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焊接热过程
焊接过程中的热传递与热应力分析

焊接过程中的热传递与热应力分析热传递和热应力是焊接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参数,它们直接影响着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对焊接过程中的热传递和热应力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焊接过程中的热传递分析在焊接过程中,热传递是指热量从焊丝和工件中传递到接头的过程。
热传递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焊接材料的导热性、焊接电流大小、焊接速度等。
首先,焊接材料的导热性对热传递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般来说,热传导性能较好的焊接材料能够更快地将热量传递到接头,使得焊接过程更加迅速和高效。
其次,焊接电流大小也对热传递有着直接的影响。
电流越大,焊接热量越大,热传递也就更加快速。
但是,如果电流过大,可能会导致过热和烧损的问题,从而影响焊接接头的质量。
此外,焊接速度也是影响热传递的重要因素之一。
焊接速度越快,热传递的时间就越短,从而减少了热对接头材料的影响。
但是,如果焊接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焊接不充分,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二、焊接过程中的热应力分析热应力是指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工件和焊接接头的应力变化。
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热量的作用,焊接接头会发生温度变化,从而引起热胀冷缩现象。
热应力对焊接接头的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热应力可能会导致焊接接头的变形。
当焊接接头发生温度变化时,由于不同部位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会导致焊接接头产生变形,从而影响接头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其次,热应力还可能导致焊接接头的裂纹和缺陷。
焊接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的应力作用,如果焊接接头材料强度不够或存在缺陷,可能会导致裂纹的产生。
最后,热应力还会影响焊接接头的强度和耐久性。
热应力可能会导致焊缝区域的晶粒细化和硬化,从而影响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
为了减少焊接过程中的热应力,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可以选择适当的焊接材料,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和较好的热导性能。
其次,可以采用预热和缓冷的方法,使得焊接接头温度变化更加缓慢,从而减少热应力的产生。
另外,也可以对焊接接头进行残余应力的热处理,以减少热应力的影响。
电弧焊熔化现象

整理课件
2.表面张力流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表面张力与熔滴过渡、熔池形成及其内部的流动都有紧
密的联系。因此。凡是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都会对表面张 力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熔池形状。
影响表面张力的主 要因素:
合金系; 温度; 微量表面活性元素;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对影响熔池形状的元素进行探讨,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 TIG 焊,当 母材中含有 O、S 等第VI族元素及卤族元素时可以增大熔深;Se、Te 的存在 也有同样作用,而 Ce 的存在作用相反;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母材熔化形态变化的原因是源于电弧力或等离子气流对 熔池的挖掘作用。
电弧力和等离子气流对熔他的压力都是起因于流经弧 柱的电流,把两者合并考虑,力的数值可以用下式表达:
式中, k是与电弧形状有关的比例常数,δ为电极端部电弧 的电流密度。设焊丝直径为d,则可以用下式近似表示:
综合上面两式可看出,熔池受到的挖掘力与电流的平方
整理课件
焊件倾角:上坡焊——相当于后倾焊; 下坡焊——相当于前倾焊;
整理课件
四、焊缝缺陷及形成原因
焊接缺陷有多种,包括内部缺陷和外部缺陷、微观组织缺陷和宏观缺等。 气孔、夹渣、裂纹缺陷除与焊接规范和工艺有关外,更主要的是受到焊缝 冶金因亲和焊接热循环的影响,其成因相对比较复杂。 以下仅探讨焊缝成形方面所出现的宏观缺陷,这些缺陷的成因主要是焊接 工艺参数不合理。
道形状的影响
1—余高 2—熔深 3—焊道宽度
○—焊丝直径Φ1.2mm,
焊接电流250A ;
●—焊丝直径Φ1.6mm,
焊接电流350A(保护气 体Ar95%+CO25%,气 流量25L/min) ;
坡口角度及间隙:增大,则余高及熔合比减小; 板厚:增大,则熔深及余高减小;
2焊接过程和质量

材 料
成
焊接冶金过程和电焊条
型 基
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础
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
焊
接
返回主页
材 料 成 型 基 础
焊 接
材 料 成 型 基 础
焊 接
焊条的种类、型号与牌号
材
料
碳钢焊条
成
低合金钢焊条
型
按用途分
不锈钢焊条 铸铁焊条
基 础
堆焊焊条
种
镍和镍合金焊条
类
铜和铜合金焊条 铝和铝合金焊条
材
料
成
型
基
础
焊 接
4、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工艺措施 材
料
成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
型
选择合理的焊接次序;
基 础
刚性固定法;
反变形法;
锤击焊缝法;
焊 接
采用机械矫正和火焰矫正。
焊接顺序
刚 性 固 定 法
材 料 成 型 基 础
反 变
形焊 接
机械矫正与火焰矫正
材 料
成
用于塑性 好,没有淬硬
型
倾向的钢 。
3、碱性焊条和酸性焊条的特性
材 料
成
碱性焊条:
型
基
机械性能好(韧性高,抗裂性好);
础
焊接工艺性能差;(用直流电)
对油污、锈、水敏感性大;(清洗、烘干)
排出有毒烟尘 H F 。(通风良好)
焊
接
酸性焊条与碱性焊条相反
4、焊条的选用
材
料
选用原则: 焊缝和母材具有相同水平
成
的使用性能。
型
基
不绣钢、耐热钢焊条
焊接热过程和冶金过程

焊接 热 过程 和冶金 过程
2 0 2 4 小 孔等 离 子 弧 焊 接 热 场 的 有 限元 分 析 / 0609 王 怀 刚 …/ 焊 接 学 报 .2 0 ,6 7 .4 ~ 5 / 一0 5 2 ( )一9 3
从而得到焊材本身 的物性参 数 以及焊接 参数 对温度 分布的影响情况。 最终确定影响搅拌摩擦 焊温度场 的 主要 因素 。模拟 结果 短示 。 3mm Y 2温 度场 呈碗 L 1
上 的热 量 分 布 [ /只 o 髓 H.F / Bp , r- 俄] K 哪 ./C ao . p  ̄i
2 0 2 5 3mi L I 0 60 2 l Y 2与 1 F l 0mm L 2搅 拌摩 擦 焊 温 度 场 模拟 分析 比 较 / 希 靖 … / 兰 州理 工 大 学 学 报 . 王 / 一
的 计 算 / 政 强 … I ' 管 .2 0 ,84 .9 l 朱 1 - 一0 5 2 ( )一~ l  ̄ 针 对 全 焊 接 球 阀 生 产 中 的温 度 控 制 这 一 关 键 问
题 , 平 板 对 焊 试 验 温 度 场 进 行 了 计 算 . 析 丁 空 冷 对 分 和加紫铜散热条两种情况下的温度场分布 后发现 : 按
评价 [ 俄 / eocB I B ayo O.B / C ao .n - .20 , . / BpY pB 一0 2 O
()一~ 1 ・ 16 8 .8 2 6 ,3
上, 考虑等离子弧 对熔池 的热一 作用 , 力 建立 了符合 小 孔形态 的热源模型 . ̄ qL x d 等离 子弧焊接热场进行 了 有 限元 分析 . 计算出的小孔等离子弧焊缝形状 与试验 结 果吻合 良好 。图 l 表 l l ( ) 参 2
~
5.6 2,64
焊接热过程和冶金过程

20 2 4 铝 合 金 的 熔 化 热 对 熔 池 形 状 和 尺 寸 的 影 0 70 5
响 [ 3 K p a .A.…/ A Tm T Bpa-0 4 俄 / ax H B / BO .caK.2 0 ,
该 校 正 方 法 的 准 确 性 。利 用 数 值 模 拟 方 法 模 拟 整 体 温 度 场 。 试 验结 果 表 明 , 温 校 正 可 准 确 校 正 试件 表 实 面 状 态 一 致 区 域 的温 度 场 , 表 面校 正 可 消 除 试 件 表 而 面 状 态 改 变 而 引起 的对 温 度 场 分 布 的 影 响 , 合 实 温 结 与表 面校 正 方 法 能 准 确地 校 正 镁 合 金 激 光 一 G 复 合 TI
维普资讯
形 貌 的 被 动 光视 觉 技 术 , 取 了 清 晰 的 基 值 电 流期 间 获
效 的 参考 依 据 。图 9表 2参 3
熔 池 图 像 。熔 池 的 三 维 信 息 , 其 是 熔 池 高 度 , 仅 尤 不
是 需 要 直 接 控 制 的 对 象 , 且 是 反 映 熔 透 的 重 要 信 而 2 0 2 4 镀 锌 板 激 光 钎 焊 温 度 场 的 数 值 模 拟/ 0 70 3 封 小松 …/ 金 属 学 报 .2 0 , 2 8 .8 2 8 / - 0 6 4 ( ) - 8 ~8 6
好 。图 3表 1 1 参 2
2 0 2 4 热 模 拟 2 0 Ds 0 70 4 2 5 s焊 接 HAZ 的 点 蚀 实 验
研 究/ 建 勋 …/ 材料 工 程 .20 ,8 .2  ̄3 张 / -0 6 ( )一8 2 采用热模拟法 模拟焊 接热 过程 , 究 了 20 研 2 5双
热传递方式及焊接过程热传递方式

热传递方式及焊接过程热传递方式热传递是指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常见的热传递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1.传导:传导是通过物质内部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碰撞和传递热能。
当物体的一部分加热时,热量会通过传导方式从热区域传递到冷区域。
导热性能好的物质(如金属)传导热量较快,而导热性能差的物质(如木材)传导热量较慢。
2.对流:对流是通过流体介质的流动来传递热量。
当流体受热时,它会膨胀变轻而上升,冷却后变重而下降形成对流循环。
对流传热可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自然对流是由温差引起的流体自发的对流运动,强制对流是通过外部力(如风扇或泵)施加使流体运动。
3.辐射: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波的传播而传递。
所有物体在温度不为绝对零度时都会辐射热能。
辐射传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递。
辐射传热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和表面特性有关。
在焊接过程中,热传递方式主要涉及传导和对流:1.传导:焊接过程中,焊枪或焊接电弧加热焊接接头的表面,热量通过传导方式从焊接接头的表面向内部传递。
这导致接头材料局部升温,形成熔化和热影响区。
2.对流:焊接过程中,通常使用辅助气体(如氩气)来保护焊缝和冷却焊接区域。
辅助气体的流动可以帮助散热和保持焊接区域的稳定温度。
对流还可通过焊接过程中的熔融金属的液态流动来传递热量。
在焊接过程中,除了传导和对流,辐射传热也可能存在,特别是在高温焊接过程中。
然而,辐射传热在焊接中的贡献相对较小。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焊接过程和焊接设备可能会有不同的热传递机制和特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针对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更详细的热传递分析和计算。
金属熔焊原理(共10张PPT)

焊接热源
一、常用的焊接热源 电弧热 、 化学热 、 电阻热 、
摩擦热 、等离子弧 、电子束 、激光 束 、高频 热
二、常用的焊接热源
电弧热 、化学热 、电阻热 、摩擦 热 、等离子弧 、电子束 、激光束 、
高频感应热
三、焊接过程的热效率
在焊接热源作用下金属部分被加热与熔化,同时出现热量的传播和分布的景象。
我们把焊件〔包括母材与填充金 在焊接热源作用下金属部分被加热与熔化,同时出现热量的传播和分布的景象。
三、焊接过程的热效率 有效热功率是热源输出总功率的一部分。
属〕所吸收的热量叫做热源的有效 电弧热 、化学热 、电阻热 、摩擦热 、等离子弧 、电子束 、激光束 、高频感应热
在焊接热源作用下金属部分被加热与熔化,同时出现热量的传播和分布的景象。 1〕焊接热量集中作用在焊件衔接部位,而不是均匀加热整个焊件。
热功率。有效热功率是热源输出总 三、焊接过程的热效率
2〕热作用的瞬时性,焊接时,热源以一定速度挪动,焊件上把焊件〔包括母材与填充金属〕所吸收的热量叫做热源的有效热功率。
我们把焊件〔包括母材与填充金属〕所吸收的热量叫做热源的有效热功率。 电弧热 、化学热 、电阻热 、摩擦热 、等离子弧 、电子束 、激光束 、高频感应热 2〕热作用的瞬时性,焊接时,热源以一定速度挪动,焊件上任一点受热的作用都具瞬时性。 温度场的数学表达式可写作 2〕热作用的瞬时性,焊接时,热源以一定速度挪动,焊件上任一点受热的作用都具瞬时性。
焊接温度场
一、焊接温度场的定义 焊接温度场是指焊接过程中某一瞬时焊上
各点的温度分布。
温度场的数学表达式可写作 T = f (x,y,z ,t)
三、焊接温度场的特点
1、可用图形表示 , 2、等温线或等温面之间互不相交, 有温度梯度。
焊接基本知识

⑶ 手工电弧焊焊条
• 涂有药皮的供手弧焊用的熔化电极称为焊条
• 焊条的组成及作用
焊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焊缝的填充材料 — 填充焊缝 电极传导电流 — 导电
焊条
药皮
保护的作用 稳定电弧的作用 冶金的作用 掺合金的作用 改善焊接的工艺性能
焊条芯 药皮
• 焊条药皮的组成物按其作用分为:稳弧剂、造气剂、造渣 剂、脱氧剂、合金剂、粘结剂、稀渣剂、增塑剂。
焊接的优点: 1)连接性能好,密封性好,承压能力高 ; 2)省料,重量轻,成本低; 3)加工装配工序简单,生产周期短 ; 4)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缺点: 1)焊接结构是不可拆卸的,更换修理不便 ; 2)要产生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 3)会产生焊接缺陷,如裂纹、未焊透、夹渣、气孔等。
焊接的分类:
第二节 焊接接头
一、焊接接头的形式
• 按焊缝本身截面形式不同分为:对接焊缝、角焊缝 对接焊缝
被连接板件1
对接焊缝
名称
被连接板件2
角焊缝
特点
对接焊缝
板边要精加工(包括坡口、矫正缝距),施工不便,但用料 经济,传力平顺,无显著应力集中,承受动荷载有利
角焊缝
板边不必精加工(不需要坡口、矫正缝距),施工方便,但 有显著应力集中,传力不平顺,采用搭接接头时,需要有一 定的搭接长度,用料不经济
隙则是为了便于焊透。
三、焊接接头金属的组织与性能
1. 熔焊过程冶金特点: 熔池金属温度高于一般冶金温度,(2000k)使金属元素强
烈蒸发、烧损。
熔池金属冷却快,处于液态的时间短(10s)化学成分不均 匀;焊缝区易产生气孔、夹渣等缺陷。
空气对焊缝的影响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产热机构
• 电弧热:焊接过程中热量的最主要的来源,利用气体介质中的放电 过程来产生热量,来熔化焊丝和加热工件;
• 电阻热:焊接电流过焊丝和工件时,将产生热量; • 相变潜热:母材和焊丝发生熔化时将产生相变潜热; • 变形热:构件变形时将产生变形热
焊接结构
(3)散热机构 环境散热:处于高温的工件和焊丝向周围介质散失热量; 飞溅散热:飞溅除发生质量损失之外,同时也伴有热量损 失。
1)Gauss模型 • Gauss热源模型是最早的分布热源模型,该模型用高斯函数描
述电弧覆盖区域内的热流密度,即
q(r) qm exp Kr 2
dn
2
3 k
K 为能量集中系数,主要取决于焊接速度、焊接规范等。
焊接结构
2)双椭球热源 Goldak在Gauss 的基础上改进了热源模型,他提出热流不仅作用 在表面,而是在一定深度上都有热流,即体积热源。而且热流密度 在宽度、长度、深度方向均为高斯分布。
T
Q
hc 4at
exp
r2 4at
焊接结构
(2)薄板快速移动热源相当于面热源
T
Q/ A
1
c(4at) 2
exp
x2 4at
焊接结构
2.3 焊接热循环
焊接热循环: ① 在焊接过程中热源沿焊件移动时,焊件上某点的温度随时间由 低而高,达到最大值后又由高而低的变化 ② 描述焊接热源对被焊金属的热作用过程
二维线热源温度场、一维面热源温度场。
•温度场分析假设: ① 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热物理常数不随温度而改变; ② 焊件的初始温度分布均匀,并忽略相变潜热; ③ 焊件的几何尺寸认为是无限的; ④ 热源集中作用在焊件上是按点状,线状或面状假定的; ⑤ 点热源不考虑散热。
焊接结构
2.2.1 瞬时固定热源
(1) 瞬时固定点热源(不考虑散热)
采用与点热源的分析相同的方法,利用叠加原理可得:
T( x0 ,t)
0t
qdt'
Ac4a(t t')1
2
exp
(x t')2 4a(t t')
b1(t
t')
采用移动式坐标,经整理后可得
T( x,t )
q/ A
c 4a 1
2
exp
x 2a
0t
qdt' ' t''1 2
exp
2t' 2a
综上,可见焊接热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 因此,在求解这一问题将要对各方面的知识加以综合利用。
焊接结构
2.1.2 传热基本定律 (1) 热传导定律
焊接结构
焊接结构
焊接结构
焊接结构
焊接结构
2.1.3 焊接热源
(1)实现金属焊接所需要的能量从基本性质来看,包括有电能,机 械能、光辐射能和化学能等。 电弧焊热源、气体火焰焊接热源、电阻焊热源 、摩擦焊 (热导率,体积热容,热扩散率,比焓,表面传热系数等)
焊接结构
(4)焊件的板厚及形状
焊接结构
2.2.4 快速移动大功率热源的温度场
(1)厚板快速移动热源 相当于线热源的作用结果。在整个长度方向热源热量分布是均匀的,某 点的温度相当于若干个dx上的线热源作用的总和。
热传 导导
dQx dqx dy dz dt
致的 能量
q T
变化
n
dqx
qx x
dx
2T x 2
dQx
2T x 2
dxdydzdt
dQ
2T x 2
2T y 2
2T z 2
dxdydzdt
+
dQ cdxdydzdT
焊接结构
T t
c
2T x2
2T y 2
2T z 2
2T
Density (kg/mm3)
Value
0.05 13.94
460 7.80×10-6
焊接结构
(3)瞬时面状热源(考虑散热)
导热微分方程及特解:
T t
c
2T x 2
T
Q
1
Ac(4at) 2
exp
x2
4t
考虑散热后为:
T t
a
2T x 2
b*T
T
Q
1
Ac(4at) 2
exp
x2
4t
2 T
ch
T0 bT
其中 b 2 / ch,称为散温系数,s-1.
焊接结构
瞬时线热源为二维传热,其导热微分方程及特解为:
T t
c
2T x 2
2T y 2
T
Q
4ht
exp
r2 4at
结合表面散热方程,
dT bT
瞬时线热源导热微分方程及特解为: dt
T t
c
2T x 2
2T y 2
T
2Q
3
c(4t) 2
exp
x2
y2
4t
z2
移动热源在每一个瞬时dt’内对某点温度的贡
献为:
dT 2UIdt'
c
1 4 t t '
3
2
exp
x0
vt '
2
y02
z02
4 t t '
连续移动点热源的温度场:
T
0t
2Qdt '
c
1
4 t t'
3
2
exp
x0
T f xi yi zi (t)
焊接结构
2.3.1 焊接热循环主要参数
tH
TM
w ① 加热速度 H
T ② 加热的最高温度 M
t ③ 在相变温度以上的停留时间 H ④ 冷却速度或冷却时间
vC t8/5
焊接结构
① 加热速度 wH
– 加热速度受许多因素影响: • 不同的焊接方法 • 不同的被焊金属 • 不同厚度 • 不同焊接热输入等
bT
a
2T x 2
2T y 2
bT
T T0
Q
hc 4at
exp
r2 4at
bt
焊件上温度场的分布形态? 等温线是以r为半径的圆环
焊接结构
温度场分析中常用符号及、含义及常用值(低碳低合金钢)
Symbol r a α C
Definition an unit Distance from weld (mm) Thermal conductivity (J/(s mm˚C)) Thermal diffusivity (mm2/s) 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J/(s mm2˚C)) Specific heat (J/(kg˚C))
温度 变化 导致 的能 量变 化
方程中假设初始条件为0℃,不考虑表面散热,则方程的特解
为
T
Q
3
c(4at) 2
exp
r2 4at
一般熔化焊热量是通过焊件表面传递的,因此焊件上的热量实际 上集中在半个椭球内,因此上式需修正为:
T
2Q
3
c(4at) 2
exp
r2 4at
焊件表面上等温线的形状?
焊接结构
T
2Q
3
c(4t) 2
exp
r2
4t
T
2Q
3
c(4t) 2
exp
r2 4t
焊接结构
Tmax
2Q
3
c (4t) 2
在固定的位置r处,T与t的关系
T
f
1
t
3
2
exp
r2 4t
当t→0时,T →∞ 当t→∞时,T → 0
在固定的时间t时,T与r的关系
T
f
exp
r2 4at
q
2r
exp
vx
2a
r
焊接结构
T
T
焊接结构
厚大焊件上点状移动热源的温度场
移动热源温度场与固定热源温度场的比较
前沿陡降
前后沿一致
移动点热源 焊接结构
固定点热源
(2)连续移动线状热源
T
Q
hc 4at
exp
r2 4at
同点热源的分析可得:
T(x, y,t)
q
4h
exp
x 2
0t
dt'' t''
vt '
2
y02
z02
4 t t'
焊接结构
由于x=x0-vt,y=y0,z=z0,令 t'' t t,' 则连续移动点热源温度场为
T
2q c
1
4 3
2
exp
vx 2a
0t
dt'' t''3 2
exp
v2t'' 4a
y02 z02 4at' '
其达到极限状态时温度场为
Tr , x
(2)焊接热源的有效热功率(热效率):<1。
热输入 瞬时热源:采用热量Q[J] 连续热源:采用热流量q[J/S]
焊接结构
(3)集中热源模型的简化 Rosenthal根据构件的几何形状及其传热的特点将焊接传热的 问题分为了三类:
焊接结构
• 三维传热的问题指的是对于非常大的厚大焊件,热源的作用体 积相对总体积非常小,因此焊接热源的热量将产生三个方向的 传导,又称为厚板点热源模型
第一章 绪 论 Int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