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用水的风险评估和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制药用水的风险评估和质量控制

制药用水的风险评估和质量控制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制药用水系统的风险评估与质量控制张功臣2012-09-25September 24-25 2012 Beijing分类•制药用水系统是制药厂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风险评估角度因其介质与药品直接接触其从风险评估角度,因其介质与药品直接接触,其对药品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属于直接影响质量的关键系统。

制药用水系统需要调试和确认!纯化水高纯蒸汽无菌氮气液态高纯水气态无菌压缩空气注射用水无菌二氧化碳无菌氧气系统的“质量”要求一满足药典与法规的“质量”要求二满足生产与工艺的“质量”要求三满足投资与运行的“质量”要求系统的“质量”要求一满足药典与法规的“质量”要求二满足生产与工艺的“质量”要求三满足投资与运行的“质量”要求系统的“质量”要求一满足药典与法规的“质量”要求•药典与法规的质量要求是什么?药典对于制药用水的规定•制药用水的分类:制药用水的分类原料水--制药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的水。

制药生产艺过程中使用的水例如饮用水;化水;高水;注射用水;例如:饮用水;纯化水;高纯水;注射用水;9工程上的制药用水特指“原料水”。

产品水--按制药工艺生产的包装成品水。

例如:抑菌注射用水;灭菌吸入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灭菌冲洗用水;灭菌纯化水;原料纯化水的药典要求中国药典EP 70USP 34项目2010年版EP 7.0欧盟药典7.0版USP 34美国药典34版制备方法纯化水为符合官方标准的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纯化水为符合官方标准的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纯化水的原水必须为饮用水;无任何外源性添加物;采适宜的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适宜的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用适当的工艺制备性状无色澄明液体、无臭、无味-----------PH/酸碱度酸碱度符合要求------------氨≤0.3μg/ml ------------不挥发物≤1mg/100ml ------------硝酸盐≤0.06μg/ml ≤0.2μg/ml ------亚硝酸盐≤0.02μg/ml ------------0101重金属≤0.1μg/ml ≤0.1μg/ml------铝盐------不高于10ppb用于生产渗析液时需控制此项目-----易氧化物符合规定(1)符合规定(1)------总有机炭≤0.5mg/l (1)≤0.5mg/l (1)≤0.5mg/l 电导率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三步法测定)<0.25IU/ml细菌内毒素------用于生产渗析液时需控制此项目------微生物限度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0CFU/ml好氧菌总数≤100CFU/ml菌落总数≤100CFU/ml原料注射用水的药典要求项目中国药典2010年版EP 7.0欧盟药典7.0版USP 34美国药典34版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注射用水通过符合官方标准的饮用水制备或者通过纯化水蒸馏注射用水的原水必须为饮用水;无任何外源性添加物;采用制备方法水用水制备,或者通过纯化水蒸馏制备适当的工艺制备(如蒸馏法或纯化法),制备法需得到验证性状无色澄明液体、无臭、无味无色澄明液体------PH/pH 5.0~7.0------------酸碱度p氨≤0.2μg/ml ------------不挥发物≤1mg/100ml ------------硝酸盐≤0.06μg/ml ≤0.2μg/ml------002/l 亚硝酸盐≤0.02μg/ml ------重金属≤0.1μg/ml ≤0.1μg/ml------铝盐------最高10ppb用于生产渗析液时需控制此项目-----易氧化物------------------总有机炭≤0.5mg/l ≤0.5mg/l ≤0.5mg/l 电导率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三步法测定)(三步法测定)(三步法测定)细菌内毒素<0.25EU/ml<0.25IU/ml 0.25E.U./ml (1)微生物限度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CFU/100ml好氧菌总数≤10CFU/100ml菌落总数≤10CFU/100ml中国GMP对于制药用水系统的要求•2010版GMP 《第六节制药用水》•第九十六条制药用水应当适合其用途,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质量标准及相关要求。

制药用水制备与存储的gmp法规要求与科学原理

制药用水制备与存储的gmp法规要求与科学原理

制药用水制备与存储的gmp法规要求与科学原理制药用水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参与到原料药物的制备、药剂的生产、药品包装以及清洁卫生等方面,因此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制药用水需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制药用水的制备与存储需要遵循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制造规范)的法规要求,并且基于相应的科学原理。

首先,制药用水的质量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根据GMP法规要求,制药用水需要符合药品生产的相关标准,如中国药典、美国药典等所规定的相应指标,如微生物菌落总数、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内毒素含量等。

这些指标的要求对制药用水的消毒、净化等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需要严格的监控和记录。

其次,制药用水的制备与存储需要基于科学原理。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制药用水通常采用多重工艺进行处理,其中包括过滤、蒸馏、离子交换、紫外线照射、超滤等。

这些工艺的选择是基于制药用水中的水质指标,如悬浮物、溶解性无机盐、有机物、溶解氧等,以及不同药品生产工艺的特点进行的。

科学原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少制药用水中的有害物质,确保制药用水的质量稳定和纯净度,从而保证药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GMP法规要求制药用水的存储也需要符合相应的规定。

在存储环节,应采取遮光、干燥、通风和防冻等措施,避免外界物质的污染和制药用水的降解。

制药用水的存储设施应具备防腐蚀、耐高温、耐压等特性,并且要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保证存储水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制药用水的制备与存储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GMP法规要求,生产企业应建立制药用水管理规范和相应的操作程序,对用水设施、用水工艺、用水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这包括建立相应的工艺流程、记录和报告的要求,保证制药用水质量的可追溯性,以及建立完善的质量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确保用水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可控。

综上所述,制药用水的制备与存储需要遵循GMP法规要求,并基于相应的科学原理。

制药用水技术方案

制药用水技术方案
突发事件评估
制定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如停电、设备故障等 进行风险评估,确保生产安全。
应对方案制定与实施
水质风险应对
根据水质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水处理优化措施,提高水质 纯度及稳定性。
设备运行风险应对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降低设备 运行风险。
应急预案实施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恢复生产,降低损失 。
02
深度处理技术
深度处理技术用于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等杂
质,以及杀灭水中的微生物。常用的深度处理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反
渗透、电去离子等。
03
后处理技术
后处理技术主要用于保障制药用水的储存和使用安全,如消毒、循环过
滤等。常用的后处理技术有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
02
制药用水工艺流程
原水预处理
去除悬浮物
通过物理处理如沉淀、过滤等方 法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保证后 续处理步骤的顺利进行。
调节pH值
根据需要,通过添加适量的酸或 碱调节原水的pH值,以提高后续 处理效果。
初级处理
活性炭吸附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去除水中的有 机物、余氯等物质,提高水质纯度。
软化处理
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等方法,去除水中 的钙、镁等硬度成分,防止后续设备 结垢。
03
制药用水质量控制与监测
质量控制标准
01
02
03
纯度要求
制药用水应达到高纯度标 准,如电导率、总有机碳 含量、微生物限度等指标 均应符合相关规定。
稳定性要求
制药用水在储存和使用过 程中应保持稳定性,防止 二次污染。
标准化管理
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 和管理流程,确保制药用 水的质量稳定和可控。

制药风险评估

制药风险评估

制药风险评估制药风险评估(700字)制药行业是一个风险较高的行业,因为在制药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合规风险、市场风险和竞争风险等。

对于制药企业来说,进行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管理风险,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技术风险是制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制药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复杂的技术和设备,如果技术水平不过关,将会给生产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因此,制药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对自身的技术实力进行评估,确定技术能力是否满足生产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技术风险。

其次,合规风险也是制药企业需要重视的风险之一。

制药行业面临着严格的法规和监管要求,包括药品注册、生产质量管理、药品广告和营销等方面的合规要求。

企业需要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并建立健全的合规制度和流程,以确保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产生合规风险。

再次,市场风险也是制药企业需要关注的重要风险之一。

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因素都可能对企业的销售和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制药企业应该对市场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制定灵活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应对市场风险。

最后,竞争风险也是制药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

制药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许多制药企业竞争对手。

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将难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因此,制药企业需要对竞争对手进行评估,制定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降低竞争风险。

总之,制药行业面临着多种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合规风险、市场风险和竞争风险等。

对于制药企业来说,进行风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管理各种风险,从而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评估和控制风险,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增强市场竞争力,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质量部控制实验室风险评估 (3)

质量部控制实验室风险评估 (3)

质量控制实验室风险评估1.概述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位于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百草路18号。

作为药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实验室涉及到成品、原料、辅料、化工原料、包装材料、工艺用水、中间产品等的质量检验等。

质量部实验室分为三个组,分别为仪器组、化测组、生测组。

为进一步提高对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发现并尽可能消除一些潜在的风险对产品质量造成的威胁,质量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展了对实验室的风险分析。

2.评估目的消除实验室存在的风险。

3.评估范围目前公司口服固体制剂分为片剂和硬胶囊剂,正常生产的片剂有17个,硬胶囊剂有4个。

所以此次主要评估片剂的工艺。

4.评估标准应用失败模式效果分析,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并确定相应的标准,根据评估说明:●严重性◆可忽略(1级)无影响或对生产线造成很小破坏,对产品有微小影响,可能会引起该批或该批一部分损失或小的返工,很少有顾客发现缺陷。

微小(2级)对生产线造成较小破坏,对产品造成较小影响,可能引起目前批的损失,很多顾客可能会发现缺陷。

◆中等(3级)造成生产线的较小破坏,对产品造成中等影响,可能会造成目前批损失,还会影响本班次后续批次,顾客感觉不方便。

◆严重(4级)造成生产线极大破坏,对产品有高的影响,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或造成产品全部报废,且严重影响产品供应,可能会导致顾客不满意,但无人员死亡。

毁灭性(5级)影响操作人员和机器安全或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极其严重的失败模式,对产品有严重影响,可能会持续几周、几个月,会严重影响到整个连续生产的所有后续批次,需要较高的成本才能消除影响。

可能性◆频繁(5级)事故频频发生,几乎每次都有可能,控制措施不到位◆很可能(4级)1年发生1次或多次,不会感到意外◆可能(3级):1~5年发生1次,事件可能发生,控制措施可能被破坏◆偶尔(2级)5~10年发生1次,事件发生概率非常低,但可预见◆罕见(1级)10年以上发生1次,事件发生概率几乎为0风险评估项目:采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FMEA) 对质量控制实验室关键风险点进行识别、评估。

制药用水监控操作规程

制药用水监控操作规程

制药用水监控操作规程1. 引言制药用水是制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效性有直接影响。

为了确保制药用水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制药工艺要求,避免可能的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制药用水的监控是必不可少的。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制药用水监控的操作流程,确保制药用水的质量可控。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制药企业的制药用水监控工作。

3. 质量标准制药用水的质量应符合以下标准:•纯净水:符合国家药典或企业内部标准。

•注射用水:符合国家药典或企业内部标准。

•无菌水:符合国家药典或企业内部标准。

4. 监控参数制药用水的监控参数包括:•温度•溶解氧•电导率•pH值•菌落总数•金属离子含量•特定微生物检测(例如大肠杆菌)5. 监控设备和方法5.1 温度监测使用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监测制药用水的温度。

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并记录结果。

5.2 溶解氧监测使用溶解氧监测仪器监测制药用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并记录结果。

5.3 电导率监测使用电导率计监测制药用水的电导率。

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并记录结果。

5.4 pH值监测使用pH计监测制药用水的pH值。

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并记录结果。

5.5 菌落总数监测使用菌落计数法监测制药用水的菌落总数。

监测频率为每周一次,并记录结果。

5.6 金属离子含量监测使用离子色谱仪等仪器监测制药用水中的金属离子含量。

监测频率为每月一次,并记录结果。

5.7 特定微生物检测根据需要,使用培养法或快速检测仪器监测制药用水中的特定微生物(例如大肠杆菌)的含量。

监测频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记录结果。

6. 监控记录和数据分析6.1 监控记录所有监控数据均应及时记录,并保存至相关的监控记录表中。

监控记录应包括监测日期、监测参数、监测结果和责任人等信息。

6.2 数据分析定期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查看趋势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7. 异常处理和纠正措施7.1 异常处理发现制药用水监控数据异常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药典注射用水质量标准

药典注射用水质量标准

药典注射用水质量标准
药典注射用水是指用于制备注射剂的水,其质量标准对保障药品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药典注射用水质量标准的制定与执行,直接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患者的生命健康。

本文将对药典注射用水的质量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首先,药典注射用水的外观应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无异物悬浮。

其次,药典注射用水的电导率应不大于4μS/cm。

此外,药典注射用水的细菌内毒素检查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另外,药典注射用水的重金属检查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最后,药典注射用水的pH值应在5.0~7.0之间。

药典注射用水的质量标准是严格规定的,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典注射用水的质量标准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指标,更是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一种保障。

因此,相关从业人员在生产和使用药典注射用水时,务必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确保药品质量和患者安全。

总之,药典注射用水的质量标准对医疗卫生事业和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从业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确保药品质量和患者安全。

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标准,以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变化,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药品使用。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共同致力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患者健康。

水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水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2)组织实施风险管理活动;
3)参与风险分析和评价。
5
组员
1)提供生产过程与风险有关的相关信息;
2)在生产过程中采取风险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
3)参与风险分析和评价。
6
组员
1)提供生产过程与风险有关的相关信息;
2)在生产过程中采取风险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
3)参与风险分析和评价。
7
组员
1)参与产品与设备相关的工艺参数的制定,并反馈相关信息;
6.1.2原水质量风险的控制:饮用水对纯化水影响极大,需要每年向商洛市质量监督检验所送样检测,每季度质量部对主要项目检验,通过验证检查我公司能按时送检和自检,确保车间是用水合格,此项风险为可接受项。
6.2因素二:石英砂过滤器的效果:
6.2.1石英砂过滤器的效果风险评价:石英砂过滤器的目的是过滤饮用水中大部分杂质。如果过滤不合格严重影响碳滤去余氯的效果,对RO膜损害极大。其严重程度定为中级风险。这种过滤是物理的截留作用,过滤效果不佳,发生的概率极小故定为低级风险。效果不佳可以很容易发现,故可发现性风险定为低级。
2)参与风险分析和评价。
8
组员
1)提供检验过程与风险有关的相关信息;
2)在生产过程中采取风险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
3)参与风险分析和评价。
4)起草风险评估报告
9
组员
1)参与产品与设备相关的工艺参数的制定,并反馈相关信息;
2)参与风险分析和评价。
4. 风险识别
4.1纯化水工艺流程:
4.2纯化水生产过程描述:
编号:XJ/FX2014006
纯化水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质量风险评估报告批准页
报 告 起 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温度的风险评估
温度被视为关键操作参数的情况有:
¾ 在线电导率仪; ¾ 为抑制微生物滋生而维持的特定循环温度(高温或低温); ¾ 其他关键的工艺温度控制; • 案例:某公司的纯化水储存和分配系统,日常循环维持在室
温(不进行控制),每周消毒一次(两小时80℃)。以这个 系统的运行为基础,设计了一个新系统与该系统相似,但是 增加了冷却装置,用于维持低于15℃的运行温度。经过确认 活动后,该公司将新系统的消毒频率由每周一次减少到两周 一次。 • 对于旧系统来说,当处于室温运行状态时,其消毒频率、消 毒温度和时间将是关键工艺参数,而对于新系统来说循环温 度和消毒频率、消毒温度和时间都是关键工艺参数。
------
------
≤0.06 μg/ml
≤0.2μg/ml
------
≤0.02 μg/ml
------
------
≤0.1 μg/ml
≤0.1 μg/ml
------
------
不高于10 ppb 用于生产渗析液时需控制此项目
-----
符合规定(1)
符合规定(1)
------
≤0.5 mg/l (1) 符合规定
≤0.2 μg/ml
------
≤0.02 μg/ml
------
≤0.1 μg/ml
≤0.1 μg/ml
------
------
最高10 ppb 用于生产渗析液时需控制此项目
-----
------
------
≤0.5 mg/l
符合规定 (三步法测定)
≤0.5 mg/l
符合规定 (三步法测定)
<0.25 EU/ml
原料纯化水的药典要求
项目
制备方法
性状 PH/酸碱度 氨 不挥发物 硝酸盐 亚硝酸盐 重金属 铝盐 易氧化物 总有机炭 电导率
细菌内毒素
微生物限度
中国药典 2010年版
EP 7.0 欧盟药典 7.0版
USP 34 美国药典34版
纯化水为符合官方标准的饮用水经蒸 纯化水为符合官方标准的饮用水经蒸 纯化水的原水必须为饮用水
15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第一级预加 热器
工厂蒸汽凝液
储存与分配系统的关键参数
ISPE1-6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分配系统的模块化设计理念
改造前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改造后
微生物限度的比较
appropriate quality. They should not be operated
beyond their designed capacity. Water for
injections should be produced, stored and
distributed in a manner which prevents microbial
液态
制药用水系统需要调试和确认!
纯化水 高纯水
气态
纯蒸汽 无菌氮气 无菌压缩空气
注射用水
无菌氧气
无菌二氧化碳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系统的“质量”要求
一 满足药典与法规的“质量”要 求
二 满足生产与工艺的“质量”要 求
三 满足投资与运行的“质量”要 求
ISP3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0.5 mg/l (1) 符合规定
≤0.5 mg/l
符合规定 (三步法测定)
------
<0.25 IU/ml 用于生产渗析液时需控制此项目
------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0CFU/ml 好氧菌总数≤100CFU/ml
菌落总数≤100CFU/ml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药典类型 中国药典2010版 中国药典2010版 欧盟药典7.0版
制药用水类型 纯化水 注射用水 纯化水
欧盟药典7.0版 高纯水
欧盟药典7.0版 注射用水
美国药典34版 纯化水
美国药典34版 注射用水
微生物限度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0CFU/ml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CFU/100ml 好氧菌总数≤100CFU/ml 好氧菌总数≤10CFU/100ml 好氧菌总数≤10CFU/100ml 菌落总数≤100CFU/ml(建议) 菌落总数≤10CFU/100ml(建议)
药典对于制药用水的规定
• 制药用水的分类:
原料水--制药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的水。
例如:饮用水;纯化水;高纯水;注射用水; 9 工程上的制药用水特指“原料水” 。
产品水--按制药工艺生产的包装成品水。
例如:抑菌注射用水;灭菌吸入用水;灭菌注射 用水;灭菌冲洗用水;灭菌纯化水;
ISP6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growth, for example by constant circulation at a temperature above 70°C.

水处理设施及其分配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
应能确保供水达到适当的质量标准。水系统的运行
不应超越其设计能力。注射用水的生产、贮存和分
配方式应能防止微生物生长,例如,在70℃以上保 持循环。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微生物的物化特性
生长条件
► 外部生长条件
-水
- 温度20-55°C (甚至110°C)
- 管壁光滑度(抛光度)
- 营养物质、微量元素、糖类、蛋白质
- 死角
- 流速
5
- pH酸碱度大约 5-9
4
- 时间
3
2
- 光照
1
► 内部生长条件
0 µm
<0.25 IU/ml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10CFU/100ml
好氧菌总数≤10CFU/100ml
-----≤0.5 mg/l 符合规定 (三步法测定) 0.25E.U./ml(1)
菌落总数≤10CFU/100ml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中国GMP对于制药用水系统的要求
10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制药用水系统组成与功能
生产单元:连续稳定地将 原水“净化”成符合药典 要求的制药用水。
储存与分配管网单元:以一定缓 冲能力,将制药用水输送到所需 的工艺岗位,满足其流量、压力 和温度等需求,并维持水质符合 药典要求。
存储单元
分配单元
典型多效蒸馏水机工艺原理图
不凝性气 体排放
蒸馏水 出口工厂蒸汽 入口 Nhomakorabea残液连续 排放
工厂蒸汽 出口
冷却水
ISPE1-4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给水入口 给水升压泵
典型纯蒸汽发生器工艺原理图
不凝性气 体排放
给水循环 工厂蒸汽入口
第二级预加 热器
残液排放
未蒸发水循环
循环水箱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制药用水系统的风险评估与质量控制
张功臣 2012-09-25
September 24-25 2012 Beijing
1
分类
• 制药用水系统是制药厂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风险评估角度,因其介质与药品直接接触,其
对药品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属于直接影响质 量的关键系统。
• 2010版GMP 《第六节 制药用水》
• 第九十六条 制药用水应当适合其用途,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 质量标准及相关要求。制药用水至少应当采用饮用水。
• 第九十七条 水处理设备及其输送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应当确保 制药用水达到设定的质量标准。水处理设备的运行不得超出其设计能力。
• 第九十八条 纯化水、注射用水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当无毒、耐腐蚀 ;储罐的通气口应当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管道的设计和安装 应当避免死角、盲管。
用点管网单元
ISPE1-1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制药用水分配系统没有“净化”功能
ISPE建议不要安装 主管网过滤器,以免 引起微生物污染。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典型纯化水机的工艺流程
Multi-media Active Filter Carbon Filter
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 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 ;无任何外源性添加物;采
适宜的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
适宜的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
用适当的工艺制备
无色澄明液体、无臭、无味
------
-----
酸碱度符合要求
------
------
≤0.3 μg/ml
------
------
≤1mg/100ml
- 微生物的内部结构、生长条件
19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细菌生长周期曲线
时间VS 微生物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温度对微生物繁殖的影响
温度VS 微生物
9 80度时,只有孢子和一些极端嗜热菌才能存活; 9 大多数嗜热菌在73度时就停止生长; 9 大多数病原菌在50-60度以上就停止生长; 9 微生物的营养体在60度以上就停止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