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杂剧徐渭《四声猿》

合集下载

《四声猿全集》明代才子徐渭的四部短剧,每一部都是经典

《四声猿全集》明代才子徐渭的四部短剧,每一部都是经典

《四声猿全集》明代才子徐渭的四部短剧,每一部都是经典《四声猿》是由明代才子徐渭所作的四部短剧,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简称《狂鼓史》)、《玉禅师翠乡一梦》(简称《玉禅师》)、《雌木兰替父从军》(简称《雌木兰》)、《女状元辞凰得凤》(简称《女状元》)。

其一《狂鼓史渔阳三弄》:三国祢衡死后在阴间骂曹操的情节,实际是借曹操来影射当时的奸相严嵩;其二《玉禅师翠乡一梦》:揭露了当时官场与佛门的尔虞我诈和禁欲主义丧失人性的虚伪本质;其三《雌木兰替父从军》:木兰出征经过,到凯旋、出嫁的情节都是作者的创造;其四《女状元辞凰得凤》:刻画了才华出众的女状元黄崇嘏乔装男子,安邦定国,只因暴露女儿身,满腹才华葬送闺阁的艺术形象。

与《四声猿》取材有直接继承关系的有弥衡击鼓骂曹与木兰替父从军故事。

流传至今的京剧《击鼓骂曹》、昆曲《骂曹》、皮黄戏《击鼓骂曹》都脱胎于《狂鼓史》。

后世关于木兰从军的剧目也基本上是按照徐渭《雌木兰》的模式演绎和改编的,京剧与豫剧《花木兰》均是在徐渭《雌木兰》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人物和内容,加以丰富和完善而成,至今还是本剧的经典剧目。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

明代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

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

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

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 。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上篇-杂剧的创作4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上篇-杂剧的创作4

• 《雌木兰》和《女状元》都是写女扮男装的故 事:木兰代父从军,驰骋疆场;黄崇嘏考取状 元,为官精干。这两种剧都突出了女子的才能, “裙钗伴,立地撑天,说什么男子汉”,“世 间好事属何人,不在男儿在女子”,对男尊女 卑的传统思想提出针锋相对的挑战。而且,剧
嘏 中写木兰从军,只为了怜惜老父;崇

考,不过是不肯受穷,全出于平常的人情。在 《女状元》中,还对科举制度大加嘲讽调侃。 这些地方,都显示了作者“不受儒缚”的性格。 而另两种剧,思想锋芒更为尖锐。
• 《霸亭秋》写杜默落第,痛哭于项王庙,泥人 亦为之落泪。曲词在《簪花髻》、《鞭歌妓》 的淋漓、大气之外,更流露出浓浓的激愤之情。
• “渔阳三弄”是沈自徵的代表作。三个剧本借 三个放浪不羁、怀才不遇的文人形象,体现了 晚明文人对个性、自我的关注与追求,在中国 戏剧史上堪称佳作。
• 《霸亭秋》、《簪花髻》、《鞭歌妓》三剧所 塑造的主要人物:张建封、杨慎、杜默,无论 是放浪不羁,还是怀才不遇,在他们的心灵躁 动中都体现了对个性、自我的关注与追求。
• 而卓珂月在戏剧理论上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有关悲 剧的论述和对戏曲的教育作用的认识上,代表性著作就 是他的《新西厢序》。
• 2、孟称舜《桃源三访》
• 孟称舜《桃源三访》是根据唐代孟棨《本事诗》中崔护 谒浆的故事敷衍而成的,是他婉丽风格的代表作。《桃 源三访》艺术特色体现为:
• (1)惆怅地尽情:用大段的抒情独唱构成剧本的主体, 充分发挥思念之情。剧中对男女主人公的感情重笔描摹, 力求曲尽其情,一方面注意对感情的多角度、多侧面的 展现,另一方面则是曲辞刻画的细腻深入。
• 2、艺术:
• (1)情节安排上将故事移到阴间,不仅借阴 间地位的颠倒,见出果报的不爽;还借判官的 安排使祢衡成为绝对的主角,能够更酣畅地舒 愤。同时因是事后文章,所以对曹操的斥骂便 “直捣到铜雀台,分香卖履”,显得更加痛快 淋漓。

徐渭《玉禅师》中的人物关系探析

徐渭《玉禅师》中的人物关系探析

徐渭《玉禅师》中的人物关系探析作者:于苏亚齐静来源:《艺苑》2018年第06期【摘要】《玉禅师》(即《玉禅师翠乡一梦》)是明代徐渭戏剧作品《四声猿》中的一部两出小戏。

《玉禅师》的故事取材于民间,通过僧、官、妓等人物的恩怨纠葛上演了一出人性的悲喜剧。

戏剧中个性鲜明、命运迥异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不仅批判了佛教禁欲主义的虚伪,还投射了徐渭本人坎坷不幸的个人遭际,揭露了永恒的人性,折射了明代中晚期社会的发展实况。

【关键词】《玉禅师》;人物关系;禁欲;人性[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玉禅师》是明代徐渭戏剧作品《四声猿》中的一部两出小戏。

《水经注》中记载有三峡民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1],杜甫在《秋兴》中也曾写道“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清代顾公燮更是在《消夏闲记》中指出“盖猿丧子,啼四声而肠断,文长有感而发焉,皆不得意于时之所为也”[2]。

可见《四声猿》所发具为悲声,《玉禅师》所属其中,自然也是徐渭所发悲声的一部分。

《玉禅师》主要通过玉通和尚两世的遭际,讲述了僧、官、妓等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恩怨纠葛。

在这些人物的自身以及人物与人物的关系之间,我们可以了解徐渭自身遭际在这部作品中的投射,以及明代中晚期阳明心学影响下的社会实况。

在《玉禅师》这部作品中,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徐渭想要表达的思想,每一对人物关系之中都有着徐渭想要传达的情感意蕴。

通过对《玉禅师》中各种人物关系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这部作品,了解徐渭,了解明代中晚期的社会现实。

一、《玉禅师》中的同类人物关系(一)玉通与月明同为僧人的玉通和月明在性格、修行方式上有很大不同,因而导致两人的人生遭遇也极为不同。

通过剧中玉通和尚与月明和尚的身份,两人的性格、遭际,可以窥见明代中后期佛教的发展情况以及徐渭个人对于佛教的理解。

玉通出场便交代了自己和师兄月明和尚的身份,两人原本都是西天的古佛,身份是相同的,但剧中重点展现的是两人极大的不同。

古代文学考试复习题4

古代文学考试复习题4

中国古代文学史(4)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台阁体:明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学的发展步入了一个低潮期,在文坛占主导地位的是“台阁体”。

台阁主要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馆阁”,台阁体则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博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其内容大多是“颂圣德,歌太平”,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格调雅丽雍容,作品成为粉饰太平的工具,无艺术生命力可言。

代表作:杨荣《随驾幸南海子》。

2.茶陵派:李东阳,是明初的台阁重臣,由于他政治地位显赫,又注意奖掖后进,一时诗人奉以为宗,形成了以他为首的文学流派,因他为茶陵人,被称为“茶陵诗派”。

其主要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人,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强调对节奏法度的掌握,其诗多表现更为广阔的生活视角,书写个人的真实情感,上乘三杨台阁体,下启七子复古派,在明代中叶文坛上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代表作《茶陵竹枝歌》。

3.《四声猿》:是明代徐渭的杂剧剧本集。

《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

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4本短戏。

《狂》、《玉》是对黑暗政权的虚伪神权的猛烈抨击,《雌》、《女》是对女性的赞歌,也是对人才易遭埋没的惋惜和哀叹。

《四声猿》一扫明代杂剧陈腐的伦理说教,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的倾向,采取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标志明代杂剧的转变。

4. “一人永占”/《一笠庵四种曲》:即清朝戏剧作家李玉写的《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其中《一捧雪》、《占花魁》的成就较高。

这些作品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描写统治阶级丑恶的精神面貌相当深刻。

表现的是社会下层的世态人情,着重讽刺鞭挞的是唯利是图、忘恩负义的卑劣行径,道德高尚者倒是出自微贱中人。

5. 临川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部传奇的统称。

由于作者是江西临川人,晚年归隐与临川玉茗堂中,且四部传奇都有人物梦境活动的情节,所以合成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并在剧作中完整地展现了他的“至情论”,其中以《牡丹亭》最为著名。

明代戏曲

明代戏曲

第二节 明中期戏剧 弘治时,点缀升平、宣扬礼教的风气逐渐转变, 弘治时,点缀升平、宣扬礼教的风气逐渐转变,虽然 表彰忠孝的意识依然存在,但生活气息渐浓。 表彰忠孝的意识依然存在,但生活气息渐浓。 一、明中期杂剧 明中期,传奇取代杂剧的主导地位。但短小故事, 明中期,传奇取代杂剧的主导地位。但短小故事,仍 有作者用杂剧形式。体制上,四折、一人主唱均有突破。 有作者用杂剧形式。体制上,四折、一人主唱均有突破。 王九思( ),字敬夫 王九思(1468—1551),字敬夫,号渼陂,陕西户县 ),字敬夫, 前七子”之一。曾任翰林院检讨,刘瑾垮台后, 人,“前七子”之一。曾任翰林院检讨,刘瑾垮台后,被 列入阉党,屡遭贬斥。 杜甫游春》也名《沽酒游春》 列入阉党,屡遭贬斥。其《杜甫游春》也名《沽酒游春》、 曲江春》 写杜甫春游长安城郊,见村郭萧条, 《曲江春》,写杜甫春游长安城郊,见村郭萧条,宫室荒 痛骂李林甫等权奸误国,又于酒肆质典朝服买醉, 芜,痛骂李林甫等权奸误国,又于酒肆质典朝服买醉,决 心隐身避世。或言剧中李林甫暗指宰相李东阳。 心隐身避世。或言剧中李林甫暗指宰相李东阳。不管此说 确实与否,作者借古讽今以抒身世之慨的意图显而易见。 确实与否,作者借古讽今以抒身世之慨的意图显而易见。 此剧虽触及封建时代的黑暗政治,但并不深刻。 此剧虽触及封建时代的黑暗政治,但并不深刻。
朱有燉 ),号诚斋 朱有燉(1379—1439),号诚斋,明太祖之孙,袭封 ),号诚斋,明太祖之孙, 周王, 世称周宪王。有杂剧31种 总称《 周王,谥“宪”,世称周宪王。有杂剧 种,总称《诚斋 乐府》 因地位关系,其剧作全部保存。这些剧作中, 乐府》。因地位关系,其剧作全部保存。这些剧作中,以 游赏庆寿、歌舞升平、神仙道化为题材的约20种 游赏庆寿、歌舞升平、神仙道化为题材的约 种,属典型 的消遣娱乐之作。另有十余种牵涉社会生活, 的消遣娱乐之作。另有十余种牵涉社会生活,有意识地灌 注了道德思想。 香囊怨》 注了道德思想。如《香囊怨》,写妓女刘盼春钟情于秀才 周恭,因鸨母逼其接待富商陆源,自杀明志,尸体火化后, 周恭,因鸨母逼其接待富商陆源,自杀明志,尸体火化后, 她所佩藏有周恭寄赠情词的香囊完好无损。 她所佩藏有周恭寄赠情词的香囊完好无损。作品强烈突出 了表彰女子贞节的主旨。 了表彰女子贞节的主旨。 朱有燉的杂剧结构匀称、语言俊爽、音律谐美, 朱有燉的杂剧结构匀称、语言俊爽、音律谐美,在体 制和乐曲上吸收了南戏成分,在当时流传很广。 制和乐曲上吸收了南戏成分,在当时流传很广。

世事糊涂、雌雄难辨的断猿哀鸣——《雌木兰》

世事糊涂、雌雄难辨的断猿哀鸣——《雌木兰》

世事糊涂、雌雄难辨的断猿哀鸣——《雌木兰》徐振贵徐渭(1521-1593),不但是文学家、书画家,也是明代中后期的戏曲家#其杂剧《四声猿》堪称明代杂剧的代表作。

《四声猿》包括《翠乡梦》《雌木兰》《女状元》《渔阳弄》四部杂剧#其中#尤以《雌木兰》影响最大。

但是,《雌木兰》的主旨究竟为何,几种颇为流行的观点,却是难以自圆其说。

倘若是歌颂木兰代父从军的爱国思想昇可以不着重描写其金戈铁马、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情景,而只是“木冲出擒介”这寥寥五字便一笔带过?倘若“立地撑天,说什么男儿汉”是全剧的主旨所在#亦即巾帼英雄的颂歌《可以剧中未曾鲜明对比男女智勇天壤之别、元帅对木兰也仅有“像似中用”的一句模棱两可的评语?而且《巴东三峡巫峡长《袁鸣三声泪沾裳,峡猿啼夜,声寒神泣。

三声亦足—人堕泪《何况益之四声!而该剧是在主人公高官厚禄与燕尔新婚的喜庆交加中落下帷幕的《论者因此而称之为喜剧。

既然如此《又何谈断肠猿鸣而成为四声中的一声?其实《剧中结末两句“世间事多少糊涂《院本打雌雄不辨,才是画龙点睛之笔。

《雌木兰》就是世事糊涂、雌雄难辨的断猿哀鸣。

首先《《雌木兰》的关键词是“雌雄难辨”&作品本身才是作者的真正名片。

《雌木兰》的主旨,应该主要从剧中探寻&仅只两出戏,其实关键词就是“雌雄难辨”四字&第一出,是写木兰准备以雌装雄亦即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困难&黑山贼首豹子皮的造反称王、可汗征兵《卷卷有俺家爷的名字,而父亲年迈、弟妹幼小的现实《勾成了以雌装雄的特定环境#突出其女扮男装的必要性卅躲4膝(症戈叹!05膝)2 0」9年第4期(总第2 0 5期)和紧迫性;有些小气力、有些小聪明、读过书、学过些武艺,则是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可能性。

而她放大脚、换军衣、演习刀枪箭#奇驴跨马,则是其代父从军可能性的证明,而并非仅仅是增加戏剧的动作性,虽然戏曲乃动作艺术。

这些,作者写的极为简洁明了,毫不拖泥带水。

并无只言片语夸大其词,并未对其渲染美化。

明代戏曲

明代戏曲

明代戏曲杂剧明代戏曲主要由杂剧和传奇这两大部类组成,但明杂剧的艺术地位和总体影响既不及蔚为主流的明传奇,与元杂剧相较也大为逊色。

一、明初宫廷派剧作家的杂剧创作明初杂剧的核心人物是皇子皇孙朱权和朱有燉。

他们左右并影响着一批文人墨客,从而形成一个宫廷派杂剧创作的小群体。

喜庆剧、道德剧和神仙剧是其主要创作类型。

朱权(1378—1448)是明太祖第十七子,卒谥献王,世称宁献王。

作杂剧12种,今存两种。

代表作《卓文君私奔相如》,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朱权还作有兼戏曲史论与曲谱为一体的《太和正言谱》(1398年),分戏曲体式15种,杂剧12科,收录和品评了金、元、明初杂剧、散曲作家203人,认为戏曲乃盛世之声、太平之象。

朱有燉(1379—1439)号诚斋,明太祖第五子之长子,袭封周王,谥宪,世称周宪王。

是明杂剧史上作品较多的作家,今存杂剧31种,总称《诚斋传奇》。

其中较好的有《香囊怨》.贾仲明(1343—1422),山东淄川(淄博)人,明成祖御前侍从,深受皇帝宠爱。

有人认为《录鬼簿续编》也系他所作,该书对研究中国戏曲史很有价值。

所作杂剧16种,今存5种。

其中《升仙梦》写桃、柳二妖被吕洞宾度化成仙。

《萧淑兰》写少女初恋。

杨讷,字景贤,号汝斋,蒙古族人,写过杂剧18种,今存两种,其中《西游记》共6本24出,多数情节与百回本小说《西游记》并不一致。

这一时期知名的作家尚有刘东生,浙江绍兴人,作品《娇红记》(2本8折)写申生和娇娘的恋爱故事,情深句丽。

为传奇《娇红记》的再创作作了铺垫。

二、明中后期杂剧从弘治、嘉靖年间开始,以王九思,康海为代表的杂剧创作发生了新的转机,到万历前后更出现了以徐渭为杰出代表的杂剧创作高潮期,一大批作品脱颖而出。

因此明代中后期的杂剧创作有其连贯发展的历史。

在创作上倾向,打破了风花雪月、伦理教化与神仙道化的偏狭局面,题材不断拓宽,思想逐渐深化,张扬个性、愤世嫉俗的社会批判剧与伦理反思剧出现不少。

从艺术体式上看,嘉靖之后的杂剧大都是南北合套或纯为南杂剧,北杂剧的纯北曲式从总体上看已经终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十九章高频考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十九章高频考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七编明代文学第十九章汤显祖与明代戏剧✧考情提要✧逐题击破一、单选题1.明代杂剧史上留存作品最多的作家是()A.朱权B.朱有燉C.康海D.王九思2.明嘉靖以后的讽刺杂剧作家中,成就最高的是()A.李贽B.冯惟敏C.徐渭D.王九思3.徐渭《四声猿》中最杰出的一部作品是()A.《狂鼓史渔阳三弄》B.《玉禅师翠乡一梦》C.《雌木兰替父从军》D.《女状元辞凰得凤》4.被称为“昆曲之祖”的戏曲家是()A.梁辰鱼B.汤显祖C.沈璟D.魏良辅5.沈璟曲论的核心是()A.推崇语言本色B.强调“场上之曲”C.注重文采才情D.“宁协律而不工”6.沈璟传奇的代表作是()A.《红蕖记》B.《双鱼记》C.《义侠记》D.《桃符记》7.《临川四梦》中,取材于唐传奇沈既济《枕中记》的是()A.《紫钗记》B.《牡丹亭还魂记》C.《南柯记》D.《邯郸记》8.明代最重要的曲学理论著作《曲律》的作者是()A.沈骡B.吕天成C.徐渭D.王骥德9.描写女道士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爱情故事的传奇作品是()A.《节孝记》B.《玉簪记》C.《醉乡记》D.《东郭记》10.明代传奇《玉簪记》描写的爱情故事,其主人公是()A.李益与霍小玉B.潘必正与陈妙常C.申纯与王娇娘D.裴舜卿与卢昭荣11.晚明时期,戏曲整理与出版成绩卓著,其中臧懋循编辑的一部戏曲选本是()A.《元曲选》B.《六十种曲》C.《盛明杂剧》D.《古今名剧合选》12.梁辰鱼散曲集的名称是()A.《中麓小令》B.《碧山乐府》C.《江东白苎》D.《秋碧乐府》13.汤显祖的《牡丹亭》属于()A.元杂剧B.金院本C.南戏D.明传奇14.汤显祖的《紫箫记》取材于唐传奇()A.《枕中记》B.《霍小玉传》C.《李娃传》D.《南柯太守传》15.明代传奇进入百花齐放的繁荣期指的是()A.明代初期B.明代盛期C.明代中期D.明代后期二、主观题1.《四声猿》【名词解释】2.“汤沈之争”【名词解释】3.试述《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内涵及其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明代杂剧
一、明前期宫廷派杂剧 1、皇家贵族朱权、朱有炖
两人主要写喜庆剧、神仙剧、节义剧。 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 ,宁献王。其 《太和正音谱》是著名戏曲理论专著。 朱有炖,号诚斋。朱元璋第五子,周宪 王。杂剧31种,合刊为《诚斋乐府》。
2、御前侍从贾仲明、杨讷
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是记载元明之际 杂剧作家作品史料的著作。 杨讷,字景贤,有《西游记》 6 本 24 折, 对小说《西游记》有影响。
【油葫芦】第一来逼献帝迁都,又将伏后来杀, 使郗虑去拿。唉,可怜那九重天子救不得一浑 家。帝道:后,少不得你先行,咱也只在目下。 更有那两个儿,又不是别树上花,都总是姓刘 的亲骨肉,在宫中长大,却怎生把龙雏凤种做 一瓮酢鱼虾。 【天下乐】有一个董贵人,是汉天子第二位美 娇娃。他该什么刑罚,你差也不差,他肚子里 又怀着两三月小哇哇。既杀了他的娘,又连着 胞一搭,把娘儿们两口砍做血虾蟆…… 【六幺序】哄他人口似蜜。害贤良只当耍。把 一个杨德祖立斩在辕门下,碜可可血唬零喇。 孔先生是丹鼎灵砂……他两人嫌隙于你只有针 尖大,不过是口唠噪有甚争差?一个为忒聪明 参透了鸡肋话,一个则是一言不洽,都双双命 掩黄沙……
4、《南词叙录》 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部关于南 戏的概论性的专著。 对南戏的源流发展、风格特色、文词音 律及代表作家作品都有阐述和评论。 南戏是先元杂剧而生; 为南戏力争社会地位; 演出目的是感发人心; 曲文浅显,出以真情; 反对以宫调束缚南曲 。
(4)漫画式的人物形象 张和尚贪财好利, 铿吝狭隘; 李和尚诡诈无赖,荒淫好色; 吴氏唯欲至上,不择手段; 吴母自私昏馈; 州官奶奶拈酸吃醋,刻薄蛮横; 州官好色俱内,贪财好利,昏庸无能, 恩将仇报。
(5)构思巧妙, 结构新颖 以荒诞情节造喜剧效果; 善于生发铺排: “妻母灸过小僧”——, 邻居齐母灸其侄婿小曾 —— 王氏族不 肯——众邻来劝——王妻谎言; 穿插对照,埋伏照应; 善设悬念,环环相扣。
三、徐渭(1521—1593)及其讽世杂剧
1、坎坷潦倒的奇才狂人
字文长。多才多艺。“自言书第一、诗二、 文三、画四”。其杂剧堪称明代第一。 才学奇,身世奇,性格奇。梅国桢:“病奇 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 奇于画。”袁宏道:“无之而不奇。” 一生“七年冤狱、八试不售、九番自杀” 出名源于袁宏道的推崇 精神分裂症患者 苦难的人生
2、《四声猿》
《狂鼓史渔阳三弄》 《玉禅师翠乡一梦》 《雌木兰替父从军》 《女状元辞凰得凤》
(1折) (2折) (2折) (5折)
语出《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 张扬狂放不羁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精神。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盖猿丧子, 啼四声而断肠。文长有感而发焉,皆 不得意于时之所为也。” 王骥德《曲律》:“徐天池先生《四 声猿》,故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狂鼓史》敷衍三国祢正平“击鼓骂 曹”故事。剧情至为简单,但激情喷 涌,畅快淋漓,为《四声猿》之冠 。
《玉禅师》:玉通、柳宣教、柳翠、
月明。既写官府与佛门的勾心斗角,又 写佛徒欲望与佛门清规的尖锐冲突。
《雌木兰》塑造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为国立功的花木兰形象。 《女状元》写五代少女黄崇嘏巧扮男
装、考中状元,为官断案而被周丞相赏 识故事。
3、《歌代啸》 (1)内容提要
分四出, 每出集中写一件事。 第一出写李和尚偷走冬瓜, 藏于姘妇吴氏家。 第二出写李和尚与吴偷情, 为吴氏之母撞见。 第三出写吴氏之夫王辑迪凭僧帽告妻子通奸。 第四出写州官奶奶在后宅放火, 百姓来救火。
色欲
第一出张、李两和尚大谈男色女色; 李不仅心里想嘴里说, 而且有行动; 州官“ 偷丫头” , 公堂上对吴不尊重; 吴氏骚情满怀、行为放荡 享受现世人生的快乐
(3)情节的荒诞性 张和尚:“出家人父亲多在寺里, 母亲多在 庵里。今我等儿孙 , 又送在观里 , 何等苦 恼。” 李和尚说冬瓜成精,长工说“此想甚是有 理”,以至张和尚痛打瓠子出气。 丈母牙痛, 却灸女婿脚跟,王氏不肯, 众乡 邻说应该从命。 李和尚行奸, 下狱的却是张和尚。 百姓救火, 州官却以明火执杖定罪, 并明令 禁灯,直至禁止月明。 “裁缝孙皮匠” 、“ 精光下颊周胡子”、 “肚大累堆郑俏娘” “世界原称缺陷, 人情自古刁钻。”
(6)语言本色自然、通俗晓畅
张和尚唱:“过几日担将去 , 到长街 , 来换 些米和柴 , 我与你门紧闭 , 酒频筛 , 只吃的 醉醇醇帽儿歪。” 吴氏唱:“你只看这一桩 , 想那两桩 , 还将 奴撇漾。咳, 这世上真没有慈悲和尚。” 州官唱:“从来未敢犯浑家 , 但见你俊庞儿 我梦中也怕。你新规虽再整 , 我狂病是旧时 发, 既已惩罚, 把初犯姑饶罢。” 宾白更是全用口语,而且数量多
二、明中后期杂剧的转型
1、转型期杂剧特点
打破前期题材团圆喜庆、伦理教化、神 仙道化的偏狭,思想渐次深化,社会批 判剧、伦理反思剧兴盛。
2、王九思与康海杂剧
①王九思《杜甫游春》,借老杜酒杯, 浇自己胸中块垒。案头化倾向。 ②康海《中山狼》,取材马中锡《中 山狼传》,属讽刺世情的寓言剧。影响 大。
(2) 晚明社会风尚的反映 物欲
张和尚:“ 谁说僧家不用钱”; 李偷走冬瓜, 想脱手赚钱; 吴氏夸耀娘家“ 私房” ; 州官:“ 只我为官不要钱 , 但将老白入腰 间”; “ 他百姓们辛苦了这一夜 , 亏我弄 得他无赏有罚, 又添出我无边的生意。” “ 经营” 、“ 买卖” 、“ 生意等”等词 汇频现 一种世俗化的“ 快乐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