(数量quantity )
路漫漫其悠远
EQ/EN/IQ/IK主要分析项目及意义
分析项目
说明
目的
a.订单量 (EQ)分析
单张订单出货数 研究订单对货物搬运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
量的分析
力的要求
b.订货品项数 单张订单出货品 研究订单对拣选设备及作业
针对一段时间周期内的销货资料进行分析时,通 常需先进行部份单位换算的程序,以求数量单位的统 一,否则分析结果将无意义。常见的变动趋势如下表 所示: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依据不同的变动趋势可设定产能水准的目标,并 制定必要能力的水准,通常以达成尖峰值的80%为基 准,再视尖峰值出现的频率来调整。
路漫漫其悠远
也包括定性化的分析: (1) 作业时序分析 (2) 人力需求分析 (3) 作业流程分析 (4) 作业功能需求分析 (5) 事务流程分析
规划资料分析 1 现行资料的收集
2 规划策略目标制定
D
D-1
定
储存/拣货单位与数量分析
量 化
D-2
物品物性分析
分
D-3
析
订单变动趋势分析
D-4
订单品项与数量分析
狭义的物流节点仅指现代物流意义的物流(配送)中 心、物流园区和配送网点。
路漫漫其悠远
4.1.2 物流节点分类
一、按服务功能分 1、转运型节点 2、存储型节点 3、集散型节点 4、配送型节点 5、综合型节点
路漫漫其悠远
4.1.2 物流节点分类
二、按狭义节点层次 1、物流园区 2、物流中心 3、配送中心
二、 订单品项与数量分析(D-4)
(4)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 ①订单量(EQ)分析 EQ——每张订单的订货数量 ②品项数量(IQ)分析; IQ——每个品项的受订数量 ③订单品项数(EN)分析; EN——每张订单的订货品项数 ④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 IK——每个品项的受订次数 ⑤IQ及IK交叉分析
路漫漫其悠远
4.1.2 物流节点分类
三、按服务服务地域层次分 1、国际物流节点 2、区域物流节点 3、城市物流节点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4.2 物流节点系统规划设计
C 系统策略目标制定
G
物流设计规划
I
物流设备选用
D
基础规划资料的分析
E
规划条件设定
F
作业需求功能规划
路漫漫其悠远
二、 订单品项与数量分析(D-4)
订单品项数量分析手法(EIQ)是从客户订单的品项 、数量与订购次数等观点出发,进行出货特性的分析 。订单品项数量的分析步骤说如下:
(1)订单出货资料的分解 (2)订单出货资料的取样 (3)资料统计分析
①柏拉图分析 ②次数分布 ③ABC分析 ④交叉分析
路漫漫其悠远
K
资讯情报系统规划
L
区域布置规划
H
周边设施规划
J
周边设施选用
路漫漫其悠远
M 方案评估
图4-1 物流节点系统规划设计阶 段模块
4.2.1 基础规划资料的分析
基础资料的分析,将获自企业使用者的原始资料,作进一 步的整理分析,以作为规划设计阶段的参考依据。
包括定量化的分析: (1) 品项与数量分析 (2) 物品物性分析 (3) 需求变动预测分析 (4) 储运单位与数量分析
物流节点规划设计课件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5
4.1 物流节点的功能及类型
4.1.1定义
物流节点(logistics nodes)是指物流网络中连接 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
广义的物流节点是指所有进行物资中转、集散和储 运的节点,包括港口、空港、火车货运站、公路枢 纽、大型公共仓库及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物流 园区等。
(EN)分析
项数的分析
能力的要求
c.品项数量 (IQ)分析
每单一品项( 研究出货的拆零比例 SKU)出货总数 量的分析
d.品项受订次 每单一品项( 对拣选作业频率的统计,主
数
SKU)出货次数 要决定拣选作业方式和拣选
(IK)分析
的分析
作业区的规划
路漫漫其悠远
(1)订单出货资料的分解 在进行订单品项数量分析时,首先必须考 虑时间的范围与单位。在以某一工作日为单位 的分析数据中,主要的订单出货资料可分解成 表4-2的格式。
一般若曲线的山峰值与山谷值超过3倍时,要在 同一个物流中心系统内处理,将使效率降低,营运规 模的订定将非常困难,因此必须制定适当的营运量政 策以取得经济效益与营运规模的平衡。不足的产能或 储运量可藉由外包、租用调拨仓库、订单平准化,或 设计弹性功能较大的仓储物流设备来因应;至于多余 的产能或储运空间,则可以考虑出租他人使用,或者 开发具时间互补性的产品,以消化淡季时的剩余储运 能量。
F-3 作业需求能量规划
G
物物流流设设备备规规则划
I
物流设备选用
路漫漫其悠远
K
资讯系统规划
L
区域设备规划
图 4-2(续)
H
周边设施规划
J
周边设施选用
一、订单变动趋势分析(D-3)
在物流中心的规划过程中,首先应针对历史销售 或出货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销货趋势及变动。一般 分析过程时间单位应视资料收集的范围及广度而定, 变动趋势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时间数列分析、回归分 析等。
(Q11,Q21,Q31,Q41,Q51..)>0者 N.(所有订单的出货总项数)=计数
(K1,K2,K3,K4,K5,...)>0者 K.(所有产品的总出货次数)=K1+K2+K3+K4+K5+
......
路漫漫其悠远
这样,对订单出货资料就可以分解为EQ、EN、IQ、IK 四个类别的分析步骤,主要分析项目及意义如下: a.订单量(EQ)分析:单张订单出货数量的分析。 b.订货品项数(EN)分析:单张订单出货品项数的分析 。 c.品项数量(IQ)分析:每单一品项出货总数量的分析 。 d.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每单一品项出货次数的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