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划分

合集下载

水稻的分类

水稻的分类

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1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

在生产上又分为秧田期和大(本)田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

2.1.2 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

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

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

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一般25?/FONT>50天之间。

2.1.3 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2.1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年份栽培,由于年际间都处于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早熟品种总是表现早熟,迟熟品种总是表现迟熟。

这种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支配。

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稻,全生育期100?/FONT>125天,中稻130?/FONT>150天,连作晚恼120?/FONT>140天,一季晚稻150?/FONT>170天,还可把早、中、迟熟稻中生育期长短差异划分为早、中、迟熟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可变性随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表现出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生育期延长,相反,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降低,生育期缩短;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季节里栽培表现出随播种季节推迟生育期缩短,播种季节提早其生育期延长。

水稻需水量及需水规律

水稻需水量及需水规律

水稻需水量及需水规律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水的需求量较大。

水稻需水量及其需水规律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水稻需水量和需水规律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稻需水量水稻作为水生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较高。

根据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量差异,可以将水稻的生育期划分为萌芽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等阶段。

1. 萌芽期:水稻在萌芽期主要依靠土壤中的水分满足生长需求。

在这个阶段,水稻对水分的需求量相对较小,一般为10-20毫米。

2. 分蘖期:随着水稻植株的逐渐生长,分蘖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

水稻在这个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一般为30-40毫米。

3. 拔节期:水稻在拔节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一般为40-60毫米。

4. 抽穗期:水稻在抽穗期开始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水分需求量较高,一般为60-80毫米。

5. 灌浆期:水稻在灌浆期是籽粒充实的关键时期,对水分的需求量最大,一般为80-100毫米。

6. 成熟期:水稻在成熟期开始进入收获期,此时对水分的需求量逐渐减少。

一般为40-60毫米。

二、水稻需水规律水稻需水规律是指水稻在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规律。

根据水稻需水规律,合理调控灌溉水量,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减少水资源浪费。

1. 萌芽期:水稻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土壤中的水分满足需求,因此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过湿。

2. 分蘖期:水稻在这个阶段植株逐渐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滋养。

灌溉时要注意避免积水,以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通气。

3. 拔节期:水稻在这个阶段开始形成穗粒,对水分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灌溉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过湿。

4. 抽穗期:水稻在这个阶段开始进入生殖生长阶段,需要充足的水分供给。

灌溉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

5. 灌浆期:水稻在这个阶段籽粒充实,对水分的需求最大。

灌溉时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以免影响籽粒的充实和产量的形成。

6. 成熟期:水稻在这个阶段开始进入收获期,对水分的需求逐渐减少。

水稻生物学特性—水稻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水稻生物学特性—水稻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完熟期

完熟期
水稻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目录 CONTENTS
一 水稻生育期 二 水稻苗期 三 水稻分蘖期 四 水稻拔节孕穗期 五 水稻抽穗结实期
水稻生育期
水稻的一生,即是指从种子萌发开始到新种子成熟。而生产上所称的全生育期则是指从播种到新 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日数。
在水稻的生育过程中, 包括两个彼此联系而又性 质互异的生长发育阶段, 即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 长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 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 标志。
拔节孕穗期
50%植株的剑叶全部露出叶鞘(或剑叶叶枕距为零时)的日期为孕穗期。
抽穗结实期
从抽穗开始到谷 粒成熟为抽穗结实 期。抽穗结实期经 历的时间,因不同 的品种特性和气候 条件而有差异,一 般为25~30d。
抽穗结实期可分为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
抽穗结实期
有个别植株的穗顶露出叶鞘时为见穗期,有10%的穗顶露出叶鞘时为始穗期;有 50%时为抽穗期,80%时为齐穗期。
分蘖始期
分蘖盛期
有效分蘖终止期
拔节孕穗期
从幼穗开始分化至抽穗为拔节孕穗期。此期 经历的时间较为稳定,一般为30d左右。幼穗分 化与拔节的关系,因早、中、晚稻而异,有先有 后。
50%植株地上部第1节间长到一定长度,早 稻在1厘米左右,中、晚稻2厘米以上时为拔节期。
根据品种迟早和秧龄长短,在接近幼穗分化 期,逐日剥取10个单株的主茎,当50%的主茎肉 眼可见苞毛(毛丛丛)时即为幼穗分化期。
苗期
当胚芽和胚根长大而突破 谷壳时,生产上称为“破胸” 或“露白”。
当芽长达谷粒长度的 1/2、 根长达谷粒长度时,即为发芽。
从萌发到三叶期是水稻的 苗期。
10%秧苗的第1片真叶突破 芽鞘、叶色转青期的日期为始 苗期,50%为出苗期,80%为 齐苗期。

水稻生产基础知识

水稻生产基础知识

第二章水稻生产基础知识1、水稻一生包括几个生育阶段水稻一生从种子发芽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直到新的种子形成为止。

根据水稻一生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状况的不同,通常划分为两个生育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4个生育时期,即秧苗期、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及结实期。

(一)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是指从种子发芽开始到幼穗分化前,在这一时期内主要是摄取养分长植物体,为过渡到下一发育阶段积累必要的营养物质。

营养生长阶段包括幼苗期和分蘖期。

幼苗期是指秧田期内稻种发芽,出苗到插秧前,分蘖期依分蘖时间和速度不同,又分为分蘖始期,最高分蕖期、分蘖末期等。

分蘖期间分蘖数开始时增加较慢,数量少,称分蘖始期,随着稻株同化作用的增加,生长旺盛,分蘖速度加快,分蘖茎数迅速增加以至达到最高分蘖数,称最高分蘖期,最高分蘖期以后,分蘖茎数的增加又趋于缓慢,以至分蘖茎数停止发生,即分蘖末期。

水稻发生的分蘖并非都能成穗,只有有效分蘖茎数才是每亩穗数的基础。

因此,了解水稻分蘖特性后,在农业生产上就要千方百计的采取促进措施,争取多一些有效分蘖。

如果分蘖期光照充足、温度高、环境条件好,栽培上施足基肥,加强肥、水管理,供给稻株充足的营养物质,促使早生快发,就能达到早分蘖,低节位蘖数多,有效分蘖数多,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保证在一定面积内达到最高的有效茎数。

因此,分蘖期是决定穗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二)水稻生殖生长阶段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生殖生长阶段是指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新的种子形成。

在这个时期要吸取大量营养物质,除建造植物体外,还要转化形成生殖器官,开花结实。

生殖生长期包括幼穗形成期和结实期。

幼穗形成期从穗原始体开始分化到抽穗为止。

结实期是从抽穗开花到籽粒成熟为止。

幼穗形成期间,稻株节间迅速伸长,植株高度增加很快,所以这个时期又叫伸长期,这个时期是决定每穗粒数多少的重要时期,也是关系到产量高低的重要时期。

此期如外界环境条件良好,营养充足,每穗粒数就多,则获得高产可能性就大,反之,外界环境条件不能满足稻穗生长发育,营养条件很差,穗头小,籽粒少,产量不高.从氮素供应情况看,从幼穗分化到抽穗结束,所吸收的氮素数量约占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总量的30%左右,为此,栽培上特别强调在前期施肥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施穗肥的措施,补充营养,以增加粒数。

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的生长发育作者: 日期: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0%,产量接近粮食总产量的一半。

水稻的生长发育一、水稻的一生(一)水稻的生育过程水稻一生,可以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

自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开始,这一时期生长根、茎、叶,称为营养生长期;幼穗分化到抽穗,这一时期幼穗茎叶同时生长,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以后开花授粉和子粒灌浆、结实,称为生殖生长期;不同生育时期之间有着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原则之一。

1.水稻的生育期水稻从出苗到成熟叫生育期。

2.水稻的生育阶段(1)感温性水稻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发育;需要一个最低的总热量,进行生长点发生质变所必须的生化反应和植株的生长。

这种总热量以有效积温、活动积温和总积温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对积温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相当稳定。

不同品种要求积温不同,但生殖生长期要求的积温在品种间并无多大差异,主要是营养生长期要求的积温不同。

晚熟品种,完成营养生长要求的积温多。

水稻各生育时期要求的积温是稳定的,所以当温度升高时,满足所需积温时间变短,生育期缩短;当温度降低,满足所需积温时间变长,生育期延长。

这便是水稻的感温性,也称感温阶段。

⑵感光性水稻是短日照作物,对开花起诱导作用主要是长暗期的作用,必须超过某一临界暗期才能引起生长点的质变,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光照缩短,暗期加长,完成光周期诱导快,幼穗便提早分化。

光照延长,暗期缩短,完成光周期诱导慢,幼穗分化延迟。

这就是水稻的感光性,也称感光阶段。

不同品种感光性不同,早熟种天数少,晚熟种天数多。

(二)水稻产量的形成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的穗数、每穗结实粒数和干粒重三个因素所构成。

这三个因素,是分别在不同生育时期形成的。

1.穗数的形成单位面积上的穗数,是由株数、单株分蘖数、分蘖成穗率三者组成的。

株数决定于插秧的密度及移栽成活率,其基础是在秧田期。

水稻阶段各个生育时期

水稻阶段各个生育时期

孕穗期:水稻的剑叶叶枕露出到水稻的第一粒露尖,约1.2个叶龄(9天左右)。
长穗期:植株生长点开始生殖生长,形成第一苞就进入长穗期,至抽穗结束。
始穗期:10%植株的稻穗露出叶鞘。
抽穗期:50%植株的稻穗露出叶鞘。
齐穗期:80%植株的稻穗露出叶鞘。
结实期:水稻从抽穗开花到成熟。包括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时期。
水稻本田阶段各个生育时期的调查标准
返青期:移栽后的秧苗,晴天时有50%植株的新叶重新展开,地下有新根长出。
Hale Waihona Puke 分蘖期:当水稻个体出现分蘖时,进入分蘖期,直至开始穗分化为止。
幼穗分化期:剥取主茎顶端生长点,镜检发现幼穗原基开始分化,为幼穗分化期肉眼可看见幼穗长约1毫米为幼穗分化期。
主穗开始抽出,然后分蘖期陆续抽出,一般7-10天时间,这段时期称抽穗期。
乳熟期:50%以上的稻穗中部籽粒内容物充满颖壳,内容物为乳浆状时。
蜡熟期:50%以上的稻穗中部籽粒内容物浓结,无为乳浆状物时。
成熟期:每穗有90%谷粒黄熟,稻穗基部青谷粒也已经坚硬为成熟期。
抽穗期--幼穗形成并发育成熟后,由于稻基节间伸长形成稻穗从剑叶鞘中抽出的过程,先是

水稻一生概述

水稻一生概述

1、水稻一生概述水稻从种子发芽到谷粒成熟全生育期中,经过生根、长叶、分蘖、穗分化、孕穗、开花、灌浆到成熟,每一个生育期对外界条件即温度、水分、空气、光照、养分等都有不同的要求。

只有掌握它的生长规律,不断提高水稻的栽培技术,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水稻的一生,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从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前,为营养生长阶段,主要是建成营养生长器官,为生殖生长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

从幼穗开始分化到稻谷形成,为生殖生长阶段,此期主要是长穗、开花、灌浆、结实。

构成产量器官,同时,根据水稻外部生态显著变化的情况,又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这些时期通常包括:秧苗期,移植返青期,分蘖期、孕穗拔节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期,黄熟期等。

这两个阶段和这些生育期是互相交叉,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

2、水稻优化控灌技术水稻是喜水作物,从播种到收获需要大量的水分,但是水稻的各个生育阶段对水的需要是不同的,因此掌握水稻各生育期需水规律,实行科学用水,是夺取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2.1水稻节水技术概述、水稻和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人们把水稻称为水生作物,这说明它离不开水,水稻需要在一定水份条件下生长,这是它的生理需要,但是,水稻又和它所需要的生态环境分不开。

人们称水稻是水生作物,但水稻的一生并不是每个生育阶段田面都要保持水层。

有时田面需要浅水,有时不需要水层,实践上看,水稻是一种半水生作物,这就为水稻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旧的整地和灌水方法,以水整地为主,深水灌,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通气性不良,不利于根系发育,因此普遍低产。

高产水稻必须改革稻田的整地灌溉技术,提高水稻根系活力,使水稻有个良好的生活条件,水稻的高产经验是:“要以根定水”“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增产”;二是“水肥气热”这四个条件与土壤肥力相互配合,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水调温,干干湿湿,壮根保叶,提高产量。

在稻田水、肥、气、热四大因素中,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水调气,以水调温,以水调肥,就可以有效地对水稻生育进行促控,这是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技术研究的基本原理。

水稻生育期及常见病虫害图片

水稻生育期及常见病虫害图片
稻叶鞘腐败病是由帚枝霉侵染为害水稻剑 叶鞘和穗部的一种真菌病害。水稻剑叶鞘 受害后,初呈暗褐色不规则斑点,后扩大形成 虎斑状大型斑纹,边缘暗褐色,中心淡褐色或 灰色,严重时整个叶鞘受害,形成典型的腐败 症状。水稻出穗速度慢或包穗的品种发病 严重。气温在15~40℃均可发病,以25~ 35℃,相对湿度70%以上最适宜。过多或过 迟施用氮肥,或植株缺氮,均可加剧病害的发 生。
水稻生育期及常见病虫害图片
一、水稻生育期简介
在水稻上通常把种子萌发到水稻新的种子产 生称为水稻的一个生育周期,即生育期。生育期 从形态和田间诊断角度分期可分为幼苗期、返青 期、分蘖期、长穗期(穗分化期)、结实期。一 般幼苗期在秧田已完成,移栽后缓苗成活的这段 时间叫返青期,返青后就开始分蘖,接着穗分化 (拔节),在幼穗分化以前,是长根、茎、叶为 主的为营养生长期,穗分化到成熟是长穗、花、 籽粒等为主的生殖生长期。
2、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属病毒病,主要症状 表现为植株矮缩、叶色深绿、叶背及茎秆出 现条状乳白色或蜡白色,后变深褐色小突起、 高位分蘖及茎节部倒生气须根、不抽穗或穗 小,结实不良。剑叶或上部叶片可见凹凸的 皱折,一蔸中有1根或几根稻株比健株矮 1/3左右,半全穗。该病毒主要由白背飞虱 传毒,不能经种传播,植株间也不互相传毒; 介体一经染毒,终身带毒,稻株接毒后潜伏 期14-24天。病毒初侵染源以外地迁入的带 毒白背飞虱为主,冬后带毒寄主(如田间再 生苗、杂草等)也可成为初侵染源。
6、细菌性基腐病
细菌性基腐病为欧氏杆菌感染,属细菌性 病害。主要危害水稻根节部和茎基部,独 特症状是病株根节部变为褐色或深褐色腐 烂。别于细菌性褐条病心腐型、白叶枯病 急性凋萎型及螟害枯心苗等。水稻细菌性 基腐病常与小球菌核病、恶苗病、还原性 物质中毒等同时发生;也有在基腐病株枯 死后,恶苗病菌、小球菌核病菌等腐生其 上。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主要通过水稻根部 和茎基部的伤口侵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划分
一、生育时期的划分:生育时期可从形态、生长和发育、生理特征的角度分为几个时段。

(1)从形态和田间诊断角度分期
幼苗期:包括萌动、发芽、三叶等时期。

分蘖期:包括始期、盛期、末期(最高分蘖期)以及决定穗数关键时期的有效分蘖终止期。

穗分化期(长穗期):包括穗分化各期、拔节期以及外观看到剑叶鞘膨鼓时的孕穗期。

结实期(成熟期) 包括抽穗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

栽培上插秧稻又分秧田期和本田期,幼苗期和分蘖期的一部分在秧田期完成,但习惯上称秧田期为幼苗期,插秧后有一段缓秧过程叫返青期,其后再开始分蘖。

(2)从发育角度分期
可分为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

这是以茎尖质的转变—穗原基开始(穗首分化)分化为标志分期的。

(3)从器官的生长发育角度分期
可分为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并进期、生殖生长期。

各以穗原始体开始分化和抽穗开花期为界。

(4)从生理角度分期
可分为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结实期。

这是以产量形成生理为根据的。

即营养生长期主要形成供给器官,即吸收器官根和光合器官(源器官)叶;生殖生长期主要形成收容器官(库)颖花和支持器官(流)茎;结实期主要是光合物质和矿物质通过茎流向收容器官库被贮藏起来。

为利用方便,常把分蘖期称前期,穗分化期称中期,结实(成熟)期为后期。

2. 常用生育时期的定义及标准:
(1)生育期:指种子萌动到新的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日期。

(2)营养生长期:是指植株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阶段,一般是从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以前。

这一阶段包括出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

(3)生殖生长期:是指植物生殖器官幼穗、花、种子的生长阶段,一般是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新种子的形成。

这一阶段包括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

(4)苗期:以幼芽露青50%开始,一直到插秧,整个秧田期为苗期。

对于旱育苗,黑龙江省水稻苗期一般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

立针期:第1片完全叶尚未展开时,稻苗呈针状,称为立针期。

出苗始期:幼芽露青占全区10%为出苗始期。

出苗期:幼芽露青占全区50%为出苗期。

齐苗期:幼芽露青占全区80%为齐苗期。

离乳期:稻苗从2叶露尖稻3叶展开,经两个叶龄期,历时约12-16天,胚乳营养耗尽,故称离乳期。

(5)返青期:
移栽后,当晴天中午有50%的植株心叶展开,或早晨见50%叶尖吐水,或植株发出新根,为达到返青的标准。

记录返青日期,以月/日表示。

(6)分蘖时期:
分蘖始期:全区有10%植株出现新分蘖时(以新生分蘖叶尖露出主茎叶鞘外为准)为分蘖始期。

分蘖期:全区有50%植株出现新分蘖时为分蘖期。

分蘖盛期:分蘖增加最快的时期为分蘖盛期。

分蘖高峰期:分蘖数达到最多的时期为分蘖高峰期。

有效分蘖终止期:分蘖期茎数与收获穗数相同的时期。

(在此期之前出生的分蘖多为有效分蘖,以后出生的分蘖多为无效分蘖。

)
(7)拔节期:全田有80%的植株开始拔节时,称拔节期。

(8)幼穗分化期:稻穗从分化开始到发育成穗,可根据5期划分法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期,苞分化期。

穗轴分化分节。

处于倒4叶出生后半期,经历半个出叶期。

第二期,枝梗分化期。

先后分化形成一次及二次枝梗,处于倒3叶出生期,经历1个出叶周期。

第三期,颖花分化期。

分化形成花器,即颖花,以及雌、雄蕊,一般在倒2叶出生至倒1叶露尖期,约经历1-2个出叶周期。

第四期,花粉母细胞形成及减数分裂期。

分化形成性细胞,一般在倒1叶出生中、后期,约经历0.8个出叶周期。

第五期,花粉充实完成期。

配子体进一步发育成熟,外形上孕穗,相当于1个出叶周期左右。

(9)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这一时期,称为长穗期。

孕穗期:目测有50%植株的剑叶全部露出叶鞘的日期为孕穗期。

始穗期:全田有10%的有效茎出穗为始穗期。

抽穗期:全田有50%的有效茎出穗为抽穗期。

黑龙江省大多数水稻品种抽穗期为7月25日至8月5日。

齐穗期:全田有80%的有效茎出穗为齐穗期。

(10)结实期(成熟期)包括抽穗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和枯熟期:
乳熟期:50%以上的稻穗中部籽粒的内容物为乳浆状,手压穗中部籽粒有硬物感觉,持续时间为7-9天。

蜡熟期:50%以上稻穗中部籽粒内容物呈浓粘,无乳状物出现,手压穗中部籽粒有坚硬感,此期经历7-9天。

黄熟期:以水稻颖壳80%变黄为标准,籽粒变硬,不易破碎。

此期是收获适期。

枯熟期:谷壳黄色褪淡,枝梗干枯,顶端枝梗易折断,米粒偶尔有横断痕迹,影响米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