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积血患者的护理

合集下载

玻璃体积血患者的护理PPT

玻璃体积血患者的护理PPT
有效的护理可减少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监测患者的眼部健康。
为什么需要护理? 提供支持
提供患者及其家属教育与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理解病情,提高依从性。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定期检查
安排患者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通过积极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
如何进行护理?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按时用药,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玻璃体积血患者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玻璃体积血? 2. 为什么需要护理? 3. 如何进行护理? 4. 谁参与护理? 5. 何时寻求帮助?
什么是玻璃体积血?
什么是玻璃体积血? 定义
玻璃体积血是指玻璃体腔内出现血液,可能导致 视力下降。
常见于糖尿病、视网膜脱离等患者。
什么是玻璃体积血? 症状
确保患者了解用药的重要性。
如何进行护理? 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剧烈运动。
合理饮食,控制血糖和血压。
谁参与护理?
谁参与护理? 医务人员
医生、护士和眼科专科医生共同参与护理。
团队合作能够提供更全面的照顾。
谁参与护理? 患者及家属
患者及其家属是护理的重要参与者。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依从性。
谁参与护理? 社会支持网络
社区、志愿者等社会支持系统也参与患者的康复 。
提供心理支持与信息资源。
何时寻求帮助?
何时寻求帮助? 症状加重
如出现视力急剧下降、剧烈疼痛等症状,需立即 就医。
及时处理可减少进一步损害。
何时寻求帮助? 并发症表现
如有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状,需尽快联系医生。
及时识别并发症以提高治疗效果。
患者可能感到视力模糊、浮动物体等。

玻璃体积血护理查房

玻璃体积血护理查房
• 赵昱:可以考虑先用药物治疗。如药物疗法无 法治愈,手术治疗是最后的选择。
• 宋燕红:对于玻璃体手术的时机如何把握 ?
• 宁良兰:对于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时机,目 前一般认为在经药物治疗后1-3个月不吸 收者应采取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其次,大 量出血者吸收困难,未合并视网膜脱离和 纤维血管膜时可以观察2-3个月,如玻璃 体积血仍不吸收时可进行玻璃体切割术, 合并视网膜脱离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时, 应及时进行玻璃体切割术。
• 1、引导患者说出睡眠形态改变的性质(入睡困难、早 醒、多梦等),分析其原因,估计失眠的程度。
• 2、心理护理:关心体贴、耐心开导,让患者正确认识 病情,保持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 3、晚间睡前温水泡足,喝200ml温热牛奶,使机体充 分放松,促进睡眠。
• 4、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声音和光线的刺激 ,减少干扰。
• 宋燕红:自发性出血常突然发作,可以是很少 量的出血,多者形成浓密的血块,少量出血时 患者可能不察觉,或仅有“飞蚊症”;较多的 出血发生时患者发觉眼前暗影飘动,或似有红 玻璃片遮挡,反复出血的患者视力明显下降。
• 黄鑫鑫:中等量的新鲜出血可呈致密的黑色条 状混浊,大量出血致眼底无红光反射,视力下 降至光感。
• 在糖尿病病人,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是玻璃体积血的一 个先兆。如果不作任何处理,5年内约有27%发生玻璃 体积血。因出血引起的视力下降,不能靠血液自行吸收 而恢复的病人约占60%。
• 主持人宋燕红:我们把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做了 详细的解释,玻璃体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 宋仕凤:玻璃体积血的症状体征、病程、预后 和并发症主要取决于引起出血的原发病、出血 量的多少和出血的次数等因素。
• 曹云霞:眼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玻璃体积血 眼球 穿透伤或钝挫伤都可造成外伤性玻璃体积血。 在角巩膜穿通伤、巩膜穿通和眼后段的异物伤 ,玻璃体积血的发生率很高。眼球顿挫伤造成 的眼球瞬间变形可致视网膜脉络膜破裂而出血 ;前部玻璃体积血可由睫状体部位损伤所致。 手术性玻璃体积血可见于白内障手术、视网膜 脱离修复手术、玻璃体手术等。

玻璃体积血的护理(2)

玻璃体积血的护理(2)

[业务查房]玻璃体积血患者的护理蹇京宴病史汇报:患者:杨玉英,女,61岁,因“左眼视力骤降8+小时”就诊,于2015年10月23日“左眼玻璃体出血”收入院,入院全身检查无特殊,专科查体:Vod:0.6,Vos:数指/眼前,光定位准,双眼红绿色觉及光定位检查正常,眼压:od:14.2mmhg,os:12.8mmhg。

双眼结膜无充血水肿,双眼角膜透明,KP阴性,右眼眼底小瞳下视盘边界清、黄斑反射消失,左眼血性混浊(++++),眼底窥不清。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予以双眼包扎,卧床休息,予以白眉蛇毒凝血酶1ku qd静脉滴注止血等对症治疗,10月24日检查发现“左眼颞上方视网膜裂孔,于当日在“表麻下行左眼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封闭裂孔,患者于2015年11月7日出院,出院时Vod:0.6,Vos:0.3,眼压正常,双眼结膜无充血水肿,角膜透明,左眼玻璃体血性混浊(+),眼底视网膜平伏、颞上方可见视网膜裂孔,裂孔周围激光斑可见。

概述:玻璃体积血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疾病,可见于各种原因,是眼外伤或眼底血管性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玻璃体积血使屈光间质混浊,影响光线抵达视网膜,导致视力减退,长期积血不吸收,会导致玻璃体变性,后脱离及增殖性病变等。

解剖与生理:玻璃体是透明的凝胶体,主要由胶原结构和透明质酸以及很少的玻璃体细胞组成,充满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具有导光、支撑视网膜、抑制多种细胞增生及构成视网膜玻璃体屏障等作用。

玻璃体本身无血管,不发生出血,故出血多来自视网膜和葡萄膜破损的血管或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玻璃体积血可引起视力下降,同时可引起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

病因:1,眼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玻璃体积血角巩膜穿通伤、异物伤、钝挫伤均造成视网膜或色素膜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引起玻璃体积血。

2、自发性玻璃体积血病种很多,首先是视网膜撕裂孔(35%)为首,其次是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2%)、视网膜静脉阻塞(11%)、玻璃体后脱离无视网膜撕裂(6%),老年性黄斑病变(2%)等。

玻璃体积血患者的护理

玻璃体积血患者的护理

玻璃体积血患者的护理【摘要】玻璃体本身无血管,不发生出血。

玻璃体积血(vitreous hemorrhage)多因内眼疾患和外伤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引起。

出血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血管性疾患伴缺血性改变、炎性疾患伴可能的缺血性改变、其他引起周边视风膜产生新生血管疾患、视网膜血管瘤和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性连锁视网膜劈裂症、Ter-son综合征。

【关键词】玻璃体积血;护理;体位【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247-021临床护理评估1.1 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1.1.1 评估患者健康状况注重患者症状的描述,是否有“漂浮物”的感觉,是否有“闪光”感,症状持续的时间;有无高度近视,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史,有无外伤史等。

询问发病期限,有外伤史应详细记录外伤时间和原因。

1.1.2 评估患者局部症状了解患者的视力及视功能的情况,从而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轻重。

玻璃何种血量少时,患者可有飞蚊症感觉;积血量大时,视力可突然减退甚至仅有光感。

1.1.3 评估患者全身情况生命体征、意识及有无全身出血、外伤、内科疾病等状况。

1.2 辅助检查评估1.2.1 视力和视功能检查,了解术前患者的视力和视功能的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预后。

1.2.2 裂隙灯检查检查晶状体的混浊程度,决定手术的方式。

1.2.3 间接眼底镜检查和三面镜检查了解玻璃体和视网膜的情况,初步判断玻璃体积血的原因。

检眼镜检查可见玻璃体中有血性浮游物,积血量大时整个眼底均不能窥见。

1.2.4 超声波检查当存在屈光间质混浊时,应进行超声波检查,判断玻璃体和视网膜形态,了解玻璃体积血的程度。

1.2.5 电生理检查 ERG对于评估患者预后情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2.6 CT检查、X线摄像检查用于眼球内异物定位。

2 术前护理准备(1)患者术前应卧床休息,除必要的检查外,应避免活动。

玻璃体积血患者的护理

玻璃体积血患者的护理
7
护理问题
舒适的改变:限制性卧位,与病情需要及手术方式有关自理能力下降:与疾病引起视力下降有关知识的缺乏:缺乏疾病知识及围手术健康知识
8
术前的护理
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体位护理健康指导
9
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焦虑悲观情绪,鼓励患者树立护理战胜疾病的信心。2生活护理:主动巡视病房,为患者提供不能自理部分的帮助;将常用物品放在患者易于取放的位置,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3体位护理:术后需采取头面部低位休息4饮食护理:饮食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及水果、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防止便秘。5眼部护理:术后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术眼有无疼痛;遵医嘱正确点滴眼液。
10
出院指导
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剧烈活动,告知其头低俯卧位的重要性按时点滴眼液定期门诊复查
11
谢谢大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3
4
玻璃体异物继发玻璃体积血
外伤性白内障
大片积血
6
临床表现
不同程度的玻璃体出血,临床表现也不同。 疾病症状 突然出现无痛性的视力下降或突然出现眼前黑影合并眼前闪光。 当出血进入玻璃体凝胶主体后形成玻璃体混浊,少量出血表现为灰尘状、条状、絮块状及漂浮不定的黑影,视力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较多量出血可出现视野暗区和视物略发红、模糊;大量玻璃体出血可使视力严重减退,甚至只有光感。
玻璃体积血患者的护理
1
概念
玻璃体本身无血管,周围组织如视网膜、葡萄膜血管或视网膜新生血管破裂造成血液流入玻璃体腔,称玻璃体积血。
2
病因
眼外伤及内眼手术可致玻璃体出血:角巩膜穿通伤、巩膜破裂和眼后节的异物滞留伤眼底血管性疾病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视网膜裂孔无视网膜脱离3玻璃体后脱离4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

玻璃体积血液护理的查房教材

玻璃体积血液护理的查房教材

玻璃体积血液护理的查房教材1. 简介本教材旨在提供关于玻璃体积血液护理的查房指南。

玻璃体积血液是指在眼球的玻璃体腔内出现的异常血液积聚。

本教材将介绍玻璃体积血液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护理措施。

2. 玻璃体积血液的定义玻璃体积血液是指血液在眼球的玻璃体腔内聚集形成的情况。

它可以是由于创伤、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等引起的血管破裂或渗漏导致。

3. 病因玻璃体积血液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创伤:眼球受伤或手术操作不当导致的血管破裂。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可导致血管渗漏和出血。

- 视网膜血管病变:如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瘤等。

4. 临床表现玻璃体积血液的临床表现可以包括以下症状:- 视力模糊:由于血液聚集在玻璃体腔内,影响了光线的传输,导致视力模糊或暗淡。

- 眼内漂浮物:血液凝聚形成的血块会在玻璃体腔内漂浮,患者可能感觉到有黑点、飞蚊症等视觉干扰。

- 眼压增高:血液积聚在玻璃体腔内会导致眼压的增高,出现眼痛、眼红等症状。

5. 诊断方法玻璃体积血液的诊断通常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眼底检查:使用显微镜和特殊的透镜观察眼底,可发现血液积聚在玻璃体腔内的特征。

-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技术观察眼球内部结构,可以帮助确定血液的位置和程度。

6. 护理措施针对玻璃体积血液的护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休息与保护眼部:患者需要充分休息并避免剧烈活动,同时避免用力擦拭眼睛,保护眼部不受外界刺激。

- 控制眼压: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降压眼药水或其他药物帮助控制眼压的增高。

- 注意饮食:合理调节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盐分和咖啡因,有助于控制眼压。

以上是关于玻璃体积血液护理的查房教材的简要内容。

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医学文献和专业指南。

玻璃体积血治疗及护理

玻璃体积血治疗及护理
玻璃体积血
疾病
视网膜静 脉阻塞
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
高血压视 网膜病变
静脉阻塞 性疾病
眼部外伤
眼部手术 并发症
其他眼部 疾病
其他原因
1
眼部手术:如 白内障手术、 玻璃体切割术

2
眼部外伤:如 眼球穿通伤、
眼内异物等
3
眼部疾病:如 视网膜静脉阻 塞、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等
4
药物副作用: 如抗凝血药物、 抗肿瘤药物等
手术目的:清除玻 璃体积血,恢复视 力
手术时机:根据病 情和患者身体状况 决定
术后护理:保持眼 部清洁,避免剧烈 运动,定期复查
手术方式:玻璃 体切割术
手术风险:手术风 险较低,但可能发 生并发症
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抗凝血 药物,如阿司匹林、肝素等
物理治疗:使用热敷、按摩等 方法,促进血液循环
04
并发症:玻璃体积血可能引发其 他眼部疾病,需要密切观察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 发现和治疗眼部疾病
避免眼部外伤,如佩戴护 目镜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适当休息眼睛
定期进行眼部按摩,促进 眼部血液循环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复查
倾听患者需求:倾听患者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心理 状况,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
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患 者感受到关爱和尊重,增强治疗的信心
预后情况
01
预后良好:及时治疗和护理, 预后通常良好
03
视力影响:玻璃体积血可能导致 视力下降,需要及时治疗
02
复发风险:玻璃体积血可能复 发,需要定期检查

玻璃体积血护理措施

玻璃体积血护理措施

玻璃体积血护理措施简介玻璃体积血(Vitreous Hemorrhage)是指眼球玻璃体腔内出血,是一种视觉障碍的常见病症。

玻璃体积血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眼外伤、血管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在患者玻璃体积血的处理中,正确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视力和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玻璃体积血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处理这一情况。

护理措施1. 视力保护由于玻璃体积血导致患者视力下降,为了保护患者的视力,护理人员需采取以下措施: - 避免患者用力揉眼或摩擦眼睛,以防止加重眼部出血; - 避免患者强烈光照,尤其是直接暴露在强光下,以减轻光刺激和不适感; - 保持环境光线柔和,可以使用遮光窗帘或灯罩,以减少刺激; - 提醒患者避免过度用眼,尽量减少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或看书等活动。

2. 度假休息对于患者来说,适当的休息是帮助眼部康复的重要方式之一。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注意以下事项: - 避免进行大量体力活动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眼部压力和出血; -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和缓解眼部症状; - 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可适当换位或进行眼部放松操。

3. 药物治疗在玻璃体积血的护理过程中,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护理人员需了解以下几种常用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 抗炎药物:常用激素眼药水,如地塞米松滴眼液,可用于减轻炎症反应和消肿; - 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 血管收缩药:可通过收缩眼部血管,减少血液渗出和出血。

4. 情绪支持玻璃体积血会对患者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需为患者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

以下是一些建议: - 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和疑虑,给予积极回应和鼓励; - 告诉患者玻璃体积血是可以治疗的,并详细解释治疗过程和时间; - 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与患者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体积血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5-10-14T09:14:49.670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6月第30卷供稿作者:莫负华[导读]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通过对玻璃体积血患者的精心护理认识到,熟练掌握玻璃体积血患者的护理常规及护理技巧,就会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尤为重要。

莫负华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玻璃体本身无血管,不发生出血。

玻璃体积血(vitreous hemorrhage)多因内眼疾患和外伤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引起。

出血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血管性疾患伴缺血性改变、炎性疾患伴可能的缺血性改变、其他引起周边视风膜产生新生血管疾患、视网膜血管瘤和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性连锁视网膜劈裂症、Ter-son综合征。

【关键词】玻璃体积血;护理;体位【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247-02 1临床护理评估1.1 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1.1.1 评估患者健康状况注重患者症状的描述,是否有“漂浮物”的感觉,是否有“闪光”感,症状持续的时间;有无高度近视,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史,有无外伤史等。

询问发病期限,有外伤史应详细记录外伤时间和原因。

1.1.2 评估患者局部症状了解患者的视力及视功能的情况,从而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轻重。

玻璃何种血量少时,患者可有飞蚊症感觉;积血量大时,视力可突然减退甚至仅有光感。

1.1.3 评估患者全身情况生命体征、意识及有无全身出血、外伤、内科疾病等状况。

1.2 辅助检查评估1.
2.1 视力和视功能检查,了解术前患者的视力和视功能的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预后。

1.2.2 裂隙灯检查检查晶状体的混浊程度,决定手术的方式。

1.2.3 间接眼底镜检查和三面镜检查了解玻璃体和视网膜的情况,初步判断玻璃体积血的原因。

检眼镜检查可见玻璃体中有血性浮游物,积血量大时整个眼底均不能窥见。

1.2.4 超声波检查当存在屈光间质混浊时,应进行超声波检查,判断玻璃体和视网膜形态,了解玻璃体积血的程度。

1.2.5 电生理检查 ERG对于评估患者预后情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2.6 CT检查、X线摄像检查用于眼球内异物定位。

2 术前护理准备(1)患者术前应卧床休息,除必要的检查外,应避免活动。

(2)术前3d常规点抗生素眼药水,按医嘱点散瞳剂,便于检查眼底。

(3)手术前一日,护理工作人员应为患者进行手术前健康宣教,并备皮、剪眼毛。

(4)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加地西泮镇痛者,手术前一日晚12:00后禁食、禁水,并耐心细心地向患者说明禁食、水的原因和不禁食、水的严重后果。

(5)手术前要充分休息,保证睡眠。

(6)术前一小时必须充分散大瞳孔,瞳孔的大小直接影响术中的操作。

(7)由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操作牵拉眼肌过多,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常引起患者术后恶心、呕吐。

所以局麻患者术前不宜跑食,以免加重术后恶心、呕吐。

3心理护理3.1 对于住院患者,要及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对于双眼视力严重障碍的患者来讲,情绪往往不稳定,悲观甚至厌世,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做好开导性的工作,在患者住院期间随时观察,向患者说明手术的重要性,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合理而又有技巧性的解释会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配合医生的治疗,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3.2 护理人员要了解引起玻璃体积血的常见原因,以便对患者做出合理的解释。

双眼玻璃体积血重的患者,视力一般较差,患者的表情比较呆滞、行动迟缓,往往需要人搀扶。

及时地了解患者的视功能情况,对于采取因人而异的护理至关重要。

4术后护理
4.1 术后体位护理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眼内没有注入气体患者,术后体位应该保持裂孔位于最低位。

在术后一个月都不提倡仰卧位,以防仰卧时炎性渗出物沉淀到黄斑处不易吸引,引起黄斑前膜形成。

对眼内注入气体或硅油的患者,在术后早期要严格限制体位,尽量少下床活动。

气体和硅油均比水轻,具有上浮力,且表面张力高疏水性。

利用气体和硅油这些特性顶压和封闭视网膜裂孔,临床常用的体位有五种:面朝下体位、半靠位、侧卧位和头低位、交替体位。

4.1.1 面朝下体位患者面部平面与地面平行,既可俯卧在床上,也可坐在床边。

适合于后极部视网膜裂孔或4个象限均有病变的患者。

我们在临床护理中,改进单纯面朝下体位方法,设计了12种辅助面朝下体位设备,使患者感到更加舒适,更容易配合治疗。

有额颏胸垫和额侠伏台。

4.1.2 半靠位患者头的纵轴线与地平线的夹角≥75°,适合上方10~2点的裂孔。

也可头向一侧倾斜,让裂孔位于最高处,如10~11点的裂孔或1~2点裂孔,患者头向左侧或向右侧倾斜。

4.1.3 侧卧位患者侧卧任何一边,头部垫一枕头,侧向与地面平行,适合2~4点和8~10点方位的裂孔。

如裂孔位于2~4点,患者向右侧卧位;裂孔位于8~10点,向左侧卧位,也可根据裂孔部位不要枕头或垫高枕头,如裂孔位于稍上方的2~3点范围或9~10点的范围,枕头可稍垫高些,位于3~4点范围的裂孔或8~9点范围的裂孔,可不垫枕头。

4.1.4 头低位患者俯卧,胸部垫高,呈胸高头低的倒置头位。

适合4~8点方位的裂孔。

4.1.5 交替体位患者先头低4h,再换成面朝下体位4h。

如此交替进行直到下方裂孔稳定为止。

适合与上下均有视网膜裂孔的病例。

这种交替体位是明显重视下访裂孔,但并不轻视上访裂孔,因为患者起床活动(吃饭和上厕所)都是直立着,对上方裂孔能产生有效的顶压。

4.2 饮食护理
术后半流质饮食1~2d,以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改为普通饮食。

糖尿病患者坚持糖尿病饮食,注意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 族和B族。

维生素C是全盛胶原蛋白的原料,为伤口愈合所必需[1]。

4.3 术眼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4.3.1 高眼压硅油对睫状体的机械刺激可使房水生成增多,硅油注入过量或硅油泡引起瞳孔阻滞可使眼压升高。

膨胀气体注入后就开始膨胀,72h达到高峰[2]。

因此,术后密切监测眼压,对眼痛、伴同侧头痛、恶心、呕吐的患者,应警惕高眼压的发生。

一旦发生,及时遵医嘱使用降眼压药物或协助医生做好前房穿刺。

4.3.2 感染多发生在术后1~3d内,表现为房水闪辉或前房积脓,玻璃体黄白色反光,结膜明显充血、水肿,眼睑水肿加重,患者自觉眼痛、头痛、视力锐减等,一旦发生眼内感染要及时处理,立即局部及时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并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化脓性眼内炎者应及早做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注射抗生素。

4.3.3 反应性葡萄膜炎大多数视网膜脱离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葡萄膜炎,这是由于手术创伤或刺激所致。

表现为眼痛或头痛加重,眼球压痛明显,视力恢复或下降,结膜混合性充血。

处理:包眼、散瞳、安静休息,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

4.3.4 角膜上皮缺损糖尿病患者由于角膜上皮细胞基底层也Bowman膜黏着较疏松,术中角膜上皮有损害,而致角膜上皮缺损,作双眼加压绷带包扎可促进角膜上皮的愈合。

角膜上皮愈合的时间通常是3d左右,在上皮未愈合之前不宜过多局部用药。

5 讨论
通过对玻璃体积血患者的精心护理认识到,熟练掌握玻璃体积血患者的护理常规及护理技巧,就会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525
[2] 夏泉源.临床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