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手法在写作中的妙用

合集下载

关于蒙太奇在小说中的运用

关于蒙太奇在小说中的运用

关于蒙太奇在小说中的运用蒙太奇,是电影用语,有剪辑和组合的意思是电影导演把许多独立的锐头组合起来,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电影片,来表达主题。

这是导演制作电影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其实文学创作中也常用这种方法。

早在我国古代的原始歌谣中,就已有了蒙太奇手法的雏形孟如东汉赵哗所著的《吴越春秋》卷五中的《弹歌》,内容只有四个词、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宋(古“肉”字)”,这四个词,就是四个镜头,四个镜头组合起来,就形成一幅完整的古代原始人类劳动狩猎的画面,真实的再现了古代人类的劳动过程。

他们砍竹、接竹、制造狩猎工具,再用弹丸去追捕猎物。

歌谣很简短,但淳朴自然,内容很具体,有很强的概括力。

事实上,古人己经有意无意的使用了蒙太奇手法,正是由于使用蒙太奇手法,才使得这首《弹歌》,如古代一段电影画面,逼真的记载了远古时代人类充满自豪与喜悦的劳动场面,其画面是如此简洁清晰,而内容又是如此的完美动人。

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很好地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全篇仅五句,28 个字,纯粹用白描的手法。

前三句,一词一景,互不相干,如果单用,决不会有特别的含义,但经过作者的剪辑组合,其效果就令人拍案叫绝。

这是一幅多么凄凉的画面,这又是一个多么令人心碎的意境。

此景,就己含情;后情,已饱含在前景之中。

片断化的画面、含义深长的意境,这实在是一种奇妙的组合,作者仿佛就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导演,剪辑了九个普通但又有代表性的景物,然后进行组合,其效果竟如此奇特,再加上“夕阳西下”的渲染,竟是如此的凄凉冷落,此情此景,游子们怎能不喊出“断肠人在天涯”的心声呢?实际上,前四句景物所构成的画面,己经将沦落异乡的游子内心极度的痛楚酝酿到了一触即发的境地,看起来单调的画面,是简单的叠加,但它们却是感情的的触发物,是悲凉凄苦的意境的创造,是情景水乳般的交融,是蒙太奇手法所产生的特殊效果。

裁云织锦的艺术——蒙太奇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

裁云织锦的艺术——蒙太奇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

裁云织锦的艺术——蒙太奇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中学语文论文裁云织锦的艺术——蒙太奇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姚宇近年来,在考场作文中有许多优秀篇章运用了蒙太奇手法,它具有简洁明快、形象鲜明的特点,因此被誉为“裁云织锦的艺术”。

一、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来源于法语“Montage”,本是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后来被移用到电影中。

它是电影导演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为表现电影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电影片。

其要素是主题、镜头、剪辑、组合。

作文中运用蒙太奇手法指的是根据主题需要,选取形象鲜明的有画面感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成文的结构手法。

它有四个基本要素:主题、画面、剪裁、组合。

请看下面的文字:关于幸福,可以有许多种诠释。

在热情如火的恋人们眼中,柔情蜜意是一种幸福;在雄才大略的企业家眼中,耀眼出众也是一种幸福;在平凡无私的老师眼中,桃李满天下是一种幸福;而在慈祥的母亲眼中,为远行的儿子纳一双“千层底”也成为一种幸福。

的确,在他们眼中,能让自己快乐、欣慰的无疑都是一种幸福,无论开心、得意、辛劳亦或是牵挂。

在这段文字中,选取了恋人们、企业家、老师、母亲等四则有画面感的材料,从不同角度共同表现了幸福这一主题,这就是蒙太奇手法。

二、蒙太奇手法在不同文体中的运用1.蒙太奇手法在记叙文中的运用蒙太奇手法可用在段落内对场面的描写,也可以运用在记叙文的整体构思中,如2008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让我走远看看你》,文章选取了四则有画面感的材料:很小的时候,游泳池边,爸爸狠心地把“我”扔到水中;一年级的时候,一个人走20多分钟的路上学、回家;初中的时候,留“我”独自一个人在家读书;今天早上,骂“我”不会买圆规,却亲自买一个送到教室。

这四则材料以时间为序,选取不同成长阶段的有画面感的材料,寓褒于贬,共同表现了父爱深重的主题。

2.蒙太奇手法在议论文中的运用在议论文中也可以运用蒙太奇手法,一般是运用论据时,从不同角度选择有画面感的材料,组合成一组事例论据,共同证明观点,如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纪念》,文章选用三组材料对比:“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一队又一队的美国与英国士兵冒着枪林弹雨”,“六十年前,苏联,斯大林格勒,前线,一辆又一辆的卡车载着刚从训练营里出来的新兵”,“六十年前,中国,东北,某个村庄,晚上,一名光着膀子的中年人扶正了挂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大刀的带子,转过身对着一群村民”;“六十年后的今天,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当年在此浴血奋战的老兵,穿上了挂满勋章的军装”,“六十年后的今天,俄罗斯,莫斯科红场”,“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东北,某个小镇,一个班的学生,在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座纪念碑下”。

蒙太奇手法在写作中的妙用

蒙太奇手法在写作中的妙用

蒙太奇手法在写作中的妙用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催生了许多独创性的考场佳作。

其中记叙类文章出现了类似“蒙太奇”手法的结构,深受老师和学生的青睐。

一.解说蒙太奇蒙太奇(Montage)原是建筑学术语,意思是把分散的建筑材料组合、装配成为建筑物。

后来用于电影创作,意为把分散、零乱的镜头,按照创作构思和一定的美学原则加以剪辑、组合,从而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

蒙太奇作为电影的重要表现手段,并通过蒙太奇手法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电影世界,那它可不可以用于写作呢? 电影自身的艺术特性,决定了其与文学原本就有联系,而作为电影诸多要素中的电影文学(剧本),则直接与写作关联。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受影视蒙太奇手法的启发,将其引入写作的结构技巧中,把不同的场面、事件、人物加以巧妙的组合,构成一个整体,以此来促进人物性格的形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蒙太奇是西方的术语,但这种表现手法早在我国古代就已广泛运用。

古代文献中的列锦修辞方法,实质上就是蒙太奇。

大家熟悉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就是把几种不同的景物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艺术画面,刻画出天涯旅人孤寂落寞的内心世界。

二.蒙太奇在写作中的实际应用1、蒙太奇构文法的基本思维训练笔者认为:训练学生的作文思维,不是提供什么理论性的知识性的内容,诸如什么是联想,什么是发散思维...而是创设一种情境,提供一种背景,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取材思维训练的过程,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取材思维得到不自觉的锻炼和发展。

例:用“魅力是___的____”造句(分单角度和多角度进行)诱导角度:A:学科拓展六弦琴上流动的音符--音乐白石老人的虾--绘画挺拔的高山,翻滚的海洋,淙淙的小溪--大自然B:情感拓展慈母手中的线--母爱升旗时旗手用力的一甩--爱国教师窗前批改作业的身影--尊师这样,学生好像觉得自己在造句,其实他的蒙太奇取材思维就不自觉地得到了训练。

写人记事作文中运用蒙太奇的修辞

写人记事作文中运用蒙太奇的修辞

写人记事作文中运用蒙太奇的修辞蒙太奇手法,就是把两个或者多个元素合成一个具有全新内容的方法。

电影中蒙太奇指的是镜头的分切与组合,或者是剪辑。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蒙太奇创作试验的著名例子,同样是三个镜头,采取不同的剪辑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如:1.一个人在笑。

2.手枪直指。

3.惊恐的脸。

从如此的顺序组接镜头,观众感受到的是人物的怯懦和惶恐。

1.惊恐的脸。

2.手枪直指。

3.一个人在笑。

如此组合的镜头,则表现人物的勇敢。

爱森斯坦对这个试验曾经加以概括,他说:“通过剪辑把两个不相干的问题并列起来,不是等于一个镜头加上另一个镜头——它导致了一种创造,而不是各个部分的合并。

因为这种并列的结果和分开地看各个组成部分是有着质的不同。

”当我们在描述一个主题时,我们可以将一连串相关或不相关的镜头放在一起,以产生暗喻的作用,这就是蒙太奇。

例如:我们将母亲在煮菜、洗衣、带小孩、甚至父亲在看报等镜放在一起,就会产生母亲“忙碌”的感觉。

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写作文,要创造几个或多个元素(画面),通过贯穿的技术组合成一个全新的内容(主题),使文章在形象设计上显得简洁而丰富,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凸现。

绿叶的微笑无尽的黄沙,借着肆起的北风,猖狂地吞噬着一切,似乎要湮没整个世界。

高坡上,一个个干枯、无奈的眼神中透着无比的悲伤和恐慌。

然而人群后有一双清澈而坚定的眼怒视着正在吞噬他家园的狂沙。

他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呼喊:风再起时,我要让沙退下。

大学的阅览室里,有一个固定的人影在此默默地度过了四个春秋,消瘦而发白的脸上透着一丝丝的坚定和无悔。

眼依旧那样清澈而坚定,又散发着无比的自信。

昨日的晨报上,印着惊人的消息:博士后拒绝高薪重权,踏上家乡贫瘠之地。

昔日的高坡上,简陋的草屋斜立着,凝视着无尽的黄沙……一个单薄忙碌的身影在村中穿梭着。

一支由村民组成的队伍,在单薄身影的指挥下开始向黄沙反击。

一年后,黄沙再次吞没了新添的绿点……孤独的深夜不停地在灯光和黄沙中穿梭……沙肆起,绿尽没。

蒙太奇手法记叙文800字

蒙太奇手法记叙文800字

蒙太奇手法记叙文800字摘要:一、蒙太奇手法简介1.蒙太奇的起源和发展2.蒙太奇的定义和特点二、蒙太奇手法的应用1.电影中的蒙太奇应用2.文学中的蒙太奇应用3.艺术中的蒙太奇应用三、蒙太奇手法的意义1.蒙太奇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2.蒙太奇对于观众和读者的影响3.蒙太奇对于艺术形式的发展正文:蒙太奇,是电影和文学中一种常用的叙事手法,源自于法语的“montage”,意为“剪辑”或“装配”。

它通过将不同的镜头、场景、声音等元素进行有创意的拼接和组合,以达到超越单个元素的视觉效果和意义表达。

蒙太奇手法在电影中的运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通过快速切换不同的镜头来展示时间和空间的跳跃,或者通过并列展示两个或多个镜头来形成对比和象征。

例如,苏联导演爱森斯坦在电影《战舰波将金号》中,通过将船上的起义和敖德萨阶梯上的示威游行进行蒙太奇剪辑,形成了一个强烈的视觉冲击,有力地表达了革命力量的觉醒和民众的愤怒情绪。

除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在文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不同的场景、人物、对话等进行创意的拼接和组合,形成独特的叙事效果。

例如,詹姆斯·乔伊斯在小说《尤利西斯》中,通过将不同人物的内心独白、感官描写和对话进行蒙太奇式的拼接,展示了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一天之内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

蒙太奇手法在艺术领域的应用也层出不穷。

例如,马塞尔·杜尚在绘画作品《裸体下楼梯》中,通过将不同角度的裸体进行拼接,形成了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在装置艺术作品《泉》中,他将一个小便池进行翻转,与底部的签名和标题形成了一种幽默的对比和讽刺。

蒙太奇手法不仅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形式和手段,也对于观众和读者的审美体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通过打破传统的时间和空间观念,使观众和读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了艺术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蒙太奇”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蒙太奇”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蒙太奇”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影视拍摄中有一种表现手法叫“蒙太奇手法”,即适当打破时空界限,把许多镜头剪辑组织起来,使之成为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主题统一的影片。

在作文写作中,我们也不妨借用点蒙太奇手法,把多组不连贯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排列在一起,以此来促进人物性格的形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技法讲解:把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嫁接”到写作中的写作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镜头剪辑式”手法。

这种手法用摇、拉、切、换来扫视生活,将主题集中的若干个生活气息浓郁的典型画面尽收镜头之中,然后通过组合来展示丰富的内涵。

运用“镜头剪辑式”手法,一般以选取三至四个画面或片段为宜。

如果选取的过多的话,一者考场的时间不允许,二者文章的字数不允许,三者每个画面也不容易写实写细;但如果画面或片段过少,文章则显得内容单薄、不够丰富、挖掘不够深刻。

材料的组织形式往往有以下几种:一、小标题法,即使用小标题来概括画面或片段的内容。

二、序号法,即使用一、二、三或A、B、C的形式排列。

三、场幕法,即使用戏剧中的场或幕来排列内容。

如第一幕(第一场)、第二幕(第二场)……四、空行法,即什么都不用,仅仅在片段和画面之间留出空行,以显示画面或片段的转换。

当然不留空行,让画面或片段依次展示也未尝不可。

运用此法,我们在写作时不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取材广泛自由,而且可以省去不必要的过渡语,使材料更充实、更集中。

同时片段或标题式的排列方式,可以使文章思路更清晰、更有条理。

但是所有的片段或画面必须都围绕同一个主题或中心,同时每个画面或片段不能是同一个层面或角度的内容,而应该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地表现主题;另外,片段或画面的排列也必须要有一定的逻辑性,或纵,或横,或层层深入,不能混乱无序。

如有位学生写《关于“真”的社会调查》,就选取了“带着老花镜的奶奶”、“院子里看大门的王大爷”、“当兵的大哥”、“正在擦洗出租车的李叔”等几个人物形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和人生经历去谈对“真”的理解,四份报告铺排契合,诠释了“真”的含义。

蒙太奇手法在作文中的巧用

蒙太奇手法在作文中的巧用

蒙太奇手法在作文中的巧用作者:张瑞华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2年第11期摘要:蒙太奇手法原是一种影视手法,在作文中巧妙运用后可以增强表现效果,增加作文语言的美感,提升文章的品味。

学生作文中,可以用这种手法进行词语、句子与句群、语段的剪切重组,创造出超越原先内容的新的意象和含义,产生新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蒙太奇;作文;语言;运用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1-076-1江苏省高考阅卷组长,南师大何永康教授如是说:“文章必须有光辉。

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个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

”个人认为,细致的描写,动人的画面就是太阳、月亮、星星、萤火虫。

把蒙太奇的手法巧妙地运用到学生作文中,无疑是为习作增光添彩的有效途径。

一、用于词语的剪切、组合1.用于景物、词语的剪切、组合尽管蒙太奇是一个外来音译词,是一个舶来品,然而,这种语言的形式其实是我们汉民族、汉语言的传统和特色。

随意翻开中华文化的一本经典,都会看到这样的语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鸡声茅月店,人迹板桥霜”。

作者把一个个单独的景物巧妙地利用它们内在的各种联系组合在一起,于是,诞生了远远大于这些个体本身孤立意义的新的更深刻的含义,文章的语言由此意蕴深远。

当下的中学生正着力追求这种效果,使其文章中的画面感达到最大化,让人心灵震撼。

请欣赏下面的小片段:可记得,春天里爸爸的微笑,夏日里妈妈的蒲扇,秋日里叔叔的叮咛,冬日里姑姑的棉袄?《爱你无悔》宽大、坚硬、粗糙,这就是父亲的手。

《父亲》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歌曲《朋友》)2.用于动作的剪切、组合在影视屏幕上,特别是受广大观众所喜爱的西方大片里,经常会出现很多或是潇洒帅气或是冒险惊魂或是柔弱如风的动作的定格,让无数观众为之倾倒。

2017年中考满分作文技法:蒙太奇写作模式

2017年中考满分作文技法:蒙太奇写作模式

太奇写作模式在中考考场上的运用蒙太奇,原是法国建筑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

后被借用到电影制作上,就是编导和剪辑人员,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表现同一主题的几组镜头,按照一定的逻辑和顺序排列衔接起来,组成一个精美的专题片。

再后来,这种电影制作艺术又被作家借鉴过来,成为一种典型的写作技法。

那么,在写作上,这种艺术手法又是如何运用的呢?我这里介绍的是最简单“五段写作模式”,即整篇文章共写五个自然段。

运用这种技法写出来的文章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一、文章整体呈板块式结构只要使用这种技法写作,写出来的文章整体上必然是“总——分——总”结构。

前面的“总”——总领全文;后面的“总”——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揭示升华主题;中间部分是3个精心选择的表现同一主题的镜头(复杂的文章也有选择4或5个镜头的,一般不超过5个)。

整体格局如图所示:开头精选的3个表现同一主题的镜头结尾二、三个镜头的选择(一)镜头中主人公的选择如果文章标题未对主要人物做限制,这三个镜头:既可以聚焦同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下做事的三个镜头;也可以是不同人在不同情境下做事的三个镜头。

例如写《奉献》,文章以主题为标题,未对刻画人物进行限制,只要是奉献的人,学生、教师、工人、农民.......都可选入镜头。

如果写《我的妈妈》这篇文章,标题已经限定了你要刻画的主要人物是自己的妈妈,这三个镜头锁定的人物,就必须是自己的妈妈。

特殊情况下,有的作者另辟蹊径,赋予“我的妈妈”以更丰富的内涵,把党作为妈妈来写,或者把一切真正关爱自己的人都当作妈妈来写,也是可以的,因为他已经将“我的妈妈”这一概念进行了转换。

如果没有限定主要人物,我们写作时又选取了不同的人物,那么这三个人物的身份要杜绝一致,每个人要代表一个阶层,或者代表一类人。

(二)镜头中事件的选择事件要典型,宜小不宜大,要以小见大。

镜头聚焦的核心细节,要像一颗流星,划过夜空,留下美丽的瞬间;也要像一滴草尖上摇曳的露珠,以一个玲珑剔透的选点,折射整个太阳的光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太奇手法在写作中的妙用
发表时间:2016-09-27T15:52:56.793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6年1月作者:刘政
[导读] 蒙太奇(Montage)原是建筑学术语,意思是把分散的建筑材料组合、装配成为建筑物。

湖南省衡东县大浦中心学校 421421
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催生了许多独创性的考场佳作。

其中记叙类文章出现了类似“蒙太奇”手法的结构,深受老师和学生的青睐。

一.解说蒙太奇
蒙太奇(Montage)原是建筑学术语,意思是把分散的建筑材料组合、装配成为建筑物。

后来用于电影创作,意为把分散、零乱的镜头,按照创作构思和一定的美学原则加以剪辑、组合,从而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

蒙太奇作为电影的重要表现手段,并通过蒙太奇手法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电影世界,那它可不可以用于写作呢? 电影自身的艺术特性,决定了其与文学原本就有联系,而作为电影诸多要素中的电影文学(剧本),则直接与写作关联。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受影视蒙太奇手法的启发,将其引入写作的结构技巧中,把不同的场面、事件、人物加以巧妙的组合,构成一个整体,以此来促进人物性格的形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蒙太奇是西方的术语,但这种表现手法早在我国古代就已广泛运用。

古代文献中的列锦修辞方法,实质上就是蒙太奇。

大家熟悉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就是把几种不同的景物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艺术画面,刻画出天涯旅人孤寂落寞的内心世界。

二.蒙太奇在写作中的实际应用
1、蒙太奇构文法的基本思维训练
笔者认为:训练学生的作文思维,不是提供什么理论性的知识性的内容,诸如什么是联想,什么是发散思维...而是创设一种情境,提供一种背景,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取材思维训练的过程,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取材思维得到不自觉的锻炼和发展。

例:用“魅力是___的____”造句
(分单角度和多角度进行)
诱导角度:
A:学科拓展
六弦琴上流动的音符--音乐
白石老人的虾--绘画
挺拔的高山,翻滚的海洋,淙淙的小溪--大自然
B:情感拓展
慈母手中的线--母爱
升旗时旗手用力的一甩--爱国
教师窗前批改作业的身影--尊师
这样,学生好像觉得自己在造句,其实他的蒙太奇取材思维就不自觉地得到了训练。

这种思维训练,既可学科拓展又可情感拓展,也可以是生活或时空拓展。

2、蒙太奇手法在文段中的表现。

看下面几段文字,细细体会其特点:
A、关于幸福,可以有许多种诠释,在热情如火的恋人们眼中,柔情蜜意是一种幸福;在雄才大略的企业家眼中,耀眼出众亦是一种幸福;在平凡无私的老师眼中,桃李满天下是一种幸福,而在慈母眼中,为远行的儿子纳一双“千层底”也成为一种幸福。

的确,在他们眼中,能让自己快乐、欣慰的无疑都是一种幸福,无论开心、得志、辛劳亦或是牵挂。

B、秦砖汉瓦,唐风宋雨,古人们在诗词的浩浩海洋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

同是送别,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太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同是惜时,李太白“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曾孟德“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同是写黄昏日落,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毛泽东则“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你能说,谁人更佳,谁人更有色?不不不,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性,不同的思维,谁都不可以对之妄加否定。

赏析:A段的中心话题是“幸福”,围绕中心,文段从恋人们、企业家、老师、母亲等角度取材。

B段的中心话题是“诗词塑造的艺术境界”,围绕中心,文段主要选了送别、惜时、黄昏日落等素材。

这两段话共同之处表现在:围绕共同的中心,具有丰富的材料,取材角度不断地变换。

3、蒙太奇手法在文章中的表现。

既然蒙太奇的手法可以在一段文字中运用,那么我们同样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创作一篇文章。

[例文]
(一)烈日在高空中嘲笑。

夸父拖着疲惫的身躯,跑呀跑呀。

金黄的尘埃被激荡得飞扬起来。

“太渴了,即便是渭河的水,我也能一饮而尽,该歇歇了。

”夸父抬起头,刚才还在头顶上的太阳早已落到西山了。

“可是,太阳,万物之主,是我的爱!我怎能让他弃我而去!”夸父慢了下来,终于訇的一声,夸父倒了。

望着金黄的尘埃缓慢落定,夸父在他生命的尘埃落定之前,奋力的扔出了手杖,沿着他追寻太阳的轨迹,在西天,花着一片桃花盛开的邓林。

选择梦想,生命因梦想而伟大!
(二)枯叶在空中哀鸣。

秋天的地牢除昏暗潮湿,多少笼了层寒气,正如岳飞此时的心境。

“爹,明知是秦桧那老贼设计陷害。

此时君昏臣佞,朝中一片乌烟瘴气,这朝廷我们保它何用,不如反了!”这话隐约刺痛了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也隐约作痛。

“孩子,奸臣当道,为父并非不知,可自古父为子纲,君为臣纲。

身为人子,理应尽孝;身为人臣,理应尽忠,这责任乃男人顶天立地之本,吾儿切记!”
风波亭上大义凛然的身影站成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选择责任,生命因责任而厚重!
【例文赏析】
A、话题:面临选择
B、剪取的两个镜头:夸父逐日、岳飞被杀
C、组合:这两个独立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它们本来毫不相干,然而,却由于都指向和表现这种过程和选择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蒙太奇构文方法归纳
1、写作启示
写作在充分展开联想,广泛剪取“镜头”的基础上,可以巧妙地运用蒙太奇手法构思立意,布局谋篇。

运用蒙太奇手法进行创作的思路:围绕中心话题—充分展开联想—科学剪取镜头—巧妙组合镜头。

2、运用蒙太奇手法进行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2.1有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 2.2围绕中心话题或主题剪取镜头 2.3强调角度的变换 2.4根据主题的需要表达各片段在内容上须有所侧重 2.5表现技巧要避免单一化,善于加以综合运用,力求使行文富于变化,摇曳多姿
2.6注重整体的组合
3、整体组合的方式:逻辑组合(时间、空间、事理组合) “蒙太奇”式结构的文章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约束,因为省去了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或过渡段,可以把构思与表达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若干相对独立的片段上,以便快速而更臻完善地成文。

它的行文感觉是:明快、简洁、大气,有排比段式的外在形态和内在韵律,符合现代读者的审美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