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名言警句赏析

合集下载

《弟子规》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共55句)

《弟子规》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共55句)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弟子规·入则孝》解释: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应恭敬聆听。

父母责备教训时,应恭顺地虚心接受。

见未真,勿轻言。

知未的,勿轻传。

——《弟子规·信》解释:还未了解真相之前,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任意传播。

人不闲,勿事搅。

人不安,勿话扰。

——《弟子规·泛爱众》解释:对于正在忙碌的人,不要用事情去打扰他;当别人心情不好或身心欠安的时候,不要用言语干扰他。

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弟子规·余力学文》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

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私,切莫说。

——《弟子规·泛爱众》解释:别人有缺点,不要去揭穿,对于他人的隐私,切忌去张扬。

才大者,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

——《弟子规·泛爱众》解释:有才能的人,声望自然不凡,然而人们之所以欣赏佩服,是他的能力,而不是因为他会说大话。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弟子规·谨》解释: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平整,鞋带要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

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弟子规·谨》解释:穿衣服注重的是整洁,不必讲究衣服的昂贵华丽。

穿着应考虑自己的身分及场合,更要衡量家庭的经济状况。

凡是人,皆须爱。

天同覆,地同载。

——《弟子规·泛爱众》解释:凡是人,都应该相亲相爱,因为大家都是天地所生。

道人善,即是善。

人知之,愈思勉。

——《弟子规·泛爱众》解释: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

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弟子规·亲仁》解释: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

跟著潮流走的俗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弟子规·谨》解释:年少时不可饮酒,喝醉了丑态毕露,最是丑事。

《弟子规》经典名句10则,寓意深刻,值得收藏!

《弟子规》经典名句10则,寓意深刻,值得收藏!

《弟子规》经典名句10则,寓意深刻,值得收藏!《弟子规》原名是《训蒙文》,为清朝秀才李毓秀所著,共有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三字一句,二句或四句连意,和仄押韵,朗朗上口,其寓意深刻,1.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事情无论有多么微小,都不要胡乱做事;如果人性胡为,你的德行便会出现一些毛病。

2.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要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如有身体有病,就会使得父母担忧;道德遭到了破坏,就会让父母感到羞愧。

3. 话说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多说话不如少说话,说话要恰当无误,千万不要花言巧语。

因此,说话要分清场合、对象和时机,切不可因一吐为快而招致灾祸。

4.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凡是说话首先要讲诚信,欺骗与胡说怎么可以呢?5. 报怨短,报恩长。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泛爱众》。

抱怨不是一时的事情,而是长久的。

正如俗话说:“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我们应当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激。

6. 人有私,切莫说。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此句名言是告诫人们不要热衷于别人的隐私,更不可到处宣扬别人的隐私,否则必会招人反感,有时候,太过了解别人的隐私还容易招来祸患。

7.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心伤:难过。

东西虽然很微小,也不要私自隐藏起来;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会使父母很难过。

8.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父母爱好的东西,要尽全力为他们准备妥帖;而父母不喜欢的东西,就要谨慎小心地为他们去除掉。

9.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父母喜爱我们,我们做到孝心又有什么困难?父母不喜爱我,我便更应当对父母有孝心,这是难能可贵的。

10.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过:过错。

更:更正。

柔:柔和。

父母如果有过错,就应当劝说他们,使他们即使改正。

弟子规赏析及诠释

弟子规赏析及诠释

一、文本欣赏: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我们今天享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先辈们一代一代辛勤创造的,所以就要尊重已经做出贡献和正在奉献的长辈,特别是为少年儿童成长付出巨大劳动和心血的父母、祖父母、老师等人。

要感恩,在日常饮食起居中尊敬他们,这是晚辈必须遵循的规矩。

子女千万不要因为大人的宠爱而忽略了应从小培养礼让的美德。

在用餐、坐、行等方而要懂得“长者先,幼者后”的道理。

长辈呼唤别人时,晚辈应替长辈去传唤,如所叫的人不在,应回来报告长辈。

这样不仅对长辈尊重有礼,而且能培养自己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的品质。

二、故事诠释:现在的孩子吃饭都是只想到自己。

有个出租车司机,他刚好载了一位台湾同胞经过黄河的路上,这位台湾同胞他看到黄河,这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特别激动,要求这个司机把车停下来,他要躺在黄河堤旁听听母亲河的流水声。

结果两个大男人就躺在堤岸旁,没多久这个出租车司机就哭起来了,这个台湾同胞吓了一跳,你怎么了?他说到,我辛辛苦苦的做事业,就希望把下一代教好,就希望他健康,所以我省吃俭用每天给他一只鸡腿吃,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

刚好昨天我感冒了,我的太太觉得我应该补充些营养,所以就把昨天的鸡腿很自然的就拿到我的面前,说先生你感冒了,身体虚应该补一补。

就在把鸡腿拿到先生面前的那一剎那,他的儿子突然给了他妈妈一巴掌,然后对他妈妈说,那个鸡腿是我的。

吃东西顺序不对了,那孩子都觉得这些是我的,应该给我。

所以努力有结果,但不一定会有好结果,这是很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现在老人家、父母去叫孩子吃饭,这就违反常道,甚至于还得要喂孩子吃,爷爷奶奶喂一口,还得陪他跑个三、五十公尺,以至于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孩子也在,父母、爷爷奶奶都在,请教大家,家庭聚会第一口菜夹起来先给谁吃?按照古代来讲,一定是先夹给父母,就是夹给爷爷奶奶吃。

假如在古代都有文化承传的时候,我们一有好吃的东西,先拿给孩子而不拿给自己的父母的话,那会给人笑掉大门牙,会觉得这个父母不会教育孩子,没有见识!我们用心去感受孩子的心灵状态,这很重要。

《弟子规》完整版及其解读

《弟子规》完整版及其解读

《弟子规》完整版及其解读第一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对于父母的召唤和命令,不能有任何迟疑和懒惰。

第二篇:“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尊重父母的教诲和指导,不得轻视或反抗;同时,在父母的责难和批评面前,要虚心接受,认真改正自己的错误。

第三篇:“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根据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第四篇:“出必告,反必面,事必问,错必改。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行动中要保持诚实守信,出门要告知家人,回家要面对家人;在做事情时要认真思考和请教他人,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第五篇:“有德之人,先难后获;无德之人,先获后难。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具备道德品质和修养的人才能够经受住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最终取得成功和成就。

第六篇:“言必信,行必果,硕学力行,不舍昼夜。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言出必信,行出必果,同时要具备坚韧不拔、孜孜以求的精神,不断积累知识和实践经验,锤炼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素质。

第七篇:“有始有终,无咎无誉。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能中途放弃或半途而废;同时,做事情不要只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应该以责任和心态为先。

第八篇:“言必信,行必果,胜人一步,不可夺也。

”这句话同第六篇,重申了言行一致的原则,并强调了抢先一步的重要性。

第九篇:“事勿忙,访思定。

即思勿疑,有容乃大。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做事情时不要急躁,要冷静思考、周密计划,遇到困难要及时调整方案;同时,对于别人的言行要给予充分的容忍和理解。

第十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明主闻之,资政育民。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同人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作为领导者要听取不同观点的建议,尽可能做到公正、客观;同时,以此为基础进行治理和教育。

第十一篇:“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耐心和恒心,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弟子规》名言警句赏析

《弟子规》名言警句赏析

《弟子规》名言警句赏析《弟子规》名言警句赏析导语:《弟子规》共分为七个部分:总叙、孝、弟、谨、信、亲仁、学文。

自清朝以来,一直是芸芸学子们启蒙养正,学会处事待人的良物。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赏析一下《弟子规》中的名言警句,欢迎阅读参考。

1、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2、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

【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3、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

【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

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事勿忘,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5、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

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6、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弟子规》【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7、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弟子规》【译文】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8、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眦《弟子规》【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

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9、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

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10、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弟子规》【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弟子规全文版赏析

弟子规全文版赏析

弟子规全文版赏析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家、儒家思想家孔子所撰写的一本儿童启蒙经典,对于中国儿童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直接的表达方式,教导孩子们如何做人、做事,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对弟子规进行全文赏析,以展示其教育价值和影响。

第一章:弟子规1.弟子规,圣人训: "弟子规,圣人训"是指弟子规是由圣人孔子所传授的。

圣人的训诫是具有至高权威和智慧的,弟子规因此得以成为儿童教育的经典之作。

2.首孝悌,次谨信:孝悌是弟子规的首要内容,它要求子女孝敬父母,兄弟互相关爱。

谨慎可靠的品质和诚实守信的态度也是成为一个好孩子的重要素质。

3.泛爱众,而亲仁:爱护他人,尊重长辈,关心弱小,与众人为善,以及对待朋友的真诚和友善都是弟子规提倡的行为准则。

4.有余力,则学文:在积极履行家庭义务的基础上,如果有能力和时间,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才华与修养。

5.无余力,则学武:如果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没有余力,就应该学习武术,培养身体健康和强壮的体魄。

第二章:父母之邦1.父母之薪,不可弃也:父母的养育之恩是重大的,子女应该感恩并报答父母,不可抛弃、不可忽视。

2.朝出门,暮恋室:子女在离家外出时,应该及时回家,不要拖延时间,让父母为他们的安全而担忧。

3.晨必盥,兢必早,洒扫庭,井臼漱:每天早晨起床后,子女应该先洗漱,然后打扫院子和洗涤家务。

4.脩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子女应该修身养性、整顿家庭、治理国家和仰望天下,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5.首义明,言必信:子女应当尊重公义,言出必信,不说谎言,保持诚实的态度。

第三章:师友所同1.师道尊严,不可揭破:子女应该尊重师长,不能诋毁他们的形象和批评他们的错误。

2.诲人不倦,言传身教:老师和长辈应该耐心地教导学生,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知识和品德。

3.讲究分别,尊重长幼:子女应该懂得尊重排辈次序,礼让长辈,并且有能力区分对待不同的人。

4.怕羞是非,谨防于色:子女应该注重言行举止,不做羞耻和不道德的事,特别是在美色面前要保持警惕。

弟子规赏析及解释

弟子规赏析及解释

弟子规赏析及解释弟子规赏析及解释《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本章小编和大家分享弟子规赏析及解释,希望大家喜欢。

弟子规赏析及解释弟子规解释名称由来“弟子”即学生、子弟之义,人人都为人子女,人人都为人弟子,所以,“弟子”涉及到所有的人,“弟子”不是指小孩,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

“规”就是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规”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

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

《弟子规》我们来学才能把孩子教好,“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把儿女教好,首先要提升自己,自己先学好,这样才能够当好身教的工作。

[7]董遇巧用三余(有余力则学文)时间:三国时期。

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

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

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

名声也越来越大。

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

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

人们听了,恍然大悟。

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孟母断机(父母教须敬听)孟子是古代儒家代表之一,著有《孟子》七篇(孟子者七篇止——三字经)。

孟子小的时候,并不太珍惜学习的机会,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出学堂去玩。

后来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就在织布的时候,突然很生气的样子把织布的梭子折断,扔在地上。

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生气。

母亲说:“织布要一寸一寸地织,才能织成。

但是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成一匹布吗?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了,怎么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呢!”孟子听了,明白了做学问的道理,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黄香温席(冬则温夏则凊)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

弟子规全文启迪人生道德修养

弟子规全文启迪人生道德修养

弟子规全文启迪人生道德修养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启蒙教材,主要用于培养儿童的道德修养。

其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的道德准则和生活规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理解弟子规,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的启发,有助于塑造自己的人格和提升道德品质。

弟子规全文共分为十二条,每条都有其独特的教育意义。

以下是弟子规全文的逐条分析,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第一条:父母慈,不待闲,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这一条要求孩子们要尊敬父母,尽孝于父母,不仅仅是在言行上,更应该内心感受到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通过尊重父母,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

第二条:兄则友,弟则恭。

这条要求弟子们要尊重兄长,友好待兄,同时要恭敬对待弟弟,不以自己的地位来嘲笑或是压制弟弟。

兄弟之间应该互相支持和帮助,共同成长。

第三条:先斩后奏,须辨官,这是对于做事方法和思维方式的一种规范。

弟子应该在做事之前经过充分的思考和判断,严格要求自己的行动符合道德准则和法规原则。

第四条:勿作势,勿好胜,这是对于仪表和态度的要求。

弟子们应该力求做到谦虚、谨慎,不炫耀自己,不好胜心太重。

通过端正的态度和仪表,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第五条:上司怀,下人才,这是对于人际关系的一种倡导。

无论是处于上级还是下级的位置,弟子都应该懂得以情换情,以理服人。

上下级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和合作,共同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第六条:小人报,仇怀恨,这是对于人际交往的提醒。

弟子们必须正直待人,坚决不与小人为伍,不参与流言和争斗。

通过善待他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七条:逢主恭,遇友退,这是对待上司和朋友的一种处事方法。

弟子们应该懂得遵守尊卑有序的道德准则,尊重上级,退让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八条:有罪怕,勿藏匿,弟子们应该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和过错,不应逃避和隐瞒。

只有通过正视问题并改正错误,才能不断成长和完善。

第九条:闻过怪,辞莫讳,这是对于接受批评和指责的一种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名言警句赏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学《弟子规》,一般的人听到“弟子”,他会有错误的认知,觉得是谁学的?小孩学的。

其实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弟子是指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
子。

北京弟子规教育培训中心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

规”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

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

1、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2、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

【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3、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

【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
讲究昂贵、名牌、华丽。

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事勿忘,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