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文化

合集下载

有关长沙的人文常识

有关长沙的人文常识

有关长沙的人文常识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中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长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以下是关于长沙的人文常识。

一、历史长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商代,当时这里是“楚国”的领土。

秦朝时期,长沙地区成为桂阳郡的一部分。

到了东汉时期,长沙作为湘南地区的州府成立,直到唐代,长沙升格为府。

长沙曾经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现在的长沙,既是一座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城市,也保留着许多历史和文化遗产。

二、文化1. 湘文化湘文化是指中国湖南省传承下来的文化。

这种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其特点是柔美、深沉、优美、清新。

湘文化包含了湖南地区的许多优秀的文化元素,如岳阳楼、湘绣、湖湘文化、柳叶刀、丝路茶马古道等等,这些文化元素是长沙市民的骄傲。

长沙文化是指长沙地区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长沙文化诞生于三国时期,现存有许多文化遗迹,如儒林书院、橘子洲头、万宝楼、岳麓书院等等。

此外,长沙还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节日,如湘江之星、沱江龙舟赛、国际花卉博览会等等,这些都是长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景点1. 风景名胜橘子洲头:位于湘江之滨,是格外著名的长沙景点之一。

自古以来就是游客必到之地,是湘江、岳麓山和长沙城市的象征。

岳麓山:岳麓山自然风光秀丽,以云雾缭绕的岳麓书院、梅花岭丹霞、杜甫江阁等为代表,曾被评选为中国十大美丽山峰之一。

岳阳楼:岳阳楼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楼阁之一,位于洞庭湖畔的岳阳城中。

岳阳楼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的诗词歌赋和文人雅士的足迹为其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儒林书院:儒林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知名的学府之一,位于长沙市岳麓区。

在唐代,儒林书院是诗文名家聚集之地,这里有唐代文学家鲍溶的诗《儒林楼》。

四、美食湖南菜:湖南菜是江南菜系之一,以独特的口味和辣度著称。

湖南菜的特点是辣、麻、鲜、香和色、香、味俱佳,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长沙的民风民俗

长沙的民风民俗

长沙的民风民俗随着国家的发展,长沙近些年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它的经济及文化水平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

长沙的民风民俗在当地的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民风、民俗、风物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长沙民风民俗的特点。

《长沙的民风民俗》长沙自古以来就是一座风景如画的城市,拥有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长沙的民风民俗融合了湘、汉、粤、苏等地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

长沙的民风民俗在当地的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长沙的民风1、社交文化长沙人喜爱以说话为主的社交形式,乐于分享乡音、风土人情,也喜欢聚会谈论新闻、历史、美食、汽车等话题,行文更注重直觉灵活性,力求彰显一种自信的态度与一种满溢的热情。

2、传统节日长沙的传统节日比较丰富,主要有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团圆节等。

这些节日被视为长沙人民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发展成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二、长沙的民俗1、饮食文化长沙人喜欢吃家常菜,他们喜欢食用辣味、酸甜口味的食物,这历史悠久,受到很多游客的喜爱。

此外,长沙人也有很多红酒文化,常常以“酒招待客人”的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和祝福。

2、服装文化长沙有自己独特的服装文化,大多数女性会穿着漂亮的裙子,男性则穿着传统的西装。

由于其品质优良,长沙的服装文化得到了许多游客的认可。

三、长沙的风物1、自然景观长沙的自然景观非常美丽,有大量的湖泊,河流纵横其间,绿茵茵的草地一望无际,百鸟栖息其上,景色不可思议。

此外,长沙还有众多的著名景点,如螳螂洞、芙蓉湖、湘湖以及韶山公园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游览。

2、历史人文长沙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里有众多历史遗迹,如火神庙、龙门寺、大禹墓等。

此外,长沙也是一座文化名城,著名的文物有青铜器及其他古代文物,可以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的文明历史。

综上所述,长沙的民风民俗可谓千姿百态,给当地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精彩,同时也为游客带来了许多新鲜有趣的惊喜。

沁园春 长沙知识点

沁园春 长沙知识点

沁园春长沙知识点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这个城市里,有许多知识点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本文将以“沁园春长沙知识点”为题,逐步思考长沙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以及美食等方面的知识点。

1.长沙的历史长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

作为楚国的都城,长沙曾是楚文化的重要中心。

在历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长沙发展壮大,成为湖南地区的重要城市。

2.长沙的文化长沙以其独特的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

湖湘文化是长沙文化的代表,它包括湖南的饮食、民歌、舞蹈和戏剧等方面。

长沙人民热情好客,喜欢讲究生活品质,这也是湖南人的典型特点之一。

3.长沙的名胜古迹长沙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其中最著名的是岳麓山和橘子洲头。

岳麓山是长沙的象征,它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也是湖南省的风景名胜区。

橘子洲头则是湘江上的一个小岛,这里曾是孙中山先生在湖南筹备革命的地方。

4.长沙的美食长沙以其独特的美食而闻名于世。

湖南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其中的湘菜更是享誉全国和世界。

湘菜注重鲜、香、辣的口味,以其独特的调味方法和丰富的菜品种类吸引了无数食客。

5.长沙的创新发展长沙作为中国的创新中心之一,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和创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长沙拥有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究机构,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

同时,长沙也致力于打造创新型城市,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

6.长沙的未来展望长沙作为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长沙将继续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发展和投资。

同时,长沙也将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和传承文化,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

在沁园春长沙知识点的文章中,我们依次介绍了长沙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美食、创新发展以及未来展望。

这些知识点展示了长沙的魅力和发展潜力。

无论是从历史文化还是现代创新的角度来看,长沙都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索的城市。

关于长沙的文案高级

关于长沙的文案高级

关于长沙的文案高级一、长沙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湖南省的省会,长沙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长沙地处湖南中部,自古就被誉为“岳州”,因岳麓山而得名。

在长沙的历史上,曾经是楚国的始祖般湘王的势力范围,也是湖南道和湖南总督府的所在地。

长沙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如岳麓书院、南岳衡山、浏阳楚墓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景点。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四大书院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南岳衡山是中国五岳之一,被誉为南岳领航,具有重要的宗教和文化价值。

浏阳楚墓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楚墓,具有重要的考古和学术价值。

二、长沙的自然风光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长沙还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

长沙位于湖南湖沼平原中部,地势平坦。

特别是麓山环绕,风景优美,被誉为“山水甲天下”。

岳麓山是长沙的象征,山上的橘子洲头更是长沙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橘子洲头是岳麓山脚下的一片狭长的半岛,以奇形怪状的大石而著名。

这里既有壮丽的山景,又有宜人的湖泊,是游客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长沙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观的自然景点,如闻名遐迩的潇湘情·九天梦幻岛,这是一个充满奇幻和浪漫氛围的主题公园,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湘江风光带则是长沙市内最美丽的滨江景区,整个风光带沿湘江贯穿市区,将城市的现代化与自然的美景完美结合。

三、长沙的美食文化长沙是一座美食之城,被誉为中国的“天堂之口”。

作为湖南省的省会,长沙的美食以湖湘菜为主,以其麻辣味道和浓郁的口感而闻名。

最有代表性的湖南菜系莫过于麻辣烫了,这是一种将各种食材放入麻辣汤中煮熟的火锅,辣味十足。

此外,还有酸辣粉、剁椒鱼头、岳阳楼蒸肉等特色菜品,都是长沙美食中的瑰宝。

除了湖南菜,长沙还有许多其他美食值得品尝,如沙县小吃、臭豆腐、米粉等。

这些美食不仅为长沙的居民带来了美味享受,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爱好者前来品尝。

四、长沙的现代发展长沙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迷人的自然风光,还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长沙的风土人情

长沙的风土人情

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城市,具有丰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以下是一些关于长沙的风土人情的特点:
1.饮食文化:长沙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以辣味著称。

经典的湘菜就源自长沙,如口味独
特的辣椒炒肉、剁椒鱼头等。

此外,长沙还有传统的早茶文化,街头小吃也非常丰富多样。

2.岳麓山文化:岳麓山是长沙的地标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里有古老的岳
麓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培养了许多历史名人。

岳麓山还有美丽的风景和众多的文化景点,吸引着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3.澧水文化:澧水是长沙的母亲河流,对当地人民有着重要的意义。

沿着澧水有许多美丽
的景点和历史遗迹,如橘子洲头、咸嘉湖等,成为长沙人休闲娱乐和赏景的地方。

4.湖湘文化:长沙位于湖南省,具有浓厚的湖湘文化氛围。

湖湘文化注重情感表达和豪放
开朗的性格特点,体现在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中。

长沙还是毛泽东的故乡,保留了一些相关的纪念馆和历史遗迹。

5.悠闲生活节奏:长沙人一般以悠闲的生活节奏为特点,注重家庭和社交关系。

他们喜欢
在休息日到公园或茶馆聚会,享受悠然自得的时光。

这些只是长沙风土人情的一些特点,当地还有更多独特的文化和习俗等待探索。

无论是美食、历史文化还是人民生活方式,长沙都展现着其独特的魅力。

长沙文化

长沙文化

七、长沙文化之精髓
心忧天下,
敢为人先。
中国家乡文化之
历史文化名城长沙
整体概述
长沙,别称星城,古称潭州,是著名的楚汉名城、 山水洲城和快乐之都。长沙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 名城,具有三千年灿烂的古城文明史,是楚汉文明 和湖湘文化的始源地。
一、长沙文化之源
(1)星辰说:二十八宿 轸宿之长沙星.二十八宿指的是月亮绕太阳的运 行周期,每天为一宿,二十八宿合四个星期,相当 于月亮绕球一周期. (2)万里长沙祠说(从长沙至东莱,地可万里, 有万里沙祠) (3)桔子沙洲说:宋代《太平寰宇记》称晋惠帝 二年形成桔洲,此说无据。据地理学推测,至 少有一万年历史。 (4)沙土说:长沙特别的地质结构,沙白如雪, 是一种罕见的地理现象,因称长沙 (5)祭祀女神说:蛮越语“长”为祭祀,“沙” 为女神。长沙为祭祀女神之地。今壮、侗诸民 族聚居区还有女神崇拜的风俗“未立村寨,先 建长沙”之语可证。 诸说种种,各有其理,我们从审美角度来看, 认为长沙为祭祀女神之地为可信。考古发现的 大禾鼎即为女性崇拜的物证。
1978年10 月,在飞 机上航拍 的朝阳路 和朝阳新 村。
三、长沙文化之貌
1983年7月航拍的韶 山北路和人民中路 (下边)。当年, 湖南省图书馆正在 建设之中,它的左 边是一片菜地。今 天的通程国际大酒 店和湖南大剧院, 就是从这片菜地中 建设起来的。
三、长沙文化之貌
1986年10 月,航拍 的以袁家 岭为中心 旳长沙(下)
二、长沙文化之史
• 上古:青阳国 • 《逸周书· 王会篇》:长沙鳖(周公营洛邑成,诸侯来献, 长沙献“大而肥美之鳖”。《汲冢周书》的发现,西晋不 准盗墓,书藏于战国魏安厘王墓。) • 西周:属越族统治,扬越。 • 春秋:楚人南下,进入湖南,晚期可能进入长沙。 • 战国:楚南重镇;黔中郡 • 秦:洞庭郡或长沙郡 • 西汉:长沙国(吴姓长沙国与刘姓长沙国) • 王莽:填蛮郡 • 东汉:长沙郡

长沙的城市文化有哪些值得深入了解

长沙的城市文化有哪些值得深入了解

长沙的城市文化有哪些值得深入了解长沙,这座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城市,拥有着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若要深入了解长沙的城市文化,以下几个方面绝对不容错过。

长沙的饮食文化堪称一绝。

长沙美食以其鲜、香、辣、麻的独特风味闻名遐迩。

提到长沙美食,首先想到的必然是臭豆腐。

那一块块黑乎乎的豆腐,经过特殊的腌制和油炸,外酥里嫩,再配上特制的香辣酱汁,一口咬下去,浓郁的豆香和香辣的味道在口中交融,让人回味无穷。

糖油粑粑也是长沙的特色小吃之一,金黄软糯的外表,甜而不腻的口感,无论是作为早餐还是下午茶点心,都深受人们喜爱。

口味虾更是长沙夜宵摊上的主角,鲜嫩的虾肉与火辣的调料碰撞出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此外,还有剁椒鱼头、辣椒炒肉等经典湘菜,每一道菜都彰显着长沙人对辣的热爱和对美食的独特理解。

长沙的娱乐文化同样精彩纷呈。

长沙被誉为“娱乐之都”,拥有众多知名的娱乐节目和明星艺人。

湖南卫视作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电视台,推出了一系列深受观众喜爱的综艺节目,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为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长沙的酒吧、KTV 等娱乐场所也是热闹非凡,夜幕降临,人们在这里尽情释放压力,享受夜生活的乐趣。

而且,长沙的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街头艺人的表演,他们用自己的才艺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艺术氛围。

长沙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长沙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展示了古代长沙的高度文明和精湛工艺。

岳麓书院则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传承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精神。

在这里,仿佛能听到古人的朗朗书声,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

长沙的古街古巷,如太平街、潮宗街等,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店铺,走在其中,仿佛穿越回了过去,领略着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

长沙的方言文化也独具魅力。

长沙话以其生动、幽默、富有表现力而著称。

一句“恰饭哒冇”,就能让人感受到长沙人的热情和亲切。

长沙方言中的词汇和语调丰富多样,充满了生活气息。

长沙的传统文化

长沙的传统文化

长沙是中国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以下是长沙的一些传统文化:
1. 岳麓文化:岳麓山是长沙的标志性山峰,岳麓文化是长沙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涵盖了岳麓书院、岳麓寺等重要文化遗产。

2. 楚文化:长沙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楚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之一,涵盖了楚辞、楚歌、楚舞等多种艺术形式。

3. 湘菜文化:长沙是中国著名的美食城市之一,湘菜文化是长沙的代表性文化之一,以辣味和麻味为主要特色。

4. 湘绣文化:湘绣是中国传统的刺绣艺术,长沙是湘绣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湘绣文化是长沙的代表性文化之一,以其独特的技艺和艺术价值而闻名。

5. 湖湘文化:湖湘是长沙和周边地区的文化概念,涵盖了长沙的文化、历史、民俗、艺术等方面,是长沙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 长沙窑文化:长沙窑是中国古代的著名陶瓷窑之一,长沙窑文化是长沙的代表性文化之一,以其独特的陶瓷艺术和制作技艺而闻名。

以上是长沙的一些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代表了长沙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反映了长沙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传统民居概述
长沙山水环抱,民风淳朴,气候温和湿润。

长沙的传统民居在这种条件下经历了数千年的劳动洗礼和生活磨炼,留存至今,其建筑文化特色无不反映出鲜明的地方性和民族性。

长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季节变化明显,春秋短促,冬夏绵长。

长沙距海洋较远,又处于冲积盆地,边缘地势高峻,向北倾斜,北方空气深入聚集。

冬春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

东西山势高耸,雨量充沛但不均匀。

针对这种气候特征,长沙民居朝向多以南向为主。

有的因地基限制不能建成南北向的,则主卧多设八边形楼房,以保证南北通风。

多以天井院落解决内部通风采光和下水的问题,多数都有防潮层,勒脚较高。

屋顶多盖小青瓦或筒瓦,以硬山、悬山、歇山为多,坡度较大,以利于排水。

粉墙或清水墙,木构柱身大部分外露,与柱间的粉墙色彩调和,给人以质朴之感。

长沙地区由于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形成高下有等、内外有别、长幼有序,以及中为尊、东为贵、西次之、后为卑等礼仪制度。

这种制度反映在民居上,无论是城镇公馆还是村落民居,都形成以堂屋为中心,正屋为主体,中轴对称,厢房、杂屋均衡扩展,天井院落有序变化的基本格局。

长沙城和长沙周围集镇官员的私宅称“官邸”,俗称“公馆”,民国时期的较豪华民房亦称“公馆”。

这些公馆一般都是由单独的大门、庭院和主体建筑构成的独立住宅。

长沙近代公馆多为砖木结构,多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砖、瓦、石灰、花岗石多为木地材料,至今还可见得建筑物红砖上的“裕湘”字样。

基础处理习惯用花岗石鼓形墩作木柱基座,墙基以石灰、砂、碎砖三合土垫底。

早期公馆外墙多为青砖清水墙,墙体以“六一尺”(20*3.33*33.3厘米)薄砖斗砌填土,或“六九寸”(10*20*30厘米)大砖眠砌。

后期公馆逐渐以机制红砖取代青砖。

正屋所用屋架常用五柱落地,进深较大的常用七柱落地。

屋面一般用小青瓦,中后期公馆发展为机制筒瓦。

院墙挑出檐口用方椽,一般挑出45—60厘米,不做封檐与沿沟。

主体建筑提出檐口用钉挂楼板,并加沿沟。

处于治安和人身安全的需要,院墙较高,一般高于4米。

沿街及沿院墙一般布置辅助用房、入院大门和天井。

大多数公馆都设置前后天井。

前天井实际上成为巷内公共空间与户内居住空间之
间的过渡空间,后天井一般作洗漱之地。

临街公馆都是独门独户,但又户户相连,所
以分户墙便演变成了具有长沙传统特色的马头封火墙。

清代封火墙富于变化,有波浪形、猫弓形、大弧形、翘角形等等,但到民国时期一般已简化为“一”字形或梯级形。

上了小富的人家,住宅装修都十分讲究。

公馆大门为两扇厚杉木板拼成,门外壁
镶竹条或嵌铁钉,有铜质门环,底座饰貔貅图案。

大门框架用饰花的花岗石建造,通
称石库门,长沙俗称“槽门”。

有的在大门一侧另嵌小门或瞭望窗口。

中型公馆进大
门约5步,有木板鼓壁,俗称“中门”,逢婚丧喜庆或迎接贵宾则将中门打开,进中
门为天井和正厅。

正厅设神龛,两侧摆雕花靠椅。

正厅反面为倒厅,亦称花厅,摆花
卉盆景、金鱼池等。

大型公馆的天井两侧另辟横厅,形成“三合院”。

横厅有八方门
或月形门,门侧挂有楹联,门额有横批。

厅内供佛像、财神或关公像,其两侧各有卧房。

不设横厅的公馆一般有三进或五进。

每进有厅堂,堂正中悬长轴画幅,俗称“中堂”。

中堂多为“福禄寿三星”、“岁寒三友”、“钟馗捉鬼”之类的国画。

多数公
馆内有水井,凡有水井的在大门口钉有“井”字标牌,供消防急需。

店铺是城镇民居的一个重要类型,一般都是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宅,有的一层作铺房,二层作住房,有的则是店、坊、宅三结合。

长沙城的店铺大致有分为公馆型和当
街型两种类型。

公馆型店铺为砖石墙壁、黑漆木制大门,进大门正中有香案财神,条
屏书画,厅上方摆茶几靠椅,陈设富丽堂皇。

正厅的一侧为铺房。

规模大的店铺设有
花厅,厅内置水池假山盆景花卉。

铺台末端靠正厅处竖黑漆招牌书“老一言堂”、
“童叟无欺”等语。

这类店铺多经营绸缎布匹、金银首饰、中药材、南货食品等,如
八角亭的介昌绸布店、养天和药局、九如斋南货号等便是这种类型。

当街店铺一般为两层坡屋顶、小青瓦民房。

一层全部裸露,入夜时用木板嵌合封闭,俗称“关板子”。

二层为住房,多设临街走廊,用木栏杆围护。

店铺招牌讲究醒目,横竖不拘一格,有的招牌用横幅悬于街心,或用幌子、布帘竖挂,有的木招牌立
于人行道上,称作“坐牌”。

茶楼、酒店、当铺则挂一面大旗,旗上写上“茶”、“酒”、“当”等字样。

当街型店铺多为中小型商店,约占当时商店的80%。

如三兴街李富春故居原系其祖父所开“李福星”扇店,便属这种当街型小型店铺。

1904年长沙开埠后,洋行、外侨蜂拥而至,建起了一栋栋“洋楼”,加之沪、苏
等沿海地区商人入湘,长沙民居逐步融入了西方的建筑元素。

据1909年《长沙日报》载:长沙马太生绸庄“今夏改造新式样楼门面”,钧和绸庄“仿造洋楼”,湘南京帽
靴庄建“以合新式洋楼门面”。

可见民众开始模仿洋式建筑的一些手法。

但纯粹的西
式建筑却很少见,只是造就了许多中西合璧的公馆。

这类建筑所作的改进主要有:天
井平面布局更为自由,入口大门采用西洋古典的拱券式样,一、二层采用“券廊式”
风格,壁柱柱头、墙面线角、楼梯扶手、栏杆花样等采用西式做法。

住房讲究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分别建有起居室、书房、餐厅、卫生间、储藏室等。

如唐生智、何键、李默庵、李觉等达官贵人的公馆都属于这种类型,形成了特定历史时期带有折衷主义
建筑风格的时代特征。

农村民居的进化程度明显落后于城镇,由于宗族观念的深刻影响和农耕社会的封
闭特点,以及“江西填湖广”等举族迁移开拓等历史原因,聚族而居,形成村落,在
长沙地区较为普遍。

后来随着交通和经济的发展,宗族界限有所突破,形成异姓杂处
的村落,但仍保留着许多姓氏地名,如左家垅、陈家村、易家湾等等。

长沙农村的大
屋场常以地主大宅,或宗族祠堂为主体或中心,毗连扩展,甚至全村建筑排列整齐,
紧密连系,巷道回环,形成庞大的建筑群体。

由于长沙夏季气候炎热,村落内利用敞厅、天井、巷道,加速空气对流,以形成凉爽的穿堂风。

这种民居群落前面常设鱼塘,后面种植竹木,用以改善小气候。

长沙县北山的常家大屋、金井的郑家大屋、浏阳县
隆伏的沈家大屋等。

都属这类村居群落。

前两者已不复存在,而沈家大屋则由于浏阳
开发较晚而有幸保存下来。

沈家大屋占地13500多平方米,有永庆堂、师竹堂、德润堂、三寿堂、筠竹堂和崇基堂等主体建筑,院中有院,天井穿插,亭廊相连,形成一
个有17间厅堂、20处天井、30多条廊道、20多栋楼房、200余间大小房屋的古建筑群。

由于农村小农经济生活、农业生产活动的需要,以及自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因
而农民建筑与城镇住宅形成明显区别。

长沙农居大多依山傍水,少占良田,人居与自
然融为一体,显示出浓厚的村野情趣。

布局较为开敞自由,造型较为简朴自然,虽也
以三五开间正屋为主,但厢房、披屋的配置因地制宜,不苛求对称,且多横向展开,
以充分利用等高坡地。

屋前多有晒谷场,屋侧、屋后多建有畜栏、仓屋。

有的外加竹篱、矮墙、侧开槽门,更显田园特色。

近代长沙名人辈出,因此留下来的传统民居中,很多是名人的故居,这是历史文
化名城长沙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时间越向后移,其价值也越大。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
位中就有毛泽东杨开慧故居、刘少奇故居、黄兴故居、谭嗣同故居,还有大批省、市
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的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日又成为发展“红色旅游”的一
种资源。

但由于受意识形态的束缚,许多“非红色名人”的公馆,有的被拆掉了,有
的虽有幸保存下来,但早已改为办公用房或居民住宅。

名人故居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愿人们善待它、爱护它、利用它,让其发挥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科学发展城市中的应有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