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会展业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德国会展业发展原因探究

德国会展业发展原因探究

德国会展业发展原因探究摘要:德国素有“会展王国”的美誉,本文从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管理作用、专业的会展人才和研究机构、一流的会展场馆和服务水平、注重打造国际一流的品牌展会等方面分析了“会展王国”是如何打造的。

并提到了德国会展业发展的一些新趋势。

关键词:德国会展业;政府和行业协会;品牌化中图分类号:d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德国有“会展王国”的美誉,自1895年春季在德国东部莱比锡举行了第一次样品博览会后,目前已被世界会展业界一致公认为世界会展业的龙头,全球每年举行的130-150个国际专业会展中,有2∕3是在德国举办。

至目前为止,参展厂商数为170,000,其中50%为外国参展厂商,参观者人次高达1,000多万人次,其中有来自180个国家的200万参观者。

[1]全球五大展览中心的四个以及十大展览公司的五家都来自德国。

德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却发展为世界第一会展强国,人们不禁要问德国是如何打造“德国制造”这个会展服务品牌的?德国是怎样成为全球会展中心的?一、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管理作用在德国会展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以其特有的调节调控管理方式,推动了德国会展业的蓬勃发展。

目前德国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会展发展模式,即展馆政府所有、权威协会管理、展览公司适当经营、面向国际化的政府干预模式。

德国各级政府将展览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给予高度重视,为了支持会展业的发展,德国政府不惜巨资建造现代化的展馆,在确定展馆国有的前提下,不直接参与展馆的日常运作,而是授权于权威的行业协会代表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并以长期租赁或委托经营等形式把展馆授让给会展公司。

会展公司在授让国有展馆后既从事展馆经营又组织会展项目并将所有的会展服务委托给专门会展服务公司实施,会展服务公司以专业化服务能力为参展商、专业观众提供周到的会展配套服务。

另外,政府会以政策干预会展企业,鼓励他们从事“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会展国际化经营。

展览业的发展历史探析

展览业的发展历史探析

展览业的发展历史探析1)展览会的发展雏形——贸易集市:追溯展览会的最早形态,在我国神农氏时期便已产生了类似内容的记载,《易?系辞下》中说道:“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这短短的27个字生动地描述了我国上古时代最早形态的“展会”——露天贸易集市的发生时间、参与人和物以及他们的参与目的等特征。

而在欧洲,贸易集市在中世纪的最初时期也开始定期或不定期地于人口集中、商业较为发达的城市中产生。

2)展览会的正式形成——商品和资本的交易会:在公元5世纪时,波斯帝国繁荣的贸易活动已促使其成功举办了超越集市意义的展览会,令展会活动在发展形式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但是从展览业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真正让展会活动演变成为一种行业的策源地应当还是欧洲。

据考证,早在公元710年,法国北部的圣丹尼省就举办过大型的展览会,当时参展商多达700余家。

之后,到了中世纪公元11~12世纪时,罗马帝国统治下的欧洲各国获得了罗马皇室的特许,能够在宗教节日的仪式之后举办展会活动,因此展览会成为了区域内各国产品交易和资本交易的重要形式,并逐渐形成固定的举办期以及庞大的规模,这使展览活动正式演变成为一种行业。

其中,德国法兰克福市于1240年举办了第一届秋季国际博览会,之后莱比锡市也于1268年获得了每年举办3届展会的特许权,并同法兰克福并驾齐驱成为德国最为知名的展览城市。

今天,德语中“messe”一词的含义即指商贸展览,它来源于宗教词语“mass”(弥撒),由此足以见证当时展览业和皇权宗教的紧密关联,3)现代展览会的诞生——样品展示会:自中世纪以降,欧洲经贸活动持续性的蓬勃发展,为其展览业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15纪时,欧洲许多城市都已成为世界展览名城。

而到了17世纪之后,由于欧洲国家率先进行了工业大革命,其物质生产能力获得重大解放,交通运输手段也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以货物直接交易为目的的传统展览会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中外会展业发展状况

中外会展业发展状况

3、会展经济主体日渐多元化
在原来单一国有会展企业的基础上,中外合资企业、国内合作企业、 民营企业(北京、上海:比例70%~80%,经营业务占到一半)迅速 增长 。
三、中国会展业发展瓶颈
1
产业松散,效益低下
2
结构失衡,分布不均
3
规模较小,竞争力弱
4
市场无序,管理落后
5
服务滞后,人才缺乏
四、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
主办机构 专业化
展览公司 集团化
法国展 览业的 独特处
展会规模 大型化
展会进一 Leabharlann 国际化英国会展业• 展馆不多,规模也不大,无法与德、意、法相比。 • 伦敦的隧道建设博览会是最负盛名,花卉、种子、植物
栽培与保护产品的博览会也具有一定优势。 • 比较有名的是伦敦及伯明翰展场,总面积也不超过20余
万平方米。
中外会展业发展状况
引例:德国会展业规模及其经济收益
• 从2001年到2007 年,通过展会形成的订货合同每年都在 230亿欧元左右。德国现有展会公司约100家。其中40家 有能力举办国际展会。德国展会公司的投入平均每年约为 5亿欧元,年营业额平均约达26亿欧元。2007年,在德 国本土举办的国际展览会有139场,观众达 1058万人。 参加展会的展商有16万多家,其中国外参展商89813家, 比德国本地展商75944家还多出13869家,占参展商总数 的54.2%。出租摊位面积高达近673万平方米。对德国经 济形成的直接需求和影响,至少在105亿欧元以上。
2、会展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主导色彩较浓。 3、会展业企业效益及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4、会展场馆建设缺乏科学规划。 5、办展活动及场馆建设不平衡。 6、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行业标准。

外国会展业发展史

外国会展业发展史

XXXXXX 课程考查(论文)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 外国会展业发展史 所修课程名称: 中外文化产业史修课程时间: xxxx 年 x 月至 xxxx 年 xx 月 完成作业(论文)日期: xxxx 年 xx 月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__x xx x x __系__x xx x __级__x x x x x x __专业__姓名_xx _学号x x x x x x x x x x ………………………………(密)………………………………(封)………………………………(线)………………………………外国会展业发展史xxxxxx专业xx级x班 xx指导老师:xxx老师目录:摘要 (3)一、国外会展行业的运作模式及概况(一)水平运作模式--企业推动型 (3)(二)垂直运作模式--政府推动型 (4)(三)综合运作模式--市场推动型 (4)二、国外会展行业的简史及发展特点(一)德国会展业的简史及发展特点 (4)(二)美洲的简史及发展特点 (5)(三)非洲的简史及发展特点 (5)(四)亚洲的简史及发展特点 (5)(五)大洋洲的简史及发展特点 (6)三、德国会展业的运作模式(一)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管理作用 (6)(二)专业的会展人才和研究机构 (6)(三)一流的会展场馆和服务水平 (7)(四)注重打造国际一流的品牌展会 (7)结语 (8)参考文献 (8)摘要:会展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

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

会展经济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而且会展业是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

在新时期,必须大力发展会展业,全面提升会展经济。

目前,国际上会展行业协会的运行模式,按照行业协会、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可归纳为三种:第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水平运作模式”;第二种是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垂直运作模式”;第三种是以法国、中国香港为代表的“综合运作模式”。

关键词:外国会展业;德国会展业;概况;简史;发展特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展览行业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了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东北边贸会展经济产业带、京津会展经济产业带、长江三角洲会展经济产业带、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产业带和西部会展经济产业带。

德国会展业发展状况分析

德国会展业发展状况分析

德国会展业发展状况分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一、德国会展业的发展状况(一)德国会展业发展概况在世界10大知名展览公司中,德国占了6个(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汉诺威展览公司,法兰克福展览公司,科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汉维展览公司,慕尼黑展览公司);在世界最大的5个展览场地中,有4个位于德国。

据2010年AUMA(德国贸易展览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德国会展业年营业额超过23亿欧元,包含大约有150个国际性和跨地区性展会,净展出面积超过700万平方米,吸引近175000家参展商(其中54%来自国外),超过1000万参观者,其中近250万来自国外。

图表1:历年来德国会展业主要数据(单位:个,平方米,人)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核定展会场数(个)159137153135159 174总展览面积(平方米)65360036727995703535957817386900000 7800000年参展商数(人)171507165757176485154155174000 214000年国外展商数(人)8905689840931638187091000 95550年参观人数(人)97277931057941010278165891669310000000 15400000每场展览展区面积(平方米)411069449109459834282843396 44828每场展览展商数(人)1078661210115311421094 1230每场展览外商数(人)56010656609606572 549每场展览观展人数(人)611810977222671786605062893 88506资料来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二)德国会展业发展特征1、地理位置优越德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其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德国地处欧洲心脏地带,又是欧盟的中心,高效率的水陆空交通体系,使侮一个展会都会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人流物流集散,从而使德国成为欧洲大陆会展市场的中心。

德国会展产业

德国会展产业
Messegelaende30521 HannoverGermany



(3)德国科隆展览中心
• [展馆简介] • 科隆展览中心按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建,从最初的15.9万平方米扩建到 27.5万平方米,至1999年末,展览中心的面积已扩建到28.6万平方米。 科隆展览公司拥有自已的会议有限公司,组织与展览会相对独立的会 议。国外业务部分专门由1996年成立的独立分公司“科隆展览有限公 司国际服务中心”(ISC)来负责。450名员工及遍及全球的84个代表 处,在各个行业交流中以最好的服务受到广泛好评。在2000年又有三 个新的展览会在科隆亮相:首先是2月中旬进行的国际教育文化博览 会;其次是介于3月举行的国际纺织材料展览会,该展览会今后的每 年在科隆举行2次;第三个新展览会是科隆国际艺术展,于4月初举行, 它展示1960年之后艺术领域的诸多发展及种种艺术风格。2000年科隆 的展览会预计营业额将达3.72亿马克,比1998年3.29亿克马增长13%。 • [展馆规模] • 科隆展览中心的展馆总面积为28.6万平方米,其品牌展包括:国际饮 食博览会、世界影象器材博览会、国际家具博览会、国际五金商品博 览会以及休闲园艺庭院、办公用品展等等。科隆展览中心共有员工 450人,160个工作人员在世界各地工作,每年营业额为2.06亿欧元。
• 王春才.德国会展中心城市的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J]. 国际商务,2010,(1).
德国会展业带动旅游业
• 德国现有展会公司约100家。其中40家有能力举办国际展会。 德国展会公司的投入平均每年约为5亿欧元,年营业额平均约 达26亿欧元。展会的效益主要不是体现在营业额或利润上,而 是在于带动了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比如出租汽车业、餐饮业、 旅店业和商业等。有人说,“展览业1欧元的营业额可以为举 办城市的其他服务行业带来5欧元的收入”。 • 那么,德国会展业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到底 做出了哪些贡献呢?以2007年为例,在德国本土举办的国际展 览会有139场,观众达1058万人。参加展会的展商有16万多家, 其中国外展商89813家,比德国本地展商75944家还多出13869 家。出租的摊位面积高达近673万平方米。据粗略统计,仅展 商和参观者的支出就达100亿欧元,加上展会公司的投入5亿欧 元,其对德国经济形成的直接需求和影响,至少在105亿欧元 以上。

德国会展业四大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会展业四大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会展业四大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关于《德国会展业四大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在当今世界会展格局中,德国是当之无愧的“展览王国”,是世界会展业的领头羊。

德国会展业在多年发展中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生态化四大趋势。

这一趋势性变化对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启示是:要开拓“国际化”视野,以“大胆走出去”和“积极引进来”拓展国际市场;要强化“专业化”意识,提升“展会专业化”和“人员素养专业化”水准;要注重“品牌化”运营,大力加强“展会品牌化”和“公司品牌化”建设;要关注“生态化”主题,积极推动会展场馆、标准、技术和信息的“生态化”。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德国,会展业,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生态化〔中图分类号〕F7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6)03-0093-06随着全球经济和世界会展业的发展,常有学者专题研究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不同学者在研究上有共性,也存有不同见解。

学者关于会展业发展趋势的探讨,对会展业更好地面对发展现实和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很有好处。

德国是世界会展业的领头羊,而且在世界会展第一梯队中“一枝独秀”,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德国会展业在多年发展中主要呈现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和生态化四大趋势。

经历30多年的发展,中国会展业也开始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体现在:各地会展场馆建设方兴未艾,进展迅猛;社会和政府对会展产业较重视,并整合资源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会展业已形成“三圈三带”的发展格局,各地会展产业初具区域和产业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国内一线会展城市继续领跑,二线城市的会展发展相对景气;会展产业链不断拓宽,相关产业的带动性较明显等。

然而对照德国会展业,我国会展业还相对“稚嫩”,在产业规划、场馆优化、环境污染、材料选取、品牌塑造等方面与之有较大差距,需继续理清发展思路。

研究德国会展业的发展动态、特点及趋势,对迅速成长中的中国会展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第二章会展发展史

第二章会展发展史
战之间综合性贸易展览会 国际博览会联盟(UFI)意大利米兰

二战后专业展览会 “无烟行业”

会展业的起源和历史阶段
阶段 原始 古代 近代 标志 原始社会 活动范围 典型形式 活动目的 组织方式 地方 物物交换 交换物品 自发 集市 市场 松散 有组织
工业革命前 地区 1798年法国 国家 工业产品大 众展 1894年德国 国际 莱比锡样品 博览会

作为世界领先的展览公司之一,其在全球拥有 790位员工,70个海外分公司和办事处。汉诺威 展览中心总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一 流。公司年收入达到2.5亿欧元。
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

汉诺威展览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在德国汉诺威及 由其选定的国家举办领先的国际贸易展览会。 汉诺威展览公司举办的旗舰展的主要特点是其 对国际观众和展商的巨大号召力。这些旗舰展 览会旨在反映行业最新动向,引领国际市场潮 流,同时,这些展会也是展示先进应用技术、 发布最新前沿科技和研发成果的平台。 凭借丰富的办展经验和不断创新的办展理念, 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每年举办逾50场专业贸易 展览,共吸引来自100多个国家179万名观众和 16,000名记者前往参观。每年吸引的展商总数 约21,000家。 其中,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 (CeBIT)是世界最大的展览会,净展出面积超过 40万平方米,任何其他展览公司都没有组织如 此规模展览会的基础设施。
第二章 会展发展
第2章 会展发展史

会展业的起源和历史阶段
国外会展业发展概述 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成功之道


会展业的起源和历史阶段
阶段 原始 古代 近代 标志 原始社会 活动范围 典型形式 活动目的 组织方式 地方 物物交换 交换物品 自发 集市 市场 松散 有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会展业发展历史
德国的会展业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5世纪中叶。

此后,德国的会展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球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步骤阐述德国会展业的发展历史。

第一步:起源阶段(15世纪-19世纪)
德国的会展业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

当时,德国城市的市长们意
识到,通过展示城市的商业、文化和社会发展成果,可以吸引更多的
商人、学者和投资者。

因此,德国的会展业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


17世纪,德国东部出现了大型的市场和展览会。

德国还在18世纪初举办了海上贸易博览会,吸引了大量的商人。

第二步:现代化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末)
20世纪初,德国的会展业开始现代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已经举办了一些国际性的展览会,如1910年在布莱梅举办的国际
海运、造船和水上交通展览会。

这些展览会为德国的商业和文化交流
提供了有力的平台。

在20世纪的中叶,德国开始在会展业方面采取更
加专业化的模式。

会展业逐渐成为了一个行业,并出现了许多专业的
会展公司。

第三步:现代化以后(21世纪)
21世纪以来,德国的会展业继续不断发展。

现在,德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会展中心之一。

德国的会展业拥有一流的设施、专业的
服务和国际化的经验。

德国的会展业已经成为了德国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每年在德国举办的大型展览会和会议吸引了数百万人次的参观者。

总之,德国的会展业已经成为了德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
去的几个世纪里,德国的会展业不断发展,成为了全球会展业的重要
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的会展业还将继续发展和壮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