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适用于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如昏迷、口腔疾患、食管狭窄、早产儿及病情危重的患者。

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鼻饲法的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熟悉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鼻腔情况、吞咽能力等。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鼻饲包(胃管、镊子、压舌板、治疗碗、纱布、石蜡油棉球)、50ml 注射器、听诊器、温开水、鼻饲液(温度38℃40℃)、弯盘、棉签。

其他:治疗巾、别针、橡皮圈或夹子。

3、患者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鼻饲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位,无法坐起者取右侧卧位,头颈部自然伸直。

4、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

二、操作步骤1、核对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床号。

2、摆体位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位,无法坐起者取右侧卧位,头颈部自然伸直。

3、铺治疗巾于患者胸前铺治疗巾,弯盘置于口角旁。

4、清洁鼻腔用棉签蘸取少许生理盐水清洁患者鼻腔。

5、测量胃管插入长度一般成人插入长度为 45 55cm。

测量方法有两种:一是从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的距离;二是从鼻尖至耳垂再到胸骨剑突的距离。

6、润滑胃管打开鼻饲包,取出胃管,将胃管前段用石蜡油棉球润滑。

7、插管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选定的一侧鼻孔轻轻插入。

插入约 10 15cm(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迅速送下。

若患者昏迷,则应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

8、确认胃管位置胃管插入预定长度后,可用以下方法确认胃管是否在胃内:①用注射器抽取胃液,若有胃液抽出,证明胃管在胃内。

②将听诊器置于患者胃部,用注射器快速注入 10ml 空气,能听到气过水声,证明胃管在胃内。

③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水的碗中,无气泡逸出,证明胃管在胃内。

9、固定胃管确认胃管在胃内后,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一、引言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物质输送至胃肠道的方法,常用于无法正常进食或吸收营养的患者。

护士在进行鼻饲操作时,需要熟悉鼻饲操作流程,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士鼻饲操作的标准流程。

二、准备工作1. 确认医嘱:在进行鼻饲操作之前,护士需要核对医嘱,确保患者需要进行鼻饲,并了解鼻饲的具体要求。

2. 准备设备:准备好所需的鼻饲器材,包括鼻饲管、注射器、生理盐水、营养液等。

确保设备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3. 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鼻饲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并征得其同意。

确保患者处于适宜的体位,并准备好安全带以固定患者的头部。

三、操作流程1. 洗手:在进行鼻饲操作之前,护士应该先洗手,并佩戴干净的手套,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 测量鼻饲管长度:使用一根标有刻度的鼻饲管,将其从患者的鼻孔插入至胃肠道。

在插入过程中,护士需要测量鼻饲管的长度,以确保其达到正确的位置。

通常,鼻饲管的长度应该等于从患者鼻尖到耳垂再加上胸骨下缘至肚脐之间的距离。

3. 准备鼻饲管:将鼻饲管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检查其通畅性。

确保鼻饲管没有弯曲、结块或其他损坏。

4. 润滑鼻饲管:在插入鼻饲管之前,使用适量的润滑剂(如明胶润滑剂)涂抹鼻饲管的前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插入的阻力。

5. 插入鼻饲管:护士将润滑好的鼻饲管缓慢插入患者的鼻孔,直至鼻饲管达到预定的长度。

在插入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或窒息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插入,并及时处理。

6. 确认位置:插入鼻饲管后,护士需要通过抽吸胃液或X光检查等方法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在抽吸胃液时,护士需要将注射器连接到鼻饲管的连接器上,并抽取一定量的胃液进行检查。

正确的胃液颜色为黄绿色或透明,pH值在1-5之间。

7. 固定鼻饲管: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正确后,护士需要使用透明敷料或固定带将鼻饲管固定在患者的鼻部,以防止其脱落或滑出。

8. 进行饲养:在鼻饲管固定后,护士可以通过注射器将营养液缓慢注入鼻饲管,以实现饲养的目的。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鼻饲是指通过鼻孔将营养液或药物经过食管直接输送到胃部的一种方法,常用于无法正常进食或者需要长期静脉营养支持的患者。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士在鼻饲操作中的流程。

一、准备工作1. 确认医嘱:护士在进行鼻饲操作之前,首先要确认医嘱的内容和要求。

2. 身体准备:为了确保鼻饲操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先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其同意。

同时,护士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物,如鼻饲管、注射器、营养液等。

二、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让患者坐起或半卧位,嘱其将头稍微向后仰,用纸巾或湿纱布擦拭鼻孔和周围皮肤,保持清洁。

2. 测量鼻饲管长度:取一根鼻饲管,从患者的鼻孔插入至耳垂下方,然后再加上5-10cm的长度,标记在鼻饲管上,并用剪刀剪断。

3. 润滑鼻饲管:将润滑剂涂抹在鼻饲管的前端,以便更容易插入。

4. 插入鼻饲管:请患者稍微向前低头,用一只手握住鼻饲管的前端,将其缓慢插入患者的鼻孔中,同时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以帮助鼻饲管顺利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5. 确认位置:将鼻饲管插入到预定长度后,用一根标记好的胶带或纸条固定在患者的鼻梁上,并记录插入长度和固定方法。

然后,用听诊器或胃酸试纸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听到胃部气体或通过试纸检测到胃酸,即可确定位置正确。

6. 连接营养液:将预先准备好的营养液或药物连接到鼻饲管的连接器上,确保连接处密封无漏。

7. 调节输液速度:根据医嘱要求,将输液泵或滴漏器设置在适当的速度,开始输液。

同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情况,如出现呕吐、腹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输液并向医生报告。

8. 完成操作:输液结束后,及时关闭输液装置,拔出鼻饲管,并用消毒纸巾擦拭患者的鼻孔和周围皮肤,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和饮食要求。

三、注意事项1. 操作前要仔细核对医嘱,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操作过程中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3. 操作前后要注意手卫生,佩戴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胃部的方法,常用于无法进食或吞咽困难的患者。

护士在进行鼻饲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一系列的操作流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以下是护士鼻饲操作流程的详细步骤:1. 准备工作- 确认医嘱:在进行鼻饲操作前,护士需要核实医生的医嘱,并确保鼻饲是适合该患者的治疗方法。

- 患者评估: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情、饮食习惯、过敏史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鼻饲计划。

- 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鼻饲管、营养液、注射器、生理盐水、贴纸等。

2. 术前准备- 患者告知: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鼻饲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 患者体位:将患者置于半卧位,头稍微向后仰。

- 个人防护:戴上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 鼻腔准备:使用生理盐水清洁患者的鼻腔,以确保通畅和清洁。

3. 鼻饲管插入- 测量鼻饲管长度:使用一根软尺或标记鼻饲管,以确保插入的深度准确。

- 润滑鼻饲管:将适量的润滑剂涂抹在鼻饲管的末端,以减少不适感和摩擦。

- 插入鼻饲管:将鼻饲管缓慢插入患者的鼻孔,同时要求患者做吞咽动作,以帮助鼻饲管顺利通过鼻腔。

- 确认位置:通过听诊器听取胃部气体声音或通过X光检查来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4. 营养液输注- 连接输液器:将输液器连接到鼻饲管的适配器上,并确保连接处密封可靠。

- 营养液选择: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嘱,选择适当的营养液,并根据医生的指示调整输注速度和时间。

- 开始输注:缓慢开启输液器,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输注过程中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

- 监测患者状况:在输注过程中,护士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注意患者是否有不适感。

5. 鼻饲管护理- 固定鼻饲管:使用透明贴纸或专用的鼻饲管固定器将鼻饲管固定在患者的鼻子上,以避免鼻饲管的脱出或移位。

- 鼻腔护理:每日清洁鼻孔周围的皮肤,以防止皮肤破损和感染。

- 鼻饲管位置检查:每日检查鼻饲管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有需要,及时调整。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物质直接送入胃部的方法,常用于患有吞咽困难、消化功能障碍或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

下面将详细介绍护士鼻饲操作的流程。

一、准备工作1. 确认医嘱:在进行鼻饲操作之前,首先要确认医生是否下达了鼻饲的医嘱,并核对医嘱内容的准确性。

2.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口腔状况等,以便选择合适的鼻饲管和操作方法。

3. 准备设备: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鼻饲管、注射器、生理盐水、固定带、消毒液等。

二、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鼻饲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取得其同意,并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可以选择坐位或半卧位。

2. 洗手消毒:按照洗手消毒的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操作的无菌性。

3. 准备鼻饲管:打开鼻饲管包装,检查鼻饲管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没有损坏和污染。

4. 测量鼻饲管长度:将鼻饲管从患者的鼻孔插入,通过鼻腔到达胃部,使用标尺测量鼻饲管的长度,通常应该超过胃底10-20cm。

5. 固定鼻饲管:在鼻饲管插入到位后,使用固定带或绷带将鼻饲管固定在患者的鼻子上,确保鼻饲管不会意外脱落。

6. 进食前操作:在进食前进行鼻饲操作时,需要先将胃内的残留物排空。

可通过连接注射器,用生理盐水冲洗胃内,直至排出的液体清澈为止。

7. 注入营养物质:将预先准备好的营养物质注入注射器中,根据医嘱确定注入的量和速度。

插入注射器的连接管到鼻饲管的接口,缓慢注入营养物质,避免过快引起不适。

8. 检查鼻饲管位置:在注入营养物质后,用注射器注入适量的空气,然后用听诊器或观察患者的反应,确认鼻饲管是否在胃内,避免误吸入气管。

9. 完成操作:完成鼻饲操作后,将注射器和鼻饲管与患者分离,将注射器和鼻饲管等废弃物妥善处理,将患者的鼻子清洁干净。

三、注意事项1. 操作前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同意。

2. 操作时要注意个人卫生,洗手消毒,戴好手套,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胃部的方法,常用于无法正常进食或者需要额外营养支持的患者。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士在进行鼻饲操作时应遵循的流程。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医嘱:在进行鼻饲操作之前,护士需要核对医嘱,确保医生已经明确开具了鼻饲的医嘱。

1.2 患者评估: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饮食习惯、鼻腔情况、胃肠道功能等,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鼻饲。

1.3 准备设备和材料:护士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鼻饲管、注射器、生理盐水、营养液等。

1.4 患者教育:在进行鼻饲操作之前,护士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鼻饲操作说明,包括操作的目的、过程、可能的不适感以及饮食要求等。

二、操作步骤2.1 洗手和戴手套:护士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都应该正确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以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2.2 准备鼻饲管:将鼻饲管放入温水中浸泡片刻,使其变得柔软。

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鼻饲管,确保其无菌。

2.3 患者准备:请患者坐起或者半卧位,并将头部稍微后仰,以便进行鼻饲操作。

2.4 鼻腔准备:使用生理盐水或者温开水清洁患者的鼻腔,以确保鼻腔通畅。

2.5 插入鼻饲管:将润滑好的鼻饲管从患者的鼻孔中缓慢插入,直至到达胃部。

在插入过程中,需要让患者配合,保持呼吸通畅。

2.6 确认位置:通过轻轻吸出胃液来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如果吸出的液体呈酸性,表示鼻饲管已经到达胃部。

2.7 固定鼻饲管:将鼻饲管固定在患者的鼻子上,可以使用透明敷料或者特殊的鼻饲带进行固定。

2.8 连接营养液:将预先准备好的营养液连接到鼻饲管上,注意使用无菌技术进行连接。

2.9 营养液输注:根据医嘱,将营养液以适当的速度输注到患者的胃部。

在输注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及时记录输注的时间和速度。

2.10 完成操作:在鼻饲操作结束后,将鼻饲管从患者的鼻腔中缓慢拔出,并将患者的鼻腔清洁干净。

三、操作注意事项3.1 操作先后的观察:护士需要在操作先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如呼吸难点、咳嗽、恶心等,并及时记录。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物质或者药物输送到胃肠道的方法。

它通常用于无法正常进食或者需要额外营养支持的患者。

以下是护士鼻饲操作的详细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认医嘱:在进行鼻饲操作之前,护士需要核对医嘱,确保该患者需要鼻饲,并了解饲料类型和剂量。

b. 患者准备: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鼻饲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允许。

确保患者没有过敏史或者其他禁忌症。

c. 设备准备:准备所需的鼻饲管、饲料、注射器、生理盐水、胶带等。

2. 洗手和戴手套a. 洗手:按照规范的洗手程序进行洗手,确保手部清洁。

b. 戴手套:戴上无菌手套,以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3. 准备鼻饲管a. 选择合适的鼻饲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需要,选择合适尺寸的鼻饲管。

b. 润滑鼻饲管:将适量的生理盐水或者润滑剂涂抹在鼻饲管的末端,以方便插入。

4. 插入鼻饲管a. 选择鼻孔:选择较为通畅的鼻孔,通常是患者自己感觉较为舒适的鼻孔。

b. 插入鼻饲管:将润滑好的鼻饲管缓慢、轻轻地插入鼻孔,同时向下和后方倾斜鼻饲管,直到达到预定的深度。

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不适感,并及时住手插入。

5. 确认位置a. 吸吮胃液:通过连接注射器,吸取一小部份胃液,以确保鼻饲管的位置正确。

b. 测量长度:将鼻饲管从鼻孔到耳垂再到胸骨下缘的距离进行测量,以确保鼻饲管的位置正确。

6. 固定鼻饲管a. 使用胶带固定:使用透明胶带将鼻饲管固定在鼻孔上方,确保鼻饲管不会意外脱落。

b. 确保舒适性:确保鼻饲管固定坚固,但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

7. 进行饲料输注a. 连接饲料袋:将饲料袋连接到鼻饲管的连接器上,并确保连接密切。

b. 调节流速:根据医嘱,调节饲料的流速,通常使用滴定器或者泵控制。

c. 监测患者反应:在饲料输注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以及是否有不适感。

8. 完成操作a. 清洗和消毒:将使用过的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无菌性。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一、评估与核对核对医嘱:确保鼻饲医嘱的准确性,与医生确认患者病情及鼻饲的目的。

患者评估: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吞咽功能、口腔及鼻腔情况,确认有无鼻饲禁忌症。

沟通解释: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鼻饲的目的、操作过程及可能的风险,取得其配合。

物品核对:确保所使用的鼻饲管、注射器等物品在有效期内且无破损。

二、准备用物鼻饲管: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鼻饲管,确保无破损、无异味。

注射器:选择合适规格的注射器,用于抽取鼻饲液。

鼻饲液:准备足够的鼻饲液,确保新鲜、无污染。

其他:手套、纱布、胶带等辅助物品。

三、操作步骤洗手、戴手套:清洁双手,必要时戴手套。

确定鼻饲管位置:测量鼻饲管插入长度,标记并润滑管路。

插入鼻饲管:轻柔地将鼻饲管插入鼻腔,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动作轻柔。

验证鼻饲管位置:确认鼻饲管是否在胃内,可回抽胃液或者用听诊器听气过水声。

固定鼻饲管:用胶带将鼻饲管固定在面颊部,防止滑脱。

四、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住手操作。

每次鼻饲前,确认鼻饲管位置是否正确,保证无移位、脱落。

注意控制鼻饲液的温度和速度,避免过冷或者过热的食物刺激。

保持鼻腔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对于长期鼻饲的患者,定期检查管道有无老化、破损现象。

五、护理要点定时记录:记录每次鼻饲的时间、量及患者反应。

保持营养均衡: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鼻饲液的营养成份,确保摄入充足。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鼻饲的适应性。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强调鼻饲的注意事项,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注意观察并发症:如胃食管反流、吸入性肺炎等,及时发现并处理。

六、异常情况处理管路阻塞:如发现鼻饲管阻塞,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

胃肠道反应:如有胃肠道不适反应,调整鼻饲液的成份或者减少鼻饲量。

误吸:如发生误吸,即将住手鼻饲,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吸入性肺炎。

管路脱落或者移位:如发现管路脱落或者移位,应即将住手操作并通知医生处理。

其他不适:如遇其他不适或者异常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给无法通过口腔进食的患者提供营
养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士鼻饲操作的标准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
1. 患者评估:在进行护士鼻饲操作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
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等。

评估结果将有助于确定是否适合进行鼻饲操作。

2.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鼻饲管、注射器、生理盐水、营养液等材料,并确保
其完整、无菌。

3. 环境准备:选择一个安静、整洁、明亮的环境进行操作,确保有足够的光线
和工作空间。

二、操作步骤
1. 患者准备:将患者安置在舒适的位置,头部稍微仰起,保持颈部伸直。

使用
护士呼叫器或者其他方法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其同意。

2. 护士准备: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确保自身的卫生。

3. 鼻饲管选择:选择合适尺寸的鼻饲管,一般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型来确定。

确认鼻饲管的包装完好,并检查是否有刺激物或损坏。

4. 鼻孔准备:使用生理盐水清洁患者的鼻腔,可以使用棉球或者无菌纱布蘸取
生理盐水轻轻擦拭鼻孔,以确保鼻腔通畅。

5. 鼻饲管插入:将鼻饲管涂抹一定量的润滑剂,然后选择较大的鼻孔插入鼻腔,逐渐推进至食管。

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

6. 验证位置:通过护士听诊器听取胃部气体声音,或者通过X光检查来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确保鼻饲管的末端在胃内,避免误导食物进入气管。

7. 固定鼻饲管:使用透明敷料或者鼻饲帽固定鼻饲管,以防止其滑出或移位。

8. 进食和药物给予:连接鼻饲管和注射器,缓慢注入营养液或药物。

在给予营养液或药物之前,要先进行试注,确保通畅。

9. 饲管护理:每次进食后,用生理盐水清洗鼻饲管,以防止管腔堵塞。

每日检查鼻饲管的固定情况和患者的耐受性。

三、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医嘱,严格按照医嘱执行,避免误操作。

2. 操作过程中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其感受并及时停止操作,以防止不适或并发症的发生。

3. 操作时要注意卫生,保持操作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4. 插入鼻饲管时要轻柔、缓慢,避免对患者的鼻腔或食管造成损伤。

5. 每次进食后要及时清洗鼻饲管,以防止管腔堵塞。

6. 定期检查鼻饲管的固定情况,确保其位置稳定,避免滑出或移位。

7.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如呕吐、腹胀、呼吸困难等,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以上就是护士鼻饲操作的标准流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实际操作中,请严格按照医嘱和相关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困惑,建议及时向相关专业人士咨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