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 美术 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创造美的艺术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评价与反馈
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及时、具体的评价 和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与 不足,激发持续改进的动力。
学生常见问题与解答
问题1
如何找到创作的灵感?
解答1
灵感来源于生活,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 环境,从中发现有趣的元素和细节。
问题2
画面构图总是感觉很乱?
学生常见问题与解答
解答2
构图时注意主次分明,突出主题,适当运用对比、对称等构图法 则,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需材料。
草稿阶段
在草稿纸上绘制出初步 的构图和细节,不断调
整和完善。
完成阶段
在画纸上细致地绘制出 最终作品,注意色彩搭
配和细节处理。
展示阶段
将作品展示在班级或学 校展览中,供同学和老
师欣赏评价。
作品展示与评价
展示
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班级或学校展览中,让更多人欣赏到学生的创意和才华。
评价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从创意、构图、色彩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 学生不断提高创作水平。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和学习,共同进步。
本课主要学习了创造力的培养、 绘画基础技法的运用以及绘画材
料的探索。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难点 是教授绘画基础技法和指导学生
选择合适的画材。
改进方向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 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 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同时增加 更多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
操作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数字艺术
利用计算机和数字技术创作的艺术作品,如动态图像、虚拟现实艺术等。
04 学生实践与创作
创作主题与要求
主题
以“我的梦想家园”为题,创作一幅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作品。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知道美术的概念以及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教法分析:通过欣赏名家画作来导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美术的定义,再举例讲解一副优秀美术作品的完成需要很多努力,重点讲述立意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探究,使学生能够掌握简单鉴赏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图片并引发学生思考作品内容,谈谈对于作品的理解。
2、分解作品的立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对于美术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艺术作品的内容以及了解一副优秀的作品它的创造力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难点:分析画作的立意。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法,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听一段音乐教师问:这段音乐美不美,动不动听?旋律、节奏、音色等就是歌曲内容的存在方式,它所产生的美感,我们把它叫做形式美。
那么美术作品是否也如此呢?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
① 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 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提出问题:这件作品描述了什么?它美在哪里?什么是美术?美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
③ 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
(2)发展阶段① 欣赏、评述江山如此多娇:整个画面要表现出我们伟大祖国的风貌:近景是江南青绿山川、苍松翠石;远景是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中景是连接南北的原野,而长江和黄河则贯穿整个画面。
周总理看了画稿以后,指示说,画面还要画上红太阳,体现“东方红,太阳升”之意。
周总理说:“画上红太阳,也是象征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1富于创造的造型艺术课件1新人教版

同学们,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 了什么是美术。本课,我们将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 品中描绘了哪些形象?分别涵含了什么含义?
沁
园
春
·
雪
毛 泽
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云海
苍茫的云海,以其辽阔的景象体 现了祖国山河的博大广袤。
朝阳
辉煌的红日,象征中国如朝阳, 跃然升起于世界东方。
长城
万里长城随山起伏,蜿蜒深远。象征 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生生不息的精神。
2019/5/2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5/2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讨论
通过欣赏分析,谈谈美术作品 是如何产生的?
• 美术的产生: 一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二是需要创造性的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技巧。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美术7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精品课件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美术作品的产生: 一 :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二 :需要创造性的构思和独特表现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板书设计: 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现实生活
美术作品
创造性的构思
独特的表现技巧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天安门
人
国
毛人
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家
主民
大 会 堂
博
席英
物 馆
纪雄 念纪
堂念
碑
人民大会堂
傅抱石(左)与关山月(右)
现
江代
山 如
傅 抱
此石
多关 娇山
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美术中的形式美又是什么呢?
象征 (使用价值)
装饰 (一种形式上的美感)
现
江代
山 如
傅 抱
此石
多关 娇山
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2、培养我们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发展的眼 光去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 我们身边的环境,从而提高我们的审美和 文化素养。
第一课_创造美的艺术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创造美的艺术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2.培养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和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会从多角度来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2.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教具与学具教具:幻灯片、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
教学流程图社导入教学1.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河山的实景照片,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学生认真倾听、细致观察。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快速画出中国版图的轮廓线。
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的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和学生一起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给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画幅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绘画作品从构图角度、色彩角度、象征意义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
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体味山水画的意境,深化对美术富有创造力表现的理解,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兴趣。
思考研究教师提问:什么是美术作品总结:包含着形式美法则的物品都可以称为美术作品。
教师展示一些作品,包括一幅绘画作品,一幅雕塑作品,一幅木版年画,教材中的“漆盒”,教材中的“民居院落一角”。
教师提问:这些物品哪一些可以被称之为“美术作品”?为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对上述作品进行归类分析。
比如绘画和雕塑是美术家为了审美的目的而创作的,这毫无疑问是美术作品。
而木版年画、漆盒、民居院落也是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制造出来的,在当时虽然普通,但是经过历史的积淀会逐步获得较高的价值。
也可以结合“思考与交流”或“活动建议”来进行教学。
最后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点明:1.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美术7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精品课件

49
50
51
52
53
54
55
抱石皴,即以皮纸破笔绘山水,用散锋 乱笔表现山石结构。这种“皴法”以气 取势,磅礴多姿,自然天成,也成为傅 抱石“打破笔墨约束的第一法门”。
56
57
课堂主题活动五 认识关山月
关山月在艺术上坚持岭南画派的革新主 张,追求画面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他 的山水画立意高远,境界恢宏;他的梅 花,枝干如铁,繁花似火,雄浑厚重, 清丽秀逸。他先后出版有《关山月画集》 《关山月、傅抱石东北写生选》《关山 月作品选》《井冈山》等作品。
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 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技能目标:在鉴赏中认识和感受作品的创造性构思和 独特的表现技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鼓 励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深切体会艺术与生活的 关系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 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
18
19
20
21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 艺术。
22
课堂主题活动一 欣赏图片,感受祖国的美景。进一 步领略中国的山水如画。
23
24
25
26
27
28
29
课堂主题活动二 欣赏《江山如此多娇》
34
红霞耀目,光辉一片,冲破了灰暗的 天空,使人感到‘红装素裹,分外妖 娆’。”这幅煌煌巨制庄重典雅,笔 墨淋漓,气势磅礴,尺幅之大创下了 历史记录,画面右上角的一轮红太阳 的直径就将近一米。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以介绍具象艺术与抽象艺术为主要内容,通过欣赏和分析具体的美术作品,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通过对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探讨,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情感目标:感受具象艺术与抽象艺术的美感,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分析具体的美术作品,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两种艺术形式,并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典型的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作品,以便学生欣赏和分析。
2.教师应搜集一些与这两种艺术形式相关的资料和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这两种艺术形式。
3.教师应准备一些教学用具,如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等,以便更好地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欣赏一些典型的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入这两种艺术形式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知识点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工具,向学生介绍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发展历程以及代表性艺术家等知识。
具象艺术的特点是形象具体、写实性强,能够让观众清晰地感受到作品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抽象艺术则更注重表现形式、色彩和构成等方面,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和情感的表达。
通过对这两种艺术形式的介绍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与讨论。
3.实践探究:让学生尝试运用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技巧和方法进行创作。
具象艺术的创作可以从模仿入手,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具象作品进行临摹或创作;抽象艺术的创作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可以让学生从色彩、构成等方面入手进行创作。
_第一单元 第一课 《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欣赏与讨论:分析图片采用了哪种造型艺术?可以用那些词语形容长城的壮美雄浑?分别从近景、中景、远景进行分析画面内容。
林德坤画作的长城国画,一览众山、苍海独尊、蜿蜒曲折、跌宕起伏、沧桑雄峻、苍茫恢宏、峻峭刚猛、气象万千,充分展示长城之壮美雄浑。
雄伟的万里长城,朝霞浸染,层峦叠嶂,与天相连,美美与共,正所谓古老长城尽朝晖!中华民族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和“国富民强”的美好愿景跃然纸上,成为又一道别致风景。教师引导欣赏分析
美术的产生:一是源于对生活的感受,二是需要创造性的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技巧。
欣赏要从:构思、构图、表现手法、色彩、价值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思想的内涵,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走进生活与大自然,深切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重点
美术作品的产生离不开生活和创造性的构思和技巧。
难点
如何理解美术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新知导入
出示视频:航拍祖国大好河山引入本课。观看视频说一说有什么感受?雄伟、气势磅礴这就是生活与艺术中的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观赏回答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讲授新课
二、新知讲解
1.引导启发:出示图片问:观察图片,说一说生活中的美景分别美在哪里?
第一单元第1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教学设计
课题
1.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 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 作品的创作。
《江山如此多娇》 傅抱石、关山月
创作背景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建立十周年,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 需要一幅大型的国画,决定由傅抱石和关山月来完成。国务院 批准了郭沫若与吴晗的建议:以毛泽东作的“沁园春”(咏雪) 的词意为题材,主题是“江山如此多娇”。陈毅提出:“必须 体现江山之娇,图中可见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白雪皑皑的西 北高原,郁郁葱葱的江南大地,还要见东海。地理包括东南西 北,季节变化有春夏秋冬,充分地体现多’的磅礴气势。”而 关于画中“须晴日” 的表现,郭沫若认为:“须晴日那是解放 前写的,如今已解放十年了,还不出太阳?我想应在画上出现 大海波涛滚滚,升起一轮红日。”两人茅塞顿开,忙着动起笔 来,三个多月后,完成初稿。周恩来审定时,提出画幅应加大 尺寸,太阳需放大数倍。傅抱石与关山月当即剪了几个太阳模 样,试看以后,最后选中一个最大的。后由毛泽东手书“江山 如此多娇”六个大字于其上,悬挂于人民大会堂。
这样一组画面及歌唱家深情地演 绎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一单元 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 创造美的艺术
同样是歌颂祖国, 除了歌曲你还能想到哪些 艺术表现形式?
沁园春·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 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 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
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
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 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
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如何让这些景色融入一体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呢?
一、什么是美?
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活动,是能 够激起人们感情愉悦的感性形象。
二、什么是美术
活 象,,美让我而术我们且就们的还在积同善你学极于的善参分身于析与观边、各察,比类发较在美现、日术美辨常学的别生习形, 活抓动取,了一最起美去的探地索方。美其,实发在现艺美术!作同品 样和,现我实们生也活可中以并应不是用缺美乏术美这,种美特与殊美
的的文现化象形无式处去不寄在托,我自们己缺的乏思的想是,审表美
达的自意己识的与情发感现.美的眼睛。如果大家留
心观察,你们会发现美真的是无处不
在!
再 见!
《江山如此多娇》 傅抱石、关山月
《江山如此多娇》 这幅作品近景、中景、远景都描绘了哪些事物?
中国画讲究意境,如梅兰竹菊四君子有气节高尚之意,那画面中 的山、长城、松树、长江、景、中景、远景都描绘了哪些事物?
有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这幅画中你有感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