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物多样性1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物多样性1《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习题2(无答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习题一、选择题1.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
A.生物的多样性B.某种生物的数量C.生物的个体大小D.生物的繁殖能力2.地球上的生物物种约有()。
A.50多万种B.100多万种C.200多万种D.500多万种3.目前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总的趋势是()。
A.锐减B.破坏得到有效控制C.物种不再灭绝D.递增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同一物种的是()。
A.黑色雄猫和白色雌猫B.黑色雄猫和黑色雌狗C.白色雌猫和灰白色小猫D.灰色雌狗和黄色雄狗5.确定生物是否是同种生物,除了看是否相像,还要看()。
A.是否具有同样的形状B.是否有相类似的生活习性C.是否具有相同的体色D.是否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6.下列对于物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之间不可能进行交配B.不同物种之间有可能进行交配,产生的后代有繁殖能力C.不同物种之间有可能进行交配,但产生的后代无繁殖能力D.同种物种的外貌特征是完全相同的7.下列自然环境中物种最少的是()。
A.热带雨林B.珊瑚礁C.热带湖泊D.人工防护林8.形成新物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A.地理隔离B.食物变化C.天敌出现D.环境改变9.在森林中有许许多多种生物,在草原上也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这体现了()。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不同环境下的物种多样性C.生物种内的差异性D.生物种间的差异性10.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是()。
A.哺乳类B.鱼类C.昆虫类D.两栖类1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不受生物的影响B.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C.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D.生物决定环境如何改变12.有关生物多样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种类多B.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C.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D.我国植物资源丰富,种类多二、填空题1.生物多样性是指、物种多样性和三个层次,其中物种多样性是指。
2.物种是指能相互并能后代的生物群体。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保护生物多样性

珙桐 高30多米,开花时白色花苞绽开,
像一只只白鸽,故又称中国鸽子树,是驰名 世界的观赏树。因珙桐育苗难,成活率低, 很难移植,因而目前正日趋减少。
望天树
树高可达70余 米,是世界上 最好的船舶、 车辆用材的树 种,独产于我 国西双版纳的 原始森林。
金花茶
为我国最珍贵 的观赏植物之一。 它具有极高的科研 和观赏价值,享有 “茶族皇后” 的美 誉。仅产于广西邕 宁、东兴等地,目 前尚不可移植。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为了保护珍 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 家划出的一定保护区域。
我国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做的工作
1、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 截至2004年年底,中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 区2194个,保护区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14.8% ,超过了世界平均12%水平。
2、对生物物种进行移地保护,如建立了国家 种质库
现在,在人类活动影响下 平均 2 年有一种鸟类灭绝 平均1.2年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
北京南海子麋鹿园中动物灭绝年代顺序的石碑
我国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加剧 2、滥捕滥杀 3、丧失栖息地 4、新物种的引入
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乱砍滥伐森林
破坏植被 水土流失严重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他的名字是灭绝动物的 代名词
于19世纪下半叶
大海鸦灭绝 于1844年
旅鸽灭绝于 1900年
袋狼灭绝于1938年
野马,野生种群, 灭绝于19世纪
非洲大苏铁现在只剩下 一棵雄性植株,长在伦 敦基尤植物园里,因无 法繁殖,注定要灭绝
麋鹿,野生种群, 灭绝于18世纪
自然状态下
平均2000年有一种鸟类灭绝 平均8000年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
2021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3.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3.1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的基本含义——物种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从物种多样性认识生物多样性。
2、通过不同种类的常见动物的观察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物种的知识。
3、懂得不同自然环境下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地理位置下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对不同环境适应的结果。
4、知道生物的多样性不仅使地球绚丽多彩,生物和谐发展,而且维系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物种的多样性教学难点: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种含义,确定生物物种的三个条件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两个方面来分析1)怎样确定生物物种:生物体形态结构的相似性、能否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后代要有生育能力2)物种多样性:物种是多样的,造成物种多样性的原因是生物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由于地理隔离产生了外形、结构和生活习性的明显变化,不能再相互交配,因此形成不同的物种。
教学过程:自然界多姿多态的生物体难以记数,众多的、各种各样的生物体与它们生存的环境构成了一个个综合体,从而形成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共同任务,而我们主要了解的是物种多样性。
地球上的生物物种超过500万种,包括许许多多的动物和植物,生物的物种是多样的。
那么,什么是物种?如何来确定生物的种?板书:一、生物的种观察图7.1.1毛色不同的猫和狗,对这些动物的归类不能根据它们的毛色归类,而是分成猫和狗两个种。
说明,不能根据动物的毛色来确定种,而要根据生物间是否能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来确定种。
黑色雄猫和白色雌猫能交配,产生灰色幼猫,因为它们是同种生物。
黑色雄猫和白色雌狗不能交配,因为它们不是同种生物。
同种生物是很相象的,它们能够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
观察图7.1.2有时不同种的动物也能交配,并生出后代,如公驴和母马交配,能生出骡。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公开课-PPT

一些已经灭绝的珍稀动物
澳洲小兔猼1890
纹兔袋鼠1906
东袋狸1940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3.1生物物种的多 样性( 共34张P PT)
南极狼1975
白臀叶猴1882
恐鸟1500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3.1生物物种的多 样性( 共34张P PT)
2 新课讲解
学生活动:观察和记录一个区域内的生物物种及其数量
2 新课讲解
骡:骡俗称马骡,种间杂种。体形似马,叫声
似驴,颈毛、尾毛和耳长则介于马和驴之间。
由于它力气大且持久,寿命比马和驴长,而且
马
能吃粗饲料,抗病能力和适应性强,农民常将
它用于耕地、驮运物资。
驴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 生3物.1物生种物的物多种样的性多公样开性课(-共P3P4T张P PT)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 生3物.1物生种物的物多种样的性多公样开性课(-共P3P4T张P PT)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知识回顾
1.动植物的等级分类法的基本单位是( C )
A.门
B.纲
C.种
D.科
2.在下列分类单位中,不同单位生物之间生物亲缘最远的是( A )
A.门
B.纲
C.种
D.科
3.我们知道对事物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根据。如果有人将猫、燕子、蛇、鱼归为一类,而将蝴蝶、虾、河蚌、蚯蚓也归为一
类,则他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B )
2 新课讲解
草原生态系统
2 新课讲解
物种多样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自然环境下的物种多样性
物种最丰富 的自然环境
热带雨林 珊瑚礁 热带湖泊
2 新课讲解
小资料: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植物种类丰富,仅高等植物 就达4 000余种。雨林中树木高大,树冠高矮不齐,乔木可分3~4层,藤 本和附生、寄生植物丰富。在该热带雨林中还有许多动物,其中哺乳动物 约62种,鸟类400余种 (约占全国的1/3),鱼 类100种,两栖类32种。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物多样性3保护生物多样性华东师大版

《3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学目标1.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峻挑战的情况。
2.明白保持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3.知道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措施,以及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的初步成就。
教学重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大熊猫在呼唤1.讲述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1)大熊猫是世人皆知的古老动物,它的笑容可掬的神态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是中国的国宝。
但是,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人口增加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剧,引起地球上许多野生生物物种的灭绝或濒临灭绝(包括大熊猫),生物多样性受到严峻的挑战。
(2)列举数据、资料,通过阅读和讨论,使学生了解目前全球环境恶化、生物物种减少的现状,让看书学生归纳野生动物灭绝的原因。
(3)总结归纳野生动物灭绝的原因。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被人类侵占,生存空间缩小,或生存环境恶化,使其捕食发生困难;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被分割成一个个的区域,使野生动物寻找配偶发生困难,于是使其繁殖率下降。
由于这两个原因,使许多野生动物面临灭绝。
不止大熊猫,在中国,还有哺乳动物金丝猴、东北虎、白鳍豚,鸟类如朱鹮、丹顶鹤,鱼类如中华鲟,无脊椎动物如金斑噱凤蝶等256种;在世界上,有哺乳动物406种,鸟类593种,鱼类242种,爬行动物209种,至于其他低等动物更不计其数。
2.知识拓宽。
(1)一些资料表明,工业化以来,由于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地球上生物物种以近千倍于自然灭绝的速度在迅速消失,每年消失的物种近千种。
目前全球已鉴定物种约170万种,许多物种在没离被发现时就灭绝了。
人类的食品和许多药物都来源于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是人类最大的资源损失,将加大人类生存环境的脆弱性。
(2)森林是野生生物的主要栖息地。
150年前全球森林覆盖率为37%,目前已下降了10个百分点,特别是“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连片的森林减少了近半,并仍以每年1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被砍伐,由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国家多为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及生产方式的原始,对热带雨林进行大量砍伐的现象尚难于制止,一些地区的热带雨林,如亚马逊河流域乱伐现象相当严重,可能有消失的危险。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3.1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共34张PPT)

知识回顾
4.地球上的生物物种约有( D )
A.50多万种
B.100多万种
C.200多万种
D.500多万种
21世纪教育网
知识回顾
5.在森林中有许许多多种生物,在草原上也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 物,这体现了( B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不同环境下的物种多样性 C.生物种内的差异性 D.生物种间的差异性
2 新课讲解
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数大得惊人,其中已被描述的物种就有200多万种,大 多数为昆虫和植物,还有大量的昆虫和真菌尚未被描述。估计加上未定名的物 种可以达到500万种以上。
自然界的生物物种是多样的。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不仅使我们的地球艳丽多 彩、和谐发展,而且维系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物种 多样性是每一个地球人应尽的义务。
21世纪教育网
2 新课讲解
二、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是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想一想: 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生物的种类会一样吗? 在森林、湖泊、草原、海洋…不同环境下的生物种类也是不同的。
2 新课讲解
草原生态系统
知识回顾
森林生态系统
2 新课讲解
2 新课讲解
说一说:
21世纪教育网
怎样的生物才算是同种生物?
同种生物外貌很相像,并且能够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
2 新课讲解
马和驴能交配吗?
马
驴
2 新课讲解
骡:骡俗称马骡,种间杂种。体形似马,叫声
似驴,颈毛、尾毛和耳长则介于马和驴之间。
由于它力
两只动物的毛色都是黑色,它们是同一种生物吗?
2 新课讲解
一、怎样确定生物的种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生物多样性 1《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课件 华东师大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

12/6/2021
生物多样性
1.指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
2.即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所包 含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3.包含三个层面:物种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12/6/2021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类 群 我国已获有种类 世界上已知种类
哺乳动物
581
4342
鸟类
1244
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12/6/2021
8730
爬类
376
6300
两栖类
284
4010
鱼类
3862
19056
蕨类植物 2200-2600 10000-12000
裸子植物 约240
850-940
被子植物 30000
260000
12/6/2021
百分比%
13.39 14.25 5.97 7.08 20.3
22 26.7 10
小组交流:
你知道我们校园里有哪些植物吗? 其中哪种植物最多?你知道我们 校园里有哪些动物吗?
12/6/2021
物种多样性
2.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种多样性。
大 堡 礁
12/6/2021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位于南半 球,它纵贯于澳洲的东北沿海,北从托雷斯海峡, 南到南回归线以南,绵延伸展共有2011公里,最 宽处161公里。
1981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2/6/2021
议一议
物种多样性
1.不同自然环境下的物种多样性。 热带雨林
物种最丰富的自然 环境
珊瑚礁 热带湖泊
12/6/2021
热带雨林
12/6/2021
珊瑚礁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它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1、遗传多样性:指遗传信息的总和,是种内基因的变化,并反映在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上。
2、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现存的多种多样生物,经过漫长进化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3、生态系统多样性:多种多样的生物适应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生态系统。
第1节、生物物种的多样性1、生物物种(species):是指能相互交配,并在交配后能产生有生殖能力后代的一群生物。
2、物种多样性:是指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1)不同自然环境下的物种多样性:不同生物生长在不同自然环境里,它们不仅形态不同,结构不同,功能更是不同。
森林、草原、池塘、热带雨林等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物种就不相同,如热带雨林面积虽只占全球面积的7%,但由于终年高温多雨、能接受更多的太阳能、物种间杂交率高等原因,物种数量相当巨大,约占全世界物种的一半以上。
(2)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种多样性:由于山脉、河流、海洋的分隔,使地球上某些区域处于隔离状态,在这种隔离状态的环境下,使生物在外形、行为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因而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主要条件。
物种的形成与不断分化是物种多样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如夏威夷群岛有显著的山脉分区,钩蛾亚种原来只有1个种,现已发展到43个种。
(3)物种数量:目前地球上现存生物约有500万种,有文献记载的约有175万种,物种最多的种类是昆虫类。
第2节、同种生物的差异性1、性状: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人的性状差异:地球上的人虽都属于一个生物物种,但他们的相貌、指纹、血型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例如根据红细胞上凝集原的不同,通常可将血液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主要血型。
只含A抗原者为A型,只含B抗原者为B型,既含A抗原又有B抗原者为AB型,无A、B抗原者为O 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
参与一种珍惜动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明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
2.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活动。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难点:培养学生收集生物多样性的相关资料、小组合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珍惜生物;以思考与讨论的互动方式学习。
教学过程
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引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组我国特有的珍惜动植物,并比较这些生物,它们有那些共同点和差异性?
放映:多媒体放映一组我国特有的珍惜动植物图片。
学生:学生回答(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一些濒危的生物,国家保护的生物资源等)。
小结:引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放映:多媒体放映一组由于现代工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海洋油轮外泻事件、大量捕杀珍惜动物(藏羚羊)、大量砍伐森林,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图片。
教师:大家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样的内心感受?
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及联系生活实际,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内心感受。
教师: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呢?我们一起来看大熊猫在呼唤这一段。
学生:学生回答。
小结: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
讲述:在地球上濒临灭绝的动物远远不止大熊猫。
在中国,还有哺乳动物如金丝猴、东北虎、白鳍豚,鸟类如丹顶鹤,鱼类如中华鲟,无脊椎动物如金斑喙凤蝶。
更严重的是,近2000年来,地球上许多野生动物已经灭绝,如已有106中哺乳动物和127种鸟类灭绝。
放映:17世纪至今鸟类和哺乳类灭绝数量趋势图,讨论:鸟类和哺乳类在灭绝的数量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学生回答。
小结:人类活动的加剧,森林的滥伐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讲述:据科学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生物物种丧失的速度比自然灭绝的速度快100万倍,比新物种形成的速度快100万倍。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挑战。
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教师: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分组交流讨论,为什么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学生:讨论后回答。
三、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人类该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你该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3.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4.小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将保护生物物种和保护生物生存环境结合进来,将保护、恢复和重建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结合起来。
措施一:建立自然保护区。
措施二:对生物物种进行移地保护,建立野生动物园、野生植物园、水族馆和遗传资源种质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