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花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

合集下载

鲜切花采后生理变化特征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鲜切花采后生理变化特征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鲜切花采后生理变化特征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作者:陈进刘小林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15期摘要随着经济的大力发展,切花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这就使得鲜切花的保鲜至关重要。

本文综合论述了鲜切花的采后生理变化特征、目前采用的保鲜技术及其保鲜效果,以期为新型高效保鲜技术的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鲜切花;采后生理;保鲜技术中图分类号 S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5-0136-021 鲜切花概况及种类1.1 鲜切花概况切花是从植株活体上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材料,如花枝、花朵和叶片。

由根部将所吸收的水分、营养元素及激素无法运输到切花的这些器官,然而这些器官仍然可以进行一系列消耗营养物质的生命活动,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切花的保鲜是指采收鲜切花后,对其进行预处理,采用物理保鲜或添加化学物质的方法,维持切花体内的水分平衡及有机质平衡,从而达到延长切花寿命、提高观赏价值及经济效益的目的[1]。

1.2 鲜切花种类月季、百合、菊花及唐菖蒲为世界四大切花。

在我国,月季销售额位列四大切花之首,2012年我国月季切花的种植面积为1.38万hm2,交易额高达31.4亿元[2]。

此外,我国常见的切花种类还包括香石竹(康乃馨)、牡丹、马蹄莲、红掌、文心兰等。

本文将概述以上不同切花的采后生理特征及其相应的保鲜技术。

2 鲜切花采后生理变化特征2.1 水分代谢变化特征体内水分代谢平衡是植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鲜切花采后水分代谢会发生明显变化:由于阻断了根部对上部的水分供应,花茎的吸水能力开始下降,切花水分代谢发生紊乱。

当切花失水量为鲜重的5% 时,花瓣失去膨压,开始出现萎蔫症状,并最终导致切花衰败。

因此,切花采后对于含水量的保持至关重要。

此外,鲜切花还会因切口糜烂而破坏输导组织,从而诱使导管堵塞,所以将切花插入水中的简单处理对于水分的供应是严重不足的,还需要考虑造成堵塞的因素[1,3]。

鲜切花贮藏保鲜技术要点

鲜切花贮藏保鲜技术要点

7 6.
பைடு நூலகம்
影响鲜切花持久性的因素:一是缺水;二是缺
激 素 ; 三 是缺 糖 分 四 是 采 收 时 的 生 长 期 选 择 不
当;五是相对湿 度不宣;六是有害 气体 乙烯 的作
用;七是水质差; 是温度调节不当 鲜花切取后 立即失去供水源 ,而花枝水分不断蒸发。切花得不
到根都通过植物体液流输送的1 l i n g 激素,失去了进
3 鲜切花 凋 萎的外 部 因素 .
的浓度应 越 低 。在 保 鲜 剂 中一般 至少 含有 一种 杀 菌 剂 。在 保 鲜 剂 中 ,激 动 素 、B A、I P A 等细 胞 分 裂
素类物质 能起 到切 花保 鲜 的作用 。
6 7 4 2 0 0 云 南 省 永 胜 县 环 境 卫 生 管 理 站 古 雪 芹
它多 少有 些萎 蔫 ,然后 包装 在干 燥 袋 中 ,充分淋 水
开放 。但郁金香花蕾初放时,花朵并未充分成熟 , 须在花 朵 充分 开放 时切 取 ,香石 竹也 需在 花朵 开放 时切 取 。而穗状 花 序 的唐菖 蒲 、香 雪兰 等 ,当末 端

后再放置在温度较低 的条件下贮藏较好。
高 的相对 湿度 了。冷 藏 时 ,应让 花处 于稍 稍 失水 的
每天 早晨 或傍 晚剪 切 花枝 ,花 茎挺 直 ,组 织水 ‘ 分 充 足 。若 为远 途 运 输 , ・ 宜 在 午 后稍 萎 蔫 时 切 取 , 包 装 运 输 时不 易折 损 花 朵 。切 花 所 用 刀 具 必 须 锋 利 ,以保 证切 口平 滑 ,植 物 组织不 受压 碎 。
度 随处 理 时间不 同而有 差异 , 一般 处理 时 间越 久 糖
收后隔断了花枝和母体植株之 间的联系,花瓣 内部 便 产生 一系 列生 理变 化 ,蛋 白质 、核 酸和 磷脂 等 大

工艺方法——鲜切花贮藏保鲜方法

工艺方法——鲜切花贮藏保鲜方法

工艺方法——鲜切花贮藏保鲜方法工艺简介鲜切花在农产品中最娇嫩,最不耐贮藏、运输。

对切花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维持其鲜活程度,延长离体花卉寿命,这对提高切花的观赏价值和提高花卉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采收与分级在花蕾期采收是目前鲜切花生产的方向之一,在能保证花蕾正常开放不影响品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收充分发育的花蕾,便于采后处理和提高贮运空间利用率,降低成本。

应对采收后的花卉及时整理,剔除病花、残花,并根据花卉开放的程度、花朵大小分级。

二、预冷鲜切花采收后,带有大量田间热,应采用水冷(冰水)或风冷(自然风、电风扇)来降低切花呼吸强度,从而降低其产生的呼吸热。

三、保鲜技术1、包裹法主要采用聚乙烯薄膜包裹,实验证明在8℃低温下,结合厚膜(0.35mm)包装和湿藏(用透水的棉纱包扎茎基部),可明显延长月季切花的瓶插寿命。

2、气调法贮藏的环境中气体成分对切花新鲜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通过提高贮藏环境中CO2浓度,降低O2浓度,以及充入高浓度的氮,可减缓和控制切花的衰老,达到保鲜目的。

若气调结合低温贮藏,保鲜的效果则更佳。

3、冷藏法冷藏库冷藏的条件是-0.5℃到4℃温度和85%-95%湿度。

不同种类的花卉,最适宜的贮藏温度和贮藏期各有所不同,菊花在-0.5℃到0℃可贮藏28d(天),白兰花在4℃时可贮藏7d(天)。

4、化学保鲜法化学保鲜即利用保鲜剂处理,来抑制花卉产生乙烯,降低呼吸强度,延长切花寿命。

目前保鲜剂的配方较多,一般可分为4类:①碳源:蔗糖或葡萄糖,为补充切花生物代谢的能源,一般用1%~5%蔗糖溶液。

②杀菌剂:采用次氯酸钠、硫酸铜、硝酸银等。

③乙烯抑制剂和拮抗剂:包括硝酸银、硫代硫酸、乙醇等。

④水:最好用无离子水,再配合添加酸味剂,所用的水一般pH 值为3-4。

5、干制鲜切花流程:鲜切花→预冷前处理→轻微脱水→上膜液→干制→复水→鲜切花。

①轻微脱水:脱水以切花不萎蔫、不皱缩、不失鲜为宜。

②上膜液:膜液的主要成分是复合改性魔芋葡甘聚糖、甘油、乳化剂、蒸馏水等。

鲜切花采后的生理变化与保鲜技术概述(一)

鲜切花采后的生理变化与保鲜技术概述(一)

鲜切花采后的生理变化与保鲜技术概述(一)采后加工鲜切花采后的生理变化与保鲜技术概述ll=一)■张建国李志强2姬延伟2在世界花卉生产中,切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它是鲜活产品,采后仍进行生命活动,因此其采后生理变化及保鲜技术一直是园艺学研究中较为活跃的领域.现对切花采后生理变化与保鲜技术研究的内容进行概述,以期对切花生产和销售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切花采后的生理生化变化切花品质与其体内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水分,糖类,蛋白质,核酸,有机酸,挥发性物质,矿质元素,维生素和植物激素等化学成分的性质,含量及变化都直接影响切花品质.切花采收后,花枝和母株间的联系被切断,花瓣内部便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水分代谢遭到破坏;淀粉,蛋白质,核酸和磷脂等大分子生命物质和结构物质逐渐降解,失去原有功能;催熟激素乙烯生成量迅速增加,加速花瓣的衰老;质膜流动性降低,透性增加,最后导致细胞解体死亡.外观上则表现为花瓣枯萎,脱落.水分的变化植物从花芽发育到盛开,必须保持高度水平的紧张度,而花朵的紧张度取决于吸水速度和水分散失间的平衡,鲜度只有在吸水速度大于蒸腾速度时才能获得.大多数切花的含水量为70%~80%.切花采收后,切断了来自母体根系的水分供应,切花叶面蒸腾量大于基部吸水量,造成水分亏缺.故切花采收后,采取适当措施使其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对于切花保鲜是极为重要的.研究表明,月季切花瓶插过程中,吸水总量与瓶插寿命没有相关性,其寿命的长短只取决于吸水与失水之间的平衡关系.当切花吸水量大干失水量时,其鲜度增加,花色鲜艳,茎杆挺拔,代谢正常而当吸水量小于失水量时,则切花品质变差.香石竹切花遭受短暂水分胁迫时,会出现早期萎蔫,并伴随着膜透性增大和膜活性降低以及乙烯生成等生理变化.长期水分胁迫时,失水程度越高,乙烯大量生成的峰期出现就越早.即使复水,切花也会失去观赏价值.因而在切花贮运过程中,通常需要90%~95%的相对湿度,以确保其鲜度.切花采收后应及时置于水中,但插入水中的切花并不一定能保证水分的充分供应,切花的导管堵塞,是影响水分吸收的主要原因. 导管堵塞可分为细菌造成的堵塞和生理性堵塞.细菌造成的堵塞细菌造成的堵塞有两个方面,一是微生物细胞在切花茎的基部造成物理堵塞二是切花花茎末端吸收细菌代谢物封闭了木质部导管,干扰水分的吸收.瓶插水pH值6.5~7.2时微生物最易繁殖,如瓶插水偏酸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生理性堵塞在无菌情况下,分解酶活性增加,切口处产生果胶分解物,切口端受伤细胞释放出单宁和过氧化物酶,导致切面维管束周围有单宁氧化酶,钙盐,镁盐的沾带物积累.这类堵塞,可通过再剪切花茎基部并快速移入水中以减少氧化来解决.此外,在水分亏损状态下剪切花枝,空气易进入木质部导管,出现气泡切断水柱,也影响吸水(物理堵塞).排出气泡,花枝紧张度可得到恢复,这就是通常在水中剪切花茎可防止其凋萎的原因. 瓶插时花与叶之间也产生对水的竞争.如月季除去叶片,可减少78%的水分丢失.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衡量切花寿命长短的良好的指标,高呼吸速率的切花的寿命较短.对月季,香石竹,兰花,蜡梅等切花的呼吸速率的研究表明,呼吸速率随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逐渐升高,兰花盛开时达到呼吸高峰,花开始萎蔫时呼吸速率降低.采收后喷布BA能降低切花的呼吸速率,延迟呼吸高峰的出现,进而延长切花寿命.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代谢花瓣衰老伴随着干物质的减少,这是由于一些大分子物质如糖,淀粉,蛋白质和核酸等的重新分配.糖类是切花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为切花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外部供给糖,糖沿着维管束进入到花中,增加花的渗透浓度,改善吸水能力,使花瓣保持膨胀.同时维持细胞膜的半透性,推迟离子与水的渗漏,有利于延长寿命,保持花瓣色泽.糖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基质, 可延缓蛋白质的分解.糖还能影响水分的平衡,使气孔关闭,减少水分丧失.研究发现,唐菖蒲贮藏后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含糖量的减少.用外源糖预处理切花菊花,可延缓其自身糖分的消耗,使切花菊花在整个贮藏过程中都有较高的含糖量,从而提高其贮后的观赏质量.蔗糖处理红衣主教月季切花,可以改善贮藏品质,延长瓶插寿命,增大花朵直径,降低失水速率和细胞膜透性.切花采后碳水化合物总的呈现出下降的变化趋势,淀粉在采后1到几十个小时内迅速分解,之后则维持较稳定水平.如月季切花花瓣中的淀粉在采后1~2d内迅速分解,之后维持较稳定的水平.可溶性糖含量于采后逐渐降低,还原糖在瓶插前期稍有增加,以后也下降.研究表明,月季采收时花瓣中的淀粉含量越高,其后在瓶插的花冠中的糖分就越高,瓶插寿命就越长.除了糖类的降解,切花体内还伴随着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蛋白质,氨基酸的变化与切花的衰老关系密切.在可溶性蛋白质中,有相当部分是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酶类,如切花采后蛋白质酶,核酸酶,过氧化物酶等活性的提高,往往导致切花品质的降低.长寿花比短寿花和中寿花含有更高水平的蛋白质,且水解速率较低.研究认为,切花采后蛋白质的变化动态和切花采收时的发育程度有关,若采收的切花完全开放,已经成熟,则瓶插时主要发生蛋白质的分解作用.若在蕾期或初开期采收,花朵尚未发育成熟,采后初期随着发育程度的加深,蛋白质合成作用是主要的,在以后的衰老过程中蛋白质才开始大量分解,含量下降.脂类物质主要包括膜脂,不挥发的油脂和蜡质.膜脂和不挥发的油脂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成分.在切花衰老过程中,膜中磷脂含量减少,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例降低,导致膜流动性降低,膜相变温度升高,使得膜粘性增加,与膜结合的酶活性下降,致使细胞吸收溶质的能力减弱,膜固化透性增加,最终导致细胞解体死亡,花瓣凋萎.部分切花叶片表面有蜡质层,能减少切花水分因蒸腾作用而散失,较长时间的维持切花品质.生物膜的变化切花衰老过程中细胞膜的透性会增加.研究表明,花瓣衰老时,色素,氨基酸,糖及电解溶液的渗漏急剧增加,渗透率是平时的2~5倍.月季花瓣衰老过程中,固醇与磷脂的比率增加,导致膜的流动性降低,从而使与膜结合的酶活性减弱,细胞吸收溶质的能力减弱, 加之膜透性的增加,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花瓣凋萎.内源激素的变化植物切花中含有IAA(生长素),CTK(细胞分裂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它们的含量及变化控制着切花的衰老.一般来说,乙烯和ABA促进花瓣衰老,CTK和GA延迟花瓣衰老,而IAA具有促进衰老和延迟衰老的双重作用.其中乙烯促进衰老的作用最为关键.有机酸和挥发性物质的变化有机酸主要是一些代谢产物,如天门冬氨酸,苹果酸,酒石酸等,其含量的变化,导致细胞液泡中pH值变化,进而影响花瓣寿命.挥发性物质是指切花产生的一系列具有芳香气味,在常温下呈油状的物质,虽然它们的含量很低,但能赋予切花更好的品质.矿质元素矿质元素主要有N,P,Ca,Mg等,其含量对切花品质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缺钾或钙会引起月季花梗弯曲;而缺钾则植物细胞壁太薄或木质部不发达缺钙,钾,硼时香石竹的瓶插寿命缩短.矿质元素还影响切花的颜色,高钾低氮有利于月季着色,而高氮时颜色不佳. pH值的变化高勇等研究月季切花细胞液PH的变化发现,衰老组织中pH值升高.GREENHOUSEHORTICULTURES9影响切花寿命的3个因素切花采后寿命长短与采前生长状况,采收期,贮藏条件以及是否采用了适合的预处理有关.采前生长条件切花采前的生长条件,如光照,温度,湿度,空气组成,水分,植物保护和园艺措施等,都会影响切花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采后品质.要使鲜花的保鲜期尽可能长,不能只从采后开始,在品种选择,栽培措施上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利采后贮藏,保鲜.品种选择在切花保鲜中,品种的选择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茎杆粗的品种,糖分贮藏量多,维持呼吸作用的时间较长,保鲜期较长.加强栽培管理在选择优良切花品种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改善栽培措施,可以增加切花干物质含量,延长保鲜时间和瓶插寿命.研究认为,切花品质的30%~70%决定于采前生长条件,其中以光照影响最大.在光照较弱条件下生产的香石竹和菊花切花衰老速度较快,而生长于高温条件下的植株由于呼吸消耗增加,其碳水化合物水平下降,切花寿命缩短.矿质营养,栽培基质,浇水对大多数切花的瓶插寿命影响不十分明显.但缺乏钙,钾,硼时香石竹的瓶插寿命缩短,硝态氮对菊花瓶插寿命的影响优于氨态氮及尿素.在切花栽培期间,氮肥过量会促使切花营养生长过盛,进而降低切花品质,还容易促进乙烯产生,加速切花衰老.因此,在花蕾现色之前要少施或停施氮肥,防止因枝叶柔嫩而保鲜时间和瓶插寿命降低.保持土壤相对干燥,不仅有利于根系发育,而且可延长采后保鲜期.病虫害防治病虫的危害会降低鲜花保鲜的时间及降低鲜花的品质.在切花及叶上常带有病虫卵是限制其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因为切花中有病虫是引起其较快速衰败的主要原因,因而在出口时切花常用甲基溴化物熏蒸消毒以延长其采后寿命,但该方法对许多切花本身也有害,甚至在不引起可见的物理损伤时,缩短其货架寿命.作为替代法,新西兰的鲜花生产商用采后将鲜切花放在一个箱内熏蒸消毒来控制病虫害.具体方法是,将青霉素溶解于CO(在一个压力罐中),并将此"溶液"用管子输入箱中,随CO.的挥发,青霉素在叶或花的表面覆以一层,杀死很大范围内的对其敏感的昆虫.所使用的熏蒸剂为甲基溴化物或青霉素.由于这些原因,许多国家花卉生产者正努力尝试用非化学法来杀死病虫,如用某种虫害的天敌来杀死病虫,但这给切花生产者带来了检疫问题,发展上受到了限制.常用的切花采后防侵染处理是电离射线法.射线被广泛用于消毒医用物质及设备,也用于食品消毒,用射线杀死切花中病虫的效果不好,甚至杀死病虫所需的剂量较低时,射线处理也会引起切花货架寿命的显着降低.但日本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对菊花来说,将花放入含蔗糖溶液的瓶中,则可完全克服电离射线的负作用.采后昆虫非化学防治的另一方法为调节贮藏环境的气体成份(气调贮藏),即减少o.含量,提高CO.含量.这种方法在过去几年中在美国得到研究,是防治病虫专家认为效果较好的方法.采收时期采收时期对切花品质影响很大,采收过早,由于发育不充分,花朵甚至不能正常开放;采收太晚会缩短切花寿命.一天中,以日出前采收为好.不同种类的切花采收期,通常依据其花枝发育阶段来确定◎花蕾显色期采收.不仅花朵能正常开放,而且便于包装运输.如唐菖蒲花序下端的花蕾显色时,即可采收.芍药,牡丹等在花头(花蕾)显色时采收,可于吸水后盛开,且耐贮藏.◎花朵初开时采收.目前多数种类的切花采收期均属于此类.以月季为代表,在1~2枝花瓣外展初开时采收最佳.属于此类型的还有香石竹,荷兰菊,金光菊等.◎盛开时采收.以花期持久的种类为多,如花烛,红鹤芋,火鹤,山茶类,向日葵类等.近年来,许多人都提倡采用蕾期采收的方法,其优点是切花少受伤害,所占空间少,较耐贮运,能保存较长时间,从而减少生产成本.适宜蕾期采收的花除了菊花外,还有香石竹,郁金香,唐菖蒲, 金鱼草等.采收时,切口要整齐.有的种类如菊花,最好在水中进行二次剪切,或将切口置于80cc~90cc热水中浸泡10~15min,以排出花茎中的空气,利于切花水养时的水分吸收和疏导.分级与包装分级是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对所采花材进行归类,其主要依据是花枝的长短,也有按花径来分的.同一种切花由于花径大小和品种特性的不同,分级标准也有差别.如大花菊与小花菊,其分级标准的差别就比较大.包装也是保鲜的措施之一,它包括花材的单支包装,花束包装以及运输包装等.大多数切花无需单支包装(但也有例外).花束包装是对分级,预处理后的花材按一定数量扎成束,再用塑料薄膜封裹.一般包装时,须适当透气,以防花材变质.一1浙江林学院旅游学院311300—2河南省洛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471011。

鲜切花采后生理变化特征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鲜切花采后生理变化特征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15期1鲜切花概况及种类1.1鲜切花概况切花是从植株活体上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材料,如花枝、花朵和叶片。

由根部将所吸收的水分、营养元素及激素无法运输到切花的这些器官,然而这些器官仍然可以进行一系列消耗营养物质的生命活动,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切花的保鲜是指采收鲜切花后,对其进行预处理,采用物理保鲜或添加化学物质的方法,维持切花体内的水分平衡及有机质平衡,从而达到延长切花寿命、提高观赏价值及经济效益的目的[1]。

1.2鲜切花种类月季、百合、菊花及唐菖蒲为世界四大切花。

在我国,月季销售额位列四大切花之首,2012年我国月季切花的种植面积为1.38万hm 2,交易额高达31.4亿元[2]。

此外,我国常见的切花种类还包括香石竹(康乃馨)、牡丹、马蹄莲、红掌、文心兰等。

本文将概述以上不同切花的采后生理特征及其相应的保鲜技术。

2鲜切花采后生理变化特征2.1水分代谢变化特征体内水分代谢平衡是植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鲜切花采后水分代谢会发生明显变化:由于阻断了根部对上部的水分供应,花茎的吸水能力开始下降,切花水分代谢发生紊乱。

当切花失水量为鲜重的5%时,花瓣失去膨压,开始出现萎蔫症状,并最终导致切花衰败。

因此,切花采后对于含水量的保持至关重要。

此外,鲜切花还会因切口糜烂而破坏输导组织,从而诱使导管堵塞,所以将切花插入水中的简单处理对于水分的供应是严重不足的,还需要考虑造成堵塞的因素[1,3]。

2.2呼吸代谢及大分子物质代谢变化特征呼吸代谢特征是衡量切花储存及运输寿命的有效指标。

一般来说,呼吸效率与切花寿命成反比,即呼吸效率高的切花寿命相对来说较短[4]。

鲜切花采后仍会进行呼吸作用,若采后处理方法不当,可造成切花呼吸旺盛,从而促进切花衰老。

呼吸作用因不同的鲜切花品种而异,且与温度、相对湿度及空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相关。

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及二氧化碳分压均可降低呼吸作用,有助于延长切花寿命。

浅谈百合鲜切花的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3100字

浅谈百合鲜切花的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3100字

浅谈百合鲜切花的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3100字百合又叫夜合、中蓬花,属百合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无皮鳞茎扁球形、乳白色,直径5~8cm;茎高30~90cm,直立;叶散生多数,披针形,叶色浓绿到淡绿色,光滑[1]。

花顶生,单生、簇生或呈总状花序,朵直立、下垂或平伸,钟形或喇叭长筒形,花被6枚,翻卷或开张不翻卷,雄蕊6枚,花丝细长,花药椭圆较大。

花除白色外还有黄色、红色、淡红色、杂色等。

云南是全国百合切花栽培面积较大的一个省,自2003年以来,种植面积迅速增长,到2006年,全省百合切花种植面积已扩大到了1066.7hm2[2]。

随着产量的增加以及外运量的增大,百合的保鲜显得尤为重要,有必要加强对其保鲜技术的研究。

1 百合采后的生理变化在切花品质方面,百合花的化学成分起到了较大影响作用,其激素、维生素、矿质元素、挥发性物质、有机酸、核酸、蛋白质、水分以及糖分的含量、性质都会对切花品质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在收割之后,其母株与花枝之间的联系被切断,花瓣内部出现生理变化,具体如下:催熟激素乙烯快速增多造成花瓣在短时间内衰老;磷脂、核酸、蛋白质、淀粉等结构物质与生命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降解;质膜流动性下滑,增加透性造成细胞解体,最终死亡。

在这一系列变化下,花瓣逐渐脱落。

1.1 水分含量下滑在失去水源之后,百合仍会进行一段时间的蒸腾作用。

在此期间切口处进入空气,造成花径被堵塞,吸水能力减弱。

这样一来,百合水分失调,一旦脱水会造成花瓣首先枯萎。

早期脱水,即使是短时间脱水,鲜花体内也会出现恶性循环发生萎蔫,若长时间无法补充水分则出现乙烯生成、膜活性下滑、膜透性加大等生理变化。

试水时间越长则乙烯大量出现的高峰期越早到来。

1.2 呼吸旺盛百合花采摘后仍然进行呼吸作用。

呼吸期间,植物器官负责氧气的吸收并释放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是一个释放热能的过程,周围温度上升,植物体内生理作用速度加快,因素衰败速度较高。

多数植物对温度的敏感性较高,通常切花的最佳贮存温度在接近0℃状态,温度每上升10℃则腐败程度上升2~3倍。

鲜切花的保鲜方法

鲜切花的保鲜方法

鲜切花的保鲜方法
切花离开母体后,生命仍在继续,但毕竟不能芳颜永驻,切取后,如处理不当,会加速萎蔫,失去观赏价值。

但如养护得当,又是可以延长切花花材寿命的。

切花早萎主要是水分供应不上造成的,因此,要想使花材延长寿命,保持新鲜,就必须设法改善其吸水性能。

现将一些常用的简易的方法介绍如下。

1、烧焦法:将花枝切口放在火上烧至变色发红,立即放入冷水中。

这样即可防止导管堵筛,又能杀菌消毒。

切口带乳汁的植物,如一串红、印度橡皮树、芍药,以及木本花卉如桃花、月季、腊梅、木香、丁香等适用此法。

2、浸烫法:如八仙花、大丽花、美人蕉、大波斯菊等可用湿布将花朵部分包好,把茎端切口浸入65℃-75℃的热水中浸泡2-3分钟,然后放入冷水中,这种方法可消除切口细菌,排除导管内空气,增强细胞的活力促进吸水。

3、水中剪切法:把茎干浸入水中,用剪刀在水中将其末端剪去1-2cm。

这样可防止空气侵入花枝基部导管而影响吸水,而且也增大了切口的吸收面积。

一般来说,吸水力强的花卉,如剑兰、姜花等,可剪得高些。

而吸水力弱的品种则应剪得矮些,如玫瑰、茉莉等。

4、敲捶法:用榔头捶打茎端基部,扩展其吸水孔隙,捶打完后,在捶击茎端再搓擦些食盐。

这种方法适合于百合、马蹄莲等。

5、化学处理法:应用保鲜剂可使切花寿命延长2倍-3倍,保鲜剂的配方很多,因花而异。

现介绍几种简易的通用的配方。

(1) 食盐10g,食糖10g,溶于1000ml水中。

(2) 取98ml蒸馏水,2ml纯酒精,再加2g食糖制成溶液。

(3) 2%-5%的洗洁精溶液也是理想的保鲜剂。

04 第四章 切花采后生理及采后处理

04  第四章  切花采后生理及采后处理
第四章 切花采后生理及采后处理
切花生产及采后过程示意图
栽植
营养液 处理 最终 消费者
日常管理
运输
批发市场 采收 处理包装
零售商
冷藏贮藏
影响切花货架寿命(shelf life) 或瓶插寿命 (Vase life)的主要环节: • • • • • • • 1 种和品种特性 2 采前栽培管理、环境因子 3 采收时花枝的发育阶段 4 采收时间 5 贮藏、运输环境(温度、湿度、气体) 6 瓶插环境 7 保鲜液
• 2、离体开放型
• 3、居间开放型
这类花卉在花蕾期采切后,花蕾能够 继续生长、开放。如百合、唐菖蒲、翠菊等。
这类花在单花微绽,或花序上的小花 部分开放后,其单花或花序上的其他小花才能正常开放, 属于居间开放型。如马蹄莲、满天星、月季等。
蕾期(花蕾紧实)采收应注意的问题
• 一些切花在嫩蕾期采切不能正常开放,或枯萎,如月 季、非洲菊;一些切花在蕾期采切,需要处理才能够 开放(bud-opening solution);
(4) 光照
• 光照对大多数贮藏切花的品质无明显影响,许
多切花在黑暗中可贮藏5~14天(因种和品种而 异),香石竹可贮藏几个月之久,且保证质量。 • 六出花、百合、菊花长期在黑暗中会引起叶片 黄化,可适当补光(菊花500~1000Lux)或用 6BA或GA处理。
(5 ) 乙烯
• 乙烯来源:切花自身产生,感病植株产生大量乙烯, 果品蔬菜产生,煤气、燃气泄露等。 • 切忌切花不能与果品蔬菜共贮。 • 温度越低,切花自身产生乙烯的量越少,切花对乙烯 的敏感性也越低,香石竹在-0.5度下对乙烯的敏感性仅 为室温下的千分之一。 • 大量贮存切花时,会大量积累乙烯甚至到引起植物受 害的程度。 • 增加CO2 (气调库)或通风法可以驱除乙烯,要求每 小时全部更换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切花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学生XX 王文谭学号01类型网络教育专业园林层次专升本指导教师王力超日期2014.4.25切花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摘要目前,我国花卉产业已成为具有广阔前景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花卉的消费需求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递增,从种植面积和花卉产品数量来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花卉生产大国。

在花卉业中,鲜切花占有极大的份额,目前我国鲜切花种植面积已达2.4万hm2,年产量达到67亿枝。

但是长期以来优质鲜切花所占比重较低,种植效益差。

关键在于我国鲜切花生产和流通领域技术落后,损耗严重。

据统计,流通过程中切花的瓶插寿命每天平均减少5%~10%。

鲜切花的保鲜狭义上通常指的是消费者购买鲜花后,用保鲜液来延长它的瓶插寿命,持久观赏插花作品;广义上则包含从鲜切花的采收、整理分级、前处理、冷藏、催花、包装、运输到出售以及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系列保鲜。

本文主要从鲜切花保鲜的广义角度对目前鲜切花保鲜技术的研究进行概述。

关键词:鲜切花采收;冷藏;包装;运输目录摘要 (2)引言 (4)1采收 (4)1.1采前管理 (4)1.2采收期 (5)1.3分级 (5)2预处理 (5)3预冷 (6)4 贮藏过程中鲜 (7)4.1低温贮藏 (7)4.2气调贮藏 (7)4.3低压贮藏………………………………………………………8. 4.4辐射处理………………………………………………………8.4.5化学药剂保鲜处理......................................................9. 4.5.1保鲜剂的主要成分......................................................9. 4.5.2保鲜剂的处理方法......................................................9. 4.6矿物质...............................................................10. 4.7保鲜新材料...............................................................11. 5远距离运输中的鲜 (18)致谢 (12)引言目前,我国花卉产业已成为具有广阔前景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花卉的消费需求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递增,从种植面积和花卉产品数量来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花卉生产大国。

在花卉业中,鲜切花占有极大的份额,目前我国鲜切花种植面积已达2.4万hm2,年产量达到67亿枝。

但是长期以来优质鲜切花所占比重较低,种植效益差。

关键在于我国鲜切花生产和流通领域技术落后,损耗严重。

据统计,流通过程中切花的瓶插寿命每天平均减少5%~10%。

鲜切花的保鲜狭义上通常指的是消费者购买鲜花后,用保鲜液来延长它的瓶插寿命,持久观赏插花作品;广义上则包含从鲜切花的采收、整理分级、前处理、冷藏、催花、包装、运输到出售以及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系列保鲜。

本文主要从鲜切花保鲜的广义角度对目前鲜切花保鲜技术的研究进行概述。

1. 采收1.1采前管理采前管理决定切花品质。

在阳光充足、温度适宜且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同化产物的储存较多。

糖分的积累可促进花青素的转化和呼吸代谢的进行,使花大色艳、生长健壮。

切花采前要少施氮肥,偏施含钙、钾、硼元素的肥料,使枝梗坚硬、疏导组织发达,能抵抗病虫害侵袭。

另外适当控制灌溉可避免枝梗细软下垂。

1.2采收期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切花的观赏寿命。

采收时期应适宜,在能保证开花的前提下,应尽早采收。

不同的种和品种采收期不同。

如月季采收过早则花茎易弯;非洲菊早采则茎中不空,影响采后水分的运输。

人们经过实践摸索,已总结出一些花卉的适宜采收期:六出花,花序上有4~5朵花开放时;香豌豆,花序开1~2朵花时;安祖花,佛焰苞充分发育时;仙客来,花打开后;非洲菊,花朵完全打开时。

在满足采收后能开花的前提下,有些花在蕾期采收,也能较好开花,花卉的观赏期也较长。

但香石竹采收时花蕾不能太小,否则会影响开花度。

目前,蕾期采收多用于香石竹、鹤望兰、满天星、郁金香、金鱼草等。

1.3分级经预处理后的鲜切花即可进行分级。

分级是指将鲜切花采后,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归入不同等级的操作过程。

将采切后的鲜切花按相应的等级标准进行规X分类,是鲜切花进入正规市场和进行拍卖的基础。

但是目前现有的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也不尽相同。

随着花卉业的不断发展,质量标准将会逐步完善和统一,2000年中国颁布了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的国家标准。

2. 预处理在包装贮运前,采切后的鲜切花经整理后应及时放入水中或预处液中进行预处理。

它可以改善开花品质,延长切花寿命;使蕾期采切的花枝正常开放;保证运输或贮藏后的开放品质,从而为延长供花期创造有利条件。

不同种类的花卉各有其最适宜的预处理液,主要成分是糖,其浓度常数倍于瓶插液,如唐菖蒲、非洲菊为20%,香石竹、鹤望兰、满天星为10%,月季、菊花为2%~5%;此外,还配以相应的杀菌剂。

在预处理期间的温度、光照条件也很重要,一般为光照1000 1x、温度20~27℃,相对湿度35%~80%。

预处理对鲜切花的长途运输极为重要,它可以减弱花对乙烯的敏感反应。

韩劲等试验表明,经过预处理液处理的百合切花寿命得到明显延长。

Ranwala-AP等研究证明,用赤霉素对3种亚洲百合切花进行预处理,能够延长切花的寿命,并减少叶片黄化的机率。

3. 预冷预冷的目的是除去田间热,降低鲜切花的呼吸强度,抑制微生物的活动,降低蒸腾作用,减少鲜切花皱缩和凋谢。

鲜切花采收时,体温与环境气温接近,有时可高达40℃以上。

高温对切花贮藏和运输极为不利。

实验表明,花卉采收后如不迅速除去田间热,在20℃常温下放置天,相当于减少花卉在适宜贮藏温度条件下5~7天的贮藏寿命。

因此,花卉采收后,在进入冷库前的24小时内必须采取措施,尽快将其所携带的田间热除去。

预冷的方法有接触冰预冷、冷库预冷、真空预冷、强制通风预冷和冷水预冷等。

其中真空预冷具有降温时间快(一般只需20~30分钟)、效率高、降温均匀、不受包装影响及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花卉这类表面积与体积比大的产品的预冷。

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初投资费用高,且在预冷过程会造成花卉失水。

为避免花卉失水,可在预冷过程中进行喷雾或在预冷之前对其进行吸水、喷水处理。

高俊平等开发出真空预冷与茎基吸收预处液相结合的保鲜技术,可以同时达到快速降温、补充水分和吸收保鲜剂的三重目的,并在30分钟内完成全部过程,是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技术。

4. 贮藏过程中的保鲜4.1低温贮藏低温贮藏是目前应用较成熟的技术,可使花卉生命活动减弱、呼吸减缓、能量消耗减少、乙烯产生受抑,从而延长花卉的观赏期,并保持较好的品质。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花卉变色、变形及微生物、病菌的侵袭。

据实验显示,在相对湿度为85%~90%、温度为0℃的条件下,菊花可以存放30天,温度为2℃时可存放14天,20~25℃时仅可存放7天。

各种切花对温度要求不同,贮藏温度偏高不利于切花贮藏,温度过低则会引起切花冷害。

一般来说,热带及亚热带的花卉贮藏温度偏高一些,多在5~15℃;温带的花卉贮藏温度要低一些,多在0~4℃。

常见的切花如月季、菊花、香石竹、唐菖蒲的贮藏温度都在这一低温X围内。

花卉一般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

鲜切花的冷藏依据其特性可以分别采用干冷藏或湿冷藏。

干冷藏即在贮藏过程中不提供任何补水措施,仅把鲜切花紧密地包裹在箱子、纤维圆筒或聚乙烯袋中,以防止水分散失,如香石竹、月季、百合等的贮藏;湿冷藏即把鲜切花插在水或保鲜液中存放,可保持花卉充足的水分,如满天星、非洲菊等的贮藏。

湿冷藏法运输较困难,需占用较多设备,费用较大,适于短期贮藏及运输,可保持花的形态,防止机械损伤。

在鲜切花的冷藏过程中温度不能过低,以免造成鲜切花遭受冻害或冷害。

在实际贮藏的过程中,常常是低温和高湿联合使用。

4.2气调贮藏气调贮藏是通过控制02、C02的含量,达到降低鲜切花呼吸频率和养分消耗的目的。

C02是乙烯的拮抗物,提高C02的含量,还可以抑制乙烯的产生。

切花品种不同,要求的浓度也不同,C02的浓度一般为0.35%~10%,O2的浓度一般为0.5%~1%。

气调保鲜有自发气调、人工气调两条途径。

常用的气调方法有:分子筛制N2降氧、膜分离制N2,降氧、消石灰吸收法去C02、活性炭吸附法去C02。

人工气调成本较高,在商业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

高俊平等选用高气密性的聚乙烯膜包装月季切花,发现能有效降低呼吸强度和乙烯的生成量,明显延长切花瓶插寿命,并且发现15℃厚膜包装与8℃下薄膜包装的效果相近,这种用高C02代替低温的方法为切花运输中节约能耗、降低成本提供了有益启示。

另外,Vivian等报道,NO预处理也能减少切花水分丧失。

4.3低压贮藏低压贮藏又称为减压贮藏或降压贮藏,是当今鲜切花保鲜贮藏的又一发展领域。

减压贮藏通常要求贮藏环境的空气减压到1/10个大气压,同时不断地更新减压室内的空气,排除C0、乙烯等有害气体挥发物,输入用水蒸气饱和的新鲜空气并保持较高的空2气湿度,一般在85%~100%,使切花在整个贮藏期间始终处于低压和新鲜湿润的气流中。

试验表明:唐菖蒲在常压下0℃时,可以存放7~8天;在8000 Pa压力、一2~1.7℃时,可存放30天。

月季在夏天常温常压下只能贮存4天,在5332Pa压力、O℃时可存放42天;石竹在常压0℃时可贮存3周,而在低压下贮存8周其鲜度同刚采下时一样。

4.4辐射处理辐射处理是用一定的辐射剂量处理切花,改变其生理活性,抑制呼吸作用和内源乙烯及过氧化物酶等活性,而延缓衰老、杀灭虫害和寄生虫,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活动并由此而引起的腐烂,延长贮藏寿命。

一般而言,300 Gy γ射线就可有效控制病虫害。

1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玫瑰、大丽花、菊花可延长保鲜期7~10天。

20~30 Gy的60Co γ射线可提高康乃馨的开花率,延长花期。

不同切花所能忍受的辐射剂量不同,过量会造成损伤,例如≥1 kGy的γ射线不仅不能防止月季病菌的感染,还会损伤花瓣,形成坏死斑并缩短寿命。

2%浓度的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可以延缓Y射线辐射引起的切花菊枯萎和叶片黄化。

4.5化学药剂保鲜处理采用化学药剂进行保鲜的方法称为化学保鲜,所用的化学药剂称为保鲜剂。

化学保鲜由于成本低、易操作、效果明显,深受生产者、流通环节及消费者的欢迎。

保鲜液的品种较多,大部分保鲜液都含有营养成分、生长调节剂、乙烯抑制剂和杀菌剂等。

通常根据保鲜剂使用的时间、方法和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预处理液、催化液和瓶插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