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保健学完整复习资料
体育保健 全面复习资料

◎1.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应用学科。
◎2.营养是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所需要的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3.蛋白质:营养功用①构成机体组织②调节生理功能③供给热能◎4.必须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异亮氨基酸,亮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基酸,苏氨基酸, ,组氨基酸)◎蛋白质:完全蛋白半完全蛋白不完全蛋白质是根据必须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比列利用率高来划分>◎5.必须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来提供>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6.比赛当日赛前一餐的饮食营养原则和措施?a.赛前一餐的食物体积要小,重量轻,能提供500-1000cal的能量>b. 赛前一餐在比赛开始的3个小时以前完成.C比赛当日不宜换食新的食物或改变习惯饮食的时间.d.大量出汗的比赛项目及在高温环境下比赛时,应在赛前补液500-700ml.e.耐力性项目比赛应进行赛前补糖,时间应在15-30min进行, 常用的补糖种类葡萄糖/蔗糖/果糖/低聚糖每小时15g◎7.运动营养补充的误区?一.强调特殊营养的补充,忽略基础营养的摄入二.强调宏量营养素摄入,忽略微量营养素供给三.强调蛋白质补充,忽略碳水化合物摄入四.强调晚餐的丰盛,忽略早餐的多样性五.强调口渴补水,忽略补液的科学性◎8婴儿期:出生后7天----1岁前幼儿前期(托儿所期):1~3岁幼儿期(幼儿园期):3~6-7岁儿童期(小学期):6-7岁~12岁少年期(中学期):13~18岁儿少期(小学—中学):6~7岁----18岁青春期:女10~18岁男12~20岁青年期:20~35岁中年期:35~60或65 岁老年期:女子60岁以上,男子65岁以上◎9书本P104/106◎10.女子的一般体育卫生要求??1、运动负荷小于男生。
2、要注意循序渐进和发展上肢力量及加强保护。
体育保健学复习资料(全)

体育保健学复习资料(全)《体育保健学》复习题绪言一、名词解释:体育保健学二、填空:1、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_________过程中_________与_____的一门_______、_________科学。
2、体育保健学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结构与机能之间是辩证关系,二者之间是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______功能,功能又_______结构。
4、人体的任何“运动”形式都是在_________支配下,以________为杠杆,以_________为枢纽,以_________所进行的各种位移运动。
第一章健康概述一、名词解释:1.健康 2.亚健康状态二、简答:1、运动缺乏的标准。
2、影响健康的因素。
3、运动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二章体育卫生与运动环境一、名词解释: 1.采光系数 2.冷环境二、填空题:1、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运动场地的一般卫生要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室外运动场的方位最好是其长轴与子午线_______避免阳光的直射。
4、室内运动场地人工照明的卫生要求是光线均匀,不闪烁、无浓影等,室内照度不能小于_____Lx。
三、选择题:1、冷环境的作用有( ) 。
A.使皮肤血管收缩,致使皮肤血流量减少。
B.心率减慢C.内脏器官血液循环加快D.汗腺分泌量相对减少2、径赛场地的要求包括( ) 。
A.跑道应该平坦结实B.富有弹性C.终点线后至少有10m的缓冲空地D.必须安装洒水装置3、游泳池的卫生要求是( ) 。
A.每月都应对水质进行检查与化验B.pH为7.2-8C.余氯含量为0.2—0.5mg/mL D.大肠杆菌不超过3个/mL4、不得入场游泳者包括( ) 患者。
体育保健学总复习(体教)

•
4.何谓生活方式? 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 体格检查 第一节 体格检查概述 第二节 体姿检查
• 1.怎样判断人体直立位的姿势? • 2.如何对脊柱进行检查判断?引起姿势异常 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通过体育锻炼预防 和矫正? • 3.如何对人的腿形、足弓进行检查判断?
第三节形态测量与评价
• 1、人体测量有何基本要求? • 2、15项基本测量指标有哪些?怎样测量? • 长B、皮褶厚度) A B ) • 3、如何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 • (BMI、腰臀比、臂围差)
• 4.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有哪些?
第四章不同人群体育卫生
•
1.何谓生长、发育,儿少生长发育有何 基本规律? 2.根据儿童少年身体各器官、系统的解 剖生理特点,你认为应如何安排儿童少年 的体育教学、课外锻炼? 3.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有何意义?有哪 些体育卫生要求? 4.女子体育锻炼有哪些卫生要求?
•
第四节机能检查
•
1. 心血管系统机能常用指标有哪些?如 何应用?(心律、早搏、血压) 2. 心脏增大的原因有哪些?怎样鉴别工 作性与病理性心脏增大? 3. 评定心血管系统机能常用的试验方法 有哪些?怎样评价? 4. 何为最大吸氧量?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哪些?
• • • •
第三章体育卫生
• 1.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 2.体育运动的禁忌症有哪些? • 3.运动场地设备的一般卫生要求有哪些? • (场址选择、田径、球类)
绪言 复习思考题
• 1.什么是体育保健学? • 2.体育保健学研究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 3.体育保健学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第一章体质与健康
•
1.何谓体质? 由哪几部位构成? 2.健康、亚健康?亚健康有何特征? 3.影响体质与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其中起决 定作用的是什么?健康的四大基石是什么?
体育保健学 复习

1.痉挛2.脱位3. 左右摇摆试验阳性4.髌骨边缘指压试验5.开放性软组织损伤6.慢性损伤7.髌骨摩擦试验8. 伸膝抗阻试验9. 髌骨抽动痛 10. 肩外展疼痛弧试验11.运动性疾病12.运动损伤13.肌肉痉挛 14.闭合性软组织损伤15.现场急救16.昏厥17.运动性贫血18.急性损伤19.髌骨压迫试验20.按摩 21.髌骨劳损 22.衰老 23.基础心率24.开放性软组织损伤25.慢性损伤26慢性损伤27. 单足半蹲试验 28.过度紧张 29.运动中腹痛 30.体格检查 31.社会性体格焦虑32.骨折33..麦氏试验阳性34.髌骨软骨摩擦试验35.运动性血尿4.慢性损伤36.麦氏试验37闭合性骨折38自我监督1.过度紧张常在发病。
2.正常人在空腹时血糖浓度一般在之间。
3.运动性贫血的原因与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可以解释的两个观点是、。
4.安排运动量的原则是当男子Hb在女子在,可边治疗边训练,但应减小量与强度。
5.运动性血尿的发病机理,至今仍不清楚,目前尚有以下几种解释: 、、、。
6.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较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
7.骨折的原因有、、、。
8.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关节脱位多为,并多为所致。
9.骨骺损伤分为两大类,即和。
10肩袖损伤是指和的创伤性炎症。
11. 引起的骨折发生于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
12.按有无伤口与外界相通,可将损伤分为和。
13.造成昏厥的原因主要有、、、胸内压与肺内压升高。
14.肝淤血引起的腹部疼痛的位置在。
15.一般人贫血的诊断标准男、女分别为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分别低于,红细胞数目分别低于。
16.合理安排膳食(运动前的进食量、种类及时间),运动前不宜吃的过饱和饮水过多,不宜吃的食物,活动后分钟后进食,饭后小时后运动。
17.凡出现血尿,无论有无症状,均应停止训练。
18.止血的方法有、、。
19.按骨折的原因,分为和。
20.髌骨劳损早期X光片多数正常,晚期在侧位及轴位X线片上可有髌骨关节间隙,或髌骨关节面上下形成,附丽部增厚,钙化或骨化阴影,髌骨关节面不光滑。
体育保健学复习资料

1. 对运动员来说,合理营养一方面用来维护身体的健康;另一方面,营养因素也是提高运动员成绩的重要手段。
(√)2.若需两人同时对某患者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时,两者操作频率之比应为2:15。
(×)3. 转折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肢体粗细差不多的部位。
如上臂、大腿下段和手指等处。
(×)4. 冷敷的作用是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抑制神经的感觉,有止血镇痛,减轻肿胀的作用。
(√ )5. 预防髌骨劳损的发生,最主要的是杜绝大运动量训练。
(×)6. 对于月经初潮不久的女子运动员月经期参加体育比赛,可采用“人工月经周期”来调整月经期,使其错开比赛期。
(√)7. 温水浴能消除运动后的疲劳,因此运动后可通过长时间的温水浴消除运动后的疲劳。
(×)8. 环形包扎法主要用于包扎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
(×)9. 颈椎骨折的患者在送往医院时,要将头扭至正常位置后,再平卧在平板上,专人保护头部。
(×)10.和一般健康人相比,运动员在相同的定量运动中心率增加较少。
(√)11. 运动性贫血与其他类型的贫血都有共同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都是血液携氧能力的低。
(√)12. 人体身高在一天内有1~3cm的变化,傍晚高于早晨。
(×)13. 一般来说,运动能量物质应以糖为主,赛前短时间内蛋白质的营养不重要。
(×)14. 晕厥主要是大脑缺血缺氧。
(√)15. 按摩时的用力方向应为离心方向。
(×)16. 运动损伤后,要坚持训练,这是磨练意志品质的好机会。
(×)17. 运动损伤影响训练和比赛,最好的方法就是抓紧治疗。
(√)18. 当患者发生骨折同时拌有休克时,应先处理骨折,再处理休克。
(×)19. 螺旋型包扎法主要用于包扎肢体粗细相差不大的部位。
(√)20. 做胸外心脏挤压的频率应为75次/分。
√21. 当患者发生骨折同时拌有休克时,应先处理骨折,再处理休克。
运动保健学完整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及填空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包括: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创伤防治以及医疗体育。
卫生原则:循序渐进、系统性、全面性、个别对待。
1989年WHO提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标准影响健康的因素:人类生物学、生活方式、环境和卫生服务的获得性。
运动缺乏:久坐习惯、机体缺乏运动应激刺激,不运动或很少运动。
如果每周运动不足3次,每次运动时间不足10min,运动强度偏低,运动时心率低于110次/min,则称运动缺乏。
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组成的宏量营养素,由矿物质和维生素组成的微量营养素,以及由水、纤维素等组成的其他营养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物质代谢和某些特殊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因其结构不同和理化性质不同,使其各具特殊的生理功能。
脂溶性维生素:A\D\E\K 4种水溶性维生素:B1\B2\B6\B12\PP等人体正常情况下消耗的能量主要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基础代谢:维持生命基本活动的代谢状态,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能量需要。
体力活动: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是体力活动的消耗。
体力活动的消耗能量的数量及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劳动姿势及熟练程度有关。
食物的生热效应:食物在消化、转运、代谢和储存过程中消耗能量的结果。
能量来源:糖、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的能量来源。
合理营养/平衡膳食:膳食必须符合个体生长发育和生理状况等特点,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且含量适应不缺乏,也不过多,全面满足身体需要,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
积极生活:是指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从事的身体运动的所有领域,是一种体育活动受到尊重并融入日常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通过人们寻找愉快的机会和创造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以改善身体健康、追求个人幸福以及生活质量。
发育程度的基本指标:身高、体重、胸围。
体格检查:初查、复查、补充检查三种形式。
体育保健学复习

体育保健学复习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保健学》一、名词解释1.营养素:在体内消化吸收具有供给给热能构成机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为机体进行正常物质代谢所必须的产物。
2.食物特殊动力作用:3.合理营养/平衡膳食:膳食必须符合生长发育和生理状况等特点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且含量适当不缺乏也不过多,全面满足身体的需要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
4.碱性食物:5.酸性食物6.心脏杂音:是在心脏收缩期或舒张期出现的不正常声音。
7.联合机能试验:是由三个不同时间不同强度的一次机能负荷试验组成。
30s20次蹲起,15s原地快跑,3min原地高抬腿。
8.基础心率:是指安静室温条件下清晨清醒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也可以用脉搏表示。
9.兴奋剂10.血液回输11.血液兴奋剂:是指运动员输入血液红细胞或有红细胞在内的有关血液成分这些血液可以是自身或取之他人的血液。
12.人工月经周期人工月经周期:对于不习惯在月经期参加比赛或经期有明显症状影响运动成绩的运动员,可以采用内分泌制剂提前或错后月经期,人为地形成卵巢——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13.自我监督: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采用自我观察和检查的方法对健康状况身体反应功能状况及比赛成绩进行记录分析。
14.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体工作能力暂时性降低但进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以后可以恢复原有机能水平的一种生理现象。
15.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失去过多为特点的疾病。
16.过度紧张: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体力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潜力而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现象。
17.冻伤:又称冷伤,是低温引起的人体损伤。
18.肌肉拉伤:由于肌肉主动猛烈收缩或被动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
19.软组织挫伤: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于人体某处而引起的局部或深层软组织的急性闭合损伤是体育运动常见损伤。
20.物理疗法:应用自然或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体育保健学复习资料

选择填空判断脂肪的供给量:成人50g/天,冬天适当增加,夏天宜减少。
脂肪的来源:猪油、羊油、鱼油、骨髓、蛋黄、芝麻、菜籽、大豆、花生维生素A的缺乏症:夜盲症汗腺、皮脂腺萎缩、皮肤干燥、毛发脱落生长发育停滞维生素D的缺乏症:儿童佝偻病(方颅、肋骨串珠、鸡胸)成人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维生素E的缺乏症:易衰老,肌肉营养不良,运动能力下降维生素B1的缺乏症:多发性神经炎和脚气维生素B2的缺乏症:代谢紊乱口角炎、唇炎、舌炎、阴囊炎、脂溢性皮炎肌无力,耐力下降神经兴奋性过高或过低维生素B9的缺乏症: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小肠疾病维生素PP的缺乏症:糙皮症日光皮炎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功能障碍维生素C的缺乏症:坏血病抵抗力下降影响疲劳的恢复和运动能力的提高维生素K的缺乏症:新生儿出血疾病小儿慢性肠炎成人不正常凝血血液凝固时间延长钙的缺乏症:骨质疏松软骨病肌肉痉挛凝血障碍铁的缺乏症:缺铁性贫血锌的缺乏症:生长发育停止或迟缓性器官发育幼稚化创口愈合不良碘的缺乏症:成人大脖子病幼儿呆小症硒的缺乏症:痉挛家族史未老先衰白内障高血压反复感染体格检查的内容:一般史、运动史、体表检查、一般临床物理检查、形态测量功能检查、化验检查、身体素质测试和特殊检查。
健康分组的组别(举例):基本组:身体发育及健康状况无异常者,或者身体发育和健康有轻微异常(如龋齿、轻度扁平足等),而功能检查良好,具有一定锻炼基础。
应按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锻炼,可参加达标测试,也可从事专项训练。
准备组:凡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有轻微异常,功能状况虽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平时较少参加体育活动且身体素质较差者。
可按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锻炼,但进度放慢,活动强度和运动负荷也要减少,不易参加专项训练,在提高的基础上,可参加达标测试。
医疗康复组:凡身体发育不良和健康状况明显异常,不能按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锻炼,必须按医疗体育教学大纲进行医疗体育活动,以帮助其治疗疾病,恢复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及填空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包括: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创伤防治以及医疗体育。
卫生原则:循序渐进、系统性、全面性、个别对待。
1989年WHO提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标准影响健康的因素:人类生物学、生活方式、环境和卫生服务的获得性。
运动缺乏:久坐习惯、机体缺乏运动应激刺激,不运动或很少运动。
如果每周运动不足3次,每次运动时间不足10min,运动强度偏低,运动时心率低于110次/min,则称运动缺乏。
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组成的宏量营养素,由矿物质和维生素组成的微量营养素,以及由水、纤维素等组成的其他营养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物质代谢和某些特殊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因其结构不同和理化性质不同,使其各具特殊的生理功能。
脂溶性维生素:A\D\E\K 4种水溶性维生素:B1\B2\B6\B12\PP等人体正常情况下消耗的能量主要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基础代谢:维持生命基本活动的代谢状态,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能量需要。
体力活动: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是体力活动的消耗。
体力活动的消耗能量的数量与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劳动姿势及熟练程度有关。
食物的生热效应:食物在消化、转运、代谢和储存过程中消耗能量的结果。
能量来源:糖、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的能量来源。
合理营养/平衡膳食:膳食必须符合个体生长发育和生理状况等特点,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且含量适应不缺乏,也不过多,全面满足身体需要,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
积极生活:是指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从事的身体运动的所有领域,是一种体育活动受到尊重并融入日常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通过人们寻找愉快的机会和创造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以改善身体健康、追求个人幸福以及生活质量。
发育程度的基本指标:身高、体重、胸围。
体格检查:初查、复查、补充检查三种形式。
标准体重:正负10%均为正常,超过10%~19%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
体育课健康分组组别:基本组、准备组、医疗体育组。
自我监督: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两方面。
主观感觉包括:精神状态、运动心情、不良感觉、睡眠、食欲、排汗量。
客观检查包括:脉搏、体重、运动成绩。
心脏杂音:心脏杂音是在心脏收缩期或舒张期出现的不正常声音。
舒张期杂音常常表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
收缩期杂音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基础心率:是指安静、室温条件下,清晨、清醒、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也可用脉搏表示。
运动中心率:可采用遥测心率方法测定运动中的心率变化,或用运动后即刻心率来代替。
运动后心率恢复:人体进行一定强度运动后,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心率可恢复到遇到前状态。
兴奋剂:将如何形式药物或非正常量的生理物质,通过不正常的途径摄入体内以及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即成为使用兴奋剂。
血液兴奋剂:指对运动员输入血液、红细胞或有红细胞在内的有关血液成分,这些血液成分可由自身抽出或取自他人的血液。
过度紧张/运动应激综合症:是指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体力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潜力而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现象。
晕厥:是由于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和意识丧失,也是过度紧张的一种表现形式。
贫血:成年男子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其红细胞比积最低值分别为40.0%容积、35.0%容积,均课诊断为贫血。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所显示出的一种现象。
运动性尿血:光学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有3个以上红细胞可称为血尿。
中暑:以体温调节中暑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点的疾病。
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运动性中暑:由于体温调节系统在运动时超载或衰竭所致。
冻伤:可分为非冻结性冻伤和冻结性冻伤。
出血:血液从损伤的血管外流成为出血。
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
转折型包扎法:是应用于包扎前臂、大腿和小腿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
大悬臂带:用于除锁骨和肱骨骨折以外的上肢损伤。
小悬臂带:用于锁骨和肱骨骨折。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关节脱位:肩关节前脱位和肘关节后脱位。
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所采用的抢救措施,即以人工呼吸代替病员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挤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
软组织挫伤:是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于人体某处而引起的局部或深层软组织的机型闭合性损伤,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
肌肉拉伤:由于肌肉主动的猛烈收缩或被动的过度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称为肌肉拉伤。
推法:用指、掌或肘部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擦法:用手掌的大、小鱼际或全掌、掌根附着早身体一定部位,进行直线往返移动摩法:作环形而匀速的摩擦移动运动按摩:运动按摩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利用专门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以提高人体技能、消除疲劳和防治运动性损伤病的一种自然物理疗法。
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主治头痛、头晕、昏迷人中:人中沟上1/3与下2/3的交界点;主治昏迷、急性腰扭伤涌泉:脚底心凹陷中,在脚底正中线上前1/3与后2/3交界处;主治中暑、昏迷、底肌痉挛简答及综述一.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1.参与视网膜视紫质的合成与再生,维持正常暗适应能力,维持正常视觉,防止夜盲症;2.参与上皮细胞与黏膜细胞中糖蛋白的生物合成,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3.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骨细胞的分化来源:动物的肝,鱼肝油,奶制品等二.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参与体内氧化还原过程,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量代谢和调节细胞内氧化还原电位;促进体内胶原合成;增加机体抗病能力。
食物来源:新鲜蔬菜和水果三.膳食纤维的作用?预防便秘;控制体重,防治肥胖;降低胆固醇浓度。
四.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1.热量平衡2.热源性营养素平衡3.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4.食物利于消化,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5.合理的膳食制度6.充足的水分7.适当的选择食物和烹调加工五.维生素A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如设计、射箭、乒乓球、跳水等六.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1.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应注意培养他们养成站、立、跑、跳的正确姿势。
2.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应注意身体各部分的全面锻炼。
3.不宜在坚硬的地面上反复进行跑跳练习,同时避免过多地从高处向地面跳下的练习,防止骨盆发育的变形4.少年儿童不宜过早的从事力量练习5.膳食中应注意供应较充足的钙、磷,并多安排世外体育活动。
6.儿童少年关节活动幅度大、柔韧性好,宜进行柔韧性练习七.青少年早期专项训练的问题?1.早期进行专项训练已成为世界体育运动发展的一种趋势2.儿童少年的身体身体在结构和机能上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3.身体运动素质的发展存在着年龄特征4.早期进行专项训练并不以为着年龄越小越好5.运动负荷安排的原则是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强度可稍大,密度要小些,注意间歇休息。
运动训练后,要有有效的消除疲劳的措施与手段,其中包括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饮食制度。
八.少年儿童是不是越早训练越好呢?早期进行专项训练并不以为着年龄越小越好,少年儿童的心肺和神经系统的机能尚未充分发育,机能水平较低,如果让他们过早从事超长跑的训练,则可能使儿童负担过重,造成过度疲劳、局部劳损和心肌劳损等伤病。
九.早期专项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1.注重身体全面训练2.不应急于要求出成绩十.女运动员在月经期可有几种表现?1.正常性2.抑制性3.兴奋性4.病理性十一. 月经期间进行体育活动锻炼时应注意?1.月经期间身体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和肌肉力量会有所降低,神经调节的准确性及灵活性也有所下降。
2.月经期间除应该注意经期一般卫生外还不宜游泳。
3.月经期间,应避免做剧烈的、大强度的或震动大的跑跳动作以及使腹压明显增高的屏气静力性动作。
4.对月经紊乱以及痛经和患有能生殖器炎症的女生,月经期间应暂停体育活动5.对身体健康、月经正常、平日又有一定训练水平的女少年运动员,月经期间可以安排一定量的运动训练。
十二..老年人的体育卫生要求1.由于老年人体制情况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在参与体育锻炼前要进行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以便合理地选择运动项目及确定适宜的运动负荷。
2.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时,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量力而行3.老年人不宜参加速度性项目和力量性锻炼。
4.活动时,呼吸要自然,动作要缓慢而有节奏。
5.老年人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应时常了解自己的脉搏频率、血压及身体健康状况,以便于进行自我监督6.活动中要注意适当安排短暂休息,运动前后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7.遇到有感冒或其他疾病,身体过度疲劳时,不要勉强,应暂停锻炼,并即时进行治疗或休息。
十二.心脏增大的原因1.心脏工作性肥大2.病理性增大3.过度紧张和过度训练造成的心肌肥大十三.心脏工作性肥大和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肥大的区别?1.组织学方面的不同:前者单位体积内毛细血管数目增加,后者相对减少2.心脏功能不同:心脏病患者对缺氧较敏感,心肌张力降低,心脏增大极为显著;而运动员负荷后氧债少,耐受缺氧的能力较强,心肌张力好,储备立在充足,多为中等增大。
3.对运动负荷的反应不同:运动员心脏在剧烈运动后心脏收缩校,病理性心脏则增大。
十四.运动性疲劳的机制?1.能量耗竭2.代谢产物堆积3.自由基学说4.内环境稳定状态失调5.疲劳链学说6.中枢神经递质失衡7.保护性抑制8.突变理论9.中医理论十五.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1.劳逸结合:放松活动,睡眠2.物理措施:温疗浴、桑拿浴,按摩吸氧与负离子吸入3.营养补充4.中草药十六.健康分组的依据?健康分组色注意事项?一.1.健康状况 2.身体发育状况 3.生理功能状况 4.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二.原属准备组的和准备组的学生,由各种原因引起健康状况下降,就应转入准备组或医疗体育组。
即就低不就高原则十七.体育课的医学观察1.观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机体反应2.观察课的组织和教法3.观察和检查运动环境、场地设备的卫生条件十八.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的评定指数法,生理负担量指数=体育课平均脉率/课前安静时心率百分法,K%=体育课平均心率—课前安静时心率/体育课最高心率—课前安静时心率*100%十九.赛前医务监督1.赛前体格检查2.赛前组织管理3.做好在前准备活动二十.比赛中的医务监督赛前、赛中、赛后医务监督二十一.减体重措施1.控制饮食量,限制水分摄入并加大运动负荷,以增加体内的能量消耗2.加大排汗量,或者内服利尿剂促使大量排尿,甚至采用泻药、食欲抑制剂以及自我催吐等二十二.快速减体重对机体的影响1.水分的丧失,运动员因此出现口唇干裂、皮肤弹性减低并容易激惹。
2.加重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导致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和最大吸氧量减少。
3.运动员出现低血糖症和尿酮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