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车间5S现场管理毕业论文
5s管理的应用论文(2)

5s管理的应用论文(2)5s管理的应用论文篇3谈5S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一、5S管理概论(一)5S的起源和发展5S的起源5S源于日本已在日本流传200多年了。
其具体含义是指在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管理方法,也是一切现场管理的基础。
早在1955年日本的5S还处于一种家庭式的、针对地物提出了“安全始于整理、整顿,终于整理、整顿”宣传口号。
当时只推行了前两个S,其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
后随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提出了口号了“清扫,清洁,修养”,也就是3S,从而使这个管理概念进一步拓展。
日本的5S著作到了1986年,逐渐问世,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工厂管理5S模式的热潮。
5S管理模式也逐步得到了完善。
二、5S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式企业将5S运动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而推行其他各种先进的现场管理方法和品质控制手法,如:TPM、TQC等,使产品的品质得以迅速地提升,奠定了日本作为制造业霸主的地位。
并在后来丰田公司的倡导推行下,5S逐渐在诸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塑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现场改善等,逐渐被各国的管理界所认识。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如今5S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现场管理模式,并带来了一股世界范围的5S热潮。
后来随着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原来5S的基础上又出现了7S、10S等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外乎如下几个S:Save:节约;Safety:安全;Shiukanka:习惯化;Service:服务;Shikoku:坚持。
第二节5S的基本内容“5S”包括整理(SEIRI)、整顿清扫(SEIT0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因上述5个日文词汇的罗马拼音第一个字母均为“S”,故称之为5S。
一、整理“整理”是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这是开始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
车间5S管理策略精选3篇

车间5S管理策略精选3篇1. 简介车间5S管理策略是一种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的方式来提高车间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方法。
以下是三篇精选的车间5S管理策略。
2. 文章1:《车间5S管理策略的实施步骤》这篇文章介绍了车间5S管理策略的实施步骤。
首先,通过整理,将车间内的物品分类归纳,清理出不必要的物品。
其次,通过整顿,将物品摆放在合适的位置,方便取用和管理。
然后,进行清扫和清洁,保持车间环境整洁。
最后,注重培养员工的素养,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5S管理中。
该文章详细介绍了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3. 文章2:《车间5S管理策略在提高生产效率中的应用》这篇文章探讨了车间5S管理策略在提高生产效率中的应用。
通过实施5S管理,车间可以更好地组织生产线,减少工作中的浪费和错误。
通过整理和整顿,可以提高物品的摆放效率,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
清扫和清洁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工作中的干扰和事故。
培养员工的素养可以使他们更加专注和自律。
该文章还提供了一些实际案例,说明了5S管理策略在不同车间中的应用效果。
4. 文章3:《车间5S管理策略对质量管理的影响》这篇文章分析了车间5S管理策略对质量管理的影响。
通过实施5S管理,车间可以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变量,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整理和整顿可以确保所需物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减少因错误物品而引起的质量问题。
清洁和清扫能够预防污染和污染带来的质量问题。
培养员工的素养可以提高他们对质量的关注和责任感。
该文章还提供了一些质量管理方面的数据和案例,证明了5S 管理策略对质量管理的积极影响。
5. 结论以上三篇文章分别介绍了车间5S管理策略的实施步骤、在提高生产效率中的应用以及对质量管理的影响。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车间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5S现场管理论文

5S现场管理论文介绍5S现场管理是一种以整顿、整理、清理、清洁、标准化为主要内容,以不断改进为目标的现场管理方法。
这种管理方法起源于日本,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应用。
通过实施5S现场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5S现场管理的实施方法和效果。
实施方法整顿整顿是5S现场管理的第一步,即对现场进行分类,把不必要的物品清除掉,把常用的物品移动到离工作台最近的地方,把易腐烂物品放在冷藏设备中。
整理结束后,工作现场变得更加整洁,易于工作人员使用。
整理整理是5S现场管理的第二步,即对现场进行系统化的组织,确保所有设备和物品都按预定的标准存放。
这可以通过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和工作流程来实现。
清理清理是5S现场管理的第三步,即对现场进行定期清洁。
清洁不仅可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卫生水平,还可以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效率,减少设备维护成本。
清洁清洁是5S现场管理的第四步,即对现场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维护。
其中包括对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护,对设备进行规范使用,以延长设备的寿命。
标准化标准化是5S现场管理的最后一步,即确保整个过程在设定的标准的基础上运行。
这可以通过建立标准作业流程、设备保养计划和资产管理计划来实现。
效果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实施5S现场管理后,工人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主要是因为经过整顿、整理、清理、清洁和标准化后,减少了停机时间,设备效率得到了提高。
缩短了生产周期实施5S现场管理后,生产周期得到了缩短。
因为工作人员可以更快速地查找物品和工具,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停机时间。
降低了生产成本实施5S现场管理后,生产成本得到了降低。
因为通过整理、清理和维护设备,设备寿命得到了延长,减少了设备更换和维护的费用。
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实施5S现场管理后,安全生产水平得到了提高。
通过整理、整顿、清洁工作现场,减少了人员受伤和设备故障的风险。
结论总之,5S现场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5S管理论文,质工业

论5S对生产的重要性姓名:张海学号:20131131832专业:机电一体化摘要:5S管理是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成熟的管理方法,能从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
国内企业对5S理解不够,做的不够好,也没达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字:5S;生产;安全;正文1.引言“5S”管理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得到大范围推行,它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
“5S”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
随着越来越多的日资、港资及台资企业的进入, "5S 管理 " 逐渐被国人所了解,但在中国的企业中的应用却很难达到效果。
对“5S”理解不到位、执行不沉底很难达到效果,更有些企业还是不重视。
中国常年以来在国际上竞争优势是人力资源丰富,从而能够有产品的价格优势。
随着中国的人口增长的减少,中国企业所依赖的人口红利已经走到头,中国的企业要想在国际中继续保有产品价格优势必须通过改革。
“5S”管理在中国的企业中却一直没有得到重视,虽然已经有的企业已经在做,但都没有放到重要位置,也没有很多企业能做的很好。
由此使得中国的企业在生产安全方面问题频出,生产效率也一直得不到提升,生产过程中成本由于生产过程中的错误也很难降低。
2.研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5S”现场管理的内容: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5S”是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员、物料、工具、进行管理的有效方法。
“5S”作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提升一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整理”: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现场只保留必需的物品。
把要与不要的人员、物品、工具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员、工具、物品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对生产现场的现实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
对于车间里各个工位或设备的前后、通道左右、厂房上下、工具箱内外,以及车间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
谈5S管理在技工院校实训车间中的应用

谈5 S 管理在技工院校实训车间中的应用
文/ 程 运 昌
摘 要 :本 文从 5 s 管理 的 含 义 、 实施 步骤 、 实施 效 果等 几个 方 面 阐述 了5 S 管 理在 技 工 院校 实训 车 间 中的 应 用 。
实训 应 用 能 是 越 干 越 没 劲 ,得 过 且 过 , 过 一 天 算 一 天 , 不 能 形 成 良
四 、5 S 管 理 实 施 效 果
提 高 学 校 形 象 ; 提 高 教 学 效 率 ; 提 高 材 料 周 转 率 ;减
少 故 障 ,保 障 质 量 ; 加 强 安 全 ,减 少 安 全 隐 患 : 养 成 节 约 的 习惯 , 降低 办 学 成 本 ;缩 短 教 学 周 期 , 保 证 教 学 的质 量 ;
首 先 ,把 要 与 不要 的事 、物 分 开 ,再 将 不 需要 的 事 、物 处理 掉 。这 些不 需 要 的物 品包 括 垃圾 、料 头 、废 品 、 多余 的
工具 、报 废 的 设备 等 。最后 把 有用 的物 品按 一 定秩 序摆 放好 。
2 . 整 顿 把 有 用 的 物 品 加 以 定 量 、 定 位 ,按 照 其 使 用 频 率 和 目
视 化准 则 ,科 学 、 合 理地 布 置 ,摆放 整齐 , 以便 快速 取 用 。
3 . 清 扫 把 工 作 场 所 周 围 打 扫 得 干 干 净 净 。清 扫 灰 尘 、 铁 屑 、 垃 圾 ,擦 去 油污 ,创 造 明快 舒 畅 的 环 境 。 4 . 清 洁
这是推行5 s 的实 质 性 阶段 。 每 位 教 师 及 学 生 的 不 良习 惯 能 否得 到 改 变 , 能否 建 立 一 个 良好 的 5 S S E 作 风 气 , 在 这 每 位 教 师 及 学 生 心 中打 下 “ 深 刻 的烙 印 ” ,并 最 终 形 成 个 人
车间生产5s管理论文范文怎么写

车间生产5s管理论文范文怎么写在车间管理中,5S管理是指企业车间改善作业环境、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基本方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车间5s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车间5s管理论文篇一:运用5S现场管理活动推进车间实施TOC瓶颈管理摘要:5S现场管理是生产系统推行TOC瓶颈管理的工具,使TOC瓶颈管理工作开展简单易行;瓶颈管理的思想,为5S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指明方向。
关键词: TOC 瓶颈管理;5S;现场管理;有效产出瓶颈管理(TOC)于90年代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起来,是由高德拉特博士创立,它把企业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现存的或潜伏的制约因素称为“瓶颈”或者“约束”(Constraint)。
通过逐个识别和消除这些“瓶颈”,使得企业的改进方向与改进策略明确化,从而达到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其目标的目的。
瓶颈管理的基本思想:将所管理的对象抽象成一条链条,任何链条都至少存在一个薄弱环节及瓶颈或系统的约束。
薄弱环节决定了链条最终的承载量(即系统的有效产出),是系统(链条)进一步提升产出水平(链条的承载量)的制约因素。
因此,系统管理的关键是管理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系统的一切优化都应该围绕系统的最薄弱环节进行。
[1] 瓶颈管理理论有9条原则:原则一、追求物流的平衡,而不是生产能力的平衡,只生产最需要的产品。
原则二、系统的“瓶颈”决定“非瓶颈”的利用程度,瓶颈工序限制着系统的产出能力,非瓶颈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不能提高产销率,而且会使库存和运行费增加。
原则三、允许在非关键资源上安排适当的闲置时间,对系统中“非瓶颈”的安排使用,应基于系统的“瓶颈”。
做功和做有用功有很大的差别,对于非瓶颈工序,如果100%利用,但是后序的瓶颈工序只能消耗70%,那么非瓶颈工序做了100%的功,但只有70%为有用功,另外30%是无用功,只能增加库存和在制品的增加,并不能提高系统的有效产出,转化为成品销售出去。
原则四、保持瓶颈资源100%的有效利用,尽量增大其产出,不使其因管理不善而中断或等工。
5S理现场管理论文

浅谈5S理论与现场管理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151-01摘要目前,5s管理理论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现场管理的基础,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场管理应该如何借助5s理论来进行优化还是中国企业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本论文对5s管理方法的内涵及关键要素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5s理论在现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5s 关键要素现场管理5s活动起源于日本,它的前身仅仅是日本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企业的管理模式。
5s管理是日本企业最独到、最成功的管理方式。
是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企业管理的基础,它能够在生产现场中对人、机、料、法、环等五大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分配、调整及有效的管理。
有效的运用5s管理理论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提升企业形象,增强生产的安全性,营造愉快的工作氛围。
一、5s的内涵及关键要素5s是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 (清洁)、shitsuke(素养)这5个单词,因为它们的首字母都是“s”,所以统称为5s。
1.整理:整理就是要明确的分开要与不要的东西,不要的东西处理掉。
它是进行现场管理的第一步。
整理是要对整个现场所有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工位器具、工装夹具、模具、设备、工艺文件及记录表单进行分类,不要的要坚决的处理掉,需要的要定置、定位挂牌标识。
整理的目的是:(1)增加现场作业面积,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2)库房占用率减少,有利产品周转;(3)物品寻找的时间减少、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2.整顿:整顿就是人和物放置方法的合理化、标准化,是科学研究减少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
整顿的关键是(1)科学地规划人的工作位置和工具设备的最佳摆放位置,使工人在工作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拿取到自己需要的工具;(2)使物品的摆放做到定置、定位、定量。
整顿的目的是:(1)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2)防止磕碰划伤,提高产品质量;(3)保障生产的安全。
5s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

5s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论文15s管理的概述整理是指对施工现场的各项物品进展分类管理,将施工现场的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区分开来,将在施工现场不需要的物品清理出去,从而为建筑施工的顺利进展提供保障。
整顿是指根据施工所需物品的性质,对其进展分类放置,确保在使用这些物品时,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这些物品,整顿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清扫是对将施工现场垃圾、杂物等进展清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干净,如果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后,立刻对其进展维修,清扫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施工现场的干净,因为在脏的环境中,施工人员的情绪会受到影响,这就有可能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通过清扫来为施工人员创立一个干净的施工场所。
清洁是对整理、整顿、清扫等环节进展深入开展,并实现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在这个环节施工单位要保持施工现场时刻处于最正确状态,从根源上消除平安事故隐患,从而为施工人员的身体安康提供保障,有效地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素养是指对施工人员进展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展操作,在5s管理中,素养是最重要的一局部,只有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才能确保5s管理的顺利实现。
2当前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现状2.1施工单位对现场管理不太重视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将重心放在施工进度控制和施工本钱控制上面,对施工现场管理不太重视,导致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实现施工现场管理的施工单位,在对施工现场进展管理时,施工单位没有积极的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这不仅没有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反而造成资源浪费。
2.2缺乏完善的管理效果评价体系通过管理效果评价体系能对某种管理方法的效果、作用进展有效地评价,从而判断出这种管理方法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管理效果评价体系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施工单位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效果评价体系,在对施工现场进展管理时,盲目的引用管理模式,从而对施工现场管理造成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车间5S现场管理摘要5S是公司车间现场管理的利器之一,本论文是运用5S理论对车间进行优化,使原来员工仪容不整,生产车间脏、乱,物品随意摆放等现状变的整洁有序,环境优美,达到公司部管理规化,公司形象和素质提高,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及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系数,保障安全生产的目的。
本文的目的就是揭示出企业的现场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我国众多企业认识到这一点,努力提高自身现场管理水平,早日成为具有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的优秀企业。
通过对生产线的现场管理研究,一系列对应于目视管理、定置管理以及55管理的措施,使得现场环境得到了规化、标准化,员工的素质得到了提升,生产线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5S管理,现场管理,现场优化Abstract5S is one of the site management of workshop tool, this thesis is the app lication of the workshop for optimization of 5S theory, the original staff and disheveled, dirty,chaotic production workshop, items randomly placed in the neat and orderly, beautiful environment, to regulate the internal mana gement of the company, the company imag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reduce wa ste, to reduce costs, improv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product and fac tor of safety, to ensure safe production 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eal the importance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site management to the enterprise, so that enter prises of our country to realize this point, 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ir ow n site management level, to become an excellent enterprise with advanced in ternational management level. Through on-site management of the production line, a series of corresponding to the visual management, configure managem ent and 55 management measures, so that the environment is standardized, the quality of the staff has been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duction line has been improvedKeywords: 5S management, site management, site optimization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论文的背景 (1)1.2来源 (1)1.3意义和目的 (1)第二章5S现场管理概述 (2)2.1 5S的起源 (2)2.2 5S的基本概念 (2)2.3 5S的推行目的 (2)2.4 现场管理地位 (2)第三章公司的现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3.1企业简介 (3)3.2公司生产现场状况分析 (3)3.4生产车间存在的问题 (3)3.5 公司5S现场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5)第四章 5S现场管理方案设计及实施效果 (7)4.1 5S实施的注意事项 (7)4.2 5S具体推行 (7)4.3 5S检查标准及考核办法 (12)第五章结论 (17)致 (18)参考文献 (19)第一章绪论1.1 论文的背景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想要取得良好的效益不仅需要缩减成本,更重要的是树立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现场管理就是树立企业文化,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现场5S是现场管理的利器,所以企业要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生存、发展,5S管理实施是缺之不可的。
1.2来源通过在工厂里实习的一年,在对车间生产现场进行的观察后,发现其中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
5S管理就是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对现场不合理之处进行改善,使现场整洁有序、环境优美,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1.3意义和目的意义:规公司部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形象,塑造员工素养,创建优秀企业文化,获得客户的信赖,增强竞争力,实施5S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目的:1.使公司部管理规化,科学化;2.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塑造员工的团队意识;3.改善和提高公司的形象,让顾客对公司产生信任感;4.减少浪费,节约成本,节约场地,节约时间,提高效益;5.提高产品质量6.提高安全系数,保障生产安全。
第二章5S现场管理概述2.1 5S的起源5S管理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开展相应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活动,使得生产现场的一切均处在管理状态中,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
1955年,日本企业针对地、物,提出了整理、整顿两个“S”。
后来因管理的需求及水准的提升,才陆续增加了其余的三个“S”,从而形成目前广泛推行的“5S”架构,也使其重点由环境品质扩及至人的行动品质,在安全、效率、品质、卫生及成本方面得到较大的改善。
最后,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5S活动开展水平的高低,代表着企业对现场管理认识的高低,而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制约着企业的各项活动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
2.2 5S的基本概念5S就是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 (素养)五个项目,因为五个单词首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
a.整理: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现场不放置非必需品;b.整顿:将寻找必需品的时间减少为零;c.清扫:将工作岗位保持成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的状态;d.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最终制度化;e.素养:对于规定了的事情,大家都要遵守执行。
下面将对5S管理容作具体介绍。
2.3 5S的推行目的“5S”现场管理不仅能够改善生产环境,还能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员工士气,是其他管理活动有效展开的基础。
2.4 现场管理地位现场管理是指作业现场按生产目标对生产过程诸要素,包括人(操作者,管理者)、机(设备,工艺装备)、料(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部件)、能(水,电,气,煤)、法(操作方法,工艺制度)、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综合性管理。
现场管理是生产与作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组织特别是制造型企业中其它管理活动开展的基础。
5S是企业管理和现场改善的基础。
通过5S活动改善作业环境可以保障生产安全,促进员工满意,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地向客户提供质量上乘、售价合理低廉的产品,且能及时地将客户所需数量的产品送达客户的手中,实现顾客满意。
如今,在全世界的许多地方,5S都受到了同样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开展,5S活动已成为制造业企业的必修课。
第三章公司的现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企业简介该公司总投资2100万元,是燃机散热器的专业制造企业。
公司年产燃机散热器10万台,并可根据客户要求加工制作汽车铜质散热器、摩托车散热器、车用暖风空调等产品。
公司同时生产四轮拖拉机制动器总成。
3.2公司生产现场状况分析5S现场管理体系是一种新的理念,是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体系。
5S现场管理体系的实施应用对任何一个企业都没有一层不变的模式,它是一个涉及企业部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企业生产、管理和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应用。
本论文立足于探讨应用5S现场管理体系的思想理念和管理方法,对该公司生产现场的环境和工序管理中产品要素管理方面进行改善管理应用研究。
为此,先对该公司生产现场状况作一些简要分析。
3.4生产车间存在的问题1.原料、半成品、成品、整修品、报废品随意摆放,浪费了人力和物力由于近两年国家电力装机容量上升,该公司任务量增大,生产车间任务比较饱和,因此,车间为了完成任务,而忽视了管理,在生产硬件设施及管理方面存在许多不良现象。
现场状况如图3-1所示。
图3-1 改善前的现场状况在公司整个生产过程中,由于公司生产计划室做的生产计划不够精细及个别操作工人素质偏低,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前、后道工序混乱,个别零件供应紧,从而延长了下道工序的生产周期,即所谓的窝工。
另外一种浪费就是无效劳动产生的浪费,一般是因为原材料供应不及时或在制品存放混乱,使生产工人需要等待或去寻找其他的零件,工人看上去很忙碌,但总的生产效率会下降。
简而言之,由此产生的问题有:容易混料、“寻找”花费时间、难于管理,易造成堆积、增加人员走动及取料的时间。
2.机器设备摆放不当,作业流程不流畅,浪费了工时由于生产车间5S现场管理活动做得不到位,运料通道不通畅,经常存在物料堆积因而阻拦通道,不仅增加了搬运的难度和搬运时间而且容易使生产车间的设备不能及时得到清洁,很容易发生故障,后期维修设备会浪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简而言之,由此产生的问题有:工序间的半成品数量增加、增加搬运距离、无数作业增多、增加人员走动,工作场所秩序混乱、工具易损坏丢失、易对产品造成质量影响等等。
据统计,2013年该公司本部的维修费用支出就高达50余万元。
该公司在生产现场管理效率低,设备的运行效能低的问题,可以用该公司2013年设备管理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统计表进行说明。
3.工作人员仪容及操作不规管理产生的问题A.仪容不整的工作人员、车间里工人服装各异,带来的影响有:a.有损形象,影响塑造良好的工作气氛;b.看起来懒散,不易塑造团队精神;c.不易识别管理,易生危险。
B.工人的操作方法不规产生的问题生产车间的每个工位都悬挂了作业指导书同时对工人进行了作业指导培训,但大部分工人还是用自己固有的方式进行操作,基本不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同时作业指导书更多地关注作业容,而对作业流程和标准动作考虑较少,最后工人的操作随意性更大,很容易造成动作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