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性细菌及检验共40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临床检验主管技师 微生物检验 第十七章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临床检验主管技师 微生物检验 第十七章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第十七章厌氧性细菌及检验本章内容一、概述厌氧菌的分类厌氧菌的临床意义厌氧菌感染厌氧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厌氧菌的分离与鉴定厌氧环境的指示二、常见厌氧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艰难梭菌厌氧球菌无芽胞厌氧菌厌氧菌概述一大群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

G+有芽胞的梭菌:有芽胞,抵抗力强,广泛存在,可出芽繁殖,产生多种外毒素,引起严重疾病。

G+/G-无芽胞的球菌与杆菌:人体正常菌群,可存在于口腔、肠道、上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

致病性属条件致病性的内源性感染。

厌氧菌概述——分类《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分类标准:无芽胞厌氧菌有40多个菌属,300多个菌种和亚种;而有芽胞的厌氧菌只有梭菌属,包括130个种。

据耐氧性分类(1)专性厌氧菌:是指在降低氧分压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

又分为极度厌氧菌(氧分压<0.5%,空气中暴露10min致死,如丁酸弧菌)和中度厌氧菌(氧分压为2%~8%,空气中暴露60~90min能生存,如大多数人类致病厌氧菌)。

(2)微需氧菌:能在含5%~10%CO2空气中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如弯曲菌属。

(3)耐氧菌:其耐氧程度刚好能在新鲜配制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

一旦生长,暴露数小时仍不死亡,如第三梭菌、溶组织梭菌。

厌氧菌概述——临床意义及感染感染类型外源性感染:梭状芽胞杆菌属引起的感染。

内源性感染:无芽胞厌氧菌大多数是人体正常菌群,属于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感染,一般不在人群中传播。

感染的危险因素:组织缺氧缺血;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某些手术及创伤易发生厌氧菌感染;长期应用某些抗菌药物;深部需氧菌感染。

感染的临床指征:感染局部产生大量气体;多发生在黏膜附近;深部外伤后继发感染;分泌物有恶臭或为暗红色;常见于长期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镜检有细菌,常规培养阴性。

厌氧菌概述——标本的采集与送检重要原则:标本绝对不能被正常菌群所污染;应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适宜标本血液、骨髓、脑脊液、关节液、心包液、胸腔积液、腹腔液、胆汁、由活检或尸体解剖获得的组织标本、深部脓肿抽取物、经环甲膜以下或肺穿刺抽取的肺渗出物、后穹窿穿刺抽取的盆腔渗出液及无菌套管抽取的宫腔内容物、膀胱穿刺液及其它组织穿刺液等不宜标本鼻咽拭子、齿龈拭子、直肠拭子、喀出的痰液、自然排出的尿液和导出的尿液、流出的脓液、接近皮肤或黏膜的分泌物、阴道分泌物、胃和小肠内容物、粪便(艰难梭菌除外)等厌氧菌概述——标本的采集与送检采集多采用针筒抽取、穿刺等,应严格无菌操作,严禁接触空气。

厌氧菌及检验

厌氧菌及检验

二、厌氧菌感染
(一)厌氧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厌氧菌与需氧菌一起组成了人体的 正常菌群。人体许多部位厌氧菌在种类 和数量上远多于需氧菌,如在结肠中 99%的细菌都是厌氧菌。 临床厌氧菌感染中,由正常菌群的 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最为多见。
常见厌氧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主要菌属
芽胞厌氧菌 梭菌属 无芽胞厌氧菌 革兰阳性杆菌 丙酸杆菌属 双歧杆菌属 乳杆菌属 优杆菌属 放线菌属 革兰阴性杆菌 类杆菌属 普雷沃菌属 紫单胞菌属 梭杆菌属 革兰阳性球菌 消化球菌属 消化链球菌属 革兰阴性球菌 韦荣菌属 0 + + + +- + + + + + ++ ++ ++ ++ +- +- ++ ++ 0 0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 0 + 0 0 +- +- += + + + ++ +- ++ ++ ++ + +- 0 +- 0 0 +- +- ++ +- 0 0 0 ++ +- +-
5. 厌氧袋运送法
6. 棉拭运送法 (略) 应在20~30min内处理完毕,最迟 不超过2h,防止标本中兼性厌氧菌过 度生长,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如不能 及时接种,应将标本保存于室温(因 冷藏对厌氧菌有害气味 直接涂片 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接种非选择性及选择性培养基)
(二)厌氧菌感染的原因 1. 局部组织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 如血 管损伤、烧伤、动脉硬化、肿瘤压迫、组织 坏死等,可造成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使 Eh降低;此外,大面积外伤伴有需氧菌感 染消耗了氧,为厌氧菌感染提供了条件。 2 .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如接受免疫抑制 剂、放疗或化疗的患者;糖尿病、慢性肝、 肾疾病病人及老人、婴幼儿、早产儿等,因 免疫力下降易併发厌氧菌感染。

厌氧型细菌及检验共50页文档

厌氧型细菌及检验共50页文档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厌氧型细菌及检验
Hale Waihona Puke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厌氧菌检验实验报告

厌氧菌检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厌氧菌的生长特性及其检验方法。

2. 掌握厌氧菌分离纯化的基本操作。

3. 学会运用生化反应和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对厌氧菌进行鉴定。

二、实验原理厌氧菌是一类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下生长繁殖的微生物。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厌氧技术模拟厌氧环境,可以使厌氧菌生长繁殖,从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

三、实验材料1. 厌氧菌培养箱2. 厌氧菌培养基:庖肉培养基、疱肉消化汤、疱肉琼脂平板等3. 实验器材:无菌接种环、无菌试管、无菌吸管、显微镜、酒精灯、培养皿等4. 实验试剂:5%氢氧化钠、95%乙醇、1%结晶紫溶液、革兰氏染色液等四、实验步骤1. 培养基制备a. 将庖肉培养基、疱肉消化汤和疱肉琼脂平板按照说明书进行制备。

b. 将制备好的培养基在厌氧条件下进行高压灭菌。

2. 样品接种a. 将待检样品接种于疱肉消化汤中,进行初步培养。

b. 将培养后的疱肉消化汤接种于庖肉琼脂平板上,进行分离纯化。

3. 厌氧培养a. 将接种好的庖肉琼脂平板放入厌氧培养箱中,在37℃条件下培养48小时。

b. 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记录菌落特征。

4. 菌落形态观察a. 取少量菌落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

b. 在显微镜下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结果,初步判断菌属。

5. 生化反应鉴定a. 对分离纯化的厌氧菌进行糖发酵试验、氧化酶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等生化反应。

b. 根据生化反应结果,进一步鉴定菌属。

6. 显微镜观察a. 对分离纯化的厌氧菌进行涂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

b. 观察菌体形态、排列方式等特征,辅助鉴定菌属。

五、实验结果1. 厌氧菌在庖肉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形成灰白色、湿润、边缘不整齐的菌落。

2. 革兰氏染色结果显示,部分菌落为革兰氏阳性,部分菌落为革兰氏阴性。

3. 生化反应结果显示,部分菌落发酵葡萄糖,部分菌落不发酵葡萄糖;氧化酶试验和过氧化氢酶试验结果均为阳性。

4. 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部分菌落为革兰氏阳性球菌,部分菌落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厌氧性细菌-精选文档

厌氧性细菌-精选文档
注意正确标本采集部位,严格无菌操 作,避免与空气接触,采集后立即送检。
思考题
1、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是什么? 2、试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物质,致病
机理及特异性防治原则? 3、简述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的致
病性? 4、试述厌氧菌的分布、分类及共性?
) “和而不同”,多元发展。近年来 ,中医 药在防 治非典 、禽流 感和艾 滋病方 面发挥 的独特 作用也 证实了 二者的 有机结 合,具 有肯定 的临床 疗效。 编辑本段东西方医学交融(df高血压958心脏 病983u6糖尿 病87fr)
(2)婴儿肉毒病:1岁以下婴儿食入肉毒 梭菌污染的食物(如蜂蜜)后引起。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主要寄生于人体内,尤其口腔、肠 道、阴道内最多,占正常菌群的90%。 一、致病性: 1、致病物质:荚膜、菌毛、侵袭性酶、内 毒素等。
2、致病条件: (1)寄居部位改变。 (2)菌群失调。 (3)机体免疫力降低。 (4)局部组织厌氧微环境。
3、血平板上有双层溶血环,内层为完全 溶血,外层为不完全溶血。
4、肉渣培养基中,不分解肉渣呈粉红色。
5、汹涌发酵:在牛奶培养基中分解乳糖 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气势凶 猛,称为汹涌发酵。
(二)致病性: 本菌分为A、B、C、D、E五型。
1、致病因素: (1)侵袭性酶: (2)荚膜:
CT!阳性者应用脱敏注射法。 原则:早期,足量创,大剂量青霉素等。
二、产气荚膜梭菌:
是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气性坏 疽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感染,以局部组织 坏死、恶臭、水肿、气肿、中毒为特征。 常由几种病原菌混和感染。
(一)生物学性状:
1、 G+粗大杆菌,可形成荚膜。 2、芽胞卵圆形,位于菌体次极端,不大 于菌体。

17章 厌氧性细菌检验

17章 厌氧性细菌检验
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微生物学检验
• 分离培养 • PCR毒素鉴定 • 质谱方法 • VIDAS检测细菌AB毒素
第三节 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第三节 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non-spore-forming anaerobic gram-negative bacilli)的有
肉毒梭菌
• 芽胞椭圆形,粗于菌体,位于次极端,呈汤匙状或网球拍状 • 神经毒素分A~G 7个型,各型毒素只能被同型抗毒素中和 • 肉毒毒素不耐热,煮沸1分钟即可被破坏
致病性
• 致病物质 – 肉毒毒素 剧毒(对人致死量为0.1µg)
• 食物中毒
– 进食污染食物(多为罐头、肉制品、豆制品)发生食 物中毒--食入毒素
3~10:1 1:1 10:1 1:1 1:1 1,000:1
103-5/g 10:1 109-10/ ml 5:1
常见厌氧菌 丙酸杆菌,梭状芽孢杆菌 丙酸杆菌
韦荣球菌,普雷沃菌,卟啉单胞菌, 消化链球菌,拟杆菌(脆弱拟杆菌 除外),真杆菌 同牙垢 同牙垢 同牙垢 乳杆菌 厌氧链球菌,乳杆菌
拟杆菌,梭杆菌,真杆菌,双歧杆 菌,厌氧球菌 梭杆菌
• 严格厌氧,在血琼脂平板上,48h培养后,菌落直径3~5mm, 圆形,略凸起,白色或淡黄色、不透明、边缘不整齐、表面 粗糙。在CCFA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见黄绿色 荧光
致病性
• 产生A、B两种毒素
– A毒素为肠毒素,能使肠壁出血坏死,液体积蓄 – B毒素为细胞毒素,能直接损伤肠壁细胞,造成伪膜性结
• 对氧敏感的破伤风溶血毒素(tetanolysin) • 质粒编码的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考点概念及分类厌氧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厌氧菌的别离与鉴定〔内容讲解〕一、厌氧菌概述概念:一大群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

生物学分类:主要厌氧菌的分类如以下列图:厌氧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正常人的肠道、口腔、阴道等处均有大量的厌氧菌寄居。

厌氧菌与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共同组成人体的正常菌群,其中绝大多数为无芽胞厌氧菌,最多的是类杆菌。

二、厌氧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注意:标本绝对不能被正常菌群所污染;应尽量预防接触空气。

1.采集〔不同部位采纳不同采集方法〕标本来源搜集方法封闭性脓肿针管抽取妇女生殖道后穹窿穿刺抽取下呼吸道分泌物肺穿刺术胸腔胸腔穿刺术窦道、子宫腔、深部创伤用静脉注射的塑料导管穿入感染部位抽吸组织无菌外科切开尿道膀胱穿刺术标本送到实验室,应在20~30分钟内处理完毕,不超过2h。

如不能及时接种,可将标本置室温保存。

〔1〕针筒运送;〔2〕无菌小瓶运送;〔3〕棉拭子运送;〔4〕厌氧罐或厌氧袋运送。

三、厌氧菌的别离与鉴定〔一〕直接镜检依据形态和染色性,结合标本性状与气味,初步对标本中可能有的细菌作出估量。

菌名革兰染色形态及其他特征脆弱类杆菌G-b 两端钝圆,着色深,中间色浅且不均匀,且有气泡,长短不一产黑素普雷沃菌G-b多形性,长短不一,有浓染和空泡,无鞭毛和芽胞。

标本有恶臭,琥珀味,紫外线照耀发红色荧光具核梭杆菌G-b 菌体细长,两头尖,紫色颗粒菌体长轴成双排列,标本有丁酸味坏死梭杆菌G-b 高度多形性,长短不一,菌体中部膨胀呈圆球形韦荣球菌G-c 极小的革兰阴性球菌消化链球菌G+c 革兰阳性呈链状的小球菌乳酸杆菌G+b 细长,有时多形性,呈单、双、短链或栅状排列痤疮丙酸杆菌G+b排列特别呈X、Y、V或栅状,标本有丙酸气味双歧杆菌G+b 多形性,有分支呈Y、V形成棒状,标本有醋酸气味放线菌G+b 分支呈棒状、X、Y、V或栅状,脓汁中得黄色颗粒,有琥珀酸味破伤风杆菌G+b 细长、梭形或鼓槌形,有芽胞,有周鞭毛产气荚膜梭菌G+b 粗大杆菌,呈单或双排列,有芽胞,有荚膜困难梭菌G+b 粗长杆菌,有芽胞,有鞭毛,近来觉察有荚膜〔二〕别离培养主要分初代培养和次代培养两个阶段,初代培养的一般原则是:〔1〕先将标本涂片染色直接镜检,指导培养基的选择;〔2〕尽量选用在厌氧菌中覆盖面宽的非选择性培养基;〔3〕最好多项选择1~2种覆盖面不同的选择性培养基;〔4〕尽量保证培养基新奇;〔5〕要考虑到微需氧菌存在的可能。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七章_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七章_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第十七章厌氧性细菌及检验本章内容一、概述厌氧菌的分类厌氧菌的临床意义厌氧菌感染厌氧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厌氧菌的分离与鉴定厌氧环境的指示二、常见厌氧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艰难梭菌厌氧球菌无芽胞厌氧菌厌氧菌概述一大群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

G+有芽胞的梭菌:有芽胞,抵抗力强,广泛存在,可出芽繁殖,产生多种外毒素,引起严重疾病。

G+/G-无芽胞的球菌与杆菌:人体正常菌群,可存在于口腔、肠道、上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

致病性属条件致病性的内源性感染。

厌氧菌概述——分类《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分类标准:无芽胞厌氧菌有40多个菌属,300多个菌种和亚种;而有芽胞的厌氧菌只有梭菌属,包括130个种。

据耐氧性分类(1)专性厌氧菌:是指在降低氧分压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

又分为极度厌氧菌(氧分压<0.5%,空气中暴露10min致死,如丁酸弧菌)和中度厌氧菌(氧分压为2%~8%,空气中暴露60~90min能生存,如大多数人类致病厌氧菌)。

(2)微需氧菌:能在含5%~10%CO2空气中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如弯曲菌属。

(3)耐氧菌:其耐氧程度刚好能在新鲜配制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

一旦生长,暴露数小时仍不死亡,如第三梭菌、溶组织梭菌。

厌氧菌概述——临床意义及感染感染类型外源性感染:梭状芽胞杆菌属引起的感染。

内源性感染:无芽胞厌氧菌大多数是人体正常菌群,属于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感染,一般不在人群中传播。

感染的危险因素:组织缺氧缺血;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某些手术及创伤易发生厌氧菌感染;长期应用某些抗菌药物;深部需氧菌感染。

感染的临床指征:感染局部产生大量气体;多发生在黏膜附近;深部外伤后继发感染;分泌物有恶臭或为暗红色;常见于长期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镜检有细菌,常规培养阴性。

厌氧菌概述——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厌氧菌概述——标本的采集与送检采集多采用针筒抽取、穿刺等,应严格无菌操作,严禁接触空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