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自发秩序

合集下载

规则与自发秩序哈耶克社会理论的构建

规则与自发秩序哈耶克社会理论的构建

规则与自发秩序:哈耶克社会理论的构建梁 峰内容提要 本文力图勾勒出哈耶克自发社会理论的建构过程。

文章认为,哈耶克的社会理论由市场秩序到自发秩序观念的确立,再进展至自发秩序理论的完善,在这两大关键性步骤中,规则起了核心的作用。

我们在梳理其自发秩序建构过程的同时,也力图使社会自发秩序的丰富内涵和构成要素得以展现出来。

关键词 市场秩序 自发秩序 规则 个人与社会,或者更具体地说个人行动与社会秩序的关系问题,是社会理论的基本问题。

哈耶克以他的自发秩序的社会理论,对该问题作出了古典自由主义的解答,并由此构成了他对自由主义的主要贡献之一。

本文的目的,不在于概述其自发秩序理论的内容,也不在于对其贡献作出评论,而毋宁是做一番思想理路的学术梳理工作。

本文试图结合理论的逻辑演进和时间发展两个层面,读解出哈耶克自发秩序理论确立、发展的两大步骤,从而勾画出哈氏社会理论的构建历程。

一哈耶克的理论发展经历了40年的漫长时期,而其社会理论,作为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一部分,也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尤其是进展到他的最关键环节,即揭示人类由抽象规则达致抽象社会秩序的内在机制的成果,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对于他的研究和思考所经历的这样一个艰辛与繁复的过程,哈耶克本人在1964年的演讲《理性主义的类型》中,有一段表述:“面对新的不可预见的生活环境,需要有抽象规则来协调持续性的行动。

对于具体情境中许多不同个人的行动,就更需要有这种规则加以协调,因为每个人对此情势只知其部分,且唯有其出现时,才为人所知。

在我个人的学术发展中,以上是我进行反思的出发点,这也或许可以解释,为何我这样一个一度专注于经济学狭窄领域的人,从专业经济学转向了通常被认为是哲学领域的研究。

回顾此变化,大概始于30年前发表《经济学与知识》的论文。

在文中我考察了被视为纯经济理论中的主要难题。

我的主要结论是,经济学理论的任务,乃在于解释经济活动的整体秩序是如何实现的,这个过程运用的大量的知识,它们并非集中于任何一人的头脑中,而是作为无数分立的个人知识而存在。

市场秩序是自生自发的秩序

市场秩序是自生自发的秩序

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 用哈耶克 的自发秩 代表着“ 运 将陌生人变 为朋友” 。 序概念 , 是解 读当今市场秩序理论的最佳
象 的一把钥匙 。
哈耶克 自发秩序 ” 的论述 , 是出于 大程度 上也取决于 自由社会 发展起来 的
理论 工具 , 从而 也是深刻认识 当今社会现 对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 以及 种种制度的存在 ”这并不是“ , 认为那些创
成的集合中, 市场秩序是其中最 为重要 的 序) 哈耶克对于这一术语的偏爱是 因为, 能促使那 些我们见到便会 需要 的东西 的 .

个子集 。市场秩序 ’ “ , 是他全部社会理论 在希腊文中“ a tx ” K tl i 不仅代表交换, aa e 还 出现。 , , 人们必须尊重传统 , 一个 自由社 “ 会之所 以能够发挥其有助益的作用 。 很 在
不受制 于另一 个人或另 一些人 因专断意 抗力量 ”没有经济 自由, , 就有通 向奴役之 三、 法治——市场秩序 的保障
志而产生的强制的状态 ” 。他认 为这种状 路的危 险。 哈耶克将经济 自由限制国家权 态是生 活在社 会中 的人 们希望 获得但很 力的作用放在很高的地位 上。 难 实现的理想状态, 因此任何人 之间要界 二、 竞争~ 作为发现 的过程
断扩展的市场秩序。他认为“ 这种秩序 并 样 的 问题 , 但是他认 为 , 一个增进福 利 的 都确 定不变 的, 需要继续 发展 , 断地 他 不
不 是人类的设计或意图造 成的结果, 而是 市场 秩序必须 是 由那些各 自拥有知 识优 完善 , 应时代 的要 求 , 适 以解决 不断 出现
以上是分 别对哈耶 克市场和 秩序 的
秩序本身的调整, 则属于政治法律层面 的 胜劣汰” 不 ,保证正确的知识得以发展和传 解读 ,而关注 哈耶克的市场秩序理论 。

评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思想

评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思想

评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思想论文导读:自生自发秩序(spontaneousorder)的概念是哈耶克自由主义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反映和支配着哈耶克整个社会理论建构的过程,即哈耶克社会理论的建构过程就是从这一概念中产生并围绕这一概念展开的。

关键词: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思想自生自发秩序(spontaneousorder)的概念是哈耶克自由主义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反映和支配着哈耶克整个社会理论建构的过程,即哈耶克社会理论的建构过程就是从这一概念中产生并围绕这一概念展开的。

支配自生自发秩序的自发生成的法律,先于立法而存在,但由于其存在一些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立法对自发生成的法律进行纠正。

虽然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理论存在缺陷,但仍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1.自生自发秩序的涵义自生自发秩序,也被哈耶克称为“自我生成的秩序”、“自我组织的秩序”、“人的合作的扩展秩序”等。

在阐释自生自发秩序时,哈耶克首先对“秩序”进行了界定,“所谓‘秩序’,我们将一以贯之地意指这样一种事态,其间,无数且各种各样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所以我们可以从我们对整体中的某个空间部分或者某个时间部分所作的了解中学会对其余部分作出正确的预期,或者至少是学会作出颇有希望被证明为正确的预期”[1]。

哈耶克将秩序区分为两种,即“人造的秩序”和“增长的秩序”。

在希腊语中,用taxis(外部秩序)来指称人造的秩序,用kosmos(内部秩序)来指称增长的秩序。

外部秩序是一种源于外部的秩序或者安排,是一种人为建构;内部秩序是一种自我生成的或者说源于内部的秩序,在英文中最合适的称谓则是自生自发秩序。

接着,哈耶克试图通过对外部秩序和自生自发秩序的对比,来分析自生自发秩序的特征。

外部秩序比较简单,自生自发的秩序相对复杂;外部秩序是具体的,自生自发的秩序是抽象的;外部秩序具有特定的目的,自生自发的秩序很难说有什么特定的目的。

进而,哈耶克对自生自发秩序的型构进行了阐释,“自生自发秩序的形成乃是它们的要素在应对其即时性环境的过程中遵循某些规则所产生的结果”[2]。

对哈耶克“自生自发”社会秩序原理的几点认识

对哈耶克“自生自发”社会秩序原理的几点认识

对哈耶克“自生自发”社会秩序原理的几点认识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被誉为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等对经济学和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他提出了“自生自发”社会秩序的原理,下面是我对这一原理的几点认识。

1.自由秩序的形成哈耶克认为,社会秩序不是由于中央计划或者人为干预而形成的,而是由个体的自由行为和互相合作而自发产生的。

他将这种自由秩序称为“自生自发”的秩序。

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通过市场交换、合作分工等形式,完成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组织。

这个自由秩序可以自发调整和适应环境变化,并有效地满足个体的需求。

2.分散的知识与信息哈耶克认为,社会中的知识是高度分散且无法由任何个别机构完全掌握的。

每个个体只能掌握其所在环境和局部的知识,并根据自身的判断和信息作出决策。

因此,中央计划是无法运用这些分散的知识进行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

只有通过市场机制,通过价格和利润的信号,才能将个体的分散知识有效地整合起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3.知识与力量的分离哈耶克强调,自由社会的秩序要求将知识与权力相分离。

权力的集中会导致知识与信息的流通受限,从而阻碍了有效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

相反,个体的自由行为和私人财产权的保护可以促进知识和信息的广泛流通,并促使创新和进步。

因此,政府的角色应该是保护个体权利和公正的法律制度的维护者,而不是干预市场的资源配置。

4.演化的市场秩序哈耶克将自由市场比作一种演化的现象,类似于生物进化的过程。

市场机制通过竞争和选择机制,不断调整和演化,形成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的秩序。

这种市场秩序具有自我修正的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和应对挑战。

与之相比,中央计划的特点是僵化和不灵活的,无法及时根据变化的需求做出调整。

5.自由秩序的局限性哈耶克也承认自由秩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自发秩序vs建构秩序:本能与理性之间有什么

自发秩序vs建构秩序:本能与理性之间有什么

自发秩序vs建构秩序:本能与理性之间有什么自发秩序vs建构秩序:本能与理性之间有什么冯兴元《致命的自负》第一章的题目为“在本能和理性之间”。

两者之间到底是什么?总结起来,哈耶克的回答大致是包括传统和习惯,道德,现代西方文明。

这些因素相互之间还存在交叠之处。

不过,它们都是“自发秩序”(spontaneous order),或譯“自生自发秩序”,也就是弗格森所说的“人的行动而非人为设计的结果”。

哈耶克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有关自发秩序的思想。

传统、习惯和道德不是单个人的理性所设计的,而是群体中许多人的行动的结果,因而是自发秩序。

最初一个群体为了生存会采取一些行动。

如果这些行动改善了群体的生存,则这个群体会慢慢将采取这种行动视为一种传统或者习惯甚至道德而接受下来;如果这些行动使得群体的生存处境恶化,那么这个群体就会放弃这些行动,甚至这个群体本身可能不再存续。

群体中所形成的传统、习惯和道德,最初是一部分群体成员接受,后来慢慢扩张到其他成员,甚至其他群体,再经过一代接一代的传承,延续下来。

此外,一些新的、更合理的传统、习俗和道德因素可能被发现,替代相对不合理的传统、习俗和道德因素。

甚至对商业交换的需要导致商业交换的出现,形成一部分群体成员中出现支持商业交换的传统和习俗,形成一种市场伦理,即哈耶克所讲的“新道德”。

这种市场伦理的扩散导致市场秩序的扩展,不仅促进现代西方文明的出现和维续,而且导致现代世界的繁荣。

这里,市场秩序作为扩展秩序,也是一种自发秩序。

比如,银行存取款排队就是一种自发秩序:排队者根据其自身的(时间)成本收益计算选择队列。

若干窗口之前的排队者数量大致相同,不需要有人统一调度安排。

城市里百货零售点的布局本身就是一种自发秩序:零售商根据其自身的成本收益计算设立零售点,零售点的密度既不大也不小,不需要有高高在上的官僚统筹安排其区位。

各地信贷机构业务点的布局在放松金融管制条件下也会是一种自发秩序,信贷机构根据其自身的成本收益计算设立其分支机构,这样信贷机构业务点的密度也会既不大也不小,不需要央行审批限定每一个地方的信贷机构业务点数量。

哈耶克自发秩序名词解释

哈耶克自发秩序名词解释

哈耶克自发秩序名词解释
哈耶克自发秩序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所提出的概念。

它指的是一种在没有中央计划指导的情况下,由个人自发的行为和交换所产生的经济秩序。

哈耶克认为,经济秩序不是通过中央计划和指令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个人自主决策和自发的市场交换来形成的。

在自发秩序中,个体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和利益,通过市场交流来决定生产、消费和投资的行为。

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相互协调和调整,最终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和有效的经济秩序。

哈耶克认为,自发秩序能够发挥比中央计划更好的经济调节功能。

由于中央计划难以获取和整合所有经济信息,因此无法准确地预测和指导经济活动。

相比之下,自发秩序通过个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价格信号,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变化,更高效地配置资源和调整生产。

在自发秩序中,个体自主行动和市场竞争的力量可以促进创新、提高效率和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对经济学和社会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强调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和价值,主张限制政府的干预和中央计划,提倡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然而,该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认为忽视了市场失灵和不平等等问题,对于某些领域,特别是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等方面的市场无法完全自发调节。

浅析哈耶克自发秩序及其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

浅析哈耶克自发秩序及其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

浅析哈耶克自发秩序及其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浅析哈耶克自发秩序及其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摘要:自发秩序原理是哈耶克学术研究的立论起点,从自发秩序出发,他论述了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同时批判了“建构理性”而继承了“进化理性”,确立了“有限理性”的知识观。

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对处于发展关键期的中国具有一定的理论参介意义。

关键词:哈耶克;自发秩序;中国政治发展哈耶克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他把哲学、法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融为一体,准确地揭示了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自由主义的深刻内涵,建构了最为真实的自由主义理论体系。

在其理论体系中,自发秩序是最核心、最深刻的概念,西方学者对这一概念评价颇高。

深入研究这一概念,对今天处于发展关键期的中国具有一定的理论参介意义。

?一、“自发秩序”的认识论基础?认识论基础是理论的哲学根基,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论基础,任何理论都会不科学、不严谨。

哈耶克认为,“人的意识世界归根到底是整个自然世界的组成部分,但是对其‘在这一更大的自然秩序中的确切位置我们并无法确定。

’”[1](P.388)也就是说人的思维能力和理性能力并不能完全认识整个自然世界,甚至人类世界。

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人并不能掌握所有的知识,或者说承认人的无知。

因为如果人的理性是全能的,“就会导致人的狂妄以及由狂妄而实行的空想性计划体制和为计划体制运行而对他人的专制。

”[2](P.65)据此也可以看出,哈耶克反对以笛卡尔、霍布斯为代表的“建构主义的理性主义”,批判人的理性对社会秩序的建构。

当然无知并不代表全然不知,仅仅是认识不多而已。

?与人的无知相一致,哈耶克认为,人类社会的知识是分散的、细碎的、有限的,任何个人都无法从总体上掌握社会、政治的全部知识,因而也不能预测和建构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模式与细节。

知识并不是同质性和一致性的,而是分为不同的类型与状态。

波兰尼就将人类的知识分为明确知识与默许知识,他认为,“在人类巨大的心灵领域中,既有明确的知识,如可以用文字、图表和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还有礼节、法律和很多不同的技艺,人类应用、遵从、享受着这些技艺,或以之谋生,但有无法以可以言传的方式识知它们的内容。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的基本原理哈耶克(Friedrich Hayek)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对自由和秩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认为,自由不仅仅是指个人行动的自由,还包括一种秩序,即自由秩序。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知识分散原理哈耶克认为,知识在社会中是分散、不完全和局部化的。

没有任何一个人或团体能够掌握全部知识,也无法预测未来发展的情况。

因此,中央计划者无法有效地管理整个经济体系。

相反,个人和企业通过市场交换信息和知识,并根据自身利益作出决策,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性。

2. 自发性秩序原理哈耶克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存在着大量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个体行为。

这些行为在没有中央指导或计划的情况下形成了一种自发性秩序。

这种秩序不是出于某个人或团体的意志,而是由无数个体的自主决策和相互合作所形成的。

这种自发性秩序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市场是个体之间自由交换的场所,通过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来调节资源的分配。

3. 规则与秩序原理哈耶克强调,一个自由社会必须建立在一系列规则之上。

这些规则不仅仅是法律和法规,还包括传统、习俗和道德准则等非正式规范。

这些规则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框架,在其中个体可以自由地行动,并使得不同个体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和合作。

这种规则与秩序的结合使得社会能够在无中央计划的情况下实现稳定和繁荣。

4. 自由与正义原理哈耶克认为,自由并不是一种目标或价值观本身,而是一种手段,用于实现正义。

他将正义定义为“按照公平原则对待每个人”。

在一个自由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并根据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应的回报。

自由的市场经济能够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资源的有效分配,从而实现正义。

5. 限制权力原理哈耶克强调,为了保护个人的自由和秩序,必须限制政府的权力。

他认为,政府应该只扮演一个规则制定者和仲裁者的角色,而不是直接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正是由于自由意味着对直接控制个人努力之措施的
否弃,一个自由社会所能使用的知识才会远较最明智 的统治者的心智所能想象者为多”(哈耶克,2003a)
• 不可迷信政府官员或专家的经济理性会限制经济组织试验
• 对银保业务的许多批评不可轻信
–警惕政府官员? –警惕专家?
32
• 渠道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渠道发展的策略应该由公司在竞争 中动态调整与不断演化,这一态势表明保险市场正处于一种 活跃的组织试验状态,不应当受人为干预 • 任何渠道都只是公司拓展业务的通道:不能给某些渠道赋予 我们并不甚清楚的价值判断,不能狂妄、自负地说银保在业 务中占比过高就不好,把比例降下来就好
– “更直接的理由在于这种自由(指市场交易自由)本身的基本意义”
• 赞同市场交易自由更直接的理由是自由本身的基本意义
– 缺乏交易自由本身就是一个重大问题
• 费率管制=市场交易自由的缺失,与自发秩序的自由要求相悖
23
• 价格是竞争程序发现出来的
• 不是任何机构有充分的理性厘定出来的 • 僵硬的预定利率管制
42
美国非寿险公司破产的原因(1969-2008)
业务的重大 再保险失败 变化 3.7% 4.2% 其他 9.1% 准备金不足/ 定价不充分 38.1%
投资问题 7.0%
关联破产 7.9% 巨灾损失 7.6%
欺诈 8.1%
快速增长 14.3%
Source: A.M. Best: 1969-2008 Impairment Review, Special Report, Apr. 6, 2008
–涉及保险中介的约占50%
–涉及财产保险公司的约占30%
–涉及人身保险公司的约占20%
• 处罚记录与保费收入成正比
–约90%的保费收入超过10亿元的公司被处罚
–保费收入10亿元以下公司中被处罚的约占15%
6
• 1545人次的高管人员被列入不良记录名单,
占全国高管总数(2.94万)的5% • 累计问责机构1251家次、个人4777人次 • 行政处罚和问责数量=监管机关政绩?
• 在自由经济中,个人利用分立的知识进行分散决 策,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市场自动实现均衡
13
• 真正的自由乃是一个否定性的概念,即未经
同意或认可的强制不存在的 • 市场秩序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是经过长期的 选择和试错之后进化出来的经济秩序
14
• 法治与依靠权威和暴力进行压制的人治相对
•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治理方式
• 仍然要坚决维护公司自由选择产品开发方向
30
(三)对银保业务调整的要求
• 银保业务发展迅速,产品储蓄化、短期化、趸交化、占比高
等受到批评,监管部门试图对银保业务进行结构调整 • 市场试验经济组织的能力比政府和专家都要高超得多
– 市场上的公平竞争能将分散的专业知识加以综合运用 – 市场所利用的信息比任何政府官员和专家所知道的信息都多
• 结 论
3
• 保险市场的问题和矛盾不断暴露
–中央纪委:保险业务商业贿赂 –国家审计机关:“三乱五假”
4
• 强化市场行为监管,试图以此规范市场秩序
–2010年签发了1500多份行政处罚决定书
–每9.8亿元的保险业务收入对应1张罚单
–同比增长51%,高于30%的保险业务增长速度
5
•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构成
自由、法治与保险市场的自发秩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5.19 · 上海
朱俊生
1
致 谢
• 谢谢尊敬的徐敬惠先生!
• 感谢中国保险学会提供的机会! • 感谢各位专家和朋友的批评与指正!
2
自由、法治与保险市场的自发秩序
• 权威主义秩序还是自发秩序 • 自发秩序的逻辑 • 保险市场自由的威胁 • 保险市场法治的缺陷
33
• 银保在业务中比例的高低是一家公司自发选择与演化的结果
• 经济系统根本不确定性,不同渠道发展战略的公司面临同样的市场竞争
• 竞争方式的多样性是企业理性行为、从而也是市场效率的保证
– 应该尊重保险公司对不同渠道的选择,以维护其竞争方式的多样性
• 渠道如何发展及其结构形态终究要由公司内生的需求来决定
– 政策导向、保险公司内部资源与禀赋 – 渠道发展态势、业务结构特点 – 发展阶段、在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取舍 – ……
34
• 自由是自发秩序的本质 • 制度性强制是自由和自发秩序死敌
• 传统的体制对于自由的制度性侵犯和强制
• 警惕各种改头换面的制度性强制遗产
35
自由、法治与保险市场的自发秩序
• 权威主义秩序还是自发秩序 • 自发秩序的逻辑 • 保险市场自由的威胁 • 保险市场法治的缺陷
• 结 论
19
• 自由是自发市场秩序的本质
• 自由是免于他人强制的一种状态 • 恣意强制是自由最大的敌人 • 自由的保险市场要防止各种恣意的强制
20
• 保险市场的强制大多伪装成不同的形式甚至伪装成 善良的政策慈母般地“关怀”着市场中的行动者,
一步步吞食着市场参与者的行动自由
• 保险市场的自由的威胁
7
某省保险行政处罚(2001-201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6 3 1 40 11 14 47 33 150
111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8
十年磨剑迈上新台阶,中国保险报,2011年04月14日。
26
• 凭啥说保险产品投资功能强、保障功能弱不好? • 一种组织结构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地出现,必有其生
存的复杂理由
• 对各种组织试验开放自己的头脑,让时间去下结论
27
• 有研究就认为,寿险业结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 者的需求规律以及公司的产品结构策略
– 没有外部干预,在具备销售投资型产品的条件下,寿险业
40
10
8 15 12 7 11 9 34 9 13 12 19 9 16 14 13 36 49 31 34 50 48 55 60 58 41 29 16 12 31 18 19 49 50 47 35 18 14 15 5 7
20
30
40
50
60
70
0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 法治约束和限制着人类的本能,是市场秩序的基础
• 并非是经刻意设计的产物,而是本身就存在的规则
– “……早在人类想到自己能够制定或改变法律之前,法律已然存在很 长一段时间了”(哈耶克,2000a) – 人类社会在进化的过程中经由传统、教育、模仿积累了各种代代相传 的抽象规则,形成不断扩展的市场秩序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 –卡尔·门格尔:“非意图后果理论” –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自发秩序”理论
• 根据自发秩序基本理论逻辑,特别是哈耶克思想体系的 内在理路分析保险市场的秩序型构
10
自由、法治与保险市场的自发秩序
• 权威主义秩序还是自发秩序 • 自发秩序的逻辑 • 保险市场自由的威胁 • 保险市场法治的缺陷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Source: A.M. Best; Insurance Information Institute
Source: A.M. Best; Insurance Information Institute
非寿险公司破产(1969-2008)
41
非寿险公司破产率与综合成本率的相关关系(19690 105 100 95 90
破产率与承保绩 效高度相关
2.0 1.8 1.6 1.4 1.2 1.0 0.8 0.6 0.4 0.2 0.0
胞。(哈耶克,2000;德索托,2010:41)
25
(二)对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
• 寿险业回归保障? • 有限性息,不应对经济理性过于迷信,而应对看似无理性的 组织试验充分开放头脑,不要有预先的成见 • 组织试验是试错过程,保证低效率的制度和组织形式被清除 • 对现存制度和组织形式形成检验压力,促使其保持适应性
• 监管的理论基础
– 权威主义秩序观还是自发秩序观? – 权威主义秩序观:凡秩序必有人为强力干预方可达成
• 市场秩序“乱”——行政干预——不理想——加倍的干预
• 习惯性地应用其行政权力优势,试图人为建构出一种理想秩序
– 自发秩序观
• 不是人们有意识设计和制造出来的
• 是一种“非意图后果”的产物
9
• 自发秩序的传统
很容易走上投资型产品为主的道路
– 如果消费者保险意识较强,会兼顾非传统寿险和传统寿险
– 如果消费者保险意识较弱,以投资型产品为主
28
• 投资型产品的管理重点:防范销售误导,
保护消费者利益
–避免出现群体性退保事件
• 不适合作简单的、其实我们自己并不知道
对错的价值判断,并因此限制其规模发展
29
• 即便强调寿险保障的核心功能非常必要
• 结 论
11
• 秩序:一种“事态”,人们可以根据要素间
相当稳定的相互关系作出正确的预期,从而 使行动能避免不确定性 • “自生自发”, “内生的”,“人之行动
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
12
• 以分立的知识论、源于苏格拉底的无知论和有限 理性论为理论依据来论证经济自由的必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