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户地震

日本神户地震
日本神户地震

日本神户地震

日本神户地震调查报告

1.0 概述

1995年1月17日,星期二,早晨5:46(日本标准时间),在位于东京西南500公里(311英里)的日本港口城市神户附近,发生持续时间约20秒,里氏震级为6.8级的大地震。这次震级大于1994年1月发生于诺斯里奇大地震的地震,造成6000人死亡,30000人受伤,300000人无家可归,有100000栋建筑严重损坏或被毁。伴随地震还发生了148起火灾,烧毁建筑物6513栋,过火面积达624671平方米(0.24平方英里)。包括建筑物、运输系统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损失,总损失约达13~20万亿日元(1470~2000亿美元)。

这次地震是继1923年东京一横滨大地震以来发生在日本的最严重的地震。东京一横滨大地震的震级约为里氏7.9级,造成143000人死亡,死因主要是火灾。最近的一次导致上千人死亡的地震是发生于1948年的福井地震。

有几个因素致使地震后火灾的蔓延。例如,该区域中许多建筑是用木材或竹子建造,外敷一层薄薄的灰泥,即使这些建筑物未被震倒,其外敷的灰泥也大多被震脱,下层的木质建筑材料随即暴露出来,产生大量的可燃燃料荷载。

许多民居由于没有适当地进行加固,也招致严重损坏或倒塌。一个建筑物倒塌后在其周围的街道上就会出现一大堆可燃材料,而神户的街道又很窄小,随着堆积的增多,这类可燃材料最终跨过街道为火灾的蔓延创造条件。据估算50%以上的火灾发生在地震后3小时以内。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其中许多火灾的点火源是可以消除掉的。比如,电力可能在没有隔断受灾区域的情况下被接通;有人使用明火取暖或煮食物,神社中遗留有未熄灭的蜡烛。当然也有纵火现象。

神户的供水系统因管路多处中断,在震后数小时内完全损坏。分成全市的971个灭火用地下贮水池,或是被震塌下来的房屋碎片所掩埋,消防车无法接近使用,或是被震裂而流光了所贮之水。

据当地专家介绍,这里的水喷淋系统不很普及。即使那些已有的系统,多数也被严重破坏不能使用。在一所安装了水喷淋系统的医院大楼里,由于其第五层被震坏,致使整个系统也不能使用。市内的许多高层公寓建筑中,都装有竖管系统,但多被震断,据估计地下管网系统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水源的严重不足和因大面积倒塌导致的道路阻塞,极大地妨碍了消防救援活动,有些情况下,市民们自发地组成长龙传递水桶灭火,而保住了一些建筑。

有一种情况延缓了震后火灾的蔓延,这就是许多日本家庭的取暖设备形式。日本人通常使用煤油暖气炉取暖,这种炉子在晚上临睡前一般都是关掉的。由于地震发生在清晨,多数取暖炉此时尚未开启使用,从而消除了一类数量很大的点火源。

另一种减缓火灾蔓延速度的因素是风速,地震发生时及震后的头三天里,风速相当低。

有些例子说明,建筑设计也是控制火灾蔓延的重要因素。现场观察发现有三类建筑没有起火:加油站、变电所和学校。这三类建筑一般皆设有不燃的封闭式围墙,结构上较少有穿孔或建筑周界开口少。

本报告主要讨论消防和紧急救援活动,其信息来自几个方面,其中包括美国消防协会(NFPA)火灾调查部总火灾调查官爱德华·卡米敖的亲眼所见。作为由美日自然资源合作计划(UJNR)资助的美国多学科考察活动的组成部分,卡米敖在神户渡过了五天,这项活动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的瑞雷·张博士负责协调。考察队的18名队员来自不同的专业:生命线/土

木技术、建筑、消防、气象/地质学及交通管理等。在考察期间,卡米敖与NIST建筑防火研究室的丹·马得利奇科斯基编在一组。他们从神户大学工学系教授室崎博士处获得了很多火灾信息。地震发生后,室崎博士立即组织了一支由高年级学生参加的考察队,调查过火区域的情况,以搞清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同时也收集数据资料。

2.0 背景

2.1 神户市

神户市位于日本的本洲岛,靠近大阪湾,是兵库县府所在地,距东京500公里。其东面是大阪和京都,西面是广岛。该市面积546平方公里,辖9个区。神户是日本交通运输走廊的组成部分,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从此经过。

截止到1994年,神户约有60万个家庭,人口150万。由于地震还波及大片的乡村和郊区和淡路岛,最终导致400万人受灾。在这150万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外国人和低收入阶层,后一部分人主要居住在人口密度较大的靠近海湾的区域。

神户是日本的第二大港和主要的集装箱航运中心,其年吞吐量占全日本的30%。除航运和造船外,主要工业包括:橡胶制品业、合成材料制鞋、化工、电子、机床和电器设备制造、纺织、食品加工等。

神户市在二战期间遭到较大破坏,目前的大多数建筑是战后重建的。战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有限的土地,促使日本的资产价值剧增,出现资产集中使用。日本城市中商业和居住建筑的广泛共存,产生了混合燃料的集合,以致含有高燃料负荷的商业或工业建筑,被民用建筑所包围。该市的许多建筑及港口区是建在松软的冲积平原上的,这种土质容易造成地面开裂、液化、宽展,在发生地震时还会产生下沉——这是造成大多数建筑倒塌的主要因素。

高资本也推动了商业和居住建筑设计形式的变化,出现了许多高而细的建筑,且建筑密度日趋稠密。神户市建筑的高密度和土地的集中使用致使道路过于狭窄——有些道路的宽度甚至小于2.44米(8英尺)。从消防安全和救生的角度看这样狭窄的道路会导致许多问题。

首先,为适应道路情况所用的消防车要比通常在美国使用的要小,这限制了器材和水的装载量。其次,由于可燃建筑相互间靠得很近,使火极易由道路的—侧蔓延到另一侧。第三,倒塌的建筑容易造成道路的阻塞或中断,这不仅不利于消防和抢险救援人员的行动,也妨碍使用消火栓和地下蓄水池。

2.2 建筑

神户的建筑大致有两种类型:三层以下的低矮建筑和高层建筑,但大多数高层建筑高度都不超过15层。这两类建筑既具有日本传统建筑的特点,又吸收了现代抗震科学的精华。神户也有许多日本传统民居,其梁柱一般设计在外墙内,屋顶覆粘土瓦,室内为混凝土地面。建筑内部无承重分隔,其典型的分隔为贴纸的拉门。

日本民居建筑的墙结构分为真墙和小墙,二者都经不起震动。真墙是这两种结构中历史较久的一种,其做法是以柱和梁做骨架,用竹编网夹粘土做墙体。而在小墙上则利用薄而窄的木条和灰泥代替竹编网墙。日式建筑讲究榫接合,很少使用钉子和金属紧固件。从实际观察来看地震时容易出问题的正是构件的连接处。旧式建筑的基础由石头或混凝土构成,而新式建筑则为混凝土墙。

为便于建筑施工,真墙或小墙中未采用防火纸或金属丝网来加固灰泥或粘土。由于未采取防火措施,导致木质构件腐烂从而使其强度降低,最终使整个结构倒塌。

新式日本民居类似于南加利福尼亚的同类建筑,为框架和木结构的结合,外墙为灰泥加护

日本3.11大地震最新伤亡人数

日本大地震已确认8277人遇难日本警察厅20日说,截至当地时间当天18时,日本大地震及海啸已造成8277人死亡,另有12722人失踪。日本民众普遍认为,在上周大灾难中罹难的人数可能要高得多。沿海的宫城县在海啸中遭受的破坏最严重,官员们估计仅该县的死亡人数就将达数万人。《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官方数据和真实数字的差距,是大槌町这样的地方造成的。日本政府只有在接到失踪报告后才会认定某人失踪。11日的海啸中,大槌町有很多社区和家庭几乎全被冲走,很多情况下,没人活下来报告失*踪者姓名。在宫城、岩手和福岛等沿海县城的各市镇,这种情形不少见。但随着救援人员努力搜寻,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也开始上升。日本人是怎样统计死亡人数的?《华尔街日报》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在女川的一座废墟里,负责搜救的日本消防队员择路而行。发现遗体时,他们首先初步确定死者的性别和大致年龄。他们用蓝色防水塑料布裹住遗体,留在原地,用红色胶条在该地点做了标记。一名消防员说,理想状态下现在就想搬走遗体,但他们没有时间;稍后会有别的救援组来将遗体搬走。最终,这些遗体被送往警察设立的失踪人口中心和陈尸所。陈尸所外贴着一张名单,上面写着尸体的辨认特征,如白发,黑裤子,白色毛衣,头朝东,面朝下躺着,发现时一半身体挂在二层楼的阳台上。警方说,如果有人认为描述符合亲人的特征,就会让他进入等候区准备认尸。女川市城市规划官员柳沼俊明说,对失踪和下落不明的人,不愿视其为已经死亡。因为除中央办公室的一部卫星电话外,所有通讯中断,失踪者可能无法通知乡亲他们是安全的。阪神大地震时,因为受灾人口集中,死者多被埋在坍塌的自家房屋下,因此大多数死者在地震后一年内被发现。尽管如此,最终死亡人数到2005年12月才确定,距地震发生已过去十年。而此次地震的死亡人数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整理出*来。因为无法计算的人数众多,难以搜寻。海啸将许多受害者卷入海中,直到他们被冲上岸时,才会被计算为死亡人口。声音我们珍视每一个生命。估计的数据下一页太粗糙,我们不采用这种方法。负责公共关系的日本内阁副官房长官四方敬如是说。日本官员说,他们一直这样统计遇难者人数:非常精确地计算死亡人数,而不是先粗略估计而后再进行更正。

东日本大地震对我国的防震启示

东日本大地震对我国的防震启示 杜军 赵雁 西安三建建设有限公司 摘 要: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23秒在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特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造成大量建筑的损毁,本文主要结合日本此次地震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的工程抗震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东日本大地震;隔振;消能减震;建筑法规;鲁棒性 东日本大地震不仅造成了建筑物的损害和财产损失,更引起了巨大海啸以及最高级别的核事故,其引起的次生灾害无论对人类生活还是自然生态都是损失巨大的,但是日本的建筑质量的优良表现展示了人类在灾害面前的智慧,借鉴邻国日本的此次地震经验来审视下我国的防灾和建筑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1震害原因分析 1.1 地震客观原因 此次地震属于板块边缘地震,属于逆断层地震,此次地震矩释放能量3.6× Nm,Mw=9.0,能量相当于汶川地震30倍,破裂范围:南北长450km,东西宽150km;破裂速度: 2.0km/s,破裂持续时间:300S,比汶川地震多3分钟,最大断层滑移量:18m[1]。在震源附近K-NET筑馆观测点(宫城县),观测到2933 cm/ s2的强烈加速度。从茨城县到岩手县南部的广阔的范围内,超过200 cm/s2的强烈加速度传播。从东北关东地区,结果发现有最大超过50cm的地震动位移发生。特别是仙台平原,也有超过100cm的地震动位移发生[2]。由图3地震烈度分布图可以看出日本大部分地区均达到了6度(相当于我国烈度十度)。另外此次地震不但是震级高,而且还引发了十米高的海啸,建筑物不仅遭受了地震动,还遭受了海啸的冲击,所以经不起冲击的木结构房屋基本上被夷为平地,而抗冲击能力好的如钢筋混凝土房屋发生整体坍塌的比例小。(见图11) 2.2 隔振与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  结构消能减震技术的方法是指在结构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节点、连接缝或连接件等)设置消能阻尼装置或元件,通过消能装置产生摩擦非线性滞回变形耗能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以达到减震抗震的目的[3]。 图1:隔振示意图 图2:采用隔振的弹性建筑 如图1所示,普通居民住宅在基础设置隔震层,在建筑物底部安装橡胶弹性垫或摩擦滑动承重座等抗震缓冲装置,可通过隔震层先耗散能量,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直接承受地面传来的地震波的风险,减少了建筑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又如图2:日本东京建了12座弹性建筑,这种弹性建筑物建在隔离体上,隔离体由分层橡硬钢板组和阻尼器组成,建筑结构不直接与地面接触,此次地震中甚至连玻璃都没有损坏。 我国新的抗震规范也提出了隔振与消能减震方面的指导性意见,明确隔振与消能减震设计可用于对抗震安全性和使用功能有较高要求或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遭遇到本地区的多遇地震影响、设防地震 影响和罕遇地震影响时,可按高于本规范的基本设 ?82?

最新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最新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地震虽然是天灾,但只要有充分的准备和预防措施,就能将损失降至最低,查字典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地震应急预案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发生地震及火山灾害和国外发生造成重大影响地震及火山灾害的应对工作。 1.4 工作原则 抗震救灾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军地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地震灾害发生后,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立即自动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前期处置工作。省级人民政府是应对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的主体。视省级人民政府地震应急的需求,国家地震应急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支持。 2 组织体系 2.1 国家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局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工作。 必要时,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在地震灾区成立现场指挥机构,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2 地方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组织等,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3 响应机制 3.1 地震灾害分级 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3)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4)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3.2 分级响应 根据地震灾害分级情况,将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Ⅰ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 应对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Ⅱ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情况,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Ⅲ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Ⅳ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公共安全期末,汶川地震事件描述

汶川地震事件描述 〇、事件概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北纬31°东经103.4°)发生里氏8.0级地震,烈度达到11级。其破坏性、波及范围、救灾难度等都达到了新中国发生灾难之最。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在2009年5月7日的报告,汶川地震共造成68712人遇难,1792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人民币。 一、事件的孕育 地震可分为四大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而本次汶川地震,一般认为属于构造地震。也有部分专家认为属于诱发地震,由于四川修建的大量水库造成,本文主要讨论前者孕育此地震突发事件。四川盆地由5500万年来自印度次大陆向亚洲大陆推挤的造山运动而来,属于地震频繁区。这里有著名的龙门山断裂带,它又包括3条裸露断裂带。在地震的孕育过程中,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东北向逆断层或冲断层错位运动。地壳物质缓慢从青藏高原向东移动,遇四川盆地和中国东南部坚硬地壳而汇聚,产生构造压力,造成构造应力能量长期积累,最终释放。一般人们人为发生地震所积累的能量有一定阈值。积累的能量达到临界水平后,才会突然释放,使得地壳状态。历史表明,1976年四川松潘、平武曾发生7.2级地震,造成了连接青藏高原东部山脉和四川盆地间的断层,时隔32年,附近的汶川又发生8级大地震,地壳释放能量后,达到一个新的系统状态,而2013年的雅安芦山地震,同为“逆冲型地震”,也被视为汶川大地震的强余震。 在早前的论文中,地质学家们曾用包体流变模型,对于地震孕育的时空演化进行研究。在此研究下,硬包体被认为是孕震体,而地震的孕育被分成了三个阶段:α阶段,β阶段,γ阶段。其中α阶段为硬包体向外围扩散,β阶段为体应变不变阶段,γ为远源区前兆向震中区收缩,近源区前兆向外围扩散阶段。 针对汶川地震孕育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了一些现象。孕震范围远小于发震范围,汶川地震前孕震区小震密集无明显错动变形,但这些小震对最后的失稳过程很重要。 由此可见,地震的孕育,是大自然的行为,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影响因素复杂性,不可能人为阻止。在地壳断层区域,或板块交接区域,每一天能量都在积累,等待着未来某一天的爆发。 从灾害要素来看,主要是地壳积累的能量。事件的孕育可以认为是灾害要素的积累。 在孕育阶段,地震灾害系统状态近乎稳定,无明显预兆。 二、事件的发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汶川地震。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附近。能量积累到临界状态,突然爆发。本次震源深度为14km,属于浅源板块内地震,不是深板块边界效应,而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故破坏性巨大。

海地、汶川、日本311大地震对比

日本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海下10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4月1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将此次地震称为“东日本大地震”。截至2011年12月22日,3月11发日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5,843人死亡、3,469人失踪。 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截至2009年4月25日10时,遇难69225人,受伤374640人,失踪17939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地震(8.5级)、和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三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海地地震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

定,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强烈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截至2010年1月26日,海地地震进入第15天,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22.25万人死亡,19.6万人受伤。此次地震中遇难者有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人员,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表示将向海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伤亡对比:日本大地震震级最高,但是伤亡人数最少。而海地地震震级最小,伤亡人数却最多。主要原因是海地经济不发达,城市规划不合理,房屋建筑抗震不达标,抢救不及时,导致伤亡数增多。而日本经济发达,地震预警及时,人们的防震意识比较高,所以伤亡人数较少。汶川地震则是因为人口密度太大,预警不及时,且房屋建筑抗震多数不达标,导致伤亡较大。

小学生遇到地震和重大灾害时如何自护自救

小学生遇到地震和重大灾害时如何自护自救 一、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教室上课应该怎样避震?(10分)答: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蹲到课桌下。地震一停,秩序撤离。二、在学校遇见突发事件,学生如何安全疏散,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10分)答:要听从现场老师的指挥,做到不慌乱,情绪稳定。当发现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止脚步,同时大声呼救;若被推倒,应设法靠墙,身体踡成球状,双手颈后紧扣,尽量露出口鼻,呼吸通畅。三、面对火灾时我们该如何逃生自救?(10分)答:要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四、在道路上行走时应注意什么?(10分)答:1.走路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路边行走。2.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3.遵守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4.不跨越交通隔离设施。5.不在汽车临近时或车辆前后横穿马路。6.不在马路上追逐猛跑、嬉戏、打闹,看书。 7.夜间步行要穿戴浅颜色的衣帽和在有路灯的地方横过马路。五、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10分)答:1、没有家长带领,小孩子不能偷偷地结伴去游泳;2、不能去不知水情、地方很偏僻的小河、池塘里游泳。3、先活动活动身体,用水淋湿身体的各个部分,不能马上下水;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嬉戏玩闹。(10分)六、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应该选择哪种方法救人?(10分)答:尽量不要下水营救,应大声呼救请成人过来营救,第二要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的竹竿、绳索等物件营救。家长安全知识问卷:一、如果家用电器着火是否可用水灭火?我们应该教孩子怎么办?(10分)答: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首先立刻切断电源,拉闸要带上绝缘手套。扑救火灾时,要关闭门窗,防止风吹助燃。要立即用干燥的棉被盖住火苗。火扑灭后,及时打开

地震事件应急救援处置预案

地二十六章地震事件处置预案 一.指导思想 处置地震事件行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冷静沉着,防止混乱,弄清险情,充分做好物资和连续作战的准备。合理安排,统一行动,动作迅速,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地震的特点 (一)地震时多处同时发生火灾。由于地震发生突然,人们对地震的恐惧和缺乏必要的地震知识,往往惊慌失措,家庭用火没能及时熄灭,这样都极易引起火灾,工厂、仓库、加油站及油品储罐等,由于建筑物破坏而造成的火灾更为严重。 (二)火灾不能及时补救,形成大面积燃烧。 (三)抢救遇难人员的任务重。 (四)泄漏出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中毒。 (五)消防站和消防装备遭破坏。 (六)余震给灭火和救人造成严重威胁。 三、地震事件处置原则和程序 地震事件发生后,处置行动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统一指挥、密切协同。 地震事件发生后,涉及的部门、单位、参加人员多,地震期间发生火灾给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造成不利因素。种种情况要求参战人员在现场指挥不的统一指挥下,积极配合,密切协同。(二)计划合理,措施适当。 处置地震事件应因地制宜、灵活机动。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指挥用兵要注重科学性,科学合理地决策物资的疏散,人员的抢救。地震时发生火灾,疏散物资、抢救人员必须要以不防碍灭火行动为原则。 (三)以快制快、果断处理。 地震事件具有突发性,在很短时间内涉及的面广,针对这些特点,处置行动必须做到接警调度快、到达现场快、准备工作快、疏散救人快,一旦地震级别、地震现场情况等因素被确定,要正确采取措施果断处置,以快制快。 (四)坚持自救的原则 由于地震大多会引起房屋倒塌、通讯中断、交通道路受阻,这样给报警造成困难,公安消防队员难以及时赶赴火场,由于外援困难,应坚持自救的原则,采取依靠厂自为战、村自为战、人自为战的方法,尽量依靠自身力量迅速扑火。 处置地震火灾的程序 1.接警出动 2.现场侦察 3.设立警戒 4.部署力量的指挥战斗展开 5.疏散救治人员 6.处置地震事件 7.清理现场 四、组织指挥及职责 (一)在火场总指挥的领导下,又支队值班首长及中队值班干部负责指挥。 (二)各级职责 指挥部职责 1.部署力量

日本与中国的地震烈度(内容清晰)

日本与中国的地震烈度 饶扬誉孟慧付燕玲罗兰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 430071) 日本气象厅的地震烈度(IJMA,Intensity of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称为“震度”,从0到7度共划分为8个等级(表1)。除根据宏观地震现象外,日本的地震烈度主要考虑地震时地面的最大水平加速度。 表1 日本地震烈度表 烈度(震度) 名称说明 加速度 (cm·s-2) 0 无感人无感觉,地震仪可以记录到。<0.3 1 微震静止的人或对地震特别注意的人能感到有地震。0.8~2.5 2 轻震多数人可感到,屏风仅有轻微的震动。 2.5~8.0 3 弱震房屋摇动,屏风咔咔响,电灯等垂吊物在摇动,容器内水面发生波动。8.0~25.0 4 中震房屋强烈摇动,放置不稳的花瓶等倾倒,器内水外溢,行人有感,人 逃屋外。 25.0~80.0 5 强震墙壁裂缝,墓碑、石灯笼倒塌,烟囱毁坏。80.0~250 6 烈震房屋倒塌30%以下,山崩、地裂、多数人无法站立。250~400 7 激震房屋倒塌30%以上山崩、地裂、有断层发生>400 在发布实时地震预警信息时,往往采用随时间而变化的实时地震烈度(Ir)[1]。为了进一步区分破坏性烈度的等级,常常把5度和6度进一步细分为5-、5+、6-和6+,表示5度弱、5度强、6度弱和6度强的震感。所以,实际发布的烈度有10个等级(负值烈度除外)。 实时地震烈度,是地震灾害速报和预警的基础,而核心是采用时间域近似滤波法。 以往,计算IJMA是在频率域进行滤波变换,往往需要在地震动结束时才能算出烈度值,地震预警的时间延误十分明显。后来改进了滤波方法,采用在时间域近似滤波方法[1],这样,就可以得到随时间而变化的实时地震烈度值Ir,而时间序列内Ir的最大值Ia(近似地震烈度,发布系统自动舍小留大),就是与IJMA对应的地震烈度。 它和中国的12等级的地震烈度有较大差别。 中国的地震烈度从Ⅰ度~Ⅻ度共划分为12个等级(见表2)[2]。评定烈度时,Ⅰ度~Ⅴ度以地面上人的感觉及其他震害现象为主;Ⅵ度~Ⅹ度以房屋震害和其他震害现象综合考虑为主,人的感觉仅供参考;Ⅺ度~Ⅻ度以地表震害现象为主;凡有地面强震记录资料的地方,表列水平向地面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可作为综合评定烈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功刀卓,青井真,中村洋光. 震度のリァルタィム演算法,地震第60卷第4号日本地震学会, P243-252,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7742-2008 中国地震 烈度表,2009. 表2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08)(根据文献[2]整理)

地震应急预案范文

地震应急预案范文 导语:不要在地震时眼看生命危险来临却不知所措,学习一些防震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地震应急预案范文。欢迎阅读及参考!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发生地震及火山灾害和国外发生造成重大影响地震及火山灾害的应对工作。 1.4工作原则 抗震救灾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军地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地震灾害发生后,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立即自动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前期处置工作。省级人民政府是应对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的主体。视省级人民政府地震应急的需求,国家地震应急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支持。

2、组织体系 2.1国家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局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工作。 必要时,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在地震灾区成立现场指挥机构,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2地方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组织等,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3、响应机制 3.1地震灾害分级 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地震事故应急预案

地震事故应急预案 1 目的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给工程和监理部人员所带来的损失和保护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监理部在遇到地震灾害时。 3 组织机构与职责 3.1项目部成立地震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作好地震应急工作中的准备工作,对突发事件和紧急事件组织人力和物力。必要时项目部组织成立现场地震自救队以确保人员和物质的安全。 3.2办公室主任负责收集地震情报,协助领导做好地震应急的前期准备工作。

3.3办公室主任负责地震应急期间的信息联络,事先公布各方有关人员的联络电话。 4 地震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地震灾害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联系电话: 副组长: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 当地人民医院联系电话:64622023 成员:*****公司*****监理部全体成员

5 应急准备响应预案 5.1 监理部得到地震灾害消息后,要随时与当地地震局部门取得联系。不要轻信无根据的谣言,不要轻举妄动,在项目部总监的指导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鉴定的信心确保人员和物质安全转移。 5.2地震发生前后,要关掉室内电源、燃气阀门、备好灭火器材防止火灾发生。 5.3及时通知人员疏散到比较空旷的区域,躲开高大的建筑物、破墙等。在平房内的人员尽量躲出室内,楼房内来不急躲避的人员,要找主墙的三角区、卫生间、壁橱等狭小的区域、或比较坚实的桌子、床下,用沙发垫、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避开吊灯、吊扇等易掉落物品伤人。等待时机及时脱险。 5.4室内避灾要打开门窗,严防受灾门窗变形无法逃生。物品摆放要下重上轻,严防堆积过高倒塌伤人。 5.5灾后救人要服从指挥统一行动。实施先救人,后救物。先救多,后救少。先救生,后救死。先救易,后救难。先救动,后救净。力争减少伤亡事故。

大地震使日本PCB及其基板材料业受到严重的冲击[CCLA稿]

大地震使日本PCB及其基板材料产业受到严重的冲击 祝大同 在近期出版的日本《半导体产业新闻》报(第1932号)全面、及时地报道了由于“311大地震”日本PCB业遭受严重冲击的情况。 据该报报道,此次日本大地震日本PCB业惨遭很大的损害,特别是日本本土的东北太平洋沿岸、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所受到核辐射影响的地区、避难隔离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PCB工厂,在PCB及其原材料的生产方面受到影响更为严重。各别的工厂在短期内已无法恢复到地震前的正常生产状态。目前,对日本许多PCB企业生产恢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原材料供应缺乏、混乱,以及当地的计划停电。在上述的“重灾区”内,有许多覆铜板、铜箔、玻纤布、PCB药品的生产工厂不仅是在地震中遭灾,而且在地震后的恢复生产中又受到计划停电的限制,这造成了整个日本PCB原材料供应出现混乱。这种局面在2011年4月很难扭转。他们不得不加大了本企业在海外工厂的生产量。 由于有的覆铜板生产企业所生产产品是占有绝大多数的世界市场比例,这对日本PCB生产就影响更为突出。例如,日本的三菱瓦斯化学公司所生产的BT 树脂型覆铜板,是目前全世界IC封装基板使用量很大的、最标准的基板材料。用它所制的封装基板广泛的应用在手机中的CSP封装中。由于三菱瓦斯化学公司中生产这类覆铜板的主力工厂位于福岛县西乡村,它在海外又没有这类产品的生产基地,因此这给全世界范围的封装基板、手机用CSP的供应体系造成了混乱。原为三菱瓦斯化学公司下游客户,包括美国大型半导体生产企业及台湾大型封装基板生产企业都纷纷开始寻求其它基板材料生产厂家的低介电常数覆铜板,以此来代替三菱瓦斯化学公司BT树脂型覆铜板去使用。另外,供应多层PCB 用基板材料的日本其它两个大型企业——松下电工公司、日立化成公司,它们的主力生产覆铜板的工厂——郡山工厂、下馆工厂都在厂房上遭受了地震的破坏,尽管目前已经逐步完成了修复工作,但由于经常遭遇地区性的停电,使得CCL 生产目前仍然处于不正常的境地。同时他们现在还面临着来自台湾、韩国大型覆

(二)历次重大地震中的钢结构

第2节历次重大地震中的钢结构 在本节中重点介绍一下美国北岭地震和日本阪神地震中钢结构的震害特点及其原因分析,以及,对以后钢结构的抗震设计有什么启示。 2.1美国北岭地震和日本阪神地震中的钢结构震害 2.1.1日本阪神地震简介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每年有感地震约1~2千次,8级以上地震每15年一次,7~8级地震每1~2年一次,6~7级地震每年15次左右。日本地震遍及全境,发生在日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约占全世界地震的l0%。 1995年1月17日清晨5时46分在日本关西近畿地区兵库县发生了自1923年以来在高度人口密集地区最大一次地震。造成本次地震的起因为关西明石海峡地壳断层活动所致。震级M=6.8,震度为6度,约相当于我国烈度表10度。震源在距神户市南部20km的谈路岛的正下方20km处。地震持续时间约为20秒左右。 根据地震观测记录结果,最大加速度约为813gal,最大速度约为90kine,卓越周期约为0.5~0.8s。 本次地震主要表现为竖向地震。地表的道路、绿地、港口码头普遍开裂,裂缝宽度为10cm~50cm。地基下沉l0cm~100cm,个别地基下沉达2m左右。液化现象十分严重,喷砂、冒水,人工填海地基与原有地基严重脱离,最大脱开距离达2m左右。神户地区地下土质大部分为砂质粉土,厚度约为20~30m,再往下则为一般风化岩及中风化岩。 地震中有5400多人死亡,3万多人受伤,30多万人无家可归。大地震引起火灾、停电、停煤气,切断了高速公路、电气火车、地下电车以及新干线;使码头破坏停运,港口瘫痪,只有航空港正常运行。地震造成的经挤损失估计在l000亿美元以上,约占日本国GDP(国内年生产总值)的2%。损失十分惨重。建筑物的损失(包括造成人员伤亡)占了56%。 本次地震烈度分布情况如下面的震度分布图见图2-1所示。 图2-1 日本阪神地震烈度分布图

日本大地震应对措施

17 M i t s u i &C o., L t d.C S R R E P O R T 201 2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三井物产为了向灾区民众切实提供必要的援助,制定了灾后复兴基本方针,并开展了各种活动。 关于东日本大地震的应对措施 为了迅速、有效地向灾区提供援助,我们认为切实掌握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的灾区情况和需求;在公司内部设立横向组织,研究具体的援助方策并付诸实施都十分重要。我们以时间为基轴,把支援灾区的措施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修复为目的提供支援的“紧急应对措施”;另 大地震发生之后,需要迅速筹备救援物资和燃料等。三井物产根据2010年4月修订的《发生大规模灾害时本公司的灾害救援指针》,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即12日就立即决定提供捐款,紧急召开灾害支援研究会议,并于3月 为实现灾区复兴,本公司认为有必要在掌握地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公司的本职工作开创援助事业。2011年6月,在经营企画部新设置了国内商务推进室,以东北分公司为核心应对部门,与相关营业本部互相配合,力求提供可持续性援助。 ●向各受灾地区政府提出复兴农业和水产加工业、振兴城市建设、以及建设观光基地等建议,并提供协助;●提出建设具有较强抵御灾害能力、便于老年人生活的环 一类是充分发挥三井物产的职能,通过可持续性的事业活动提供支援的“中长期应对措施”。我们以公司内部的横向组织为中心,针对各种应对措施进行策划和提案,旨在为灾区提供有效支援。 23日成立了灾害支援研究会议下属机构—东日本大地震复兴援助小组,迅速决定开展义务活动,以及超越本公司本职工作的各种支援活动。同时,还通过本公司的事业活动紧急进口燃料,对受灾企业提供支援,推动灾区的修复工作。 保型未来都市构想等智能社区的建议; ●生物质能源、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与搭建临时住宅、提供汽车共享服务等经济团体、地区企业以及NPO 组织携手合作。 通过开拓有利于搞活地区经济、与地区密切相关的事业活动,以及三井物产的本职工作,力求从中长期的角度 为灾区的复兴重建贡献力量。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修订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2012年修订】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 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发生地震及火山灾害和国外发生造成重大影响地 震及火山灾害的应对工作。 1.4 工作原则 抗震救灾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军地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资 源共享、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地震灾害发生后,地方人民政府和 有关部门立即自动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前期处置工作。省 级人民政府是应对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的主体。视 省级人民政府地震应急的需求,国家地震应急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支持。

2 组织体系 2.1 国家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局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工作。 必要时,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在地震灾区成立现场指挥机构,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2 地方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组织等,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3 响应机制 3.1 地震灾害分级 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

世界最惨重大地震排名: 四次发生在中国

世界最惨重大地震排名:四次发生在中国 日本大地震以来,我们听到有人骂“活该”,也有人骂“报应”,他们可能不知道,近百年来,世界各地爆发的大地震如果按照死亡人数排列,前10名中,有4次是发生在中国,难道可以说是因为我们中国人“作恶”太多所得的“报应”?请看(资料来源): (1)1976年7月27日,中国唐山,7.5级,死25万5000人 (2)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0级,死22万5000人 (3)2010年1月12日,海地,7.0级,死22万2570人(4)1927年5月22日,中国青海,7.9级,死20万人(5)1920年12月16日,中国甘肃,7.8级,死20万人(6)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7.9级,死14万3000人

(7)1948年10月5日,苏联土库曼斯坦,7.3级,死11万人 (8)1908年12月28日,意大利,7.2级,死7-10万人(9)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7.9级,死8万7587人(10)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7.6级,死8万0361人 以上排名,只录入100年以内的记录,如果把排名范围扩大到死亡5万人以上,那么中国还要增加一次,即1932年12月5日发生在甘肃的7.6级地震,死7万人。历史上有记载的死亡人数最惨重的地震,也是发生在中国,时间是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中国陕西,强度估计为8级,死亡人数为83万人。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未必是强度最大的,除了2004年印尼大地震的强度达到9级外,其他都在8级以下。历史上强度最大的地震,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强度达到9.5级,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洲也曾发生过一次9.2级地震,但是都没有造成多大损失。 本次日本大地震,强度很大,达到9级,但是从死伤人数来看,即便过万,也排不上名,如果计算财产损失,也许可以进入前十,但是,日本可以从二战的废墟中迅速爬起来,这点损失对他们来说,绝对难不倒他们。

日本3.11大地震感悟体会

日本3.11大地震感悟体会 北京时间20XX年3月11日13点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的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日本气象厅此前认定此次地震是日当地震记录史上震级最高的一次,为在板块接壤处发生的逆断层型地震。这次的地震让我们惊心动魄,这次的地震是非常厉害的,整个本州岛面目全非,地震引发的大火烧了整个城镇,并且由于本州岛是沿海地区,所以因为地震还引发了10米高的海啸,海啸一直冲到宫廷县德楼,把整个日本本州岛可以说是全部吞没,变成了茫茫的海洋,今天,由于海啸发生,于是引起了漩涡,把东西都卷了进去。地震还引发福岛核电站的屡次爆炸,可能导致严重的核泄漏,这不仅危害到整个日本,就连周边国家都进入紧张状态。截至21日18时,大地震及海啸已确认造成8805人死亡,12654人失踪,最终或超18000人。受地震影响避难人数达35万。在这次地震中,好多人都失去了家人和朋友,有些人甚至自己都死了,他们多么可怜呀!自然灾害是无情的,据专家介绍,这次日当地震毁坏力超过20个汶川地震的毁坏力。这次地震有史以来级数最高的一次地震,实在是威力巨大!他们知道,失去家人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作为生活在同一个地球的我们,也应该帮助他们。 从世界方面考虑,这不单单是日本受到灾难。而是世界受到了灾难,是地球受到了灾难,更是人类受到了灾难。每一次灾难来临都标

志着危险在向世界靠近,在向地球靠近,在向人类靠近。因此每一次灾难来临,世界各国都应全力去营救,尽力去弥补灾难所带来的损失。这也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只有世界和平、统一人才能有更好更快的开展。让世界和平、统一从我做起,从现在的每一件事做起,更要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做起。 各种自然灾害并没有因为人类科技的进步而减少,反而呈现出逐步增多乃至频繁的倾向。这个时候,就更需要我们当代研究生们从各方面积极学习抗震救灾能力,提高本身素质,以求最终更大的开展。这次地震其实也是一个警钟,它在提醒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要大量抽取地下能量,这样会导致强烈的大地震,要是沿海地区也要注意不要把垃圾扔到海里,这样也会污染环境。让我们环保起来吧!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的美丽,更加的漂亮!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我当机立断的写下了这篇文章。在灾难面前,小小的博文显得那么渺小。我希望在这渺小的地方,能承载更多的人类灾难,只要因此能减少灾难。祝福每一个日本朋友和在日本的华人华侨以及其他国家的朋友——风雨过后是彩虹,灾难过后,幸福宁静。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2008年日本宫城、岩手 7.2级大地震灾害案例评析

2008年日本宫城、岩手 7.2级大地震灾害案例评析 一、事件概述 2008年6月14日,日本宫城、岩手地区发生里氏7.2级大地震,地震类型与同年5月12日发生于我国四川汶川大地震相同,均为为“逆断层型”,震中位于岩手县内陆南部,距离仙台市北部85公里,东京市东北部385公里,震源深约8公里。此次地震主震于当地时间14日上午8点43分在岩手县南部爆发,日本气象厅评定地震强度为里氏7.2级,美国地震勘测局测定其摇晃强度为6.9级。此次地震所引发的余震规模也同样不可小觑,根据日本气象厅统计数据显示,6·14宫城岩手地震余震在主震爆发的头24小时中,共计200余次,头7天内共计400余次,余震强度最大达到5级甚至更强。尽管此次地震的摇晃强度堪比1995年阪神大地震,但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却远远低于彼时。据东京技术研究所环境建设部所发布的《2008年日本宫城岩手地震报告》中统计的损毁情况来看,此次地震中共有11人死亡,12人失踪,450人受伤,2000多座房屋不同程度受损。 虽然在如此强烈的地震中,宫城、岩手两县均为震中重灾地区,受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严重影响,位于山区的居民遭遇与世隔绝的困境,但震灾由始至终都并未出现

如阪神或汶川地震般巨大的人员伤亡,这一方面缘于地震震中位于人口及建筑物相对稀少的山区;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日本先进的临灾预警机制和高效的灾害管理体系。 二、处置经过 日本地震灾害频繁,而宫城岩手地区则一直处于地震活跃期,据统计,该地区平均每隔37.1年就会爆发一次大地震。1978年宫城大地震及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重创之后,日本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完善自身灾害预警机制和管理体系,因此,对于6·14宫城岩手大地震的防治,日本政府及相关机构可谓做好了充分准备。 地震发生前,震源地区的地震监测系统探测到P波后,迅速启动临灾预警机制,日本气象厅通过NHK发布地震临灾预警警报(主要通过电视、电台和手机短信紧急发布预警信息),震源区域的警报是提前2秒发布的,一部分地区则是与地震发生同时发布。而离震源100公里的仙台市,则做到了在地震发生14秒之前,电视台就播出了“可能有强烈地震,请立即避难”的紧急预报。 地震发生48秒之后,日本各大电视台开始全面播发地震消息,并明确播出了震源地区、各地的震级、有无发生海啸的危险等消息。 地震发生1分钟后,警察厅成立了灾害警备本部;两分钟后,东北、关东和中部地方警察本部接到指示,广域紧急援助队做好准备。

幼儿园预防地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

幼儿园预防地震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幼儿园是人口密集场所,由于幼儿的年龄尚小,对地震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较低,所以幼儿园往往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 一、总则 (一)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总指挥:艳 副总指挥:祝红 成员:全体教职工 应急总指挥的职责: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负责发布启动或者解除应急行动的信息;开设现场指挥机构;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 副总指挥的职责:全权负责应急救援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负责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现场工作情况,保证现场行动与总指挥部的指挥工作协调;当在疏散过程中突发紧急事件,如踩压等,立即组织救援工作开展,并通报总指挥部。 此外指挥部还下设安全主任雪和数个工作小组(具体体现在应急演练方案里) (二)地震应急疏散救援原则的确立 按照“统一指挥、反应迅速、措施落实、疏散有序、

确保安全”的原则来进行在校师生的地震应急疏散救援。 (三)人员疏散和应急避难 1、当险情发生时由艳园长发布疏散命令; 2、由安全主任雪通知进行疏散的方法; 3、疏散人员数量全体师生及来访人员; 4、疏散过程中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5、科学设计疏散路线,尽量避免恐慌造成的次生灾害; 6、对需要特殊照顾的群体的考虑(有残疾的幼儿等)要做到周到。 7、做到让所有在园师生熟悉关于疏散的有关信息,事先确定出通知师生疏散的方法、主要或者备用集合点、疏散路线和查点所有人员的程序。对于来园访问人员有详细的,并由冬瑞老师负责其安全。 制定紧急撤离路线幼儿撤离路线、指导紧急撤离的幼儿及教职员工定点位置和临时避难场所并设置有关标志。夜间保证照明充足,便于安全逃生。园设置指示标志,让师幼辨识逃生方向。 (四)自救互救 1、指定群为医疗救助指挥人员,建立救护工作的统一指挥;确保重伤员的紧急护理及与医院的协调工作。 2、通过任课教师的教育及开专题讲座教给幼儿开展自救互救工作的常识。

日本3.11大地震心得体会

日本3.11大地震心得体会 北京时刻2011年3月11日13点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的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日本气象厅此前认定此次地震是日本地震记录史上震级最高的一次,为在板块交界处发生的逆断层型地震。这次的地震让我们触目惊心,这次的地震是特别厉害的,整个本州岛面目全非,地震引发的大火烧了整个城镇,同时由于本州岛是沿海地区,因此因为地震还引发了10米高的海啸,海啸向来冲到宫廷县德楼,把整个日本本州岛能够说是全部吞没,变成了茫茫的海洋,今天,由于海啸发生,于是引起了漩涡,把东西都卷了到里面去。地震还引发福岛核电站的多次爆炸,可能导致严峻的核泄漏,这别仅危害到整个日本,就连周边国家都进入紧张状态。截至21日18时,大地震及海啸已确认造成8805人死亡,12654人失踪,最终或超18000人。受地震妨碍避难人数达35万。在这次地震中,好多人都失去了家人和朋友,有些人甚至自己都死了,他们多么悲伤呀!自然灾难是无情的,据专家介绍,这次日本地震破坏力超过20个汶川地震的破坏力。这次地震有史以来级数最高的一次地震,实在是威力巨大!他们知道,失去家人是多么痛苦的一件情况,作为日子在同一具地球的我们,也应该帮助他们。 从世界方面思考,这别仅仅是日本受到灾害。而是世界受到了灾害,是地球受到了灾害,更是人类受到了灾害。每一次灾害来临都标志着惊险在向世界靠近,在向地球靠近,在向人类靠近。所以每一次灾害来临,世界各国都应全力去营救,竭力去弥补灾害所带来的损失。这也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惟独世界和平、统一人才干有更好更快的进展。让世界和平、统一从我做起,从如今的每一件事做起,更要从每一具国家、每一具民族做起。 各种自然灾难并没有因为人类科技的进步而减少,反而呈现出逐渐增多乃至频繁的倾向。那个时候,就更需要我们当代研究生们从各方面积极学习抗震救灾能力,提高自身素养,以求最终更大的进展。这次地震事实上也是一具警钟,它在提醒我们,要爱护环境,别要大量抽取地下能量,如此会导致强烈的大地震,要是沿海地区也要注意别要把垃圾扔到海里,如此也会污染环境。让我们环保起来吧!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的漂亮,更加的美丽! 在巨大的灾害面前,我坚决果断的写下了这篇文章。在灾害面前,小小的博文显得那么渺小。我希翼在这渺小的地点,能承载更多的人类灾害,只要所以能减少灾害。未动分毫祝愿每一具日本朋友和在日本的华人华侨以及其他国家的朋友——风雨过后是彩虹,灾害过后,幸福安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