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试卷4及答案
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篇一:微生物学习题及答案(考试必备)】微生物比真核微生物更能在高温下生长。
(√)3.病原菌学说最初是由科学家柯赫提出来的。
(√ )4.病原菌学说建立之后,阻断流行病的发生成为可能。
(√ )9.微生物的双名法是由属名加上种的加词构成。
(√ )11.细菌是缺少真正细胞核的原核生物。
(√ )13.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鼠疫都是由病毒造成的疾病。
(√ )14.虎克用微动体这个术语,特指他所观察到的微生物。
(√ )17. 大多数嗜热菌的g-c含量高于中温菌。
(√ )19. 当菌体生长、氧吸收和糖利用的比速度下降时,青霉素的合成达到最高值。
(√ )20. 病毒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25. 细菌常以杆状、螺旋状等多种形态出现。
(√)28. 遗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型。
(√ )30. 一切好氧微生物都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
(√ )32. o-特异侧链决定g+菌细胞壁抗原特异性。
(√ )39. 湿热灭菌时间要比干热灭菌时间短。
(√ )40. 微生物从一个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该微生物的纯培养(√)41. 微波、超声波、紫外线都可用于杀菌。
(√)52. 目前所知道的所有固氮微生物都属于原核微生物和古生菌类。
(√ )53.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 )54. 大肠杆菌及其它原核微生物编码信使rna的基因rrn多拷贝及结构基因的单拷贝,也反映了他们基因组经济而有效的结构。
(√ )55. 培养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完全可以由简单的无机物组成。
(√ )56. 磷壁酸只在g+细菌的细胞壁上存在,而lps则仅在g—细胞壁上存在。
(√ )57. 核仁的生理功能是合成信使rna和装配核糖体。
(√ )58.59.60.67. 间歇灭菌不能够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
(√)72. 微生物构成了自然界许多食物链的基础。
(√ )73. 病毒通过在生活细胞中复制,使组织遭受伤害和恶化。
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卷4

C.病愈后,少数病人可长期带菌
D.病后的免疫力短暂
E.接种霍乱死菌苗可增强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
参考答案:D
第10题:
霍乱肠毒素作用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使胞内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促进胞内
A.cAMP含量升高
B.ATP含量升高
C.cAMP含量降低
D.cGMP含量升高
E.cGMP含量降低
C.50%溶血试验
D.血浆凝固酶试验
E.乳糖发酵试验
参考答案:A
第20题:
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因素是:
A.侵袭性酶
B.内毒素
C.霍乱样肠毒素
D.溶血素
E.嗜神经毒素
参考答案:D
第21题: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由于食海产品或盐腌渍品所致,是因该菌有何种特性?
A.耐碱
B.耐酸
C.嗜盐
D.耐高渗
E.嗜温
参考答案:C
第22题:
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疾病是:
A.霍乱
B.食物中毒
C.肺炎
D.败血症
E.肠热症
参考答案:B
第23题:
我国沿海地区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由何菌所致?
A.沙门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肉毒梭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产气荚膜梭菌
参考答案:D
第24题:
下列关于副溶血性弧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嗜盐性
参考答案:D
第14题:
O2~O138群霍乱弧菌常引起何病?
A.霍乱
B.副霍乱
C.胃肠炎
D.胃十二指肠溃疡
E.浅部创伤感染
参考答案:C
第15题:
霍乱首例病人的确诊应快速、准确,并及时作疫情报告是因该病:
国开电大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1.霍乱弧菌引起疾病的原因是肠毒素作用于小肠黏膜,导致肠液过度分泌。
2.专性厌氧菌的组合是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破伤风梭菌。
3.厌氧芽孢梭菌能够耐受恶劣的环境条件,是因为以芽孢形式存在。
4.错误的描述是破伤风抗毒素只对游离的痉挛毒素有阻断作用。
5.内源性感染的是无芽孢厌氧菌感染。
6.结核分枝杆菌是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
7.卡介苗是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8.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反应,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对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9.脊髓灰质炎病毒在体内的播散是通过血液。
1.可高度传染乙型肝炎的血液中含有HBsAg、抗XXX和HBeAg。
2.不符合血清HBsAg(+)、HBeAg(+)和抗HBc(+)的解释是乙型肝炎恢复期。
3.血液中不易查到的HBV抗原是HBcAg。
4.通过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是乙型脑炎病毒。
5.逆转录病毒包括HIV。
6.HIV的传播途径不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接触。
7.流感病毒不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毒。
8.真菌细胞不具有叶绿素。
9.真菌孢子不是真菌的休眠状态。
10.不属于条件致病性真菌的是皮肤癣菌。
11.关于新生隐球菌致病性的描述,错误的是主要经胃肠道进入机体。
题目21.感染宿主细胞能形成包涵体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什么?答案:衣原体。
题目22.真菌对哪种抵抗力不强?答案:湿热。
题目23.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是什么?答案:支原体。
题目24.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进行传播的是什么?答案:立克次氏体。
题目25.哪个描述是对病毒抵抗力错误的?答案:所有病毒对脂溶剂都敏感。
正确的是:灭活病毒失去感染致病的能力,但保留抗原性;紫外线能灭活病毒;大多数病毒60℃30分钟可被灭活;大多数病毒在-70℃下可保持活性。
改写后的文章:感染疾病的病原体有多种类型,它们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也不尽相同。
例如,衣原体是一种能够感染宿主细胞并形成包涵体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而支原体则是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
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试题及答案四

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试题及答案遗传与变异复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除哪项外,现在都发现有相应的噬菌体A.细菌B.放线菌C.螺旋体D.真菌E.立克次体2.能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A.毒性噬菌体B.温和噬菌体C.前噬菌体D.溶原性噬菌体E.以上都不是3.下列哪项为噬菌体的特性A.通过细菌滤器B.严格宿主特异性C.只有核酸D.有溶菌周期与溶原状态E.以上均是4.下列细胞中,不受噬菌体侵袭的是A.真菌细胞B.淋巴细胞C.细菌细胞D.螺旋体细胞E.放线菌5.下列细菌中,产生毒素与噬菌体有关的是A.白喉棒状杆菌B.破伤风杆菌C.霍乱弧菌D.产气荚膜杆菌E.大肠杆菌6.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遗传物质是A.性菌毛B.质粒C.前噬菌体D.毒性噬菌体E.异染颗粒7.转导与溶原性转换的共同点是A.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B.转移的遗传物质为供体菌的DNAC.有关的噬菌体均为缺陷型D.可由雌性菌变为雄性菌E.以上都不是8.白喉杆菌外毒素的产生与下列哪一方式有关A.基因突变B.转化C.转导D.溶原性转换E.原生质体融合9.形成肠道杆菌耐药性的主要方式为A.转化B.转导C.溶原性转换D.接合E.原生质体融合10.转化过程中受体菌摄取供体菌遗传物质的方式是A.通过性菌毛B.直接摄入C.以噬菌体为载体D.细胞融合E.通过基因间跳跃11.关于细菌的耐药性(R)质粒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由耐药传递因子(RTF)和耐药决定因子(R)组成B.RTF和F质粒的功能相似,编码细菌的性菌毛C.R质粒的转移是造成细菌间耐药性传播的主要原因D.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R质粒基因突变所致E.R决定因子可编码细菌的多重耐药性12.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A.核质和质粒B.核质、质粒和中介体C.核质、质粒和前噬菌体D.核质和前噬菌体E.核质、中介体和前噬菌体13.与细菌致育性有关的质粒是A.Col质粒B.F质粒C.V质粒D.ST质粒E.以上都是14.有关质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质粒是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B.质粒是细菌必备结构C.质粒不是细菌必备结构D.质粒是双股环状DNAE.质粒可独立存在于细菌体内15.质粒在细菌间的转移方式主要是A.接合B.转导C.转化D.突变E.溶原性转换16.R质粒中决定接合与自主复制的基因是A.耐药传递因子B.耐药决定子C.插入序列D.F质粒E.转座子17.流产转导是指噬菌体携带的外源性DNA片段A.未能进入受体菌而被核酶降解B.进入受体菌后未能与染色体DNA重组,也不能自主复制C.虽与受体菌染色体重组,但未能表达其性状D.进入受体菌后形成能自主复制的环状结构E.以上都不是18.原生质体融合与接合共同具有的特点是A.需温和噬菌体作为载体B.供体菌必须与受体菌直接接触C.可发生溶原性转换D.需性菌毛存在E.转移的是小分子DNAX型题21.关于质粒的特点。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自考题-4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自考题-4(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胸腺外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可能是( )A.骨髓 B.脾脏C.淋巴结 D.肠道(分数:1.00)A.B.C.D. √解析:2.妊娠5个月至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来源于( )A.骨髓 B.胚肝C.胚胎卵黄囊 D.胸腺(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造血干细胞的来源。
[要点透析] 造血干细胞最早产生于胚胎卵黄囊,妊娠4周出现于胚肝,妊娠5个月至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
3.人类造血干细胞表面主要标志为( )A.CD34和CD117 B.CD28和CD40C.CD21和CD34 D.CD28和CD117(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造血干细胞的表面主要标志。
[要点透析] CD34和CD117是人类表面主要标志,应用CD34单克隆抗体可以从骨髓、胚肝或脐血中分离、富集造血干细胞,CD117对不同分化阶段造血干细胞的发育分化具有诱导和促进作用。
4.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 )A.淋巴细胞从胸腺迁移到淋巴结,并返回到胸腺B.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进入淋巴循环系统,并返回血液C.淋巴细胞从胸腺迁移到外周,并返回到胸腺D.淋巴细胞在骨髓中的分化发育过程(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淋巴细胞再循环。
[要点透析] 血管内T、B淋巴细胞可穿过高内皮小静脉或其间隙,进入淋巴结相应区域,然后再迁移到髓窦,通过输出淋巴管进入淋巴循环,最终经淋巴导管返回血流,完成再循环。
5.初始B细胞是指( )A.未接受过抗原刺激的成熟B细胞 B.骨髓中的原始B细胞C.进入淋巴结中的活化B细胞 D.在骨髓中发生阴性选择的B细胞(分数:1.00)A. √B.C.D.解析:6.皮肤相关淋巴组织的组成细胞不包括( )A.角质细胞 B.巨噬细胞C.NK细胞 D.表皮内T细胞(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皮肤相关淋巴组织的细胞组成。
微生物学习题与答案4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A部分习题一、选择题1. 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A. 光能自养B. 光能异养C. 化能自养D. 化能异养2. 蓝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A.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C.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3. 碳素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是:()A. 构成细胞物质B. 提供能量C. A,B 两者4. 占微生物细胞总重量70%-90% 以上的细胞组分是:()A. 碳素物质B. 氮素物质C. 水5. 能用分子氮作氮源的微生物有:()A. 酵母菌B. 蓝细菌C. 苏云金杆菌6. 腐生型微生物的特征是:()A. 以死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B. 以有生命活性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C. A,B 两者7. 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A. 所需能源物质不同B. 所需碳源不同C. 所需氮源不同8. 基团转位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差别是:()A. 运输中需要各种载体参与B. 需要消耗能量C. 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结构9. 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A. 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B. 前者不需能量,后者需要能量C. 前者不需要载体,后者需要载体10.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生长因素)是:()A. 微量元素B. 氨基酸和碱基C. 维生素D. B,C二者11. 培养基中使用酵母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A. 生长因素B. C 源C. N 源12. 细菌中存在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为:()A. 单纯扩散B. 促进扩散C. 主动运输D. 基团转位13. 微生物细胞中的C素含量大约占细胞干重的:()A. 10%B. 30%C. 50%D.70%14. 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A. C 源B. N 源C. 生长因素D. A,B,C 都提供15. 缺少合成氨基酸能力的微生物称为:()A. 原养型B. 野生型C. 营养缺陷型二、是非题1. 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的凝固剂是琼脂。
2. 大多数微生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生长因子,不必从外界摄取。
微生物学 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微生物学试题十二套微生物学试题(一)三、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真核微生物核糖体类型为_ 80S _____ 。
2.大肠杆菌长为2.0μm,宽为0.5μm,其大小表示为__ 0.5μm x2.0μm ___ 。
3.研究细菌遗传、代谢性能常采用 _对数生长____ 时期的细胞。
4.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__葡聚糖和甘露聚糖____。
5.侵染寄主细胞后暂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 __.温和噬菌体______ 。
6.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元素是_蛋白质_____,_核酸____,类脂和碳水化合物_。
7.食用菌是由___营养菌丝和生殖菌丝豆科植物共生固氮___ 组成。
8.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品上大部分微生物的过程称__灭菌____ 。
9.细菌细胞的碳、氮营养比为__ 6/1____。
10.根瘤菌可与 ___豆科植物______共生固氮四、学名互译1.A.niger.黑曲霉2.B.subtilis 枯草芽孢杆菌3. B.thuringiensis 苏云金芽孢杆菌4. A.oryzae 米曲霉微生物学试题(二)一. 是非题(共10分。
只需注明“对”或“错”)1.大多数嗜热菌的G-C含量高于中温菌。
2.大肠杆菌属低等原核生物,所以其遗传物质只是一条松散的环状双链DNA,不存在DNA高级结构。
3.当菌体生长、氧吸收和糖利用的比速度下降时,青霉素的合成达到最高值。
4.初生F’菌株和次生F’菌株都属于部分二倍体。
5.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
6.渗透酶( permease)属于诱导酶,而其它种类的酶往往属于组成酶。
7.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培养物群体始终处于对数生长期。
8.将HR病毒的外壳蛋白与TMV病毒的RNA混合,去感染烟草,则会出现TMV型病灶。
若在感染前,用TMV抗体处理,则会钝化病毒,不出现TMV型病灶。
9.霉菌的基因重组常发生于准性生殖时,较少出现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医学微生物学(A1型题4)

正确答案:C
6.布氏杆菌与结核杆菌的区别是
A.可在巨噬细胞内生长
B.致病性与超敏反应有关
C.可通过血流播散
D.具有较强的繁殖扩散能力
E.具有荚膜
正确答案:E
7.关于霍乱弧菌正确的说法是
A.有周鞭毛,运动十分活泼
B.耐酸不耐碱
C.需氧菌
D.只有H抗原
E.G+菌
正确答案:C
C.溶脲脲原体
D.唾液支原体
E.隐匿支原体
正确答案:C
40.无芽胞厌氧菌引起的感染不包括
A.脓肿
B.败血症
C.组织坏死
D.局部炎症
E.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E
41.下列毒素和酶中,非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是
A.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
B.蛋白分解酶
C.杀白细胞素
D.肠毒素
E.红疹毒素
正确答案:E
23.食入未经消毒的羊奶,最有可能引起的病是
A.结核
B.波浪热
C.破伤风
D.肉毒中毒
E.伤寒
正确答案:B
24.培养支原体最必须的成分是
A.磷脂
B.维生素B1
C.葡萄糖
D.胆固醇
E.蛋白质
正确答案:D
25.痰标本涂片找到抗酸杆菌,下列判断哪项是错误的
A.95%是结核杆菌
48.牙关紧闭及角弓反张是何种细菌感染所致
A.破伤风梭菌
B.腊肠杆菌
C.炭疽杆菌
D.白喉杆菌
E.肉毒梭菌
正确答案:A
49.关于霍乱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烈性传染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试卷四一.选择题1、在下列两本古籍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制曲工艺:A.梦溪笔谈和天工开物;B.天工开物和齐民要术;C.齐民要术和水经注;D.梦溪笔谈和水经注。
2、至今人类已知道的微生物种数达万种;万种;万种;万种。
答:()3、在人体肠道中数量最多的微生物是:A.大肠杆菌;B.拟杆菌;C.双歧杆菌;D.粪链球菌。
答:()4、在微生物5大共性中,最基本的一个共性是:A.体积小,面积大,B.吸收多,转化快;C.生长旺,繁殖快;D.适应强,易变异。
5、量度细菌个体大小最常用的方法是下面的哪一种A.采用显微镜测微尺;B.通过摄影法;C.通过照相制成图片,再按放大倍数测算;D.测定分子量大小。
6、蓝细菌的“色素天线”是指:A.藻青素和藻红素;B.-胡萝卜素;C.叶绿素a;D.氧化胡萝卜素。
答:()7、出芽繁殖的酵母菌细胞,当子细胞离开母细胞时,在母细胞上留下一个A.蒂痕;B.微体;C.芽痕;D.膜边体。
答:()8、霉菌菌丝成熟区细胞壁内层、中层和外层的化学组分分别是:A.几丁质层、蛋白质层、葡聚糖蛋白质层;B.几丁质层、蛋白质层、纤维素层;C.纤维素层、蛋白质层、葡聚糖层;D.几丁质层、葡聚糖层、葡聚糖蛋白质层。
答:()9、在霉菌菌丝顶端区,细胞壁内层和外层的成分分别是:A.几丁质层、蛋白质层;B.几丁质层、葡聚糖层;C.蛋白质层、葡聚糖层;D.蛋白质层、几丁质层。
10、一步生长曲线主要可分:A.隐晦期、裂解期、平稳期;B.潜伏期、裂解期、平稳期;C.延迟期、裂解期、平稳期;D.胞内积累期、裂解期、平稳期。
11、生活在低营养环境下的微生物欲获得无机离子、有机离子和一些糖类等浓缩形式的营养物,通常采用的运输方式是:A.主动运输;B.基团移位;C.单纯扩散;D.促进扩散。
12、在下列四类微生物中,不利用卡尔文循环固定二氧化碳的一类细菌是:A.蓝细菌;B.光合细菌;C.化能自养菌;D.化能异养菌。
13、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合成中的:A.转氨酶;B.转肽酶;C.转糖基酶;-丙氨酸消旋酶。
14、酶活性的调节属于酶分子水平上的代谢调节,它包括酶活性的A.激活;B.抑制;C.阻遏;D.激活和抑制。
二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方。
)(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 分)1、在微生物的连续生长过程中向培养基中不断流加____________液或_________液,以稳定培养基的_______值,称为pH的_________调节。
2、______________组合培养基可用于培养细菌;________________组合培养基可用于培养放线菌。
3、在培养基中以纤维素为__________源,可用来富集分解______________的微生物。
4、合成代谢的功能与分解代谢相反,是指在有关酶系的催化下,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一起合成_____________的过程。
5、发现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类病毒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病毒是一类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病毒,其核酸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常呈特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级结构。
6、表解说明真核微生物包括哪些类型真 核 微 生 物①②③④⑤⑥7、在下列不同微生物对能源利用的图中填入适当内容。
能 源 化 学 物 质有 机 物①菌无 机 物② 菌 辐射 能③④菌菌8、酵母菌一般具有以下五个特点: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多数以_______方式进行无性繁殖;能发酵_________产能;细胞壁常含有________糖;喜在含________量较高的环境中生长。
9、能产生大量分枝和气生菌丝的放线菌所形成的菌落之所以质地致密、较小而不蔓延,是因为菌丝___________,生长速度_____________,分枝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的结果。
10、各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菌落特征,往往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这是衡量菌种____________、辨认和____________菌种的重要依据。
11、常用的抗生素除青霉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以外,绝大多数由____________产生,其中又以_____________菌属占居首位。
12、遗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__________,而微生物工程则是生物工程的____________。
二.是非题(正确以“是”,错误以“否”填入括号内。
)(本大题共11 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1 分)1、外科消毒术的理论是由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所首创。
答:()2、早在我国宋朝时,就发明了种牛痘以预防天花的方法,它比西方要早数百年。
3、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震荡培养时,放线菌往往可借助菌丝体的断裂而进行繁殖。
答:()4、放线菌的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大部分便分化为繁殖菌丝即孢子丝。
答:()5、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内有一个大形的结构,那就是核。
答:()6、支原体具有氧化型或发酵型的产能代谢,可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生长。
答:()7、在培养条件不适宜的情况下,真菌菌丝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容易形成菌丝球。
答:()8、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晶具有感染性。
答:()9、凡是能够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结构物质、能量、代谢调节物质和良好生理环境的物质,均称为微生物的营养物。
答:()10、在谷氨酸发酵中,生物素的浓度对其产量有明显的影响,高浓度的生物素有利于谷氨酸的高产。
答:()11、微生物细胞中,诱导酶的种类要比组成酶的种类多得多。
答:()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6 小题,总计22 分)1、兼用代谢途径(amphibolic pathway)2、营养类型(nutritional type)3、碳源(carbon source)4、病毒(Virus)5、霉菌(mould,mold)6、菌苔(lawn)四.问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16 分)1、指出异养微生物对下列氮源物质利用的先后次序:简单蛋白质,铵盐,N2,蛋白胨,硝酸盐。
2、微生物的“生长旺、繁殖快”特性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何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3、什么是蓝细菌的异形胞其功能有哪些4、简述好氧性自生固氮菌保护固氮酶免遭氧害的两种机制。
五.填图绘图题(请将下列各图或表解中的序号涵义填入相应号码的横线上。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9 分)1、试写出由生物固氮最弱产物NH3生成氨基酸过程中3种酶和3种代谢物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2、试填写由EMP途径终产物丙酮酸出发的6条发酵途径及其相应代表菌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3、此为真核生物鞭毛结构模式图。
请填写各序号的名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此鞭毛为____________________型结构六.实验题(本大题 4 分)试述检测噬菌斑的主要实验步骤。
微生物学试卷四答案七.选择题(在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
)(本大题共14 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4 分)1-5、BABAA 6-10、ACAAB 11-14、ADBD八.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方。
)(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4 分)1、酸;碱; Ph;外源;2、葡萄糖铵盐;淀粉硝酸盐;3、唯一碳;纤维素;4、简单分子;ATP;H(还原力);复杂大分子;5、Diener;蛋白质外壳;环状ssRNA;棍棒状6、①真菌②显微藻类③原生动物④酵母菌⑤丝状真菌⑥大型真菌(②、③及④、⑤和⑥顺序可颠倒)7、①化能异养②化能自养③光能自养④光能异养(分)8、芽殖;糖类;甘露聚;糖(分)9、较细;缓慢;多;相互缠绕(分)10、稳定;专一;纯度;鉴定(分)11、头孢霉素;灰黄霉素;放线菌;链霉(分)12、主导;基础(分)九.是非题十.1、否2、否3、是4、是5、否6、是7、否8、是9、是10、否11、是十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6 小题,总计22 分)1、指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均具有功能的代谢途径,例如EMP、HMP和TCA途径等。
2、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性质的不同而划分的类别称为营养类型。
例如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光能自养型和光能异养型等。
(3分)3、凡能提供微生物营养所需要的碳元素(碳架)的营养源,称为碳源。
(3分)4、病毒是一种超显微的非细胞生物,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它们只能在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靠其宿主代谢系统的协助复制核酸、合成蛋白质等组分,然后再进行装配而得以增殖;在离体条件下,他们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长期存在并保持其侵染活性。
(3分)5、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有发达菌丝体胞壁由纤维素、几丁质或葡聚糖组成主要以孢子繁殖(3分)6、多个菌落相互连成一片即为菌苔。
菌苔在微生物学工作中应用很多,例如要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或其他有关特性以及生产实际中,往往选用。
(分)十二.问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16 分)1、蛋白胨(1分)>简单蛋白质(1分)>铵盐(1分)>硝酸盐(1分)>N2(1分)2、有利于使科研周期大大缩短、经费节约、效率提高。
(3分)例:用大肠杆菌或脉孢菌代替果蝇或豌豆进行遗传学研究,大大推进了遗传学研究的进度和深度。
(2分)3、异形胞是蓝细胞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和功能都很独特的细胞。
与邻接的营养细胞连接,壁厚、色浅、具有光合系统I,并有固氮酶系统。
(3分)功能:利用光合系统I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产生ATP和还原力。
(1分)在无氧条件下,利用ATP和还原力进行生物固氮。
(1分)4、呼吸保护:利用一条分支的、与磷酸化解偶联的呼吸链进行较强的呼吸作用,可迅速地将周围环境中的氧耗尽,以保护固氧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