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中等强度混凝土高性能化-耐久性模型
高耐久性混凝土

高耐久性混凝土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材料也在不断进化和升级。
高耐久性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简称HPC)就是其中的一种。
它具有更好的强度、耐久性、防水性和抗裂性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工程中,例如高层建筑、大桥、坝堰、隧道、地铁、船闸等。
HPC的综合性能远远优于传统混凝土。
虽然它的配合比例、成分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进,但还是由水泥、骨料、沙子和水等原材料制成。
要想制造出高耐久性的混凝土,关键在于材料的优化比例和精细加工。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HPC的主要特点及优点。
特点:1.高强度:HPC的抗压强度通常可以达到80MPa以上,而传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只在20-30MPa之间。
这意味着HPC可以承受更大的荷载和应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2.高耐久性:HPC的密度更高,能更好地抵抗冻融循环、酸雨腐蚀、氯离子渗透等外界环境的侵蚀,更长时间地保持稳定性。
3.高防水性:HPC的密实性和紧密性明显比传统混凝土更高,表面不易渗漏和受到水分的侵蚀。
4.高抗裂性: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HPC不易发生裂缝和开裂现象。
在结构变形或外部荷载到来时,可以很好地保证建筑物的承载性和稳定性。
5.施工性能好:HPC有较好的可塑性,更易于施工和成型。
优点:1.延长使用寿命:由于HPC的材料成分和工艺处理比传统混凝土更先进,其使用寿命也更长,建筑物的投资更有保障。
2.更经济:尽管HPC的成本较传统混凝土更高,但它的更好的性能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可以在长期中减少维修和替换成本,从而降低建筑投资风险。
3.满足高要求: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例如,在高层建筑或桥梁等高负荷结构中,传统混凝土很难满足各种要求,而HPC具备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可以满足现代建筑对于材料强度、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总之,高耐久性混凝土的出现,不仅解决了传统混凝土的一些缺陷和脆弱性,还可以满足现代建筑的高强度、高要求的建筑材料需求。
混凝土抗震性能标准要求

混凝土抗震性能标准要求一、前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因此,制定混凝土抗震性能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二、强度标准混凝土的强度是影响其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的规定,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1. 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应不小于20MPa,抗拉强度应不小于1.5MPa。
2. 中等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应不小于30MPa,抗拉强度应不小于2.5MPa。
3. 高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应不小于50MPa,抗拉强度应不小于3.5MPa。
三、韧性标准混凝土的韧性是指其在接受外力作用后,能够在一定程度内发生一定形变而不破坏的能力。
韧性标准的制定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变形能力。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的规定,混凝土的韧性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1. 普通混凝土:应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
2. 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较好的韧性,能够在一定程度内发生一定形变而不破坏。
3. 高韧性混凝土:应具有较高的韧性,能够在较大程度内发生一定形变而不破坏。
四、耐久性标准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其原有的力学性能和外观性能的能力。
混凝土的耐久性标准的制定直接关系到其长期使用效果。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的规定,混凝土的耐久性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1. 普通混凝土:应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可使用年限为50年。
2. 耐久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可使用年限为100年。
3. 超耐久混凝土:应具有极好的耐久性,可使用年限为150年以上。
五、配筋标准混凝土在受力时需要通过钢筋的配合来增强其抗震性能。
因此,配筋标准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的规定,混凝土的配筋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1. 普通混凝土:钢筋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配筋,其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6mm。
混凝土耐久性的标准评估指标

混凝土耐久性的标准评估指标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强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在环境的影响,混凝土的性能会逐渐降低,这就需要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评估。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耐久性的标准评估指标。
二、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长期使用中的抗侵蚀、抗裂、抗冻融、抗老化等能力。
混凝土的耐久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使用环境等。
因此,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评估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三、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估指标1. 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是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之一,也是评估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高,其耐久性就越好。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强度等级。
2. 抗渗透性混凝土的渗透性是指混凝土对外部水分、气体等的渗透能力。
混凝土的渗透性越低,其耐久性就越好。
因此,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需要考虑其抗渗透性能。
3. 抗裂性混凝土的抗裂性是指混凝土在受力后不发生裂缝的能力。
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越好,其耐久性就越好。
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需要考虑其抗裂性能。
4. 抗冻融性混凝土在冬季遇到冰冻后,会出现体积膨胀和裂缝,严重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因此,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需要考虑其抗冻融性能。
5. 耐化学性能混凝土在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侵蚀下会发生变化,严重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因此,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需要考虑其耐化学性能。
6. 耐久性指标的检测方法对于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需要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例如,抗压强度可以采用压力试验机进行检测;抗渗透性可以采用水压试验机进行检测;抗裂性可以采用拉伸试验机进行检测等。
四、结论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需要考虑多个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渗透性、抗裂性、抗冻融性、耐化学性能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混凝土的耐久性评估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使用寿命划分标准

混凝土使用寿命划分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进行划分标准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指导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以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二、混凝土使用寿命的定义混凝土使用寿命是指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时间。
一般来说,混凝土使用寿命的划分标准是依据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外部环境等因素来确定的。
三、混凝土的强度等级1. 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在C10-C40之间的混凝土,其使用寿命一般为20年左右。
这种混凝土适用于一些临时性建筑物,如仓库、厂房等。
2. 中强度混凝土中强度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在C45-C60之间的混凝土,其使用寿命一般为30年左右。
这种混凝土适用于一些中等规模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
3. 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在C65-C80之间的混凝土,其使用寿命一般为40年左右。
这种混凝土适用于一些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重要建筑物。
4. 超高强度混凝土超高强度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在C90-C100之间的混凝土,其使用寿命一般为50年以上。
这种混凝土适用于一些特殊场合,如核电站、高速公路桥梁等。
四、混凝土的耐久性等级1. D30D30级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一般为20年左右。
这种混凝土适用于一些非常温和的环境,如室内建筑物。
2. D50D50级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一般为30年左右。
这种混凝土适用于一些较为温和的环境,如住宅区、公共建筑等。
3. D60D60级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一般为40年左右。
这种混凝土适用于一些较为恶劣的环境,如沿海地区、工业区等。
4. D80D80级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一般为50年以上。
这种混凝土适用于一些极端的环境,如高海拔地区、沙漠地区等。
五、混凝土的外部环境等级1. X0X0级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一般为20年左右,适用于一些干燥、温和的环境。
2. X1X1级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一般为30年左右,适用于一些有轻微风化、微弱化学腐蚀的环境。
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标准

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其耐久性一直是业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环境的影响,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损伤和病害,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本文旨在建立一套具体、全面、科学、实用的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标准,为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价提供参考。
二、评价指标混凝土的耐久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渗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主要通过测定混凝土的渗透性能来评价,其中包括静水压试验、渗透试验、电渗试验、氯离子渗透试验、水蒸气渗透试验等。
2. 抗冻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是指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承受冻融循环能力的指标。
它主要通过测定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来评价,其中包括冻融试验、冰盐试验、盐雾试验等。
3. 抗碱性能混凝土的抗碱性能是指混凝土在碱性环境下的耐久性指标。
它主要通过测定混凝土的碱度和碱石反应来评价,其中包括酚酞试验、电导率试验、碱度测定试验等。
4.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是指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环境下的抗腐蚀能力。
它主要通过测定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试验来评价。
5. 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是指混凝土在氯离子侵蚀环境下的抗腐蚀能力。
它主要通过测定混凝土的氯离子离子浓度来评价。
6. 抗碳化性能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是指混凝土在二氧化碳、水分和氧气的作用下,发生碳化反应的能力。
它主要通过测定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和碳化率来评价。
三、评价等级根据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可以将混凝土的耐久性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其中,优、良、中、差分别代表混凝土的耐久性优秀、较好、一般、欠佳。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不同等级的混凝土用于不同的建筑和工程领域。
例如,优等混凝土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水利工程等重要工程;良等混凝土适用于普通住宅、商业建筑等普通工程;中等混凝土适用于道路、桥梁等较为简单的工程;而差等混凝土则不适用于任何工程。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应用范围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应用范围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和土木工程中最基本的材料之一。
它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头和水混合而成的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用性和强度。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规格将介绍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其应用范围。
二、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通常用MPa(兆帕)表示。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越高,其抗压强度就越大,其应用范围也就越广。
以下是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其对应的抗压强度范围:1. C15C15等级的混凝土强度为15MPa。
该等级的混凝土通常用于一些低强度要求的场合,如地面、道路、人行道等。
2. C20C20等级的混凝土强度为20MPa。
该等级的混凝土通常用于一些中等强度要求的场合,如楼板、地下室、墙体等。
3. C25C25等级的混凝土强度为25MPa。
该等级的混凝土通常用于一些较高强度要求的场合,如框架结构、柱子、梁等。
4. C30C30等级的混凝土强度为30MPa。
该等级的混凝土通常用于一些更高强度要求的场合,如高层建筑、桥梁、水坝等。
5. C35C35等级的混凝土强度为35MPa。
该等级的混凝土通常用于一些极高强度要求的场合,如核电站、海上钻井平台等。
三、混凝土应用范围1. C15等级的混凝土C15等级的混凝土适用于一些低强度要求的场合,如地面、道路、人行道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C20等级的混凝土C20等级的混凝土适用于一些中等强度要求的场合,如楼板、地下室、墙体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振捣时间,以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3. C25等级的混凝土C25等级的混凝土适用于一些较高强度要求的场合,如框架结构、柱子、梁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和养护时间,以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4. C30等级的混凝土C30等级的混凝土适用于一些更高强度要求的场合,如高层建筑、桥梁、水坝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振捣质量,以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材料品质标准

混凝土材料品质标准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道路和桥梁等领域的材料。
它的品质标准是建筑和工程行业的关键参数之一。
混凝土的品质标准包括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可塑性和稳定性等,这些品质标准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寿命至关重要。
因此,在使用混凝土的时候,需要遵循一些具体的标准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材料品质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混凝土的强度标准混凝土的强度是指其承受外部载荷的能力。
混凝土的强度标准通常是以兆帕(MPa)为单位来表示。
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C10C10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10 MPa。
这种等级的混凝土适用于一些低强度要求的基础、地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建筑物。
2. C15C15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15 MPa。
这种等级的混凝土适用于一些较小的基础、地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建筑物。
3. C20C20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20 MPa。
这种等级的混凝土适用于一些中等强度要求的基础、地面和其他一些建筑物。
4. C25C25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25 MPa。
这种等级的混凝土适用于一些需要较高强度的基础、地面和其他一些建筑物。
5. C30C30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30 MPa。
这种等级的混凝土适用于一些需要较高强度的基础、地面和其他一些建筑物。
6. C35C35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35 MPa。
这种等级的混凝土适用于一些需要较高强度的基础、地面和其他一些建筑物。
7. C40C40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40 MPa。
这种等级的混凝土适用于一些需要较高强度的基础、地面和其他一些建筑物。
8. C45C45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45 MPa。
这种等级的混凝土适用于一些需要较高强度的基础、地面和其他一些建筑物。
9. C50C50是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50 MPa。
这种等级的混凝土适用于一些需要较高强度的基础、地面和其他一些建筑物。
二、耐久性标准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持久地保持其强度和结构稳定性的能力。
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及评定标准

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及评定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耐久性是评价建筑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中,混凝土的耐久性直接影响其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因此,制定可靠的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及评定标准,对于保障建筑物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1. 强度指标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混凝土强度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
其中,抗压强度是混凝土强度指标中最重要的一项,其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2. 密实性指标混凝土的密实性是指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和孔隙分布情况。
若混凝土中存在大量的孔隙,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耐久性下降。
因此,制定合理的密实性指标对于保障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3. 耐久性指标混凝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其耐久性降低。
常见的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包括耐水性、耐久性、耐磨性、耐冻融性等。
4. 稳定性指标混凝土的稳定性是指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能力。
若混凝土出现变形、开裂等情况,会导致其承载能力下降、使用寿命缩短。
因此,制定合理的稳定性指标对于保障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混凝土耐久性评定标准1. 抗压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其强度指标中最重要的一项。
根据不同的强度要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评定标准也有所不同。
在我国,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工程要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评定标准分为以下几类:(1)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规定,混凝土按照其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大小,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不同等级。
(2)特殊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工程要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评定标准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要求较高,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如C70、C80、C90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12155558 -8.385280202 24.48095514 0.632236119 5.648735194 934.0201958 1868.040392 24.48095514 8.385280202 24.48095514 -8.3852802 11.29747039 0.512155558 -0.51215556 -1.26447224 B/W F K 2.507817699 11.59980167 9.379515525
磨细矿渣掺量
K = 9.3795%.
414
38.81115167 39 42.33943818 42 451
2.65695 10.8061
B/W F
15.6927
K
1 1 1 1 1 1 1 1 1 1
1.916666667 2.055555556 2.077844311 2.288235294 2.377142857 2.472222222 2.83030303 2.857142857 2.771428571 2.971428571 1 2.055555556 24.32432432 13.51351351 4.225308642 591.6727538 182.6150475 50
0 24.3243243 19.8847262 17.7377892 0 22.4719101 17.5588865 0 0 19.2307692 1 2.07784431 19.8847262 28.2420749 4.31743698 395.402337 797.614796 41.3173653
3 3
试验原始数据 磨细矿粉 K(kg/m ) 0 50 98 140 0 95 168 100 0 110
3
水泥 C(kg/m ) 345 230 180 180 416 250 217 380 485 310
3
水 W(kg/m ) 180 180 167 170 175 180 165 168 175 175
3
通过电量 (库仑) 1430 1129 957 916 1025 931 912 867 993 815
0 0 #DIV/0! 已通过电量为考核指标的线性回归及方差分析 常数项 B/W K(kg/m ) F(kg/m ) 3.603237207 2.071579564 -905.473858 1777.349212
B=C+F+K 345 370 347 389 416 445 467 480 485 52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916666667 2.055555556 2.077844311 2.288235294 2.377142857 2.472222222 2.83030303 2.857142857 2.771428571 2.97142857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9166667 0 0 3.6736111 0 0 0
1.916666667 2.055555556 2.077844311 2.288235294 2.377142857 2.472222222 2.83030303 2.857142857 2.771428571 2.971428571 1 2.055555556 24.32432432 13.51351351 4.225308642 591.6727538 182.6150475 328.7070855
3 3
磨细矿粉
粉煤灰
胶水比
7.959477665 4.789091561 1090.531181 281.6713734 119.0687665 5 70886.85581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442462 2652.727654 9773.978217 0.204935207 0.187109984 0.689406958
11.59980167 9.379515525 6.289149609 134.5553988 87.97531149 以通过电量Q 以通过电量Q为考核指标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回归分析及方差分析的源数据 粉煤灰掺量 F(%) 0 24.32432432 19.88472622 17.7377892 0 22.47191011 17.55888651 0 0 19.23076923 0 24.32432432 19.88472622 17.7377892 0 22.47191011 17.55888651 0 0 19.23076923 磨细矿粉掺量 K(%) 0 13.51351351 28.24207493 35.98971722 0 21.34831461 35.97430407 20.83333333 0 21.15384615 0 13.51351351 28.24207493 35.98971722 0 21.34831461 35.97430407 20.83333333 0 (B/W)2 3.673611111 4.225308642 4.317436982 5.236020761 5.650808163 6.111882716 8.010615243 8.163265306 7.680816327 8.829387755 3.673611111 4.225308642 4.317436982 5.236020761 5.650808163 6.111882716 8.010615243 8.163265306 7.680816327 F2 0 591.6727538 395.402337 314.6291658 0 504.9867441 308.3144955 0 0 369.8224852 0 591.6727538 395.402337 314.6291658 0 504.9867441 308.3144955 0 0 K2 0 182.6150475 797.6147962 1295.259746 0 455.7505365 1294.150553 434.0277778 0 447.4852071 0 182.6150475 797.6147962 1295.259746 0 455.7505365 1294.150553 434.0277778 0
21.15384615 8.829387755 369.8224852 447.4852071 以通过电量Q 以通过电量Q为考核指标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的回归分析及方差分析
(B/W)K
(B/W)F
K2
F2
(B/W)2
-8.385280202 24.48095514 0.632236119 5.648735194 934.0201958 1.02432E-13 5.35226E-13 10 2.86467E-24 5.36568E-16 1919.728622 6.70139E+27 1.000000 1.42308E-13 3.05938E-15 1.96553E-14 2.55554E-12 #N/A #N/A #N/A 1.000000 8477.591577 12233.95113 23660.12799 38266.65417 2.95936E+28 4.27063E+28 8.25928E+28 1.33581E+29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B
5.60 0 0 0 0
T
0.330267742 0.316645628 0.555809822 (对应表1.20-2) B ) 1 = 0 0 0 0 -1 83.8843 0 0 0.001618 -1 0 0.004469 0 0 0
0 0 0 0 0.0027113
即最优胶水比 B / W = 2.5078;
2.507817699 表1 20表1.20-3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胶水比 B/W 1.916666667 2.055555556 2.077844311 2.288235294 2.377142857 2.472222222 2.83030303 2.857142857 2.771428571 2.971428571 1.916666667 2.055555556 2.077844311 2.288235294 2.377142857 2.472222222 2.83030303 2.857142857 2.771428571 2.971428571 表1 20表1.20-4 FK 0.512155558 6.44954E-15 1.00000000 2.13696E+29 550953 1.000000 1806.431692 6.3059E+27 1.000000
粉煤灰掺量
F = 11.5998%;
B= 413.787 W=165 C= 326.977384 327 180 451.404 356.702601 357
47.998464 48 52.361961 52
QC = 7371.328 4890.029 ( B / W ) 197.246 F + 3.2277142 K + 934.0202 ( B / W ) 2 + 5.6487352 + 0.6322361 K 2 + 24.480955 ( B / W ) F 8.38528 ( B / W ) K + 0.5121556 F K
0
0
24.3243243 13.5135135 19.8847262 28.2420749 17.7377892 35.9897172 0 22.4719101 17.5588865 0 0 19.2307692 1 2.07784431 19.8847262 28.2420749 4.31743698 395.402337 797.614796 561.585928 0 21.3483146 35.9743041 20.8333333 0 21.1538462 1 2.28823529 17.7377892 35.9897172 5.23602076 314.629166 1295.25975 638.3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