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年号纯金钱赏析 ——兼论辽契丹独特的货币制度
历代钱币谱录所载辽钱形制数据所传达的信息

历代钱币谱录所载辽钱形制数据所传达的信息历代钱币谱录所载辽钱形制数据所传达的信息泉痴山人清以前历代钱币谱录都不甚重视钱币形制数据的检测与记录,人为地给后人的钱币研究带来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的浪费。
辽钱此种情况更为严重,多数谱录作者很少亲自对钱币进行实测,多因因相袭以讹传讹。
以至历代谱录中辽钱形制数据不仅稀少,而且矛盾歧误颇多。
仅有的点滴数据虽不完全准确,但对辽钱形制研究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然而,多年来这一宝贵资源被辽钱研究者所漠视,至今未被开发利用。
为了展现它们的价值,引起人们对历代谱录的重视。
本人现将手边部分各代钱币谱录中的辽钱形制数据辑录出来,配以按辽度衡制(辽承唐制,辽制即唐制)换算成的公制数据,让我们共同看看它们传达了何种信息?对辽代钱币研究会带来何种裨益?要说明的是:本文只列谱录中的辽钱形制数据,其它一概不录;重复者只取首见者;明显错讹者不录。
所用度衡以《唐六典》所记唐开元通宝钱的“径八分,重二铢四絫”为基础,换算成辽制。
一尺=30厘米,一寸=3厘米,一分=0.3厘米(3毫米);一钱=十分=4.2克,一分=0.42克,一铢=1.75克,一絫=0.175克。
依此换算成的公制数据标注在原数据后面的括弧中。
一、辽代非年号钱的形制信息1.契丹文天朝万岁缺万字的三字钱(兲主二),径一寸一分(33毫米)、重三铢三絫(5.775克)(《钱币考》清·佚名·饯熙辅辑)。
2.太元货泉,径七分半(22.5毫米)、重四铢(5克)(《钱币考》)。
3.通行泉货背月,径八分半(25.5毫米)、重二铢七絫(4.725克)(《泉志》南宋·洪遵)。
通行泉货,径八分(24毫米)、重四公分八厘(4.8克)(《泉币》民国·罗伯昭)。
4.千秋万岁,径三分(9毫米)、重?(《泉志》)。
千秋万岁背龙凤,径一寸九分(57毫米)重一两(42.3克)(《钱币考》)。
千秋万岁轮郭分八棱长命富贵背福德长寿、国泰仁安,径一寸三分(39毫米)、重?(《钱币考》)。
浅谈辽代钱币

浅谈辽代钱币王㊀琦(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㊀要:辽代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曾发行过大量钱币.前人从种类㊁币文㊁经济意义等方面对辽代钱币进行了成果丰硕的研究.近年来,随着辽代考古的持续发展,新考古成果不断涌现.本文试通过考古发掘新资料和对目前关于辽代钱币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从窖藏发掘的角度运用二重互证法对辽代钱币发展以及经济情况进行补充性研究.关键词:辽代钱币概述;辽代钱币种类;辽代经济政策㊀㊀辽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方面既有自己的特色,也对中原的制度进行了学习.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在中国古代北部地区建立了辽王朝.建国初期,辽朝统治者以武力征服和政策招降等方式获得了大量汉族人口,为了妥善安置这些汉人,辽朝统治者在其统治区内筑城池㊁设郡县,实行 因俗而治 的政策统治汉人,仿照中原地区的经济制度建立了适宜辽朝多种经济协调发展的货币制度,并在其统治区内推行货币经济.接受和推行货币经济,标志着辽朝统治者们的统治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同时也是辽朝全面走向封建化的重要标志.不仅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也传承和丰富了中国货币文化,使辽代钱币成为具有独特价值和意义的钱币.辽代钱币的研究,不仅能了解到这一时期钱币的形制和特色,更能展现辽代的经济状况,人们的生活方式,是透物见人的体现.1㊀辽代钱币研究概况截至今日,学界对辽代钱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丰硕.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㊀辽代钱币分期乔幼梅先生认为辽代钱币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从物物交换到以唐币为主,自币为辅,布㊁银㊁钱同时流通的货币交换阶段(916 1004年);以宋币为主,自币为辅,钱㊁银㊁布同时流通的货币交换阶段(1005 1084年);财政危机爆发和货币制度衰败阶段(1085 1125年).乔晓金先生把辽代钱币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时期:钱币的铸造始于阿保机的先祖,此后,在繁盛的唐文化的影响下,太祖铸造了 天赞通宝 (922 925年),另有几种异体篆字的铜钱也被专家学者研究分析定为 天赞钱 ;发展时期:辽天显十一年(936年),十一月后晋石敬塘把幽㊁蓟㊁燕㊁云等十六州割归契丹.契丹最终的版图基本形成.此后,辽世宗时铸造了 天禄通宝 ,辽穆宗铸造了 应历通宝 ;确立时期:928年9月辽圣宗登基,在汉人韩德让的辅佐下,改革了辽朝的制度,使其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辽朝货币具有完善的价值尺度的属性,但是辽境的国库仍有亏空.随着辽朝的货币改革,辽朝自行铸造的钱也有所增加,过去一朝只铸一种年号钱的体例被打破.孟建仁先生认为辽代钱币分期与辽代朝代更迭相关,辽自太祖耶律阿保机公元907年建国至辽天柞帝耶律延禧公元1125年亡国共218年,钱币分期可分为早㊁中㊁晚三期,即早期太祖至景宗,中期圣宗至兴宗,晚期道宗至天柞.1.2㊀辽代钱币类型杜海燕认为辽代钱币分为政治象征意义及流通职能兼具的年号钱㊁以及有着各种特定用途的非流通性质的压胜钱,还有仿铸唐宋等中原王朝的钱等.任雁认为,自辽开国以来所有年号都有有相对应的钱币铸造.此外,辽朝在历史上由于多重原因,曾经仿铸了大量的历朝钱币.程嘉静认为辽代钱币分为通货㊁年号钱㊁国号钱㊁压胜钱㊁纪年钱㊁巡贴钱㊁生肖钱㊁契丹文钱㊁瘗钱等.1.3㊀辽代钱币文字杜海燕认为辽代货币在钱文设计方面所体现出来的 辽风辽韵 更是在中国古代众多货币中独树一帜.从货币钱文字体特征㊁钱文寓意㊁钱文撰写中不仅可以了解到契丹人的统治观念㊁性格特征还能折射出契丹统治者对中原王朝的心理.任雁强调辽代钱币中多有仿其他朝代的钱币;仿汉的 小泉直一 ㊁ 大泉五十 ,但在文字方面并非完全一致,有自身特点;仿唐的钱币如 乾元重宝 ,其币文也不相同;另有仿五代十国的,仿宋的,品类众多.陈乃雄先生对及进行了辨析和释读.卫月望先生对辽代钱币文字进行了研究释读与总结.1.4㊀辽代钱币制度杜海燕认为由于契丹族是游牧民族,自身没有货币管理机构一类的建置,辽朝统治者就参照中原王朝的机构设置了辽朝的货币管理机构,因而导致辽朝的货币管理机构名称繁杂㊁隶属关系不明确等问题,但他们的货币思想却是十分开放的.这既解决了辽朝因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而引发的流通货币不足的问题,也成功避免了因货币不足引发的经济危机.周锦章先生认为辽朝建国前已经铸造自己的钱币,从数量说,辽朝铸钱种多量少是其一大特点;辽朝铸钱,材质丰富,不单有铜钱,铁钱和银铸币也有铸造;尽管有宋钱流入,辽朝仍沿用旧钱;把稳定币值作为基本国策,而且保持政策实施的连续性;货币铸造与发行权集中于国家;旧储新铸,新旧互用,向统一的铜铸币过渡.乔幼梅先生认为在辽代钱币发展的三个时期中有各自适应的相应政策.乔晓金先生认为辽朝严格禁止铜钱外流与熔钱作器,一但触犯,处罚相当严重.辽朝主要是通过辽宋贸易来获取汉钱.终辽一代,币值基本稳定,若为其归因,一方面是辽接受了宋朝的岁币银,另二方面可能与辽始终使用硬通货有关.北辰认为由于契丹统治者采锋绘2019年第5期3㊀锋绘2019年第5期4㊀㊀取 胡汉分治 ㊁ 因俗而治 政策,使辽朝境内形成多种经济中心,各地区货币经济发展差别迥异.终辽一代基本上是有规律地自铸一些钱币.辽朝币值始终较为稳定与辽统治者保护自铸钱币,争取外来钱币政策实施的成功有着密切关系.田广林先生认为辽朝非常注重货币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中央设有五冶太师㊁铸钱院㊁钱帛司㊁等衙署,专门管理铜钱的鼓铸和发行,严禁私人铸造.同时,还颁布严刑峻法,禁止携钱出境和毁铜铸器.辽朝国家控制的白银,除了做为货币投入流通而外,还同黄金一起,被用来赏赐.辽朝通过经济互市和战争,每年源源不断地获取中原巨额钱币,其数量之大,几乎可以满足本国的货币流通,因此本朝便不必耗铜费工,去另外铸造许多钱币.辽朝诸帝,每逢改元即更铸新钱出于政治与经济上的宣传目的.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已反映了各时期对于辽代钱币的研究,具有代表和借鉴意义.总体来说,学术界对于辽代钱币的研究则更多的专注于对某一货币的分类㊁年代的判断及其考证上,而对于辽代之通货及窖藏和货币流通的关系等问题研究不够.由于时代局限性与资料的时效性,对后期的资料有所缺失.对于辽代钱币的研究仍需要不断进行.2㊀根据考古发掘新资料的再研究2.1㊀辽代钱币分期在«辽史»收录的年号钱仅仅只有有乾亨㊁太平㊁咸康㊁大康㊁大安㊁寿隆(钱文应为寿昌)㊁乾统㊁天庆八种,如今专家学者对这些钱币的铸行与流通已有共识, 乾亨 钱至今尚未有准确的出土与发现,仍需进行研究与探讨.虽在«辽史»上对 太平通宝 ㊁ 天显通宝㊁ 天赞通宝 等几类钱币没有记载,但均已出土,有实物可以证实.除此之外, 开泰元宝 ㊁ 景福通宝 ㊁ 神册通宝 ㊁ 会同通宝 均已出土,目前为私人收藏.由此可见,辽朝历代均应有铸钱.另外,可能由于辽朝一直在使用历代货币,因而辽朝在历史上曾对历朝钱币进行仿铸.多数学者认为辽代钱币分为三期.916 1004期间从物物交换到以唐币为主自币为辅,布银钱同时流通的货币交换阶段.此时辽掠夺㊁勒索中原地区的金银钱币,在本国流通,同时积极开采银矿,以银为称量货币.1005 1084期间辽以宋币为主自币为辅,此时期是钱银布同时流通的货币交换阶段,辽积极铸钱.从榷场购进铜㊁锡和钱;以走私贸易吸引铜钱;铸铁钱易并边铜钱;制订严格的防范措施,保持币值稳定.第三阶段为1085 1125年,辽财政危机的爆发和货币制度的衰败.2.2㊀辽代钱币类型辽代铜钱有通货㊁年号钱㊁国号钱㊁压胜钱㊁纪年钱㊁巡贴钱㊁生肖钱㊁契丹文钱㊁瘗钱等.对厌胜钱的研究,主要有契丹大字 天朝万顺 钱㊁汉文 千秋万岁 大钱小钱㊁ 千秋万岁 双鱼佩钱㊁ 千秋万岁国太人安 双鱼人佩钱㊁ 龙谢锺家国永安 钱,以及铁制吉语和生肖钱等.在瘗钱方面的研究和成果方面,有韩仁信先生的« 大康通宝大银钱考 补说»和«辽代瘗钱考辨».钱币见诸于皇家的活动方面,见诸刑法上,体现在民间计酬买卖上,见诸婚丧嫁娶等习俗方面.在最近几年出土的许多座辽墓中,铜钱在殉葬品中占有较大比重.另外按照历史记载,当时契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要使用到货币,基本可证实契丹在中后期已的确进入了以货币为主导的新的经济时代.需特别说明的是,许多文献记载,在大辽王朝的后期,已经出现了货币经营的高利贷,部分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已有融通资金的典当业,货币经营的高利贷和典当业的出现,是以货币为主导的新经济的一种表现形态.2.3㊀辽代经济制度辽代经济制度是通过钱币使用情况及发现展现的重要内容.从钱币来源分析其经济制度,钱币来源于自铸㊁ 岁输 和战争掠夺以及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辽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很多,见于«辽史»记载的有五代时与辽并存的各国,如后唐㊁南唐㊁南汉㊁北汉㊁吴越㊁渤海㊁后晋㊁西夏等等,与北宋的贸易往来更多更频繁.后晋石敬塘献沿边所积钱.这批钱的质量应当是很庞杂的.特别是在民间贸易中,除以货易货㊁以钱易货外,还应有以钱易钱的交易.足以见辽代钱币管理的特殊之处.辽朝非常注重货币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中央设有五冶太师㊁铸钱院㊁钱帛司㊁等衙署,专门管理铜钱的鼓铸和发行,严禁私人铸造.同时,还颁布严刑峻法,禁止携钱出境和毁铜铸器.辽朝国家控制的白银,除了做为货币投入流通而外,还同黄金一起,被用来赏赐.辽朝通过经济互市和战争,每年源源不断地获取中原巨额钱币,其数量之大,几乎可以满足本国的货币流通,因此本朝便不必耗铜费工,去另外铸造许多钱币.这是辽朝历代铸币极少的基本原因.辽朝诸帝,每逢改元即更铸新钱,与其说是经济上的需求,不如说是出于政治上的宣传目的.由于契丹统治者采取 胡汉分治 ㊁ 因俗而治 政策,使辽朝境内形成多种经济中心,各地区货币经济发展差别迥异.终辽一代基本上是有规律地自铸一些钱币.辽朝币值始终较为稳定,这固然与辽统治者保护自铸钱币,争取外来钱币政策实施的成功,有着密切关系.由于这种开放的货币政策,使得辽与其他国家与民族进行了很好的文化交流与商业往来.在辽代的窖藏中也发现了大量的钱币,不仅有辽代自铸的钱币,也有大量仿铸以及其他朝代的钱币.足以见到当时因钱币流通,各民族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交融.3㊀结语随着考古事业的继续发展,更多的辽代墓葬以及窖藏也在不断地发掘出土,新的资料不断地涌现,为辽代钱币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物证.辽代钱币的研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新的研究成果仍将一如既往地层出不穷.这些研究成果将继续使我们对辽代的货币制度㊁社会经济㊁历史文化,乃至民族关系的认识更加丰富㊁细致和深刻.。
论辽国的年号纪年钱

辽国的年号纪年钱辽国(契丹)公元907年建国,直到公元1125年被金国消灭,经历九帝22个年号,不但都铸造了年号钱,还铸造了国号(大辽)加年号钱,如大辽天禄,大辽清宁,大辽天庆等多种大小的金银铜币,对此笔者已撰文叙说。
今日再说一说另一类辽钱------辽国的年号纪年钱----简称纪年钱。
顾名思义,年号纪年钱,指的是钱文由“年号+纪年”组成的钱币。
此类辽钱中,最早被发现和确认的是“大康六年”,此钱是1972年出土于吉林的一座辽代墓葬中。
大康,是辽国皇帝辽道宗当政时的第三个年号,大康六年按公历是公元1080年。
由于这是有史以来发现的唯一的一枚辽代纪年钱,又发现与墓葬中,大部分泉家断定这是用于陪葬的瘗钱。
二十世纪70年代后,又陆续发现了“清宁二年”,“寿昌二年”等纪年的辽钱。
(图一大康六年,清宁二年,神册元年,咸雍十年)图一随着近些年各地大兴土木和群众收藏意识的增强,陆续又发现了更多的纪年钱,如大康元年,大康二年……直到大康九年,咸雍年号的十种纪年钱基本全被发现,而大辽的第一个年号钱“神册”的纪年钱“神册元年”也已被发现。
(图二大康元年,二年,三年,五年,寿昌貮年)图二纵观这些纪年钱的形制,类别,发现的情况,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1.纪年钱不是瘗钱。
绝大多数纪年钱来源于辽金窖藏,而非墓葬,并且都混杂于行用钱币之中。
2.纪年钱逐年发行,一般来说厚重精良,有的年号还发现有汉字,契丹字两种版别。
可见纪年钱是具有纪念性质的特制币,高端货币。
(图三契丹文纪年钱神册元年折十)图三3. 纪年币可以用来购物,市场使用。
同年号的纪年钱有折二,折三,折五,有的折十或特大,面值的不同(小平纪年钱尚未见,也未见报导)。
这些钱大多和宋钱,辽金平钱混藏在一起被发现。
有些有明显的流通痕迹。
由于一年出一种,因此量少、珍罕,当时就有些人家收藏起来,留作纪念,不再行用。
(图四契丹文纪年钱咸雍元年折二,寿隆(昌)元年折十)图四4.辽代的纪年钱,开创了中国纪年纪念币的先河.。
辽(契丹)锻制手雕黄金钱考释图说

辽(契丹)锻制手雕黄金钱考释图说中外钱币史上空前绝后唯一一批辽(契丹)锻制手雕黄金钱考释图说前言这是一部展现世界钱币史与中国钱币史上一朵空前绝后制币奇葩的书。
这种钱币奇就奇在它的制币方法,既不是东方钱币惯用的铸造法(型铸、范铸、模铸的失蜡法、翻砂法);也不是西方钱币常期使用的打制法。
它艺走偏锋,集东西方制币特点于一身,用西方钱币的打制法锤锻出不同规格和用途的待用钱坯。
然后,用东方模铸钱币雕刻制模方法将钱币按设计图样直按雕刻成钱。
它还奇在币材上,它的币材绝大多数使用汉以后中华大地罕见稀少的黄金,仅有极少的白银制品。
黄金来源有自然砂金与金矿石经汞齐法粗加工生产出的合质金。
含金量一般在60%-90%间,除银外,尚含锌、铁、铜、铑、钯等多种微量元素。
由于币材经独特的锤锻加工,在密度、单位质量、金相结构,都与熔铸金银钱币有显著的变化与区别。
并因此造就了钱币史上一种基本无法造假,或者说是一称重量即知真假的钱币品种——锤锻手雕金银钱。
它更奇在,一面用两种文字,或汉文或契丹文作钱文;一面必雕刻一幅反映契丹人政治、体制、宗教、礼仪、民俗内容的人物、龙凤、异兽、动物、奇花异草的精美雕刻画,俨然一幅幅精美的艺术佳品。
汉文及画多宣扬儒家忠孝仁义道德思想;契丹文及画多真实反映契丹人的笑怒哀乐,历史故实,经验教训,民俗礼仪。
其设计图文之精妙,雕刻图画之神奇,均堪称钱币史上独步古今之作。
这种神奇的钱币就是辽契丹国生产的独一无二的锤锻手雕汉文契丹文金银钱。
令当下钱币界权威们大跌眼镜的是,这种在中国古代三千年钱币史上堪称最美艳最具艺术品味的钱币,竟然是被历代汉族文人目为文化愚昧、经济落后、技术低下的契丹人所发明,所使用。
他们难以置信到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眼前金光闪烁的实物。
然而,这的确是任何人都不能抹杀的事实。
它确确实实是辽契丹人所发明,所使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况呢?除历代汉族文人被长期大汉族主义有色眼镜蒙蔽外,还有中古时期中国北方几百年里被突厥、回鹘、匈奴、鲜卑等域内外游牧民族所统治,长时期与中原隔绝信息不通所致。
辽代特殊篆书契丹篆钱赏析

辽代特殊篆书契丹篆钱赏析辽代特殊篆书契丹篆钱赏析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图七图八图九图十图十一图十二图十三辽代契丹帝国开国前的文明程度究竟达到什么地步?有什么事实依据?如果笔者说契丹上层社会当时的汉文化修养,已不落后于中原任何一个政权。
你肯定会质疑道:有什么事实依据吗?是的,我有依据!这就是契丹特殊篆书契丹篆钱。
它可以证明当时(应是唐中后期)契丹铸钱工艺已臻成熟,其铸钱技艺已不次于汉族工匠。
他们翻铸与仿铸的,秦汉及魏晋南北朝钱币,已可以乱真,可以肆无忌惮地投入流通。
而他们用自己发明的特殊篆书,契丹小篆书书镌的钱币,更是技压群雄,惊艳华夏。
以至很多人至今不敢承认其应归属契丹。
这种契丹特殊篆书契丹篆钱。
目前仅笔者亲见就有五种七类(见图1-7、),它们是:1、常平两铢光背钱;2、常平两铢背钱面背四童蹴鞠图钱;3、常平铢制背孕星钱;4、常平铢制背本命元神图钱;5、起弹春制背常夹伏渿钱;6、起题春制背常深滍蚩(应加“犬”旁)钱;7、永通德国背鱼花卉图钱。
这些篆书钱有其固有的几个特点:一、其字是汉字部首、偏旁、笔画增减了的汉字,即被改造过的汉字。
据宋人王溥《五代要会》卷二十九《契丹》条说:“契丹本无文记,唯刻木为信,汉人陷番者,以隶书之半,就加增减,撰为胡书,同光之后,稍稍有之。
”这些经改造的汉字即“胡书”。
其形成时间并非在同光之后,最早者最迟也应在隋唐早期,因为契丹铸常平两铢,不会是几百年后突然仿造,而应是距北齐铸常平五铢(北齐天保四年,公元553审)时间不会太远。
二、这些篆书并非完全篆体,而是篆隶楷混血之体,是篆变隶变时期的产物。
如有“水”偏旁的字往往主体写作篆书,偏旁却不作篆体而作变形的隶楷体。
三、书体偏旁部首位置不固定多任意调换,甚至反书。
四、读音与汉地语音不完全相同。
这四个特点使契丹小篆篆书成了有别于汉篆的一个地区性篆书品种,我把它称为“契丹篆”或“胡书篆”。
它应是契丹大小字篆书体的前身,契丹人在耶律帝国建立前的遥辇汗国、大贺氏方国(部落联盟)时期,用“契丹篆”铸造了不少祭祀,聘享,政宣钱币,今天本文展示的七枚辽契丹特殊篆书契丹篆钱,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名钱,请大家欣赏。
也谈辽钱和辽钱研究辽代钱币

也谈辽钱和辽钱研究辽代钱币也谈辽钱和辽钱研究辽代钱币近十年来,关于辽钱,有几段耐人寻味的回忆,不能忘却。
首先要提到的是,1985年,这是对辽钱的认识有新的飞跃的一年。
此年3月,我参加内蒙古钱币研究会成立大会,会议的组织者,约请有关文博部门和个人藏者,将近期出土和发现的钱币带到会上,供代表们现场鉴定研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辽钱,数量之多,品位之高,是平常所不可能见到的。
特别有三件事最难忘记: 一是,第一次见到新出土的天禄通宝钱。
感谢韩仁信先生特意把它带到会上,并介绍了出土情况,令我大饱眼福,大饱耳福。
是钱具有典型的辽钱风韵,锈色自然,品相一级。
有确凿的出土时间:1981年8月30日;有确凿的出土地点:内蒙古赤峰巴林右旗羊场乡上石匠村,此地乃当年契丹族的发祥之地,辽的腹地;同窖出土的最晚的钱币是寿昌元宝,可知其入土时间不晚于辽寿昌年间;窖藏保存完好,且同窖出土钱币品相均好,说明入藏之后,未经扰乱。
至此,可以断言:辽世宗天禄年间确实铸过天禄通宝铜钱,当补史缺。
二是,听吴宗信先生介绍了三道营子出土窖藏古钱的情况,这批窖藏中的精品,他亦带到了会上,特别是隶楷相间的大安通宝平钱,乃首次发现的孤品,观之,令我耳目一新。
对于它的归属,是辽?还是西夏?各家说法不一,现在也不必急于先画句号。
我企盼,会有新的佐证,新的机遇,再the provisions of Hunan province safety productio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ies > (Hunan Zhengban made 2013 No. 4), resolutely implement the safety production of the party with responsibility, a pair of responsibility. "Two is issued safety production administration and inspection topromote the responsibilities bear safety production supervisiondepartments strictly and effectively assumed responsibility. The three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safety hidden With self correction self reporting system, promote the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for production safety. The four is the introduction of strengthening county safety production supervisionability construction work, promote safe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to the grassroots. 3, strict accountability and target management. Adhere to the "who is in charge, wh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ipe industry must pipes, pip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must control safety management business must be safe" principl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afe production supervision and stagnation to cure. "The leadership responsible system. Production safety of key towns, key enterprises and key problems, by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and the Department responsible for the stagnation led the lump sum, to tackle tough. To further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safety index assessment,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safe production of "one vote veto" award and recognition system, strengthen production safety incentive mechanism (four). Adhere to the political principles against unwholesome tendencies existence of the problem is not strict internal supervision. Over the years, the global leadership team members do not have any illegal and other bad records, but there are still not strict, the implementation does not survive the problem. A few leading cadres not stric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unty Party committee, county government On strengthening styl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and style 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of "ten prohibitions", tosolve the people most concerned, the most direct, the most realistic problem of production safe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goal of all work, to strengthen internal supervision on the way, in the perfect power control mechanism on "let things drift", get free in the political norms of leading cadres, some involving major principle problems of ambiguous attitude, major issues issues of right and wrong, it cannot stand up bravely, face to face, resolute struggle and discredit the views of the party in 2012. The style of the big consolidation activities, cadres and workers 6 people were作确凿的结论。
辽契丹文“皇帝万岁”背九龙图巨型银钱赏析钱币

辽契丹文“皇帝万岁”背九龙图巨型银钱赏析钱币文/辽金文化遗产鉴藏研究学者泉痴山人:裴元博2012年2月24日笔者曾在本博客,以《契丹大字“国之父天神万岁福德寿长中心'朕’背九龙图”金牌考释图说》为题,介绍一枚辽代最早的皇帝“如朕亲临”背九龙图金牌(见图1、)。
无独有偶,今天笔者受一位古泉鉴藏家廖成武之托,请大家共同鉴赏他的一枚辽代契丹文“皇帝万岁”背九龙图巨型银钱(见图2、)。
该钱直径138毫米,厚度8.5毫米,穿径19.5毫米,重量800.5克。
赏析银钱,为什么又把皇帝“如朕亲临”金牌拿来“炒冷饭”?您可能有所不知,这叫“以有知求证未知“,是文物考证类比学方法之一。
我们已经知道,契丹大字“国之父天神万岁福德寿长中心'朕’背九龙图”金牌,经过译释鉴定考证,已核定其身份为辽太祖耶律阿宝机907-916年改遥撵汗国为耶律帝国期间,所铸制的第一面皇帝“如朕亲临”金牌。
你是否发现金牌和银钱共同具有一个相同的背图“九龙图”?就是这个共同的设计,把两者距离拉近,尽管金牌九龙图因为材质较软,长时间使用,磨损严重得图案已模糊不清,但风格布局仍依稀可以看出两幅九龙图之间的渊源,即都具有草原民族狂傲不羁,粗犷纯朴的精神气质。
正面:直径138毫米,厚度8.5毫米,穿径19.5毫米,重量800.5克。
(国粹山人藏泉)龙生九子,为神界最大吉祥喜端之事。
故自周代以来,就有以九龙为器物纹饰,以示祥瑞的习俗。
东汉张衡<东京赋>就记载周有九龙殿:“九龙之内,寔曰嘉德。
”薛综注:“九龙,本周时殿名也。
门上有三铜柱,柱有三龙相糺绕,故曰九龙。
”北齐颜之推《古意》诗之一:“吴师破九龙,秦兵割千里。
”余冠英注:“九龙,《淮南子·泰族训》:'阖闾伐楚……破九龙之钟。
’”唐太宗《咏烛》诗之二:“九龙蟠焰动,四照逐花生。
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
”此指九龙烛。
隋唐以后,龙成为皇帝化身,九龙也即成为皇帝专利。
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九龙为饰的用品。
从“大辽咸雍”银钱看大辽的国号加年号钱

从“大辽咸雍”银钱看大辽的国号加年号钱
咸雍是辽道宗当政时所用五个年号中的第二个年号。
此钱钱文是国号“大辽”+年号“咸雍”。
折十大型,银质细腻,含银量较高,钱文行楷,兼隶书之沉稳,颇具大辽钱文古拙雄劲之风。
此钱应铸行于公元1065年--1074年之间。
据第一收藏者说得之于吉林窖藏。
此前未见同名钱币获藏的报导,可知存世甚少。
大辽,除按年号铸钱外,还铸造了国号+年号钱,即为“大辽”二字后再加上年号“清宁”,“天庆”等等。
开国时国名“契丹”,后来改名“大辽”后还补铸了“大辽天显”等钱。
至今发现的国号加年号钱虽然还不够年号的全部,但是,据近几年的资料来看,已发现的有年号的半数之多。
由于此类钱多是折十或更大的大钱,铸造精良,且多金、鎏金、银等贵重材质,流传至今除大辽天庆稍多外,其他甚少,可断定为新皇登基,开元庆典和祭祀天地先皇等礼仪时特铸的钱币,用过之后赏赐皇亲国戚或王公大臣。
下面是笔者所见的另几种国号年号钱。
由于此类钱币制作精良,材质高贵,又存世罕少,故为北方钱币藏家珍爱之物,皆极力搜求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代年号纯金钱赏析——兼论辽契丹独特的货币制度
辽契丹铸造了大量各式各样的黄金铸钱。
从材质含金量多少区分,依次是纯金钱,合质金钱,金质钱,金银合金钱,金铜合金钱,含金钱,银鎏金钱,铜鎏金钱;按工艺分有,锻制手雕金钱,锤揲叠焊金钱,失蜡法精密铸造金钱,泥(陶)范铸造金钱,翻砂铸造金钱;从钱币种类上看,辽契丹铸造的金钱数量和花色品种,应是古代同时期世界之最,金钱质量也是当时最高的,制作工艺,更是当时最先进的最全面的。
辽代年号金钱是辽契丹金钱中最重要的品种,铸量也应该是最多的。
至于辽代年号金钱是不是流通行用钱,现在钱币界分歧很大,争论激烈。
以中国钱币学会及体制内专家为首的“否定派”,认为历代金银钱都是为赏赐而铸,辽代年号金钱应也不会例外,也是为赏赐而铸。
他们还认为契丹当时经济落后,不具备使用金银钱币的条件。
所以辽代年号金钱和辽代其它金钱一样,都是他们所谓的“厌胜钱”。
以笔者、李卫和北方七省市及南方辽金钱币收藏家的却不同意“否定派”的观点,认为“否定派”是忽视契丹长达三百余年,生活在以金银币为主要流通货币的突厥、回鹘王朝的统治下,货币思想和货币制度必然受到深刻影响的现实,是把农耕地区的货币思想和货币制度,教条主义地衡量游牧地区货币思想和货币制度的错误作法与结论。
契丹部族地区长期以来是以大额贸
易和集体采购为主的地区。
因为部族之间或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进行贸易交换时,游牧民族拿出交换品单个价值都很高,如骆驼、马、牛、羊及本地特产等,而农耕地区能拿去与之交换的物品相对价值都较低,如铜钱、粮食、布匹、日用品。
以一匹普通战马当时值40-200贯钱为例,换算成粮食、那
将是天文数字。
一贯铜钱标准重量6斤4两,40贯就是256斤。
如换算粟,当时一斗粟六文钱,40贯折粟即667斗,
换算斤,辽一斗约重16斤,667斗约合10672斤。
牧民不会拉着沉重的铜钱和粮食到处游牧的。
从以上事实看,以铜钱与农产品换畜产品的实物交换在牧区是非困难的。
正因为从实际出发,契丹族,不,不仅是契丹族,而应该是所有游牧民族,很早就使用了金银作为主要货币,和铜质凭证货币(即政府担保信用货币,如嘎拉哈钱,巡宝钱)。
这才是辽
契丹牧区货币的真实情况。
基于辽契丹部族地区货币与农业地区的特殊情况,笔者认为所有辽契丹铸造的,只要不是为祭祀、丧葬、赏赐制造的特制金银钱,以外的所有金银钱,都是辽契丹部族游牧地区行用流通钱币。
大辽如此,西辽如此,其它有牧业经济的地区辽地方政权也都如此。
今天展示的几枚辽契丹年号钱应就是用于部族牧业地区的纯金钱。
1、辽代太平通宝光背顺读小平金钱(见图1、)。
顺读。
钱文楷隶书。
径24毫米,穿径5毫米,厚2毫米,重10.3克。
应为辽圣宗太平年间(1021-1031年)所鋳。
2、辽代景福通
宝背契丹文百文月日旋读折五型金钱(见图2、)。
旋读。
钱文楷隶书。
径35.4毫米,穿径7.3毫米,厚2.8毫米,重31.29克。
应为辽兴宗景福年间(1031-1032年)所鋳。
其背穿上下为契丹文契丹二字,穿上契字,穿下丹字。
此形式契丹二字的出现,证明“契丹”一词是可以拆开写的,以事实推翻了“契丹”一词不可以拆分的言论。
穿右月穿左日,右为上为大。
说明此时,掌权的为太后,皇帝尚在听训。
3、辽代重熙通宝背契丹文百文日月旋读折五型金钱(见图3、)。
旋读。
钱文楷隶书。
径36.2毫米,穿经7.8毫米,厚2.8毫米,重31.25克。
应为辽兴宗重熙年间(1032-1055年)所鋳。
其背穿上下为契丹文百文二字,穿上百字,穿下文字。
说明此金钱可兑换同形制(当五)铜钱百枚,也即指明此钱价值百枚折五铜钱。
穿右日穿左月,右为上为大。
说明此时,掌权的已为皇帝,太后已被夺权。
也说明此钱铸于重熙三年五月,兴宗收太后印,送其躬守庆陵之后。
4、辽代寿隆元宝面双星双月背丹巡之宝旋读当十型金钱(见图4、)。
旋读。
钱文楷隶书。
径46.8毫米,穿经9毫米,厚5.4毫米,重86.75克。
应为辽道宗寿隆元年间(1095年)所鋳。
其面四隅铸有双日双月,意为辽契丹天下现由两代皇帝皇后支撑,道宗和孙子耶律延禧同掌政权。
钱背旋读“丹巡之宝”四字,亦可顺读为“丹之巡宝”,说明此钱亦作为皇帝巡幸赏赐钱使用,其文将“贴”字换为“之”字,说明它已不象“丹贴”钱那样作
为凭证,兑换规定钱物了。
四枚辽契丹纯金钱身上反映的宝贵的详尽的各种“王信”,都表明这些金钱确实是地地道道的牧区部族的行用钱,印证了笔者文章前面的分析是客观的。
希望钱币学会和体制内专家对辽契丹部族牧业地区经济给
予必要的关注和研究,为辽代金银钱的功能重新定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