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儿童文学作品中拟声拟态词的使用及汉译——以《要求太多的餐馆》为例
关于拟声拟态词的考察——以《一个规矩繁多的饭店》为例

语言新探关于拟声拟态词的考察——以《一个规矩繁多的饭店》为例文/张燕琳《一个规矩繁多的饭店》童话集于1924年12月发行,是宫泽贤治生前发行的唯一童话集。
该童话集包含了《序》和《橡子与山猫》、《狼森与笊篱森、盗森》、《一个规矩繁多的饭店》、《乌鸦的北斗七星》、《水仙月第四日》、《山男的四月》等共9篇作品。
作品中大量的拟声拟态词的使用是宫泽贤治的作品特色之一。
本文以其中的一篇《一个规矩繁多的饭店》为对象对文中中的拟声拟态词进行考察。
笔者发现文中出现了很多词典中没有录入的词汇,例如「早くタンタアーンと」「がたがたがたがた」「風がどうと吹いてきて」等,是宫泽贤治自创的拟声拟态词。
其中「タンタアーンと」是模仿子弹在手枪中发射出来时的声音,中文中并没有与之对应的拟声拟态词,翻译的时候有一定难度。
比较常见的有“砰砰地”这样的翻译,但是这是一种直接模仿子弹发射出来时的声音,对当时两位绅士的动作和心理刻画都不太充分。
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中的拟声拟态词的丰富程度都不及日文,所以在翻译时候常常都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汇。
「風がどうと吹いてきて」这一类拟声拟态词的表现只存在于本部作品中,创作的由来想必与宫泽贤治个人的生活体验有关。
作为外国人,如果对日本的生活风俗和文化背景没有一定的了解阅读时难以把握。
田守育啓(1999)指出,促音,拨音,「り」,母音的长音化,重复是日语拟声拟态词的音韵和形态上的特征。
本稿根据田守对拟声拟态词词形态上的分类整理了全文的统计可见重复型的形态出现比率最高。
常见的重复有ABAB类型,也有像9ごとんごとん这样的ABCABC类型的重复和19がたがたがたがたABABABAB类型的重复,笔者发现这类重复在宫泽贤治的其他作品中也能见到。
而26ぐゎあ29にゃあお30くゎあ等类型的拟声拟态词主要运用在模仿人和动物的声音上,形态上的规律不明显。
笔者通过整理拟声拟态词在文脉中的表现总结出如下特征:一、同一个拟声拟态词有两种以上用法「拟声拟态词+する」常常作为动词使用。
日语拟声拟态词汉译处理探析

日语拟声拟态词汉译处理探析
姜河;黄成湘
【期刊名称】《现代语言学》
【年(卷),期】2022(10)12
【摘要】该文从日语拟声词拟态词和汉语象声词的比较出发,结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与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原则,具体从拟声词和拟态词在汉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即拟声词和拟态词的词语重复部分、词含有的感情色彩、程度区别,以及四种基本的翻译模式——译为相应的象声词、叠词、省略不译、成语或四字熟语、形容词或副词进行分析。
最后笔者总结探索出在进行日语的拟声拟态词汉译时具有普遍可行性的几种处理模式,力求为译者在翻译时提供值得参考的方案,尽可能保留源语语境精妙之处传达给译文读者。
【总页数】7页(P3183-3189)
【作者】姜河;黄成湘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宁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
【相关文献】
1.日语拟声词拟态词汉译方法探究r——以《我是猫》于雷译本为例
2.日语拟声词拟态词汉译方法探究——以《我是猫》于雷译本为例
3.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策
略探析——以小学馆漫画《湯神くんには友逵がいない》为例4.日语拟声词·拟态词的特征及其汉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语拟态词的汉译研究——以《中日对译语料库》为基础

日语拟态词的汉译研究——以《中日对译语料库》为基础佟玲【摘要】以天昭宁编著的《擬音語·擬態語辞典》为基础,对《中日对译语料库》中收录的日本文学作品及其汉语译文进行检索,然后参照田守育啓·ローレンス·スコウラップ的统语标准,对检索出的日语原文中的拟态词按统语特征进行分类,同时参照刘月华等的词性分类标准对相应汉语译文的词性进行分类,并将以上的分类结果,经过整理、统计及分析后,总结出文学作品中的日语拟态词汉译后在词性方面体现出的特点.【期刊名称】《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9)001【总页数】5页(P121-125)【关键词】日语拟态词;汉译;语料库;文学作品【作者】佟玲【作者单位】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日语系,辽宁大连11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6日语的拟声词、拟态词分别有各自的定义,根据天昭宁编著的《擬音語·擬態語辞典》(1982)[1]中的解释,拟声词是指人们哭、笑、吐口水、喝饮料和拍打时发出的声音及无生物在自然状态下或受外力作用下发出的声响,也叫做“写生词”;拟态词是指对包括人在内的有生物、无生物及自然界中事物的状态、现象、变化、动作和生长等用描写、象征的手法加以表现的词语,也叫做“拟容词”。
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从词性角度来看,基本属于副词,从统语角度来看,又可以细分为副词用法、动词用法、形容词/形容动词用法、名词用法、引用用法和文外独立用法[2]等。
所谓统语,就是规定词语的顺序,以形成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
反过来说,就是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对语序的要求。
与日语的拟声、拟态词概念相对应,在汉语中有“象声词”这一概念。
根据刘月华等的解释,“象声词是用语音来模拟事物或自然界的声音以及描写事物情态的词”[3]。
张谊生(2000)[4]曾提到“拟声词”这一概念,是指“模仿事物、自然界的声音”,但尚未查到拟态词这一概念。
而且汉语的象声词在词性划分上自成一类,与副词、形容词等地位相当。
浅谈日语拟声、拟态词

テーマ:日本語の擬態、擬音語について论文题目:浅谈日语拟声、拟态词レジュメ日本語を勉強しているうちに、「ぺこぺこ」「げらげら」「いらいら」のような、日本人の会話、テレビや文学作品によく出てくる音声や様態を描くオノマトペに興味を持つようになった。
このような言葉の中には日本人にしかそのニュアンスが分からないものが多く、よく日本語学習者を悩ませるのである。
日本語は世界の言語の中で2番目に擬音語・擬態語が多いと言われています。
本稿では、日本のオノマトペを形態と統語の角度から研究し、その特点を明らかにしてみたいと思う。
なお、筆者の勉強不足と日本語のオノマトペの形態的・統語的特徴についての先行研究が少ないため、本稿はまだ研究不足な点が多々あると思う。
また、本文では、まだ具体的なデータが少ないため、統計に関する信憑性が低いかのように思われるかもしれないが、今後さらに具体的なデータを統計できるよう努力していきたいと思う。
キーワード: 擬態、擬音語、語形、特徴、種類、規律摘要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发现:在日语会话、电视节目、文学作品中如“ぺこぺこ”“げらげら”“いらいら”等描写声音和状态的拟声拟态词出现频率很高。
很多这样的词语由于表达的感觉很微妙,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个难关。
本文将从形态以及语法角度分析日本拟声拟态词的特点。
由于有关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形态语法先行研究较少,本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相信本文尚有诸多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将争取逐个攻破这些不足点,望为拟声拟态词的日语研究尽微薄之力。
拟声词和拟态词是一种象征性的语言符号。
学日语的中国人由于对日语中的拟声词、拟态词了解不多,掌握太少,则很难使表达的日语丰富、生动和形象。
本文用大量实例分析日语中拟声词拟态词的分类,发音与语意,词形特征,特点及用法、作用,并且变述了它在某些领域的运用,以便学习者能够更了解和掌握并加以恰当的运用。
目次(三号)序論(四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谈日语拟声词拟态词汉译

作者: 陈岩
出版物刊名: 外语与外语教学
页码: 44-51页
主题词: 拟态词;拟声词;日语拟声;准确表达;汉语;汉译;日语口语;语言;使用频率;心理状态
摘要: <正> 日语是拟声词、拟态词的宝库,其数目之多,应用范围之广,使用频率之高,创造手段之灵活,都是其它语言所少见的.日语拟声词、拟态词能够赋予语言音乐感、节奏感、真实感,使语言具体、形象、生动、鲜明,增加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拟声词、拟态词应用得当,可以收到如临其境、如见其貌、如闻其声的效果,因而拟声词、拟态词在日语口语和大众文化艺术,诸如电影、戏剧、小说、漫画、报纸中被广泛地大量地应用着.日语拟声词、拟态词的翻译决非无足轻重,微不足道,而是准确表达原文的重要内容之一.最近,笔者再一次比较仔细地研读了大阪外国语大学大和内康宪先生等编集的《日。
浅析《要求特别多的餐厅》

浅析《要求特别多的餐厅》作者:姜倩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7期摘要:日本童话大师宫泽贤治的代表作品《要求特别多的餐厅》,虽篇幅短小精悍,却有多重蕴意。
简单的故事通过精炼的叙述,渗透出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为读者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要求特别多的餐厅;宫泽贤治[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7-00-01谈到日本童话创作的代表人物,绝大多数日本国民会推举宫泽贤治。
这位英年早逝的童话作家,生前充满热情但默默无闻,死后被大力推崇,作品受到广泛欢迎,可谓是用肉体消亡点燃文学灵魂的又一典例。
宫泽贤治生前曾自费出版童话集《要求特别多的餐厅》,当时被搁置角落无人问津,如今已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童话精品。
这里我们对篇目之一的《要求特别多的餐厅》做初步了解。
《要求特别多的餐厅》以两个年轻绅士在东京郊外的山林里狩猎时所遇到的灵异事件为主要为内容,讽刺了所谓文明阶级以剥夺动物生命为乐的罪恶。
篇幅短小,却以奇幻惊悚的情节紧扣读者,使读者欲罢不能,定要一探究竟。
而这篇童话看似浅显易懂,实则有多重深刻蕴意,在此可大致作以下的解析。
一、对所谓文明阶级的批判和讽刺绅士一向是谦和有礼,处事稳妥的代名词,但在宫泽贤治笔下,这些文明阶级的虚伪和冷血暴露无遗。
故事开篇,两个绅士的对话就显现出二人的冷酷和残忍,一个因没有收获而恨不得放上几枪,另一个则将动物生命当做儿戏,幻想着残杀野鹿来发泄和取乐。
所谓绅士修养,此时烟消云散。
随后两人关于猎狗昏死的对话,更加令人愤慨。
猎狗昏厥,绅士们没有流露出一丝对动物的同情,而是慨叹自己的经济损失甚至互相攀比各自的损失程度,荒诞至极。
二人所代表的文明阶级,以剥夺动物生命为乐,以金钱衡量动物生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缺乏善心和真正的修养。
作者用语言和神态描写等方式对他们的品行进行了深刻批判,并且用灵异事件对二人的打击作为一种惩罚和劝这也是故事里最清晰的思想主线。
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语翻译共3篇

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语翻译共3篇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语翻译1近年来,日语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欢迎。
日语作为一种表现主張偏向运动性动作的语言,其独特之处就是日语多用拟声、拟态词来表达事物。
这些词汇贴近人们生活实际,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事物的声音、形态、姿态等,甚至把感受融入其中,更是使得日语拟声、拟态词受到了广泛关注。
拟声词,就是模拟或拟仿声音表达感觉、音响、声音的词汇。
日语中有很多的拟声词,有人说它们比其他语言的拟声词更加生动自然,更能够真实地表达物体自身特性。
比如日本著名作家青山七惠的小说《波士顿回忆录》中,青山采用了大量的拟声词,如雨中噼里啪啦的声音、鞋子溅起泥浆的哗啦声、满口食物的啧啧声等等,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了场景和人物的动态。
拟态词是模拟或拟仿形态、样子表达的感觉、姿态、状态等词汇。
与拟声词相似,拟态词也同样是在表达自然景色或人物的命运时特别常用的。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他在描述男主角的朋友食指缓慢下沉时,使用了“轻轻、缓缓地探入了茶水中”这一拟态词,让人可以更加感受到食指下沉的缓慢而温柔。
拟声、拟态词在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比如日常坐车,当车辆冲过水洼发出“喀嚓喀嚓”声时,我们就可以用拟声词“噼里啪啦”以及拟形词“颠簸”,来形象地描述这一情况。
又如吃饭时,用筷子夹菜“啪嗒”掉到餐巾上时,我们可以使用拟声词“啪嗒”来描绘出这一个情境。
再比如描写宜人和美丽的自然景色时,我们可以运用大量拟声、拟态词,比如日本国宝级诗人北原白秋的《塞园》中,“花低深浅、青山翠黛,变幻无穷、千姿百态,深秋蝉鸣、渐秋风起,一片声色清绝,赛过康桥之美”,满是用拟声、拟态词来表现出深秋的景色和感受,让人彷佛身临其境。
然而,由于中日两种语言的差异,日语拟声、拟态词中有些无法与中文直接对应。
为了表达同样的效果,有时需要寻找更合适的中文翻译。
比如日语中有一种拟声词“ズバリ”,是形容切中要害、准确无误的意思,这个词在中文中可能用“一针见血”或“直戳要害”来表达。
小议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

小议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以《伊豆的舞女》为例[摘要] 日语具有丰富的拟声拟态词。
拟声拟态词用于生动地描摹事物的声音和形态,补足了日语形容词数量较少的缺陷,在日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数量上也远远高于汉语的拟声词。
由于这个特点,在对它们进行汉译时,就会产生无法与汉语一一对应的问题。
本文以高慧勤和叶渭渠的《伊豆的舞女》的中译本为例,探讨拟声拟态词汉译的方法,以求对此类词汇的汉译及日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拟声拟态词直译意译拟声词,顾名思义是指模拟事物声音的词。
例如:“犬がワンワン吠える。
”、“背中を後ろからどんとたたかれる”。
而拟态词是把并非发出声音的某种状况、动作、感觉等用声音形象地表达出来的词。
例如:“蝶々がひらひら舞う。
”、“目をぱちくりさせる。
”日语中拟声拟态词数量之多,使用频率之高,是相对于世界其他语言的一个特点。
由于这种特殊性,对它们进行汉译时,往往不能找到一一对应的词汇,故要灵活采用意译。
笔者分别考察了高慧勤和叶渭渠翻译的《伊豆的舞女》译文,找出了文中使用的46个拟声拟态词,通过比较这两个译本来探讨拟声拟态词汉译的若干问题。
一、直译的用例拟声拟态词并非日语的独创,在汉语英语等各种语言中均有存在。
只是日语中拟声拟态词数量众多,且使用范围之广是其他语言所无法比拟的。
不过,就描摹声音的拟声词而言,在汉译中往往也采用象声词来表示。
虽然不是对日语发音的直接汉字化,但是,由于同样描摹大自然的某种声音,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直译。
(1)鳥が止まる枝の枯れ葉がかさかさなるほど静かだった。
高译:只有小鸟飞落指头时枯叶发出的沙沙声。
/叶译:这时静得只能听见小鸟停落在枝头上的沙沙声。
(2)私は肌に粟粒をこしらえ、かちかちと歯を鳴らして身ぶるいした。
/高译:我皮肤起来鸡皮疙瘩,牙齿咯咯作响。
/叶译:我的肌肤起了鸡皮疙瘩,牙齿格格作响。
(3)冷たいしずくがぼたぼた落ちていた。
/高译:冰凉的水珠吧嗒吧嗒地低落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20, 8(2), 116-121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0 in Hans. /journal/mlhttps:///10.12677/ml.2020.82017The Use and Translation of Onomatopoeia in Japanese Children’s Literature—Take the Restaurant of Many Orders as an ExampleSiyang Yu, Chengxiang Hua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Received: Feb. 19th, 2020; accepted: Mar. 27th, 2020; published: Apr. 3rd, 2020AbstractJapanese onomatopoeia is very vivid expressive and descriptive,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Japanese 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feelings. Japanese onomatopoeia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but because of the large number and complex classification of onomatopoeia, seman-tic changes may occur in the specific context, which is a big difficulty for learner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re is no corresponding part of speech in Chines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ranslat-ing onomatopoeia. This paper takes the Japanese fairy tale writer Kenji Miyazawa’s work The Res-taurant of Many Orders as the object, Zhou Longmei and Peng Yi’s Chinese translation as examples, to analyze the onomatopoeia and its Chinese translation as well as to probe into the methods of translating the onomatopoeia.KeywordsJapanese Onomatopoeia, Chinese Translation, Kenji Miyazawa, The Restaurant of Many Orders浅析日本儿童文学作品中拟声拟态词的使用及汉译——以《要求太多的餐馆》为例于思洋,黄成湘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收稿日期:2020年2月19日;录用日期:2020年3月27日;发布日期:2020年4月3日于思洋,黄成湘摘要日语拟声拟态词具有非常生动的表现力和描写力,在日本人互相传达信息和表达感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日语拟声拟态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但是由于拟声拟态词数量繁多、分类复杂,在具体语境中可能发生语义变化,因此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大难点,同时,由于汉语没有与拟态词对应的词类,因此,在翻译拟态词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以日本童话作家宫泽贤治的作品《要求太多的餐馆》为对象,以周龙梅、彭懿的中文译本为例,分析文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及其汉译,探讨翻译拟声拟态词的方法。
关键词日语拟声拟态词,汉译,宫泽贤治,《要求太多的餐馆》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licenses/by/4.0/1. 引言日语的拟声拟态词与中国的象声词意思相近,拟声词模拟声音,拟态词表现情态。
相对日语而言,汉语中有与拟声词相对应的丰富的象声词,但却没有“拟态词”这一说法。
不过这不意味着汉语中没有相当于拟态词功能的词,只是没有采用拟态词这样的概念[1]。
拟声拟态词在表达情绪、展示动作、表现声音等方面时生动形象,可以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现场感。
拟声拟态词除了大量出现于日本人的对话中,还被广泛地应用在小说、童话、漫画、动漫、广告等各种场合里[2]。
拟声拟态词对于日语母语者来说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习得的,但是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拟声拟态词的学习比其他语言表达方式的学习要困难很多。
汉语象声词种类较少,也没有像日语的拟声词那样根据音节不同来划分种类,如拨音、促音、拗音等[2]。
日本有专门编纂的《拟声词拟态词辞典》,作者天沼宁经过调查,在编纂的辞典里收录了1562个拟声词[3]。
中国则有《汉语方言大词典》,由复旦大学许宝华和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宫田一郎合作编纂,收录了716个方言象声词[4]。
同时,如上文所述,在根据词语性质进行分类的12类汉语词汇中,并没有与日语拟态词相对应的类别。
因此,译者在翻译日语拟声拟态词时,有可能因为无法找到准确的对应词汇而导致译文表现力不够充足。
日本儿童文学的一个特征就是活用拟声拟态词。
通过拟声拟态词在声音色彩、感情色彩等方面的表现力,可以使儿童在阅读时能够更好地对作品中的场景进行生动形象的模拟体验,从而达到激发儿童阅读兴趣的目的[5]。
日本童话作家宫泽贤治十分擅长使用拟声拟态词,这让他的作品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感染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何生动、灵活地传达宫泽贤治使用的拟声拟态词所表达的意境,也成为其作品翻译的难点之一。
本文以宫泽贤治的作品《要求太多的餐馆》为对象,以周龙梅和彭懿翻译的中文译本为例,分析文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及其翻译,探讨翻译拟声拟态词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2. 《要求太多的餐馆》拟声拟态词的使用及汉译分析本文对拟声拟态词的分类参照田守育启对拟声拟态词的定义,以1990年新潮文库发行的《注文の多い料理店》[6]为底本(以下称原文),与201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周龙梅和彭懿翻译的《要求太多的于思洋,黄成湘餐馆》[7] (以下称译文)相互对照。
从拟声拟态词的特点以及日汉对译的角度出发,分析其翻译。
(一) 《要求太多的餐馆》拟声拟态词分类统计《要求太多的餐馆》一文中出现的拟声词、拟态词共有47个(包括重复出现以及连续使用的拟声拟态词)。
根据拟声拟态词的结构,可以将原文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分为以下几类,如表1所示(上标数字表示多次出现及其出现次数)。
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onomatopoeia word structures in “The Restaurant of Many Orders”表1. 《要求太多的餐馆》拟声拟态词结构分类A型AA型AB型ABC型ABAB型ABCABC型ABCB型ぎょっふっふっううどたっどう2ぼうっどうっわん3ふうぐゎぁくゎぁがたんぱちんがたりにゃあおぴかぴかかさかさ3くるくるざわざわ4ぺたぺたぱちゃぱちゃがたがた9(包含连用)きょろきょろこそこそくしゃくしゃごろごろがさがさぶるぶる2ごとんごとん2タンタァーン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结构组成方式极多,也很复杂,甚至现今仍有许多新造拟声拟态词出现在日本人的对话中。
但究其根本,其结构并非毫无规律可循。
对日语学习者来说,了解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结构对学习拟声拟态词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 《要求太多的餐馆》拟声拟态词的汉译分析彭飞(1983)认为,拟声拟态词有以下四种特征。
①声音色彩方面,拟声拟态词利用声音的变化,使语言节奏明快、声音和谐悦耳,给人一种形象、生动、真实、具体的感觉,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这弥补了日语音节结构单一平板、缺乏节奏变化的缺点。
②感情色彩方面,一部分拟声拟态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能够直接表达喜爱、赞扬、贬斥、厌恶、冷淡、轻蔑等感情,可以充分表明说话人的立场、观点以及态度。
③功能方面,拟声拟态词可以表示程度的加重或减轻,因为日语偏向于暧昧、含糊、模棱两可,适当运用拟声拟态词可以弥补这一弱点。
④合成词方面,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派生复合能力极强,由一个词根可以造出众多派生词和复合词,如“バラバラ”的“バラ”可以造出“バラリ”“バラバラに”“バラリと”“バラつく”“バラ売り”等派生词和复合词[8]。
下面就根据拟声拟态词的结构和特征,以周龙梅和彭懿两位译者的汉译,来对原文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进行简单分析。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选取部分例文来进行分析。
1. A型单音节词(共1词)1) 原文:……二人ともぎょっとしてお互にクリームをたくさん塗った顔を見合せました。
译文:……两个人才惊愕地看清了对方那涂满奶油的脸。
“ぎょっ”一般用于表示一种惊讶的情绪状态,译者没有使用象声词,而是按照语境加以理解,翻译为“惊愕地”,表现了一种惊讶的表情。
笔者认为,还可以按照拟声词对应象声词的形式,译为“嗬地一声”,但是这样翻译似乎略显复杂,因为汉语是表意文字,因此以汉语的行文习惯来看译文的处理方式更为生动、明了。
于思洋,黄成湘2. AA型双音节词(共2词)2) 原文:……中ではふっふっとわらってまた叫んでいます。
译文:……里屋传出来扑哧扑哧的笑声,接着,又传出了叫喊声。
笔者将此处的“ふっふっ”分为AA型词,也可以将它看成A型词“ふっ”的反复,来表示连续的声音。
“ふっふっ”意为不出声地抿嘴笑,译文为“扑哧扑哧的笑声”,并没有完全匹配原文的意思。
但是结合前文来看,妖怪身在里面的房间,如果没有发出声音的话外面的人无法得知妖怪们在嘲笑,因此意译为发出了声音的笑声是恰当的。
3. AB型双音节词(共11词)3) 原文:……ブラシを板の上に置くや否いなや、そいつがぼうっとかすんで無くなって、風がどうっと室の中に入ってきました。
译文:……他们刚想把刷子放回板上的时候,刷子却忽然变成透明的,不见了,随后一阵风刮了进来。
“ぼうっ”意为火焰燃烧状;朦胧模糊;精神恍惚,发呆这三类意思,此处原文语境应取用朦胧模糊义。
根据语境,译为“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