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工资部门与财务部门工资总额不一致 某矿工资部门提供的2010年1-9月工资汇总表工资总额1046万元,财务部门支付的工资总额1072万元,差额26万元(表外发放其他奖金)。 违反了龙煤双发【2010】9号文件《劳动工资管理实施细则》第二十七条关于“劳动部门统计的工资总额必须同财务部门支付的工资总额相一致”的规定。 审计决定:依据龙煤双发【2010】126号文件《双鸭山分(子)公司审计处罚暂行规定》第十七条(五)款规定,对该矿主管领导处以500.00元罚款。
第二节劳动用工管理及其他管理
1、临时性用工未实行劳务派遣管理(提供临时工名单、与合同及劳务工资表核对,食堂,捡煤点,后勤等;劳务工资) 2009年,某矿招用临时工103人次,发生工资642,466.00元,2010年1-9月,招用临时工98人次,发生工资 258,222.00元,均未实行劳务派遣管理,未签订劳务合同。 违反了龙煤双发【2010】9号文件《劳动工资管理实施细则》第六条5款关于“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办法》的规定,对临时性用工实行劳务派遣管理。未经公司批准使用的临时性用工必须全部予以清退”的规定。 审计决定:依据龙煤双发【2010】9号文件《劳动工资管理实施细则》第七条4款规定,对矿长处以5,000.00元罚款、工资科长处以500.00元罚款。限在接到审计报告30日内,对临时性用工报公司审批、实行劳务派遣管理。
应付职工薪酬账套审计
应付职工薪酬账套审计
3、矿领导违规计发通勤费 某矿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该矿领导班子人员计发通勤费3,8万元(21个月*18个人*100.00元)。 违反了双矿发〔2009〕2号文 件《劳动工资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四)款关于“实行年薪制的人员,不再享受企业内部以各种名义发放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及其他各种职务性补贴和津贴”的规定。 审计决定:依据龙煤双发〔2010〕126号文件《双鸭山分(子)公司审计处罚暂行规定》第十八条规定,将违规发放的通勤费3,8万元,如数追回上缴财务科。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 应付工资的审计目标 • 应付工资审计程序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案例
• 审计人员在审计某公司20×7年“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审计人员在审计某公司20× 20 应付职工薪酬” 发现6月份工资比5月份工资多出8万元, 时,发现6月份工资比5月份工资多出8万元,而审查人 事档案时发现7月份没有招进新员工。调阅6 事档案时发现7月份没有招进新员工。调阅6月份应付职 工薪酬的原始凭证,发现工资结算单上的工资总额与6 工薪酬的原始凭证,发现工资结算单上的工资总额与6 月份相差不大, 月份相差不大,而在记账凭证后还附有某餐厅负责人的 收据一张,金额7.6万元。经向餐厅负责人询问得知, 7.6万元 收据一张,金额7.6万元。经向餐厅负责人询问得知, 7.6万元是该企业餐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 万元是该企业餐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 7.6万元是该企业餐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餐厅负责人 提供了该公司有关人员签字确认的原始凭证。 提供了该公司有关人员签字确认的原始凭证。后被审计 单位有关人员也承认利用“应付职工薪酬” 单位有关人员也承认利用“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列支招 待费。 待费。审计人员提请被审计单位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 行补充处理,修改会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 行补充处理,修改会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获得了被审 计单位的同意。 计单位的同意。
请问:
• 审计人员采用了哪些审计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被审计单位为什么要将招待费列支“应 应 付职工薪酬”? 付职工薪酬 • 此事项是否需要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中?
审计师《企业财务管理》考点: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审计师《企业财务管理》考点:应付职工薪酬审计审计师《企业财务管理》考点:应付职工薪酬审计导语:审计师考试全称为全国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其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10月中旬举行,报名时间约为4月上旬。
下面就由店铺来告诉大家审计师《企业财务管理》考点:应付职工薪酬审计,方便大家学习参考!一、运用分析方法检查应付职工薪酬总体合理性1.分析比较近期各年度和本年度各个月份职工薪酬变动情况,判断其变动有无异常;2.将本年度产品生产成本中直接人工费用与前期比较,查明其异常波动原因;3.将本年度管理费用中人工费用与前期比较。
如有变动应取得管理当局有关员工工薪变动的决议。
【例题5·多选题】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属于对应付职工薪酬进行分析的有( )。
A.分析比较近期各年度和本年度各个月份职工薪酬变动情况B.将本年度产品生产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费用与前期比较C.核对工资总额的组成内容是否符合有关的规定D.将本年度管理费用中的人工费用与前期比较E.核对工资标准是否符合有关的规定[答疑编号6162204105]【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分析方法包括:(1)分析比较近期各年度和本年度各个月份工资变动情况,判断其变动有无异常;(2)将本年度产品生产成本中直接人工费用与前期比较,查明其异常波动原因;(3)将本年度管理费用中人工费用与前期比较。
二、工资总额真实性的审查1.查阅有关记录、资料,查明在册员工总数的真实性。
关注:是否存在虚列员工名额,人为调节成本、费用,隐匿利润,偷漏企业所得税的现象。
2.审查工资总额各组成项目的真实性。
检查各种奖金的发放是否真实、合法;检查各种津贴、补贴的开支的真实性。
三、工资结算与分配审查(P301)通过检查、复核工资结算表和工资结算汇总表,逐级审查工资计算及汇总的正确性。
1.计时工资的审查2.计件工资的审查3.奖金、津贴和补贴的审查(合规性)4.标准工资的审查5.代扣代缴款项的正确性的审查6.应付工资和实发工资正确性的审查7.工资分配正确性的审查查明是否划清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生产经营性支出与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以及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课件提纲

(1)分配工资、职工福利费、各种社会保险费、住房 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职工薪酬时:
借:生产成本
140[100+100×(10%+12%+2%+10.5%+2%+2%+1.5%)]
制造费用
28[20+20×(10%+12%+2%+10.5%+2%+2%+1.5%)]
管理费用
50.4[36+36×(10%+12%+2%+10.5%+2%+2%+1.5%)]
工教育经费 3(200×1.5%)
——职工福 ——社
——住房公
——工会经 ——职
(2)将自产液晶电视用亍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借:生产成本 140.4(80×1.5×1.17) 制造费用 35.1(20×1.5×1.17) 管理费用 28.08(16×1.5×1.17) 销售费用 56.16(32×1.5×1.17) 在建工程 45.63(26×1.5×1.17)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0.53(6×1.5×1.17)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15.9 实际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15.9 贷:主营业务收入 270(180×1.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5.9 借:主营业务成本 1工资总额的10%、12%、2%和 10.5%计提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缴纳给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分别按照职 工工资总额的2%和1.5%计提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企业预计 20×8年应承担的职工福利义务金额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职工福 利的受益对象为上述所有人员。 (2)x公司将自产液晶电视发放给职工作为个人福利,每台电 视的成本为1万元,计税价格(售价)每台为1.5万元,其中生产部 门直接生产人员为80人,生产部门管理人员为20人,公司管理人 员为16人,与设销售机构人员为32人,建造厂房人员26人,内部 开发存货管理系统人员为6人。 (3)为总部部门经理级别以上职工每人提供一辆奘迪轿车免 费使用,该公司总部共有部门经理以上职工10名,假定每辆奘迪轿 车每月计提折旧0.2万元;
“应付职工薪酬”存在的弊端及其审计

“应付职工薪酬”存在的弊端及其审计薪酬是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也是企业最重要的现金结算款项,但由于会计主体的利益驱动和会计人员对“老板”存在着明显的依附关系,应付工资也是较为容易出问题的一种流动负债,所以对应付工资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应付职工薪酬存在的弊端(一)虚报员工人数,虚增应付职工薪酬,转移应付职工薪酬。
主要表现为:有的单位虚增调入员工,扩大应付工资;有的单位则不删除调出员工姓名,增加应付工资;有的单位故意不删除死亡职工,虚增应付工资;甚至有的单位干脆虚列员工姓名,无中生有,扩大应付工资。
并将其金额转入“小金库”。
(二)冒领工资、贪污占用。
主要表现为:有的会计人员利用单位临时工的流动性特点,捏造临时工用工人数、多报加班天数、夜班费,串通舞弊扩大工资,然后冒领工资,侵占工资款项,贪污占用。
(三)工资计算不准确,扩大工资总额。
主要表现为:有的不该列入应付工资总额的独生子女补贴,职工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职工离退休支出、劳动保护费、纳税人负担的住房公积金、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探亲路费等列支于工资总额,扩大工资总额;有的虽然工资总额项目内容正确,却在工资加计总数时混水摸鱼,扩大工资总额。
(四)借鸡生蛋,损公肥私。
主要表现为:有的会计人员将代扣款项瞒天过海,占为己有;有的单位将代扣款,如代垫的房租、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根本不扣,而是作为福利分给职工。
(五)利用工资费用调节成本,调控利润。
主要表现为:有的单位为了调节当期损益,将不该列入工资费用的费用列入工资费用,将不该列入生产成本的工资列入了生产成本,在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之间进行调节;有的单位偏离工资分配的正确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调节,在主要产品和在建工程之间进行调节,从而调节成本,达到调控利润的目的。
二、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一)制定合理的应付工资审计目标,为实现应付工资审计指明方向。
应付工资审计目标具体包括:(1)明确应付工资的提取和支出依据的合规性;(2)明确应付工资期末余额的真实性和正确性;(3)明确应付工资分配的合理性;(4)明确应付工资总额的合法性;(5)明确应付工资报表披露的恰当性。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要点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要点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获取或编制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表:审计人员需要获取被审计单位的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表,并对其内容进行逐项审计。
2. 核对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表与应付职工薪酬总账:审计人员需要核对被审计单位的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表与应付职工薪酬总账,确保两者的数据一致。
3. 抽查应付职工薪酬相关凭证: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部分应付职工薪酬凭证进行抽查,包括职工的劳动合同、工资单、社保缴纳记录等,以确保应付职工薪酬的正确性和合规性。
4. 检查应付职工薪酬的计提和发放:审计人员需要检查被审计单位应付职工薪酬的计提和发放情况,确保计提金额与发放金额一致,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
5. 检查社保和公积金的缴纳情况:审计人员需要检查被审计单位社保和公积金的缴纳情况,确保公司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保和公积金。
6. 检查应付职工薪酬的其他相关事项:审计人员还需要检查被审计单位应付职工薪酬的其他相关事项,如职工福利费的使用情况、工会经费的使用情况等,以确保其合规性和合法性。
总之,应付职工薪酬审计要点是确保被审计单位应付职工薪酬的正确性、合规性和合法性,以及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的要求。
应付职工薪酬的实质性程序审计实训分析

应付职工薪酬的实质性程序审计实训分析
职工薪酬是企业的重要支出之一,对于企业来说,合理的薪酬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士气,提高企业的效益。
因此,企业需要进行实质性程序审计来确保薪酬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实质性程序审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审查薪酬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审计人员需了解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和政策,并审查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自身情况。
此外,还需要了解企业的薪酬政策具体实施情况,通过审查薪酬报表等资料来核对企业执行薪酬政策的准确性。
2. 审查薪酬计算方法和标准。
审计人员需要了解企业薪酬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以确保其合理性。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查看企业的薪酬单,核对员工工资、福利、奖金等收入是否按规定计算,同时核对企业是否准确地计算社保、公积金等相关费用。
3. 审查薪酬支付情况。
审计人员需查看企业的薪酬支付记录,核对支付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制定的薪酬政策。
审计人员还需要审查薪酬支付流程、资金流动情况和支付凭证是否完整。
4. 审查薪酬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审计人员需要了解企业的薪酬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薪酬管理的职责分工、管控程序等。
审计人员还需要审查薪酬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实质性程序审计对于企业职工薪酬的管理非常重要。
企业需要重视薪酬管理,建立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并进行定期审计,以确保薪酬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企业效益。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1、社保与工资未进行分开核算,这个问题一般都是企业会计懒或者说是企业
根本就不交社保或者故意少缴社保所致;一般处理方法就是根据凭证推算社保基数、同时根据社保比率换算恢复还原社保金额;
2、企业一些临时员工、福利直接走现金或者福利未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
目核算,需要对借贷方发生额进行还原处理(以方便后续报告汇总和编制现金流量表);
3、企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伙食补贴、高管的福利性租房租金以及医疗补贴等
未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直接走现金或者银行存款,需对借贷方发生额进行还原,原因同2;
4、对期末其他应付款中代扣代缴的社保(个人部分)期末余额进行还原,还
原进入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余额重分类),应付职工薪酬转入的其他应付款(负债与负债之间的转换而已);
5、应付职工薪酬分配表重点关注非损益类的对方科目是否合理,并检查分配
合计与账面计提数之间的差异是由什么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