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V带轮的设计
大v带带轮课程设计

大v带带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大V带带轮”的基本概念、结构与功能。
2. 学生能了解“大V带带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解释其在简单机械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大V带带轮”的传递功率、带速和传动效率。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与“大V带带轮”相关的简单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践,制作简单的“大V带带轮”模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大V带带轮”产生兴趣,培养对机械学科的热爱。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大V带带轮”的相关知识,还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大V带带轮的基本概念:介绍带轮的定义、分类及大V带带轮的特点。
2. 大V带带轮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大V带带轮的组成部分,包括轮齿、轮槽、轮毂等,并阐述其在机械传动中的作用。
3. 大V带带轮的传动原理:讲解大V带带轮的工作原理,以及带轮与带之间的传动关系。
4. 大V带带轮的传递功率、带速和传动效率的计算:根据教材,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关公式,进行计算练习。
5. 大V带带轮的应用实例:介绍大V带带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大V带带轮模型的制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大V带带轮的基本概念、结构与功能。
v带轮设计

§7-2-2 V带轮1.V带轮设计要求对带轮的主要要求是质量小且分布均匀、工艺性好、与带接触的工作表面加工精度要高,以减少带的磨损。
转速高时要进行动平衡,对于铸造和焊接带轮的内应力要小。
2.结构设计带轮由轮缘、腹板(轮辐)和轮毂三部分组成。
带轮的外圈环形部分称为轮缘,轮缘是带轮的工作部分,用以安装传动带,制有梯形轮槽。
由于普通V带两侧面间的夹角是40°,为了适应V带在带轮上弯曲时截面变形而使楔角减小,故规定普通V带轮槽角为32°、34°、36°、38°(按带的型号及带轮直径确定),轮槽尺寸见表7-3。
装在轴上的筒形部分称为轮毂,是带轮与轴的联接部分。
中间部分称为轮幅(腹板),用来联接轮缘与轮毂成一整体。
表7-3 普通V带轮的轮槽尺寸(摘自GB/T13575.1-92)项目符号槽型Y Z A B C D E 基准宽度 b p 5.3 8.5 11.0 14.0 19.0 27.0 32.0基准线上槽深h amin 1.6 2.0 2.75 3.5 4.8 8.1 9.6基准线下槽深h fmin 4.7 7.0 8.7 10.8 14.3 19.9 23.4槽间距 e 8 ± 0.3 12 ± 0.3 15 ± 0.3 19 ± 0.425.5 ±0.5 37 ± 0.644.5 ±0.7第一槽对称面至端面的距离f min 6 7 9 11.5 16 23 28 最小轮缘厚 5 5.5 6 7.5 10 12 15 带轮宽 B B =( z -1) e + 2 f ? z —轮槽数外径 d a轮槽角32°对应的基准直径 d d≤ 60 - - - - - - 34°- ≤ 80 ≤ 118 ≤ 190 ≤ 315 - - 36°60 - - - - ≤ 475 ≤ 60038°- >80 >118 >190 >315 >475 >600极限偏差± 1 ± 0.5V带轮按腹板(轮辐)结构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型式:(1)实心带轮:用于尺寸较小的带轮(d d≤(2.5~3)d时),如图7 -6a 。
普通V带轮结构和尺寸设计

V带轮结构和尺寸设计一、带轮的材料带轮材料多采用灰铸铁,牌号一般选用HT150或HT200,也可选用钢、铝或非金属材料(塑料、木材)。
铸铁带轮允许的最大圆周速度为25m/s,速度更高时,可采用铸钢或钢板冲压而成。
二、V带轮槽的截面尺寸普通V带轮的轮槽截面如图所示,其各部分尺寸见表3。
轮槽角φ的极限偏差:Y、Z、A、B型为±1°;C、D、E型为±30′。
槽间距e的极限偏差适用于任何两个轮槽对称中心面的距离。
(表1)普通V带轮槽截面尺寸三、V带轮的基本结构型式及尺寸带轮由轮缘、轮毂和轮辐组成。
按轮辐结构的不同分为以下四种基本型式:S型——实心带轮:d d≤ (2.5~3) d0时选用;P型——辐板带轮:d d ≤ 300mm时选用;H型——孔板带轮:d d ≤ 300mm但轮毂和轮缘之间的距离超过100mm时选用;E型——椭圆轮辐带轮:d d>300mm选用。
S-I型S-II型P-I型P-II型P-III型P-IV型d d为基准直径;d a为外径;d0为毂孔直径;d1为轮毂直径。
注:H型带轮轮毂结构参照P型带轮。
各型带轮工作表面的粗糙度Ra的极限值参照本图。
E-I型E-II型E-III型E-IV型S型(实心带轮)P型(辐板带轮)H型(孔板带轮)E型(椭圆轮辐带轮)(表4)V带轮的结构形式和辐板厚度四、带轮的技术要求1、轮毂孔直径d0公差多取H7或H8;2、轮毂长度L的上偏差为IT14,下偏差为零;3、带轮几何公差见有关标准;4、轮槽工作表面不应有砂眼、气孔;5、轮辐及轮毂不应有缩孔和较大的凹陷;6、带轮外缘棱角要倒圆和倒钝。
V带轮的结构和图样课件

da d
H
V带轮的结构和图样
二、V带轮画法
实心式带轮
节线
顶圆 基准直画法
Ra 6.3 Ra 3.2
Ra 6.3
槽侧面Ra值 不能小于1.6, 太光滑会减小
摩擦力。
V带轮的结构和图样
V带轮画法
Ra 3.2
Ra 6.3
V带轮的结构和图样
三、带轮的材料
带轮采用常采用铸铁、钢、铝合金或工程塑料, 灰铸铁应用最广。
一、V带轮的结构
1、从带轮的功能来划分: 1)工作部分--轮缘; 2)联接部分--轮辐; 3)支撑部分--轮毂。
2、V带轮的结构
1)实心式:d <(2.5-3)dh 2) 腹板式:d 300-400 mm 3) 轮辐式:d > 300-400 mm
V带轮的结构和图样
d :基准直径 dh :轴孔直径
当带速5<v<25m/s时,采用 HT150; 当v=25~30m/s时,采用HT200; 当v >30-45m/s 时,用球墨铸铁、铸钢或锻钢,也 可采用钢板冲压后焊接成带轮。 小功率传动时,带轮可采用铸铝或塑料等材料。
V带轮的结构和图样
四、V带轮零件图
38
60
其余 6
12 15 10
技术要求 1 铸造圆角R2~3 2 未注倒角2*45
V带轮的结构和图样
大带轮 比例 材料
设计
北京科技大学
审核
V带轮的结构和图样
第四节
V带轮的结构和图样
V带轮的结构和图样
一、V带轮的结构
V带轮的设计要求:带轮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和刚度,无过大的铸造内应力;质量小且分布均 匀,结构工艺性好,便于制造;带轮工作表面应 光滑,以减少带的磨损。当5<v<25m/s时,带轮要 进行静平衡;当v>25m/s时,带轮要进行动平衡。
V带轮的结构和图样课件

da d
H
PPT学习交流
6
二、V带轮画法
实心式带轮
节线
顶圆 基准直径节圆
底圆
PPT学习交流
7
V带轮画法
Ra 6.3 Ra 3.2
Ra 6.3
槽侧面Ra值 不能小于1.6, 太光滑会减小
摩擦力。
PPT学习交流
8
V带轮画法
Ra 3.2
Ra 6.3
PPT学习交流
9
三、带轮的材料
带轮采用常采用铸铁、钢、铝合金或工程塑料, 灰铸铁应用最广。
PPT学习交流
大带轮 比例 材料
设计
北京科技大学
审核
11
PPT学习交流
12
第四节
V带轮的结构和图样
PPT学习交流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V带轮的结构
V带轮的设计要求:带轮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和刚度,无过大的铸造内应力;质量小且分布均 匀,结构工艺性好,便于制造;带轮工作表面应 光滑,以减少带的磨损。当5<v<25m/s时,带轮要 进行静平衡;当v>25m/s时,带轮要进行动平衡。
PPT学习交流
当带速5<v<25m/s时,采用 HT150; 当v=25~30m/s时,采用HT200; 当v >30-45m/s 时,用球墨铸铁、铸钢或锻钢,也 可采用钢板冲压后焊接成带轮。 小功率传动时,带轮可采用铸铝或塑料等材料。
PPT学习交流
10
四、V带轮零件图
38
60
其余 6
12 15 10
技术要求 1 铸造圆角R2~3 2 未注倒角2*45
3
V带轮的结构
• 实心式:d <(2.5~3)dh • 腹板式:d ≤ 300~400 mm • 轮辐式:d > 300~400 mm
同济大学机械设计V带轮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机械设计基础)设计题目驱动离心V带鼓风机的传动机械工程院(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班级****学号******设计人***指导老师奚鹰完成日期2013年4月12日同济大学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1)二、电动机的选择 (1)三、V带传动设计1.确定计算功率 (2)2.选择V带的带型 (2)3.确定V带的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 (2)4.确定V带的中心距和基准长度 (3)5.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 (3)6.计算带的根数 (4)7.计算单根V带的初拉力的最小值 (4)8.计算压轴力 (5)四、V带轮结构设计1.V带轮的材料 (5)2.V带轮的结构形式 (5)3.V带轮的槽型 (5)4.V带轮的尺寸 (5)五、小带轮装配图 (6)六、设计小结 (6)七、参考文献 (7)一、设计任务书1.题目:设计驱动离心鼓风机的V带传动。
如图所示,主动带轮1装在电动机轴上,从动轮2装在鼓风机轴上,两带轮中心的水平距离a等于大带轮直径D2的2倍。
2.已知条件作业题号电动机型号鼓风机转速n2一天工作时间(h)1 Y100L2-4 800 163.V带传动设计内容选择带的型号、确定基准长度、根数、中心距、带轮的材料、基准直径以及结构尺寸、初拉力和压轴力。
二、电动机的选择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kW)满载转速(r/min)质量(kg)Y100L2-4 3 1420 38由参考文献(2)表20-1查得电动机主轴直径d=28mm ,长度E=60mm 。
三、V 带传动设计设计计算及说明结果1.确定计算功率P ca由参考文献[1]表8-7查得工作情况系数K A =1.1,故P ca =K A P=1.1×3kW=3.3kW2.选择V 带的带型根据P ca =3.3kW,n 1=1420r/min,由参考资料[1]表8-11选用A 型。
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1) 初选小带轮基准直径d d1由参考资料[1]表8-6和表8-8,取小带轮的基准直径mm d d 901=。
普通V带轮结构和尺寸设计

普通V带轮结构和尺寸设计普通V带轮是一种常见的动力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它由带轮和V带组成,通过V带与带轮的咬合传递动力,起到传动和转动的作用。
在设计V带轮的结构和尺寸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素:V带类型、带轮直径、带轮材料、带轮几何结构、带轮齿型、带轮轮缘高度以及带轮齿数等。
首先,选择合适的V带类型。
根据传动功率大小、速度和特定工况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V带,如矩形V带、窄V带和多楔形V带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V带具有不同的特性,如载荷能力、耐磨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
其次,确定带轮直径。
带轮直径的选择应基于所需传动比、V带张紧力以及转子功率等参数。
带轮直径的选择应使其满足V带的最小弯曲半径要求,避免过小直径导致V带的过度弯曲,影响传动效率和寿命。
第三,选择适当的带轮材料。
带轮材料应具备较好的耐磨性、抗疲劳性和耐冲击性,以确保其长时间的稳定工作。
一般常用的带轮材料有铸铁、钢、铝合金等。
接下来,确定带轮的几何结构。
带轮的几何结构包括轮缘高度、V带槽角度和V带槽宽度等。
轮缘高度决定了V带的工作深度,一般应选择合适的轮缘高度以保证V带良好的咬合。
V带槽角度的选择应符合V带的平均应力和咬合要求,避免应力集中导致断裂。
而V带槽宽度的选择应基于V带的规格和工作参数等,保证V带能够正常咬合并传递动力。
其次,选取合适的带轮齿型。
带轮齿型的选择应根据V带规格和传动要求等,选择与之对应的齿型。
常用的带轮齿型有平底槽、圆弧底槽和楔形底槽等,其选择应使V带在带轮上得到良好的咬合和传动。
最后,确定带轮的齿数。
带轮齿数的选择应考虑到传动比的要求以及带轮直径的限制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带轮齿数可通过传动比和总传动比的计算确定。
综上所述,普通V带轮的结构和尺寸设计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V带类型、确定带轮直径、选择适当的带轮材料、确定带轮的几何结构、选取合适的带轮齿型以及确定带轮的齿数等。
这些设计要素应根据具体的传动需求和工作条件进行科学选择,以确保V带轮具有良好的传动效果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V形带带轮设计

目录前言绪论 (2)第一章塑件的工艺分析1.1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7)1.1.1 塑件材料特性 (8)1.1.2 塑料材料成型性能 (8)1.1.3 带轮的结构与精度分析1.1.4 塑件材料的应用 (9)1.2成形工艺参数确定 (10)第二章塑件成形型工艺分析及方案批订2.1模具的基本结构 (11)2.1.1成形方法的确定 (11)2.1.2 型腔位置的确定 (12)2.1.3 分型面的确定 (13)2.1.4浇注系统的选择 (15)2.1.5 冷料穴与拉料杆的设计 (17)2.1.6 模具排气槽的设计 (17)2.1.7 推出方式的确定 (17)2.1.8 确定侧向抽芯机构 (18)2.1.9 楔紧块的设计 (19)2.1.10模具的结构形式 (19)2.1.11 确定温度调节系统结构 (21)2.1.12成型设备的选择 (21)2.2 模架的选择 (22)2.2.1 模架结构的选择 (22)2.2.2 设计辅助零件 (23)第三章模具结构及其尺寸的设计计算3.1 模具结构设计 (24)3.1.1 型腔结构设计 (25)3.1.2 型芯结构设计 (26)3.1.3斜导柱与斜滑块的结构 (26)3.1.4模具的导向结构 (26)3.2 模具成形尺寸设计计算 (27)3.2.1 12 轴孔型芯尺寸的计算 (27)3.2.2 凹模底板厚的确定 (28)3.2.3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尺寸计算 (29)3.3模具的加热、冷却系统的设计 (27)第四章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4.1 注射量的校核 (32)4.2锁模力的校核 (33)4.3 开模行程的校核 (35)4.4 模具厚度校核 (36)4.5模具外形尺寸校核 (37)第五章安装与试模4.1 模具的安装试模 (32)4.1.1 试模前的准备 (33)4.1.2 模具的安装与调试 (35)4.1.3 试模 (36)4.1.4 检验 (37)前言伴随着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需要,塑料制品在工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如今的塑件生产过程中,模具设计的高质量化,先进模具制造设备的出现,完善的加工工艺,优质的模具材料和现代化成型设备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出现,为生产优质塑件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S型
带轮基准直径≤2.5d(d为轴的直径,单位为)时, 可采用实心式结构。
P型
当2.5d≤≤300时,带轮常采用腹板式带轮结构。
H型
当D11≥100时,带轮通常采用孔板式结构。
E型
当>300时,带轮常采用轮辐式带轮结构。
8-4V带轮的结构设计
()
一、V带轮设计的要求
1、质量小、结构工艺性好、无过大的铸造内应力、质量 分布均匀,转速高时要经过动平衡;
2、轮槽工作面要精细加工(表面粗糙度一般为3.2 m) ,以减少带的磨损;
3、各轮槽的尺寸和角度应保持一定的精度,以使载荷分 布较为均匀等。
二、带轮的材料
8-4V带轮的结构设计 三、结构尺寸
8-4V带轮的结构设计 三、结构尺寸
铸铁制V带轮的典型结构有以下几种:实心式、 腹板式、 孔板式和 轮辐式。
带轮的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带轮的基准直径选 择结构形式;根据带的截型确定槽轮尺寸;带轮的其 它结构尺寸通常按经验公式计算确定。确定了带轮的 各部分尺寸后,即可绘制出零件图,并按工艺要求注 出相应的技术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