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低结构材料建构指导漫谈
试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选择

试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选择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户外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游戏体验,还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选择适合的低结构材料对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提供丰富的游戏体验低结构材料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体验,例如小木块、球类、绳子、布料等材料,可以用来搭建简单的房屋、隧道、桥梁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2.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低结构材料可以促进幼儿身体、智力、情感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搭建游戏环境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动手搭建、合作沟通,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增加户外活动的趣味性选择适合的低结构材料可以增加户外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对户外活动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体能和心理健康发展。
二、选择低结构材料应注意的问题1. 安全性在选择低结构材料时,首先要考虑其安全性,确保材料没有毒害物质,没有尖锐部分或者有尖锐部分的材料要进行充分的防护措施,以免幼儿在玩耍过程中受伤。
要避免选择易碎、易损坏的材料,以确保户外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耐用性在户外环境下,材料可能会受到风吹雨打,所以选择的低结构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耐用性,能够经受住户外环境的考验,以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材料的经济性。
3. 多功能性选择低结构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多功能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户外活动需求进行组合和搭配,满足幼儿的不同游戏需求,丰富游戏的可能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4. 环保性在选择低结构材料时,还要考虑其环保性,避免选择对环境有害的材料,要选择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材料,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倡导环保意识。
三、常见的低结构材料1. 木块木块是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常见的低结构材料,可以用来搭建各种形状的建筑,让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浅谈低结构材料在幼儿户外活动中的运用

浅谈低结构材料在幼儿户外活动中的运用幼儿园户外活动深受幼儿喜爱,是在幼儿动作发展和思维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来实现其教育目标的,对幼儿的发展具有较高的促进作用。
如何充分有效地让幼儿在这段时间中积极投入,参与活动,得到充分锻炼,除了制定必要的户外体育活动目标以及教师的指导外,在其活动中如何正确、科学、有效地进行环境创设和提供各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体育活动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低结构材料,顾名思义就是结构简单,功能多元操作性强,可以按幼儿的想法任意操作、改变、组合的材料。
本文主要研究低结构材料在幼儿户外活动中的应用,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将从户外中低结构材料入手,积极挖掘活动材料的教育价值,以激发幼儿兴趣、探索材料的多种玩法、不断优化材料的开发与研究、使幼儿通过与活动材料的互动, 不断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促进幼儿的体能发展。
一、研究背景(一)基于低结构材料作用于幼儿发展需要在当前的幼儿教学实践中,材料的低结构化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究其原因可能更多的是低结构材料由于自身材料具备的教育目标的稳定性,材料又具有多样性探索与表现,可按幼儿的想法任意操作、改变、组合。
组合材料的过程本身比产生的结果更让孩子感兴趣,因此在活动中往往更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促进幼儿的主动探索与学习。
户外活动的开展由于低结构材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给孩子们带来许多始料不及的问题,更有利于孩子根据游戏意愿想法设法解决困难,因此也有利于幼儿多方面的发展与成长。
(二)基于户外活动对材料的需求户外活动中幼儿能够广泛接触户外自然、在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沐浴阳光的温暖,也有利于与材料互动,满足孩子身心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在全社会高度呼吁学前教育要“回归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的同时,户外活动材料对幼儿的培养发展价值就变得尤为重要,不同材料对活动的影响是不同的。
幼儿在开展户外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认知经验、活动环境、活动材料等等方面的制约,这些因素制约着幼儿活动的发展水平。
教师在幼儿与低结构材料互动中的观察与指导策略

教师在幼儿与低结构材料互动中的观察与指导策略引言幼儿阶段是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对于教师来说,观察幼儿的行为、思维和与环境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教师在幼儿与低结构材料互动中的观察和指导策略,旨在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一、观察幼儿与低结构材料互动的重要性低结构材料(low structure materials)指的是各种没有固定形态、功能开放的材料,如纸张、颜料、积木等。
幼儿通过与这些材料的互动,可以培养具体操作能力、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而教师的观察则可以为他们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发展提供重要线索。
通过观察幼儿与低结构材料的互动,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以及对环境的理解等方面,从而为幼儿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育指导。
二、观察幼儿与低结构材料互动的策略1. 注重细节观察一个敏锐的观察者会注重观察幼儿与低结构材料互动的细节。
例如,观察幼儿在使用积木时是如何组合和摆放的、在涂鸦时使用什么颜色和线条的、在折纸时是如何折叠和构建的等等。
通过观察这些细节,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并为他们提供更具挑战性和适应性的学习任务。
2. 观察幼儿的情感表达幼儿的情感表达常常通过与材料互动中的细微动作和声音传递出来。
例如,幼儿在制作手工时是否表现出专注和满足的表情、在使用颜料时是否展现出兴奋和喜悦的情感等。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情感表达来判断他们对材料的喜好和满意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幼儿的学习兴趣。
3. 观察幼儿的合作与交流幼儿与低结构材料的互动往往涉及到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合作中是否表现出积极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是否能够遵循规则和尊重他人等来了解其社交能力的发展情况。
对于那些合作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训练,以帮助他们发展更健康和积极的社交技能。
三、指导策略1. 提供丰富多样的低结构材料为了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低结构材料,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低结构材料在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低结构材料在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低结构材料是指那些没有固定形状、大小和用途的材料,比如木块、塑料瓶盖、羽毛、彩色纸片等。
这些材料可以用来搭建、拼图、绘画、塑造等各种活动。
在小班幼儿教育中,低结构材料的运用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创造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将探
讨低结构材料在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低结构材料可以用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在搭建区域,我们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木块、塑料杯、磁性积木等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搭建出各种形状、大小、颜色的建筑物。
通过搭建的过程,幼儿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设计
能力。
低结构材料可以用来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
在绘画区域,我们可以提供各种颜色的纸片、彩色笔、油画棒等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
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合作,一起完成一幅大型的画作,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低结构材料可以用来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拼图区域,我们可以提供各种形
状的拼图、积木、拼图卡片等材料,让幼儿尝试解决不同的拼图难题。
在这个过程中,幼
儿可以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逻辑推理能力。
低结构材料在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
可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和社交发展。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低结构材料,设计丰富多样
的教育活动,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析低结构材料在幼儿园建构区中的有效投放策略

浅析低结构材料在幼儿园建构区中的有效投放策略摘要:开展一系列建构游戏,能够对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使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提升。
教师在建构区投放低结构材料时,要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要随着游戏情节的发展及时调整,并遵循层层递进的原则。
关键词:建构区;低结构材料;有效投放建构区被誉为“塑造工程师的地方”,是幼儿最喜欢的区域游戏之一。
在建构区内,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发挥想象,并对不同的建构材料进行观察、操作、搭建,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
种类丰富的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参与游戏的热情,更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教育建议”中指出:“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废旧材料”“鼓励和支持幼儿用积木、纸盒、拼板等各种形状材料进行建构游戏”等【1】,这些词汇,让低结构材料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热门词汇。
一、寻根——当前低结构材料在建构区投放的现状低结构材料是一种结构简单、收集方便、可变性强、可塑性高的游戏材料,是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的基础。
结合对我园各个年龄段建构区的观察发现,在投放建构材料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1.低结构材料的任务式收集低结构材料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也低。
幼儿园的低结构材料除了像玩具积木等市面上可以现成买到的材料外,一些生活中的材料和废旧材料,如纸芯桶、泡沫纸、易拉罐、奶粉罐等通过收集和分类摆放在区域中,也可以成为游戏材料。
所以在环境创设的时候,很多教师会通过利用家长资源,疯狂地收集这些生活中的低结构材料,分类后成筐摆放在建构区。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很多材料慢慢变成了摆设,无人问津。
这个过程只是教师基于1.低结构材料的种类单一、更新不及时在建构区中提供的低结构材料大多都是奶粉罐、卷芯桶、瓶子、各式各样的包装盒等等,有时候并不能满足幼儿的搭建需求;且有些教师会存在错误观念,认为低结构材料不同于高结构材料,本身就有很高的可塑性,玩法多样,幼儿可以任意操作。
低结构材料在幼儿区域中的开发研究

低结构材料在幼儿区域中的开发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机构开始注重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参与性学习。
而低结构材料的使用则成为了这一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结构材料具有开放性和多功能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幼儿的整体发展。
本文将探讨低结构材料在幼儿区域中的开发研究,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和启发。
一、低结构材料的定义和特点低结构材料是指没有固定形状和用途的材料,如纸张、绳子、布料、塑料杯、颜料等。
与之相对应的是高结构材料,如积木等。
低结构材料的特点是开放性和多功能性。
它不给出具体的使用方式和目的,而是由幼儿自行探索和利用。
这种开放性和自主性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有利于他们的综合发展。
二、低结构材料在幼儿区域中的应用1. 角色扮演区角色扮演是幼儿成长中重要的活动。
通过角色扮演,幼儿能够模仿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在角色扮演区中,可以提供各种低结构材料,如衣服、帽子、面具等,让幼儿自由选择和搭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进行角色扮演。
这样的材料搭配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让他们在角色扮演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和成长。
2. 艺术创作区艺术创作是幼儿自我表达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在艺术创作区中,可以提供各种低结构材料,如颜料、纸张、布料、粘土等,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
这样的开放性材料使用方式能够让幼儿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科学探索区科学探索是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科学探索区中,可以提供各种低结构材料,如瓶子、木棍、弹簧等,让幼儿进行各种自由探索和实验活动。
这样的开放性材料使用方式能够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物质和自然规律,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兴趣和能力。
1. 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低结构材料的使用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这样的材料环境中,幼儿没有固定的使用方式和目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自由发挥。
幼儿与低结构材料互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分析

幼儿与低结构材料互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分析当前,在幼儿建构学习环节中,由于幼儿自身的兴趣、生活经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不同,相同的低结构材料在不同的幼儿手上会构建出不一样的物体。
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有一些幼儿动手能力强,在脑海中直接就可以构建出各种各样的主题,而有一些幼儿面对一堆简单的材料,稀里糊涂地去堆叠,不能将其成型。
低结构材料是没有具体目标的,也没有规定的材料,如一些易拉罐、木板、纸张、塑料瓶等,它们相对高结构材料而言,低成本且变化多样。
一般来说,在进行低结构材料建构学习时,幼儿都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会发挥自己的思考意识,不断地进行自主思考,并主动向老师学习,所以,低结构材料建构也是当前幼儿园最热门的活动之一。
因为低结构材料并没有具体的操作方向,因此幼儿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预设目标以及指导方向是相当重要的。
一、通过制定“设计图”,帮助幼儿构想主题因为低结构材料没有具体的操作方向,因此当幼儿面对这些材料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不知怎么去玩。
在这时,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这些基础的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可以用来做些什么呢?用它们可以替换生活中的什么东西呢?从而引导幼儿对提供的低结构材料进行自主思考,选择并提出各种各样的主题。
一般来说,幼儿的注意力是不集中的,并不能长时间坚持,容易半途而废。
因此,教师应让幼儿进行有目标的建构,可以让幼儿在构建前自主思考一下,想要构建什么东西,并帮助幼儿将要构建的物体即设计图画出来。
随着建构活动的深入,有一些幼儿会将设计图画为符号的设计,看起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画好了设计图后就可以让幼儿开始构建,在搭建过程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幼儿搭建的责任感更强烈以及注意力更集中,并在过程中遇到困难会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而这恰恰体现了幼儿对构建细节的注重。
设计图能让教师更容易发现幼儿在构建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对构建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提出恰当的建议,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提供低结构材料前早做打算。
低结构材料在幼儿区域中的开发研究

低结构材料在幼儿区域中的开发研究引言幼儿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环境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幼儿区域是幼儿园中的重要环境之一,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幼儿区域中,低结构材料是一种常见的教育资源,它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其发展。
本文将对低结构材料在幼儿区域中的开发研究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幼儿教育的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一、低结构材料在幼儿区域中的重要性低结构材料是指那些没有明确用途和功能的材料,例如纸张、木块、彩色泥土、布料等。
这些材料可以通过幼儿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组合和创作,开发潜在的能力和发展自身的智力。
在幼儿区域中,低结构材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育资源,它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进其认知、语言、社交和情感的发展。
低结构材料的使用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创造力和个性发展。
1. 提供丰富的低结构材料在幼儿区域中,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低结构材料,例如纸张、彩色纸、木块、羽毛、面具、贝壳等材料,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其自主探索和发展。
教师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点提供不同种类的材料,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材料。
2. 提供创造的环境教师还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创造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可以自由地使用低结构材料进行创作和想象,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激发幼儿创造力的环境,比如绘画墙、造型桌等,帮助幼儿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3. 提供引导和示范在提供丰富的低结构材料的教师还应该给予一定的引导和示范。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表达,示范在低结构材料上的创造和组合,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同时可以在孩子创作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
1. 调动幼儿的动手能力低结构材料的使用可以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创作过程中,孩子需要动手将材料进行组合和搭建,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手部能力和动手协调能力,促进其身体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暨市浣江幼教集团蔡黛玲
低结构材料是与高结构材料相对而言的,指那些没有明确目标、规定玩法的材料,如纸箱、木板、易拉罐等,它们低成本、多变化,能引发幼儿不断思考,主动地探究与学习,是当前幼儿园最热门的活动材料。
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具体的操作指向,活动过程中教师的预设目标、指导跟进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建构中,我发现相同的低结构材料在不同兴趣、不同生活经验的孩子们手上会建构出不同的物体,孩子的操作也存在着较大的水平差异,有的孩子信手拈来,就能构划出各种主题,也有的孩子面对一堆材料东叠西堆,却总是无法成型。
如何引领孩子的活动,让孩子在摆弄低结构材料的过程获得更多的成功与不成功的体验,学会学习,这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设计图”帮助孩子构想主题
由于低结构材料无明确的操作指向,孩子面对它时,有时会出现茫然无措,不知怎么玩的情况。
这时我就会让孩子想想,这个材料可以用来做什么,可以替代什么怎样建构才能达到自己希望的结果引领孩子对所提供的低结构材料进行思考、选择、加工,提出各种不同主题。
针对孩子注意力易分散、坚持性差的问题,我让孩子有目的地进行建构,建构前先说一说想搭建什么,把要搭建的东西画出设计图。
随着活动的深入,有些孩子的设计图简化成了符号设计,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通过观察我发现了画设计图的优势。
画好设计图后去建构,孩子搭建时的责任感、坚持性增强了,很少有幼儿游离主题,遇到困难向教师求助的增多了,孩子也更注重于细节的完善了。
有了设计图教师更容易发现孩子搭建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供辅助材料心中也更有底了。
二、“抛问题”诱发建构深入
关注问题是建构游戏指导的根本,如何帮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引导建构走向深入的关键。
(一)帮助幼儿发现问题
幼儿在建构过程中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搭建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发问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引起幼儿对某一重点或难点的思考,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与探索,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推动幼儿游戏的成功。
如俊俊搭建好了一座很大的房子,找我给它拍照,我发现了大房子没有门和通道,我就用提问的方式帮助他发现问题:“客人来了,门也没找到,从哪里进去呢进去以后怎么走呢”俊俊很快找来两根圆形线筒立在房子前面告诉我这是大门,转身要去找铺通道的辅助材料。
我又问:“门怎么没顶呢”俊俊忽然想到说:“前几天有个破掉的茶叶盒,边上掉下来的一块放在上面刚刚好。
”“是呀,可惜我们已经收拾掉了,下次还可以用一个筐子盛起来再利用呢,这次只好去辅助材料筐找了。
”在老师的提问帮助下,俊俊发现了搭建中的问题,顺利地完成了作品。
(二)问题节点处的支持
孩子在建构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当他们向教师求助时,教师应进行巧妙与有效的回应。
如有一个小女孩设计了一朵七色花,并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材料(一根圆柱形线筒、一个圆形饼干盒和几个爱心形巧克力盒子),在拼搭过程中出现了困难,就找老师帮忙,要求帮忙解决七色花瓣如何粘在圆柱形的花枝上的问题。
于是我帮它找来一块绿色泡沫地垫,请她在地垫上摆放好七色花再粘贴,孩子满意的继续工作,过了一会儿又来找我,说:“材料筐里都找了,七色花瓣不够。
”“那你的巧克力盒子能打开吗”“那我去试试看。
”小女孩回去打开盒子后数数,发现多了又把它盖回去了,最后数到七个时在那里兴奋的跳了起来。
在这个案例
里,我使用了“巧设支架”、“问题回抛”的介入方式,有效地推动了孩子建构活动的进程。
(三)协商解决共性疑问
建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共性困惑,如规则方面、材料方面的等,这时候我就请大家一起讨论来寻找解决办法。
如孩子面对自己喜欢的材料,出现争抢的状况,老师简单地说不要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提出来大家讨论找到解决办法。
又如孩子搭了一会儿没兴趣了,到处闲逛,扯话、破坏别人的作品,老师提醒他也不能很好地去完成自己的建构,也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找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又比如投放材料试用一段时间后,让幼儿说说哪些材料适宜,哪些材料不适宜放进建构区等。
游戏的逐步深入和幼儿搭建技能的逐步提高是在教师细致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准确判断和巧妙提供帮助得以实现的。
三、“融情节”推动游戏开展
(一)材料辅助幼儿进入游戏情境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幼儿搭建完成作品后任务就完成了,但据我观察,有些幼儿喜欢玩自己的作品,并开展了一些有情节的游戏。
我们要提供帮助,使幼儿顺利地开展游戏。
如月月用红色的旺仔牛奶罐搭了一座长方形的快乐酒店,我拿来一只小兔挎着拎包来住店,住201号房间,月月觉得为难,找来好朋友想办法,他们决定在酒店里用几个旺仔罐撑一个鞋盒表示二楼,并用牛皮纸折了楼梯,小兔在小朋友手中踩着楼梯上楼了,月月情绪很高,他们商量着给小兔举办欢迎仪式。
在实践我发现,游戏材料的投放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老师和幼儿一起在游戏中,认真地观察和思考,并针对游戏情节的发展对材料做适当增加或调整。
(二)语言提示推动情节深入
有些乍一看似不合理的游离行为,仔细观察后会发现是幼儿在开展自己的游戏。
这时需要教师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理性介入,以适宜的引导推动情节深入。
如有一次我发现当幼儿完成建构游戏作品后,就出现了乱扔多余的废旧材料现象。
有往上扔的,有对着作品扔的,有含在嘴里喷出去,有用手掌击出去的,为什么孩子会这么玩呢在观察的基础上,我与幼儿交谈,“房子搭好了,你们检查搭的牢不牢”“是的,我们用子弹、炸弹检查。
”“那扔出去的子弹破坏了房子咋办”“没关系,我们会重新搭建的,这个很简单。
”找到原因后,教师首先尊重幼儿的想法和行为。
同时提醒幼儿用子弹检查会伤到别人的,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检查方法吗有一个幼儿提议可以请大风来帮忙检查房子搭建的牢不牢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孩子们有去做扇子,找扇子,有找硬纸板,有找电吹风,有用嘴吹,一下子就忙开了。
我们的孩子在对这些低结构材料进行搭建(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等)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搭建的需求及愿望,体验了自己与同伴共同搭建的快乐感、成功感。
利用低结构材料进行建构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感知和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实现幼儿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
二〇二二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