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工作人员工资分配方案
关于食堂员工工资分配的具体方案

关于食堂员工工资分配的具体方案1. 引言为了更好地激励食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食堂服务质量,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食堂员工工资分配的具体方案。
本方案旨在公平、合理地分配工资,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食堂业务的持续发展。
2. 工资分配原则2.1 公平性:确保每位员工按照工作内容、工作量和工作质量获得相应的报酬。
2.2 激励性:通过工资分配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2.3 合理性:结合食堂运营成本、收入状况和市场行情,合理确定工资水平。
2.4 法规遵守:遵循国家有关劳动报酬的法律法规,确保工资分配的合法性。
3. 工资构成3.1 基本工资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工作年限和学历等因素,设定基本工资标准。
基本工资保障员工的生活水平,体现工资的公平性。
3.2 绩效工资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食堂业务收入和成本控制等情况,设定绩效工资标准。
绩效工资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贡献进行动态调整,体现工资的激励性。
3.3 奖金根据食堂业务的整体盈利情况和员工的工作表现,设立奖金制度。
奖金作为对员工额外的激励,鼓励员工努力工作,提升服务质量。
3.4 加班工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员工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加班的,应按照加班时长支付加班工资。
4. 工资分配流程4.1 工资核算每月末,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员工考勤记录、工作业绩等数据,核算员工应得的工资、奖金及加班工资。
4.2 工资审批工资核算完成后,需提交给公司领导层进行审批。
审批通过后,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发布工资发放通知。
4.3 工资发放工资发放日,由人力资源部门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员工,确保工资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 调整与修订本工资分配方案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市场行情和食堂运营状况等进行定期调整和修订,以确保工资分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6. 附则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方案不符的,以本方案为准。
本方案的解释权归食堂管理部门所有。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更好地激励食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食堂服务质量,为员工和就餐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食堂员工收入分配办法

食堂员工收入分配办法(2022.9施行)通过对全体食堂工作人员的全面考核,使每一位职工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道德品质,提高技术业务能力,促进全体人员学技术、学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改进食堂面貌,更好的为师生服务,特制食堂合同制员工收入分配办法一、月度工资部分(1)基本工资;按省劳动保障相关规定发放。
(2)校龄工资:10元/年;(3)五险一金;二、月度绩效奖励部分(1)“专技+管理”津贴:按核定标准,考核后发放(按10个月计发);(2)安全文明奖:350元/月(12个月计算),总务处考核后发放;(3)满勤奖:150元/月(12个月计算),总务处考核后发放;三、其它部分(1)年度奉献好员工:按教师考核相同奖励发放;(2)年终奖:由学校年终核定基数,考核后发放;(3)员工加班:以50元/天按实计算。
四、请假期内待遇病事假需按学校制度填写请假条,报请教务处或总务处按要求上报,有关领导批准方才有效。
因病请假(3天及以上)需凭区级以上(含区级)医院开具的假条方才有效。
(注:一般病假凭社区医院就诊记录证明即可)(一)病假期间基本工资待遇1、病假在2个月以内的,发放全额基本工资。
2、病假超过2个月不满6个月的,病假期间,从第三个月起按基本工资的90%标准发工资:3、病假超过6个月的,病假期间,从第七个月起按基本工资的80%标准发工资:(二)病、事假期间绩效工资待遇每请假1天,当月“专技+管理”津贴、安全文明奖各扣除1/22(凑整),扣完为止。
另一次性扣除150元/月的满勤奖。
(三)病、事假年终奖待遇全年设立总计15天的人性化病事假,全年病假1-15个工作日,每天扣发30元;全年事假1-10个工作日,每天扣发60元。
超出按下表执行:注:(年终奖由学校年终核定基数)②在同一区间的请假天数范围内,年终奖的折扣按比例划分。
②病事假合计超过15天部分,先有事假后病假的,超过部分按病假计;先有病假后事假的,超过部分按事假计。
(五)其他1、对于没有请假或请假未经批准就擅自离岗的,或假期届满未销假、续假者,或违反学校疫情防控规定,如擅自离锡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等,按旷工处理,另扣除200元/天,情节严重的解除劳动合同。
食堂赛马竞争性工资分配办法

4、综合管理部每日指定专人对食堂产生的泔水进行统计,若泔水量特别大,对当班执行厨师长进行考核,考核比例为工资总额的5%。(详见附表3)。
100%达标
20
按时、按量提供饭菜,保证不影响员工上班时间
“0”延误
20
丰富饭菜种类、控制饭菜口味、保持饭菜温度,不出现过咸、过辣、烧糊等差错
“0”差错
20
员工饭菜满意度
“0”投诉
20
提高服务水平,避免员工投诉
“0”投诉
20
厨师
厨房设备、刀、砧板、锅铲、勺等按规定摆放整齐,并不留有残渣
100%达标
20
6、各岗位打分参照标准(详见附表6)。
7、食堂打分每周进行统计公示,月底由专人负责汇总,并经分管领导签字后,于次月5日前报送至经营管理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心。
8、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归人力资源管理中心,考核办监督执行。
就餐员工对本周执行厨师长打分表-附表1
序号
项目
打 分
(86-70)
(0-59)
1
菜品花样
2
饭菜质量
3
人员安排
4
服务态度
备注:1.打分要打出具体分数填到相应分数范围内,一个人只能打一个分。
2.对每个人的打分要有依据,具体可参照管理办法所附打分标准。
3.每周对打分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经营部对本周执行厨师长采购费用统计-附表2
餐厅员工福利待遇管理制度范文

餐厅员工福利待遇管理制度范文员工福利是除了员工薪资以外,还可享有的利益及服务,可能是金钱给付、保险、休假及企业提供服务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餐厅员工福利待遇管理制度范本,欢迎查看。
餐厅员工福利制度篇1一、奖金制度1、满勤奖:当月未出现任何迟到、早退、请假、旷工者,公司给予满勤奖;2、技能奖金:有某项特长的员工因该特长为公司取得效益,公司给予一定奖励;3、效益奖金:每月公司根据经济效益和员工的工作表现来评定员工的效益奖金,一般奖金从高到低分A奖、B奖、C奖、无奖等四类;4、销售奖金:市场人员在完成销售任务后的奖励;5、奖励计划:给予对公司具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的奖励;6、年终奖金:年底视公司效益评定发放给每位员工年终奖。
二、津贴制度1、交通补贴:主要指企业为员工上下班提供交通福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企业提供交通工具接送员工上下班;企业按内部规定为员工报销上下班交通费;企业每月发放一定数额的交通补助;2、免费工作餐和住宿: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免费或低价午餐。
有的企业虽然不直接提供工作午餐,但提供一定数额的工作午餐补助费;3、差补:对出差人员出差期间的住宿、伙食、通讯等费用的补助;4、通讯补助;5、物价津贴;6、单身补贴;7、分居补贴;8、婚后无子女补贴;9、灾害补贴;10、衣物丢失补贴;11、职工防暑降温补贴;12、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13、退休补助。
三、有偿假期1、婚假:员工适龄婚假3天,符合晚婚条件者(男满二十五周岁,女满二十三周岁),可享受有薪婚假十天;2、产假:女员工产假90天,剖腹产女员工产假105天,男员工护产假 7天,基本工资照发;3、探亲假:未婚员工父母家住外地或夫妻两地分居员工,每年享受一次探亲假,假期20天(包括住返路程),基本工资照发,并报销普通硬座车(船)票,已婚员工的父母家住外地,每四年有一次探亲假,假期期间基本工资照发,并报销普通硬座车(船)票;4、丧假:员工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亡故,丧假三天,基本工资照发;餐厅员工福利制度篇2为增强员工归属感,体现公司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企业向心力、凝聚力,根据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制度:第一条、福利待遇是公司薪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符合公司各项福利待遇享受条件的员工,本人自愿放弃享受福利待遇的,公司不作现金或其它方式补偿。
餐饮工资标准制度

餐饮工资标准制度前言餐饮业在我国的服务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餐饮业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就业市场的稳定。
但是,由于餐饮业特殊的经营模式和市场环境,工资标准制度的制定越发显得必要和关键。
餐饮工资标准制度的必要性餐饮业的工资标准制度制定意义重大。
其一,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其二,能够满足员工对于公正、合理的工资报酬的需求,进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企业形象;其三,能够规范企业的劳动管理行为,降低劳动纠纷的发生率。
餐饮工资计算方法餐饮行业的工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绩效工资和基础工资两种。
具体而言,绩效工资以员工工作业绩、工作能力、推销业绩、服务质量等作为考核指标,对员工的工资进行差别化发放;基础工资则是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固定收入。
绩效工资是餐饮业的特殊需求之一,餐饮从业人员大多需要提供服务,所以服务的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是关键。
绩效工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服务品质,客户评价等方面来进行考核。
而基础工资计算方法则包括计时和计件两种,即按照员工的工作时长或者工作效率来计算工资。
餐饮工资标准的分类餐饮业的工资标准按照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企业规模、行业特征和员工技能等因素进行分级,主要分为国家级、区域级和企业级。
国家级国家级工资标准是指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基础工资标准,一般适用于国企或者一些大型的连锁餐饮企业。
该标准一般由国家相关部门统一制定,具有统一的执行标准。
区域级区域级工资标准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工资标准体系,包括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
对于地域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其工资标准较低;相反,经济发达区域的工资标准相对较高。
企业级企业级工资标准是指某特定企业的工资标准水平。
这种标准更加具体和灵活,能够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员工实际需求进行制定。
餐饮工资标准的制定餐饮工资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如下因素:1.员工的能力和表现;2.区域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3.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4.职业特性和性质。
餐饮公司基本薪酬制度

餐饮公司基本薪酬制度在餐饮公司中,薪酬制度是员工待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归属感和忠诚度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一套稳定、合理的基本薪酬制度可以帮助公司维持员工稳定性,吸引和留住人才。
本篇文章将介绍餐饮公司基于员工计薪等方面的制度。
工资组成餐饮公司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和津贴组成。
基本工资员工的月基本工资是公司与员工签订的合同约定中的薪资部分,并且是相对稳定的。
基本工资会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所属职级、工作工时等因素有所差别。
员工在公司入职后首先签署的是含有基本薪酬的明细合同,注明员工的基本薪酬标准以及考核计酬的分数、系数标准。
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来确定的奖励性分配部分,是推动员工不断提升工作业绩的重要因素。
公司与员工签订的合同明确定义了考核计酬标准和绩效考核标准,基于此制定了绩效工资计算标准。
具体计算方法将在后续章节中讨论。
奖金奖金是给予员工的额外奖励,在餐饮公司中主要有年终奖和中秋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派发的节日奖金等。
奖金的发放标准将根据具体奖金种类和员工获奖情况有所差别。
津贴津贴主要包括餐补、交通补贴、住房补助等,主要是为了保证员工的基本生活开支和生活品质,也会因地区不同和岗位不同而有相应的差别。
薪酬档案管理为了方便核算和管理员工的薪酬档案,公司按照人事环节和财务环节进行分类,分别对档案进行管理。
人事档案人事部门对员工的个人信息、劳动合同、调动记录、岗位变动等相关资料进行储存和管理。
同时,记录着员工的考核、培训、晋升、离职等情况,记录着员工各个环节的详细信息,便于公司进行薪酬管理。
财务档案财务部门则有权管理工资发放和缴纳税费的相关信息,包括工资单、社保保单、个人所得税等。
同时财务档案也包含着员工的工作时间记录、请假记录等与薪资发放有关的信息,是员工薪酬管理过程中的另一关键环节。
绩效考核计算绩效考核计算是餐饮公司薪酬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每月工作的总体表现结算的,是员工个人实际所得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食堂人员工资调整提案

食堂人员工资调整提案1.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工成本不断上升。
为适应这一变化,同时确保食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服务质量,现提出食堂人员工资调整方案。
2. 目的1. 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 保持食堂服务的稳定性和质量。
3. 合理调整人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3. 调整内容3.1 工资结构1. 基础工资:按照工作年限、岗位及工作性质设定。
2. 绩效工资:根据工作质量、出勤及服务满意度设定。
3. 加班工资:按照加班时长及性质支付。
3.2 工资水平1. 按照当地同行业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对比同规模食堂,保证工资水平竞争力。
3.3 福利待遇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食堂工作人员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2. 提供工作服、住宿、交通等福利。
3. 设立员工培训、晋升通道,提高个人职业发展空间。
4. 调整原则1. 公平、公正、公开:确保工资调整过程透明,保障员工权益。
2. 激励与约束并重:通过工资调整,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
3. 可持续发展:结合企业长远发展,合理控制人工成本。
5. 实施与监督1. 成立工资调整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工资调整方案。
2. 定期对工资调整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设立投诉和建议渠道,确保员工权益得到保障。
6. 预期效果1. 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服务质量。
2. 合理控制人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3. 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员工满意度。
7. 结论通过对食堂人员工资进行合理调整,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保障食堂服务质量,同时控制企业人工成本。
希望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以上为食堂人员工资调整提案,请您审阅。
如有修改意见,请随时告知。
谢谢!。
餐饮业工资规章制度

餐饮业工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餐饮业工资管理,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特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餐饮业企业及其职工的工资管理工作。
第三条餐饮业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并执行本规章,确保员工的工资按时足额支付。
第四条餐饮业员工应遵守企业的工资管理规定,配合企业做好工资管理工作。
第五条餐饮业企业应加强对本规章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对工资管理规定有正确的理解和执行。
第六条餐饮业企业应建立健全工资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工资管理规定,做到公平合理。
第二章工资结构第七条餐饮业员工的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组成。
第八条基本工资是餐饮业员工按照工作岗位、从业年限、技术水平等因素确定的固定工资,由企业按月支付。
第九条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等因素确定的一定比例的工资,由企业根据员工的绩效情况核定并支付。
第十条津贴补贴是根据员工的岗位特殊性、工作环境等因素确定的额外工资,如岗位津贴、夜班补贴等。
第十一条奖金是餐饮业企业为鼓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而设立的奖励机制,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成绩等因素确定。
第三章工资支付第十二条餐饮业企业应按月支付员工工资,不得拖欠或随意扣减工资。
第十三条工资支付应当以工资卡等正规渠道进行,确保员工的工资安全到账。
第十四条员工的工资单应按规定及时制作并发放给员工,员工对工资单有异议时应及时向企业提出,并由企业核实并解决。
第十五条餐饮业企业应建立健全工资发放台账,确保工资支付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十六条餐饮业企业应遵守国家有关税收规定,按时足额向员工支付工资,并按规定扣缴个人所得税。
第四章工资调整第十七条餐饮业企业应定期进行员工工资水平调查,合理调整员工工资水平。
第十八条员工工资调整应当根据整体经济形势、企业经营状况等综合因素综合考虑,确保员工的工资水平稳步提高。
第十九条餐饮业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资调整机制,征求员工代表意见,并及时向员工通报调整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堂工作人员工资分配方案
一、目的
为了加强食堂工作管理,保本经营,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员工进餐安全。
同时通过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使食堂工作人员收入与工作业绩挂勾,以提高员工的素质、能力和工作热情。
二、经营机制
食堂管理实行成本核算、保本经营。
成本包括烹饪食品成本、人员工资和水电、煤气等。
三、绩效管理
食堂管理内务管理实行工作绩效考核,与食堂主厨(负责人)工资挂钩,食堂协作工由食堂负责人考核。
对食堂考核实行客餐服务现场评价、行政部周检查、月员工满意问卷等进行综合考评。
客餐服务评价:每餐由招待人进行现场评价。
周检查:行政部每周不定期巡视检和接受员工投诉,并记录。
月度考核:依据公司《食堂管理绩效考评表》对当月食堂管理工作和服务进行考核,考核时间为每月底,遇节假日顺延。
四、食堂人员工资结算
1、定员3人(主厨1人、协作工2人),人员管理由主厨负责。
2、食堂人员工资总额与食堂收入和绩效考核挂钩。
1)食堂员工月实发工资总额=[(员工餐实际利润/450)×基本工资总额+(客餐招待实际利润/800)×绩效工资总额]×KPI/100-水电煤气其中:设员工进餐利润为450元/月(利润率为0.5元/份),客餐利润为800元/月(利润率为40%);基本工资总额为3500元/月(含主厨1500元/人,协作工1000元/人),绩效工资总额为1000元/月;KPI考核总分为100分。
2)员工餐和客餐实行定价管理,执行成本核算。
3)KPI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1)考核成绩在80~100分者,当月绩效工资按100%发放;
(2)考核成绩在70~79分者,当月绩效工资按80%发放;
(3)绩效考核成绩在60~69分者,当月绩效工资按60%发放;
(4)绩效考核成绩在60分以下者,当月绩效工资全部扣除。
五、本考核方案从2015年5月1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