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高考复习)

合集下载

化学键的极性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化学键的极性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化学键的极性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的结合力,它对于分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

化学键可以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决定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极性键极性键是指原子之间由于电负性差异而形成的化学键。

在化学键中,当一个原子的电负性高于另一个原子时,就形成了极性键。

极性键通过电子的偏离使得分子中的正负电荷分布不均匀。

1. 极性键的特点极性键通常由非金属原子和金属原子或者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

在极性键中,具有较高电负性的原子通常被称为负极,而具有较低电负性的原子则被称为正极。

极性键的形成导致分子中形成偏离电荷,使得一个部分带正电荷,而另一个部分带负电荷。

2. 极性键的影响极性键的存在影响分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由于分子中电荷分布不均匀,极性键使得分子具有极性。

极性分子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因为它们能够与极性溶剂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此外,极性键也影响分子的沸点、熔点和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

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指不同分子之间由于电荷和形状而产生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决定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的速率。

主要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和离子间相互作用力。

1.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是由于电子在分子中的运动引起的瞬时偶极子的形成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范德华力较弱且随着原子间距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范德华力对于气体和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质溶解度起着重要作用。

2. 氢键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通常出现在含有氢原子的分子中。

氢键由于氢原子与拥有高电负性的原子(通常是氮、氧和氟)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

氢键通常比其他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更强,对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离子间相互作用力离子间相互作用力是由带正电荷的离子与带负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离子间相互作用力对于离子化合物的稳定性和溶解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结论化学键的极性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考点49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聚焦与凝萃1.掌握分子间作用力的本质及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区别;2.掌握影响分子间作用力的因素,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3.了解氢键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解读与打通常规考点1.化学键分类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X —Y 非极性(共价)键:X —X 2.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物分子内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分子内化学键的形成。

3.分子间作用力(1)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2)特点①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②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度,而化学键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③存在于由共价键形成的多数共价化合物和绝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之间,如CH 4、O 2、Ne 等。

(3)规律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例如:熔、沸点:HCl<HBr<HI ,I 2>Br 2>Cl 2>F 2,Rn >Xe >Kr >Ar >Ne >He 。

4.氢键(1)定义:分子间存在的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

(2)形成条件:除H 外,形成氢键的原子通常是O 、F 、N 。

(3)存在:氢键存在广泛,如蛋白质分子、醇、羧酸分子、H 2O 、NH 3、HF 等分子之间。

分子间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特别提醒:(1)氢键不是化学键,是介于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之间的一种作用力。

(2)氢键、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等。

隐性考点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①某些氢化物分子存在氢键,如H 2O 、NH 3,HF 等,会使同族氢化物沸点反常,如H 2O>H 2Te>H 2Se>H 2S 。

②当氢键存在于分子内时,它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与分子间氢键对物质性质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第2节第2课时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等电子原理鲁科3鲁科高二3化学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第2节第2课时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等电子原理鲁科3鲁科高二3化学

12/11/2021
第十八页,共五十一页。
相关
(xiāngguā
12/11/2021
第十九页,共五十一页。
例1 利用(lìyòng)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1)H2Se_______________;(2)OF2________________; (3)BCl3_______________;(4)PCl3________________; (5)SiCl4_______________;(6)SO2________________。
(1)CO、CN-与
[C≡N]-
12/11/2021
互为等电子体,CO的结构式为 N2 。
第十页,共五十一页。
,CN-的结构式为 C≡O
答案(dá
(2)CS2与 CO2 互为等电子(diànzǐ)体,CS2的结构式为S==C==S,C原子的杂化类型
为 sp,1 分子空间构型为
直线(zhíx。iàn)形
解题(jiě tí)反 思
12/11/2021
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一页。
二、等电子原理(yuánlǐ)及应用
1.判断方法 化学通式相同且价电子总数(zǒngshù)相等的分子或离子。 2.应用
等电子体的许多性质是相近的,空间构型是相同的。利用等电子体可以:
(1)判断一些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2)利用等电子体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制造新材料; (3)利用等电子原理针对某物质找等电子体。
价电子对数
价电子对的空间构型
2
直线形
3
三角形
4
四面体
这样已知价电子对的数目(shùmù),就可以确定它们的空间构型。
12/11/2021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键是分子内部原子与原子之间的作用力,如共价键和离子键(又称盐键),这是一种相当强的作用力,键能一般在每摩尔一百多千焦(几十千卡)以上。

除了高度分散的气体分子之外,分子间也存在一定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较弱,要比键能小一个数量级。

分子间的作用力本质上大都是静电作用力,主要有以下几种:
1.偶极-偶极作用力。

这种力产生于具有永久偶极的极性分子之间。

2.范德华力:非极性分子内由于电子运动的某一瞬间,分子内部的电荷分布可能不均匀,从而产生一个很小的暂时偶极,这个暂时偶极又可影响其周围分子也产生暂时偶极。

暂时偶极虽然会很快消失,但它又不断出现,因此总的结果是在非极性分子间产生一种极弱的引力,这种引力就是范德华力。

范德华力作用范围较小,只有分子间非常接近时才起作用。

3.氢键:当氢原子与一个原子半径较小,电负性很强并带未共用电子对的原子Y(主要是F、O、N)结合时,由于Y原子有极强的拉电子作用,使得H-Y间电子云主要集中在Y一端,而使氢显部分正电,Y显部分负电。

结果,带部分正电荷的氢原子,受另一分子中电负性强,带部分负电的Y原子的静电吸引,这种分子间的作用力叫氢键。

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中最强的,实际上它也是偶极-偶极作用力。

4.疏水相互作用:这种分子间的作用力并不是疏水基团之间有吸引力的缘故,而是疏水基团或疏水侧链要避开水而被迫接近引起的。

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的区别

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的区别

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的区别稿子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这俩家伙的区别。

你知道吗?化学键那可是分子内部原子之间的“强力胶”,紧紧地把原子们绑在一起,让它们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就好像是一家人,亲密无间,不离不弃。

化学键就像是一场坚定的爱情,坚不可摧,决定了分子的本质和特性。

比如说水分子里氢和氧靠化学键结合,这性质多稳定呀。

分子间作用力呢,更像是朋友间的偶尔帮忙,有它,物质的状态会有点变化。

比如从气态到液态,就是分子间作用力在起作用。

化学键的种类也不少,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分子间作用力呢,常见的有范德华力和氢键。

总的来说,化学键是分子内部的“铁关系”,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之间的“友情客串”。

这下你能分清它们了不?稿子二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好好唠唠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到底有啥不一样。

先说化学键,这就好比是分子内部的“生死之交”,那关系,杠杠的!原子们靠着化学键紧紧相拥,谁也别想轻易把它们分开。

分子间作用力呢,就像是分子之间的“点头之交”,关系比较淡,轻轻一推可能就散了。

你想想,化学键决定了分子的种类和性质,就像人的性格一样,天生就定了。

比如说氧气分子,氧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决定了它就是氧气,这是改不了的。

可分子间作用力呢,只是影响分子聚在一起的状态。

比如水变成水蒸气,就是分子间作用力变弱了,分子们撒欢跑开了。

化学键的力量那叫一个强大,不是一般力量能打破的。

分子间作用力就显得弱小多啦,稍微给点能量就能克服。

再打个比方,化学键是坚固的城堡,分子间作用力就是城堡周围的篱笆。

所以呀,别把它们弄混啦,它们在化学世界里可是各有各的角色和作用哟!怎么样,是不是有点清楚啦?。

高考化学一轮必刷题 专题20 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必刷题 专题20 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含答案解析)

专题20 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K2O2B.NaOH C.MgCl2D.H2O22.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键断裂或生成的是()A.金刚石转化为石墨B.氯化钠晶体溶于水C.HCl溶于水D.碘升华3.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①MgCl2②Na2O2③KOH ④CO2⑤NaClO ⑥H2SO4⑦NH3·H2OA.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⑤⑥4.下列电子式或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NH4+B.CCl4C.MgCl2D.5.下列关于电子式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CCl4的电子式为B.CaCl2的电子式C.由氨气的电子式可知,每个氨气分子含有8个电子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6.下列电子式或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B.C.D.7.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H5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B.NH5的熔沸点高于NH3C.NH5固体投入少量水中,可产生两种气体D.0.1 mol NH5中含有0.5 mol N—H键8.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合作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晶体,且有良好的超导性,下列K3C60的组成和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A.K3C60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B.1molK3C60中含有的离子键的数目为63×6.02×1023C.K3C60的摩尔质量是837D.该物质的化学式为KC209.过氧化氢(H2O2)溶液俗称双氧水,医疗上常用3%的双氧水进行伤口消毒。

H2O2能与SO2反应生成H2SO4, H2O2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2O2的结构式为H—O—O—HB.H2O2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C.与SO2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 H2O2=2H++SO42-D.H2O2与SO2反应过程中有共价键断裂,同时有共价键和离子键形成10.1999年曾报导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只含有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B.其中只含有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C.其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是离子化合物D.以上说法都不对11.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化学键的极性与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键的极性与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键的极性与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是指原子间通过电荷吸引力或电子共享而形成的化学连接。

在化学键中,极性表示着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电荷分布不均匀,导致了化学键的极性。

而分子间作用力则是指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力量。

本文将探讨化学键的极性以及它们对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

一、化学键的极性
化学键的极性是指化学键中的电子在原子或分子中的分布情况。

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化学键极性: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

1. 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是由于两个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而产生的。

电负性是指原子或分子吸引和保持共有电子对的能力。

在极性共价键中,电子倾向于被电负性较高的原子吸引,使该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而较低电负性的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

这种不均匀分布的电荷使得极性共价键中的原子具有一定的极性。

例如,在氟气分子中,氟原子的电负性远高于氢原子,因此共价键中的电子更靠近氟原子,使氟原子部分带负电荷,氢原子部分带正电荷,形成极性共价键。

2. 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于电荷吸引而形成的化学键。

当两个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非常大时,电子会完全转移,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
的阴离子。

离子键在晶体中排列成一个三维阵列,相互之间通过离子间作用力结合。

2.1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

2.1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

4、离子的结构特征
(1)离子的电荷
(2)离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主族元素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般与稀有气 体相同,比较稳定
2电子构型1s2 8电子构型 ns2np6
过渡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比较复杂,
Fe2+ 3d6
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并不都与稀有气体相同。
(3)离子的半径
(1)阴离子的半径大于相应的原子半径
HCl、H2O、 NH3 等
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区别与联系
概念
键的极性
分子的极性
含义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H H﹕C﹕H
H H ··O ··O··H
--
Cl-Cl (单键)
H-Br N≡N (叁键)
H H-C -H
H H-O-O-H
次氯酸的电子式或结构式错误的是( A D)
﹕﹕ ﹕﹕ ﹕ ﹕﹕ ﹕ ﹕ ﹕﹕ ﹕
(A) H﹕Cl O (C) H-O-Cl
﹕﹕
(B) H﹕ O Cl (D) H+ [﹕Cl O ]-
如:NH4+
.HΧ H .Χ NΧ. : H+
H
[ ] .HΧ
+
H .Χ NΧ. : H
H
配位键的形成条件:
成键原子中的一个原子的价电子层有孤 对电子(为成建的电子对)。
另一个原子的价电子层有可接受孤对电 子的空轨道。
3、共价键的参数 (1)键长:指成键两原子核之间的距离
共价键 CC CH CN CO CF
极性分子
如:HCl、H2O、NH3、HF SO2
非极性分子
因为分子空间构型对称, 如:CH4 CO2
常见分子的构型及其分子的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组一
归纳总结
1
题组二
2
3
题组三
4
5
(1)在分子中,有的只存在极性键,如 HCl、NH3 等,有的只存在 非极性键,如 N2、H2 等,有的既存在极性键又存在非极性键, 如 H2O2、C2H4 等;有的不存在化学键,如稀有气体分子。 (2)在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有的存在极性共价键,如 NaOH、Na2SO4 等;有的存在非极性键,如 Na2O2、CaC2 等。 (3)通过物质的结构式,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断键的种类及数目;判 断成键方式时,需掌握:共价单键全为 σ 键,双键中有一个 σ 键 和一个 π 键,叁键中有一个 σ 键和两个 π 键。
考点一
共价键
考点二 分子结 构与性 质 考点三
分子的立体结构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探究高考 练出高分
明确考向
I
考点一
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 (电子云的重叠 )。
。 类型
1.本质 在原子之间形成 2.特征 具有 3.分类 分类依据 形成共价键 的原子轨道 重叠方式 电子云“ 头碰头 重叠 电子云“ 肩并肩 重叠 ” ”
② (1)只存在非极性键的分子是__________ ;既存在非极性键又存 ⑤⑩ 在 极 性 键 的 分 子 是 __________ ;只存在极性键的分子是 ①③⑨ 。 __________ ①③⑤ , 存 在 叁 键 的 分 子 是 (2) 只 存 在 单 键 的 分 子 是 __________ ② ⑨ __________ ,只存在双键的分子是 __________ ,既存在单键又 ⑩ 存在双键的分子是__________ 。
题组一 题组二
1
题组二
2
3
题组三
4
5
键参数的应用
2.结合事实判断 CO 和 N2 相对更活泼的是 ______________, 试用下表中的键能数据解释其相对更活泼的原因:______。 CO 键能(kJ· mol 1)

C—O 357.7 N—N

C==O 798.9 N==N 418.4
C≡ O 1 071.9 N≡ N 941.7
答案 CO
-1
断开 CO 分子的第一个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273.0 kJ· mol-1)比 断开 N2 分子的第一个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523.3 kJ· mol-1)小
题组一
1
题组二
2
3
解析
题组三
4
5
3.NH3 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 形,而不是正三角形的平面结 构,解释该事实的充分理由是 ( A.NH3 分子是极性分子 B.分子内 3 个 N—H 键的键长相 等,键角相等 C.NH3 分子内 3 个 N—H 键的键 长相等,3 个键角都等于 107° D.NH3 分子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个 N—H 键的键 长相等,3 个键角都等于 120° )
化学
鲁科版
第12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第2讲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考纲要求] 1.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 分子的某些性质。 2.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 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4.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 物质。
饱和性 和 方向性
σ 键 π 键
形成共价键的电 子对是否偏移 原子间共用电子 对的数目
极性 键 非极性 键
共用电子对发生 偏移 共用电子对不发生 偏移 原子间有 一对 共用电子对 原子间有 两对 共用电子对 原子间有 三对 共用电子对
单 键
双 键 叁 键
特别提醒 (1)只有两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不大时,才能形成共用电 子对,形成共价键,当两原子的电负性相差很大(大于 1.7)时,不 会形成共用电子对,这时形成离子键。
2.根据价键理论分析氮气分子中的成键情况。
答案 氮原子各自用三个 p 轨道分别跟另一个氮原子 形成一个 σ 键和两个 π 键。
题组一
1
题组二
2
3
题组三
4
5
题组一 题组一
1
题组二
2
3
题组三
4
5
用分类思想突破化学键的类别
1. 在下列物质中:①HCl 、②N2 、③NH3 、④Na2O2 、⑤H2O2 、 ⑥NH4Cl、⑦NaOH、⑧Ar、⑨CO2、⑩C2H4
(2)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原子间 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
4.键参数 (1)概念
键能
键长
键角
(2)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①键能越 大 ,键长越 短 ,分子越稳定。 ②
稳定性 立体构型
5.等电子原理 原子总数 相同, 价电子总数 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 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 相似 ,如 CO 和 N2 。
N2 键能(kJ· mol 1)
154.8
题组一
1
题组二
2
3
题组三
4
5
解析
由断开 CO 分子的第一个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
-1 -1
[(1 071.9-798.9) kJ· mol =273.0 kJ· mol ]比断开 N2 分子 的第一个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 [(941.7 - 418.4) kJ· mol - 1 = 523.3 kJ· mol ]小,可知 CO 相对更活泼。
深度思考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共价键的成键原子只能是非金属原子 (2)在任何情况下,都是 σ 键比 π 键强度大 (3)在所有分子中都存在化学键 (4)H2 分子中的共价键不具有方向性 (5)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无关 (× ) (× ) (× ) (√ ) (√ )
(6)σ 键比 π 键的电子云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 ) (7)s­s σ 键与 s­p σ 键的电子云形状对称性相同 (8)碳碳双键的键能是碳碳单键键能的 2 倍 (9)σ 键能单独形成,而 π 键一定不能单独形成 (√ ) (× ) (√ )
(10)σ 键可以绕键轴旋转, π 键一定不能绕键轴旋转 (√ )
题组一
1
题组二
2
3
题组三
4
5
①③⑤ (3)只存在 σ 键的分子是__________ ,既存在 σ 键又存在 ②⑨⑩ π 键的分子是__________ 。
⑧ (4)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___ 。
⑥⑦ (5)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 ;既存在 ④ 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