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作品赏析---永恒的记忆

合集下载

荒野中心灵的独唱——达利《记忆的永恒》创作解析

荒野中心灵的独唱——达利《记忆的永恒》创作解析
感 观 上 给 人 以 荒 谬 、 怪 诞 的 作 品 是 达 利 主 观 构 思 而 非 潜
意 识 的 产 物
恩 斯 特 及 一 些 诗 人 联 合 发 表 了 “ 一 号 超 现 实 主 义 宣 第
言 ” 为 超 现 实 主 义 下 了 定 义 : 超 现 实 主 义 , 粹 的 精 神 。 “ 纯 自动 主 义 。 ” 它 是 思 想 的 笔 录 , 受 理 性 的 任 何 控 制 , “ 不 不

灵 的 独 口 昌
2 10 ) 2 0 0一 种 新 兴 艺 术 思
潮 。它 与 象 征 主 义 一 样 , 由 诗 人 首 先 提 出 的 。它 原 来 是 是

识 的 动 作 进 行 无 控 制 的 形 象记 录 . 是 采 用 理 性 的 、 秩 而 有 序 的 方 法 寻 找 和 表 现 超 现 实 的 幻 觉 本 文 深 入 解 读 达 利 早期 超 现 实主 义的代 表 作 《 忆 的永 恒 》从 作 者 经历 、 记 , 时

在 奇 特 的 环 境 中 , 展 示 画 家 心 中 的 梦 幻 。 人 也 把 这 种 以 有
画 称 之 为 自然 主 义 的 超 现 实 主 义 。 3达 利 与 “ 神 分 析 学 说 ” . 精 除 了 “ 达 主义 ” 予 超 现 实 主义 艺 术 家 的影 响外 , 达 给 奥 地 利 学 者 西 格 蒙 德 ・ 洛 伊 德 ( imu dF e d 1 5 — 弗 Sg n ru ,8 6

荒 里 中 , 予
达利《 记忆的永恒》 创作解析
王春 子
( 州 幼 儿 师 范高 等专 科 学 校 美 术 系 , 苏 徐州 徐 江
摘 要 :西 班 牙 画 家 萨 尔 瓦 多 ・ 利 是 画 坛 超 现 实 达 主 义 运 动 最 引 人 注 目 的 代 表 人 物 ,他 的 作 品 没 有 用 无 意

达利:永恒的记忆

达利:永恒的记忆

达利:永恒的记忆达利的<永恒的记忆> 这是⼀幅另⼈震惊的作品,这⾥向⼈展⽰的是⼀⽚死⼀般的沉静,没有⼈影,也没有鸟兽,在⼀⽚荒凉的旷野上,只有⼏个软绵绵的钟表,或挂在枯枝上,或摆在桌台上,或搁在⼀个不明物上,在这幅幻象中,⼀切事物不近情理,却⼜表现了可知的物体。

表现⼈们⼼中的幻觉或梦想,创造出了⼀种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超现实境界”。

萨尔⽡多.达利1904年5⽉11号出⽣在西班⽛Figueres的⼀个⼩镇上,并且在那⾥度过了⾃⼰的孩提时光。

他的出⽣地距离法国⼤约只有16英⾥的路程。

达利的⽗亲是⼀位公证员,家底殷实,曾经在海边⼩渔村Cadaques替达利建⽴了他的第⼀个艺术⼯作室。

长⼤成⼈后,达利和妻⼦Gala在附近的Lligat港⼝组建了⾃⼰的⾃⼰的家庭。

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西班⽛这⼀港⼝的热爱。

年轻的达利曾经在马德⾥SanFernando美术学院求学。

他的天赋第⼀次被世⼈发现是在1925年巴塞罗那的个⼈作品展中。

在1928年匹兹堡第三届卡内基国际展览会上,他展出了包括《The Basket of Bread》在内的三幅作品,从⽽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

次年达利举办了他在巴黎的第⼀次个⼈展。

同年,他还加⼊了由前达达派成员Andre Breton领导的超现实主义流派。

也就是在这⼀年,达利在Cadaques结识了Gala,当时她正巧与他的丈夫,诗⼈Paul Eluard去拜访达利。

从此以后,Gala便成为了Dali的⾄爱,同时也是他的商业经理⼈和主要的灵感来源。

很快地,达利成为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领导⼈。

他的作品《The Persistance of Memory》,描绘了⼀个软绵绵的钟表,是当今世上最杰出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之⼀。

但是随着战争的临近,想来对政治漠不关⼼的达利与其他的超现实主义者发⽣了冲突,终于在1934年的⼀次“审讯”中被开除出了超现实主义团体。

然⽽,在接下来的⼗年左右时间⾥,他依然还是能够在国际超现实主义作品展中亮相。

达利作品赏析---永恒的记忆

达利作品赏析---永恒的记忆

《记忆的永恒》——达利作品赏析说到喜欢的艺术家,个人还是最喜欢达利,高中的美术课上老师第一次介绍他的时候就被他个性的小胡子深深吸引.随着不断深入的了解,越发觉得这个艺术家十分有个性,当然也就开始喜欢上他和他的艺术了。

而第一次认识达利就是从他的那幅《记忆的永恒》开始的。

《记忆的永恒》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达利承认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

而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他曾去精神病院了解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

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这也许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真正的魅力所在.而达利的这种将幻觉的意象与魔幻的现实主义作对比的手法,更使得他的画在所有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最广为人知。

“除了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也许是最为知名的二十世纪画家。

”这是道恩·艾兹(英)在他所著的《达利》一书中的开场白。

确实,在超现实主义画派中,达利(Sal vador Dali,1904-1989)比其他画家更加声名显赫,或者可以说“臭名昭著”——这不仅仅因为他的那些想象力丰富得令人震惊的画面,更因为他那古怪得让人侧目的形象和行为。

达利的 记忆的持续性 赏析

达利的 记忆的持续性 赏析

达利的记忆的持续性赏析----14977a36-7165-11ec-92bc-7cb59b590d7d达利的记忆的持续性赏析达利&lbrack;记忆持久性&rsqb;欣赏《记忆的持续性》赏析0908180233达利是二十世纪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作于1931年的油画《记忆的永恒》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

从表面看,本作品显示的是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湿面饼般软塌塌的钟表尤其令人过目难忘,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疲惫不堪,于是松垮下来。

我感觉这画里的东西都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海滩上不可能有枯树,更不会有时钟,更多的是像是一个梦境而已。

梦从来都是毫无理由的,但也在反映着人类的潜意识。

更像是人类灵魂的起源。

也许是因为以前看的关于时间和记忆、杀戮与平和、美好与丑恶方面的小说和动漫比较多,对本作品并没有太大的震感和不适应。

整幅画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的奇怪而有趣的场景。

在现实生活中,时钟给人的印象总是准确而深刻的。

在这幅画中,它们像融化的巧克力一样柔软,这代表着人类的记忆总是随着时间而发展,但它与时间的准确流逝速度不同。

记忆总是有一定的延迟,有些会被记录很长时间,有些会很快忘记,但即使是被遗忘的内容也可能存在于潜意识中,就像梦到一个莫名其妙的梦。

记忆在现实中从来都不清晰。

它一直是模糊的,就像照片中的怪物看起来像马而不是马。

无论是画中的人头残部,还是似马非马的怪物,海滩上诡异的枯树,这都体现了人类记忆的偏差性。

很多时候,我们会这样,你越是看重的东西、越是重视的事情,在你的记忆里越容易出现偏差。

就像今天早晨,我一直在找一张卡,我清楚地记得是放在书里了,应该是一本厚一些大一些的书,但几乎把床头和电脑桌旁边的书都翻遍了也没找到。

然后又怀疑到客厅的小茶室,结果还是没有,之后又翻了一遍,依旧没找到。

美术鉴赏的论文-记忆的永恒

美术鉴赏的论文-记忆的永恒

1.1931年的一个晚上,达利由入口即溶的卡曼贝乳酪晚餐带来“超级柔软”的各种联想,脑子里忽地闪现出一幅描写柔软的画。

他望了白天画了一半的利加特港的风景画。

画面上的岩石被夕阳的光线照亮,前景是一棵截断的无叶橄榄树,他觉得应当把他作为某种观念的背景。

在关灯走出画室的一瞬间,“两只熔化了的软表”占据了他的头脑,其中一只悲哀地挂在橄榄树枝上。

他只用了两小时就完成了作品。

这幅画就是《记忆的永恒》。

《记忆的永恒》是一幅能给人带来巨大震撼,给人无限遐想但也抽象难理解的超现实主义作品。

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影响,它表现了一个错乱的梦幻世界。

《记忆的永恒》可谓超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也是达利的代表作品。

我们可以看到,整幅画的背景是遥望无际,无限延伸的荒凉海滩,给人以虚幻冷寂,怅然若失之感。

远处有朦胧的光照射过来,仿佛是破晓时分,但也有可能是黄昏。

整幅画的颜色基调是比较暗沉的,但又似在描绘阳光明媚的风景。

近处是无序地散落了一地物品,这些物品不像是我们平时看到的东西,只是类似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或者说是作者对这些东西的理解,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躺在地上的是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

它的旁边是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被砍断一截的枯死的树,树上完全没有树叶。

平台上还有一个类似红色陶瓷瓶的东西。

最特别的是画中有好几只湿面般软塌塌的钟表,它们有的贴在怪物身上,有的挂在树枝上,有的半搭在平台上,剩下的一半挂在空中,软得仿佛会滴水一样。

这些本应该坚硬的金属制品仿佛因为时间太久而变得松垮,疲惫不堪.仔细看,还会发现水滴,手表等东西。

也许第一次《记忆的永恒》会觉得很难理解,将这些看似毫无联系的东西画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要理解这幅画需要从作者本身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去进行剖析。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

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位画家。

记忆的永恒--达利

记忆的永恒--达利

记忆的永恒《记忆的永恒》复制品(无达利的签名)【名称】记忆的永恒【类别】油画、名画【年代】1931【作者】达利【规格】24x33厘米【属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简介】作于1931年的油画《记忆的永恒》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

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

达利承认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

而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他曾去精神病院了解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

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这也许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真正的魅力所在。

而达利的这种将幻觉的意象与魔幻的现实主义作对比的手法,更使得他的画在所有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最广为人知。

“除了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也许是最为知名的二十世纪画家。

”这是道恩·艾兹(英)在他所著的《达利》一书中的开场白。

确实,在超现实主义画派中,达利(Salvador Dali,1904—1989)比其他画家更加声名显赫,或者可以说“臭名昭著”——这不仅仅因为他的那些想象力丰富得令人震惊的画面,更因为他那古怪得让人侧目的形象和行为。

我们不能不承认他是个天才,无论从艺术的角度还是从自我宣传的角度。

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记忆的永恒》

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记忆的永恒》

记忆的永恒[西班牙] 达利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是20世纪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巨擘,出生于西班牙费格拉斯,从小热爱绘画,并对生活周围异常的、新奇的事物具有高度的敏感。

1919年,年仅15岁的达利的作品在费格拉斯剧院展出,受到了评论家的重视。

17岁时进入马德里的圣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学习。

在接触了大量新潮绘画流派和其他各种艺术流派后,经过不懈的探索与追求,达利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即把具体的客观世界的描绘同任意的夸张、变形、荒诞、怪异、省略和象征等手法相结合,创造出一种介乎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超现实”的“艺术境界”。

达利是一个自信而狂妄的天才,6岁时想当厨师,7岁时想当拿破仑。

达利说超现实主义就是他自己,他在超现实主义领域无人匹敌。

他喜欢最真实地表现最不真实的物体和情景,创作出一系列著名的意象:柔软的钟表、腐烂的驴子和聚集的蚂蚁……达利1931年创作的《记忆的永恒》典型地体现了他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

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他的前部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挂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身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

柔软的钟表是达利最广为人知的题材,《记忆的永恒》和雕塑《时间的贵族气息》、《时间马鞍》、《时间的侧影》等都出现了仿佛快被烈日晒化的钟表。

柔软的钟表表现了达利与时间之间的狂热关系,以及他对时间的制约性和时间对记忆固有的重要性的理解。

在他的世界里,时间第一次被质疑、被消解了。

他在《达利的秘密生活》一书中指出:机械从来就是我个人的仇敌;至于钟表,它们注定要消亡或根本不存在。

”达利承认,自己在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中每一个意念的结果。

柔软的时间里的向死而生——达利《记忆的永恒》的哲学思考

柔软的时间里的向死而生——达利《记忆的永恒》的哲学思考

柔软的时间里的向死而生——达利《记忆的永恒》的哲
学思考
达利的著作《记忆的永恒》探讨了记忆、死亡和无常之间的关系,并
提出了有关柔软时间里向死而生的哲学思考。

这本书将无常作为一种不可
避免的现实,而柔软时间则是接受、向死而生的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思
考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实现和死亡安定。

达利认为,我们应该把无常视为一种普遍的现实,而不应该把它看成
灾难。

他相信,当我们接受无常的存在,并学会在柔软的时光中向死而生,就可以增强我们的面对死亡的能力,并追求自我的实现。

达利认为,在柔软的时间中向死而生意味着我们应该去探索更大的可
能性,学习如何从逆境中寻求希望,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把握机遇,找到个
人意义,我们也可以在死亡面前享受生活。

他建议我们运用正确的思维来
增强我们的生活力量,就像是去体味生活当中最美好的缩影,去体会生活
中最珍贵的礼物。

总之,《记忆的永恒》提出了一种接受无常的哲学思考——柔软的时
间里的向死而生。

我们可以在接受死亡的同时,把握住每一个时刻,去成
就自己的人生,不断探索未知,创造更美好的人生,从而实现自我的真实
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忆的永恒》——达利作品赏析
说到喜欢的艺术家,个人还是最喜欢达利,高中的美术课上老师第一次介绍他的时候就被他个性的小胡子深深吸引。

随着不断深入的了解,越发觉得这个艺术家十分有个性,当然也就开始喜欢上他和他的艺术了。

而第一次认识达利就是从他的那幅《记忆的永恒》开始的。

《记忆的永恒》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

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

达利承认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

而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他曾去精神病院了解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

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这也许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真正的魅力所在。

而达利的这种将幻觉的意象与魔幻的现实主义作对比的手法,更使得他的画在所有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最广为人知。

“除了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也许是最为知名的二十世纪画家。

”这是道恩·艾兹(英)在他所著的《达利》一书中的开场白。

确实,在超现实主义画派中,达利(Sal vador Dali,1904—1989)比其他画家更加声名显赫,或者可以说“臭名昭著”——这不仅仅因为他的那些想象力丰富得令人震惊的画面,更因为他那古怪得让人侧目的形象和行为。

我们不能不承认他是个天才,无论从艺术的角度还是从自我宣传的角度。

他一本正经地宣称自己和疯子的区别在于他不发疯。

他精心侍弄他的小胡子,使之成为其身体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他在画布上“做梦”,表现性、战争、死亡等非理性主题。

他撰写《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装腔作势地进行各种活动……总之,这个西班牙人的言行举止连同他的艺术,已共同构成了超现实主义的特别景观。

达利1904年5月11日生于加泰罗尼亚,曾就学于马德里的圣费尔南多学院,不过分别在1923年和1926年两度被逐出校门。

他曾经专门学习过学院派方法,并对立体派、未来派等作过尝试探索。

1927年他完成了第一幅超现实义油画《蜜比血甜》,并于1929年夏天正式加入超现实主义阵营。

达利称得上是一名天生的超现实义者,他的绘画是细致逼真与荒诞离奇的奇怪混合体。

他声称“我在绘画方面的全部抱负,就是要以不容反驳的最大程度的精确性,使具体的非理性形象物质化。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设计了一种新创作方法,即所谓的“偏执狂批判活动”,从而把幻觉形象从潜意识中诱发出来。

他的画从局部看,每个细节都是真实细腻的,但从总体上看,
它们全然没有视觉逻辑的条理性,因而只会带给人们梦魇之感。

过份的透视感和摄影般的清晰度则对这种梦幻性作了进一步强化。

这些作品被达利自称为
“手工制作的梦境照相”。

达利深受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尤其是性心理学影响,他的画中常常使用象征手法对弗洛依德的观点作出图解。

如既似瓶罐又似女人头像的变形,来源于弗洛依德关于容器象征和女性共同性的观点。

弗洛依德曾借着心理分析去观察达利的那双眼睛,他说:“这双西班牙人的眼睛既真诚又狂热。


《记忆的永恒》作于1931年,它受到弗洛依德的启迪,表现了一个错乱的梦幻世界。

我们看到,清晰的物体无序地散落在画面上。

那湿面饼般软塌塌的钟表尤其令人过目难忘。

无限深远的背景,给人以虚幻冷寂,怅然若失之感。

达利的绘画往往是支璃破碎的,充分展示了无意识的梦幻场景。

但实际上,这些看似偶得的幻觉形象,必定经过了画家相当的努力;而看似无意识的画面,必定是有意识计划的结果,甚至是惨淡经营的结果。

《记忆的永恒》也不例外。

弗洛依德曾这样对达利说:“你的艺术当中有什么东西使我感兴趣?不是无意识而是有意识。


当然,实际上荒诞派的发展正是在创作理念和手法上一定程度借鉴了超现实主义,实际上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在这里,之所以运用荒诞派手法来分析《记忆的永恒》,并从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实际上想说明的,正是艺术作品的解读是多元化的,除去作者本人附加的意义,作为受众,我们依旧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去分析作品,得出自己独到的印象和结论。

只要不违反作品所创造世界内部的逻辑,这种解读本身就无法被证伪。

我虽然不是达利,或许在他眼里,时间是流动或是瘫软,可是在我自己的眼里,有我自己对于时间的认识,可能现在无法具体的描绘,但是在不就的将来也许通过时间的积淀能得出答案。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