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高考文言文王筠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

合集下载

2014年文言文高考题解析

2014年文言文高考题解析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汇编(新课标卷Ⅰ)(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

至性贞悫,机鉴敏悟。

自幼好学,善属文。

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转比部员外郎,郎中。

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日:“君举必书,良史也。

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日:“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

休烈奏日:“《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

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

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学科网重加购赏。

”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

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

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

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

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

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

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

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

2014年四川高考文言文王筠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

2014年四川高考文言文王筠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

2014年四川高考文言文王筠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9题。

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

筠幼警寤(机警,通晓事理。

寤:wù,古同“悟”,理解,明白),七岁能属文(写文章。

属:zhǔ,连缀,接连。

《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

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

及长,清静好学,与从兄(cóng xiōng,同曾祖父但不同祖父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祖兄”;同祖父但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父兄”,即当今所说的堂兄。

二者统称从兄。

依此类推,另有从父、从叔、从弟、从侄等)泰齐名。

陈郡谢览,览弟举,亦有重誉(zhòng yù,声誉崇高;崇高的声誉),时人为之语曰:“谢有览、举,王有养、炬。

”炬是泰,养即筠,并小字(乳名,小名)也。

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中军(是一个古代的军事概念。

前军,为大部队探路;中军,就是主力大部队;后军,粮草等辎重,并为大部队提供后卫。

另外还有:左军和右军,保护大部队的两翼,并策应大部队的行动)临川王行参军(王府里的属官),迁太子舍人(古代官职名称。

秦汉到明代之间宫中都设有舍人,如秦汉置太子舍人,魏晋有中书舍人),除尚书殿中郎。

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皇帝的宿卫侍从官。

李密《陈情表》:“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者,或劝逡巡(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或退却,这里通俗地译为“推辞”。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不就(就职,就任),筠曰:“陆平原(即陆机。

孙吴灭亡后出仕西晋,曾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

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东南之秀,王文度(王坦之,字文度,太原晋阳人,东晋名臣,尚书令王述之子)独步江东,吾得比踪(亦作“比迹”。

齐步;并驾。

指彼此相当)昔人,何所多恨(遗憾)。

2014年文言文实词、虚词、断句及翻译

2014年文言文实词、虚词、断句及翻译

2014年文言文实词、虚词、断句及翻译2014年文言文实词、虚词、断句及翻译一、新课标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二、新课标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振:救济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当:承担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著:彰显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韩)文力争乃止。

(2)(韩文)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三、大纲卷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数:屡次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绳:制裁C.凑按治,杖杀之,选近称伏伏:认罪 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忤:触犯11.(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四、安徽(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逸:散失B.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故事:先例C.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遇:得志D.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殷勤:周到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乃不敢引疾臣乃敢上壁B.御制诗以纪其事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四海好学能文者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D.去而人爱思之临清流而赋诗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

高考文言翻译(12.06)

高考文言翻译(12.06)

(2014年天津卷)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 于生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徐君逐条列举了赋税中的弊端呈给巡抚张公,张公看了打着拍 子赞赏说:“这是真正的读书人。” (2)乡里的人都叹息流泪说:“这个人死了,我们这些人没有依靠 的人了。” (3)所以乡邑中有好的义士,足以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 补救宰相和相关官员的缺失,对老百姓有功劳。
( 2014年新课标Ⅱ )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淳安公主受赐田地有三百顷,又想强夺任丘民众的产业,因 韩文尽力相争才停止。 (2)当即与各位大臣一道拜伏宫阙上奏,奏章呈进,皇上惊哭不 食,刘瑾等人大为恐惧。
(2014年全国大纲卷)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吃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 人呢?(译出大意给2分;“厚禄”“顾”“必”三处,每译对一处 给1分) (2)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 (译出大意给3分;“重”“毋”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014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详细解答)

2014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详细解答)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汇编(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

至性贞悫,机鉴敏悟。

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转比部员外郎,郎中。

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

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

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

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

"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

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

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

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

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

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

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

【试题答案】C【试题考点】实词【试题解析】C项“励精"一词,意为“振作精神”。

2014真题课外文言文译文最新

2014真题课外文言文译文最新

2014真题送魏二在橘柚清香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江风引来江雨感到了夜凉后送友人上船。

好像看到了友人远远的在潇湘的月照之下,愁绪里听到两岸猿啼声而感到夜长难眠。

...2005 宋太宗统治的时候,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很快就)深深地体会到其中的要领,被太宗任命为翰林。

在太宗处理政物之余,喜欢练习书法,曾经数次让内侍拿着自己的作品让王著品评,但每次王著都说不够好,于是太宗更加用心地去练习。

太宗再一次让侍从拿着他新写的字去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和起初一样。

有人询问王著的用意,王著说:“皇上的书法本来就很好了,但如果马上说书法写得好,恐怕皇上不再会像原来一样用心了。

”这之后太宗的书法精妙绝伦,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世人说这都得益于王著的勉励。

2006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而后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

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

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

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

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

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

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2006课改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

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

这台虽然高,但却非常安稳;这台上居室幽深,却又明亮,夏凉冬暖。

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随着我的。

教师版 11王筠

教师版 11王筠

3、昭明太子爱文学士,常与筠及刘孝绰、陆
倕、到洽、殷芸等游宴(游乐宴饮)玄圃,太子 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所谓左把浮丘袖, 右拍洪崖肩。”其(他) 见(被) 重(看重)如 此。 浮丘:又称浮丘伯。汉初大儒,从荀子学 《诗》,又传于申公培。 又相传其得道成仙,后世往往将其与安期 生、洪崖等人一起作为仙人的代称。
梁书 王筠传
2、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中军
临川王行参军,迁(调任,升任)太子舍人,除 (被授予)尚书殿中郎。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 (任职)郎署者,或(有的人)劝逡巡不就(就 任,赴职),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 独步(独一无二;无与伦比)江东,吾得比踪昔 人,何所多恨(遗憾)。”乃欣然就职。尚书令 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赞叹)吟咏, 以为不逮(比得上)也。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 宴并作,辞必妍美。约常从容启(启奏,禀告) 高祖曰:“晚来名家,唯见王筠独步。
6、子史诸集皆一遍。未尝倩人(请人) 假 (借)手,并躬(亲自)自抄录,大小百余卷。 不足(值得)传之好事,盖以(用来)备遗忘而 已。”又与诸儿书论家世集云:“史传称安平崔 氏及汝南应氏,并(都) 累世(历代,接连几代) 有文才,所以范蔚宗云崔氏‘世擅雕龙’。然不 过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叶(世,代)之中,名 德重光(光辉相承),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 吾门世者也。沈少傅约语人云:‘吾少好百家之 言,身(亲自)为四代之史,自开辟已来,未有 爵位蝉联(连续),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者 也。’汝等仰观堂构(继承祖先的遗业),思各 努力。” 倩何人,唤起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翻译:请谁唤来美女,揩拭英雄流下的伤心泪。
《吴德基》 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 断句。(限断6处)(3分) 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麾下数十人遁入 \ 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 \ \ \ \ 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德基曰:“易氏未 \ 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不若先以计致之, 果反,用兵未晚也。” 《王筠传》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限划9处)(4分) \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 \ \ \ \ \ \ \ 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 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

2014年四川高考文言文《王筠传》翻译与详解

2014年四川高考文言文《王筠传》翻译与详解

2014年四川高考文言文王筠传翻译与详解特级教师李迪明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9题。

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

筠幼警寤,七岁能属文。

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

及长,清静好学,与从兄泰齐名。

陈郡谢览,览弟举,亦有重誉,时人为.之语曰:“谢有览、举,王有养、炬。

”炬是泰,养即筠,并小字也。

【译:王筠字元礼,又字德柔,山东琅玡临沂人。

王筠年幼就机警敏悟,七岁就能写文章了。

十六岁那年,创作了《芍药赋》,很优美。

等长大了,喜欢清静热爱学习,与堂兄王泰齐名。

当时陈郡有个谢览,谢览的弟弟谢举,也都有很好的声誉,当时的人给他们编赞语(或童谣)说:“谢有览、举,王有养、炬。

”“炬”就是王泰,“养”是王筠,都是他们的小名。

】起家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迁太子舍人,除尚书殿中郎。

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逡巡不就,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

”乃.欣然就职。

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

约常从容启高祖曰:“晚来名家,唯见王筠独步。

”【译:(王筠)从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起家,后升任太子舍人,又升任尚书殿中郎。

琅玡王氏渡过长江(指东晋建国)以来,就没有人愿在郎署任职,有人劝(王筠)观望不要出任,王筠说:“陆机(曾历任平原内史)是东南俊秀,王坦之(字文度,东晋名臣)更是独步江东,我得向这些前辈看齐(比- 1 -踪:齐步,并驾,谓彼此相当),哪里会有那么多遗憾。

”于是高兴地去上任。

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赞叹吟诵玩味,认为(自己)赶不上(王筠)。

王筠作文章(当时主要指赋)能押险韵(生僻少用的韵),每次官宴上一起作赋,(王筠)文辞必定优美。

沈约常从容地启奏高祖(梁高祖武帝萧衍)说:“晚辈名家,只见王筠独步文坛。

”】昭明太子爱文学士,常与筠及刘孝绰、陆倕、到洽、殷芸等游宴玄圃,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四川高考文言文王筠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9题。

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

筠幼警寤(机警,通晓事理。

寤:wù,古同“悟”,理解,明白),七岁能属文(写文章。

属:zhǔ,连缀,接连。

《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

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

及长,清静好学,与从兄(cóng xiōng,同曾祖父但不同祖父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祖兄”;同祖父但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父兄”,即当今所说的堂兄。

二者统称从兄。

依此类推,另有从父、从叔、从弟、从侄等)泰齐名。

陈郡谢览,览弟举,亦有重誉(zhòng yù,声誉崇高;崇高的声誉),时人为之语曰:“谢有览、举,王有养、炬。

”炬是泰,养即筠,并小字(乳名,小名)也。

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中军(是一个古代的军事概念。

前军,为大部队探路;中军,就是主力大部队;后军,粮草等辎重,并为大部队提供后卫。

另外还有:左军和右军,保护大部队的两翼,并策应大部队的行动)临川王行参军(王府里的属官),迁太子舍人(古代官职名称。

秦汉到明代之间宫中都设有舍人,如秦汉置太子舍人,魏晋有中书舍人),除尚书殿中郎。

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皇帝的宿卫侍从官。

李密《陈情表》:“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者,或劝逡巡(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或退却,这里通俗地译为“推辞”。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不就(就职,就任),筠曰:“陆平原(即陆机。

孙吴灭亡后出仕西晋,曾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

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东南之秀,王文度(王坦之,字文度,太原晋阳人,东晋名臣,尚书令王述之子)独步江东,吾得比踪(亦作“比迹”。

齐步;并驾。

指彼此相当)昔人,何所多恨(遗憾)。

”乃欣然就职。

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辞赋作者中的宗师。

指一个时代为人所尊崇的文学家),每见筠文,咨嗟(zījiē,赞叹。

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吟咏,以为不逮(dài,到,及,比得上)也。

筠为文能压强韵(qiáng yùn,险韵,生僻少用的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美丽。

妍:yán,美丽)。

约常从容(指舒缓,不急迫。

《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启高祖曰:“晚来名家,唯见王筠独步。

”昭明太子(萧统,南朝梁代文学家,南兰陵人,梁武帝萧衍长子,母亲为萧衍的贵嫔丁令光,又称丁贵嫔。

于天监元年十一月被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去世,年仅30岁,死后谥号“昭明”,故后世又称“昭明太子”。

主持编撰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爱文学士,常与筠及刘孝绰(chuò)、陆倕(chuí)、到洽、殷芸等游宴(嬉游宴饮)玄圃(xuán pǔ,魏晋南北朝时洛阳、建康宫中园名,时作讲经之处),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出自晋·郭璞《游仙诗》。

浮丘、洪崖是两位仙人的代称。

一说浮丘和洪崖是地名)。

”其见重(被动句,“被看重”)如此。

普通元年,以母忧(也称“丁母忧”,母亲的丧事。

丁忧:也称“丁艰”,原指遇到父母丧事。

后多专指官员居丧。

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

丁忧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去职。

筠有孝性,毁瘠(huǐjī,亦作“毁眥”。

亦作“毁胔”。

因居丧过哀而极度瘦弱。

成语“哀毁瘠立”: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过礼(超过常理),服阕(fúquè,守丧期满除服。

服:服丧。

古代有严格的服丧制度。

按生者与死者关系的远近亲疏,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差,故称“五服”。

阕:终了)后,疾废(指生病)久之。

中大通(是梁武帝萧衍的第四个年号,共计5年余)二年,迁司徒左长史。

三年,昭明太子薨,敕(chì,帝王的诏书、命令)为哀策文(哀祭文是人们用于哀悼与祭奠的文体。

哀祭文也叫“悼词”、“祭文”、“诔文”、“哀辞”等),复见嗟赏(赞赏,叹赏)。

筠性弘厚(宽大忠厚),不以艺能(技艺才能)高人(指自视高人一等),而少(年轻时)擅(占有,据有)才名(指有才华的名声),与刘孝绰见重(受到重视)当世。

其自序曰:“余少好书,老而弥笃(执着,专一)。

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分条记录),后重(重新)省览(shěng lǎn,审阅;观览),欢兴(兴致;兴趣)弥深,习(习惯)与性(性情)成,不觉笔倦。

自年十三四,齐建武二年乙亥至梁大同六年,四十载矣。

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

爱《左氏春秋》,吟讽(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常为口实(谈话的资料内容),广略去取(魏晋时期流行的“手抄口诵”读书方法,边读边诵,专拣需记诵的部分,遇虚词及不当处还时有改易),凡三过五抄(隔三岔五地抄写)。

余经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并再抄(两次抄写)。

子史诸集皆一遍。

未尝倩(qiàn,请,央求)人假手(借助别人的手,特指请人代笔。

《隋书·儒林传·刘炫》:“至于公私文翰,未尝假手。

”),并躬自抄录,大小百余卷。

不足传之好事(指好事的人),盖以备遗忘而已。

”又与诸儿书(书信)论(论述)家世集(一家几代人著作的总集)云:“史传称安平崔氏(安平县古属博陵郡,安平崔氏之祚发轫于东汉,他们震动国人的基点是治学,继而成就一代大儒。

由于儒学和政绩卓著,博陵崔氏跻身东汉名门。

累至盛唐,为相者竟不可思议地多达12人,朝野五品以上官员400余人,堪为一时之盛,其他家族无出其右)及汝南应氏(汝南应氏家族“轩冕相袭,为郡盛族”,这一家族自东汉初至两晋绵延近四百年,世以文称显,代有传人,著作不绝,是当时“以文致仕”的家族典范。

应氏一门历代笃信好学,博闻广识;即使在玄风大炽的魏晋之时也始终尊崇儒家道义,关心时弊,克忠尽守,备受各朝统治阶级的青睐。

其家族成员中名留青史的主要有应顺、应奉、应劭、应玚、应璩、应贞、应琳、应詹、应亨等),并累世(好几代,数代)有文才,所以范蔚宗(范晔,字蔚宗)云崔氏‘世擅雕龙(雕镂龙纹。

比喻善于修饰文辞或刻意雕琢文字)’。

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叶(七世,七代。

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七叶重光,海内冠冕。

”)之中,名德重光(比喻累世盛德,辉光相承),爵位相继,人人有集(指文集),如吾门世(累代相承的世系,家族)者也。

沈少傅(为“三公九卿”中“九卿”之一,辅导太子的宫官)约语(告诉)人云:‘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亲自)为四代之史(史官),自开辟已来,未有爵位蝉联(连续相承,连续不断获得),文才相继,如王氏(指王筠的家族)之盛者也。

’汝等仰观堂构(旧指堂皇的建筑物,泛指先祖产业),思各努力。

”(节选自《梁书•王筠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有居.郎署者居:任职B.以母忧.去职忧:忧虑C.老而弥笃.笃:执着D.身.为四代之史身:亲自【答案】B(“忧”在文中的意思是“丁忧”,即遭遇直系亲属去世。

)【解析】以上题目考查能力层级为B(理解)。

考生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根据对文中对应句子意义的理解和推断,B项中“忧”字涉及古代文言常识:“丁忧”是指因故辞官卸任,原文大意为因为母亲过世而离职,翻译为为“忧虑”不正确,其余三个选项中的字词均出自课内,“居”“身”出自必修一《鸿门宴》,“笃”出自必修五《陈情表》。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时人为.之语曰吾羞,不忍为.之下B.乃.欣然就职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C.其.见重如此其.翼若垂天之云D.不足传之.好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答案】B (B项都是连词,“于是,就”。

A项前句介词,可译为“替,给”;后句动词,译为“成为”。

C项代词“他”;后句用在名词前,表领属,译为“它的”。

D项用作代词,代指王筠抄的作品;后句用作结构助词,“的”。

)【解析】以上题目考查能力层级为B(理解)。

考生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考试说明及题型示例中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为“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⑴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译文:⑵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

译文:【答案】⑴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赞叹吟诵玩味,认为(自己)赶不上(王筠)。

(本句重点词:咨嗟、吟咏、逮。

)【解析】题目考查能力层级为B(理解)。

考生须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并根据理解到的文章意思自行翻译。

同时,还须抓取句中的重点字词,逐个落实。

本句中“以为”处省略“以自己为”、“逮”表“赶得上”,两字较为重要,须着重落实。

第一点出于高中语文重点篇目《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王筠天性宽弘敦厚,不因有技艺才能而自视高人一等,而且年轻时就有才华名望,在当时和刘孝绰一起被(世人)看重。

(本句重点词:高、少、擅、见。

)【解析】以上题目考点和前一题相同。

重点字须落实“高”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最后一个分句需要落实“见”表被动。

四川卷高考文言文阅读对教材内涉及的知识还是比较重视的,这或许为我们之后的文言文教与学带来启示。

11、第Ⅰ卷文言文中,王筠是怎样学习的?请简要概括。

(5分)答:【答案】终身好学;勤学苦学;执着专一;温故知新;博观慎取。

【解析】以上题目考查能力层级为B(理解)和C(分析综合)。

考生需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

本次考试去掉了之前的文意判断题,意在要求学生不通过取巧,而是通过自身的文言素养读懂文言文。

同时,主观题的加入,使得整个四川卷的古代汉语部分分值加重。

学生需要有扎实的文言基础知识,方能读懂文章,正确回答。

四川卷在经历2013年的重大变革之后今年在古诗文板块选择求稳,从客观题开始至此都比较容易。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限画9处)(4分)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答案】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解析】文言文断句停连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语感和文意理解的综合能力,属能力层级B(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