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为何“答非所问”
外交官看稿子回答问题

外交官看稿子回答问题
外交部发言人那就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政府的观点的,是不能随意乱说的,故而就只能按照事先预备好的有据可查的或者是国家已经确定了的观点进行回答。
只有这样才是负责任的回答。
如果发言人想哪里说哪里,就难免出现错误,再去纠正就麻烦了。
发言人在接受提问开始前几天就会总结这次可能被提到的各种
问题,自己看的稿子就是问了应对问题做的资料啊,记者问了他会根据问题找找总结的哪些能用上。
因为这种发言很重要,字字要谨慎,所以发言人肯定是做了最充分准备。
对于问题来说,有些媒体应该是一些官媒,这些问题发言人是早有准备的了,应该是选好的了,但是肯定不是每个问题都选好了,肯定得给不同媒体机会啊,比如外媒,港台媒体,这些媒体肯定不走官媒的形式,而且问题一般都很犀利,面对这些,发言人除了看资料,还要随机应变,有些话不该说,所以基本上您看他只回答很少的话,那就是他没准备好了,面对这样的提问,就说个大概框架就行了,保证不说错话就行了。
王毅外长哪三句话听起来特带劲

王毅外长哪三句话听起来特带劲?昨天上午外交部长王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召开了记者会。
王毅外长在两个小时的记者会中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普遍的国际关切及地区热点问题坦率地回答了提问,可以说是严丝合缝、恰到好处、妙语连珠、精美绝伦,我们不妨仔细梳理一下。
1、今年9月份G20峰会将在杭州举行,王毅外长说:“让G20从杭州再出发,让世界经济从中国再出发。
”2、谈到朝鲜问题王毅外长说:“半岛问题的最终解决,要综合施策,对症下药,一味迷信制裁和施压,实际上是对半岛的未来不负责任。
”3、在谈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价值取向时他说:“坚持正确义利观,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弘扬正义,在国家关系中义利兼顾、以义为先。
”4、在谈到南海航行自由时他说:“航行自由并不等于横行自由”。
5、谈到如何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时他说:“中国绝不走传统大国的扩张老路,也不会搞任何强权政治。
我们要探索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得到各方欢迎,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维权之路。
”6、在谈到南海仲裁案时王毅外长说:“对于这样一场走了调、变了味的所谓仲裁,中国恕不奉陪。
”7、在讲解南海的领土主权归属时他强调:“历史终将证明,谁只是匆匆过客,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8、在谈到中朝关系时他说到:“中国既重情义,也讲原则。
”9、在回答中国是否想改变现有国际秩序时王毅外长答道:“中国有信心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不同的强国之路。
”10、在回答关于中美关系的提问时他答道:“我们无意取代或者领导谁,建议美国朋友更多地学习体会一下中国五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不要动辄套用美式思维来判断中国,想清楚这一点,中美关系的前景就会豁然开朗。
”11、在回答中俄关系提问时他说:“中俄关系是成熟、稳定的,我们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在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牢固基础上,也有着加强合作、互利双赢的巨大需求,完全经得起任何国际风云的检验,不会因一时一事而改变。
”12、在回答“一带一路”所面临何种挑战时他讲到:“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但机遇是世界的。
赵立坚事件是什么原因赵立坚事件是怎么回事-科学猫

赵立坚事件是什么原因赵立坚事件是怎么回事-科学猫赵立坚事件是指2024年11月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布了一条涉及澳大利亚军事人员对阿富汗平民犯下战争罪行的图文贴文。
该事件引发了澳大利亚政府的严重不满,加剧了中澳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赵立坚发布的推文在图片中展示了一位澳大利亚士兵持刀威胁一个阿富汗儿童的照片。
推文的文字说:“在阿富汗战争中,有许多这样的事情。
”赵立坚还在推文中称:“澳方应彻底调查并依法惩处:澳大利亚军人杀害了18名阿富汗无辜平民,残忍虐待俘虏,赤裸裸,毫无人性!”澳大利亚政府对赵立坚的推文表示极度愤怒和不满,并要求中国外交部道歉和删除相关帖子。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称赵立坚的推文是“可耻的”、“虚假的”和“深远的指控”,对澳大利亚军队和军人名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赵立坚事件的原因可以追溯到澳大利亚调查团队对一些军事人员涉嫌战争罪行的调查。
澳大利亚军事调查团队发布了一份报告,揭示了澳大利亚士兵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可能犯下的严重战争罪行。
这份报告引起了澳大利亚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
赵立坚的推文可以视为中国政府对澳大利亚政府及其军队的回应。
中国政府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澳大利亚的不满,进一步激起舆论争议,并向国际社会传达对澳大利亚行为的谴责。
赵立坚事件引发了中澳两国之间的一系列激烈交锋和对抗。
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召见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要求中国道歉并撤回赵立坚的推文。
同时,澳大利亚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限制和措施,对中国在澳大利亚的投资、贸易和文化交流等领域进行了限制。
总的来说,赵立坚事件是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推特上发布涉及澳大利亚军事人员犯下战争罪行的推文,引发了澳大利亚政府的不满和两国间的紧张关系。
事件的原因可以追溯到澳大利亚调查团队对军事人员涉嫌战争罪行的调查,以及中国政府对澳大利亚政府的回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中的语用模糊研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中的语用模糊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作为一种言语交际策略,语用模糊经常在日常会话中被人们采用,特别是在新闻发布会这一特殊的语境下,但是前人对其的研究还处于对事实现象的经验总结层面,没有上升到语言学的理论高度。
因此,本文试图从语言学的层面对语用模糊进行深入探讨。
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引言和相关文献回顾。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包括第3章、第 4章、第 5章。
第3章首先从词语层面对语用模糊进行探讨,发现范围模糊词语和程度模糊词语等均是官方新闻发布模糊回避的构成手段,且出现较为频繁;接着从模糊陈述句和模糊疑问句两种句类层面来探讨语用模糊。
把模糊陈述句主要归纳为:语气缓和型模糊、转移问题焦点型模糊、推至第三方型模糊和逻辑型模糊四类。
第 4章对语用模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发现话题、外交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 5章是结束语部分。
第三部分由注释和参考文献组成。
关键词:语用模糊;词语;句子;话题;合作原则;礼貌原则;I-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 As a communication strategy of language use, pragmatic vagueness always is used in dailyconversation,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news release conference. However, the previousresearches about it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the experience summary about the factual aspects,notreach the theory of a high degree of Linguistics .Therefore, this paper try to give a deepresearch on pragmatic vagueness from the linguistic level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and related literaturereview. The second part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article, including chapter 3, chapter 4, chapter 5Chapter 3 firstly gives an analysis from the point of words. It shows that the scope vaguenesswords and the extent vagueness words are two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official news releaseSecondly we give a research about pragmatic vagueness from two types of sentences:vagueness declarative sentence and vagueness interrogative sentence, and the vaguenessdeclarative sentence is summarized as: vagueness of easing tone sentence, vagueness oftopic-shifting sentence, vagueness of shifting to the third part sentence, vagueness of logicsentence. Chapter 4 gives an analysis about the reason of pragmatic vagueness: topic,diplomatic cooperation principle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Chapter 5 isthe Concluding part. The third part is composed by the note and the referenceKeywords: pragmatic vagueness; word; sentence; topic; cooperation principle; politenessprinciplII-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中文摘要 (Ⅰ)英文摘要 (Ⅱ)目录………………………………………………………………………Ⅲ第一章引言. 11.1 选题依据. 11.2 本文拟研究的问题11.3 研究范围21.4 语料和数据来源 21.5 研究方法2第二章相关文献的回顾 32.1 语用策略的相关研究32.2 模糊语言学的相关研究 42.3 答问语用模糊的相关研究62.4 外交辞令的相关研究. 82.5 本章小结9第三章外交部发言人语用策略中的模糊语言表现形式. 11 3.1 词语层面的模糊语用113.2 句子层面的模糊语用19I II-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 本章小结 29第四章外交部发言人语用策略中的模糊言语根源分析. 31 4.1 话题314.2 合作原则与外交模糊言语 354.3 礼貌原则与外交模糊言语 384.4 外交辞令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关系. 414.5 本章小结 43第五章模糊言语在外交辞令中的作用445.1 积极作用. 445.2 消极作用. 48第六章结束语. 506.1 全文主要内容及观点总结. 506.2 本研究的局限及不足 50注释:. 51参考文献:. 52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55后记. 56I V-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1.1 选题依据在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首先发布新闻,然后回答记者提问。
【精品作文】外交部发言人级别

(二)幽默与诙谐
(1)幽默能拉近距离,增强感染力,有利于培养发言人的亲和形象。
(2)以幽默的方式回答问题往往能更深刻、生动第说明问题,更能得到记者和公众理解,在轻松的气氛中达到目的。
(3)对于敏感、刁难、不便回答、无聊的问题,通过开玩笑的方式,可以轻松的回避,消除尴尬的被动局面。
说不的方法:
说 “不”要根据问题的方式和内容而不同。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经常使用的一些说法:
这个问题我只能说这些;我没有什么新东西要说;我没有什么东西要补充;这不是外交部发言人要回答的问题,请你向有关方面咨询;这个问题不属于我的回答范围;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正在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私下交流;我还没被授权公布有关方面的消息。 美国白宫和国务院发言人说“不”用语:
? At this point, I think I just have to stick with what I’ve said.
? Let’s not get ahead of ourselves at this point.
? Once we get something will get back to you
【精品作文】外交部发言人级别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
篇一: 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一)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外交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内主管外交事务的组成部门,负责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及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外交事务。
(二)新闻发布
(三)组织背景吹风会并组织外国记者在北京和外地采访。
(四)收集国际国内重大信息、进行国际问题调研。
(五)公共外交。主要通过“外交论坛”、“外交官在线交流”、外交部“公众开放日”等活动,增强公众对外交工作的了解,拉近公众和外交部的距离,以获得公众对外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外交部有趣的即兴发言稿

外交部有趣的即兴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嘉宾、尊敬的记者朋友们,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座谈,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份外交部的即兴发言稿。
作为外交部的一员,我们的任务是代表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友好交流,推动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发展。
当然,在工作中也难免有一些有趣的事情。
今天,我将向各位介绍一些外交部有趣的即兴发言。
首先,我们都知道外交部的发言人是需要经过严格训练和准备的,但有时候,在各种突发情况下,即兴发言可能就变得必不可少了。
这些即兴发言不仅要表达政府的立场,还要保持外交部一贯的风格和形象。
以下是一些实际发生过的有趣即兴发言。
有一次,一位记者提问中国政府对某国的制裁措施持何立场,我们的发言人虽然没有提前准备过这个问题,但他很机智地回答说:“中国政府一直主张和平、合作共赢的原则,制裁并非我们首选的方式,但我们会根据国家利益和国际形势做出相应的回应。
”这个答案既回应了提问者的问题,又表达了中国政府在处理类似问题时的原则,令人印象深刻。
另外一次,一位记者问及中国是否会向某国提供援助以帮助其发展医疗事业。
发言人正在临时会议室中,突然间一阵鸟鸣声传来。
发言人一边回答,“中国一直关注其他国家的发展需求,愿意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提供援助。
”一边忍不住笑了起来,并指向窗外,“不知道是不是那个穿绿色衣服的小鸟在回答你的问题?”这个即兴幽默展示了外交部发言人的机智和幽默感。
除了这些即兴回答外,外交部还经常参与各类庆典和活动。
有一次在一场庆典活动中,一个小朋友来向发言人问好,并询问他对未来的看法。
发言人立即下跪回答道:“小朋友,请记住你们是未来的主人翁,我们期待你们将来成为有志之士,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个平易近人的回答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和笑声。
在另一次活动中,外交部的发言人为了回答一个关于中美关系的问题,竟然摘下了自己的眼镜,模仿一位名人的口吻说:“关于中美关系,我想引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爱情诗人之一的一句名言:较量回归花心状态,吹气定得均衡分。
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一)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外交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内主管外交事务的组成部门,负责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及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外交事务。
(二)成立时间:1954年9月,其前身是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
(三)办公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2号,每年定期向公众开放两次。
(四)历任部长:1、周恩来 (1949-1958)2、陈毅 (1958~1972)3、姬鹏飞 (1972~1974)4、乔冠华 (1974.11~1976.12)5、黄华 (1976.12~1982.11)6、吴学谦 (1982.11~1988.4)7、钱其琛 (1988.4~1998.3),1982年3月26日,首次以外交部发言人身份,举行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8、唐家璇 (1998.3.18~2003.3)9、李肇星 (2003.3~2007.4)10、杨洁篪 (2007.4~2013.3)11、王毅(2013.3——)(五)外交部结构设置主要官员:部长、副部长、部长助理、发言人、驻外大使办公机构:办公厅、政策规划司、亚洲司、西亚北非司、非洲司、欧亚司、欧洲司、北美大洋洲司、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国际司、国际经济司、军控司、条约法律司、边界与海洋事务司、新闻司、礼宾司、领事司(领事保护中心)、香港澳门台湾事务司、翻译室、外事管理司、涉外安全事务司、干部司、离退休干部局、行政司、财务司、机关党委(部党委国外工作局)、驻部监察局、档案馆、服务中心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一)外交部发言人的级别外交部发言人是由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和两位副司长兼任,只是外交部的中层部门负责人。
新闻发言人的级别在各国做法不同,在我国新闻发言人只是中层领导。
在国外,发言人一般也都由各部门中层负责人兼任。
在美国,白宫发言人的级别相当于部级干部,但在英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的外交部发言人只是相当于处级干部。
从合作原则视角看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答记者问的语言特点分析

从合作原则视角看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答记者问的语言特点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写作目的何为新闻发布会,综合各种研究新闻传播的文献,新闻发布会,有时候也称为记者招待会,是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
信息通过新闻发布会传播出去,大众传媒诸如报纸、电视、网络等则把这些信息再进一步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身边。
政府机构也常常举行新闻发布会,由新闻发言人或机构负责人发布、介绍相关信息或表明立场态度。
如在我国,我们经常在中央电视第四套看到国务院或其下属的外交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等部门举行现场直播的新闻发布会,之后通常会有答记者问。
对政府来说,一个健全的新闻发布会制度是保障社会信息公开透明,充分保证公众知情权,保证社会良好运转的重要措施,也是政府进行有效公关的一个途径。
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非常严谨,但有时候又让人觉得发言人的态度模棱两可或答非所问,或者直接避开记者的提问。
外交部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其发言的内容就像国家外交政策的指示灯或风向标,有时候一句话都可能牵涉国家的利益。
那么,为什么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语言有着这样的特点。
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二、数据收集本文的语言材料都来自互联网,特别是中国外交部的官方网站。
外交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对来说比较频繁,多的时候一天一次,因此语言材料更新比较快。
同时互联网上的资料以图片、文字、视频立体地呈现出来,整个信息收集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有趣和直观的。
互联网就是一个最大的语料库,运用搜索引擎可以收集到任何想要的语言材料。
和传统媒体相比,这是一个最大的优势。
由于答记者问环节更凸显交流,更能反映出发言人应对各种问题的随机应变能力,因此,本文以近段时间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的答记者问为语言材料,对材料进行粗略分类,并运用Grice的合作原则加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交部发言人为何“答非所问”
长期以来,外交一直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外交部发言人揭秘》近距离介绍了外交部发言人、外交部新闻发布机制,并探讨了外交中面对媒体的策略和技巧。
有些人觉得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问题时回答有时不是很切题,有点答非所问,让人不知所云。
并且发言人总说些“我们注意到……的表态”、“我们注意到……的报道”、“我们将继续关注……”等没有什么意义的话,好像总在说废话。
确实,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中有时有答非所问、说套话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大透明度,增加信息量。
但另一方面,公众也应了解外交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与常态语言是有所不同的。
外交语言往往更委婉、含蓄、模糊。
所谓委婉,就是有些问题不便或不能直说,就用婉转、含蓄的语言表达出来,在不失本意的情况下让对方领悟。
因此,外交语言有时就不是直白式的一问一答,会绕点弯子或声东击西,需要注意其字里行间或留意其弦外之音。
为什么外交语言会与常态语言不同?这是由于外交的特殊性,外交斗争的复杂性决定的。
1、外交的对象主要是国家。
国家之间主权平等,应该相互尊重。
在语言上也要更讲究,往往注重温文尔雅,讲究点到为止,不会让对方过于难堪。
2、外交斗争中,风云变幻,各种情况和可能性都可能会存在。
一般都会避免把话说绝,说满,留有一定余地,以免被动。
弱小国家,或不发达国家,由于其实力和地位决定,要在国际上立足和发挥影响,往往会更讲究策略,语言会更含蓄婉转。
3、双边外交活动或多边谈判的协议或协定往往是双方或多方商定或谈判妥协的结果,往往用彼此都能接受的语言文字表述,有时难免会含糊其辞。
李瑞环同志一次访问香港时面对记者提问就运用了反诘的技巧。
一记者问:“您刚才在讲话中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这是不是指香港人不够团结?”李瑞环答:“如果我祝你身体健康,是不是指你身体不健康呢?”听到这一回答,许多记者禁不住鼓起掌来。
1990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李肇星就运用了幽默和诙谐的技巧。
当时一位西方记者问发言人李肇星:“请问邓小平先生目前健康状况如何?”李肇星答:“他健康状况良好。
”另一位记者穷追不舍:“邓小平先生是在医院里还是在家里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李肇星答:“我不知是你有这样的嗜好,还是贵国有这种习惯,在身体好的时候住在医院里,身体不好时反而待在家里。
”李肇星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回答这一问题,令对方相形见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