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美术与人生——【公共艺术 美术篇 精品教案】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美术是个大家族》教案-人教版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美术是个大家族》教案-人教版总课时序号实施时间:年月日助学设计流程教师行为学生活动意图及反思测评提问:1. 根据毛主席《沁园春雪》绘制的巨幅山水画叫什么?2. 《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目的是什么?3. 画面中“江山如此多《江山如此多娇》庆国十周年毛主席题字行草复习巩固上节课知识点课题名称 1.2美术是个大家族课型欣赏.评述课标要求初步掌握美术基本技能和审美水平,增加不同领域美术知识性学习的深度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绘画、雕塑、建筑等作品,认识美术的分类,增强美术鉴赏能力。
2.了解什么是美术,以及美术的四大门类,了解不同类别艺术作品的特征和功能。
3.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能够初步掌握评价美术作品的一般方法4. 通过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涵,丰富视觉感受,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重、难点重点:了解不同的艺术门类难点:了解不同类别艺术的特征和功能课前准备中国画技法知识点雕刻知识点娇”是谁的题字?属于什么字体?谈话导入:1. 你们了解美术吗?美术的种类有什么?我们常常说美术这两个字,那美术到底是什么?分为几种?请同学们来谈一谈看法。
2. 哪些美术作品让你印象深刻?请大家分享自己看过的美术作品,并说一说作品中的内容。
学习新授:一.教师总结:美术泛指有一定平面或者空间且可视性的艺术。
一般分为四大门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
也有将书法、摄影归类在此。
二.分类详解1. 绘画绘画—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1.1中国画:题材(人说一说对美术的了解。
举例2.分享自己熟悉的美术作品并且描述作品内容与可能表达的情感。
通过谈话和问题的导入,让气氛变得轻松愉快。
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方便解决重难点明了美术种类分类详细讲解,便于学生理解物、山水、花鸟)技法(工笔、写意、没骨、白描等)小组观察讨论:观察不同技法的中国画,总结工笔和写意的区别,总结没骨和白描的区别教师总结:工笔和写意:侧重点不同. 工笔画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用细致的笔法制作。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知道美术的概念以及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教法分析:通过欣赏名家画作来导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美术的定义,再举例讲解一副优秀美术作品的完成需要很多努力,重点讲述立意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探究,使学生能够掌握简单鉴赏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图片并引发学生思考作品内容,谈谈对于作品的理解。
2、分解作品的立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对于美术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艺术作品的内容以及了解一副优秀的作品它的创造力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难点:分析画作的立意。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法,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听一段音乐教师问:这段音乐美不美,动不动听?旋律、节奏、音色等就是歌曲内容的存在方式,它所产生的美感,我们把它叫做形式美。
那么美术作品是否也如此呢?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
① 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 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提出问题:这件作品描述了什么?它美在哪里?什么是美术?美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
③ 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
(2)发展阶段① 欣赏、评述江山如此多娇:整个画面要表现出我们伟大祖国的风貌:近景是江南青绿山川、苍松翠石;远景是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中景是连接南北的原野,而长江和黄河则贯穿整个画面。
周总理看了画稿以后,指示说,画面还要画上红太阳,体现“东方红,太阳升”之意。
周总理说:“画上红太阳,也是象征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
最新整理初中美术教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教案(共8套新人教版).docx

最新整理初中美术教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教案(共8套新人教版)《情感的抒发和理念的表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来表达内在的深层意蕴。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创作是一种理念和情感的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美术作品情感的抒发。
教学难点:对美术作品深层意蕴表达的理解。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展示梵高作品《星月夜》,请同学们谈谈欣赏这幅作品的感受。
教师引导:我们应怎样欣赏美术作品?优秀的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中,大都有一些内在的深层意愿和理念表达。
本课我们将通过视觉感知去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以更好的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二发展阶段。
展示作品《在激流中前进》、《狼牙山五壮士》、《洪荒风雪》、《杨柳浴禽图》。
请同学们说说这四幅画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你是怎样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作品所蕴含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展示作品《击鼓说唱俑》、《年年有余》。
问题:这两幅作品是如何借助特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表现形象的具体特征的?展示作品《浪子回头》、《亲吻婴儿》、《面包》。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欣赏,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你是怎样体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内在生气和生命活力的?你能联系历史背景来分析认识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精神和思想感情吗?简要介绍立体画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简要介绍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等艺术流派和风格特点。
展示作品《玛丽莲梦露》、《红蓝椅》、《包裹海滩》、《析世鉴——天书》。
组织学生讨论:1、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2、作品如何使你产生这样的感觉?3、作者想表达什么?4、你喜欢这样的作品吗?三总结拓展。
本课我们欣赏的只是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想要了解更多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需要我们再课余时间多欣赏好的美术作品,努力去发现,去观察,球感受。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 第一单元主题一 素养与情操 “素养与情操 美术鉴赏的意义”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主题一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教案捣练图中国画(卷局部宋摹)绢本设色张萱唐代波士顿美术馆(美国)请同学们看唐代张萱的《捣练图》,除了视觉上的美感,还呈现出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同学们能够看出哪些信息?它们对我们认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审美理念有何帮助?18 二、通过多元方式探究美术鉴赏的意义(一)感知理解,积累审美经验请同学们来观看一组三件美术作品,分别是宋人的《子母鸡图》,徐悲鸿的《雨中鸡鸣》和齐白石的《鸡雏》。
为什么画家都喜欢画鸡?子母鸡图中国画佚名宋代雨中鸡鸣中国画徐悲鸿现代鸡雏中国画齐白石现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代名家喜欢画鸡,成为绘画的主要题材。
宋人画鸡,生动自然,在富有审美的情趣的画面中流露出那份慈爱与温馨;徐悲鸿的笔下的雄鸡,昂首挺胸,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和对和平的祈福;齐白石笔下的雏鸡,天真可爱,把绒毛质感和神情动态画的惟妙惟肖。
画家画鸡,还有寓意在里面,谐音——“吉”,代表“吉祥”。
在此,祝同学们在高中学习:吉祥如意,学业进步!同时,也使我们对美术鉴赏第一个意义的理解——积累审美经验。
由此导入今天的学习主题:“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门类互鉴,开阔审美视野1.战争题材弘扬学生的爱国精神出示教材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胜利渡长江》,鉴赏这件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人民英雄纪念碑•胜利渡长江(局部)浮雕汉白玉刘开渠 1952年(1)这是一件雕塑中的浮雕作品,(2)在构图上注意了人物的比例和船的结构,雕刻出了人物冲上岸的战争场景;(3)浮雕有着很强的叙事特点,同时具有雕塑的表现性质,作品中的人物交错叠加,层次分明,带给观者直观的视觉冲击;(4)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人民解放军渡江战斗的情形,对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状况提供了参照。
2.和亲题材增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刚才鉴赏了浮雕作品,现在回到中国画。
同学们在初中欣赏过中国十大传世名作,如《韩熙载夜宴图》《富春山居图》《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
美术与人生教学设计

●场馆内设施:实用性的体现。
总结:不论远古,还是当今,美术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基本的功能需求,又获得了美的精神享受,提高了生活品质。
承载文化:
欣赏:《富贵有余》年画
出示多幅年画作品,了解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始于古代的“门神画”。年画大都用于新年贺岁,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美术欣赏的意义:
我们通过学习有关美术知识,赏析美术作品,了解创作背景与动机,积累审美经验,交流审美体验,掌握美的欣赏原理,提升欣赏能力,获得美的愉悦,产生美的感动。
分组讨论
结合本节课所欣赏的美术作品,谈一谈你对美术欣赏课的认识。
心灵感悟
世界时时刻刻都有美在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就看我们是不是留意它并深深地感受到了。发现美,审视美,享受美,创造美,这才是美术的真谛。美术不是单纯的绘画。它可以融入生活中的一切。
2015年下学期《公共艺术(美术篇)》课程电子教案
备课教师:
第周星期(年月日)月第课时总第课时
课 题
美术与人生
课型
欣赏
教学目标
1、获得有关美术分类、美术形式的知识,开拓眼界,提高美术文化素养。
2、懂得从身边发现美、认识美,了解造型艺术的广阔天地和生活关系。
3、学会用简单专业术语品评经典的或身边的艺术。
观察聆听(通过欣赏了解美术的实用功能)
欣赏了解
(通过我国年画的介绍来理解美术所承载的文化)
观察讨论
总结
(提示学生在我们后面的欣赏中注意“文化”对美术作品的影响)
聆听(明确美术欣赏课的意义所在)
分组讨论(对美术欣赏有新的认识)
落实情感目标
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一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一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本课为“欣赏·评述”领域,教材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类代表性美术作品的介绍和解析,力求使学生认识到优秀的美术作品需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来塑造视觉艺术形象,它们大都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内在的深层意蕴和理念。
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创造的视觉形象,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还会蕴涵某种情感和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创作是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表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学会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这个作品的理念表达。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欣赏这些美术作品. 教学时数: 1课时。
中职《公共艺术(美术欣赏)》课程标准

中职《公共艺术(美术欣赏)》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二、课程教学设计三、任务单元划分四、考核方式建立过程考核(任务考核)与期末考核(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占55%,期末考核占45%。
五、实施建议(一)教材建议1、美术教材以教科书为主,辅以画册图片、标本实物、作品以及相关的视听影像资料和计算机软件等。
2、在重视美术教科书的内容的同时,还应关注体例、版式的设计,充分体现其视觉特色和可读性,使之易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与兴趣。
3、美术教科书的主体内容一般包括课题、作品范例、教学辅助图、学习活动图片、文字内容、作业方式和评价要求等。
同时应充分展现美术学习的有关过程与方法,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体验。
4、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可采用单元式、单课式或单元和单课组合式等多种方式,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
5、教材的呈现还可以将书本与电子媒体相结合,美术材料与图片文本相结合,以形成集成和互动的优势,加强美术教学的效果,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二)教学建议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三)师资建议1、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
2、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3、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4、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教案]时代与变革—为人生而艺术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教案]时代与变革—为人生而艺术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2bf662e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e.png)
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学科美术年级十学期上课题时代与变革——为人生而艺术教科书书名:《美术》-必修-美术鉴赏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9 年 7 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了解与认识美术作品在历史关键截点的表现和反映,探究、比较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美术门类的异同,了解其在表达当代中国建设成就与人民生活面貌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
通过对经典作品、代表艺术家的分析、研究和探讨,解读、认识这一阶段美术创作的独特面貌及其对时代氛围与特点的表达。
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与文化理解等重要能力与核心素养。
在对中国当代美术作品的鉴赏中,认识世界、关注现实,自觉接受审美熏陶,升华自己对时代、社会、民族与国家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坚定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新时代艺术家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以火热的文艺创作融入并记录壮阔时代,涌现出很多优秀作品。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鉴赏学习,增进学生的文化自信。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为人生而艺术”“生活的艺术化”等。
通过艺术创造不仅能把普通生活升华成诗情画意,更能将艺术创作变成一种强有力的载体,使之发出中国声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3 分钟一(一)导入1、教师出示五四运动的图片,引出课题:五四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精神,一个时代。
为人生而艺术是五四运动时期,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一种文艺主张。
中国现代美术是如何在救亡图存、民族解放、时代变革、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时代的涛声无处18分钟导2二不在美术的河谷里回荡。
新中国成立后,开启了中国美术的新纪元,艺术的任务也在悄悄的发生变化,国家形象高于一切、人民形象高于一切。
绘画的题材、内容,作品的内涵都有了新的变化。
现在我们就一起进行《时代与变革——为人生而艺术》内容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环节一:为什么说中国现代美术是时代的镜子?1、出示四幅作品:日出东方油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年画赵方中中国国家博物馆马泉北京画院东方红油画新中国诞生中国画段江华中国国家博物馆唐勇力中国国家博物馆讲述四件美术作品都是体现新中国诞生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前后跨度大,表现手法各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说一说:我们身边的美术作品在兼具装饰美的同时哪些还具有实用功能?
欣赏图例:
出示早期工艺品,说一说它的实用性
欣赏《甄嬛传》剧中人物的服饰、头饰,感受其审美与实用兼具的特点。
以《国家游泳中心》为例了解美术的“实用功能”
●场馆的设计:
从外形特点,材质的选择了解作品的美观性与实用性
● 场馆内设施:实用性的体现。
聆听
学习美术的意义
美术与生活
个人表现
美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离开了生活,美术就失去了意义。
师生共赏:《柳条八哥图》清代 朱耷
作者朱耷及生平:作为明宗室后裔,朱耷身遭国亡家破之痛,一生不与清王朝合作。他性情孤傲倔强,行为狂怪,以诗书画发泄其悲愤抑郁之情。
赏析:
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画家如何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这种情感?
欣赏思考
对美术的直观感受,进入学习情景
“美术”一词的来历
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我国“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有相当于整个艺术的涵义。例如鲁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释“美术”一词时写道:“美术为词……译自英之爱忒。爱忒云者,原出希腊,其谊为艺。随后不久,我国另以“艺术”,一词翻译“爱忒”,“美术”一词便成为专指绘画等视觉艺术的名称了。
2、雕塑:圆雕、浮雕
欣赏
认识
通过欣赏认识观赏性美术
实用性美术
1、什么是实用性美术?
2、多媒体播放图片,学生说一说图片的种类并且说出属于实用性美术的哪一类?
3、教师总结:
实用性美术:
1、工艺美术:A、传统手工艺品:是供陈设和欣赏的,一般无多大实用价值。如:漆器、玉器等。B、现代工艺美术:指满足人们生活(衣、食、住、行)需要的,具有实用性、美观性的一切用品。如:染织、家具、电器、地毯、汽车等。C、商业美术:商品标识、广告等。
教师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理解作者借以作品寄托对苦难人民同情之情。《生日》俄罗斯 夏加尔 油画
总结:美术是一种最直观的表现内心与生活的手段,作者通过创作美术作品表现自然、记录生活、反映社会、关注人性、抒发情感、探索生命、体现精神和追求美好等。
聆听
观察
思考
感受
总结
观察思考
理解感受
通过作品的欣赏理解美术是作者表现个人情感的载体
思考问题:年画中形象为什么大多都胖乎乎的小孩?而且每幅年画中的人物形象都差不多?画中为什么选择鲤鱼?代表什么?人为什么骑在鱼上?色彩是怎样的?烘托什么气氛?进而了解美术作品承载的文化内涵。
总结:美术是一种文化,反映着社会生活与人生百态,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社会、宗教、政治、思想、生活等各种变化发展,无不影响着美术作品的创作、风格极其内涵。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能鼓舞人、激励人,甚至影响、改变一代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历史与命运。
2、建筑艺术:建筑应具备实用、坚固、美观等条件。
欣赏
认识
通过欣赏认识实用性美术
1、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类美术作品,为什么?
2、出示多幅美术作品,学生进行区分,从而加深对美术分类的认识。
说一说
辨一辩
巩固新知
美术的社会作用
1、美术作品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生活,了解历史、宗教及提高审美的作用。
2、美术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创造美的作用。
难点:美术与生活
关键点:欣赏—感受—理解—体验
教 法
欣赏法活动激趣法探究式教法
学 法
多种感官参与法 合作ຫໍສະໝຸດ 究法 欣赏体验法教 学准 备
知识准备:收集生活中美丽的图片
课堂组织:小组为单位坐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附 页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欣
赏
导
入
多媒体播放一组美术作品,学生欣赏并思考:看完图片有什么感受?谈一谈
聆听
了解美术的来历
什么是“美术”
广义来说,美术包括一切美的艺术领域,狭义来说,美术是专指视觉艺术。
聆听
明确概念
美术的分类
观赏性美术
1、说一说什么是观赏性的美术?(绘画、雕塑)
2、多媒体播放图片,学生说一说图片的种类并且说出属于观赏性美术的哪一类?
3、教师总结:
观赏性美术:
1、中国画、油画、素描、水粉(彩)、版画等)
总结:不论远古,还是当今,美术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基本的功能需求,又获得了美的精神享受,提高了生活品质。
欣赏
说一说
观察
聆听
总结
通过欣赏了解美术的实用功能
承载文化
欣赏:《富贵有余》 年画
出示多幅年画作品,了解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始于古代的“门神画”。年画大都用于新年贺岁,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学 科
美 术
课 型
欣赏课
课 时
2课时
课 题
美术与人生
教 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共艺术(美术篇)》
教
学
目
标
1、获得有关美术分类、美术形式的知识,开拓眼界,提高美术文化素养。
2、懂得从身边发现美、认识美,了解造型艺术的广阔天地和生活关系。
3、学会用简单专业术语品评经典的或身边的艺术。
教 学
三 点
重点:美术的分类,美术的意义,美术的功能
欣赏
了解
观察
讨论
总结
通过我国年画的介绍来理解美术所承载的文化
提示学生在我们后面的欣赏中注意“文化”对美术作品的影响
美术欣赏的意义
我们通过学习有关美术知识,赏析美术作品,了解创作背景与动机,积累审美经验,交流审美体验,掌握美的欣赏原理,提升欣赏能力,获得美的愉悦,产生美的感动。
聆听
明确美术欣赏课的意义所在
2、师生总结:把鸟眼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的孤傲不群、愤世嫉俗。
3、画面的风格:其画笔墨简朴豪放、苍劲率意、淋漓酣畅,构图疏简、奇险,风格雄奇朴茂。
引领欣赏:《老国王》法国 乔治.鲁奥 油画
思考讨论:作品中的老国王为什么不像国王,倒象个苦难者的化身,作者想表达什么?颜色很厚,黑色勾轮廓,对于表现作品有什么作用?
分组讨论
结合本节课所欣赏的美术作品,谈一谈你对美术欣赏课的认识。
分组讨论
对美术欣赏有新的认识
心灵感悟
世界时时刻刻都有美在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就看我们是不是留意它并深深地感受到了。发现美,审视美,享受美,创造美,这才是美术的真谛。美术不是单纯的绘画。它可以融入生活中的一切。
落实情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