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及注意事项
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及注意事项

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及注意事项在实验研究工作中,洗涤玻璃仪器不仅是一项必须做的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
仪器洗涤是否符合要求,对检验结果的准确和精密度均有影响。
不同的分析工作有不同的仪器洗净要求,我们以一般定量化学分析为主介绍仪器的洗涤方法。
(一)洁净剂及使用范围:最常用的洁净剂是肥皂,肥皂液(特制商品),洗衣粉,去污粉,洗液,有机溶剂等。
肥皂,肥皂液,洗衣粉,去污粉,用于可以用刷子直接刷洗的仪器,如烧杯,三角瓶,试剂瓶等;洗液多用于不便用于刷子洗刷的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蒸馏器等特殊形状的仪器,也用于洗涤长久不用的杯皿器具和刷子刷不下的结垢。
用洗液洗涤仪器,是利用洗液本身与污物起化学反应的作用,将污物去除。
因此需要浸泡一定的机会充分作用;有机溶剂是针对污物属于某种类型的油腻性,而借助有机溶剂能溶解油脂的作用洗除之,或借助某些有机溶剂能与水混合而又发挥快的特殊性,冲洗一下带水的仪器将不洗去。
如,甲苯,二甲苯,汽油等可以洗油垢,酒精,乙醚,丙酮可以冲洗刚洗净而带水的仪器。
(二)洗涤液的制备及使用注意事项洗涤液简称洗液,根据不同的要求有各种不同的洗液。
将较常用的几种介绍如下:1.强酸氧化剂洗液强酸氧化剂洗液是用重铬酸甲(K2Cr2O7)和浓硫酸(H2SO4)配成。
K2Cr2O7在酸性溶液中,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对玻璃仪器又及少有侵蚀作用。
所以这种洗液在实验室内使用最广泛。
配制浓度各有不同,从5~12%的各种浓度都有。
配制方法大致相同:取一定量的K2Cr2O7(工业品即可),先用约1~2倍的水加热溶解,稍冷后,将工业品浓H2SO4所需体积数徐徐加入K2Cr2O7不溶液中(千万不能将水或溶液加入H2SO4中),边倒边用玻璃棒搅拌,并注意不要溅出,混合均匀,俟冷却后,装入洗液瓶备用。
新配制的洗液为红褐色,氧化能力很强。
当洗液用久后变为黑绿色,即说明洗液无氧化洗涤力。
例如,配制12%的洗液500mL。
实验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基本操作

实验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基本操作1.引言玻璃仪器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避免实验物质之间的相互干扰,必须对玻璃仪器进行洗涤和正确的操作。
本实验将介绍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玻璃仪器的基本操作。
2.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2.1洗涤溶液的配制首先,将洗涤溶液配制好。
通常使用的洗涤溶液是10%的盐酸溶液,可以通过将10mL的盐酸与90mL的去离子水混合而成。
如果仪器表面沾有固体残余物,可以使用2%的NaOH溶液进行清洗。
2.2洗涤方法2.2.1对于较大的玻璃仪器,如烧杯、漏斗等,可将其浸泡在10%的盐酸溶液中,静置片刻后用刷子轻轻刷洗,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2.2.2对于较小的玻璃仪器,如试管、容量瓶等,可以将其放入漏斗中,用洗涤溶液冲洗,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2.2.3在洗涤过程中,要注意轻轻洗刷,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仪器破损。
3.常见玻璃仪器的基本操作3.1烧杯烧杯用于容纳和加热液体,操作时要保持烧杯干燥和清洁。
在使用烧杯前,需要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用纸巾擦干。
当加热液体时,要避免将火焰直接接触到烧杯的底部,以免烧坏烧杯。
试管用于容纳小量的液体或进行试验操作。
使用前需要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避免试管内存在杂质。
在进行试管加热时,要保持试管倾斜,避免液体沸腾引起试管爆破。
3.3容量瓶容量瓶用于配制和稀释溶液。
在使用容量瓶前,需要冲洗干净,尤其是颈部。
在倒液体时,要将容量瓶倾斜,然后用滴定管加入液体,直到液面接触容量瓶颈部,再用滴定管滴入所需体积的液体。
3.4漏斗漏斗用于过滤液体。
在使用漏斗前,需要冲洗干净并擦干。
将漏斗放在支架上,用滤纸或滤膜覆盖漏斗,并将液体缓慢倒入漏斗中。
倒液体时要注意控制速度,避免溢出。
4.注意事项4.1使用玻璃仪器时要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和破损。
4.2加热玻璃仪器时,要避免直接接触火焰或高温的表面,以免导致破裂。
4.3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和干燥玻璃仪器,以便下次使用。
2玻璃仪器洗涤干燥及称量

减量法操作: 1.在洁净干燥的称量瓶中,装入略 超过实验用量的固体样品,用干净的 纸条套住称量瓶,放到天平盘中央, 准确称出质量,并记录。
2.用纸条夹住称量瓶,用另一小纸条包住称量瓶盖顶端(手不能 碰触称量瓶),打开瓶盖,于烧杯上方将称量瓶倾斜,瓶底略高 于瓶口,瓶盖轻轻敲动瓶口上方,使试样落入烧杯中,注意不要 使试样撒落到容器外。估计试样质量接近要求时,将称量瓶慢慢 竖起,同时用瓶盖敲动称量瓶瓶口,使粘在瓶口上的试样落入瓶 中(回敲)。 3.盖好瓶盖,将称量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并记录质量。前后两次 称量之差,就是倒入容器中的样品质量。若倒出的质量太少,则 按照以上方法再取一次,如果倒出量超出所需范围,只能倒掉重 新称量,决不可将样品倒回称量瓶中。
④玻璃仪器放入烘箱前,应尽量将水沥干,然后按瓶口朝下、自
上而下的顺序放入。
6
3.烤干
能加热和耐高温的仪器,如试管、烧杯、蒸发皿,可用
烤干法干燥。加热前先将仪器外壁擦干,烧杯、蒸发皿可在石
棉网上小火烤干。烤干试管,先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使试
管口朝下倾斜,以免水珠倒流炸裂试管。烤干时从试管底部开 始,慢慢移向管口,烤干水珠后再将试管口朝上,赶尽水汽。
绿色时,(重铬酸钾被还原成硫酸铬的颜色)洗液失效,不能再使用。
②该洗液毒性较大尽可能不使用。③不能用毛刷蘸取。④洗液吸水性 强,用完应立即盖严瓶盖。⑤洗液为强腐蚀性液体,应注意安全。
3
用途:精确定量实验时,如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或者仪器 口径小、管细、形状特殊。
步骤:先用自来水刷洗仪器,然后尽量控去其中的水,注入少
11
视频“3电子天平的使用—1,2,3,4”
12
9
电子天平称量方法 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即可称量至0.0001g。 托盘天平感量为0.1g,即可称量至0.1g。 常用:0.1台天平和0.01电子天平。 使用分析天平,称量器皿不能接触桌面和手臂,操作时需用 纸条包裹器皿或者带称量手套。
初中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方法化学实验室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场所,其中的仪器设备是进行实验的基础工具。
正确和定期的维护对于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方法,希望能够为中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一、玻璃仪器的维护1. 清洗:实验结束后,应立即清洗使用过的玻璃仪器。
首先用水冲洗,然后用中性洗涤剂清洗,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注意不能使用过热的水,以免引起玻璃破裂。
2. 干燥:清洗后的玻璃仪器,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
避免使用毛巾等物品擦拭,以免留下绒毛或碎屑。
3. 防摔:使用过程中要避免碰撞或摔落,以免造成玻璃仪器破损。
二、电子仪器的维护1. 使用前检查:使用电子仪器之前,应检查电源是否接好,设备是否正常开机。
2. 清洁:使用软布蘸取少量无水酒精轻轻擦拭电子仪器的表面,保持干燥和清洁。
3. 避免湿环境:电子仪器应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受潮或进水,以免损坏电路。
4. 及时关闭: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子仪器的电源,以节省能源和延长设备寿命。
三、天平的维护1. 定期校准:天平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度和稳定性。
2. 避免超重:在称量物品时,要避免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范围,以免对天平产生过大的压力。
3. 清洁:使用完毕后,应用软布轻轻擦拭天平的表面和秤盘,保持干净。
四、安全柜的维护1. 定期检查:安全柜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定期检查柜门、防爆设备等的状态,确保正常运行。
2. 防腐蚀:实验室中使用的化学品会给安全柜表面造成腐蚀,所以应定期用干净的软布擦拭安全柜,去除化学品残留。
五、通风设备的维护1. 定期清洗:实验室的通风设备应定期清洗,以确保畅通无阻。
可使用软刷轻轻清理通风管道和风机表面。
2. 风机保养:通风风机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声音,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或修理。
六、安全措施的维护1. 定期检查:实验室中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安全眼镜、实验服等,应定期检查其有效性和完好性。
实验1 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玻璃管的加工

实验一:常用仪器的认知、洗涤和干燥及玻璃管的简单加工和塞子钻孔实验内容(一)玻璃仪器的洗涤仪器的洗涤是化学实验中最基本的一种操作。
仪器洗涤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所以实验前必须将仪器洗涤干净。
仪器用过之后要立即清洗,避免残留物质固化,造成洗涤困难。
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很多,应根据实验要求、污物的性质和沾污的程度来选择洗涤方法。
⒈水洗直接用水刷洗可以洗去水溶性污物,也可刷掉附着在仪器表面的灰尘和不溶性物质。
但是这种方法不能洗去玻璃仪器上的有机物和油污。
⒉用去污粉、洗衣粉或肥皂洗涤这种方法可以洗去有机物和轻度油污。
洗涤时须对仪器内外壁仔细擦洗,再用水冲洗干净,直到没有细小的去污粉颗粒为止。
⒊用铬酸洗液洗涤铬酸洗液是等体积的浓硫酸和饱和重铬酸钾溶液混合配制而成,它的强氧化性足以除去器壁上的有机物和油垢。
对于上述洗法仍洗不净的仪器可用铬酸洗液先浸后洗的方法清洗。
对一些管细、口小、毛刷不能刷洗的仪器,采取这种洗法效果很好。
用铬酸洗液清洗时,先用洗液将仪器浸泡一段时间,对口小的仪器可先往仪器内加入量为仪器容积1/5的洗液,然后将仪器倾斜并慢慢转动仪器,目的是让洗液充分浸润仪器内壁,然后将洗液倒出。
如果仪器污染程度很重,采用热洗液效果会更好些,但加热洗液时,要防止洗液溅出,洗涤时也要格外小心,防止洗液外溢,以免灼伤皮肤。
洗液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千万不能用毛刷蘸取洗液刷洗仪器。
如果不慎将洗液洒在衣物、皮肤或桌面时,应立即用水冲洗。
废的洗液应倒在废液缸里,不能倒入水槽,以免腐蚀下水道。
洗液用后,应倒回原瓶。
可反复多次使用,多次使用后,铬酸洗液会变成绿色,这时洗液已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再继续使用。
⒋用有机溶剂清洗有些有机反应残留物呈胶状或焦油状,用上述方法较难洗净,这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有机溶剂(如氯仿、丙酮、苯、乙醚等)浸泡,或用稀氢氧化钠、浓硝酸煮沸除去。
已洗净的玻璃仪器应该是清洁透明且内壁不挂水珠。
实验2玻璃仪器的洗涤、干燥和保管

实验二.玻璃仪器的洗涤、 实验二 玻璃仪器的洗涤、干燥 玻璃仪器的洗涤
第一节 玻璃仪器的洗涤
在分析工作中, 在分析工作中,洗涤玻璃仪器不仅是一个实验前的 准备工作,也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 准备工作,也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仪器洗涤是否符合 要求,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均有影响。 要求,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均有影响。不同分 析工作(如工业分析、一般化学分析和微量分析等) 析工作(如工业分析、一般化学分析和微量分析等)有 不同的仪器洗涤要求, 不同的仪器洗涤要求,我们以一般定量化学分析为基础 介绍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介绍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3、热(冷)风吹干 、 对于急于干燥的仪器或不适合放入烘箱的较大的 仪器可用吹干的办法,通常用少量乙醇、丙酮( 仪器可用吹干的办法,通常用少量乙醇、丙酮(或最 后再用乙醚) 后再用乙醚)倒入已控去水分的仪器中摇洗控净溶剂 (溶剂要回收),然后用电吹风吹,开始用冷风吹1— 溶剂要回收),然后用电吹风吹,开始用冷风吹 ),然后用电吹风吹 2min,当大部分溶剂挥发后吹入热风至完全干燥,再 ,当大部分溶剂挥发后吹入热风至完全干燥, 用冷风吹残余的蒸汽,使其不再冷凝在容器内。 用冷风吹残余的蒸汽,使其不再冷凝在容器内。 此法要求通风好,防止中毒,不可接触明火, 此法要求通风好,防止中毒,不可接触明火,以 防有机溶剂爆炸。 防有机溶剂爆炸。
一、洗涤仪器的一般步骤 P23
1、用水刷洗:使用用于各种形状仪器的毛刷,如试管 、用水刷洗:使用用于各种形状仪器的毛刷, 瓶刷、滴定管刷等。首先用毛刷蘸水刷洗仪器, 刷、瓶刷、滴定管刷等。首先用毛刷蘸水刷洗仪器, 用水冲去可溶性物质及刷去表面粘附灰尘。 用水冲去可溶性物质及刷去表面粘附灰尘。 2、用合成洗涤水刷洗:市售的餐具洗涤灵是以非离子 、用合成洗涤水刷洗: 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中性洗液,可配制成1—2% 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中性洗液,可配制成 的水溶液,也可用5%的洗衣粉水溶液 刷洗仪器, 的洗衣粉水溶液, 的水溶液,也可用 的洗衣粉水溶液,刷洗仪器,它 们都有较强的去污能力,必要时可温热或短时间浸泡。 们都有较强的去污能力,必要时可温热或短时间浸泡。 洗涤的仪器倒置时,水流出后, 洗涤的仪器倒置时,水流出后,器壁应不挂小水 至此再用少许纯水冲仪器三次, 珠。至此再用少许纯水冲仪器三次,洗去自来水带来 的杂质,即可使用。 的杂质,即可使用。
实验室玻璃仪器的清洗流程

实验室玻璃仪器的清洗流程
1.预处理:首先,将使用的实验仪器分类,如烧瓶、量筒、试管等,
然后将其放入专用的洗涤槽中。
洗涤槽通常会加入一定量的溶剂或清洗液,如去离子水、酸碱溶液等。
然后,将洗涤槽加热至适当温度,通常在50-
60摄氏度之间。
2.清洗:将仪器浸泡在洗涤槽中,一般时间为15-30分钟。
在此期间,使用刷子或海绵轻轻清洗仪器,特别是容易堆积污垢的地方。
注意,不要
使用金属刷子,以免划伤玻璃表面。
3.漂洗:清洗完成后,将仪器从洗涤槽中取出,用去离子水或自来水
充分冲洗。
充分漂洗的目的是去除洗涤液残留,以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可
以进行多次漂洗,直到冲洗液没有起泡为止。
4.烘干:漂洗完成后,可以将仪器倒置晾干,室温下自然干燥。
如果
需要快速干燥,可以使用纸巾或吹风机将仪器表面擦干或吹干。
5.检查:在仪器干燥之后,仔细检查玻璃表面是否有划痕或残留物。
如果仪器表面有划痕或残留物,则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如果发现问题,
应及时处理。
6.存放:整理好干净的玻璃仪器后,应妥善存放,避免碰撞或损坏。
最好将仪器放入干燥的柜子或专用的仪器箱中,避免灰尘和其他污染物的
附着。
总之,实验室玻璃仪器的清洗流程非常重要,不仅需要仔细、彻底地
清洗,还需要及时检查和妥善存放。
只有正确的清洗流程才能保证实验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

热KClO3溶液与HCl混合液
使用方法 浸泡、蒸煮、抽洗
浸泡、抽洗 浸泡、抽洗
常用砂芯滤器的洗液
污物类别 有机物 脂肪
宜选用的洗液
使用方法
热铬酸洗液
浸泡、抽洗
四氯化碳或其它相宜的有机溶剂 浸泡、抽洗、并需更换几次洁净的
溶剂,最后再用可互溶的醚、醇等 溶剂抽洗。
第二节常用玻璃仪器洗涤和干燥
试管: 普通试管、离心试管
定性分析检验离子; 离心试管可在离心 机中借离心作用分 离溶液和沉淀 硬质玻璃制的试管 可直接在火焰上加 热, 但不能骤冷; 离心管只能水浴加 热
(纳氏)比色管
比色、比浊分析 不可直火加热;非 标准磨口塞必须原 配;注意保持管壁 透明, 不可用去污 粉刷洗 分具塞和不具塞
用于玻璃仪器的洗液
洗液名称
纯酸洗液 工业盐酸
配制方法
用途用法
注意事项
V(HCL)︰V(H2O)= 1︰1 V(HCL)︰V(HNO3)= 1︰2
洗碱性污物及 用过的洗液可回收使用 大多数无机物;
浸泡24小时; 除去Hg、Pb重 金属杂质。
用于玻璃仪器的洗液
洗液名称 碱性洗液
配制方法 w(NaOH)=10%
3.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修。筑权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救的亡强图烈存愿望。 (2)成果: 1909年 京建张成铁通路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 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 正轨。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 (1)1872年,
滴瓶
装需滴加的试剂 不能加热;不能在瓶内配 制在操作过程放出大量热 量的溶液;磨口塞要保持 原配;放碱液的瓶子应使 用橡皮塞, 以免日久打不 开 勿将溶液吸入橡皮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及注意事项在实验研究工作中,洗涤玻璃仪器不仅是一项必须做的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
仪器洗涤是否符合要求,对检验结果的准确和精密度均有影响。
不同的分析工作有不同的仪器洗净要求,我们以一般定量化学分析为主介绍仪器的洗涤方法。
(一)洁净剂及使用范围:最常用的洁净剂是肥皂,肥皂液(特制商品),洗衣粉,去污粉,洗液,有机溶剂等。
肥皂,肥皂液,洗衣粉,去污粉,用于可以用刷子直接刷洗的仪器,如烧杯,三角瓶,试剂瓶等;洗液多用于不便用于刷子洗刷的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蒸馏器等特殊形状的仪器,也用于洗涤长久不用的杯皿器具和刷子刷不下的结垢。
用洗液洗涤仪器,是利用洗液本身与污物起化学反应的作用,将污物去除。
因此需要浸泡一定的机会充分作用;有机溶剂是针对污物属于某种类型的油腻性,而借助有机溶剂能溶解油脂的作用洗除之,或借助某些有机溶剂能与水混合而又发挥快的特殊性,冲洗一下带水的仪器将不洗去。
如,甲苯,二甲苯,汽油等可以洗油垢,酒精,乙醚,丙酮可以冲洗刚洗净而带水的仪器。
(二)洗涤液的制备及使用注意事项洗涤液简称洗液,根据不同的要求有各种不同的洗液。
将较常用的几种介绍如下:1.强酸氧化剂洗液强酸氧化剂洗液是用重铬酸甲(K2Cr2O7)和浓硫酸(H2SO4)配成。
K2Cr2O7在酸性溶液中,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对玻璃仪器又及少有侵蚀作用。
所以这种洗液在实验室内使用最广泛。
配制浓度各有不同,从5~12%的各种浓度都有。
配制方法大致相同:取一定量的K2Cr2O7(工业品即可),先用约1~2倍的水加热溶解,稍冷后,将工业品浓H2SO4所需体积数徐徐加入K2Cr2O7不溶液中(千万不能将水或溶液加入H2SO4中),边倒边用玻璃棒搅拌,并注意不要溅出,混合均匀,俟冷却后,装入洗液瓶备用。
新配制的洗液为红褐色,氧化能力很强。
当洗液用久后变为黑绿色,即说明洗液无氧化洗涤力。
例如,配制12%的洗液500mL。
取60克工业品K2Cr2O7置于100mL水中(加水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以能溶解为度),加热溶解,冷却,徐徐加入浓H2SO4340mL,边加边搅拌,冷后装瓶备用。
这种洗液在使用时要切实注意不能溅到身上,以防“烧”破衣服和损伤皮肤。
洗液倒入要洗的仪器中,应使仪器周壁全浸洗后稍停一会再倒回洗液瓶。
第一次用少量水冲洗刚浸洗过的仪器后,废水不要倒在水池里和下水道里,长久会腐蚀水池和下水道,应倒在废液缸中,缸满后倒在垃圾里,如果无废液缸,倒年纪素养人生观不朽啊激素谈话法入水池时,要边倒边用大量的水冲洗。
2.碱性洗液:碱性洗液用于洗涤有油污物的仪器,用此洗液是采用长时间(24小时以上)浸泡法,或者浸煮法。
从碱洗液中捞取仪器时,要戴乳胶手套,以免烧伤皮肤。
常用的碱洗液有:碳酸钠液(Na2CO3,即纯碱),碳酸氢钠(Na2HCO3,小苏打),磷酸钠(Na3PO4,磷酸三钠)液,磷酸氢二钠(Na2HPO4)液等。
3. 碱性高锰酸钾洗液:用碱性高锰酸钾作洗液,作用缓慢,适合用于洗涤有油污的器皿。
配法:取高锰酸钾(KMnO4)4克加少量水溶解后,再加入10%氢氧化钠(NaOH)100mL。
4.纯酸、纯碱洗液:根据器皿污垢的性质,直接用浓硫酸(HCL)或浓硫酸(H2SO4)、浓硝酸(HNO3)浸泡或浸煮器皿(温度不宜太高,否者浓酸挥发刺激人)。
纯碱洗液多采用10%以上的浓烧碱(NaOH)、氢氧化钾(KOH)或碳酸钠(Na2CO3)液浸泡或浸煮器皿(可以煮沸)。
5.有机溶剂带有脂肪性污物的器皿,可以用汽油、甲苯、二甲苯、丙酮、酒精、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擦洗或浸泡。
但用有机溶剂作为洗液浪费较大,能用刷子洗刷的大件仪器尽量采用碱性洗液。
只有无法使用刷子的小件或特殊形状的仪器才使用有机溶剂洗涤,如活塞内孔、移液管尖头、滴定管尖头、滴定管活塞孔、滴管、小瓶等。
6. 洗消液:检验致癌性化学物质的器皿,为了防止对人体的侵害,在洗刷之前应使用对这些致癌性物质有破坏分解作用的洗消液进行浸泡,然后再进行洗涤。
在食品检验中经常使用的洗消液有:1%或5%次氯酸钠(NaOCL)溶液、20%HNO3和2%KMnO4溶液。
1%或5%NaOCL溶液对黄曲霉素在破坏作用。
用1%NaOCL溶液对污染的玻璃仪器浸泡半天或用5%NaOCL溶液浸泡片刻后,即可达到破坏黄曲霉毒素的作用。
配法:取漂白粉100克,加水500mL,搅拌均匀,另将工业用Na2CO3 80克溶于温水500mL 中,再将两液混合,搅拌,澄清后**,此滤液含NaOCL 为2.5%;若用漂粉精配制,则NaCO3 的重量应加倍,所得溶液浓度约为5%。
如需要1%NaOCL溶液,可将上述溶液按比例进行稀释。
20%HNO3溶液和2%KMnO4溶液对苯并(a)芘有破坏作用,被苯并(a)芘污染的玻璃仪器可用20%HNO3浸泡24小时,取出后用自来水冲去残存酸液,再进行洗涤。
被苯并(a)芘污染的乳胶手套及微量注射器等可用2%KMnO4溶液浸泡2小时后,再进行洗涤。
(三)洗涤玻璃仪器的步骤与要求:1.常法洗涤仪器:洗刷仪器时,应首先将手用肥皂洗净,免得手上的油污附在仪器上,增加洗刷的困难。
如仪器长久存放附有尘灰,先用清水冲去,再按要求选用洁净剂洗刷或洗涤。
如用去污粉,将刷子蘸上少量去污粉,将仪器内外全刷一遍,再边用水冲边刷洗至肉眼看不见有去污粉时,用自来水洗3~6次,再用蒸馏水冲三次以上。
一个细干净的玻璃仪器,应该以挂不住水珠为度。
如仍能挂住水珠,仍然需要重新洗涤。
用蒸馏水冲洗时,要用顺壁冲洗方法并充分震荡,经蒸馏水冲洗后的仪器,用指示剂检查应为中性。
2. 作痕量金属分析的玻璃仪器,使用1:1~1:9HNO3溶液浸泡,然后进行常法洗涤。
3. 进行荧光分析时,玻璃仪器应避免使用洗衣粉洗涤(因洗衣粉中含有荧光增白剂,会给分析结果带来误差)。
4.分析致癌物质时,应选用适当洗消夜浸泡,然后再按常法洗涤。
(四)玻璃仪器的干燥:作实验应经常要用到的仪器应在每次实验完毕后洗净干燥备用。
用于不同实验对干燥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定量分析用的烧杯、锥形瓶等仪器细净即可使用,而用于食品分析的仪器很多要求是干燥的,有的要求无水痕,有的要求无水。
应根据不同要求进行干燥仪器。
(1)晾干:不急等用的仪器,可在蒸馏水冲洗后在无尘处倒置处控去水分,然后自然干燥。
可用安有木钉的架子或带有透气孔的玻璃柜放置仪器。
(2)烘干:洗净的仪器控去水分,放在烘箱内烘干,烘箱温度为105~110℃烘1小时左右。
也可放在红外灯干燥箱中烘干。
此法适用于一般仪器。
称量瓶等在烘干后要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和保存。
带实心玻璃塞的及厚壁仪器烘干时要主义慢慢升温并且温度不可过高,以免破裂。
量器不可放于烘箱中烘。
硬质试管可用酒精灯加热烘干,要从底部烤起,把管口向下,以免水珠倒流把试管炸裂,烘到无水珠后把试管口向上赶净水气。
(3)热(冷)风吹干:对于急于干燥的仪器或不适于放入烘箱的较大的仪器可用吹干的办法。
通常用少量乙醇、丙酮(或最后再用乙醚)倒入已控去水分的仪器中摇洗,然后用电吹风机吹,开始用冷风吹1~2分钟,当大部分溶剂挥发后吹入热风至完全干燥,再用冷风吹去残余蒸汽,不使其又冷凝在容器内。
湿热灭菌法:在同样的温度下,温热的杀菌效果比干热好,其原因有:①蛋白质凝固所需的温度与其含水量有关,含水量愈大,发生凝固所需的温度愈低。
湿热灭菌的菌体蛋白质吸收水分,因较大同一温度的干热空气中易于凝固。
②温热灭菌过程中蒸气放出大量潜热,加速提高湿度。
因而湿热灭菌比干热所要温度低,如在同一温度下,则湿热灭菌所需时间比干热短。
③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使深部也能达到灭菌温度,故湿热比干热收效好。
湿热灭菌法包括有:(1)煮沸法:煮沸100℃,5分钟,能杀死一般细菌的繁殖体。
许多芽胞需经煮潮5~6小时才死亡。
水中加入2%碳酸钠,可提高其沸点达105℃。
既可促进芽胞的杀灭,又能防止金属器皿生锈。
煮沸法可用于饮水和一般器械(刀剪、注射器等)的消毒。
(2)流通蒸汽灭菌法:利用100℃左右的水蒸汽进行消毒,一般采用流通蒸汽灭菌器(其原理相当于我国的蒸笼),加热15到39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
消毒物品的包装不宜过大、过紧以利于蒸汽穿透。
(3)间歇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一般用流通蒸汽灭菌器,100℃加热15~30分钟,可杀死其中的繁殖体;但芽胞尚有残存。
取出后放37℃孵箱过夜,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次日再蒸一次,如此连续三次以上。
本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营养物(如血清培养基)的灭菌。
(4)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利用热力杀死液体中的病原菌或一般的杂菌,同时不致严重损害其质量的消耗方法。
由巴斯德创用以消毒酒精类,故名。
加温61.1~62.8℃半小时,或71.7℃15~30秒钟。
常用于消毒牛奶和酒类等。
(5)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蒸汽灭菌是在专门(6)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蒸汽灭菌是在专门的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的,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
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杀灭所有微生物。
目前使用的压力灭菌器可分为两类:下排气式压力灭菌器和预真空压力灭菌器。
适用于耐高温、耐水物品的灭菌。
2.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比湿热灭菌需要更高的温度与较长的时间。
(1)干烤:利用干烤箱,加热160~180℃2小时,可杀死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菌。
主要用于玻璃器皿、瓷器等的灭菌。
(2)烧灼和焚烧:烧灼是直接用火焰杀死微生物,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的接种针等不*热的金属器材的灭菌。
焚烧是彻底的消毒方法,但只限于处理废弃的污染物品,如无用的衣物、纸张、垃圾等。
焚烧应在专用的焚烧炉内进行。
(3) 红外线:红外线辐射是一种0.77~1000微米波长的电磁波,有较好的热效应,尤以1~10微米波长的热效应最强。
亦被认为一种干热灭菌。
红外线由红外线灯泡产生,不需要经空气传导,所以加热速度快,但热效应只能在照射到的表面产生,因此不能使一个物体的前后左右均匀加热。
红外线的杀菌作用与干热相似,利用红外线烤箱灭菌的所需温度和时间亦同于干烤。
多用于医疗器械的灭菌。
人受红外线照射较长会感觉眼睛疲劳及头疼;长期照射会造成眼内损伤。
因此,工作人至少应戴能防红外线伤害的防护镜。
(4)微波:微波是一种波长为1毫米到1米左右的电磁波,频率较高,可穿透玻璃、塑料薄膜与陶瓷等物质,但不能穿透金属表面。
微波能使介质内杂乱无章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的作用下,按波的频率往返运动,互相冲撞和磨擦而产生热,介质的温度可随之升高,因而在较低的温度下能起到消毒作用。
一般认为其杀菌机理除热效应以外,还有电磁共振效应,场致力效应等的作用。
消毒中常用的微波有2450MHZ与915MHZ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