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曲线的绘制样本

合集下载

吸光度标准曲线绘制

吸光度标准曲线绘制

吸光度标准曲线绘制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生物化学实验报告ALT与其吸光度的标准曲线绘制采集样本: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2016级13班四个组中7组生物化学实验数据采集时间:2016年11月15日2016~2016上学期第十一周周一下午采集人:何洁梅一、几组ALT与其吸光度的标准曲线数据记录ALT活力单位A520吴修团1组A520黎丁菱1组A520杨璇璇1组A520谢晓兰2组A520莫雪玲2组A520李文良3组A520文全海4组00000000二、各采集样本汇总图样本1测定得待测血清ALT活力单位为50U/L样本2测定得待测血清ALT活力单位为97U/L样本3测定得待测血清ALT活力单位为135U/L样本4测定得待测血清ALT活力单位为70U/L样本5测定得待测血清ALT活力单位为148U/L样本6测定得待测血清ALT活力单位为45U/L样本7测定得待测血清ALT活力单位为98U/L四、采集数据处理结果分析1.数据总结样本编号测定的ALT活力单位是否大于40U/L正常/非正常150是非正常297是非正常3135是非正常470是非正常5148是非正常645是非正常798是非正常平均值92均为“是”均为“非正常”2.针对数据处理结果的分析采集的7组数据经标准曲线测量后,得到的ALT活力单位值均大于40,即均为非正常值,综上,认为待测血清中ALT 含量超于正常值。

3.针对源数据的分析采集的7组数据中样本4、5、6的数据经画图后可基本分布呈过原点的线性关系,符合理论规律,但其他的数据误差较大。

另外,比较符合理想标准曲线的4、5、6样本的三个ALT活力单位值也存在较大的出入。

4.经分析,总结可能的误差来源如下配置丙酮酸标准溶液、底物溶液、磷酸缓冲液的混合溶液时,丙酮酸标准溶液的剂量都很小,容易造成误差。

加入2,4—二硝基苯肼的时间可能有误差,保温的时间,以及加入NaOH 以停止反应的时间都有可能有偏差,容易造成较大。

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八〉试验十三、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一、实验目的获得温度的的熔解曲线,绘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

二、实验材料1.451bp重组质粒2.仪器:BIO-RAD iCyeler iQ5型荧光定量PCR仪微量加样器德国Eppdorf公司三、实验步骤1.模板质粒DNA参考质粒抽提试剂盒提取451bp重组质粒,按10倍梯度稀释6个浓度备用。

2.运用特异性引物荧光定量检测样品特异性引物对CAPFW/ CAPRV1CAPFW: 5′-TTTAGTTGGGGGTCTTGTACC-3′(21bp)CAPRV1:5′-CCTCCACAACCAGCAACA-3′ (18bp)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50μL):25μl SYBR premx Ex Taq(2×);1μl CAPFW (10uM);1μl CAPRV1 (10uM);4μl DNA模板;O。

19 ul ddH2PCR扩增条件:95℃预变性2min;95℃变性30sec,56℃退火30sec,72℃延伸1 min和40个循环;72℃延伸5 min。

(在84°C检测目标扩增(熔融温度(Tm)= 86.5℃)的荧光。

)熔解曲线:65℃-95℃,在520 nm下每10 s升高0.5℃直至加热到95℃时连续测量荧光,获得温度的融解曲线。

绘制标准曲线:辣椒疫霉菌DNA按10倍梯度稀释6个浓度的对数为横坐标,以PCR反应的循环数(Ct)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Bio-Rad iQ5软件绘制标准曲线,分析处理数据。

应用公式如下:待测样本浓度(ng/ul)=OD260×50×稀释倍数样本分子量=碱基数×324待测样本拷贝数= 待测样本浓度×6×104样本分子量付:Chelex-100法提取土壤中辣椒疫霉菌DNA 称取0.1g土样,放入EP管中液氮研磨;向收集土壤的1.5ml离心管中加入100ul 5% chelex-100悬浊液,混匀,65℃水浴2h;沸水浴10min;置于冰浴3min;12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做PCR模板待用。

怎样绘制标准曲线

怎样绘制标准曲线

怎样绘制标准曲线
首先,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

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准备标准样品、实验室常用的仪器(比如分光光度计、色谱仪等)、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和溶剂等。

确保所有的材料和仪器都是干净的,并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其次,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准样品。

标准样品的选择应当与待测样品的性质相符合,确保标准样品的浓度范围覆盖到待测样品的浓度范围内。

这样才能够绘制出准确的标准曲线。

然后,按照实验的要求进行标准样品的稀释。

通常情况下,标准样品的浓度会比较高,需要进行适当的稀释,使得标准样品的浓度可以覆盖到待测样品的浓度范围内。

在进行稀释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精确的操作,避免出现误差。

接着,进行实验测量。

将稀释后的标准样品依次放入仪器中进行测量,记录下每个标准样品的测量数值。

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仪器的稳定,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最后,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绘制标准曲线。

通常情况下,
我们会将标准样品的浓度作为自变量,测量数值作为因变量,绘制
出标准曲线的图像。

在绘制曲线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曲线拟
合方法,确保曲线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标准样品浓度与测量数值之间
的关系。

绘制标准曲线是实验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准确的标准曲
线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测量和分析样品中的成分。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如何绘制标准曲线,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
帮助。

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光度标准曲线绘制

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光度标准曲线绘制

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光度标准曲线绘制生物化学实验报告ALT与其吸光度的标准曲线绘制采集样本: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2016级13班四个组中7组生物化学实验数据采集时间:2016年11月15日2016~2016上学期第十一周周一下午采集人:何洁梅一、几组ALT与其吸光度的标准曲线数据记录ALT活力单位A520吴修团1组A520黎丁菱1组A520杨璇璇1组A520谢晓兰2组A520莫雪玲2组A520李文良3组A520文全海4组00000000二、各采集样本汇总图样本1测定得待测血清ALT活力单位为50U/L样本2测定得待测血清ALT活力单位为97U/L样本3测定得待测血清ALT活力单位为135U/L样本4测定得待测血清ALT活力单位为70U/L样本5测定得待测血清ALT活力单位为148U/L样本6测定得待测血清ALT活力单位为45U/L样本7测定得待测血清ALT活力单位为98U/L四、采集数据处理结果分析1.数据总结样本编号测定的ALT活力单位是否大于40U/L正常/非正常150是非正常297是非正常3135是非正常470是非正常5148是非正常645是非正常798是非正常平均值92均为“是”均为“非正常”2.针对数据处理结果的分析采集的7组数据经标准曲线测量后,得到的ALT活力单位值均大于40,即均为非正常值,综上,认为待测血清中ALT 含量超于正常值。

3.针对源数据的分析采集的7组数据中样本4、5、6的数据经画图后可基本分布呈过原点的线性关系,符合理论规律,但其他的数据误差较大。

另外,比较符合理想标准曲线的4、5、6样本的三个ALT活力单位值也存在较大的出入。

4.经分析,总结可能的误差来源如下配置丙酮酸标准溶液、底物溶液、磷酸缓冲液的混合溶液时,丙酮酸标准溶液的剂量都很小,容易造成误差。

加入2,4—二硝基苯肼的时间可能有误差,保温的时间,以及加入NaOH 以停止反应的时间都有可能有偏差,容易造成较大。

定量pcr标准曲线

定量pcr标准曲线

定量pcr标准曲线定量PCR标准曲线。

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是一种用于测定DNA或RNA在样本中的相对数量的技术。

在定量PCR实验中,标准曲线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用来确定目标DNA或RNA的绝对数量,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本文将介绍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1. 标准曲线的建立。

建立标准曲线的第一步是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

这些标准样品应该覆盖你感兴趣的浓度范围,并且要有一定的间隔,以便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曲线。

接下来,将这些标准样品进行PCR扩增,得到相应的Ct值(threshold cycle)。

然后,根据每个标准样品的Ct值和其对应的已知浓度,可以绘制出标准曲线。

一般来说,标准曲线是一个对数线性关系,其斜率和截距可以用来计算未知样品的浓度。

2. 注意事项。

在建立标准曲线的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标准曲线的标准样品要尽量准确地反映出实际样品的特点,包括GC含量、长度等。

其次,PCR扩增的条件要尽量一致,包括反应体系、温度循环程序等。

此外,要注意避免批次效应,即不同批次的实验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

最后,要保证实验过程中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避免实验误差对标准曲线的影响。

3. 应用。

建立了标准曲线之后,就可以用它来对实际样品进行定量PCR分析了。

首先,将待测样品进行PCR扩增,得到其Ct值。

然后,根据标准曲线,可以通过插值的方法计算出待测样品的目标分子浓度。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实验样品中目标分子的数量,为后续的实验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总结。

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是定量PCR实验中的关键步骤,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建立标准曲线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标准样品、保证PCR扩增条件的一致性、避免批次效应和实验误差的影响。

建立了标准曲线之后,可以用它来对实际样品进行定量PCR分析,快速、准确地获得目标分子的数量。

荧光定量PCR之绝对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的绘制

荧光定量PCR之绝对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的绘制

荧光定量PCR之绝对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的绘制1. 绝对定量定义绝对定量是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来推算未知样品的量。

将标准品稀释至不同浓度,作为模板进行PCR反应。

以标准品拷贝数的对数值为横坐标,以测得的CT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对未知样品进行定量时,根据未知样品的CT值,即可在标准曲线中得到样品的拷贝数。

* Log(起始浓度)与循环数呈线性关系,通过已知起始拷贝数的标准品可作出标准曲线,即得到该扩增反应存在的线性关系* 由样品CT值,就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所含的模板量2. 绝对定量标准品标准品的一些标准* 必须用与扩增目的基因相同的引物进行扩增,并且扩增效率相同* 标准品必须是经过准确定量的(我们通常用的是ASP-3700紫外光/可见光微量分光光度计)* 标准品必须是标准化的(例如,同一化的细胞数)* 在每组实验时,必须用相同的阈值设定来确定CT值标准品可以是含有目的基因的线性化的质粒DNA,也可以是比扩增片段长的纯化后的PCR产物,当然也可以是基因组DNA,甚至cDNA,但前提是所有的作为标准品的核酸都必须保证稳定。

3. 标准品的制备一般一条标准曲线取四到五个点,浓度范围要能覆盖样品的浓度区间,以保证定量的准确性。

一般一个点重复三至五次,对于常期稳定使用的标准品可以适当减少重复的次数。

倍比梯度稀释方法:1v原液(标准品i)+9v稀释缓冲液,得标准品ii1v标准品ii+9v稀释缓冲液,得标准品iii1v标准品iii+9v稀释缓冲液,得标准品iv1v标准品iv+9v稀释缓冲液,得标准品v依次倍比稀释拷贝数的计算:详见核酸拷贝数的计算4. 实例标准品的制作:将标准品依次进行10倍稀释,ASP-3700 测得其拷贝数1.55×108copy /ul标准曲线的绘制(1cycle=1min)设置对照:浓度为1.55×107、1.55×106、1.55×105、1.55×104、1.55×103、1.55×102、1.55×101的标准样品各一个,设空白对照PCR反应:以不同浓度标准品作为模板标准品的扩增曲线标准品的溶解曲线标准品的标准曲线图X Log 7 6 5 4 3 2 1Y CT值12.01 14.89 17.92 21.18 24.56 27.89 31.25扩增效率(E)计算:E=10-1/斜率=10-1/-3.23=2.04,E%=(2.04-1)×100%=104%若未知样本的CT值为19.11,将CT值代入线性方程:即19.11=34.29-3.23X,所以X=(19.11-34.29)/(-3.23)=4.7Quantityunknow=104.7=50118 copies核酸拷贝数的计算一、分步推理如何计算核酸拷贝数1A260吸光度值=dsDNA 50ug/ml=ssDNA 33ug/ml=ssRNA 40ug/ml核酸浓度=(OD260)×(dilution factor)×[33或40或50]=ng/ulMW代表克/摩尔,单位dolton:1dolton即表示1g/mol1摩尔=6.02x1023摩尔分子(拷贝数)平均分子量(MW):dsDNA=(碱基数)×(660道尔顿/碱基)ssDNA = (碱基数)×(330道尔顿/碱基) ssRNA=(碱基数)×(340道尔顿/碱基)得到拷贝数计算公式:(6.02x1023拷贝数/摩尔)×(浓度)/(MW g/mol)= copies/ml. 即(6.02x1023)×(g/ml)/(DNA length×660)=copies/ml.或(6.02×1023)×(ng/ul×10-9)/(DNA length×660)=copies/ul.例:3000碱基质粒,浓度100 ng/ulMW=3000bp×660dalton/bp=1.98×106daltons,即1mol=1.98×106g(100ng×10-9)g/1.98×106=摩尔数copy数=摩尔数×6.02×1023=3×1010copies/ul.二、这是一个小小的计算器,使你计算更加方便快捷,免去算数之苦……什么是拷贝数?如何计算拷贝数?计算方法:(6.02×1023拷贝数/摩尔) ×(浓度g/ml) / (MW g/mol) = copies/ml [平均分子量(MW g/mol):dsDNA=(碱基数)×(660道尔顿/碱基);ssDNA=(碱基数)×(330道尔顿/碱基);ssRNA=(碱基数)×(340道尔顿/碱基)]。

ELISA的数据分析

ELISA的数据分析

ELISA的数据分析引言概述: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于检测生物样本中特定蛋白质的定量方法。

在ELISA实验中,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实验结果并得出准确的结论。

本文将介绍ELISA数据分析的五个部分,包括样本浓度计算、标准曲线绘制、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的分析、重复性和准确性的评估以及结果的解读。

一、样本浓度计算:1.1 样本吸光度读数的获取:将实验中的样本及标准品进行ELISA检测,记录各样本的吸光度读数。

通常,ELISA实验会使用双平行样本,即每个样本都进行两次测量,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1.2 标准曲线的制作:使用标准品的吸光度读数,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品的浓度应该覆盖样本中可能存在的浓度范围。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我们可以根据吸光度读数来估算样本的浓度。

1.3 样本浓度计算:根据样本的吸光度读数和标准曲线,可以通过插值或外推的方法计算出样本的浓度。

这个计算过程可以使用软件进行自动化处理,也可以手动进行计算。

二、标准曲线绘制:2.1 标准品的准备: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品,通常包括高、中、低三个浓度,以及一个零浓度(即纯溶剂)作为对照。

2.2 吸光度读数的记录:使用ELISA仪器读取标准品各个浓度的吸光度读数,并记录下来。

2.3 标准曲线的绘制:将标准品的浓度作为横坐标,吸光度读数作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可以使用线性回归或其他曲线拟合方法来得到标准曲线的方程。

三、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的分析:3.1 阳性对照的作用:阳性对照是一种已知含有目标蛋白的样本,它用于验证ELISA实验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3.2 阳性对照的分析:通过比较阳性对照的吸光度读数和标准曲线,可以确定阳性对照的浓度。

如果阳性对照的浓度与预期值相符,说明ELISA实验的结果可靠。

3.3 阴性对照的作用:阴性对照是一种不含目标蛋白的样本,它用于排除假阳性结果的可能性。

3.4 阴性对照的分析:阴性对照的吸光度读数应该接近于零。

用Excel制作标准曲线流程样本

用Excel制作标准曲线流程样本

用Excel制作标准曲线流程
1、首先, 你得在Excel里面有一张数据表, 至少有两列数据, 如浓度, 吸光度
等, 如图
2、然后, 打开Excel工具栏上面的”图表向导”
3、选择XY散点图
4、如果希望按系统默认方式作图, 可直接进行下一步, 不过这样作出来的图多
半不符合要求, 绘制由两个数据确定一个点的直线时, 不能选择默认的”数
据区域”选项, 要选择”系列”选项, 按下一步进入源数据选择步骤
5、若只做一条直线, 需要删除多余的系列, 如删除第二个系列, 保留第一个
6、分别按”名称”、”X值”、”Y值”后面对应的红色小箭头, 在Excel表中
选择相应的单元格为其提供数据源, 如下几图所示
7、点下图中的红色小箭头可回到上一图的界面, 点上一图中的任一红色小箭头
可转入下图的简单界面
8、选择完数据后仍点那个红色小箭头回到向导主界面, 下一步
9、在图表的标题区域填写一些图表的基本信息, 如图表标题, X轴、 Y轴分别
表示的物理意义等, 这些选项能够不填, 不会影响作图的进程, 但为使图表
美观, 易于理解, 这些信息最好填上, 下一步
10、到这里, 为作图提供的信息就基本完全了, 下面就会出图了。

这里有两
个选项, 第一个的意思是将图表单独作为一个工作表插入, 即Excel会新开一张表用于放置图表, 第二个选项的意思是将图表作为本表中的对象插入, 即插入的图表会与源数据在同一张表内, 就像下一张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曲线绘制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
常见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一般情况下的标准工
作曲线是一条直线。

标准曲线的横坐标(X)表示能够精确测量的变量(如标准溶液的浓度),称为
普通变量,纵坐标(Y)表示仪器的响应值(也称测量值,如吸光度、电极电位
等),
称为随机变量。

当X取值为X1, X2,……Xn时,仪器测得的丫值分别为丫1,
丫2,……Yn。

将这些测量点Xi, Yi描绘在坐标系中,用直尺绘出一条表示X 与丫之间的直线线性关系,这就是常见的标准曲线法。

用作绘制标准曲线的标准物质,它的含量范围应包括试祥中被测物质的含量,标长准曲线不能任意延。

用作绘制标准曲线的绘图纸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标度以及实验点的大小均不能太
大或太小,应能近似地反映测量的精度。

由于误差不能完全避免,实验点完全落在工作曲线的的情况是极少的,特别是在误差较大时,实验点比较分散,它们一般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凭直觉很难判断怎样才能使所连接的直线对于所有实验点来说误差是最小的,当前较好的方法是对实验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研究随机现象中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数理统计方法称为回归分析,当自变
量只有一个或X与丫在坐标图上的变化轨迹近似一直线时,称为一元线性回归。

甦2.6.1 —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
确定回归直线的原则是使它与所有测量数据的误差的平方和达到极小值
设回归直线方法为
9
(2 - 15)
式中a表示截距,b表示斜率
9
(2 - 15)
假设Xi和Yi (i=1,2,3, ……,n)是变量X和Y的一组测量数据。

对于每一个Xi值,在直线(卩“+^ )上都有一个确定的旳“从X】值。

但哲值与X 轴上Xi处的实际测定值Yi是不相等的, 与Yi之差为:
筈厂& +返AY’F-碍(2—佝
上式表示与直线()的偏离程度,即直线的误差程度。

如果全部n个测定引起的总偏差用£(节厂印'表示,则偏差平方和s为
(2 - 17)
在所有直线中,偏差平方和s最小的一条直线就是回归直线,即这条直线
的斜率b和截距a应使s值达到最小,这种要使所有数据的偏差平方和达到最小
的求回归直线法称为最小二乘法。

根据数学分析的极值原理,要使s达到最小,对式(2 —17)中的a、b分别
求偏微分后得到
(2 —18)
(2 —19)
是所有变量Xi和Yi的平均值。

由于计算离均差较麻烦,可将式(2 —
18)变换为
n是测量的次数,也就是坐标图中实验点的数目。

(2 —20)
当丫随X的增加而增加时,b >0,反之b v 0。

求出a和b值后代入式(2 —
15),即得到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例题2—11】用比色法测定S1°2的含量时得到下表数据,试求标准曲线
的斜率和未知试液的含量。

Isio
测定含量时的实验数据
啪%严宙般光度)
0DJ032
0020.135
0J04 D.187
0.06
a.os心刃
(HO0,<«5
0.120.511
粮知液0^42
解:由式(2 —20)计算标准曲线的斜率b值,将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2 — 22)
因此由式(2 — 19)知道
0.03^4-lx (p.42)5
a = y-bii= 0.275-3.94x0.06 - 0,039
严 CL 035-I-3.P4-S
故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
峨262相关系数和相关关系
一组自变量
与因变量 之间,用回归的方法总能够配出一条直线,但
也只有在与 之间确实存在线性相关的关系时,回归方程才具有实际意义, 因此得到的回归方程必须进行相关性检验。

在分析测试中,一元回归分析一般采 用相关系数r 这一统计量来检验X 与丫是否确实相关以及相关的程度如何。

相关系数统计量r 为
脸凶-①Q2乖工时-]
0 42
1.527
■ 8.275
挖(酬-寂卫迟酬-屈、
(2 — 21)
相关系数r的值总是在-1与+1之间。

下面对相关系数r分别进行讨论:
1. 当r = 1时,所有的点都落在一条直线即回归直线上,此时称丫与X完全线性相关,如图2-7中的(a)和⑴ 所示,表明丫与X之间存在着确定的线性函
数关系,而且实验误差等于0;
2. 当1>|r|>0时(绝大多数下的情况),X与丫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

当r >0时,b >0, Y 值随X值增大而增大,此时称丫与X属正相关关系, 如图2-7中(b)所示。

当r <0时,b <0, 丫值随X值增大而减小,此时称丫与X 是负相关关系,如图2-7中(e)所示。

再从r的绝对值看,当r的绝对值越趋近
于1时,实验点就越靠近回归直线,丫与X线性关系越密切。

3. 当r = 0时,b= 0,即回归直线平行于X轴,如图2-7中(c)及(d)所示, 说明丫的变化与X无关,此时X与丫毫无线性关系。

因此图2- 7中(c)及(d)的
回归直线是没有意义的。

当r值大于约定的显著性水准下临界值时,丫与X两组数据之间才是显著性相关的,所得的回归方程才有实际意义,否则回归方程无实际意义。

临界值与显著性水准及实验点数有关。

表2-7列出了相关系数检验的临界值。

经过相关系数计算,如r计算>r表,则表示丫与X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如r计算<r表,则说明丫与X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所配回归方程就
没有实际意义。

表2—7相关系数检验临界值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