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讲解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P58~P59墙、柱插筋构造(变)所有墙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所有柱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且150;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
当插筋部分保护层厚度小于5d(无外伸时,外部插筋),锚固区应设横向钢筋(或箍筋),间距不小于100mm。
增。
当设计指出墙外侧纵筋与底板纵筋搭接连接时,基础底板钢筋应伸至基础顶面。
变。
取消了原图集按插入长度的不同确定弯钩长度的做法。
新提出了锚固区加水平钢筋的做法。
当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200mm时,或当柱为大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400mm时,可仅将柱四角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伸至底板钢筋网上的柱插筋之间间距不应大于1000mm),其它钢筋满足锚固长度lae 即可。
P60独立基础DJ J、DJ P、BJ J、BJ P底板配筋构造1、独立基础底板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短向设置在上。
2、基础底板钢筋距边缘≤75且≤S/2处起设。
3、坡形独立基础的上边缘每边超出柱边50mm。
2.2.1设计时应注意:当独立基础截面形状为坡形时,其坡面应采用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的较缓坡度;当采用较陡坡度时,应要求施工采用在基础顶部坡面加模板等措施。
P61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即“不设基础梁的”)底部与顶部配筋构造1、图集注: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部双向交叉钢筋,根据基础两个方向从柱外缘至基础外缘的伸出长度ex和ex’的大小,较大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下,较小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上。
2、顶部纵筋设置在下,分布筋设置在上。
3、顶部纵筋的锚固长度统一从柱内边缘算起(不再分“柱内”和“柱外”)。
(变。
原06G101-6,P45:柱外顶部纵筋锚固长度从柱中心线算起)P62设置基础梁的双柱普通独立基础配筋构造1、图集注:双柱独立基础底部短向受力钢筋设置在基础梁纵筋之下,与基础梁箍筋的下水平段位于同一层面。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适用于单独承受建筑物重量和水平荷载的小
型建筑物。
独立基础工作原理是通过基础的承载面积和深度来平衡建筑物的荷载,将荷载传递到地基土层。
独立基础的优点是施工简单、造价低廉,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
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是一种独立基础的变化形式,通常用于长条状建筑物的基础设计。
条
形基础的特点是有多个独立的柱子,它们各自承载一部分建筑物的荷载。
在实践中,条形基础的设计中一般采用网格式排列的柱子,以提高整个基础的承载能力。
筏形基础
筏形基础也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主要用于大型建筑物,如高层建筑或桥梁
等的基础设计。
筏形基础与独立基础不同之处在于,筏形基础的承载面积要大于独立基础,且通常为整个建筑物的底部面积。
筏形基础的优点是可在软土层上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筏形基础的设计和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考虑土层的稳定性和荷载的平衡等问题。
桩基承台
桩基承台是一种特殊的基础形式,通常用于大型建筑物或工程的基础设计。
桩
基承台是通过桩的承载能力将荷载传递到地基深层土层中,然后通过承台将荷载再分散到桩顶部分。
桩基承台的设计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其长度和受荷性能需根据桥墩高度、大小和地基情况等因素确定。
总结
以上介绍了常见的四种基础形式: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和桩基承台。
它们各有特点,在实际工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在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地质条件和土层稳定性,以及考虑荷载的平衡和分散等问题。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配筋要求_汇总讲解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P58~P59墙、柱插筋构造(变)所有墙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所有柱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且150;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
当插筋部分保护层厚度小于5d(无外伸时,外部插筋),锚固区应设横向钢筋(或箍筋),间距不小于100mm。
增。
当设计指出墙外侧纵筋与底板纵筋搭接连接时,基础底板钢筋应伸至基础顶面。
变。
取消了原图集按插入长度的不同确定弯钩长度的做法。
新提出了锚固区加水平钢筋的做法。
当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200mm时,或当柱为大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400mm时,可仅将柱四角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伸至底板钢筋网上的柱插筋之间间距不应大于1000mm),其它钢筋满足锚固长度lae即可。
P60独立基础DJJ、DJP、BJJ、BJP底板配筋构造1、独立基础底板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短向设置在上。
2、基础底板钢筋距边缘≤75且≤S/2处起设。
3、坡形独立基础的上边缘每边超出柱边50mm。
2.2.1设计时应注意:当独立基础截面形状为坡形时,其坡面应采用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的较缓坡度;当采用较陡坡度时,应要求施工采用在基础顶部坡面加模板等措施。
P61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即“不设基础梁的”)底部与顶部配筋构造1、图集注: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部双向交叉钢筋,根据基础两个方向从柱外缘至基础外缘的伸出长度ex和ex’的大小,较大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下,较小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上。
2、顶部纵筋设置在下,分布筋设置在上。
3、顶部纵筋的锚固长度统一从柱内边缘算起(不再分“柱内”和“柱外”)。
(变。
原06G101-6,P45:柱外顶部纵筋锚固长度从柱中心线算起)P62设置基础梁的双柱普通独立基础配筋构造1、图集注:双柱独立基础底部短向受力钢筋设置在基础梁纵筋之下,与基础梁箍筋的下水平段位于同一层面。
11G101图集介绍及与03G101图集的区别

目录1. 11G101图集介绍2. 汇总03G101-1图集与11G101-1图集之100处不同3. 11G101与03G101变化解析1. 11G101图集介绍1)、11G101-1图集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是对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04G10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的修编。
本次修编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等新规范对图集中标准构造详图部分进行了修订;结合设计人员习惯对制图规则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修编将原03G101-1、04G101-4内容合并为一本,将原08G101-5中地下室部分内容与上部结构协调统一后编入,适用于基础顶面以上结构施工图设计,方便设计施工人员使用。
图集中包括基础顶面以上的现浇混凝土柱、墙、梁、楼面与屋面板(有梁楼盖及无梁楼盖)等构件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部分内容。
图集编号:11G101-1图集名称: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备注:替代03G101-1、04G101-4定价:69.00 元开本:16 开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11G101-2图集(等待发布)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是对03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的修编。
本次修编按新规范对图集中标准构造详图部分进行了修订;结合设计人员习惯对制图规则部分增加了剖面注写和列表注写两种方式。
11g基础

通常情况下,双柱独立基础宜采用端部有外伸的基础梁。
P63独立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1、当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mm时,除外侧钢筋外,底板配筋长度可取相应方向底板长度的0.9倍。
2、当非对称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mm,当该基础某侧从柱中心至基础底板边缘的距离<1250mm时,钢筋在该侧不应减短。
P64杯口和双杯口独立基础构造1、柱插入杯口部分的表面应凿毛,柱子与杯口之间的空隙用比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先填底部,将柱校正后灌注振实四周。
2、双杯口独立基础,当中间杯壁宽度ts<400时按构造配筋,设计不注。
2.2.3杯口上口尺寸按柱截面变长两侧双向各加75mm;杯口下口尺寸为插入杯口的相应柱截面边长每边各加50mm,设计不注。
P65高杯口独立基础杯壁和基础短柱配筋构造短柱纵筋间距≤1m插至基底,支在底板钢筋网上。
弯钩6d且≥150mm。
(原为四角筋)P66双高杯口独立基础杯壁和基础短柱配筋构造短柱纵筋间距≤1m插至基底,支在底板钢筋网上。
弯钩6d且≥150mm。
(原为四角筋)P67单柱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配筋构造P71基础梁J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对应06G101-6P56)(一)基础梁J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1、基础梁JL顶部贯通纵筋在支座处是贯通的概念,而不是锚固的概念。
补注:基础梁JL、基础次梁JCL、梁平板LPB、板平板BPB在支座处,顶部贯通纵筋均是连通的概念。
相对原图集,取消了基础圈梁JQL的说法,阀板、条形基础、双柱基础梁中的梁统称为基础梁。
2、顶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支座两侧ln/4,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跨中ln/3。
3、图集注:节点区内箍筋按梁端箍筋设置。
4、图集注:当两毗邻跨的底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将配置较大一跨的底部贯通纵筋越过其标注的跨数终点或起点,伸至配置较小的毗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进行连接。
5、图集注:钢筋连接要求见本图集第56页。
4)当受拉钢筋直径>25mm及受压钢筋直径>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
11G101-3讲解.

P65高杯口独立基础杯壁和基 础短柱配筋构造
短柱纵筋间距≤1m插至基底,支在底板钢筋 网上。弯钩6d且≥150mm。(原为四角筋)
P66双高杯口独立基础杯壁 和基础短柱配筋构造
短柱纵筋间距≤1m插至基底,支在底板钢筋 网上。弯钩6d且≥150mm。(原为四角筋)
P67单柱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 配筋构造
左下表说明上表数据是怎么来的,是上表的编 制说明,不是上表的使用说明,他是告知性说 明,不是执行性说明;右下表是上表的使用说 明,说明上表数据遇到某些情况还需要调整。 它表是上表的使用说明,告诉我们,在什么情 况下,需要乘以什么样系数。如: 如果你碰到直径大于等于28mm,先查的相应 抗震等级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lab或labE,再乘 以1.1; 如果你碰到环氧树脂涂膜钢筋,再扩大25%; 如果你碰到施工时钢筋有可能被扰动,再乘以 1.1。
锚固大量存在于梁、柱和板,新规范规定, HRB335MPa钢筋不再用于梁柱,梁柱应采 用HRB400MPa钢筋和HRB500MPa钢筋, 而HRB400MPa钢筋的强度设计值比 HRB335MPa钢筋高出20%,因此大于 25mm直径的钢筋的使用的概率较之以前就 减少了许多,一般工程就极少出现,因此, 新图集将大于25mm的钢筋锚固长度移出表 外。环氧树脂涂膜钢筋也是绝大多数钢筋人 终身不遇的钢筋,所以也将其请出图集。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全套9本如下:
1、11G101-1(替代03G101-1、04G10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69.00
2、11G101-2(替代03G101-2)(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39.00
3、11G101-3(替代04G101-3、06G101-6、08G101-5)(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65.00
4、08G101-11 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 39.00
5、06G9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 32.00
6、09G901-2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28.00
7、09G901-3 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地下室结构、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 58.00
8、09G901-4 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43.00
9、09G901-5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22.00
原价共计 395.00。
11G与03G图集的主要区别-1

11G与03G图集的主要区别-111G101与03G101变化说明:针对规范和新平法相关的变化,产品部先给各分支公司下发一些概要介绍:三大规范陆续实施引起了一些重要变化;11G101系列图集在规范的基础上做了修订,替代了原来的6本平法图集,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锚固、搭接、节点构造的变化。
广大造价工作者都会受到影响,需要重新学习,需要应对新规范新平法带来的变革和影响。
注:相关的宣传资料会通过《用户挚友》传递给用户!三大规范陆续实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1年7月1日实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0年12月1日实施《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2011年10月1日实施规范变化对“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量计算”重要影响的方面,归纳有以下几点:一、材料变化:钢筋和混凝土都是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材料,持续的大规模基建已难以为既;新规范GB 50010-2010坚持“四节一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国策,混凝土结构必须走高效节材的道路。
1、混凝土强度等级逐步提升混凝土强度等级逐步提高至C60,强度的优化选择:经济性(强度价格比)随强度递增;淘汰低强度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选择:素混凝土C15,钢筋混凝土C20,高强度钢筋混凝土C25,疲劳混凝土构件C30,预应力混凝土构件C30、不宜C40,删除原规范中的山砂混凝土。
2、钢筋高强-高性能发展趋势应用高强、高性能钢筋,根据受力性能选择适当的牌号钢筋。
选择月牙肋钢筋及光圆钢筋作为普通受力钢筋。
选择螺旋肋钢丝、光圆钢丝、钢绞线以及螺纹钢筋作为承载预应力的受力钢筋。
普通钢筋:淘汰低强235Mpa钢筋,以300Mpa光圆钢筋替代;增加高强500Mpa钢筋;限制并准备淘汰335Mpa钢筋;最终形成300、400、500Mpa的强度梯次,与国际接轨。
新规范实施后的钢筋牌号及标志为:HPB300—ΦHRB335—B HRBF335—B FHRB400—C HRBF400—C FHRB500—D HRBF500—D FRRB400—C二、基本构造变化:放宽伸缩缝间距控制,增补控制措施,引导缝的概念;适当增加保护层厚度,一般情况稍增,恶劣环境增加较多;基本锚固长度及修正系数,采用机械锚固以适应高强钢筋应用;钢筋接头传力性能削弱及控制原则,对搭接、机械连接及焊接的限制;最小配筋率的双控原则,大截面配筋率的调整原则;1、混凝土保护层保护层定义不以纵向受力钢筋而以最外层钢筋至构件表面的距离定值-普遍增加辅助钢筋的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