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易用错的成语(九).doc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考前备考锦囊易混淆四字成语辨析(通用)

中考语文考前备考锦囊易混淆四字成语辨析(通用)

易混淆四字成语辨析1. 别具匠心别出心裁别具匠心——指文学或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别出心裁——侧重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1)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古寺,那别具匠心的建筑,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2) 这间利用宝特瓶盖成的休闲屋,以它别出心裁的设计夺得金牌。

2. 五光十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强调色彩鲜艳,样式繁多。

五彩缤纷——强调色彩的繁多艳丽。

(1) 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会场上的展品五光十色,琳琅满目。

(2) 五彩缤纷的灯挂满树梢,充满了节日的气息。

3. 随心所欲随机应变随心所欲——强调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随机应变——突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灵活应对。

(1) 我们不能时时都随心所欲,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控制自己的情绪。

(2) 由于发言人临时缺席会议,会长就随机应变换了个话题。

4.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时神态从容不迫。

夸夸其谈——指说话的内容不切合实际。

(1) 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2) 夸夸其谈之人总是行动最少之人。

5. 变化多端变化无常变幻莫测变化多端——突出变化的多而大。

变化无常——强调变化的无规律性。

变幻莫测——突出不可预料性。

(1) 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的像羽毛,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鱼鳞,还有的像高耸的宝塔。

(2) 他这人总是变化无常,一会生气,一会开心。

(3) 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6. 融会贯通融为一体融会贯通——侧重指把知识、道理融合了之后还能够从中有所领悟。

融为一体——指事物融合为一个整体,彼此不分。

(1) 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2) 湖面平静,水清见底,山光水色融为一体,洁白一片,仿佛置身于仙境之间,流连忘返。

7. 风餐露宿风尘仆仆风雪载途风餐露宿——形容野外工作生活的艰辛。

风尘仆仆——指人经长途跋涉后劳累的样子。

中考语文须掌握的成语俗语及易用错的成语

中考语文须掌握的成语俗语及易用错的成语

中考语文须掌握的成语俗语及易用错的成语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3.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5. 故弄玄虚: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

这里指神秘的意思。

6.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8.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9.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

沸:水开。

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10. 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

度:这里是考虑的意思。

28.碌碌无为:平庸,没有特殊能力。

31.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十分珍惜。

敝:破旧。

珍:贵重爱惜。

32.幕天席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34.弹指而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弹一下手指头就过了很多年。

38.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耳聋的人也能听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聩:耳聋。

40.溘然长逝:突然死去。

43.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44.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它的。

45.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46.雍容典雅:形容文雅大方,优美而不粗俗。

雍:和谐。

52.不无裨益:不是没有益处。

53.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54.孜孜不倦:勤勉地工作,不知疲倦。

55.无边无垠:宽阔没有边际。

垠:界限;边际。

57.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滋:生出。

6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63.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毛:指草木。

65.气势恢宏:形容气势极其雄伟。

恢宏:67.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涂:泥沼;炭:炭火。

69.安然无恙:平安无事,没有遭到损害。

恙:病。

71.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77.大事渲染:大力夸张形容。

事:作;渲染:绘画方法,引申为夸张形容的意思。

78.声名狼藉:形容名声坏到了极点。

狼藉:乱七八糟。

81.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82.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

比喻事情终止。

中考语文常见成语误用汇编(附词义解析、易错成语)

中考语文常见成语误用汇编(附词义解析、易错成语)

中考语文常见成语误用汇编(附词义解析、易错成语)01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完整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意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

因此,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同时必须准确理解成语中一些含有生僻义的关键语素,切忌粗枝大叶,一瞥而过,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实例展示:例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例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例3.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用法解析:例1中“文不加点”中的“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之意。

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是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例2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冲”是“要冲,交通要道”的意思,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

例3中的“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谣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多误作团结力量大。

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

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

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当成语运用回到其本意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

实例展示:例4.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例5.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例6.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例7.节日的秦淮河畔充满了喜庆气氛,灯红酒绿,十分热闹。

用法解析:例4中的“秦晋之好”是指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世代联姻,后专指两姓联姻,不能泛指友好关系。

中考语文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

中考语文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

中考语文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一、骑虎难下成语解析:骑虎难下,比喻境地困难,难以摆脱。

常见误用:有的人在写作文时,经常将“骑虎难下”用于描述一个人面对不同选择时的矛盾心理,这并非该成语的正确用法。

实际上,“骑虎难下”更多用来形容处境尴尬、难以摆脱的窘况,比如在工作当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就可以用“骑虎难下”来形容。

二、杯弓蛇影成语解析:杯弓蛇影,比喻因为害怕而产生的错觉。

常见误用: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会误用“杯弓蛇影”,把它用来描述一个人因过于紧张或恐惧而出现错觉。

实际上,“杯弓蛇影”更多用来形容因为过于惊恐而产生的错觉,比如在夜晚行走时,因为害怕而产生幻觉,看到杯子变成了蛇。

三、画蛇添足成语解析: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情,毫无必要。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画蛇添足”,它们把它用于描述做某事是否得当或注意力集中。

其实,“画蛇添足”更多用来形容做不必要的事情,比如写作业时,已经得出结论,但还继续添加无用的内容。

四、对牛弹琴成语解析: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误用“对牛弹琴”,将其用于描述对不感兴趣的人说话,以为是没有效果的。

实际上,“对牛弹琴”更多用来形容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就好比对牛说琴,没有意义。

五、杞人忧天成语解析:杞人忧天,比喻没有事儿却乱想。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将“杞人忧天”用于形容担心未来发生的事情,这是对成语的误用。

实际上,“杞人忧天”更多用来形容毫无根据的瞎担心,就像杞人担心天会塌下来一样没有根据。

六、半途而废成语解析:半途而废,比喻做了一半就停下来,不再继续进行下去。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将“半途而废”用于形容做事情中途出现了困难,导致无法坚持下去。

实际上,“半途而废”更多用来描述做一件事情中途没有坚持下去,而是懈怠了。

七、画龙点睛成语解析:画龙点睛,比喻在作品的后面加上重要的一笔,使之更加美好。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在作文中误用“画龙点睛”,认为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连接上下文的重要桥段。

中考语文 易混淆的词语(包括成语)辨析

中考语文 易混淆的词语(包括成语)辨析

易混淆的词语(包括成语)辨析1.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如:声明立场。

②声明的文告。

如:发表联合声明。

申明——郑重说明。

如:申明理由。

2.时势——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

如:时势造英雄。

时事——最近一段时间的国内外大事。

如:时事政治。

3.施行——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

如:《广告法》从即日起施行。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如:实行责任制。

4.实验——实地验证。

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试验——试探观察。

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5.不和——不和睦,侧重于关系处理得不好。

如:夫妻不和、家庭不和。

不合——合不来,侧重于性情不相投,不能相处。

如:我俩脾气不合。

6.查访——侧重于通过打听进行调查,其对象一般是与案情有关的人,其目的是弄清案情,为断案结案做准备。

如:查访有关人证物证。

察访——调查手段除访问之外,还有观察,也不限于对案情的调查,其调查对象自然要广泛得多。

如:经过长期察访,终于弄清了这一事件的真相。

7.处世——泛指人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

如:人心不古,处世不易。

处事——处理事务的意思,一般是指对具体事务的处理。

如:他处事不力。

8.出生——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

如:甲子年出生。

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属于(某阶层);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

如:工人出身。

9.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如:对本报告内容或外观的窜改属非法行为。

10.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

如:度过美好的春天(青春时代、岁月)。

渡过——常用于通过江河等,或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侧重于空间方面。

如:渡过难关。

11.恶运——侧重指坏的、带有凶险的运气。

如:交了恶运。

厄运——侧重指不幸的遭遇。

如:想不到他中年丧妻,遭此厄运。

12.遏制——侧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对象通常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

中考易错字字形辨析四字成语

中考易错字字形辨析四字成语

中考易错字字形辨析四字成语出人(头)地走(投)无路装(璜)门面众口(铄)金中流(砥)柱直(截)了当自(暴)自弃置若(罔)闻真知(灼)见张(皇)失措仗义(执)言责无旁(贷)再接再(厉)运筹帷(幄)欲盖弥(彰)营私舞(弊)(杳)无音信同仇敌(忾)投机(倒)把图穷匕(见)(蜕)化变质文过(饰)非无耻(澜)言相形见(绌)(销)声匿迹心浮气(躁)形(销)骨立修(葺)一新(休)养生息(喧)宾夺主(栩)栩如生(遐)思迩想一张一(弛)一(筹)莫展言简意(赅)(铤)而走险叹为观(止)世外桃(源)如法(炮)制(罄)竹难书轻歌(曼)舞前(倨)后恭迫不(及)待破(釜)沉舟披星(戴)月披肝(沥)胆(蓬)筚生辉(呕)心沥血奴颜(婢)膝弄巧成(拙)(黯)然失色按(部)就班白璧无(瑕)别出(心)裁病入膏(肓)并行不(悖)不(假)思索草(菅)人命层峦(叠)嶂缠绵悱(恻)陈词(滥)调(川)流不息(殚)精竭虑耳(濡)目染飞扬(跋)扈(奋)发图强蜂(拥)而至(釜)底抽薪富丽(皇)黄肝脑(涂)地感人肺(腑)膏(粱)子弟功亏一(篑)(诡)计多端海角天(涯)汗流(浃)背好高(骛)远和(蔼)可亲(哄)堂大笑怙恶不(悛)(焕)然一新积毁(销)骨(激)流勇退坚如(磐)石金榜(题)名金(碧)辉煌精神(涣)散苦心孤(诣)口干舌(燥)(滥)竽充数离经(叛)道礼(尚)往来(厉)兵秣马(励)精图治(燎)原烈火(流)芳百世流言(蜚)语龙盘虎(踞)碌(碌)无为落英(缤)纷貌(合)神离美玉无(瑕)明(辨)是非名列前(茅)明火(执)仗(铭)记不忘(模)糊不清(漠)不关心(墨)守成规目不交(睫)(恼)羞成怒凤冠霞(帔)(震)人心魄民生凋(敝)不(瘟)不火坐(享)其成前(仆)后继兵(荒)马乱融(会)贯通巾(帼)英雄日新月(异)背(井)离乡如(虹)气势空空如(也)淋漓尽(致)(弹)丸之地怨天(尤)人无可非(议)(孑)然一身直言不(讳)锋芒(毕)露(顾)名思义相反相(成)(适)得其反劳(逸)结合占了上(风)包罗万(象)轻而(易)举不可名(状)道貌(岸)然无精打(采)浮想联(翩)物(极)必反无可(置)疑(岌)(岌)可危人才(辈)出养尊处(优)受益(匪)浅不求(甚)解出类拔(萃)自(力)更生不可(救)药忧心(忡)(忡)孩(提)时代(蒸)(蒸)日上功不可(没)(至)关重要应(变)能力(姗)(姗)来迟(仁)至义尽(意)气用事余勇可(贾)永(葆)青年举(棋)不定无则加(勉)(贸)然行动(唉)声叹气针(砭)时弊当(务)之急(莘)(莘)学子(恬)不知耻(比)比皆是(韦)编三绝百孔千(疮)炉火纯(青)自(鸣)得意(盛)气凌人一本万(利)势均(力)敌悬梁刺(股)(冥)思苦想(蛛)丝马迹(权)宜之计老(生)常谈一(蹶)不振立(竿)见影大(器)晚成精兵(简)政委(曲)求全(绵)里藏针(和)盘托出举止安(详)大名(鼎)(鼎)立案侦(查)(沟)通南北纷至(沓)来(依)老卖老口密腹(剑)山(清)水秀不(即)不离一(泻)千里(嬉)笑怒骂滥(竽)充数卑躬(屈)膝(杞)人忧天(掉)以轻心发聋(振)聩惩前(毖)后坐地分(赃)乌(合)之众。

初中中考语文最易错的200个成语梳理(附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最易错的200个成语梳理(附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最易错的200个成语梳理(附答案)001、关怀倍至()002、随声附和()003、巧妆打扮()004、记忆尤新()005、挺而走险()006、融汇贯通()007、并行不背()008、略见一般()009、宽洪大量()010、无耻滥言()011、世外桃园()012、伶牙利齿()013、汗流夹背()014、轰堂大笑()015、名列前矛()016、备受青睐()017、挑拔事非()018、歪风斜气()019、默守成规()020、待价而估()021、走头无路()022、侯门似海()023、手屈一指()024、众口烁金()025、积毁消骨()026、行踪鬼密()027、出奇致胜()028、好高鹜远()029、杯盘狼藉()030、精兵减政()031、鼓惑人心()032、眼花瞭乱()033、披星带月()034、陈词烂调()035、消声匿迹()036、不省人事()037、振撼人心()038、插科打浑()039、绝然不同()040、要言不繁()041、层峦迭嶂()042、仗义直言()043、既往不究()044、委屈求全()045、明火执杖()046、迷天大罪()047、张慌失措()048、火势漫延()049、饱经苍桑()050、无精打彩()051、禁若寒蝉()052、真知卓见()053、谍谍不休()054、虚无飘渺()055、甘败下风()056、出类拔萃()057、蓬筚生辉()058、计日成功()059、谋取暴利()060、流览一遍()061、大学肆业()062、磬竹难书()063、相辅相成()064、好景不常()065、谈笑风声()066、请予接恰()067、沸反盈天()068、到处传颂()069、政权颠复()070、提心掉胆()071、无礼漫骂()072、言谈恢谐()073、冒然行事()074、很有俾益()075、按价赔尝()076、沾污名誉()077、图书装祯()078、大声急呼()079、山青水秀()080、战胜朝庭()081、民生凋蔽()082、旁证博引()083、水乳交溶()084、事必躬亲()085、应接不遐()086、违法造事()087、冒天下之大不违()088、共商国是()089、飞扬拔扈()090、分道扬镖()091、断烂朝报()092、厝火积薪()093、单精竭虑()094、嘻笑怒骂()095、喜皮笑脸()096、远大报负()097、各行其是()098、佩戴手饰()099、私下蹉商()100、誊写复印()101、璀灿夺目()102、德艺双磬()103、心头烦燥()104、皮肤皲裂()105、厉兵秣马()106、万里平筹()107、高潮叠起()108、惹事生非()109、群英汇萃()110、胸无城府()111、淹没无闻()112、徇私舞敝()113、沤心沥血()114、千锤百练()115、欢心鼓舞()116、声名雀起()117、长备不懈()118、引疚辞职()119、不容质疑()120、百战不怠()121、举止安祥()122、味同嚼腊()123、一张一驰()124、束之高搁()125、磨肩接踵()126、功亏一溃()127、果断决择()128、茅屋修茸()129、良晨美景()130、赋与使命()131、偷盗消脏()132、材料翔实()133、针贬时敝()134、频临破产()135、怵目惊心()136、金榜提名()137、若既若离()138、与日具增()139、棉里藏针()140、晓勇无敌()141、额首称庆()142、不循私情()143、剑拔驽张()144、粼次栉比()145、匪贻所思()146、残无人道()147、为虎作昌()148、鱼翁得利()149、呱呱堕地()150、一杯黄土()151、编篡字典()152、尚待商确()153、捉发难数()154、毕竟不同()155、勤能补绌()156、朴朔迷离()157、天翻地复()158、顶力相助()159、笑容可鞠()160、臵若往闻()161、面面相去()162、不记其数()163、咸口不言()164、遗笑大方()165、浑浑恶恶()166、烦文褥节()167、不径而走()168、矫柔造作()169、风声鹤泪()170、流言飞语()171、人情事故()172、堪误校正()173、园舞曲()174、九宵云外()175、工程峻工()176、卑恭屈膝()177、震聋发聩()178、巧夺天功()179、壁立千刃()180、焕然冰释()181、风糜一时()182、成绩蜚然()183、名门旺族()184、标新立意()185、工程剪彩()186、火中取粟()187、入不付出()188、张慌失措()189、蜂涌而来()190、销脏灭迹()191、一语破敌()192、严惩不怠()193、含辛如苦()194、买犊还珠()195、相反相承()196、粗制烂造()197、心心相映()198、一愁莫展()199、同仇敌慨()200、最后通谍()【答案】01、关怀备至 02、随声附和03、乔装打扮:装,改变服装、面貌;打扮,指化装。

中考语文总复习 知识清单八 常考易错成语集锦

中考语文总复习 知识清单八 常考易错成语集锦
不期而遇
意外相遇
没有事先约定
C(13个)
成语
关键词
易错提示
沧海桑田
世事变化大
不是“大海”和“农田”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
参差不齐
长短不齐好坏不一水平不一
不能形容意见
出类拔萃
品德才能超出同类
多用来形容人优秀
出神入化
技艺高超
多用来形容人的技艺
吹毛求疵
挑毛病
贬义词,表示故意找茬儿
蠢蠢欲动
准备进行攻击
策划破坏活动
高山仰止
对高尚品德的仰慕
与“遇到困难,停止前行”无关
刚毅不屈
刚强坚毅不屈服
褒义,多指英雄烈士
根深蒂固
根基深厚不可动摇
一般比喻思想顽固
耿耿于怀
积在心里难以排解
多指不愉快或令人牵挂的事情
各得其所
得到恰当安排
多指每个人都得到满足
光怪陆离
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与光线、陆地无关
刮目相看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多用于别人已有了显著的进步
具体而微
内容大体具备形状或规模较小
与“细节”无关
进退维谷
进退两难
多指抽象的无法摆脱的困境,不可用于登山
K(6个)
成语
关键词
易错提示
可歌可泣
使人感动
褒义,多用来指悲壮的事迹
苦心孤诣
苦心钻研煞费苦心
褒义
夸夸其谈
说话、写文章等不切实际
贬义,形容浮夸
空前绝后
非常突出独一无二
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
慷慨解囊
多用来形容人、马、车、船
鳞次栉比
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建筑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考语文易用错的成语(九)-
24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指日出的东方;桑榆:傍晚日影落在桑榆树梢,指黄昏。

比喻在这边失败了,在那边却得到了胜利。

243.失之交臂:交臂:擦肩而过。

形容当面错过机会。

244.师心自用;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并非指学习老师的方法来运用。

245.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属误用。

246.时乖命蹇(jian):时机不准,命运不好。

乖:不顾。

蹇:不顺利。

247.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使用时注意褒贬色彩。

248.食不果腹:吃不饱肚子。

形容生活贫困。

(正:饱;误:果品)
249.始作俑者:开始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

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韵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250.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一般作谓语。

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251.首鼠两端:形容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首鼠:犹豫,进退两难。

252.殊途同归:从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正:不同;误:特殊)
253.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鸟兽。

经常来的客人就不宰杀禽畜招待。

原意是常到别人家去就惹人讨厌。

后来形容事物经常见到,并不新奇。

254.数典忘祖:数说礼制掌故。

却把自己的祖先忘了。

比喻
忘本,现也用以指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255.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

比喻忘本。

现也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256.水落石出:事情的真像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257.硕大无朋:大得没有可以相比的。

形容巨大无比。

朋:比。

258.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以死刑也不能抵偿他的罪恶。

(正:罪恶;误:辜负)
259.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

强调主观目的。

260.素昧平生:指对某人一向不了解,彼此向来不认识。

昧:不明白,不了解。

平生:从来。

(多用于陌生人)
261.叹为观止: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主语是人。

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

观止:看到了止境。

262.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

(正:隐藏;误:韬略)
26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小路。

桃树、李树不必向人打招呼,树下自然走成一条道。

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264.醍醐灌顶: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输于人,使人彻底醒悟。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

265.天马行空:天马:神马。

马的奔腾如同腾空飞行。

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266.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话。

267.投桃报李: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268.投鼠忌器:想扔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东西。

比喻欲除恶而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269.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270.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注意方向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