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合集下载

浅议语言学习中语境对把握语义的作用

浅议语言学习中语境对把握语义的作用

浅议语言学习中语境对把握语义的作用[论文关键词]语言学习语境语义[论文摘要]当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时,它所表达的意义只能是众多义项之一,甚至变成了词典上所没有的临时含义,究其原因,语境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学习语言的人,除了学习词语的基本含义外,还要了解语境对词语含义的影响,应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门功课。

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很多时候会求助于词典,然而词典并不是每次都能帮上忙。

原因在于,词典上罗列的是词语的基本含义,而当词语进入特定语境或言语片断时,其意义往往要发生变化。

因此,要想正确理解这类词语,不仅要了解其基本含义外,更重要的是“揣摩词句的语境含义”。

一、什么是语境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人的语言活动也不例外。

“语境”一词,由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首先提出。

对这一术语的理解和使用学术界历来有较大的分歧。

但大体上,人们认同于把“语境”看成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客观环境因素。

”在我国,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汉语修辞学的奠基人陈望道最早明确提出语境问题并作出理论探讨。

后来王德春教授又把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明确。

他说:“什么是语境呢,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性格、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

”二、分析语境对把握语义的作用1.语境使语义单一化“一个多义词虽有几种或十几种含义,但只要把它用在一定的上下文里,一般不会产生歧义,这是因为具体的语言环境把这个多义词的其他讲不通的含义都排除了。

”(1)语境有助于义项定位词的多义现象使得语言可以用较少的词语表达较多的意思,体现了语言的节约多效机制,然而在实际运用中,这种现象给阅读带来的不便也是不容忽视的,人们往往看着众多的义项无法确定是哪一个。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分析语境。

例如,“走”的义项很多,但是在“讲话~了嘴”一句中只适用“漏出,泄漏”这一义项。

谈译语文化语境因素对词义理解与翻译的影响

谈译语文化语境因素对词义理解与翻译的影响

谈译语文化语境因素对词义理解与翻译的影响高国庆(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在制约翻译活动的诸多因素中.译语文化语境因素是比译语在语言学上的差异更为重要的因素.译语文化语境因素在对词义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译语文化语境因素:理解与翻译;影响1、引育英国翻译学家巴斯内特指出,翻译不仅是双语交际。

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

翻译的实质是译者用译语传达原作的文化信息,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移植和文化交流。

哪而G.图里更是提出了以译语文化为导向(t ar get-or i ent ed).要注重翻译的译语和文化的关系研究的主张。

他指出。

“翻译活动和译作应以译语文化和社会的需要为前提。

译文必须以译语文化接受的形式取代原文”(T our y,1995)。

田2、文化语境文化语境这一概念也是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M al i now ski 提出的。

它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

文化语境包括当时的政治、历史、哲学、科学、民俗等思想文化意识。

还包括同时代的作家作品。

3、文化语境因素对词义理解的影响。

英语中有许多词一词多义。

多义词的具体意义.只能靠语境确定。

离开语境孤立地看一个词。

很难准确地理麓该词的真正含义。

王德春先生指出:“语言表达的多种方式、手段的形成要依赖言语环境.而衡量使用语言的效果对语体、修辞方式、风格和文风等领域的确定都要以分析语言的环境为基础。

”四不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的人看到“B e i s m ar r i ed,明d has a l l ones8a t hom e.”这个句子.很可能理解为“他家有一头母狮。

”其实,这里的“母狮”相当于我们常说的“母老虎”。

有的人读到“H e i s a w ol f”,首先会想到“他豺狼成性”。

实际上,w ol f指的是追逐女人的人。

即使在英美两种较为接近的文化语境里。

同一词语也会产生不同的含义。

美国人认为黑猫bl a ck cat从眼前跑过会带来“厄运”.而在英国人眼里恰恰相反,它预示着“好运”即将来临。

浅谈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浅谈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浅谈语境与词义的关系在日常交际中,语境总是在处于不断变化中的,这导致了语境中的词义也时刻处于变化之中。

语境的变化造成了词义的变化,语境对词义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在不同的语境下,词义和词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标签:语境;词义;影响;关系一、概念阐述(一)语境概念语境,即语言环境,指的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一定的具体场合”。

根据交际的原则,语言交际必须符合语言环境。

语言是一套不完备的体系,词义不可能完全由它自身决定,而要由语境来决定。

语境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一般可以概括为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两大类。

狭义的语境指一定的语言上下文,包括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语境;广义语境则包括话语产生的背景知识、情景知识以及交际双方的相互知识,包括狭义语境,及与人的言语表达行为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环境气氛等等。

(二)词义概念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

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

词义是词的内容,是以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主观主体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它所反映的是有关客观事物现象的一般的或本质的特点。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其中的词义也就理所当然地有了很多变化,一般来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和感情色彩的变化等等。

语境和词义的关系就是指词义在不同语境中发生的以上的变化。

二、语境和词义的关系一切语言的应用和言语的交际总是限定在一定的语境范围之内,因此,语境对词义有制约作用。

首先表现在对词的理解和选用上。

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同,这时就要依据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理解。

单词的使用离不开语境,因为没有语境我们就无法确定讲话者想用这个词所表达的哪个确切意义,很多词的词义往往是特定的语境中扩展出来的。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指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的,因此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独立起来分析,就难以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的结构和意义。

语境对词义制约作用

语境对词义制约作用

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摘要: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词义与语境密切相关。

特别在英语学习中,语境对词义制约作用更为突出,它能够选择词和词义,确定变化了的词义内容,增添词的文化内涵,以及制约词搭配时的词义。

关键词:语境内部语言环境外部言语环境制约词义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功夫没少下,效果不理想,形成“学生很吃力,老师不高兴,家长不满意”的怪圈,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容易走入误区,盲同的使用参考资料,上补习班等,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没有好成绩。

其实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感觉困难的最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没有认识到英语是一门语言,需要运用,忽视其应用的文化背景,更没有具体的语言环境剥词的制约,只是死记硬背,并没有太大的收获。

在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中,掌握语境对词的制约作用至关重要。

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国际化时代的到来,国家间的接触、民族间的往来日益频繁。

那么,英语这一国际间交流的主要语言形式就起着人类文化沟通的桥梁作用。

如何正确的使用英语,使之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笔者认为理解好语境对词的制约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语境严格地制约着词义的生成与确立。

若对语境不能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就不可能正确理解词义、选择词语,就会影响对文本的理解、译文的质量或与对方的交流。

本文从英语教学和英语交流过程中语境对词义制约的诸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以有利于准确选词,从而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

一、对语境、词义的内涵分析1,对语境的理解语境是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它是一切言语活动的前提。

如何理解语境?国内外语青学家曾有过许多论述。

语境充满魅力,它深奥朦胧,却又有规律可循,它出氛围、出画面、出意境,有一种朦胧而炫目的美。

因此语境有制约性。

语境又是无形态的,它不是原语的结构成分,没有原语的语法功能,但它依附于原语结构,具有依附性。

浅析语境对词义的作用

浅析语境对词义的作用
来 ,才能正 确 地理 解词 义 。语境 不 同 ,词义 也会 随之 发 生 变化 ,
换 ,语境 可 以为 词义 的使 用恰 当与否 提供 前提 和 条件 。在 言语 交
我 们 可 以根 据语 境 所 涉及到 的 各种 因素 对词 义进 行理 解 ,从 而得 际 中 ,说话 人和 听话 人 正是 根据 言语 交 际 中的具 体上 下 文和行 为 出正确 的选择 。 环境 来判 断 言语 中使 用词 语 的意 义 的。如 “ 子 没有 锁 ” ,在 不 箱 关键 词 :词 义 ;语境 ;影 响
定 具体 词汇 意义 的先 决条件 。 2 语 境常 使言 语产 生 言外 之意 ,起 到 “ 内意 外 ”的表 达 效 . 言

在 人们 的 言语 交 际活 动 中,原 来字 面 上没 有 的意义 ,有时 也 会 因为语 境 的存在 而 能够 为听 者所 理解 和 接受 。如 杜牧 《 秋夕 》

同语 境之 中表 示 的是 不 同意 思 ,可 能 是箱 子有 锁但 是 没有 把锁 锁 住 ,也有 可能 是箱子 本身 不带 某 一类 现 实现 象 ,也
的 目的 。任 何 一种 语 言交 际活 动都 是具 体 的 ,语义 内容 则是 通过 可 以变 成单 一 结构 。多 义词 只有 在特 定 的语 境 中才 能确 定它 的具 兵 兵 词 语 的组 合 来 实 现 的 ,是 在 一 定 的 时 间和 空 间里 进 行 的 ,对 谁 体 意义 ,如 “ ”有很 多个 义项 ,我 们 只有 知道 “ ”所 出现 的 说 ,在什 么 时间 、场合 以及 说 什么 事情 等都 会 影响 到人 的言 语 行 具 体语 境才 能够 分 析 出 “ ”的具 体意 义 。 比如 , “ 器 ”的 意 兵 兵 为 和 表 达 方 式 ,人 们 只 有 合 起 来才 能很 好 地 表 达 思 想 , 传递 信 思 是武 器 ,成 语 “ 短兵 相接 ”至 今仍 保 留着 这个 意 思 ; “ 士兵 ” 息 。人 们把使 用语 言 时的这 些环境 ,称 作语 境 。 则 一般 被用 作对 军 士和 兵 的泛称 ; “ 用兵 ”指 使 用武 力 ,进行 战 兵 战争 ” 、 “ 军事 ” 的意 思。 正是借 助 了语 语 境 的概 念 ,源于 人类 语 言学 家马 林诺 夫 斯基 。他 认为 语 言 争 , “ ”在这 里 有 “ 不是 一套 完备 的体 系 ,语 言 的意义 不可 能完 全 由它 自身 的语 境 来 境 的帮 助 ,我们 才 能够 分辨 出 “ ”在 不 同句 子中 的不 同意 义 。 兵 决定 。学 术界 对 “ 语境 ”的理 解和 使用 有较 大 的分 歧 ,对语 境 因 由此可 见 ,语境 对确 定 词语 的确 切 意义 有十 分重 要 的作 用 ,是确

现代汉语课件词汇(5、6节语境、词汇组成)

现代汉语课件词汇(5、6节语境、词汇组成)

❖ 二者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第一,基本词汇具有能产性,是构成新词的
基础,不断地给语言创造新词,向一般词汇输入 新鲜血液。
电:电流 电路 电压 电解质 第二,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可以互相转化。
革命、电子、手机、微信 一般词汇的特点:
没有基本词汇那样强的稳固性,但有很强 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旧词的消亡和新词的产生。
(二)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词义具有概括性,进入语境中可使词义具
体化,如: 笔 他画着画着,笔尖断了,只好拿刀削一削。
词义即可以指整类事物、也可以指这类事 物中的某些个或某一个个体,什么时候指整类, 什么时候指个别成员,由语境决定。 例如:忽然来了一个人;年纪不过二十左 右,……我便问他,“吃人的事,对么?”他 仍然笑着说,“又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 (《狂人日记》)
借来的词。 ❖ 引进外族有、本族无的词语的方法,不
外是采用或交叉采用音译、意译和借形 这三种方法。
❖ 德先生和赛先生
❖Democracy 德莫克拉西-音译 民主-意译
❖ Science
赛因斯-音译 科学-意译
❖借用外来字母:DVD CT
根据吸收方式和构造,外来词大致分为四大类:
1.音译——照着外语词的声音对译过来的,
警察就在桥上维持秩序,看到有人逆行或 停留,立即上前导引。
解释词义要根据该词所出现的语境。 1.指示法:在语境中出现的有些词
甚至可以直接在情景语境中得到解释。 如:这是一支粉笔。
2.因文定义:许多词语所表示的内 容无法指示,需要依靠上下文语境来解 释,这就是所谓“因文定义”。这里, 上下文不是指 一处两处,而是指可能得 到和必须得到的尽可能多的上下文。
❖历史词是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的古语 词。它们同文言词不同,在一般的交际中不 使用,在叙述历史事物现象时,才使用它们。 如:皇上、宰相、丞相、尚书、太监、驸马

《【实践活动专题3】神针定海,柳曳清风:语境对词义的影响》教学设计

《【实践活动专题3】神针定海,柳曳清风:语境对词义的影响》教学设计

神针定海,柳曳清风:语境对词义的影响【专题解释】通过设计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探究语境影响词义的几种境况,让学生明白语境既可以制约词义的多解性,避免歧义,也可以使其产生耐人寻味的临时意义,从而提升对汉语词汇的感知能力和使用水平。

【预习任务】1.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梳理含两种以上意思的常用词,制作成PPT。

2.整理常见修辞中的“双关”手法,在学过的课文和其他经典文本中找到相关用例。

3.收集现代汉语中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语,按照褒贬进行分类整理,思考:这些词语的感情色彩是固定不变的吗?【学习任务】任务一词义的确定预习展示:各学习小组投影展示课前整理的常见多义词,互相进行解释,开展头脑风暴,在此基础上选几个词语设计趣味思考题请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不同含义。

(1)路上多亏跑了两步,差点没上上上上....海的车。

(2)校服上除了校徽别别别...的,否则被发现肯定要挨批评。

渐入佳境:找出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词语,请添加适当的语境来消除这种歧义。

(1)山里有很多杜鹃。

(2)小明借我一本书。

参考示例:句(1)“杜鹃”有“杜鹃花”和“杜鹃鸟”两个意思,添加语境“开得十分鲜艳美丽”或“叫得非常好听”即可消除歧义;句(2)“借”有“借来”和“借给”两个意思,添加语境“让我一周后归还”或“到现在还没有还给我”即可消除歧义。

任务二双关的产生预习展示:小组交流,回顾“双关”修辞的内涵,找一找学习过的经典用例,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参考示例:双关即在具体的语境中一个词含有表里深浅两种意思的修辞手法,主要有“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形式。

如《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其中的“莲子”和“莲心”原指莲这种植物的不同部位,结合女子思慕情人独自采莲的特定语境,又可理解成“怜子”“怜心”的谐音双关,表达了女子与男子之间的纯洁爱情和对他的深长思念。

再如《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现代汉语 第五节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第六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现代汉语  第五节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第六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人——人民、人类、人权、人道、男人、军人、文人、老人、病人、生人、 熟人、诗人、主人、客人 天——天才、天空、天平、天气、天然、天生、天堂、天文
1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3)全民常用性 全民常用性是指基本词汇流行地域广,使用频率高,为全民族所 共同理解。 基本词汇是表示最必需、最重要事物和概念的,因此是掌握和使 用这一语言的人谁也不可能缺少的词汇,是被全民普遍使用的。
有些词出现在一定语境中时,词义中增添了一些新的义素,如: “观鱼”的“鱼”一定是活的,凸显了[+活]这样的义素; “煎鱼”的“鱼”一般是死的,增添了[-活]的义素。
“鱼”的义素是由上下文临时赋予的,与“父亲”的义素[+有子女]不同, [+有子女]是“父亲”的词义中必备的义素,[-有子女]便不能是“父亲”, 鱼却不论死活都是鱼。
再能独立成词了,但作为一个能产的构词语素,仍然活在很多复 合词中,如:人民、农民、公民、市民、良民、民主、民生、民 族、民俗、民风、民情……
1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2)能产性 所谓能产性,是指基本词的构词能力强,能作为语素不断地派
生出新词。 汉语中,基本词的这种极强的构词能力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如:
xxxxxxxx学院
1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一)基本词汇 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语言中最重要的、最核
心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它包含的词比一般词汇中的词少,但反映
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些基本的概念纪不大,便不会用“小伙子”,如是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则合适,并表达 了对小伙子的喜爱。因此,只有依靠当时的语境才能确定“小伙子”用得是否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

在书面语中表现为上下文所产生的语言环境。

在口语和其他语言形式中语境比较复杂,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编码者和解码者的心理状态,文化素养等等诸多因素。

正是由于语境涉及的面特别广泛, 需要涉及修辞、阶级、团体等因素, 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对词义的解释, 使词语的意义发生了变化
词义是以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和主观评价、以及词在特定使用范围中所产生的意义。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词义除了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外, 还包括它的主观评价和在特定范围中的意义。

语境和词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词义依赖语境,语境制约着词义。

产生语境对词义的制约、深化和偏移现象,是根据语境是外因是条件。

在我们看作品或日常运用等时候,利用语境确定所指,使原文中词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获得明确的单一性;依据原文特定语境的表达需要创造译文特殊的表达形式;通过语境确定词义的褒贬内涵;利用语境消除含糊,使词义具体化;借助语境的补衬作用,正确获得言外之意。

由此证明,语境这个外因、条件是重要的。

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曾指出:“语境是决定词义的唯一因素, 舍此别无意义可言”。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也指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的, 因此分析语言现象, 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 离开一定的语境, 把一个语言片断独立起来分析, 就难以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的结构和意义。

”可见, 词义依赖语境, 语境
影响着词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