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

合集下载

宏观调控概念及方法阐述

宏观调控概念及方法阐述

宏观调控概念及方法阐述周春云一、宏观调控的概念及内容(一)宏观调控的概念宏观调控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其是国家采取各类手段来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调节及控制,使得社会再生产能够协调发展的条件,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管理中的关键职能。

国家在采取宏观调控时,一般是通过政策、法律及计划等手段,来对经济发展状态进行干预与调节,从而使得国民经济能够持良好事态发展。

在市场经济当中,商品及服务的供求关系,是受到价格等市场机制所影响的,经济增长时,会可能带来通货膨胀,随之而来的便是经济停滞与倒退,这种周期性的波动,对对社会资源及社会生产力都造成严重损害。

而宏观调控采取人为调节的方式,来对经济运作进行干涉,从而使得国民经济可以适度增长,使产业结合能够合理调整,物价水平持续稳定,进而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宏观调控的内容宏观调控在应用时,一是国家采取各类经济政策与措施,通过对经济及社会方案等政策的制定,来对产业布局进行规划与挑战,对总量平衡进行控制,对货币及财政政策加以制定,对积累及消费间的关系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供求平衡,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对市场经济制度做到完善。

二是采取价格、税收等经济经济手段,来对国民收入实现分配与再分配,从而对社会再生产的各环节进行调控。

三是通过对各项经济计划的编制,使资源配置发挥出有效作用,弥补市场资源配置依靠市场情况下的不足。

二、宏观调控在经济管理中的具体手段(一)经济调控经济调控是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之一,作为国家调控行为,其可以依据财政与货币政策,来对经济管理实施把控,并可以将控制手段细化到工资、税收及信贷等各方面,并对货币有着直接的调控,是国家经济管理中出现经济问题的最直接调控手段。

例如,市场上所流行的一种商品,其在国家经济管理中,有一定问题出现时,国家便会采取经济调控的手段,来对该类商品实施价格调控。

正如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农作物收成不高,难以对人们要求进行满足,这时,便会产生供求关系不平衡现象,从而造成农作物价格上升,长期以外,给人们的消费能力带来调整,这时,国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便会采取经济调控,或是对物价进行调节,或是对人们工资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我国经济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的宏观调控

三、 ★宏观调控的手段
①国家计划 ②财政政策 ③货币政策
1、计划(规划)手段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①重大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 ②经济发展的区域部署 ③建设开发资源、缓解经济建设
“瓶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的重大项目
2、财政政策
①含义:
财政政策
财政收入 政策
财政支出 政策
税收政策 财政支出
②种类
③宏观调控的主要领域——对经 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 和调整。
④宏观调控的目的——保证国民 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 展。
2、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作用)
①宏观调控有助于社会经 济的平稳发展
市场调节是一种典型的事 后调节。
②宏观调控有助于解决特殊领域内的 资源配置问题
所谓特殊领域:国防、治安、 基础教育、良好的生态环境等 被称为公共服务.
第七课 市场调节 宏观调控 第三框 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什么是宏观调控?
简单地说,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 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 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 和调整,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 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① 宏观调控实施的主体——国家
②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计划、 法规 、政策等手段。
银行利息率:最直接、最 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下调 利 率
上调
存款减少 贷款增加
存款增加 贷款减少
货币流通量 增加
货币流通量 减少
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①存款准备金 ②存款准备金率
③作用的实现
供求关系
供大于求 (需求不足)
供小于求 (需求过热)
扩张的货币 政策
紧缩的货币 政策
下调利率

宏观调控名词解释

宏观调控名词解释

宏观调控名词解释宏观调控是指国家对整个经济运行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的过程。

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宏观调控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

宏观调控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控制经济总量。

宏观调控包含了多个名词和概念,下面将对其进行逐一解释:1. GDP(国内生产总值):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总价值的指标。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面貌的最基本指标,也是宏观调控的最核心目标之一。

2.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消费品价格总水平相对于基期的变化情况。

CPI是反映通货膨胀水平的一项指标,也是一个国家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3. M2(广义货币供给):指一个国家不同的货币形式(如定期存款、活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等)的总和。

M2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

4. 财政政策:国家通过税收和政府支出等方式对整个经济进行调控的手段。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减税刺激经济增长,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需求等方式实现调控。

5. 货币政策:国家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方式来影响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从而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手段。

6. 自由市场经济:主张市场机制自由决定价格,政府不干预市场的手段。

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自由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可以在不同的市场力量间协调分配资源。

7. 宏观经济调节:经济波动中,对经济进行规模和结构调整的一种手段,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协调经济关系,达到既定目标。

总之,宏观调控是国家控制和规划整个国民经济的过程,是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的重要部分,也是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实践中,各项措施和政策都是有关联的,需要相互协调,形成系统性的宏观调控体系,以真正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宏观调控法

宏观调控法
(二)宏观调控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体系
宏观调控的政府行为需要规范,其各类手段需要法律保障,宏观调控法应运而生。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一体两翼”中的另一翼,我国《宪法》第15条第2款规定“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1、概念:指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
2、调整对象: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具体包括:(1)财税调控关系;(2)金融调控关系;(3)规划调整关系;(4)产业调控关系;(5)固定资产投资关系;(6)储备调控关系:特殊领域的战略性物资储备制度,如粮食、棉花、外汇、土地、石油等(7)对外经济关系。
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的特点:(1)是一种经济关系;(2)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特征,间接调控为主;(3)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机关始终是一方主体;(4)其实践已纳入国家经济法律体系的轨道。
(二)宏观调控权的配置
1、纵向配置:宏观调控权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划分,只有中央级次的国家机关才享有宏观调控权,地方是一种具体的执行权。
2、横向配置:宏观调控权在中央政府各宏观管理部门之间的配置。如中央人民政府拥有宏观调控权,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政府职能部门在具体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量地行使着宏观调控权。
三、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
宏观调控权行使主体的综合性和手段的综合性,宏观调控目的性决定了必须要设立一个综合协调制度来协调多个具体执行者的多种手段。 (一)宏观调控综合协调的必要性
1、规划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需要相互协调。规划通常都是指导性的而没有法律的强制力,通常指明了财政、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方向。
2、设立宏观调控的综合协调机制。
涉及到对综合的宏观调控权予以立法,制定宏观调控法的问题(发改委酝酿宏观调控立法。)

国家宏观调控

国家宏观调控
(3)注意:a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b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运用。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2.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公有制意义: (1)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坚实的经济基础; (2)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得以实现; (3)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兼顾效率与公平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原因: (1)各部门各企业以及劳动者之间利益上的一致性,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国家宏观调控
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
01 定义
03 基本概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录
02 释义 04 原因
05 市场缺陷
07 实现手段
目录
06 主要目标 08 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 (Macro-economic Control)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经 济职能。它是国家在经济运行中,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宏观调控 的过程是国家依据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规律,实现宏观(总量)平衡,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 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外汇收支总量和主要物资供求的调节与控制。运用调节手段和调节机制,实现资源的 优化配置,为微观经济运行提供良性的宏观环境,使市场经济得到正常运行和均衡发展的过程。
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信息导向、规划引导和必要的行政干预,对市 场经济的有效运作发挥调控作用。

宏观调控通俗理解

宏观调控通俗理解

宏观调控通俗理解1. 什么是宏观调控?在经济领域,宏观调控是指政府通过调整整个国民经济的总量,来影响和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手段。

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并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物价稳定等宏观经济目标。

2. 宏观调控的背景和必要性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容易出现周期性波动和结构性失衡。

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或过冷,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显得十分必要。

只有通过及时调整经济政策,才能调整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促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3.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3.1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收入、支出、债务等手段,来调节和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财政收入调节、公共财政支出调节、税收政策调控等。

通过加大或减少财政支出、税收制度改革等措施,来调节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

3.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调节和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利率调控、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等方式,来调节市场资金供求,从而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

3.3 地方政府政策地方政府政策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区域开发、产业引导、项目扶持等手段,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调节当地经济结构的政策。

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政策举措,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调整。

3.4 外贸政策外贸政策是指国家制定的对外贸易的政策,包括减免关税、扩大出口、促进进口等措施。

通过调整外贸政策,可以促进国内制造业的发展,调整国际收支的平衡。

4. 宏观调控的实践和效果宏观调控的实践表明,正确的宏观调控政策可以有效地调整经济运行的总量关系,避免经济过热或过冷,维持和稳定经济发展。

通过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可以提高国内投资、消费等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通过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可以调整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维护货币稳定;通过地方政府政策的引导,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外贸政策的调整,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平衡。

宏观调控的理解

宏观调控的理解

宏观调控的理解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家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来影响经济活动。

例如,国家可以增加财政支出,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刺激经济增长;或者通过减税来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

例如,国家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鼓励企业和居民贷款,从而促进投资和消费;或者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经济增长。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对产业的规划和引导来影响经济结构。

例如,国家可以鼓励发展新兴产业,限制或淘汰落后产业,以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经济结构。

宏观调控是国家对经济运行进行的一种调节和控制,其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家通过财
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以保障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我们来从它的属性、原因、手段、目标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地复习它,解决它。

1、宏观调控的属性:一看到宏观调控四个字,我们要知道,能有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2、实行宏观调控的原因:①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3、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包括经济计划、经济政策、价格杠杆三部分。

首先是经济计划:比如“十二五”规划,年度规划然后还有经济政策,包括:a财政政策:财政支出规模和支出方向的调整,国债,税目及税率的调整。

b货币政策:存贷款利率、存贷款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货币发行量的调节最后是价格杠杆:通过对某些商品价格的调整来调节市场供求。

②法律手段a经济立法——全国人大是立法机关b经济司法——法院和检察院是司法机关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都是间接调节。

③行政手段——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如工商局的检查,对假冒伪劣的处罚,税务的查税,对偷税行为的行政制裁,政府的命令等。

行政手段是直接调节。

如果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里都涉及到了价格问题,怎么办?情景一:如果价格的调整是为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则是经济手段,如提高粮价、降低农药、化肥价格以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水价以促使人们节约用水等;情景二:如材料所指调整价格要经政府有关部门核准,则是行政手段,如公共交通、通讯、电价、水价由国家物价管理部门核准确定,则属于行政手段。

以电价为例,若材料中说电的价格调整必须要经国家在关部门核准确定,体现的就是行政手段;若材料中说国家提高了用电高峰期的电价以应对电力紧张,这是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则体现的是经济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小郭,大学花了一万多,毕业了, 找工作,每月工资一千多。 这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存在什么问题? 收入分配不公
贫富两极分化
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什么 特征相违背?
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基本标志 ②实现共同富裕为 ———根本目标
③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相同点 都是经济政策,都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制定者不 同 涵义 不同

国务院财政部
指政府通过财政收入 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 节来影响总需求,使 之与总供给适应
中国人民银行
控制货币的供应量、 通过利率等进行调节和 控制而采取的措施
(2)法律手段
为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我国制定 经济 制定法律法规, 一系列经济法律和法规。 提供法律依据 立法 在企业管理方面,有企业法、劳动法、 法律手段 价格法、税法、破产法;在企业生产经 经济 保证执行,打击 营方面,有合同法、广告法、商标法、 司法、 违法犯罪行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对企业的经济监 执法 督方面,有计量法、统计法、会计法、 审计法等。
对于近来绿豆等农副产品价格暴涨背后 的游资炒作现象,国家发改委官员称, 应建立专门机制进行监测防备。
游资炒作绿豆反映了市场调节的什么缺陷?
自发性
宏 要求 观 社会主义公有制 调 共同富裕 控 市场不足
为什么我国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国家
主要标志
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人们的根本利益是一 致的,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主要措施
宏观调控手段
严把土地闸门,严肃查处违法违规 ① 用地行为
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存贷 ② 款基准利率,加强财政,税收对经 济的调节
加强新上项目市场准入审核,提高 ③ 市场准入门槛
(1)请说明上述措施体现的相应宏观调控手段。 (2)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宏观 调控。
参考答案 (1)①法律手段②经济手段③行政手段
(2) ①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 性,如果仅有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 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 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 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②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必须发 挥宏观调控职能
探究:你如何区分这三种手段? 经济手段
成本增加而减产。
②国家出台《质量法》规范方便面厂家的 行为。 法律手段
③某厂家因为在方便面中添加工业原料被 工商总局勒令下架。 行政手段
直接、强制、迅速 行政机关
从事食品经营,必须取得国家卫 物价局、工商局、质 生部门的卫生许可证;从事药品经营, 检总局等 医药行政部门的特别许可证;从事工 商经营,必须有工商行政部门的营业 证。这是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 管理经济。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道德手段 D.行政手段
探究活动:
制定乳制品中三聚 氰胺的限量值 依法逮捕涉案人员 落实支农惠农政策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注意: 。
市场调节
国家
(基础)
+
宏观调控 (弥补) 向前走
手拉手
无形手
有形手
2.在2011年严峻的国内外经济背景下,央行不 断的调整利率,国务院调整税率并启动一系列 振兴经济计划等,表明了中央防止经济增长滑 坡的坚定决心。如果撰写一篇报道,请你选择 恰当的标题( ) A.“无形之手”,保持特价稳定 B.执法为民,健全保障体系 C.“有形之手”,调节经济发展 C.“有形之手”,调节经济 D.依法行政,彰显政府权威
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判断:
× 宏观调控的目标就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 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
降低物价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 军”,再从“糖高宗”到“油你涨”、 “苹什么” “不蛋定”、“药你苦”。 今年以来,在持续的农副产品价格上涨 之后,与之相比属于“小众”的中药材 也开始“冲击”中国居民消费的物价水 平,成为新一轮的涨价热词。新词出现 的背后表达了消费者不满与无奈。
面对涨声一片,国家出台了相关措施。
②针对成品油批发单位擅自突破批零价差 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标准高价销售柴油。国家发展改革委已责 成当地价格主管部门依法从重从快予以严 法律手段 肃处理,除没收高价售油多收价款外,最高 处以五倍的罚款.
①国务院给低收入群体发放物价(菜篮子补贴)补
③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依照《价格法》和 《反垄断法》实施调控 。 探究:材料中国家使用了宏观调控的哪些手段
(3)行政手段
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 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 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关于运用行政手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行政手段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宜广泛使用 B. 运用行政手段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 不能过多使用 C. 行政手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重 要内容 D. 国家宏观调控主要应采取行政手段
(2)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 ①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 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市场调节 不了,也调节不好) 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②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也 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返回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其不能)
西部大开发
2、宏观调控的含义(“是什么”)
谁(主体)
用什么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4、宏观调控的手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1)经济手段 含义: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 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 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
紧缩性
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西部大开发计划) 增税 财政政策
减少支出
货币政策 :提高利率
材料一:自2008年9月份以来,央行四 次降息、两次下调存款利息率、取消对 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硬约束,刺激消费。 材料二2008年11月,中央财政部果断 出手,迅速推出2年内投资4万亿资金 稳定经济、拉动内需、确保增长的重 大国策。
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 调节和控制。
调什么
3、宏观调控的目标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今年国民经济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 率控制在4.6%以内; 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温家宝
3.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在宏观调控 中常用的手段。一般来讲,为抑制经济 过热,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 ① 减少税收②提高存贷款利率 ③减少政府开支④增加货币供应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 调控措施。某班同学在学习中搜集了一些材料并列表如下:
注意
1. 行政手段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不 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运用
2.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 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行政手段
河北省政府决定对三鹿集团立即停产整顿,工商总局对 市场上尚存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要求全部下架停售。
间接、不具有强制性 立法机关 ①由于国家提高税率,方便面厂家因为 司法机关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 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市场为主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为辅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个性 共性
学案反馈(错题再现) 二、知识梳理 3、判断 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错
B。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实现共同富裕

D。市场调节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机结合
2. 针对商品价格违法事件频繁发生的状 况,国家发改委决定在全国统一开通价 格举报电话“12358”。全国统一开通价 格举报电话,是政府运用 ( )进行 宏观调控。 A。经济手段 B。舆论手段 C 。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基本标志
②实现共同富裕为 ———根本目标 ③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
二、加强宏观调控
1、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 2、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经济 手段
法律 手段 行政 手段
3、宏观调控的手段
(怎么办)
知识巩固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 ( A。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涨”声响起来
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煤超疯…
“跟不上”
资源的合理 配置
市场 调节
国民 经济
宏观 调控
宏 观 调 控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为什么”)
(1)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 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市场调节的不足
发展
我国一些地区遭遇突如其来的“禽流感” ,禽类养殖户损失惨重。国家采取了对疫区 封锁,对疫区的养殖户进行经济补贴,以及 国家出资统一对疫区进行消毒等措施进行防 治,并规定任何人不得将家禽带出疫区,违 者追究法律责任。 请结合材料说明在防治“禽流感”、发展 禽类养殖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分别采取了哪 些措施? 对疫区养殖户进行经济补贴体现经济手段; 对违反规定者追究法律责任,体现法律手段; 对疫区进行封锁体现行政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