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译与意译的关系

合集下载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关键词:直译;意译;散文一、直译与意译八十年代初,张培基等学者在当时的统编教材《英汉翻译教程》中这样下定义“: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

应当指出,在能够确切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

直译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鲁迅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和洋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不断从外国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使我们的祖国语言变得日益丰富、完善、精密。

”(张培基等1980:13)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对直译又有了不同的阐释“: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

”(范仲英1994:90)一般说来,采用直译所产生的译文看起来肯定有翻译的痕迹,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通顺。

如果直译也“要求语言流畅易懂”的话,说明译者心目中的直译与意译的界线已经开始模糊,二者不再是对立的两种策略。

意译法有以下特点:(1)以目的语为导向;(2)用规范的目的语语言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3)注重译文的自然流畅,不一定保留原文的结构及修辞手段。

(见Shut-tleworth&Cowie1997;:62-63)。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直译和意译各有优缺点,意译与直译不会形成二元对立,因为翻译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最恰当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的语篇类型、翻译过程中表达阶段所采用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

正如张培基等学者所说“,不同的语言各有其特点和形式,在词汇、语法、惯用法、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

所以翻译时就必须采取不同的手段,或意译或直译,量体裁衣,灵活处理”。

(一)、直译与意译的历史对直译与意译的讨论中国古代就有。

从老子“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孔子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到慧远的“以文应质则疑者众,以质应文则悦者寡”,以及从以释道安为代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实践。

直译与意译

直译与意译

【8】To me, the past is black and white, but the future is always color. 对我而言,过去平淡无奇;而未来确是绚烂缤 纷. 【9】You’d think he has ants in his pants. 你会觉得他坐立不安.
【10】I never thrust my nose into other men’s porridge. It is no bread and butter of mine. Let 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 【译文1】 我从来不会把自己的鼻子伸到别人 的粥里。那不是我的面包和黄油。让每个 人都为自己,上帝为我们大家吧。 【译文2】 我从来不管别人的闲事,我又不 靠它活着。 让每个人都为自己活着,而让 上帝照顾我们大家吧。
2)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today extended the olive branch to the Clinton Government by pleading for cooperation in developing foreign policy. 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今天向克林 顿政府伸出了橄榄枝,要求在 发展外交政策上合作。
【例3】Do you want to be a dragon lady or a woman behind your man? A: 你想做一个龙女,还是做个男 人背后的女人? B:你想做一个女强人,还是做个男 人背后的女人?
【4】Every time I see my grandfather, he gives me a big bear hug. A: 每次见到爷爷,他都要给我一个大大的熊式 拥抱. B:每次见到爷爷,他都要紧紧拥抱我. 【5】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 A: 你从我眼里看到了绿色吗? B: 你以为我是好欺骗的吗?

直译与意译

直译与意译

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rning. 直译:那是一条没有弯的长巷子。 直译:那是一条没有弯的长巷子。 意译:无论多长的巷也有弯的地方(路必有弯, 意译:无论多长的巷也有弯的地方(路必有弯, 事必有变)。 事必有变)。 David is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直译: 穷得像教堂里的老鼠一样。 直译:David穷得像教堂里的老鼠一样。 穷得像教堂里的老鼠一样 意译: 一贫如洗。 意译:David一贫如洗。 一贫如洗 In his cradle, Simon started to get special training to be a knight. 直译:在摇篮里, 就开始为成为骑士( 直译:在摇篮里,Simon就开始为成为骑士(贵 就开始为成为骑士 族头衔)而接受特殊训练。 族头衔)而接受特殊训练。 意译:从童年时起, 意译:从童年时起, ……
二.直译 直译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 趁热打铁。 趁热打铁。 Good to begin well, better to end well. 要善始善终。 要善始善终。 All the world is a stage. 整个世界是个大舞台。 整个世界是个大舞台。
Last night I heard him driving his pigs into market. 昨夜我听见他鼾声如雷。 昨夜我听见他鼾声如雷。 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 说曹操,曹操就到。 说曹操,曹操就到。 Sense comes with age. 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一花独放不是春。 一花独放不是春。 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人都有得意的日子。 人人都有得意的日子。

直译法和意译法

直译法和意译法

直译法和意译法
直译和意译的区别在于: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
文字;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而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
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每一个民族语言都有它自己
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

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
法处理时,就应采用意译法。

意译要求译文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可以不拘泥与原文
的形式。

应当指出,在再能确切的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
译有其可取之处,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另一方面可以进新鲜的表达方法。

意译就是指译者在受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抛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期
疑点与原文的内容吻合和主要语言功能的相近。

直译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它有不少优点,例如能传达原文意义,体现原文风格等。

直译指在翻译过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一对一的翻译。

意译法采用动态对等的方法,使译
文在表达思想和语言功能方面与原文相同的一种方法。

直译与意译相互关联、互为补充,
同时,它们又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不可分割通过对直译与意译二者关系的正确研究,更多
地认识了解到什么时候采用直译、什么时候采用意译,在运用直译与意译的时候所应该学
握的技巧、遵循的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翻译能力及水平的目的。

英语翻译中直译和意译

英语翻译中直译和意译

直译是基础,意译是补充能直译就尽量直译,不能直译就采取意译1. Their accent couldn‘t fool a native speaker. A. 他们的口音不能愚弄本地人B.本地人是不会听不出他们是外乡人的。

C.本地人一听他们的口音便知道他们是外乡人的。

2. Smashing a mirror is no way to make an ugly person beautiful ,nor is it a way to make social problems evaporate.意译:砸镜子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直译:砸镜子并不能使丑八怪变漂亮,也不能使社会问题烟消云散。

3.He felt a rush of fear churning his stomach.直译:他感到一阵恐惧涌上胃口意译:他感到一阵恐惧涌上心头4. He bent solely upon profit. A. 他只屈身与利润之前B.只有利润才使他低头。

C.他惟利是图5. Would there be any possibility of having breakfast on the train before we are decanted in Munich ?A.当我们在慕尼黑被腾出车厢之前有任何在火车上吃早饭的可能性吗?B.我们在慕尼黑被腾出车厢之前,有可能在火车上吃早饭吗?6. He had about as much chance of getting a job as of being chosen mayor of Chicago. A.他找到工作的机会和当选芝加哥市长的机会差不多B.他找到工作的机会简直跟当选芝加哥市长同样困难。

C.他找到工作的机会简直微乎其微。

正说与反说1.The administration was free corruption. 这届政府没有腐败现象2. Wet paint. 油漆未干3.I remained confused about the problem.这个问题我还是不懂4. They are dependent on each other.他们谁也离不开谁5. He is far from what I expected.他远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直译&意译 归化&异化

直译&意译 归化&异化

Topic two 当 异化 遇上 归化
定义
• 归化法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 是
基于人类文化和语言的个性而发展。要求译者 向译语读者靠拢,采取译语读者习惯的译语表 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于人类文化和语言的共性而发展。要求译者向 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使用的原语表达方 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Topic one 当 直译遇上 意译
定义
• 直译:就是译文既与原文内容一致,又与原文形
式相同的翻译方法。直译可以对号入座,字字翻 译,但很多时候必须在句子某些成分上作些调整 或变动,才能使翻译出的“成品”成为既“忠实” 又“流畅”的“再创作作品”。
• 意译:在忠实原文内容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束
缚,使译文符合汉语规范,也就是说更着重于意 思的翻译,而不拘泥于表面文字。
直译的优点
• • • • 有利于避免歧义,丰富语汇。 避免陈词滥调,促进了语言的多样性。 尽可能忠实履行翻译职责,避免越权,把解读留给读者。 尽可能保持原话的文化特征,有利于文化沟通与交流。
结论
据统计,约70%的句子要直译方法来处理, 所以直译广为译者采用。 由此可见直译法之重要,翻译时应首选直译。
• 异化法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 是基
异化的优点
• 能再现原文的表达方式,不仅丰富和完善了译文的表达力,而且人们 更能通过译文了解他国文化,更能真切地感受和认识他国他乡,从而 实现翻译的本质。 • 具体来说,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问题等特征传达原文 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 • 异化揭示了深层含义,又再现了原文的表层形式。其实,要达到异化 的效果,有好几种方法:直译法,移植法,音译法,译注法。

英语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英语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析英语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摘要:直译和意译是英汉互译中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翻译实践中,直译和意译既相互区分又密不可分。

本文通过比较直译和意译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总结出在实际翻译实践中具体的应用领域,有利于今后翻译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直译意译联系与区别介绍: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方法来进行翻译实践。

直译是指译文仍采用原文的表现手段,句子结构和语序不做调整或不做大的调整。

意译是指译文中采用新的等效的表现手段,句子结构也有可能做较大的调整。

直译和意译互相联系,相辅相成。

通过对二者的研究,便于译者认识了解到何时采用直译,何时采用意译,有利于翻译工作的进行和译者翻译水平的提高。

1、直译与意译的关系翻译的第一要务,即通过语言或文字的转换,实现信息传达,使不可知者成为可知,使不知者知之。

在我们翻译的时候需要忠实于原作者的思想内容和写作风格,同时也当尊重原文本的理论事实和逻辑关系,不能用个人思想、事实、风格和逻辑代替原作的这些特征。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语要在内容方面一定要和原语一致。

译者不能随意添加删改原文信息或者改变原文的语言风格。

因此,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应该遵循上述原则,是他们的共同点。

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差异。

直译就是要准确无误地阐明原作的含义,不丢弃篡改原文思想,同时还要保持原文风格,有时甚至连情感都不应忽略。

意译则从意义出发,将原文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不用过分注重细节的描述,但要求译文自然流畅。

在直译中,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应该放在首位,其次是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再次是译文语言的流畅和通俗性;而在意译中,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应该放在首位,其次是语言的流畅和通俗性,并不必局限于原作的形式。

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都把忠实于原作内容放在首位。

直译意译各有所长,我们在不能直译的情况下就采取意译的方法,甚至双管齐下,两者兼施,才能译出一篇优秀的翻译作品。

法汉翻译“直译”与“意译”

法汉翻译“直译”与“意译”

法汉翻译“直译”与“意译”第八章永恒的争吵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不对等,译者常常会被迫做出选择:要么放弃与语境息息相关的交际价值而保持形式上的等值;要么放弃与语境无关的纯语义等值而保持交际功能等值。

这种选择实际就是“直译”与“意译”之间做出的选择。

如果选择前者,译文虽然在形式上忠实于原文,却有可能被目的语读者批评为“生硬、晦涩、难懂”;如果选择后者,译文虽然通顺易懂,却又可能被指责为“不准确、不忠实”。

无论译者做出哪种选择,都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取舍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节,直译与意译关于直译和意译,在翻译界,国内外学者或大师都有着各自的理解,各自的倾向。

该问题之争之所以能延续到现在,是因为二派都有充分的理由。

鉴于双方都一致主张“忠实”地再现原语文本,那么就不能给直译和意译划出明确的分界线。

如有区别,也仅仅是在对“忠实”的诠释上。

主张“直译”的学者们坚持语言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应该得到完整的保留,哪怕是原语和译入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

而主张“意译”的学者则认为:既然二种语言从内容到形式均存在着不同,二者之间便是不可克隆的。

既然在翻译原语文本时经常遇到语义的缺损,其结果自然是以意补损。

我们之所以想在此探讨直译和意译,是因为译者所持的态度可能影响到翻译文本的风格。

再有,既然直译和意译双方都按各自的方式诠释“忠实”,那么“忠实”这个标准便是翻译实践中的“绝对目标”。

正如前面多次讲过的那样,翻译需要把握主旨,至于使用什么方法,那就属于次要问题了。

下面,我们就直译和意译各自的一些优点或缺点进行一些探讨。

一、直译对主张直译的学者而言,保留原语的言语形式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它本身就具备着相应的功能。

因为它不仅能够在内容上向译入语读者传递着“异国情调”,而且在语言形式上也是如此。

即使今天,译入语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吸收新的语言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

以汉语为例,“五四”以来,随着外国作品的大量译入,外语结构和表达方式不断地冲击或影响着汉语,从而给汉语带来新的营养,不仅丰富了词汇,而且在结构形式上也有新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译与意译的关系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每种语言都有各自独立和分明的系统,在形态和句法方面二者存在很大差异。

然而,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一些相似性。

比如在主谓词序和动宾词序上是一致的。

正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所以在翻译实践中,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方法进行翻译。

直译和意译是重要的翻译理论和基本的研究主题。

直译与意译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同时,它们又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不可分割。

通过对直译与意译二者关系的正确研究,更多地认识了解到什么时候采用直译、什么时候采用意译,在运用直译与意译的时候所应该掌握的技巧、遵循的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翻译能力及水平的目的。

(一)直译是什么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直译出现于五四运动时期,它强调必须忠实于原文,这样,翻译才能实现“达”和“雅”。

直译并不是机械地逐字翻译。

由于英文和中文有着不同的结构,所以不可能都进行逐字翻译。

直译就是既要全面准确地阐明原作的含义,又无任何失真或随意增加或删除原作的思想,同时还要保持原有的风格。

有时甚至连原来的情绪或情感,比如愤怒或窘迫,挖苦或讽刺,喜悦或幸福都不应忽视。

傅斯年、郑振铎都主张直译。

在近现代中国翻译史上,直译是压倒一切的准则。

鲁迅和其弟周作人的作品《域外小说集》被视为直译的代表。

直译常常被用来翻译一些术语和成语,有时局限于一些简单句和科技术语翻译。

直译可以完全保持原作的风格和民族特色。

但直译必须具有可读性,也就是说,译品不会引起读者的误解,并且也不违反表达方式。

直译还适用于含有修辞的句子。

在某种程度上,直译不仅能保持原作的特点,而且还可使读者逐步接受原作的文学风格。

例如:angel“天使”,dark horse “黑马”,software“软件”,cold war“冷战”,等等。

事实上,许多英语词汇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汉语中了。

同样,许多汉语词汇也被翻译成英语。

例如:铁饭碗“the iron rice - bowl”,丢脸“to lose one’s face”,大锅饭“big pot system”,等等。

作为一种语言的社会功能,翻译是两种语言转化和文化移植的过程。

例如:英语:All the world is a stage.译为:整个世界是个大舞台。

汉语: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必须坚持和风细雨的方法,坚持“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法。

译为:It is essential to persist in using methods as mild as a drizzle and as Gentle as a breeze, and to adhereto the formula of “unity- criticism- unity”in dealing with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直译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同时,也有助于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使西方人了解中国。

通过直译,读者更容易了解原作的思想和风格。

在翻译过程中,相当多的句子不能采用直译来翻译,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意译,特别是文学著作。

(二)意译是什么
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意译则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需过分注重细节,但要求译文自然流畅。

在翻译时,如果不能直接采用原作的结构和表达形式,我们必须根据表达形式和特点改变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来传达原作的内涵。

由于原语和译语在语序、语法、变化形式和修辞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我们只能用适当的方式来传达原作的意思和再现原作的效果。

在翻译过程中,要使语言清晰、有说服力,并且符合语言习惯,译者必须尽量遵照所使用的语言习俗和正确的用法,而不是坚持原作的表达模式。

赵景深先生曾经说过,“一个通顺流畅的版本比只注重于忠实于原作的版本更好”。

显而易见,赵景深先生赞成意译,严复先生也喜欢意译。

严复的许多经典作品都采用了意译,例如《天演论》就是意译典型的例子。

因为语言基础发生变化,所以大部分文学著作都要求采用意译。

例如:英语:He was seized with the despairing sense of his helplessness.译为:他忽然产生了束手无策的绝望感觉。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有一些修辞不能采用直译,我们
必须求助于意译。

例如汉语:她怕碰一鼻子灰,话到了嘴边,她又把它吞了下去。

译为:She was afraid of being snubbed. So she swallowed the words that came to her tips.如果我们用直译翻译“碰一鼻子灰”,外国人肯定不能理解它的意思。

当我们采用直译来保持原作的想象时,我们也可采用意译做适当的补充,这就使译文能清楚地、准确地传达原作的意思。

例如:汉语:“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

”译为:This girl was all by herself and far from home, without a single relative or friend to help her.
(三)直译和意译的联系
直译与意译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同时,它们又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不可分割。

当我们进行翻译时,必须掌握原作的思想和风格,同时也必须把原作的思想和风格当作译语的思想和风格。

此外,原作的理论、事实和逻辑也应当作译语的理论、事实和逻辑。

我们不能用个人的思想、风格、事实、理论与逻辑代替原作的这些特征。

在翻译过程中,译语不要求等同于原语的数量和表现形式,但在内容方面要保持与原语一致。

我们不能随便增减原作的文字和意义,增减文字或意思要取决于表达方式和语言的特征。

这些原则都是直译与意译应该遵从的,也就是说,所有这些都是他们的共同点。

直译与意译都注重忠实于原作的内容。

当原文结构与译语结构不一致时,仍字字对译,不能称为直译,是“硬译或死译”,即形式主义。

凭主观臆想来理解原文,不分析原文结构,只看字面意义,编造句子也不能称为意译,是“胡译或乱译”,即自由主义。

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各有所长,可以直译就直译,不可以直译就采用意译,甚至双管齐下,两者兼施,才能兼顾到译文的表层结构和原文的深层意思。

在任何翻译中,几乎都要用到直译和意译。

我们很难想象,没有其中任何一种翻译方法的译品会是什么样的。

因此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把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作为一部优秀的译品,甚至一个长句子,既不是靠单纯的直译也不是靠单纯的意译,而是靠直译和意译的结合。

从上述分析来看,直译和意译互为补充。

直译和意译仅仅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手段。

在翻译工作中,二者是合作伙伴,紧密相连的,因此他们是不可分割的。

在翻译中,虽然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同时被使用,但直译使用的频率要比意译少得多。

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有他们存在的依据和理由。

虽然英语和汉语存在很大差异,但二者仍然有一些共同性。

因此,在原语和译语之间仍存在着内容和形式一致的可能性,这是直译存在的依据和理由。

相反,由于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那么原语和译语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必然存在许多区别,这是意译存在的依据和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