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五节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pptx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小学儿童思维发展课件

发展心理学小学儿童思维发展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一)概括能力的发展 (二)比较能力的发展 (三)分类能力的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研究
数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指标 1、对直观的依赖性 2、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3 、对数的顺序和大小的认识 4、数的组成(分解组合) 5、对数概念扩充及定义的展开 见274
提问类型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 概括能力的变化: “形象概括”——“抽象本质概括”
水平1
什么是“马”?
水平2
水平3
马就是马 就是那个白龙马 有尾巴的 有四条腿 给人骑的 一种动物,它吃草
同义重复 典型事例 非重要特征 外部特征 功用特征 上位概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速度=路程/时间”
6-7岁 单一因素 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因素 抽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在整个小学时期,抽象逻辑思维 在逐步发展, 但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一)概括能力的发展
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见教材第274页)
小学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是逐渐从对事物外部 的感性特点,越来越多地转为对本质属性的 概括。
儿童的概括水平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直观形象水平(7-8岁)
2、形象抽象水平(8-10岁)
3、初步本质抽象水平(10-12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小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发展与教育课件

中小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发展与教育课件

有一位聋哑人,想买钉子,来到五金 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 :左手食指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 作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 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 。于是售货员明白了,他想买的是 钉子。聋哑人买好了钉子,刚走出 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 人想要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 怎么做?
系统化:把具有相同的一般特征和 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 类别系统中的过程。 具体化:把本质特征和规律运用到 同类具体事物中去的过程。
质属性综合起来的过程。
1.1、思维的概念
• 思维的品质
– 广阔性 – 深刻性 – 灵活性 – 独创性 – 批判性 – 敏捷性
1.1、思维的概念
• 思维的形式
– (1)概念: – (2)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 思维形式。 – (3)推理: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 维形式。
• 推理的种类: 1 演绎推理:从一般推出特殊
– 未婚者都不戴结婚戒指 – 小张未戴结婚戒指 – 所以,小张未婚
2 归纳推理:从具体中得出一般结论 3 类比推理
1.2、问题解决的思维阶段
• 问题: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难以直接解决 或应对的事物或情境。包含三个基本成分:
– 起始状态 – 目标状态 – 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学习目标
• 记忆 – 思维、概念、判断、推理、问题解决、定势、功能 固着、想象、思维和想象的分类 • 理解 – 中小学生思维和想象发展的特点 – 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阶段 –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运用 – 能结合实际选择和应用有效方法来培养中小学生良 好的思维能力 – 结合中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想 象力
2.1、想象的定义
• 想象的种类(根据有无目的性进行划分)

第五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PPT课件完整版

第五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PPT课件完整版

三、思维的基本形式
(二)判断和推理
判断是肯定或否定事物之间或事物与它们的特征之间的 联系的思维形式。 比如,老鼠是一种动物;蝴蝶不是鸟;鱼会游水等。
推理是从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的判断(结论)的 思维形式。推理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
橙子:橘子
A.土豆:马铃薯
B.桃子:水蜜桃
(一)直觉行动思维
2.特点
(1)直观性与行动性
感知 动作
二、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具体形象思维
指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幼儿期典型的思维形式
二、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具体形象思维
2.特点
(1)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2)具体形象性(表面性)
比如,爷爷总是长着花白胡子,杵着拐杖,戴着老花眼镜的人; 穿着军装的就是“解放军”;兔子总是“小小的兔,且是白色的兔 子”等。
GRADUATE
第五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第五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第一节 思维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三节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 二、思维的种类
三、思维的基本形式
一、思维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借助动作、表象或语言实现的, 对客观事物概括性和间接性的认识, 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之间的 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结论。
它反映的是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
把握的是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而不仅限于个别事物的给别特征
(二)思维的基本特点 思维是对经验的重组
已知
未知

小学儿童认知发展 ppt课件

小学儿童认知发展 ppt课件
小学儿童认知发展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简介:(1896-1934) 前苏联心理学家, “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又称“维列鲁”学派。
鲁利亚和列昂节夫,研究人的高级心理 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 191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 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 1924年,莫斯科心小理学儿研童认究知发所展 工作。
爱情 关怀 智慧
理论的贡献:
1: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作了发展 和修正,强调了自我的独立性。
2:提出生命循环概念。事实上,艾 里克森的学说是一种描述自我在人生经 历中如何获得或失去力量,如何支配个 人心理发展的人格理论。
小学儿童认知发展
三、皮亚杰心理发展理论 简介:( 1896—1980)
让·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 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1918年在纳沙特尔大学获得 科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 1921年日内瓦大学实验室主任. 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 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
小学儿童认知发展
(一)环境决定论
1、否认遗传的作用 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二)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
著名的“阿尔伯特”试验 结论:恐惧等情绪是可以习得的。
小学儿童认知发展
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简介(1925-)
阿尔波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出生加拿大,美国人。新行为主义代表人。 以其社会学习论著称,认知理论之父。 班杜拉毕业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 1951年获得艾奥瓦大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1953年,班杜拉加入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 。 1974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1986年,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论 。 2001年,获行为治疗发展小学学儿会童终认知身发展成就奖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创造力的行为表现特征: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对 这三方面品质测验的结果可预测创造性的高低。
• 变通性 吉尔福特的“非常用途测验” 请在8分钟内说出红砖所有可能用途。
某学生:盖房子、盖仓库、建教室、修烟囱等。 另一学生:打狗、压纸、支书架、打钉子
• 独特性 指超越固定的、习惯的认知方式,以前所未有的新角、新 观点去认识事物,提出不为一般人所有的、超乎寻常的 新观念。吉尔福特用“命题测验”来测量这种能力。给 故事定个题目,题目越奇特并能揭示故事内涵说明思维 越具独特性。
• 思维的三种形式的关系: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相互联系的。概念是判断和推理的基 础,而它的形成又借助于判断和推理。判断是推理的基础, 而它本身又可以通过推理获得。
四、创造性思维
• 创造性思维也称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当遇到难题时,用 常规的方法不能解决时,创造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家高斯对“1+2+3+……+99+100=?”,通过对这一 问题的分析发现,首尾两端数字和总是101,从而提出 101*50,这一解决方案就是通过创造性思维实现的。
(三)思维的种类
• 从个体发展与思维凭借物来看,思维可分为直观动作思 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 直观动作思维是依靠感知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进行的 思维,其特点是思维与动作不可分割,离开了动作,思 维也就中止了。
• 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记忆表象)解决 问题的思维。
•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事物本 质特性和内在联系的思维。
• 具体化是把概括出来的一般认识应用到具体的、特殊的 事物上去的过程。
三、思维的形式
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一)概念 1.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 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概念所包含的事物本质属性)和 外延(属于这一概念的一切事物)。

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共24页PPT

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共24页PPT
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பைடு நூலகம்。——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儿童心理学》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儿童心理学》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皮亚杰认为7~12岁儿童的思维是属于所谓具体运算阶段,实质上,也是同样的意思。

儿童在入学以后由于教学上向他们提出这些新的要求,就促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开始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

小学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不是立刻实现的,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第一,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但是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低年级儿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要求低年级儿童指出概念中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常常是比较困难的。

只有在中高年级,儿童才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

第二,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在开始发展,但是仍然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

低年级儿童虽然已学会一些概念,并能进行判断、推理,但是还不能自觉地来调节、检查或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

他们常常能够解决某种问题或任务,却不能说出自己是如何思考、如何解决的。

这是由于对思维本身进行分析综合是和内部言语的发展分不开的。

只有在正确的教育下,教师指导儿童逐步从大声思维(讨论)不断向无声思维过渡的时候,儿童自觉地调节、检查或讨论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才逐步发展起来。

第三,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在不断提高,儿童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和抽象逻辑成分的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它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但是具体到不同学科、不同教材的时候,这个一般的发展趋势又常常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

例如,在算术教材的学习中,儿童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抽象水平,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思考,但是在历史教材的学习中,仍旧停在比较具体的表象水平上,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还感到很大的困难。

最新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幻灯片

最新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幻灯片
词有1730个,4~5岁儿童的常用词有2583个, 5~6岁儿童的常用词有3562个。
二.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基本内容
4 .言语成熟期 (两岁半至4.5岁或5岁)
与此同时,儿童对本民族语言的语言规则的掌握及语言 现象的了解也日益增加。著名语言学家李宇明教授曾以“疑 问句系统”这一语言的子系统为例,对我国1至5岁的婴幼儿 的语言发展作了深入研究(之所以选择“疑问句”作为研究 对象是因为,提问是个体与社会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 儿童通过理解问话和回答问题,可以迅速提高理解话语、重 组知识经验、表达思想感情等多方面的能力,所以疑问句在 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李宇明教 授的研究结论指出:“三岁以后儿童的问句体系进入完善期。 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各种问句格式都逐渐出现,反问句和特 指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大量涌现,句法组织渐趋流畅。特别 是到了四岁以后,原因问句大量使用,表明儿童的因果意识 逐渐加强;并且出现了较多的‘求解性’问句。这说明儿童 问句的功能已经发展成熟,今后的重要任务是问句语用的发 展。”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
一.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提出背景 二.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基本内容 三.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对语文教育
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意义 四、结束语
一.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提出背景
考虑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应当兼顾思维能力 的两个方面因素:一是思维加工能力,二是思维加工材 料。思维加工能力即内化的心理操作能力,思维加工材 料则指表象、概念等不同形式的符号表征系统。
皮亚杰只考虑了第一个方面的因素,并对这一个方面的 因素作了极端化的理解,这就造成了很大的片面性。这 种极端化的理解表现在:对内化的心理操作能力仅仅理 解为逻辑思维这一种能力,而把形象思维能力、直觉思 维能力(即运用表象进行加工的心理操作能力)完全排 除在外,而不是把内化的心理操作能力看作是这三种思 维能力的综合体现。人类的基本思维形式就是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不可能多一种,也不能少一 种[5]。所以内化的心理操作能力必须同时包括这三方面 的能力,才能反映儿童认知发展的客观实际,否则就会 产生片面性。皮亚杰在理论上的最大失误就是在这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10时55分48秒上午10时55分10:55:4821.3.8
Thank You...
You made my day!
---敢为天下先,勇争第一
结论,这时你只要用实例代进去,就可发现错误 所在。
导致三段论推理错误的两种效应: 一是信念-情感效应 当三段论推理中所包含的
内容与个人的信念、价值观、世界观、情感有 联系时,易作出错误推理。 二是氛围效应 通常带有“所有的、全部、 凡是”等等词汇的三段论易使人产生判断的错 误。
2、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可以得出新知识,但真伪需实践检验。
A
B
C
D
(二)判断
对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 是或否的判断。
(三)推理
1、三段论(演绎推理的典型)
著名三段论:所有的人都是会死的, 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人,
小前提
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 结论
它可以抽象的表示为:所有的M是P, 大前提
S是M,
小前提
所以S是P。
结论
以上推理是符合正确推理两个条件的。 但有时推理的形式有所改变时,就会得出错误的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3月8日星期 一上午10时55分48秒10:55:4821.3.8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3月上午 10时55分21.3.810:55March 8,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年3月8日 星期一10时55分48秒10:55:488 March 2021
更重要的结构性提示是: 把大军改为小部队出击=把大剂量放射转换为
对胃做多方位小剂量放射; 地雷不爆炸=小剂量放射不损害健康组织; 兵临城下的大军=多方位小剂量的放射对肿瘤
累计成大剂量放射。
第二部分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见皮亚杰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
第三章第五节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第一部分 思维的概述
一、 思维的定义
二、 思维的基本特征
1、概括性:两层意思。
一是从思想上抽取事物的共同特征,抽取的水平可以是 不同层次的。
二是指认识事件发生的伴随性,是因果关系的体现。
2、间接性:思 维借助中介认识事物。
大致有三类中介:
物质工具
语言符号
初始状态
目标状态
2
1
61
2
4
* 转变成88
*
7
5
37
6
当有多种步骤可以选择的时候,我们把挑选自以 为最合适的步骤行为称之为“搜索”,于是解决 问题就可以看作是搜索实现目标状态的步骤。
以河内塔问题为例
1
2
3
1
2
3
变为
初始
目标
在此例中,你将搜索多少步骤达到目标?
四、思维的种类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分类依据:根据思维所凭借的对象。
世界之表征
谱系网络
对一组事物的共同特征(关键属性)的认知
(二) 自然概念
也叫日常概念。 用一组或一项宽泛的特征来描述事物。 学习自然概念的通用方式是参照原型。
(三) 人工概念
也叫定义性概念,是用一项或一组明确的属性来 定义的概念。
可以通过教学获得。 关于人工概念的形成。
你能猜猜哪张脸是老师脑子里所想的吗?
知识系统
三、 问题解决
人们通常把思维与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心理学 家也把思维看作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注意:有关“问题”的问题要明白。 问题的三种状态。
1、什么是问题 一般是指你觉得“不顺利”的情境,或者是对你
的能力、智力或智慧构成“挑战”的事件 。 心理学家也把问题叫做“问题空间”。
2、问题空间可以用三种状态来定义: 初始状态 中间状态 目标状态
(二)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分类依据:根据思维探索的方向。
(三)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分类依据:根据思维创造性的程度。
五、思维的形式
(一)概念
概念的理解
可以有几个层次,概念是:

把具体的事物抽象成初级概念
一类事物的观念
把初级概念抽象成次级概念
人类或个体所知道的 最后形成关于世界的知识的
二、小学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发展小学儿童的语言 (二)丰富小学儿童的感性经验 (三)培养小学儿童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四)培养小学儿童良好的思维品质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3.821.3.8Monday, March 0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0:55:4810:55:4810:553/8/2021 10:55:48 AM
可是,将军心生一计,他把大军分成许多小队, 分散在各个路口上,一声令下,同时出击。由 于每条路上都是小部队在行动,因此地雷不爆 炸,而当各路人马冲到要塞前,又汇成一支大 军,一举攻下了要塞。
季克的故事为解决邓克尔的难题提供了良好的 类比结构:
要塞=肿瘤 周围的农庄=胃的健康组织 大军=大剂量放射治疗 地雷爆炸=把健康组织和肿瘤一起摧毁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3.810:55:4810:55Mar-218-Mar- 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10:55:4810:55:4810:55Monday, March 08,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1.3.821.3.810:55:4810:55:48Marc h 8, 2021
3、类比
拿某个问题的结构来指导当前问题的解决。关键 要找到对应。如:
季克等人198塞里统治着一个小国。要塞筑在该
国的中心,周围有农庄和村庄,还有很多道路通向全国。 一名起义将军决定攻打要塞,他的兵力足以打赢。于是, 将军把部队集结在一个路口上,准备发起猛烈攻击。可 就在此时,将军得知暴君在每条路上早已埋了地雷,而 且埋的很巧妙:小股人走在上面地雷不爆炸,所以暴君 可以派兵出要塞收税,也能把工人叫进要塞干活。但是, 当大部队通过时,地雷就会爆炸,这不但导致全军覆没, 还会毁掉村庄和农田。暴君因此以为他的要塞固若金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