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妈妈的葡萄
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一串葡萄》

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一串葡萄》教案:一串葡萄教学目标:1. 通过亲手制作一串葡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通过绘制葡萄的形状和颜色,让幼儿感受到美术的乐趣。
3. 增强幼儿对葡萄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准备材料:纸张、彩色纸、颜料、刷子、剪刀、胶水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思考:大家知道葡萄是什么样子的吗?(引导幼儿回答)葡萄有什么颜色?(引导幼儿回答)今天我们要画一串葡萄,一起来看看吧!主体活动:2. 分发纸张和颜料,让幼儿用刷子蘸取颜料,画出一串葡萄的形状。
可以用不同的颜色画出不同的葡萄。
3.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葡萄的形状和颜色,然后用剪刀和彩色纸剪出葡萄的形状和叶子,再用胶水将它们粘在纸上。
4. 老师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用不同颜色的纸剪出不同大小的葡萄,并粘贴在纸上,让他们感受到创作的乐趣。
5. 完成后,老师可以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感受。
总结活动:6. 老师领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葡萄的形状和颜色,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多观察葡萄,并继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拓展活动:7. 老师可以带幼儿去参观附近的葡萄园,让他们亲自体验采摘葡萄,感受葡萄的味道和质地。
教学提示:1. 老师要引导幼儿自由发挥,无需强求作品的规范性。
2. 在剪纸和使用剪刀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
3. 高年级的幼儿可以尝试画出葡萄的质感,如皮上的纹路和光泽等。
评估方式: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创造力发挥情况,以及展示作品时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幼儿园中班美术葡萄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葡萄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葡萄的认知能力,能够辨认葡萄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2.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能够观察葡萄的色泽、汁液、核等特征;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能够操作画笔和颜料,表现葡萄的形态、色泽和各种细节;4.激发幼儿的美术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感受葡萄的美好和生命力;5.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领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葡萄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介绍;2.葡萄的观察技巧和注意事项;3.葡萄的绘画技巧和方法;4.同学互评和共同展示葡萄画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讲台陈列一些葡萄图片,然后请幼儿自由发言,带领幼儿讨论葡萄的特征和美好之处。
2. 认知环节介绍葡萄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并展示葡萄的形态和摆放方式,引导幼儿去辨认和感受葡萄的美。
3. 观察环节让幼儿观察葡萄的色泽、汁液、核等特征,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去表达自己对葡萄的感受和印象。
4. 绘画环节(1)教授画葡萄的步骤:先画出两个用于表示葡萄的圆形,一起填充颜色,然后在两个圆形之间以及四周添加一些光亮和背景细节,最后在葡萄上添加葡萄柄。
(2)在指导下,幼儿动手绘画,老师巡视督促,纠正幼儿不正确的笔触和姿势。
(3)幼儿完成后,以班级为单位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葡萄画作品,给予具体而不失温馨的建议和评价。
5. 总结展示老师在黑板上展示幼儿的葡萄画作品,并给予全班及个别同学肯定和表扬,总结教学的收获。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的目标达到了预定的要求,幼儿们通过葡萄的认知、观察和绘画,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觉察和动手能力,深入理解了葡萄这种常见的美食水果的特征和美好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加强了幼儿的团队合作和领悟表达,如通过小组活动让他们一起交流答案和建议,同学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总之,本次教学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科学的教学设计,幼儿们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和惊喜,收获满满,同时也对我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我认为这是一次难忘的尝试和经验积累。
幼儿绘画好吃的葡萄教案

幼儿绘画好吃的葡萄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葡萄,了解葡萄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现葡萄的外观特征。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其对美的感知和表现欲望。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葡萄,了解葡萄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现葡萄的外观特征。
三、教学难点。
1. 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现葡萄的外观特征。
四、教学准备。
1. 葡萄的图片或实物。
2. 彩色纸、彩色笔、颜料、毛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葡萄的图片或实物,向幼儿介绍葡萄的外观特征,如,葡萄是一种圆形的水果,有紫色、绿色等不同颜色的品种,表面光滑,味道甜美等。
并引导幼儿观察葡萄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激发学习兴趣。
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品尝葡萄,让他们感受葡萄的甜美口感,激发他们对葡萄的兴趣。
3. 示范教学。
老师向幼儿展示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绘制葡萄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葡萄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然后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在纸上表现出来。
4. 指导练习。
让幼儿用彩色纸、彩色笔、颜料、毛笔等绘画工具,按照老师的示范,自由绘制葡萄的形状和颜色。
在绘画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5. 教学辅导。
在幼儿绘制完成后,老师可以适时地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评价,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6. 情境应用。
在绘画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展示,让他们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和体会。
七、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对葡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现葡萄的外观特征,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了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现欲望。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葡萄熟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葡萄熟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第二节《葡萄熟了》。
通过观察葡萄的形态、颜色,让幼儿用画笔表达出自己对葡萄的认识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葡萄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用画笔描绘葡萄。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葡萄的形态描绘、色彩的搭配。
教学重点:观察葡萄的形态、学习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葡萄实物、画笔、颜料、画纸、投影仪。
学具:画笔、颜料、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葡萄实物,让幼儿观察葡萄的形状、颜色,引导他们说出葡萄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葡萄的图片,讲解葡萄的描绘方法,如:先画葡萄的轮廓,再用颜色填充。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观察和教师的讲解,自行用画笔描绘葡萄。
4. 教师指导(15分钟)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色彩搭配、形态描绘等。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葡萄熟了》2. 板书内容:(1)葡萄的形态特点(2)葡萄的描绘方法(3)色彩搭配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为爸爸妈妈画一幅葡萄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中,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观察葡萄的形态,用画笔描绘出葡萄的特点。
但也有部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存在色彩搭配不当、形态描绘不准确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观察其他水果的形态,进行绘画练习。
(2)组织幼儿去果园实地观察葡萄,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
(3)开展家庭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过程,提高亲子关系。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妈妈的葡萄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妈妈的葡萄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葡萄的外貌特征和基本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对水彩绘画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提升幼儿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绘画技巧。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教具:葡萄的图片、水彩颜料、画笔、水杯、插画纸、画板等。
2.教材:《妈妈的葡萄》绘本、卡片等。
3.目标:让幼儿能通过观察和绘画学习葡萄的外貌特征和基本生长过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拿出葡萄的图片,简单介绍葡萄,并和幼儿一起观察图片,询问幼儿是否知道这是什么水果。
2.引导幼儿描述葡萄的外貌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3.通过展示幼儿绘制的葡萄画作,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并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使用水彩颜料表现葡萄的颜色。
Step 2:学习绘画(20分钟)1.给每个幼儿准备好画板、插画纸、水彩颜料和画笔,并让幼儿先在插画纸上练习画葡萄的形状。
2.通过播放《妈妈的葡萄》绘本的动画视频或现场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播种、生长、开花、结果。
3.引导幼儿运用水彩颜料画出葡萄的外貌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并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如:用棉签蘸取颜料画出葡萄的颗粒。
Step 3:互评展示(15分钟)1.让每个幼儿把自己的画作贴在展示板上,让所有幼儿进行欣赏和评价。
2.每个幼儿可以选择自己觉得最好的画作,并解释自己画的理由。
3.老师引导幼儿互相学习借鉴,并提醒幼儿要尊重每个人的创作。
Step 4:创意扩展(15分钟)1.老师展示不同种类的葡萄图片,引导幼儿在纸上进行涂鸦,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各式各样的葡萄。
2.给每个幼儿一张卡片让他们亲手剪出葡萄的形状,然后可以用颜色填充,最后贴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上,形成立体感。
3.分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组长,其他成员一起绘制一个大葡萄画作,让幼儿体验团队协作和合作的乐趣。
Step 5:总结活动(10分钟)1.老师引导幼儿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回答问题如:葡萄的外貌特征是什么?葡萄的生长过程有哪些?在绘画葡萄时用到了哪些技巧?2.整理学生的画作,并鼓励幼儿写下自己画作的感想和体会。
中班美术教案《葡萄》

中班美术教案《葡萄》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行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葡萄》,欢迎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中班美术教案《葡萄》1活动目的:1、知道水墨画是我国的国画,学习使用毛笔、墨汁等画葡萄,体验画水墨画的乐趣。
2、能大胆地进行绘画。
活动预备:观赏国画(葡萄)PPT、范例、宣纸、毛笔、墨汁、国画颜料、报纸。
活动过程:一、观赏水墨画1、出示国画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提问:这幅画与我们平常画的画有什么不同?这些画是什么材料画出来的?2、引导幼儿分析国画绘画过程中的运笔和颜料的使用国画需要特别的颜料——墨汁,并了解墨汁的浓淡变化(水稀释)。
正确的使用毛笔,知道作画过程中侧锋、中锋的运用。
运笔过程中的留白好,那现在介绍一下我们画国画的工具:笔墨纸砚(多媒体展现图片)a) 毛笔:狼毫、羊毫、兼毫;那么大家知道毛笔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留给小伴侣争论)没错,大家都很聪慧,毛笔是由动物身上的毛和竹子做成的,狼毫毛笔是用狼身上的毛做的,羊毫毛笔是用羊身上的毛做成的,那么兼毫毛笔就是用两种不同动物的毛做成的。
(多媒体展现图片)每种毛笔都有家人,他们分别是大毛笔爸爸,中毛笔妈妈,还有小毛笔宝宝。
他们相亲相爱相互关心一起完成国画作品。
大毛笔爸爸是负责画大竹子还有大荷叶,中毛笔妈妈负责画树枝还有叶子,而小毛笔宝宝是画小果子和写名字的,他们分工明确。
b) 墨:墨条,墨汁;(多媒体展现图片)而我们现在一般都使用墨汁,由于他比较便利。
c) 宣纸:生宣、熟宣;(多媒体展现图片)大家来猜猜为什么这个宣纸会有生和熟?(小伴侣争论)那是由于宣纸就像大家吃的食物,原来食物是生的,但是爸爸妈妈把食物拿去煮之后就变熟了,宣纸也是一样的,原来宣纸是生宣,但是工人叔叔把宣纸拿去加工之后他就变熟了。
现在让我来教大家简洁区分生宣和熟宣的方法吧!手指蘸一点点清水去触纸面,假如小水珠马上散开变成一个大圆的就是生宣、假如小水珠安宁静静的没变化的就是熟宣。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一串葡萄》 (2)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一串葡萄》
教案名称:一串葡萄
教案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具准备:
1. 彩色纸、剪刀、胶水、颜色笔。
2. 葡萄的图片或实物。
活动流程:
1. 导入:和孩子们一起玩一个游戏,教师出示一束葡萄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们观察并猜猜是什么水果。
然后介绍葡萄的特点和种类。
2. 制作: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张白纸和一些彩色纸。
教师示范如何剪出葡萄的形状,并让孩子们跟随操作。
幼儿们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彩色纸来制作葡萄。
3. 上色:鼓励幼儿们使用颜色笔为葡萄添加各种颜色,营造出立体的效果。
教师可以在一边给予指导和帮助。
4. 美化:幼儿们可以用剩余的彩色纸剪下一些小叶子和藤蔓,粘贴在葡萄上,增加葡萄的立体感。
5. 展示和分享:让每个孩子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自己制作的过程和感受。
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互相欣赏和赞美彼此的作品。
6. 游戏:可以带领孩子们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将葡萄的形状贴在教室的不同角落,然后让孩子们去找。
找到后,幼儿要说出相应的颜色。
教案总结:
通过制作一串葡萄的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和想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分享和赞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这个活动既可以增加幼儿的美术素养,也可以增加他们对水果的了解。
中班美术教案:瓶盖画《妈妈的葡萄》

中班美术教案:瓶盖画《妈妈的葡萄》一、教学目标1.认识葡萄这种水果,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兴趣。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利用废弃物品如瓶盖做出有趣的画作,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准备1.葡萄图片或真实葡萄实物。
2.多彩的瓶盖。
3.儿童画纸、颜料、画笔等美术用具。
4.覆盖地面的防水布或报纸。
5.清洁用具。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展示葡萄的图片或实物,与幼儿一起讨论葡萄的外观、颜色等特点。
2.引导幼儿想象妈妈种的葡萄,让他们描述葡萄的形状和颜色。
第二步:示范操作(15分钟)1.将多彩的瓶盖倒在桌子上,让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
2.示范将瓶盖沾上颜料,在画纸上按照葡萄的形状将瓶盖印出。
第三步:实践操作(30分钟)1.让幼儿根据示范自行尝试用瓶盖画出葡萄的形状。
2.鼓励幼儿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创意,例如画藤蔓、叶子等。
第四步:展示及评价(15分钟)1.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欣赏。
2.老师可以指出每个孩子作品的亮点,给予详细评价和表扬。
四、教学反思1.教师应注意幼儿在使用颜料和瓶盖时的安全问题,避免意外发生。
2.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培养创造力,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画法和表现手法。
3.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儿歌、故事等内容,增加趣味性和参与度。
五、延伸活动1.利用其他废弃物品如塑料袋、纸板等做手工,培养环保意识。
2.组织幼儿一起种植葡萄藤,让他们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本次活动,中班幼儿不仅能够了解葡萄的相关知识,还可以锻炼细致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用心制作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妈妈的葡萄》画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妈妈的葡萄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瓶盖进行绘画,体验特殊材料作画的兴趣。
2、通过运用语言“葡萄种在叶子下,一个一个排好队”的帮助下,能在指定范围内压印出整串葡萄。
3、与同伴相互合作,体验共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瓶盖若干,已调好的紫色,绿色的水粉颜料若干。
2、《妈妈的葡萄》课件。
3、布置好的“葡萄园”。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故事《妈妈的葡萄》
(1)轻放音乐,和小朋友聊一聊妈妈的事情(体现出妈妈爱宝宝,宝宝爱妈妈的情感)
(2)小结:妈妈都是爱宝宝的,小狐狸的妈妈也很爱它,让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2、讲述故事,以PPT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边出示PPT边动情地讲述故事。
(2)用提问来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发展。
——狐狸妈妈想给狐狸宝宝找什么好吃的?
——找到好吃的了吗?、
——妈妈在树下休息的时候遇见了谁?
——狐狸宝宝吃到妈妈找的好吃的了吗?
——狐狸妈妈怎么了?
(3)教师总结:狐狸妈妈为了要给狐狸宝宝找东西吃,遇到了危险,被坏人杀死了,很可怜。
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狐狸,建造一个葡萄园,让小狐狸再也不会饿肚子,好吗?
3、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瓶盖的用法
(1)介绍大小不同的瓶盖,并说明可以印出大小不同的葡萄。
——认识瓶盖,想一想用瓶盖的哪一面能印压出葡萄的样子。
(2)介绍紫色和绿色,说明可以印出多种颜色的葡萄。
——认识颜色,知道葡萄有紫色和绿色两种。
(3)任选一个瓶盖,用手指捏着,任意蘸一种颜色的颜料,把它放在纸上按一下,一个有颜色的葡萄就出现了。
——教师示范: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压印的方法。
儿歌:
小瓶盖,手中拿;按一下,拧一拧,
葡萄种在叶子下;一个一个排好队,
上面大,下面小;我的葡萄种好了。
4、教师交代要求,幼儿自由选择、协调运用材料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播放抒情的音乐)
(1)教师引导幼儿用瓶盖印出美丽的葡萄,把它印在葡萄园里。
——强调葡萄要种在叶子下,不能到处乱种。
哪里有叶子,葡萄就种哪里。
——提醒幼儿换颜色时,一定要拿干净的瓶盖重新蘸。
(2)幼儿操作,可以几个幼儿合作一串葡萄。
5、示美丽的葡萄园。
——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评一评,哪串葡萄最好看,小狐狸会最喜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