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步态分析讲义
步态分析-讲课

•
• • • • •
步行周期
正常步态参数
• • 步宽(stride width):两侧足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正常大约5~10cm 步幅长(step length)_:一侧足跟迈步后到对侧足跟之间的距离,正常大约50~ 80cm 跨步长(stride length):一侧足跟到同侧足跟迈步后的距离,为步幅长的两倍, 正常大约100~160cm 步角/足角(foot angle):足的长轴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定性分析法
• • • • • (二)观察内容及方法 1.观察内容 (1)步态的总体情况 包括步行节奏、对称性、流畅性、身体重心的偏移、躯干在行 走中的趋向性、上肢摆动、辅助器具的使用、行走中的神态表情等。 (2)步态周期的时相与分期特点 如首次着地的方式、站立中期足跟是否着地等。 (3)身体各部位情况 了解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骨盆、躯干、肩及头颈部在步 行周期中不同时期的变化是否正常。如是否有踝关节背屈不充分、内翻;膝关节过伸 ;髋关节屈曲不充分、外展并外旋;骨盆抬高、后撤;躯干前倾、一侧倾斜等。
常见的异常步态
(一) 肌痉挛步态 1.偏瘫步态 常有患足下垂内翻,下肢外旋或内旋,膝不能屈曲。为避免 足部拖地,摆动腿向前迈步时患腿常经外侧回旋向前,故又称回旋步或划圈 步。上肢常出现屈曲内收,停止摆动。(图9-6)
图 9-6 编 瘫 步 态
常见的异常步态
• • • • • 典型的偏瘫步态表现: 1. 上肢摆动时:肩、肘、腕及手指关节屈曲、内收。 2. 下肢伸肌协同模式:髋关节伸展、内收及内旋,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跖屈、内翻。 3. 步行速度减慢,健侧步幅缩短,首次着地时足跟着地消失、膝反张。 4. 患侧站立相时间缩短,摆动相时由于股四头肌痉挛而使膝关节屈曲角度显著减小或 消失,迈步相时患侧肩关节下降,骨盆代偿性抬高,髋关节外展、外旋,偏瘫下肢经 外侧画一个半圆弧,故又称划圈步态。
神经指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中西医诊治专家共识(2021)

神经指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中西医诊治专家共识(2021)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等。
中晚期PD常出现姿势不稳和步态异常(Postural instability and gait disorder,PIGD),其中姿势不稳主要表现为躯干倾斜、脊柱变形和身体稳定性异常;步态异常主要包括慌张步态、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FOG)和其他表现形式如步幅变化、跨步长度减小、行走节律变化、双重任务执行功能障碍等。
目前认为FOG的出现是帕金森病进入中晚期阶段的标志,可导致患者频繁发生跌倒、受伤乃至严重骨折,是加重疾病负担、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药物研发、神经调控技术、体育锻炼方案以及可穿戴设备临床应用的不断完善,这些治疗手段在FOG诊疗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各有优势,但尚未形成统一共识。
为了提高FOG诊疗水平,充分发挥药物、非药物治疗及其相互结合疗法的优势,更好地指导我国PD的临床实践,特组织国内从事PD和运动医学研究的专家,在以往中国PD治疗指南基础上综合近年来FOG药物治疗、中医疗法、体育锻炼、辅助可穿戴设备临床应用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专家临床经验,充分考虑疗效、风险及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经过多次讨论,反复凝练形成此专家共识。
01冻结步态分型2010年华盛顿特区研讨会将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FOG)定义为“企图行走时或前进过程中步伐短暂、突然中止或明显减少”。
常见分型如下:1.1 根据多巴胺反应性分型根据对多巴胺能药物治疗反应可将其分为三型,即(1)多巴胺反应型:关期为主的冻结,因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所致,对多巴胺能药物治疗反应较好,该型最常见;(2)多巴胺诱导型:开期为主的冻结与药物诱导相关,多巴胺能药物治疗效果差;(3)多巴胺抵抗型:开期与关期均会出现冻结步态,由非多巴胺能的脑部组织损伤所致,非多巴胺能药物治疗可能有效。
浅析冻结步态

总结
PD患者中发生冻结步态的危险因素
以步态障碍为始发症状 无明显震颤症状 步态平衡及言语障碍 病程较长 左旋多巴治疗时间较长 多巴胺能药物剂量较大 起始症状在左侧 疾病严重程度 抑郁与焦虑状态 认知损害
冻结步态的病理生理机制
至今冻结步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现仍未完全明确,研究者认为其与额叶皮质受损、 基底节-脑干环路异常、皮质基底节环路异常以及感知过程受损等因素有关,其中额叶 皮质受损、基底节-脑干环路异常对于冻结步态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额叶皮质受损:帕金森病患者由于基底节受累,导致运动的自动性减弱,大脑高
级功能更多地参与到步态中以代偿基底节功能,而大脑高级功能受损可引起冻结步态的 形成,其中额叶皮质(主要负责运动的设计规划、步态控制和协调随意以及自主运动)受 损引起冻结步态的相关研究较多。磁共振影像示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的额叶皮质较非 冻结患者明显萎缩。
重度冻结步态的处理
二、非药物治疗
给予视觉、听觉暗示;
辅助器械:包括拐杖、助步器和轮椅等。 三、合并症的处理 (1)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对冻结步态的改善亦有益处; (2)改善患者的视觉障碍; (3)改善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症状。
非典型帕金森综合症中的冻结步态
大剂量的左旋多巴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 金刚烷胺可用于PSP患者的冻结步态的改善。 屈昔多巴可能对PSP患者的冻结步态有短暂疗效。 DBS对非典型帕金森综合症患者的步态障碍无改善。
首先推荐物理康复训练:
(1)感觉提示:节律性声音刺激,如有节奏感强的音乐、进行曲、节拍器等,能够 帮助患者减少冻结步态;适当的视觉提示,如横线等,可有效克服冻结步态。video2 (2)物理训练:肢体拉伸放松练习,专门为PD患者设计的需要理疗师专业辅导的训 练课程,如平板踏车训练。video3 (3)迈步前先将重心移至对侧腿上;有意识地抬高双腿或增加步幅;跨过另外一个 人的脚;行走时足跟先着地;转弯时尽量转大弯等。
冻结步态分析PPT培训课件

2019/11/14
11
辅助检查
• 心理测试:无焦虑、无抑郁状态。头颅 CT示1-7层未见异常,其余层面因金属干扰 显示不清。简易智能量表测试27分。肌注 新斯的明1mg半小时后,患者睑裂大小和说 话音量无明显变化,而转身、起步有明显 好转,起步受阻时间10余秒。而改用溴吡 斯的明60mg tid,行走起步、转身仍困难 ,但自觉起步时稍感轻松。
动不能的鉴别要点之一。
2019/11/14
14
• 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态: 部分可伴姿位性震颤、 运动迟缓、痴呆等,偶可伴轻度书写和言语异常 ;3年左右可出现姿势不稳、跌倒,最终发展到轮 椅状态;无锥体系、脑干、小脑、自主神经的症
在冻结步态的疾病谱中,纯运动不能
pure akinesia与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态的临
床表现非常相似,有时难以鉴别。原发性
进行性冻结步态患者,突出症状为缓慢进
展的冻结步态,在冻结步态解除后步态恢
复正常。冻结步态在极早期出现,在数年
内是始终突出的甚至唯一的症状,则支持
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的诊断,也是和纯运
2019/11/14
6
• 皮质基底节变性:患者可有失用(异已手) 、失认,失语,伴皮质型感觉障碍,不对
称性皮质萎缩。可有垂直性注视麻痹。 PDS表现,多单侧起病,缓慢进展;40% 锥体束损害,60%构音障碍。左旋多巴无 效。
•
异已手征:右利手患者,突然忽视无
瘫痪的左手,可无意识的使用左手,但有
意识的双手配合时,拒绝使用或讨厌左手,
2019/11/14
2
帕金森病
•
冻结步态是晚期帕金森病的第五个核
心症状,冻结步态多出现在疾病的晚期,
伴慌张或前冲步态,以及长时间使用左旋
冻结步态2

iNPH的其他影像学特征
2. 胼胝体角<90°:这个指标测量是有讲究的,要求冠状位层 面是经过后联合、垂直于前后联合连接线。
iNPH的其他影像学特征
3. 其他的还包括:(这些改变的特异性稍不足) •第三、第四脑室扩大, •矢状位胼胝体变薄, •矢状位扣带回后半部分较前半部分窄(正常人前后相似 或前部稍窄),
•VP冻结步态:症状多不对称,步态障碍突出,即凝滞步态; 可伴有肌强直、运动减少、姿势反射异常,震颤少见,有者 更接近老年性震颤。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
•VP诊断需具备下列3个核心要素: 1. 帕金森综合征:表现为双下肢步态障碍或偏侧肢体运 动障碍; 2. 脑血管病损害的证据:可以是影像学表现或由卒中引 起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 3. 帕金森综合征与脑血管病损害有因果关系:通过询问 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头颅影像学检查确定帕金森 综合征与脑血管病损害有因果关系,并能除外其他导致 帕金森综合征的原因。
脑深部电刺激(DBS)示意图
PD脑起搏器(DBS)治疗
•丘脑底核(STN)高频电刺激(HFS)可以对帕金森病 (PD)的基本运动症状带来持续的,长期的改善。但是, 高频电刺激对帕金森患者冻结步态(FOG)的改善效果 不佳,且往往会造成继续恶化。 •西班牙纳瓦拉大学神经科学领域的专家 Jon B. Toledo 等研究了帕金森病冻结步态与 STN 局部场电位的关系, 发现冻结步态有可能与β振荡的增强有关,结果发表在 2014 年 1 月的《Neurobiology of Disease》杂志上。这 种冻结步态,STN 高β振荡的活动可能会干扰额叶皮层 基底节网络,从而导致帕金森病理生理学上的冻结步态。
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定义、评估及治疗

xx冻结步态的定义、评估及治疗xx冻结步态研究进展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表现中常见且最具有致残性的病理步态,多发生于疾病的中晚期,易导致跌倒、外伤、抑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中华神经科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就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医脉通将其整理为资讯,以飨读者。
一、xx冻结步态冻结步态被定义为“企图行走时或前进过程中步伐短暂、突然地中止或明显减少”,主要表现为运动的短暂性阻滞,步态常呈非对称性,单侧下肢偶发起始,患者起始犹豫,不能行走或行走时感觉自己的脚像“粘”在地板上或被地板吸住,抬脚、迈步困难,一般持续数秒钟,偶尔也可长达30 s,最严重时,患者任何时候行走均出现,需要他人或拐杖辅助,可伴有一定程度的双腿颤抖。
随着病情进展,冻结步态越发频繁并致跌倒。
冻结步态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多见于帕金森病、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等,也见于脑积水和某些微血管缺血病变。
研究认为xx冻结步态具有3种亚型:(1)双腿震颤:克服步行阻滞而出现双腿(膝关节)交替颤抖;(2)拖步曳行;(3)完全运动不能:肢体到躯干不能移动,此项较为少见,但最为人所知。
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半数以上的病程超过1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经历过冻结步态,随着疾病进展逐渐上升,多发生于帕金森病的晚期,也有7%早期特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经历过轻度冻结步态。
二、xx冻结步态临床评估工具冻结步态发作短暂突然、表现多样,多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且受精神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对其评估缺乏客观性。
对患者和陪护者病史采集及通过对修订版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中冻结步态的项目(第14项)评分可掌握患者冻结步态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但往往患者很难真正认识冻结步态,例如处于关期状态的短暂冻结步态常被患者或家属忽视或被认为是运动不能。
为了定量评估日常生活中冻结步态事件,Giladi等设计出冻结步态量表,特异度及敏感度均较高,通过第3项“在行走、转弯或起步时是否觉得你的脚粘在地面上”对患者进行主观感觉的询问,被证实是冻结步态的一个可靠筛查工具。
浅析冻结步态PPT课件

-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多巴胺抵抗型冻结步态:随着疾病进展,部分多巴反应型 冻结步态患者会发展成为多巴无效型,可能与非多巴胺能环路受 损有关。 非多巴胺能药物可能对该类患者有部分改善,如屈昔多巴+恩
(3)迈步前先将重心移至对侧腿上;有意识地抬高双腿或增加步幅;跨过另外一个 人的脚;行走时足跟先着地;转弯时尽量转大弯等。
➢ 考虑给予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MAOB-I),如司来吉兰或雷沙 吉兰,该药主要用于预防冻结步态的发生。
-
12
一、药物及手术治疗
(1)多巴胺反应型冻结步态:最常见的冻结步态类型。冻结步态发生在疾病“关”期, 因此所有能够缩短“关”期或者改善“关”期症状的药物都有可能对冻结步态有效。
——脑病科
-
1
➢ 2010年Washington DC工作小组的定义:“企图行走时或前进过 程中步伐短暂、突然地中止或明显减少”。
➢ 较为形象化的描述:突然出现的双足似是被隐形的磁铁所吸引, 故而像是被粘在或者钉进地板一样,无法挪步。
➢ video1
-
2
➢ 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 FOG)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多见于帕金森病、血管性帕 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等,也见于正常颅压性脑积水和某些微血管缺血病变。
减少多巴胺能药物剂量可有改善,先减量DA,再考虑减量左旋 多巴。
如患者不能耐受减药,可考虑STN-DBS治疗,因手术治疗后药
量可暂时减少。
-
15
二、非药物治疗
给予视觉、听觉暗示;
《步态分析》课件

05 步态分析案例研究
案例一:儿童步态问题与解决方案
总结词
儿童步态问题通常与生长发育有 关,需要关注足部健康和姿势调
整。
儿童步态问题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足 部结构、肌肉力量和神经控制尚 未完全成熟,容易出现步态异常
高足弓是指足弓高度异常增加,通常 与遗传因素有关。这种步态问题可能 导致足部、膝盖和腰部疼痛,以及姿 态不良和运动能力受限。
跟腱炎
总结词
跟腱炎是由于跟腱受到过度压力或损伤 引起的炎症,可能导致疼痛和步态异常 。
VS
详细描述
跟腱炎通常表现为跟腱部位疼痛、肿胀和 僵硬。这种疾病可能由过度运动、不正确 的姿势或鞋子不合适等因素引起。治疗跟 腱炎的方法包括休息、冰敷、抗炎药物和 物理治疗等。
步态周期与阶段
步态周期
步态周期是指完成一个步行周期 所需的时间,包括支撑阶段和摆
动阶段。
支撑阶段
支撑阶段包括触地、承重、推进三 个阶段,是步行稳定性和效率的关 键。
摆动阶段
摆动阶段是指足部离开地面的阶段 ,对保持身体平衡和推进身体具有 重要作用。
03 步态分析方法
观察法
总结词
通过观察人的行走过程,分析步态特征的方法。
训练建议
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的训练建议,包括力 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平衡训练和技巧训练等,以优化步 态表现和提高运动成绩。
06 总结与展望
步态分析的未来发展方向
1 2
智能化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步态分析的 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冻结步态的疾病谱中,纯运动不能
pure akinesia与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态的临
床表现非常相似,有时难以鉴别。原发性
进行性冻结步态患者,突出症状为缓慢进
展的冻结步态,在冻结步态解除后步态恢
复正常。冻结步态在极早期出现,在数年
内是始终突出的甚至唯一的症状,则支持
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的诊断,也是和纯运
2019/10/26
5
• 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有步态障碍,可伴 智能障碍和小便失禁,头颅CT见脑积水。
• 起病缓慢,常继发于SAH、颅内感染、 脑部手术等,是脑脊液吸收障碍所致。
• ★路易体痴呆:患者可有智能障碍、视空 间障碍,(发作性觉醒程度下降),语言 减少,伴生动形象的视幻觉(场景和情节) ,PDS运动特征,神经安定剂极度敏感可 诱发病症,症状波动,可有明显顶枕叶萎 缩。短时间内左旋多巴反应良好,但可诱 发幻觉与谵妄。
动不能的鉴别要点之一。
2019/10/26
14
• 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态: 部分可伴姿位性震颤、 运动迟缓、痴呆等,偶可伴轻度书写和言语异常 ;3年左右可出现姿势不稳、跌倒,最终发展到轮 椅状态;无锥体系、脑干、小脑、自主神经的症
2019/10/26
12
• 纯运动不能诊断参考标准:以步态或言语 冻结起病,且进行性发展;无肢体强直与 震颤;对左旋多巴无持续治疗反应;5年内 无痴呆和眼外肌麻痹。如果随访出现强直、 少动、垂直型眼球运动障碍、锥体束征、 重复语言和痴呆等,即符合进行性核上性 麻痹的诊断。
2019/10/26
13
•
2019/10/26
11
辅助检查
• 心理测试:无焦虑、无抑郁状态。头颅 CT示1-7层未见异常,其余层面因金属干扰 显示不清。简易智能量表测试27分。肌注 新斯的明1mg半小时后,患者睑裂大小和说 话音量无明显变化,而转身、起步有明显 好转,起步受阻时间10余秒。而改用溴吡 斯的明60mg tid,行走起步、转身仍困难 ,但自觉起步时稍感轻松。
•
2019/10/26
4
• Binswanger病:记忆下降,情感障碍,尿 失禁,步态障碍,MRI示大脑大片中重度脱 髓鞘改变,大脑皮质相对完好。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中老年,运动迟缓, 核上性眼有麻痹,四肢张力高,进行性发 展。发作性向后跌倒,可伴言语(重复刻 板)和认知功能障碍,多巴胺反应差。与 皮质基底节变性比,对称性,头颈后仰, 向后跌倒多。
• 多旋多巴无效,司来吉兰、雷沙吉兰有 较好疗效。利他林、多奈哌齐可能有效。
2019/10/26
8
病案分析
•
患者男性,61岁,因“起步困难4年,
加重伴声音低沉、睁眼困难1月”收入院。患
者于4年前打羽毛球时发现运动稍慢,பைடு நூலகம்不
上节奏。数月后逐渐出现行走时起步和转
身困难,开步时如磁铁样粘在地上,于原
地踏步或跺脚,需要10余秒方可迈步,但
冻结步态分析
概述
• 冻结步态是一种少见的步态障碍,患者在 起步、转身或通过狭窄通道时步态明显受 阻,双脚像被粘在地上,原地小碎步踏步 、起步犹豫,但一旦冻结消除,行走如正 常人。
• 可见于帕金森病晚期、血管性帕金森综合 征、正常颅压脑积水、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多系统萎缩、路易体痴呆、皮质基底节 变性、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态、纯运动不 能等疾病。
显改善,此后一直服用美多巴0.25g tid治疗。
•
近1月来因起床时双上睑下垂,或闭眼后不能
自行睁眼,需要用手拨开眼睑,拨开眼睑后睁眼
正常,无晨轻暮重现象;起步和转身较前更困难
,起步受阻在1分钟以上;伴书写困难,字越写越
小,写出的字难以辨认;说话声音低沉,语速变
慢;双上肢活动正常,无视物成双,无智能下降
2019/10/26
2
帕金森病
•
冻结步态是晚期帕金森病的第五个核
心症状,冻结步态多出现在疾病的晚期,
伴慌张或前冲步态,以及长时间使用左旋
多巴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后,一定伴有震
颤或肌强直,对左旋多巴和脑起搏器治疗 无反应。
• 需要鉴别帕金森病的少动,少动对左旋 多巴反应良好,而冻结步态对左旋多巴无
反应。如冻结步态出现在疾病的早期,且
一旦起步行走正常,无肢体震颤,无大小
便障碍。
2019/10/26
9
•
遂到多家省市级医院就诊,行头颅MRI未见
异常,考虑帕金森病,给予美多巴0.125g tid 治 疗,但无明显疗效。1年余前因跌倒致左足骨折。 1年前在山东某医院考虑晚期帕金森病,并行脑深
部电刺激手术(DBS),术后患者起步困难无明
为主要症状,需慎重考虑帕金森病的诊断 是否正确。
2019/10/26
3
•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脑梗塞 病史;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头颅影像检查 未见梗塞灶。如腔隙性脑梗塞、 Binswanger病等。
• VP患者年龄较PD大,有TIA或脑梗死 病史;CVD高危因素;症状多不对称,步 态障碍突出,即凝滞步态;可伴有肌强直、 运动减少、姿势反射异常,震颤少见,有 者更接近老年性震颤。PD 2/4主症,左旋 多巴无效,或疗效差、持续时间短;MRI示 2处以上梗死灶。
认为不是自己的手,可将手藏在背后或抓 在右手中。
2019/10/26
7
• 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态:患者以冻结步态 为主要表现,可能有智能和语言障碍,但 不突出。
• 早期冻结步态,逐步进展,可有肢体联 动活动减少,姿势弯曲,无姿势不稳和跌 倒,无运动迟缓和上视麻痹,最终无法独 立行走。头颅影像无明显异常。
,无幻觉等。
2019/10/26
10
• 查体:面部表情缺乏,声音低微,起步和转身困 难(起步受阻时间60秒以上),但起步后行走基
本正常。计算力、记忆力和定向力正常。双瞳等 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运动正常, 伸舌居中,咽反射存在,四肢肌力5级,双上肢肌
张力和腱反射正常,双下肢肌张力正常、膝反射 (+++),未见肢体震颤,共济运动正常,双侧 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2019/10/26
6
• 皮质基底节变性:患者可有失用(异已手) 、失认,失语,伴皮质型感觉障碍,不对
称性皮质萎缩。可有垂直性注视麻痹。 PDS表现,多单侧起病,缓慢进展;40% 锥体束损害,60%构音障碍。左旋多巴无 效。
•
异已手征:右利手患者,突然忽视无
瘫痪的左手,可无意识的使用左手,但有
意识的双手配合时,拒绝使用或讨厌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