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1.0目的为保证超声波检测工作质量,•获得符合标准要求的检测结果。

2.0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厚度为8-400mm钢制承压设备全熔化焊对接接头的超声波检测;不适用于铸钢、奥氏体不锈钢、允许根部未焊透的单面焊缝•,•也不适用于曲率半径小于125mm和内半径与外半径之比小于80%的纵缝检测。

3.0人员资格要求3.1•检测人员应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进行技术考核合格。

缺陷最终评定、检测报告签发与审核必须是超声波检测Ⅱ级或Ⅱ级以上资格人员。

3.2检测人员须了解被检工件的材质、焊接工艺及方法、焊接规范、坡口形式、加工方法等方面情况以及可能产生的缺陷类型等。

4.0引用文件4.1 JB/T4730.1-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4.2 JB/T4730.3-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4.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超声波检测和质量评定应按受检产品的技术标准执行,当技术标准中规定不明确时,•应由无损检测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经所技术负责人同意。

受委托性的检测任务,•其执行标准与委托方协商确定。

5.0检测仪器5.1超声检测设备均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或合格的证明文件。

5.1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0.5MHz~10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探伤仪应具有80 dB以上的连续可调衰减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 dB的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 dB。

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其余指标应符合JB/T10061的规定。

5.2超声波检测用探头5.2.1晶片面积一般不应大于500mm2,且任一边长原则上不大于25mm。

5.2.2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0,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超声波检验作业指导书(规范)

超声波检验作业指导书(规范)

超声波检验作业指导书要点l.工程概况及工程量1。

1。

工程概况:主要介绍工程名称、规模、特点及施工环境。

1。

2.工程量:分类统计需进行超声波检验的焊接接头的名称、规格、数量。

2。

编制依据:列出与超声波探伤相关的所有设计图纸,技术、质量、安环相关的规程、规范。

3。

作业活动中的组织分工和人员职责3.1作业的组织分工(与相关作业和其他专业的分工)明确检验委托、检验作业、结果反馈的责任部门和传递渠道。

3。

2作业人员的职责(空表格)列出参加超声波检验工作人员的岗位名称和职责,应包括技术员、班组长、检验作业人员。

4。

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作的准备:4.1技术准备4。

1。

1接受委托并察看现场(审核委托项目是否齐全、条件是否具备)4.1。

2根据委托和通用工艺文件编制工艺卡(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a)采用的探伤系统(仪器和探头的组合)b)采用的标准试块和对比试块c)耦合剂d)探伤面的准备e)时基线和探伤灵敏度的调整f)扫查方式g)评定标准h)安全注意事项4.1.3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4。

1.4制作距离—波幅曲线4.1.5按工艺卡准备探伤面4。

1。

6仪器、探头、耦合剂的准备4.2.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4.2.1. 探伤人员必须持有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探伤报告必须由Ⅱ级或Ⅱ级以上的超声波探伤人员签发。

4。

2。

2 检验辅助工必须经过安全和专业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2.3。

作业过程中要认真按作业指导书和工艺卡进行检验。

4.2。

4。

作业人员必须遵守现场安全规程和其它有关规定.对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探伤人员有权停止工作。

4.2.5. 人员最低配备:持证超声波探伤人员3名(Ⅱ级人员不少于2名);检验辅助工6名。

4。

3作业机具(包括配置、等级、精度等)4。

3.1所配备的工器具(主要列出标准试块、对比试块、探头和常用工具)。

4.3。

2所需仪器、仪表的规格和精度(超声波探伤仪、超声波测厚仪等)4.4材料耦合剂、砂纸及相关材料4。

超声波探伤检测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检测作业指导书

附件3超声波探伤检测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钢结构产品无损检测作业,检测钢结构焊缝的缺陷,并确定缺陷位置、尺寸、缺陷评定的一般方法及检测结果的等级评定。

2.作业准备2.1仪器准备目前在焊接结构的超声波检测普遍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探伤仪应配备80dB以上连续可调的衰减或增益控制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内,最大累积误差不超过1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2.2探头准备探头频率一般在2~5MHz,一般选用2~2.5MHz公称频率探头。

特殊情况下可选用低于2MHz或高于2.5MHz检验频率,但必须保证系统灵敏度要求。

2.3探伤区及探伤面准备在探伤前必须准备好要探伤区的探伤面,检测表面应平整光滑。

探头移动区应清理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他阻碍声藕合的杂物,检测面一般应进行清理打磨,使钢板露出金属光泽,其表面粗糙度应不超过6.3μm。

2.4耦合剂准备选用焊缝超声波探伤常用耦合剂有机油、甘油、CMC(化学纤维素)浆糊、润滑脂和水等。

一般工程施工常用的为机油、浆糊两类耦合剂。

当工件表面光洁度较差时,选用声阻抗较大的耦合剂甘油可获得较好的透声性能。

2.5扫描速度调整扫描速度调节由三种方法:①声程比例法:将荧光上时基扫描线长度调整成声程读数,常用CSK-IA试块、半圆试块来调整;②水平比例法:将荧光上时基扫描线长度调整成水平距离读数,常用CSK-IA 或CSK-ⅢA试块来调整;③深度比例法:将荧光上时基扫描线长度调整成水平距离读数,常用CSK-IA试块来调整。

在焊缝探伤中,角度探伤可用声程定位。

但现在焊缝探伤中普遍选用K值探头,板厚小于20mm宜用水平比例法,板厚大于20mm时宜用深度比例法。

2.6距离-波幅曲线(DAC)的绘制2.6.1对于管节点,采用在CSK-ICj试块上实测的直径3mm的横孔反射波幅数据及表面补偿和曲面复测灵敏度修正数据,对于板节点,则采用在CSK-IDj型试块实测的直径3mm横孔反射波幅数据及表面补偿数据。

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1.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永福#3机组安装范围内所有璧厚在4~160㎜之间的管子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探伤。

1.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永福#3机组安装范围内汽缸、汽门、各种阀门和蒸汽管道法兰等直径≥M32的高温紧固件螺栓的超声波探伤。

2.编制依据2.1《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820-2002)2.2《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2.3《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DL/T675-1999)2.4《高温紧固件螺栓超声波检验技术道则》(DL/T694-1999)2.5《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DL/T752-2001)2.8《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2.9《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2.10《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02)2.11《P91/T91焊接工艺导则》电源质[2002]100号2.12《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ZBY230-84)2.13相关图纸3.检测主要工作量3.1锅炉受热面主要超声波检测工作量见锅炉焊接工程一览表。

3.2锅炉连接管主要超声波检测工作量见锅炉焊接工程一览表。

3.3 汽机管道焊缝及螺栓的超声波检验主要工作量(具体焊口数热机公司正在进行统计)4. 检测人员的资格及要求4.1凡参加超声波检测的探伤人员必须经过相应技术培训,并通过按《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资格考核规则》(DL/T675)或《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要求的考核,取得电力系统或劳动系统的资格证书,方能从事相应级别、相应资格的超声波检验工作。

4.2检测人员应了解超声波检测对探头、探伤仪及探头与探伤仪组合的主要参数和技术要求,并能熟练的进行测试。

4.3熟悉现有超声波仪器的说明书和操作规程,了解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超声波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无损检测作业规范1.0目的本程序规定了依据API14A,对锻件与锻造产品进行超声波探伤测试的方法,人员要求以及接受的标准。

2.0•范围此规范适用于为本公司所有提供超声波探伤的供应商,也适用于诺斯石油工具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产品超声波探伤测试的情况。

3.0职责质量控制部负责按本规范要求的执行,确保所有产品符合本规范要求。

4.0术语定义无5.0程序5.1 安全与环境5.1.1 在使用者和承包人特殊安全,健康和环境方针的指导下安全地操作是使用者/承包人的责任。

5.1.2 安全操作由供货商的材料安全数据单(MSDS)来控制,在使用者和承包人特殊安全,健康和环境方针的指导下,使用者/承包人应依照本程序负责对浪费或危害环境的做法进行控制。

5.2 人员资格5.2.1 依据以下规范,进行检测、说明及对结果作出评价、记录的人员应具备至少2级资格证明;5.2.2 依据以下规范,所有进行本检测的人员都要求进行每年的视力测试及三年一次的辨色测试;5.2.3 所有无损检测人员应符合ISO9712要求。

5.3 检测方法锻件与精炼轧材的超声波探伤应采用脉冲回波联结或液浸方式进行。

5.4 扫描策划当相应过程文件作出要求时,即采购订单、质量计划、ECN等,应提交超声波探伤测试,并经WGPC质量代表认可后进行。

5.5 设备要求5.5.1 超声波设备5.5.1.1 超声波探伤设备:一个脉冲的反射型超声波探伤器械,频率范围至少为0.5~10兆赫,使用ASTME317最新版本对超声波脉冲检测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其频率不应超过12个月。

5.5.1.2 脉冲/接收器:一个误差±10%或振幅比精确度在1dB的衰减器,设备控制对校准、核对或检测期间的线性影响应当没有或最小。

5.5.1.3 电池组:应当使用超声探伤或同类设备推荐的标准电池,电量低于50%时的电池组不能用于检测,且结果不被接受。

5.5.2 探测装置5.5.2.1 应使用标准直径为0.25~1英寸,且频率为1/2~5兆赫的传感器,选择相应的传感器尺寸与频率进行测量以得到最精确的显示结果。

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作业指导书1.工程概况:1.1扬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扬州市环保产业园区内,扬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中辽阳宏伟无损检测工程有限公司所从事热力系统等制作、安装和检修设备时壁厚为4~160mm,标称直径大于或等于32mm的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管道、零部件及手工A型脉冲反射法超声波的检验。

2. 编制依据:2.1《试验室质量管理手册》2.2 DL 5007-1992 《电力建设施工及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

2.3 GB/T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

2.4 DL/T675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2.5 DL/T820-2002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

2.6 JB/T4730-200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2.7 JB/T10061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通用技术条件》。

2.8 JB/T10062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3.人员资格:3.1 探伤人员必须取得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有效资格证书。

校正视力不低于1.0。

探伤时,必须有一名Ⅱ级或Ⅱ级以上的超声波探伤人员。

3.2 不符合规范工艺要求或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的试件,检验人员应停止工作,待条件符合要求后在进行检验。

4. 仪器设备的要求:4.1 仪器探头4.1.1 超声波探伤仪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应满足JB/T10061之规定。

工作频率为1~6MHz。

增益或衰减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1dB内。

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4.1.2 单晶片探头有效面积一般不超过500mm2,一边长不应大于25mm;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0,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双峰。

4.1.3 仪器的性能测试应每隔3个月测试一次,如不能满足条件,应请厂家修理,从新计量鉴定。

4.1.4 仪器和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检验的最大声程处,有效探伤灵敏度余量不小于10dB。

超声波检验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检验作业指导书

1/0版本编制/日期审核/日期部门/单位会签/日期部门/单位批准/日期山西京玉2×300MW煤矸石电厂工程2号机组超声波检验作业指导书编码3492020000-01006324-4512-2000000000007-0001-10CODE发布: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Issued By:Zhejiang Thermal Power Construction Company目录一、编制目的 (2)二、部件和检验概况 (2)三、适用范围 (2)四、检验人员 (2)五、检验仪器 (2)六、超声波检验 (3)七、安全措施 (6)八、其他 (7)九、编写依据 (7)十、附录 (8)十一、超声波检验质量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一、编制目的对山西京玉2×300MW煤矸石电厂工程2号机组现场施工的钢熔化焊焊缝进行手工超声波探伤,加强管道焊缝质量监控,确保整台机组安全、优质、高效地移交并投入运行,为山西京玉2×300MW煤矸石电厂工程2号机组争创精品工程服务。

二、部件和检验概况主机设备锅炉为上海锅炉厂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自然循环、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封闭岛式布置、全钢架悬吊结构、汽包型循环流化床锅炉。

汽轮机为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300MW汽轮机,汽轮机为亚临界蒸汽参数、一次再热、单轴三缸双排汽、直接空冷凝汽式机组。

发电机为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和制造的300MW水氢氢冷却汽轮发电机,采用静态励磁。

整台机组锅炉本体部分共有安装焊口约26000只,其中水冷系统约5480只,省煤器系统约4300只,再热器系统约6200只,过热器系统约10000只;汽机部分共有安装焊口约3000只。

主要管道材质15CrMoG、12Cr1MoVG、20G、SA106C、SA213-T91、SA210C等。

主要管道规格Φ32×8、Φ42×5.5、Φ45×5.5、Φ51×5、Φ51×7、Φ51×7.5、Φ60×4.5、Φ60×7.5、Φ60×8、Φ63.5×8、Φ76×6、Φ76×6、Φ133×12、Φ133×16、Φ168×16、Φ219×20、Φ236×20、Φ273×45、Φ324×25.2、Φ324×50、Φ324×65、Φ406.4×52、Φ457×30等。

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页码1/11.0目的: 使两种塑胶产品通过音波振动发热产生焊接。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需要超音的所有塑胶件。

3.0资格:操作人员须经过本作业指导书培训合格。

4.0程序:1.1 1首先将机器电源打开,将气压调节开关向外拉开调到2kgf 指数,再按下开关进行数据锁定。

1.2将试音波开关按下,检查负荷表的指数应在3~4格,如果超过4格,应该调整音波旋钮,正常指数在3格以内。

1.3将需超声的两个产品装好放于治具上,不可歪斜。

用手按下降焊头开关,看是否有焊头下降时压伤或摩擦到产品的现象,如果有则需调整治具或参数,至到完全无此现象为OK 。

1.4将焊接时间、延迟时间、固化时间,调到所设定的参数。

1.5调整好参数后,可做首个焊接确认,即双手指按下两个起动开关1秒种开始焊接。

1.6再确认焊接好的产品是否有虚焊、溢胶、压伤、或焊接不到位的现象,如果有则需进行适当的参数调整,至到焊接后完全OK 为止。

1.7 超声产品焊接后需作3kg 的强度测试,得出的结果必须记录在“重点尺寸/机能管理表”上。

5.0注意事项:5.1对工装治具及设备进行点检、保养,详细按“设备保养点检表”内容进行保养并记录,按《设备管制程序》执行。

5.2机器在溶接中因在高频振动下会发热,手不可触摸到焊头,以免烫伤。

5.3在焊接过程中,周边不可站有其他的人员,更不可用手在旁边进行指点,防止压伤手指。

5.4产品在焊接前放置于治具上一定要平整,不可歪斜,如有特殊情况发生,必须按急停开关进行停止。

6.0参考文件:6.1设备管制程序 FLC-QP06-02 版次 变更记录 作成I 审查I 承认I 日期 超声波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FLC-WI-PD-0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QDICC/QB107-2002
1、适应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容器、钢结构及管道对接焊缝的超声波及探伤结果的分级评定。

2、工艺编制依据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第三篇。

3、探伤人员条件
探伤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且取得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超声波检测的资格证书。

4、仪器
超声波探伤仪器的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应符合ZBY230《A型脉冲及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5、探头
本规程使用的探头采用声束垂直方向无双峰,且声束轴向的水平方向偏离角小于2°的探头。

6、超声检测系统性能
系统有效灵敏度余量应大于或等于10dB上。

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大于或等于6dB。

仪器和探头的组合频率和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7、耦合剂
耦合剂选用甘油或机油。

8、试块
本程序选用的试块,由以下几种规格:
标准试块:CSK-ZB
对比试块:CSK-111A
9、检验前准备
9.1 检验区域的宽度是焊缝本身再加上焊缝两侧各相当于母材厚度的30%的一段区域,且不小于10mm。

9.2 探头的移动区应不小于1.25P。

P=2KT 式中:P-跨距 mm
P=2Ttg T-母材厚度 mm
K- 探头K值
tg-探头折射角°
9.3 探头移动区域应清除焊接飞溅物、铁屑、油垢及其他杂质,检测表面平整光滑,便于探头的自由扫查。

9.4 距离—波幅曲线的绘制
9.4.1 距离--波幅曲线按探头和仪器在试块上实测的数据直接绘制在仪器面板上,该曲线族由评定线、定量线和判废线组成。

评定线和定量线之间(包括评定线)为Ⅰ区,定量线和判废线之间(包括定量线)为Ⅱ区,判废线及其以上区为Ⅲ区。

10、检验
10.1 探伤检查灵敏度不得低于EL线,探伤过程中应注意对探伤灵敏度进行校对。

10.2 探伤速度不应大于150mm/s。

10.3.扫查方式
10.3.1 一般采用探头沿焊接接头作锯齿形或矩形的基本扫查方式。

扫查时,探头每次移动的距离d不得超过探头晶片的宽度。

在保持探头移动方向与焊缝中心成垂直的同时,还要做小角度的摆动。

10.3.2 为了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状观察缺陷动态波形或区分缺陷信号与伪信号,可采用前后、左右、轻角等扫查方式。

10.4 缺陷性能推判:焊接接头缺陷的性质,若根据缺陷反射信号的特征、部位,采用动态包络线波形分析法,改变探头角度或扫查方式,并结合焊接工艺等进行综合分析。

10.5 缺陷的定量定位及缺陷评定属容器类、钢结构类工
程执行GB/T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之规定,中高温热力管道工程执行SD67-8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接超声波检验篇)》燃气管道工程执行SY4065-93《石油天然气刚质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

10.6 对不合格的焊缝要及时出示返修通知单,并及时通知项目部进行返修,返修部位及热影响区仍按本规程进行检测和评定。

11质量记录
超声波无损检测纪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