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熟处理
以水为主要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

•2021/6/7
•32
(一)定义
煮是将初步熟处理的半成品或腌渍上浆 的生料放入锅中,加入多量的汤汁或清水, 先用旺火烧开,再改用中等火力加热、调 味成菜的方法。
(二)工艺流程
煮制一般工艺流程见图8-23。
•2021/6/7
•33
原料 选择
加工 切配
初步 热处理
炝锅
加入 鲜汤 调料
加入 主配料
•2021/6/7
•36
七、炖制法
炖由煮法演变而来,至清代始见于文字 记载。在东北地区,被人们广泛使用,苏 菜系的炖菜,更是风靡全国,其受群众欢 迎的程度可与山东菜系的爆炒技法并驾齐 驱。
•2021/6/7
•37
(一)定义
炖是将经过适当加工整理的较大形状的原料,放入特定
的盛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或鲜汤)和调味品,采取不同的
种多样的,铁器、钢精锅、压力锅、砂锅、海碗、瓷盅、陶
罐、竹盅、瓜盅(西瓜盅、冬瓜盅、南瓜盅、椰子盅)等皆
可。要根据不同的烹调要求和风味特点分别运用。“不同的
加热方式”,炖制时的加热方式不只是一种,根据实际需要,
可采取盛器直接上火加热,也可采取将盛器放入水锅中隔水
加热或盛器入笼屉以蒸汽加热等,有时在烹制同一炖菜时,
料
加 工
工
热 处
理
煸炒 油煎 焯水
热 锅炝 加锅 底 油
葱(或姜、 蒜)(或) 面酱
辣酱
矫
其他
中味
其他
小
加入鲜汤 (或水)、 部分调料
放 入 主
料
加 入 配
火 旺烧 火透 烧入 开味
旺
装
火
勾
收
盘
汁
预熟处理技法

适用于腥、膻、臊等异味较重、血污较多的原料,如牛肉、羊肉、肠子、肚、心脏等。 C、有皮的原料在下锅时应该皮朝下;
• 最好使用保鲜纸封住表面,以防水蒸气进 E、经常对油脂进行过滤和加热处理,以防止过多的沉淀及油脂变质。
• 操作关键是:A、油量多、油温高;B、有些菜肴对原料需要重油、 复炸;C、有皮的原料在下锅时应该皮朝下;D、注意操作安全;E、 掌握原料的成熟度;F、走油后的原料不宜久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蒸汽加热预熟法
• 行业上通常叫做汽蒸,又称气锅、蒸锅。是以蒸 汽为传热介质,将已经加工整理的原料入笼,采 用不同火力蒸制成半成品的初步熟处理方法。
• 可使肉类原料排出血污,除去异味,并保持原料的鲜嫩。
焯水的原则
• 根据原料的性质,掌握好水温和时间 • 掌握好焯水的先后次序,有异味的分锅焯
水 • 选择合适的焯水方法,注重保持原料的质
地
油加热预熟法
• 低温预熟处理法 • 主要是利用低油温对原料进行处理,通常我们把其称为焐油,也就是
用油脂的热传导性,将积蓄的热量传递给原料,使原料达到初步熟处 理的目的。 • 在饮食也常用的是滑油,又称划油、拉油等,是指用中油量、温油锅, 将原料滑散成半成品的一种熟处理技法。多数原料都要上浆,以保护 原料的水分及营养不受损失,保持原料饱满圆润的外型,细嫩柔软的 质感。适用于各类动物性原料的肌肉组织和脏器烹调,一般料型较小, 大多是旺火短时间速成类菜肴。 • 操作关键有:A、注意选择油脂(色泽、质地等);B、上浆的原料应 分散下锅,不上浆的原料应抖散下锅;C、油量要适中,控制好油温; E、经常对油脂进行过滤和加热处理,以防止过多的沉淀及油脂变质。
烹饪工艺学第3节 初步熟处理

01 目的与要求 02 焯水 03 油炸 04 汽蒸 05 走红
1.初步熟处理的目的与要求
(一)什么是初步熟处理?
初步熟处理也称前期热处理、加热预处理、初步热处理、预 熟处理或初熟制备,是指在正式烹调之前,把经过加工整理的烹 饪原料放入水(卤)锅、油锅、蒸锅、熏烤炙炉等不同的传热媒 介中进行初步加热,使其成为半成品,以备正式烹调之用的加工 过程。前面讲过的部分干料的涨发工艺也属于初步热处理。
新鲜又基本无异味的原料,如新鲜的鸡肉、猪肉等也可洗净后直 接煮熟。 c.腥膻味重、血污多的动物性原料,如牛肉、羊肉及动物的内脏等, 要冷水下锅。
d.火候的掌握应适当,一般情况都是旺火煮沸后,打去浮沫,改 用小火,使内外成熟一致,防止外烂内不熟。火力过大容易造 成皮烂肉生的现象,应保持锅中汤汁微沸为好。在煮制过程中, 应不时翻动原料,使各部分受热均匀。
(3)焯水的作用
① 可使蔬菜的色泽更加鲜艳、质地脆嫩和味道醇正 ② 可使肉类原料排出血污、除去异味 ③ 可调整不同性质原料的成熟时间,使质地相近 ④ 可以排出原料中部分的水分 ⑤ 使原料便于去皮,便于切配加工 ⑥ 可缩短正式烹调的时间
(4)焯水的原则
① 根据原料的不同性质,掌握焯水的时间和水温 ② 有特殊气味的原料与一般原料应分别打焯 ③ 深色原料与浅色原料应分别打焯 ④ 先打焯后改刀,避免营养素损失
e.根据原料的性质和切配、烹调的要求,控制好成熟程度,并根 据烹调需要,适时捞起原料。
f.应在原料入锅煮沸后撇尽浮沫,如果短时间内不打尽浮沫,则 变成絮状的杂质,影响原料的色、形和汤汁质量。
g.充分利用煮后的汤汁。在煮制过程中,无机盐的溶解,蛋白质 的水解,脂肪的酯化等因素,使多种营养素溶入汤中,汤汁呈 乳白色。故煮后的汤不能倒掉,要很好地利用。血污较多的动 物性烹饪原料还可以通过焯水的方法去除血污。
烹饪专业—初步熟处理

(一)适用原料 适用滑油的范围较广,家禽、家畜、水产品等烹饪原料均可,且大多是丁、丝、片、条等
小型原料。 (二)操作要领 第一,先要进行滑锅处理(热锅冷油),防止原料黏锅现象发生。 第二,根据原料的多少合理控制油温和油量,油温控制在90℃~130℃。 第三,上浆过的原料要分散下入油锅,适时用筷子滑散至断生捞出,防止原料粘连。
典型菜例一 四季豆的焯水
原料
四季豆200克。
操作步骤
第一步,四季豆清洗干净,去蒂,刀工成型。 第二步,大火冷水烧开,投入四季豆,加热至断生即可。 第三步,捞出后用冷水冲凉,然后浸入冷水中备用。
典型菜例二 猪肚的焯水
典型菜例二 老鸭的焯水
原料
宰杀好的老鸭1只,老姜1块,料酒50克,小葱20克。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1第一步,将猪肉刮洗净,入锅加水煮到八成熟出锅,擦干后抹上醋及酱油15克。
第二步,用七成(约2 2 5 ℃)旺油锅,把肉放入炸约1 分钟,至肉皮起泡有皱纹时当即捞出。 第三步,热锅中放入酱油2 0 克和葱结、绍酒、白糖、八角、桂皮、肉汤,把肉入锅烧1 分钟,取出冷却后切成1 2 片, 皮朝下扣在放有姜丝的碗中,倒入原汤,上蒸笼用旺火蒸酥为止。 第四步,青菜切成5 厘米长的段,在沸水锅汆熟后放在肉上面,上桌时将肉覆在汤盘中揭去扣碗即可。
任务二 过 油
二、走油
走油又称炸、跑油等,是指用大油量、热油锅,将原料炸制成半成品的一种初步 熟处理方法。
(一)适用原料 家禽、家畜、水产品、豆制品、蛋制品等烹饪原料均可,以较大的片、条、块或整型原料为主,
如整鸡(鸭)、蹄膀、鱼等。
(二)操作要领 第一,应用多油量、旺油锅。一般以浸没原料的油量及七八成热的油温为宜,火力要恰 当,防止焦而不透。 第二,注意安全,防止热油飞溅。应采取防范措施,具体办法:一是原料下锅时与油面 的距离应尽量缩小。二是原料投入锅中后应立即盖上锅盖,以遮挡飞溅的油滴。 第三,注意原料下锅的方法。有皮的原料下锅时皮应朝下。经过焯水后的原料,表面含 水量较多,必须控干水分或用洁布揩净水分后再投入油锅,以减少热油飞溅。 第四,注意原料下锅后的翻动,防止粘锅底或者炸焦的现象发生。
烹制前的预制、制汤、勾芡

(一)焯水
(2)沸水锅 方法 先将锅中的水烧开,再投入原料继续加热 适用范围 ① 植物性原料适用于需要保持色泽、脆嫩、含水量较多 的原料,如菜心、芹菜等。 ② 动物性原料适用于腥膻味少、血污不多的原料,如家 禽、猪肉等。 注意事项 ① 沸水锅必须水多火旺,下次下料不宜过多。 ② 原料下锅后略滚即应取出,尤其是绿叶蔬菜,加热时 不可太长。 ③ 某些容易变色的蔬菜,焯水应立即投入冷水中浸泡或 摊开
(二)油炸
2、油温的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掌握
类别、方法、 油温 项目 温油锅 三四成熟 鉴别 运用
80~120℃之间, 适用于滑溜、滑炒等方法。 无响声、无青烟、原料周围会出现少量气泡 油面平静 130 ~180℃之 适用于软炸、松炸等方法, 间,有少量青烟、原料周围出现大量气泡, 油从四周向中间 无爆声 翻动 190 ~240℃之 间,有青烟、油 面平静,搅动时 有响声 适用于焦熘、肃炸、爆炒、 炸烹等方法,原料周围出 现大量气泡,并有轻微的 爆炸声
(一)焯水
3、焯水的分类及范围 (1)冷水锅 方法:原料与冷水同时下锅 适用范围: ① 植物性原料适用于笋类、芋头、萝卜等。 ② 动物性原料适用于腥膻味重,血污多原料。 如野味类、牛肉、羊肉及动物内脏。 注意事项: ① 锅中的水时要多,一定要浸没原料 ② 加热过程中注意翻动原料,使其受热均匀 ③ 应根据原料的性质和烹调的要求,掌握好取 料的时机
制 汤
在爱你的人心里,“无啖汤水饮”简直是世界上最凄惨的事。所以 她们变尽方法,让被爱的人被暖洋洋的一片汤水包围。虽说一碗热 汤的关怀,不可能此生携带。而母亲的青红萝卜煲猪骨,玉米煲猪 心,木瓜煲鸡脚,那味道总是那样的不可磨灭。也许,这里蕴含的 不仅仅是汤的味道,更是母亲的味道。
中式烹调师(中级)理论知识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中式烹调师(中级)理论知识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 初步熟处理分炟、飞水、滚、煨、炸、( )、上色等几种常用的工艺方法。
[单选题] *(A)出水(B)煮(C)焖(D)泡油(正确答案)2. 对原材料进行初步熟处理时,以下操作中,( )是不正确的。
[单选题] *(A) 植物原料糖分重的均要先漂水,减少糖分再炸(B) 所有炸干果都要防止油溢出,注意安全(正确答案)(C) 所有原料下油锅前均需尽量沥净水分(D) 炸扣肉、圆蹄在涂酱油前要先用洁布抹净水分、油分,趁热上色3. 淀粉老化是( )形成的。
[单选题] *(A)由于淀粉存放时间过长而(B)淀粉加热时间过长而(C)淀粉在缺油情况下加热而(D)糊化淀粉溶液经缓慢冷却而(正确答案)4. 糖醋咕噜肉的肉料烹制前预制需要上粉,是( )。
[单选题] *(A)干粉(B)酥炸粉(正确答案)(C)吉列粉(D)半煎炸粉5. 历史上,广州是我国重要的商业城市和通商口岸。
由于贸易活动十分频繁,各地商贾云来,饮食需求倍增,广州菜充分受益。
这说明, ()促进广州菜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单选题] *(A)历史悠久(B)商贸活动(C)经济发屣(正确答案)(D)地理位置6. 以下各点中,属于粤菜工艺特点的是( )。
[单选题] *(A) 烹调方法灵活运用,创新品种层出不穷(B) 广州菜、潮州菜、客家菜互相交融,争相辉映,各出其色(C) 菜肴注重良好的口感,讲究清、鲜、爽、嫩、滑,体现浓厚的岭南特色(D) 五滋六味,调味基础,味型鲜明;惯用酱汁,浓淡相宜(正确答案)7. 配菜可基本确定菜肴的 [单选题] *(A)色、香、味、形、营养(B)色、形。
器、营养(C)营养、色、售价、形(D)售价、形、香、色(正确答案)8. 根据配菜物件分类,配菜可分为( )。
[单选题] *(A) 热菜配菜、冷菜配菜和半制成品配菜(B) 热菜配菜和冷菜配菜(正确答案)(C) 荤菜配菜和素菜配菜(D) 筵席菜配菜和零点菜配菜9. 以下各项描述,不属于料头作用的是( )。
1.4.4.4中式烹饪技法-原料的熟处理

原料的熟处理原料的熟处理很多菜肴并不是一步就可以制成的,都需要先进行初步熟处理。
所谓的初步熟处理,就是将之前已经经过初步加工的原料,通过油、水、汽等方式,将这些原料变成半熟或全熟的操作过程。
经常用到的初步熟处理的方法有四种,即焯水、过油、红锅、汽蒸等。
初步熟处理是烹制菜肴的一个基础环节,不仅可以去除原料的腥膻异味与异物,还可以使原料色泽鲜艳、口感脆嫩,在缩短烹制时间的同时,还方便切配成型。
猪蹄一、焯水的作用、分类与操作要领焯水,又称沸水,是依据烹调的需求,把经过初步加工的原料放入装满水的锅中,加热至半熟的状态,就可以取出,以便切配后再进行烹调。
当然,焯水也是具有一定原则的。
根据原料的特性,不同的原料所用的焯水时间会有不同。
各种原料,大多都有大小、软硬、老嫩的区别,因此焯水时应该分别对待。
比如,莴笋有大小、老嫩的分别,大的、老的,焯水时间要长一点;小的、嫩的,焯水时间要短一点。
一般来说,具有特殊气味的原料要分开焯水,许多原料都具有某种特殊气味,比如芹菜、萝卜、羊肉等。
这些原料如果与一般无特殊气味的原料同锅焯水,就会使一般原料沾染上特殊的气味,影响口味,因此必须分开焯水。
1.焯水的作用(1)便于去皮和切配成型如栗子,核桃仁、西红柿等去皮比较困难,如果能先焯水,去皮就会容易很多,会节省很多的时间。
还有些肉类、动物内脏等原料,焯水之后更加利于切配。
(2)焯水可以去除原料的腥膻等异味如羊肉等具有膻味的肉类,经过焯水不仅可以去膻味,还能去血污、腥气,尤其各种动物性内脏,必须经过这个处理才能达到制作要求,一些蔬菜经过焯水去掉本身的涩、苦等异味后,会变得更加酥脆爽口、色泽艳丽。
(3)有利于节约烹制菜肴的时间经过焯水的原料,基本上已经趋于成熟,在正式烹制的时候,可以更好地提高菜肴的品质,尤其是对那些需要在短时间内烹制而成的菜品,是非常重要的。
(4)能使不同成熟速度的原料保持成熟度的一致不同的原料,成熟的速度也各不相同,所以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中餐烹调技艺期末测试题一及答案

期末测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初步熟处理分飞炟、水、滚、煨、炸、()、上色等几种常用的工艺方法。
A、出水B、煮C、炯D、泡油2、具有“主料处理方法是滚煨”,“没有固定配料,但一般配姜件、葱条”,“汤味清爽鲜美”的烹调法是()。
A、滚B、烩C、氽D、清3、不同的维生素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理功能,如果严重缺乏()会引起坏血病。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4、在烹调加热中,维生素会不同程度受到损害,受失程度大小的顺序是()。
A、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B1>其他B族维生素>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DB、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B1>其他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C、维生素B2>其他B族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D、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其他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5、《饮膳正要》主要是()方面的权威著作。
A、烹饪原料B、食单菜谱C、食疗方剂D、饮食市场6、()不是烹调热源必须满足的条件。
A、提供足够的热量;污染少B、便于调节;方便使用C、能耗低;安全性好D、价格低;美观耐用7、关于火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烟、无响声、油面较平静的油温大致为70~100℃B、火力的强弱取决于炉火C、在密封良好的情况下蒸气量越大,蒸锅里的温度越高D、在实际操作中,把火力的大小分为猛火、中火、慢火三个等级8、按调味的工艺划分,大致可划分出12种调味方法,但是()不属于其中之一。
A、干撒味料B、随芡调味C、烹制加味D、多次性调味9、烹制五彩鸡丝适宜使用()手法勾芡。
A、吊芡B、泼芡C、浇淋芡D、推芡10、在配菜中,“笋炒生鱼片”主辅料颜色的配合属于“()”搭配。
A、同色B、异色C、顺色D、逆色11、()属于料头中的小料头。
A、蚝油料:姜片、葱度B、鱼球料:姜花、葱度C、菜炒料:蒜茸、姜花或姜片D、五柳料:蒜茸、椒丝、瓜英丝、锦菜丝、红姜丝、酸姜丝、养头丝、葱丝12、我们把安排菜肴制作次序与进度的技术工作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步熟处理、糊浆与勾芡
教学目的:1、了解初步熟处理的几种方法。
2、了解挂糊和上浆的方法。
3、学会制汤
教学重点:1、初步熟处理的方法。
2、制汤应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一、让学生相互交流做菜肴的方法和经验。
二、初步熟处理的方法
1、焯水
2、走红(上色)
3、过油(油锅)
问:你会哪一种或在生活中见过哪一种?
一、制汤
关键:原料鲜味足无腥膻味,冷水下料中途不宜加水,掌握好
火力与加热时间,注意调味料的投放顺序。
二、挂糊与上浆
问:1、挂糊与上浆的区别在哪里?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2、你见过或吃过的菜肴有挂糊或者上浆的吗?
六、勾芡
勾芡是在菜肴接近成熟时,将调好的粉汁淋入锅内使卤汁调浓,增加卤汁对原料的附着力的一种方法。
关键:1、在菜肴即将成熟时进行。
2、锅中汤汁不可过多或过少。
3、菜肴卤汁中的油量不宜过多。
小结:学生进行
作业:1、原料的初步熟处理方法有哪几种?
2、制汤的关键是什么?
3、挂糊和上浆有何作用?两者区别何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