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阅读答案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阅读答案《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阅读答案「篇一」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词句注释:⑴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⑵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
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
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贾亭:又叫贾公亭。
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
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
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⑶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
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
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
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
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
这里指低垂的云。
⑷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
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暖树:向阳的树。
⑸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啄:衔取。
燕子衔泥筑巢。
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
侧重禽鸟。
⑹乱花:纷繁的花。
渐:副词,渐渐地。
欲:副词,将要,就要。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⑺浅草:浅浅的`青草。
才能:刚够上。
没(mò):遮没,盖没。
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
侧重花草。
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⑻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行不足:百游不厌。
足,满足。
⑼阴:同“荫”,指树荫。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16.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 ”终。
以“ ” 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精选14篇)《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篇1《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以下就是本店铺为大家分享的《钱塘湖春行》阅读赏析题及诗歌赏读,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鉴赏-2022年中考古诗鉴赏真题

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
诗人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以西,远眺西湖,见到了春水初涨、云脚与湖面相接的开阔景象。
B.中间两联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景物,描绘了暮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C.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D.全诗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
答:B 应是早春2.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的名篇,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精妙之处,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3分)答:示例: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突出了早莺的生机活力,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②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③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有对莺燕动态化的描写:也有对脚下植物静态化的描写,体现出植物的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的七律。
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清新,堪称吟咏西湖的名篇佳作。
注释⑴钱塘湖:杭州西湖的别称。
因古时杭州名为钱唐,故名。
之前为“钱唐湖”。
⑵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
⑶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
这里指下垂的云彩。
(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⑷暖树:向阳的树。
⑸新燕:春时初来的燕子。
⑹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⑺没(mò):隐没。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八年级上册13《钱塘湖春行》同步练习(含解析)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八年级上册13《钱塘湖春行》同步练习(含解析)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白居易的人生前期•兼济天下生于“世敦儒业”之家自幼聪慧772年,白居易出生于新郑的一个中小官僚家庭。
他自幼聪慧,四五岁便能作诗。
勤学苦读考中进士785年,因避战乱而迁居越中,刻苦读书。
800年(贞元十六年)中进士,28岁中进士。
元白订交出仕为官802年(贞元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
二人订交。
以后诗坛元白齐名。
803年(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出仕为官。
不畏权贵直言论事806年(元和元年),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
807年(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
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
频繁上书言事,创作大量针硬时弊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敢于当面指出皇帝错误。
越职言事遭谤被贬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
后他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作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
43岁的白居易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这也成为他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
后期•独善其身上书受挫任职杭州822年,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是请求到外地任职,后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
晚年隐退刘白唱和晚年开始逐渐引退,定居洛阳,官终刑部尚书。
他在洛阳过着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的生活。
时常与著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钱塘湖春行》是唐穆宗长庆三年(823),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阅读鉴赏题 考题汇总 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钱塘湖春行》阅读鉴赏题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1.点明游览时间和地点的句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从动物(仰视)角度写游行所见,展现了清新的早春风光的句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从植物(俯视)角度写游行所见,展现了清新的早春风光的句子;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直抒胸臆,既点明春行,又照应春行的地点的句子: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一句。
答: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5.赏析颔联“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争”、“啄”两个动词,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莺歌。
《钱塘湖春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题)

《钱塘湖春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题)〔二〕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11—12题。
〔共5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C 〕〔2分〕A.这首七首律诗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仲春季节漂亮景致的怀念之情。
B.首联通过写钱塘湖水面降低、白云与波浪相连接表现季节特点。
C.颔联和颈联选取有代表性的动物和植物描绘春天生气盎然的景象。
D.最末两句间接抒情,点明湖东景致不足称道,而白沙提景致最美。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
A应是“钱塘湖早春季节”;B应是“湖面春水刚刚同河堤平行,云气低低地绕在水上”;D最末两句径直抒情,我最喜欢西湖东边的美12.从下面A、B两题中选做一题。
〔3分〕A.颔联中有两个动词极富表现力,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它们的妙处。
B.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市胜利遏制了新冠病毒传播。
我们得以走出家门,欣赏美景。
请仿照本诗尾联,抒写自己所见所感。
写作时可不考虑律诗音韵方面的要求。
答:我选〔 A 〕。
“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我选〔 B 〕。
最美黄石矿山园,矿产遗址数百年。
【解析】A此题考查诗句中字词的妙处,找出字词,结合句子分析其作用。
B仿写,要结合本地风景,如:黄石国矿山公园,历经风雨数百年。
闻名汉冶萍煤铁,露天开采未停息。
落差四百四十米,扶栏眺望不见底。
世界第一边坡陡,矿产遗址爱护守。
为了环境更精美,今成欣赏别类景。
热衷爱好者来游,定有收获记心头。
出处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题资料1 湖北省黄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题〕3 《颍川太守髡陈仲弓》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题〕4 《钱塘湖春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题〕5 《人类的“黄金体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题〕6 梁艳飞《卖板栗的父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题〕7 《骆驼样子》名著阅读〔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题〕8 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 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 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2)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________”这个成语源自颔联,现表达“要达到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这个道理。
颈联“________”字写出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空”字是说潭影使人心中俗念消除殆尽。
(2)诗歌的七,八两句动静关系处理得十分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
3.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妇姑相唤浴蚕去”中“唤”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1)《饮酒》“此中有真意”一句中的“此中”具体指代什么,历来众说纷纭,请结合全诗说说你的理解。
(2)有人说,可以从陶弘景《诏冋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诗中读出陶渊明《饮酒》(其五)里的“悠然”来,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范文精选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15篇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的作者是,诗中他最迷恋这一景致。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把春天的美写活了。
(2分)5.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白居易绿杨阴里白沙堤2.抓住景物特征描写1分,语言流畅优美1分。
示例: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来向阳的枝头地唱歌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筑巢。
3.通过描写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景色无比赞美和喜爱之情。
4.莺争暖树(1分),燕啄春泥(1分)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1分)二、阅读理解(共57分)(一)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11-12题。
(6分)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3分)12.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的名篇,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精妙之处,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3分)答案:二、阅读理解(共57分)11.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乱花、浅草(3分)12.示例: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突出了早莺的生机活力,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②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③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有对莺燕动态化的描写:也有对脚下植物静态化的描写,体现出植物的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
……(任答一点给3分)诗歌鉴赏。
(4分)【甲】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写的是西湖的早春景象。
诗人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极有早春特征的动植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早春西湖的赞美和喜爱的思想感情。
(2)有人认为,《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把“几处”改为“处处”,“谁家”改为“家家”,更能突出莺歌燕舞的气氛。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4)请你对“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作点赏析。
【参考答案】
(1)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2)“几处”说明早莺尚少,“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说的是刚刚开始筑巢,新燕可数。
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
莺燕不多,故为早春。
“几处”“谁家”既突出早春,又富有情趣。
如改为“处处”“家家”,则不突出“早春”特征。
(3)表达了诗人游春时欢快、喜悦的心情。
(4)示例:这两句,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