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征分析
北京主要商圈的分布特点

北京主要商圈的分布特点引言商圈作为城市中心商业活动的集中地,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商圈的分布特点十分显著,不同商圈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北京几个主要商圈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 北京CBD商圈北京中央商务区(CBD)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和朝阳区的交界处,被誉为是中国最重要的商务中心之一。
该商圈集中了许多国际知名企业的总部和各类高端商务服务机构,是北京的金融、商务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地带。
CBD商圈的建筑高度和密度都较高,拥有现代化的写字楼、商场、高端酒店等设施。
其商务氛围浓厚,吸引了大量的商务旅客和国际会议活动。
CBD商圈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提升了北京的国际形象。
2. 王府井商圈王府井商圈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历史悠久的商业区之一。
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的商业繁华地带,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商铺和建筑。
王府井大街是这一地区的核心,其两侧是各类商场、百货公司、传统商铺和小吃摊等。
王府井商圈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购物者。
这里不仅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旗舰店,还有各类传统手工艺品、小吃和特色餐馆。
同时,王府井商圈也是北京市的文化中心之一,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庆典。
3. 三里屯商圈三里屯商圈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北京年轻人喜爱的时尚和娱乐区域。
这里有许多时装店、酒吧、咖啡馆等,吸引了大量的时尚人士和国际社交圈。
三里屯商圈的夜生活非常丰富多样,是年轻人聚会和娱乐的热门地点。
在三里屯商圈,可以感受到前卫和创新的氛围。
许多国际知名品牌和设计师在这里开设了旗舰店或精品店,吸引了大量时尚潮人和购物者。
三里屯商圈也是国内外知名音乐、艺术和时尚活动的举办地,经常有各类时装秀、音乐节和艺术展览等。
4. 朝阳大悦城商圈朝阳大悦城商圈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一个集购物、娱乐和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商业中心。
这里拥有大型的购物中心、电影院、儿童乐园、餐饮区等,满足了居民的各种消费需求。
商圈分析范文

商圈分析范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商圈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商圈作为城市的经济中心和商业集聚区,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商圈分析为主题,探讨商圈的定义、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首先,商圈是指一个相对独立的商业区域,它具有较强的商业功能和较高的商业密度。
商圈通常包括大型购物中心、商业街、餐饮娱乐场所等,是人们购物、消费和娱乐的主要场所。
商圈的形成离不开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合理布局,同时也与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次,商圈具有多样性和复合性的特点。
商圈内的商业形态多样,包括零售、餐饮、娱乐、服务等多种业态,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商圈内的商业设施也是多元化的,有大型购物中心、超市、专卖店等,形成了多层次的商业体系。
此外,商圈还具有复合性,即商业、文化、休闲、居住等功能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商业区域。
再次,商圈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商圈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商圈将向城市郊区和新兴城市扩散,形成多中心的商业格局。
二是商圈的商业形态将更加多样化,线上线下融合,商业创新不断涌现。
三是商圈将更加注重文化和体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商业区域。
四是商圈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低碳、智能的商业发展模式。
最后,商圈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商圈是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撑,商圈的繁荣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是商圈是城市的文化和形象窗口,商圈的繁荣与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息息相关。
三是商圈是城市的消费场所,商圈的繁荣与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四是商圈是城市的社交场所,商圈的繁荣与城市的社会交往和互动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商圈作为城市的经济中心和商业集聚区,对城市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商圈的多样性和复合性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和对城市的影响,都凸显了商圈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因此,城市规划和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商圈的规划和管理,推动商圈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好的支撑。
浅析成都中央商务区(CBD)的建设

浅析成都中央商务区(CBD)的建设本文从中央商务区(CBD)的概念出发,阐述了成都CBD建设的概况,并提出了对成都建设CBD的几点建议, 以期成都的中央商务区能建设得更好,同时为国内其他区域性中心城市CBD的建设提供指导。
标签中央商务区;区域性CBD;成都1 中央商务区(CBD)的概念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E.w.伯吉斯著名的城市同心圆理论模式将城市空间结构分为5个圈层,最内的中心圈层是商业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称为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这个时期的CBD功能以零售业、娱乐业等商业活动为主,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CBD的功能内涵发生了变化,其功能转变为以高效的、集约的商务职能为主,辅以部分商业活动。
现代CBD的概念可定义为在一个现代都市内集中有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息以及中介服务机构,拥有大量商务办公楼、酒店、公寓、会展中心、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市场机会最多、运作成本最低,最便于开展现代商务活动的中心区域,其拥有最集中的人流、最便捷的交通、密度最高的建筑、最高的地价、最大的吸引力和服务范围。
根据城市经济实力的差异和影响力范围的大小以及商务机构的层次,可将CBD可分为全球性CBD,如曼哈顿、东京等国际经济的管理、控制中心;国际性CBD,如北京、上海等经济影响力跨越国界,并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区域性CBD,如大连等经济影响力超越城市本身,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决定影响力。
2 成都建设中央商务区的概况2.1 建设背景成都是西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是西部落后地区与中东部发达地区交流的桥梁,立体的水、陆、空交通系统将成都与各个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方便了内外经济往来,信息流通。
成都的经济实力位居西部地区第一位,其经济外向度在西部城市中最高,聚集度最大,目前,落户成都市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189家,其中境外企业149家,居中西部首位。
CBD的特征、结构、功能与演化进程

CBD的特征、结构、功能与演化进程王欣(广州天河区委办发展研究室,广州,510655)【摘要】本文综述了CBD的基本概念、特征、结构和功能,并分析了CBD演化的动力机制和演化进程。
【关键词】CBD1. 基本概念CBD是英文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中文译为中央商务区。
CBD起源于社会学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
1923年美国社会学家E.W.伯吉斯以芝加哥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同心圆理论。
其主要内容是城市的社会功能环绕中心呈同心圆结构,其中的核心区叫CBD,由此向外依次为转运区、低收入阶级居住区、中产阶级居住区和高收入阶级居住区,共五个圈层。
位于五个同心圆圆心的CBD 被伯吉斯定义为零售、办公、俱乐部、金融、宾馆、剧院等高度集中地,城市商业活动、社会活动、市民活动和城市交通的核心。
在其理论中,伯吉斯赋予CBD 三方面的性质,首先,CBD是城市结构的核心,容纳了功能层次最高的行业并行使与之相关的职能,是城市交通骨架的枢纽地区。
其次,它与城市发源地紧密相关,甚至是城市最早的建成区。
第三,在仍将继续由内向外的同心圆城市扩展中,CBD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其中心和控制地位。
由伯吉斯的定义可以看出,CBD概念在初创时指普遍意义上的发达工业社会的城市中心区。
图1 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目前对CBD概念的认识多样,较具代表性的是汤建中的提法:CBD是位于城市中心,围绕地价峰值周围的第三产业高度集中的地区、是以中心商业和中央商务两大职能为主体的全市核心功能区,是由符合CBHI>1和CBII>50%的周边街道所包围的连续街区1[1]。
2.CBD的特征2.1高可达性可达性是CBD最基本的特征。
包括交通的可达性和信息的可达性两方面。
CBD内交通用地面积大,具有城市最发达的内部和外部交通联系,交通连接在三维空间展开,形成一个便捷的交通网络,能给予单位时间内最高的办事通达机会,东京CBD内的交通系统用地占总面积的22.3%,纽约曼哈顿更达到37.5%。
购物中心的区位分析

购物中心的区位分析适当的用地和合适的位置是购物中心开发的先决条件,购物中心对区位有严格要求,这关系到未来商业经营的成败。
用地的地理位置和周围地区的经济状况与人口状况决定购物中心能否生存。
获得足够的购物人群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依托大居住区和消费群,另一种是扩大服务商圈范围。
(一)用地区位和交通人口状况分析购物中心的位置决定其易达性,并直接影响商圈范围。
为此,购物中心用地应符合商业用地选择的一般区位原则:最短时间原则,即应当位于人流集散最方便的区位。
商业活动的基本前提是商业与购物者面对面进行交易。
所以,传统商业建筑都混杂在居民区中间,但是随着交通改善,购物者的活动范围大大增加,因此距离已经不是决定购物者行为的主要因素,而更多地要考虑购物过程所花费的行车时间。
区位易达性原则指商业用地一般应分布于交通便捷、易达性好的位置。
易达性取决于交通工具和道路状况。
聚集原则是商业活动具有集聚效应,集中布置能够相互促进,以提高整体吸引力。
城市人流、物流和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焦点常常成为优先选择的地点。
接近购买力原则是指商业用地要接近人口稠密区,又要接近高收入或高消费人口分布区。
维持商业设施存在的最低服务人口数量称为人口门槛。
因此,为了判断用地是否值得开发,需要收集用地周围必要的经济和人口基础资料进行分析,这主要包括:(1)购物人口分析。
对拟开发地区的经济潜力和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用地附近是否有值得依托的大量居住人口,人口的收入、购买力状况、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如何?人口增长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迁移,这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需要进行动态预测。
接下来需要对人口进行收入与购买力的调查,并分析人口组成和消费习惯,值得注意的是,低收入者不一定是低消费者,而有可能是高消费者。
(2)交通易达性分析。
交通易达性也就是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购物者从起点(一般是家里)到购物地点所花费的时间。
依据格伦的观点,从不同的地方来到购物中心需要花费的时间一般是12—15分钟,最多不能超过25分钟。
北京中心商务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特征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0.56
表2 中心商务区主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集中程度
中央商务区
金融街
中关村
A
B
A
B
A
B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0.01% 11.81% 5.75% 2.23%
28.27%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 软件业
49.04%
10.49%
14.31% 10.05% 22.56%
62.21%
批发和零售业
53.63% 27.50% 29.78% 9.27% 16.34% 3.44%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三个地区的开发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或大 部分完成。为了验证城市规划的空间部署的实施效果,本文通过第 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和区域统计年鉴等数据,对三个商务区的生产 者服务业的集聚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者服 务业的空间集聚与分散的成因进行探究。
愈大,则专业化程度愈高。 表1显示,中央商务区(CBD) 数值超过1的行业及其数值 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32;房地产业1.54;住宿和餐饮业1.26;批发 和零售业1.0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09,显现出以商贸业 为主多业举的态势。金融街的金融业 数值为5.61,而其他行业 都低于1,这反映其产业集聚显现金融业一业独大的局面。中关村 西区范围内, 数值超过1的行业及其数值是教育为3,信息传 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2.71,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 业为1.18,这反映其产业集聚主导产业鲜明,以教育、高技术服务 业聚集为主的特点。
苏州商圈分析报告

苏州商圈分析报告1. 引言苏州市是中国的大型城市之一,拥有繁荣的经济和多元化的商业环境。
本报告旨在对苏州市的商圈进行分析,为投资者和商家提供有关苏州商业环境的详细数据和重要见解。
2. 人口分布与消费能力苏州市位于江苏省,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城市。
根据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苏州市的总人口超过1000万人。
其中,年轻人和中产阶级的数量较大,并且享有相对较高的消费能力。
这为商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
3. 商业地产概况苏州市的商业地产市场发展迅速。
城市中心区域有许多大型购物中心和商业街区。
同时,随着城市扩展,郊区地区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商业综合体和购物中心。
这些商业地产提供了多样化的零售和娱乐设施,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4. 主要商圈分析4.1. 星湖CBD商圈星湖CBD商圈位于苏州市中心,是苏州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
商圈拥有多个高档购物中心、酒店和写字楼。
这些商业设施为来访者和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购物和娱乐体验。
同时,星湖CBD商圈还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成为苏州市的时尚潮流中心。
4.2. 相城商业区相城商业区位于苏州市的相城区,是苏州市的主要商业区之一。
商圈以大型购物中心和商业街区为主,面积广阔,设施齐全。
相城商业区的商家涵盖了各种各样的品牌和商品,满足了居民的各种需求。
同时,商圈的交通便捷,使其成为苏州市其他地区的消费者的购物目的地之一。
4.3. 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市的新兴商业区之一。
园区内有许多大型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吸引了大量的高端人才。
随着企业和人口的增长,苏州工业园区的商圈也在迅速发展。
商圈内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街区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了园区居民和员工的需求。
5. 潜在商机苏州市的商业环境不仅仅吸引了国内外知名品牌,也为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商机。
根据市场调研,以下领域在苏州市具有潜力:•高端时尚品牌:苏州市的消费者对时尚和品质有高要求,开设高端时尚店铺可能获得成功。
•健康生活方式: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提供健身房、有机食品和健康咨询等健康生活方式服务的店铺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CBD 和EBD的定义

中央商务区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中央商务区英文名称: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定义:城市中商业和商务活动集中的主要地区。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城市地理学(二级学科)简介CBD是一个国际大都会的名片,具有超强的跨区甚至跨国的经济辐射力,如纽约曼哈顿、伦敦金融城、巴黎拉德方斯、东京新宿、香港中环、深圳福田CBD等。
中央商务区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是城市的功能核心,是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密集区,一般均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
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和酒店、公寓等设施。
具有最完善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环境,有大量的公司、金融机构、企业财团在这里开展各种商务活动。
例如,悉尼设有悉尼商业中心区,香港的商业中心区位于中环和尖沙咀。
美加等地称商业中心区为“Downtown”(城市商业区;闹区),因为过去的住宅区都在山上,而商店街都在山下。
而日本和韩国称中心商务区为“都心”或“繁华街”。
广州珠江新城CBDCBD大多设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要核心地区,区内有各种一流的建筑和完善的公共设施,例如甲级商业大厦、大型购物中心、政府及公共机构、康乐文娱设施等。
此外,区内的交通可达度极高,公路干线、铁路、港口、机场均设于区域周边的便利位置,市民在各区间往来极为方便。
CBD占地面积一般在3至5平方公里,有的甚至更大,其总建筑面积少则五六百万平方米,多则上千万平方米,CBD既是一个城市的功能核心,也是现代化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中心地价往往远远高于CBD周边地区。
CBD高度集中了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同时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
CBD特定的职能要求区内的建筑必须高密度、现代化。
因此,CBD中汇集了众多气势恢宏、错落有致的超高层建筑并且拥有非常便捷的交通和现代化的信息交换系统,以及大量的办公、餐饮、服务和住宿设施。
一般来讲,写字间要占到总建筑面积的50%,商业、餐饮业及商住建筑约占40%,其他服务设施以及必要的配套设施约占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理论的概念、产生时间、意义
2基本概念
中心地:概念、职能、级别、等级划分
服务范围:概念、形态 门槛:概念、规律
城镇与中心地的关系
城镇与中心地的关系
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 2城镇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反比 3城镇空间分布有一定规律性 (受制于商业因素、行政因素和交 通运输因素) 4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 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 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中心商务区的特征分析
• 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 建筑物高大稠密 中心商务区 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在水平方向上,最中心处以零售店为主,周围为一 些银行、保险、旅游等商务机构的办公室,以及 一些小商店 在垂直方向,一般来说,零售店多在最低层, 而办公室多在高层,中间多为一般商业活动占用
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一)城市功能分区 1城市功能区: 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 影响因素: 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 输状况、社会因素等 2建成区和郊区及其关系 3中心商务区 概念 职能(功能) 特点 (二)城市结构 同心圆学说、扇形学说、 1西方城市结构学说 多核心学说 2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
四、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理论的概念、产生时间、划分
服务范围:概念、形态 门槛:概念、规律
城镇与中心地的关系
城镇与中心地的关系
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 2城镇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反比 3城镇空间分布有一定规律性 (受制于商业因素、行政因素和交 通运输因素) 4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 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 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五读中心商务区示意图,说说它与商业区的主要差异
1商务中心区是指集中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 息及中介服务机构,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 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 件,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 2商业区是指由商业街和商业小区组成的地域,人 流量大,交通便捷。
伯吉斯:同心圆理论 霍伊特:扇形理论 哈里斯、乌尔曼:多核心理论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区位分析 1、区位、城市区位的概念 2、城市的 自然地理区位 经济地理区位 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3、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二城市土地利用
1概念:人们对城市土地改造、利用、保护的全 过程 2特点: 城市的土地利用可以反映城市布局的 基本形态和城市功能 3分类 我国土地分类 城市土地利用分类
五读中心商务区示意图,说说它与商业区的主要差异
1商务中心区是指集中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 息及中介服务机构,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 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 件,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 2商业区是指由商业街和商业小区组成的地域,人 流量大,交通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