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姚军版)

合集下载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一、园林学基本概念㈠相关的定义1. 园林:是以土木工程科学和环境艺术为技术理论基础、有良生态条件的审美环境。

特征:⑴是艺术化的环境⑵有植物及良好生态条件⑶是工程与艺术的结合2. 绿地:是以环境绿化植物占主导地位的城市用地。

广义理解:泛指所有被植物覆盖的种植地。

3. 绿化:是以绿色植物来美化环境和改良环境生态的一种环境建设活动。

4. 园林规划:就是按照环境艺术理论和环境生态学、土木工程科学理论,以编绘图纸及文本的方式对园林绿地发展与建设进行的统筹安排与详细计划。

这种安排和计划是通过编绘图纸及文本文件来实现的。

5. 园林设计:以地形、植物和建筑为物质手段,详细地规定园林环境建设具体施工做法的设计活动,就是园林设计。

㈡园林规划设计基本要求1. 要有明确的主导思想;2. 要体现“主体优先”;3. 应有突出的风格特色;4. 要坚持社会、生态、经济三方面效益的统一。

即要求园林规划设计应充分兼顾园林绿地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规划设计的工作内容1. 园林设计的作用:为绿地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2. 园林规划设计对象3. 园林规划设计范围:⑴园林绿地发展规划长期规划、中期规划、近期规划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合理布局各种类型的城市绿地,使之结合成功能完善的绿地系统。

⑶园林绿地建设规划:即具体到每一处城市绿地的详细规划。

⑷园林绿地技术设计:绿地内所有景观与设施的施工图设计。

三、规划设计依据与原则㈠依据1. 科学依据2. 社会的需要:人民生活、工作、休息与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需要。

3. 对绿地的功能要求:⑴审美的功能⑵环保和生态功能⑶提供活动场所⑷满足其他功能㈡原则1. 实用性原则:规划设计切合实际,绿地能满足各种功能需要。

2. 美观性原则:按艺术规律进行规划设计,使绿地环境优美。

3. 经济性原则:要“少花钱,多办事”,不浪费。

四、大力发展园林绿化事业1. “普遍绿化”阶段:从绿化量上入手发展。

2. “全面绿化”阶段:以绿为主,从量上巩固提高。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绪论[教学目标]了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研究的对象一、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研究的对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研究的对象:城市园林及绿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研究的总课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全面发挥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生态效益: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提高绿地率和绿视率,提高单位面积绿地中的叶面积指数,合理布置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并研究复层结构人工植物群落的建立。

绿地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依靠绿色植物。

树木的减尘率是30.8%—52%,草坪的减尘率为16.0%—39.3%,松科、柏科、木兰科、忍冬科、槭树科、桑科、桃金娘科等科中的许多植物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松树可分泌挥发萜烯类的物质,对结核病人康复有良好作用。

桦、柞、栎、稠李、椴、松、冷杉可分泌杀菌物质,能杀死白喉、结核、霍乱和痢疾等病原菌。

2、社会效益:体现在把现代社会生活活动组织到公共绿地中去。

3、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绿地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方面进行定量计算,一年之内可提供了价值7.02亿元的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在不破坏园林景观的条件下结合生产,如出售切花、间移树木、出售盆景、利用修剪树枝做其他用途等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

2、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概况1)1949~1952年(经济恢复时期)该阶段主要特点是:全国各城市以恢复、整理旧有公园和改造、开放私园为主,同时积极开辟苗圃,大量育苗,增加树木种类,为城市绿化打下了物质基础。

2)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阶段的主要特点:全国各城市结合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和市政卫生工程,大量新建公园。

对原有的公园进行充实提高。

在公园规划设计上,主要学习苏联文化休息公园的模式,强调公园功能分区,注重群众性文体活动。

3) 1958~1965年——受“左”的思想的影响4) 1966~1976年——拨乱反正,解放思想5)1977~1989年——初步建设6) 1989~2009年——快速发展第一章、城市论[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的产生和定义。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第二版)当当价¥41.70(8.5折)作者同济大学,李铮生主编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明日之城——一部关于20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史当当价¥86.40(8.0折)作者[英]霍尔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11-1ISBN9787560840390所属分类图书 > 建筑 >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 城乡规划与发展研究3、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当当价¥61.90(7.9折)作者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9-1ISBN97871121241524、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当当价¥27.60(8.0折)钻石VIP专享折上9.5折作者(加)雅各布斯(Jacobs,J.)著,金衡山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8-1ISBN97875447012115、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耶路撒冷、蒙特利尔、新加坡、香港、北京、牛津、柏林、巴黎、纽约,寻找这些城市中人的“归宿感”和“身份认同”)当当价¥25.20(7.2折)钻石VIP专享折上9.5折定价¥ 35.00作者(加)贝淡宁,(以)艾维纳著,吴万伟译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11-1ISBN9787229055196所属分类图书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社会调查与社会分析6、美好城市:沉思与遐想(城规大师以近60年的专业经验为依托,与读者分享他作为城市规划师和城市热爱者的心得体会。

)当当价¥40.80(8.5折)钻石VIP专享折上9.5折定价¥ 48.00作者(美)雅各布斯著,高杨译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1ISBN9787121219696所属分类图书 > 建筑 >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 城乡规划与发展研究7、城市意象城市建筑文化系列当当价¥19.40(7.5折)丛书名城市·建筑文化丛书作者[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4-1ISBN9787508024271所属分类图书 > 建筑 >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 城乡规划与发展研究8、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向永远的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致敬,全世界建筑专业人士人手一册的经典之作!首发2万册!)当当价¥25.30(6.0折)作者(法)勒·柯布西耶著,杨至德译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3-1ISBN9787553721804所属分类图书 > 建筑 > 建筑外观设计 > 大师作品与思想9、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当当价¥32.50(8.1折)定价¥ 40.00作者(美)文丘里著,周卜颐译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1-1ISBN9787513007559所属分类图书 > 建筑 > 建筑科学 > 通论/工具书10、建筑十书(最古老最有影响的一部建筑学经典著作:英文评注本,插图最丰富的现代语言版本。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3.学时/学分:160/9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园林教研室5.先修课程:园林制图、园林设计初步、园林艺术原理6.面向对象:园林专业大三学生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2. 课程目标:主要介绍城市规划理论的基本内容、城市绿地的功能、城市街道绿地、居住区绿地、工厂企业绿地及风景区和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思想、设计要点和设计手法等,并且运用所学的设计原理对各类绿地进行实际规划设计。

其中,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包括: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分车带、人行道绿化带、交通岛等)、街道小游园、花园林荫道、滨河林荫道、步行街、立体交叉、公路、铁路和高速干道等。

居住区绿化设计包括:居住区公园绿地(居住区游园、居住小区游园)、专用绿地(幼儿园、中小学、大专院校、医疗机构、大型公共建筑周围绿地等)。

工厂企业绿地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工厂企业的绿化设计。

风景旅游区规划和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于城市绿地的各类内容据能有一定了解,并能完成一些专类设计方案。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城市论(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中国城市发展的历程2.理解城市的产生和定义3.掌握城市化的定义与基本规律(二)教学具体内容1.城市、城市化与城市问题1.1城市的产生1.2城市的定义1.3城市化的定义与基本规律1.4城市问题2.中国城市发展概述(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城市的定义、城市化的定义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规律(四)思考题1.城市的定义和因素是什么?2.城市化的定义是什么?3.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规律是什么?4.我国城市化道路是如何选择的?第二章城市规划论(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方法2.理解中国城市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的工作阶段等3.掌握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二)教学具体内容1.现代城市规划的若干理论与方法1.1“田园城市”理论1.2 1924年阿姆斯特丹会议的大城市问题对策1.3 新建筑运动与“雅典宪章”1.4卫星城理论1.5“邻里单位”与小区规划2.城市规划2.1城市规划的任务2.2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2.3城市规划的工作阶段(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是中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城市公园运动的起源:1.在19世纪初,工业发达的欧洲已产生了各种问题。

而当时在新兴的美国,已有一批仁人志土呼吁避免重蹈工业化所产生的污染及城乡对立等问题的覆辙,并且在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等问题的背景下,1858年,园林师奥姆斯特德(F.L. Olmsted)主持的纽约中央公园设计方案通过。

即在纽约市中心划定了一块3.4平方公里的土地开辟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的建设成就,受到了高度的赞扬。

人们普遍认为,该公园不仅在人工环境中建立了一块绿洲,并且改善了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提高了城市士地利用的税金收入,方案设计十分成功,随即便被纷纷效仿,在全美掀起了一场保护自然,建设公园的“城市公园运动”。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妨碍后代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本质就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2.隋炀帝大业元年修建洛阳西苑:西苑“周二百里,其内造十六院,屈曲周绕龙鳞渠”,园中以水景为主,出现水渠桥的苑中院、园中园的园林形式。

3.颐和园平面图4.一般认为世界园林有三大体系:①东方园林体系。

以中国为主为根,包括日本、朝鲜(韩国)等国。

②欧洲园林体系。

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逐渐成熟起来,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台地园林一17世纪的法国古典园林—18世纪的英国风景园。

③西亚园林体系(伊斯兰体系)以伊斯兰宗教为主的,包括中世纪的西班牙、印度及印度尼西亚并发展到墨西哥等国家。

5.阿尔罕布拉宫以其中两个院子著称。

一个是以朝觐仪式为主的石榴园。

另一个是狮子院,周围有一券形回廊,后有小花园。

从山上引来的泉水分成几路淙淙流经各个卧室,以降低炎夏的蒸热。

然6.绪论2018年8月12日 星期日下午9:40后,再在院中央形成一个十字形水渠象征天堂。

池中央有一喷水盘,由12头雄狮托住,水从狮口喷出,流向周围浅沟,由此以狮子院命名。

背景特点:文学、艺术等领域出现了各种思潮,美学观点转变,出现尊重自然的理念,英国地理气候条件为多雨潮湿,对植物自然生长有利a.布局设计:追求自然式风致园、图画式园林,充满浓郁的诗情画意b.理水方式:自然曲折、蜿蜒曲折的溪流与池塘c.植物形态:自然、起伏的草地,成组散步的树丛,单植的大树d.道路:呈曲线形,充满浪漫气息,有些保留了废墟、荒地、残垒、断碍造成强烈伤感气息e.英国自然风景园7.“英华式”园林:英国皇家建筑师钱伯斯 William Chambers)把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园林艺术介绍到欧洲。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绪论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依附于自然(原始氏族社会及聚落时代)、人类依赖于自然(渔猎时代由聚群而定居)人类开始离开自然(农耕时代及城邑的建立)人类破坏自然(工业化时代及大规模的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后工业化及信息化时代)二、城市与园林的关系※城市公园运动(The City Park Movement)奥姆斯特德主持建造了纽约中央公园既开了现代景观设计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普通人生活景观的到来,美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从中央公园起就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图)※田园城市构思(The Garden City)❖农田环抱城市,面积比城市大5倍;❖人口控制在3。

2万人左右;❖城市直径不超过2公里;❖中心公共绿地面积多达60公顷;❖宽阔的林荫道、放射状的林间小径、住宅、庭院、菜园等。

(图)※雅典宪章(1933年)❖现代城市要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

❖明确提出要在城市中建造公园、运动场和儿童游戏场;❖要求把城市附近的河流、海滩、森林和湖泊等自然景观优美地段开辟为公共绿地。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世界环境宣言(1992年)三、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发展和特色1、历史轨迹古典园林的萌芽——囿饲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活动开凿池沼作养殖灌溉之用筑高台供祭祀之需建简单建筑为休息观赏之备皇家园林的形成--秦汉宫苑(图)自然山水园的兴起-—魏晋南北朝的园林自然山水园的发展—-唐宋园林古典园林的辉煌时期——明清园林(多图)2、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宫苑——壮丽精巧私家园林-—简朴淡雅寺庙园林——天然幽致3、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效法自然的布局诗情画意的构思园中有园的手法建筑为主的主景因地制宜的处理四、国外的园林历史发展与特色世界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日本庭园(图:枯山水)❖西亚园林的特色(图:阿尔罕布拉宫、泰姬陵)院落式的布局设有中庭整形的人工水池和喷泉各种植物❖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特色(图:埃斯特别墅)恰当地运用地形辟出台地、整齐地格局和建筑设计的原则、结合地形组织多种理水形式、模样绿丛植坛、运用明暗浓淡不同的绿色配置、运用大小比例的不同引起对规则布局感的消失❖法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及特色(图:凡尔赛宫)勒诺特:在丛林中辟出风景线运用原野上自然的水体形式构图中心的雕塑喷泉乡土树种❖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特色❖西方近代园林的发展(图:法国拉·维莱特公园)第一章城市绿地的功能与效益第一节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一、保护城市环境❖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增加氧气含量、吸收有害气体CO2:落叶乔木——合欢、泡桐、紫叶李、西府海棠、刺槐、柿树;落叶灌木—-紫薇、丰花月季、碧桃、紫荆;藤本植物——凌霄;草本植物——白三叶;SO2:臭椿、夹竹桃、海棠、紫薇、石榴、广玉兰、棕榈、馒头柳、银杏;附图)、吸滞烟灰和粉尘减少含菌量健康作用负离子、芳香油放松神经❖改善城市气候降低气温调节湿度调控气流❖降低城市噪声二、减灾防灾防火防震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战备防空三、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城市中不同群落类型配植的绿地可以为不同的野生动物提供相应的生活空间,与城市道路、河流、城墙等人工元素相结合的带状绿地形成一条条绿色的走廊,保证了动物迁徙通道的畅通,提供了基因交换、营养交换所必要的空间条件.城市生物多样性——城市范围内除人以外的生物分异程度.主要通过城市绿地系统所容纳的生物资源的丰富程度得以体现。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因此,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应该考虑人文因素。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应该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例如,城市绿地设计应该注重创造美丽的景观,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

此外,城市园林绿地还应该考虑到文化和历史的积淀,体现当地的特色和传统。

其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应该注重生态因素。

城市是由人类建造的,但它也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

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应该尊重自然,并合理利用生态资源。

例如,城市园林绿地应该合理布局,避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

此外,城市园林绿地还应该注重生态恢复,加强对植物和动物的保护。

再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应该考虑社会因素。

城市园林绿地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其规划与设计应该符合人们的需求。

例如,城市园林绿地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娱乐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此外,城市园林绿地还应该注重社区参与,鼓励居民参与到绿地的管理和维护中,增强居民对绿地的归属感。

最后,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

城市是人口密集的地区,绿地资源有限,因此,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应该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例如,城市园林绿地应该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采用合理的排水系统。

此外,城市园林绿地还应该注重节能环保,推广使用绿色建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总之,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研究是一项复杂而且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它不仅需要考虑人文因素,还需要注重生态、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因素的综合考量。

只有在这样的综合框架下,城市园林绿地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1.人与自然的关系:(1)人不能离开自然;(2)人能动地改变自然界;(3)人的存在故意义是在于基因的独特性。

2.城市: 是具有一定非农业人口规模为主的居民点。

3.城市化: 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成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4.田园城市布局:(1)呈圆形, 中央为公园, 六条主干道由中心向外辐射;(2)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3)在城市直径以外三分之一处设环形林荫大道。

(4)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广场、仓库。

5.田园城市实践: 莱彻沃斯, 是由恩温·帕克设计完毕的第一座田园城市。

6.城市规模:(1)人口1,000,000以上为特大城市;(2)人口500,000—1,000,000为大城市;(3)人口200,000—500,000为中档城市;(4)人口小于200,000为小城市。

7.1898年, 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发表著作《明天, 通往真正的和平之路》。

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模式。

8.霍华德与柯布西耶思想的比较(1)共同点: 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的状况;(2)不同点:霍华德: 城市分散;发散—新建城市—空想社会主义社会改革。

柯布西耶:集中发散—全面改建城市地区—建筑师角度, 以物质空间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9.1993年在雅典帕提农神庙下签署《雅典宪章》, 核心内容: 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的问题。

10.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1)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系, 并将视之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2)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

(3)强调公众的参与。

11.英国园林与中国园林的区别?相同点: 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法则, 两种艺术都强调感情的表达;不同点: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内向的自然, 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是一种外向的自然;中国的传统园林的场合实质是“内部的”和“私用的”, 英国的自然风致式园林更接近于“外部”和“公有”。

▲由于中产阶级的兴起, 18世纪中叶后的(英国)部分皇家园林开始对公众开放, 随后是法国、德国和其他国家相效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与效益
1.城市公园运动,奥姆斯特德,纽约中央公园。

2.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宫苑、私家园林、寺庙园林。

3.世界园林三大体系:东方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伊斯兰体系)。

4.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
✧改善小气候:调节气温、调节湿度、调节气流。

✧净化空气:增加氧气含量、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烟灰与粉尘、减少含菌量、健康作用。

✧防止公共灾害:降低噪声、净化水体与土壤、涵蓄水源及保护地下水、保护生物环境。

5.园林绿地的安全防护作用:避震防火;备战防空、防放射性污染。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田园城市,霍华德,《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

2.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他绿地G5。

3.城市绿地系统三大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4.树种选择原则:
✧尊重自然规律,以地带性植物树种为主。

✧选择抗性强的树种。

✧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效益。

✧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注意城市绿化中的植物多样性。

第三章园林中的自然要素
1.土壤的改良措施:
✓黏土:可塑性强,呈酸性,用砂砾加以混合。

✓砂砾土:透水性强,加以黏土形成颗粒。

✓盐碱土:pH值低于4时,加少量生石灰,调整其酸碱性。

排水,提高土层厚度改变土壤结构减少盐分。

2.园林植物的配置:P104
✧森林:密林、混交密林、密林种植。

✧树群:单纯树群、混交树群。

✧树丛:群体美与个体美。

✧对植:对称种植、非对称种植。

✧单植:个体美。

✧行植与绿篱:庄严整齐、组织空间······
✧地表种植:自然式草坪、规则式草坪
✧攀援种植:攀援植物。

✧水体绿化:水生植物。

✧花坛:独立花坛、组群花坛、附属花坛、活动花坛。

3.水体在造园中的运用:
历史造园中水的运用P114。

水的四种基本设计形象:静水、落水、流水、喷水。

水与其他因子的组合:水岸、堤、岛、水与桥、水与建筑、水生植物、中水道。

第六章园林的结构
1.行为与园林设计:边界效益、瞭望与庇护、领域性(个人空间气泡)。

2.园林“文章”——整体原则:
◆结构组合形式:开门见山式、半隐半现式、深藏不漏式。

◆结构处理方式:两段式(序景—起景—转折—高潮—尾景)、三段式(序景—起景—发展—转折—高
潮—转折—收缩—结景—尾景)。

◆整体性原则:功能性、协调性、层次性。

第七章园林的基本构图和意境
1.园林意境创造:
运用延伸空间和虚复空间的特殊手法,组织空间、扩大空间,强化园林景深,丰富美的感受。

造园艺术常用的写意、比拟和联想手法,使意境更为深邃。

诗词、书画点景之妙更能提升园林意境。

园林意境的时代感创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园林设计手法与材料的时代性。

(看分答题)
2.中国传统赏景方式:框景、借景、分景、对景、夹景、漏景、添景。

3.速度与景物观赏之间的关系:
时速1公里,对景物观赏有足够时间,与景物距离较近,焦点集中在细部的观察上,比较适宜观赏近景。

时速5公里,观赏者可以保证对中景有适宜的观赏速度。

时速30公里,比较注重对整体的把握,对远景有较强的捕捉能力。

4.垂直视角30°,水平视角45°。

第八章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1.真正完全意义上的近代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奥姆斯特德)。

2.城市公园绿地指标:60㎡/人<f<100㎡/人;
游人容量:60㎡为宜,最低不得<15㎡,风景名胜公园>100㎡。

3.全市性公园——用地面积10-100公顷;服务半径3-5千米;步行30-50分钟;乘车10-20分钟。

区域性公园——用地面积10公顷;服务半径1-2千米;步行15-25分钟;乘车5-10分钟。

4.综合公园规划的原则:
满足功能,合理分区。

园以景胜,巧于组景。

因地制宜,注重选址。

组织导游,路成系统。

突出主题,创造特色。

5.公园规划布局的形式: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6.绿化配置P325
✧植物配置要重视景观的季相变化。

✧植物配置要利用现状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

✧植物配置要选择乡土树种为公园的基调树种。

✧植物配置要把握基调,注意细部。

✧植物配置要与山水、建筑、园路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协调,要服从于功能要求、组景主题,注意
气温、土壤、日照、水分等条件适地适种。

7.儿童公园绿化设计P337
8.动物园用地选择:地形方面、卫生方面、交通方面、工程方面。

P352
9.抗性植物展览区;岩石植物区。

P380
10.主题游乐园P391
第九章带状公园与绿地
1.带状公园的特征
空间形态呈线性带状
具有较高的连续性
具有良好的可达性
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带状公园的类型:生态保护型、休闲游憩型、历史文化型。

3.道路绿化断面布置形式:一板两带式、两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

4.行道树的选择P424
✧树种的选择首先应考虑它的适应性。

✧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速生或缓生品种,或者综合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希望达到的效果予以合理配
置。

✧需要有较强的耐修剪性,修剪之后能快速愈合,不影响其生长。

✧不宜选用浅根树种和萌蘖力强、根系特别发达的树种及带刺植物。

✧需要考虑行道树花果有无造成污染的可能。

✧行道树需要主干挺直,树姿端正,形态优美,冠大荫浓。

5.交叉口、分隔带和街旁绿地的种植设计P426
6.滨水绿地的类型:临海城市中的滨海绿地、面湖城市中的滨湖绿地、临江城市中的滨江绿地、贯穿城市的滨河绿地。

7.公路及高速公路绿化的功能设计:路旁植栽、中央分隔绿带、其他种植。

P441
8.防护林带结构形式:透风林、半透风林、不透风林。

第十章居住区绿化、工厂绿化及特殊地段绿化
1.工厂道路绿化P476
2.工厂绿化布置中的特殊问题P479
✧工厂绿地的土壤成分和其环境条件一般较为恶劣,对植物的生长极为不利。

选择抗性强的树种。

✧工厂前区入口处和一些主要休憩绿地是工厂绿化的重点,应结合美化设施和建筑群体组合加以统一考
虑。

✧对防尘要求较高的工业企业,其绿化除一般要求外,还应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尘埃的特殊作用。

✧一般在防护地带内常栽植枝叶大而密的树木,并可采用自由式或林荫道式的植树法,以构成街心绿地
和绿岛。

✧对于大型工厂的绿化宜采用生态种植方式加以布置。

第十一章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规划
1.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憩娱乐
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2.风景资源分级:特级(世界)、一级(国家)、二级(省级)、三级(市县)、四级(当地)。

3.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正确处理规划区局部、整体、外围三层次的关系。

●风景区的总体空间布局与职能结构有机结合。

●调控布局形态对风景区有序发展的影响,为各组成要素和部分共同发挥作用创造满意条件。

●规划构思新颖,体现地方和自身特色。

名词解释:
✧观赏视距:观赏点与被观赏景物间的距离。

✧安全视距:指行车司机发觉对方来时立即刹车而恰好能停车的距离。

✧引导种植:起引导作用的绿化种植。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
间系统。

✧综合公园:在市、区范围内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游憩休息、文化娱乐活动的综合性、多功能、自然化
的大型绿地。

✧一板两带式:由一条车行道,两条绿化带组成的城市道路。

✧岩石园:模拟自然界岩石或岩生植物的景观,附属于公园内或独立设置的专类公园。

✧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的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道路总宽度:道路规划红线之间的宽度。

✧公共绿地: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功能的绿化用地。

✧夹景:左右两侧起隐蔽作用的前景。

✧漏景:由框景发展而来,景色若隐若现,含蓄雅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