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4型机车抱轴箱与齿轮箱统一用抱轴瓦油的研究

合集下载

SS4改电力机车的研究

SS4改电力机车的研究

学习情境二一一好好学习队关于SS4改电力机车研究计划书好好学习一一学我所学为我所用队长:彭英杰队员:彭思刚周童周广朱汉王庆臣工作者一一王庆臣、任务分配表、SS4改进型机车的主要技术特点:1、机车持续功率6400kW,两节重联结构,2(B0-B0)轴列并可两台机车(4节)重联运用。

2、采用不等分三段半控桥晶闸管相控调压。

3、大功率ZP2100-28、KP1300-28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应用。

4、采用加馈电阻制动(具有机车持续速度以下保持最大恒制动力的最良好的低速制动性能)。

5、采用L-C功率因数补偿和三次谐波滤波装置,提高了功率因数,降低了谐波分量。

6、采用强迫自导向油循环和全铝板翅式油散热器,全去耦式新型主变压器。

三、SS4改电力机车车底设备整备检查的标准1、车钩及缓冲器1、钩尾框、缓冲器无裂纹,状态良好;2、车钩的“三态”作用良好;左右摆动车钩要灵活无明显抗劲,钩头肩部与缓冲座的距离不小于60mm;3、防跳作用良好;4、车钩中心距轨面高度正常(815mm-890mm);5、钩体、钩舌、钩舌销、钩锁铁、钩尾扁销外观良好;6、均衡梁、吊杆、提钩杆无变形,状态良好。

2、减振器1、横向、垂向油压减振器无裂损、漏油或松动,安装螺栓无松动,开口销、橡胶防尘帽齐全良好;2、摩擦减振器橡胶件裂不能大于2/3圈;3、轴箱1、各轴箱体、前后盖外观良好,紧固螺栓无松动;2、各轴箱拉杆状态良好,紧固螺栓无松动、断裂或丢失,拉杆芯轴与槽底间隙不小于1mm;3、轴箱弹簧无折断、裂纹;4、垂向油压减振器上、下座无变形、裂纹。

4、牵引装置1、构架及车体牵引座无变形、裂纹;2、牵引杆、拐臂、连接杆无变形、裂纹;3、各牵引销、套油润良好,各紧固螺栓、止钉、压盖、开口销完好。

5、轮对1、车轮踏面剥离、擦伤等缺陷不得超限;2、轮箍无驰缓,防缓标记齐全、清晰;3、轮芯无裂纹。

&齿轮箱1、齿轮箱外观无裂损;2、齿轮箱各紧固螺栓无松动;3、齿轮箱油位符合要求。

ss4改型电力机车轴箱的组成

ss4改型电力机车轴箱的组成

一、概述1.1 介绍ss4改型电力机车的背景和意义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二、ss4改型电力机车轴箱的构造2.1 轴箱的定义和作用2.2 轴箱的结构和组成要素2.2.1 轴箱壳体2.2.2 轴承座2.2.3 轴承盖2.2.4 轮对安装结构2.2.5 轴箱盖板2.2.6 其他零部件三、ss4改型电力机车轴箱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3.1 材料选择3.2 加工工艺流程3.2.1 钢板加工3.2.2 铸造和锻造工艺3.2.3 其他工艺四、ss4改型电力机车轴箱的装配4.1 装配工艺流程4.2 装配注意事项4.3 装配质量控制五、ss4改型电力机车轴箱的质量检测5.1 检测方法和标准5.2 检测设备和工艺5.3 检测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六、ss4改型电力机车轴箱的维护和保养6.1 维护周期和方法6.2 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6.3 轴箱保养的注意事项七、结语7.1 对ss4改型电力机车轴箱构造的总结和评价7.2 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以上是本文的整体结构和提纲,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每个部分的要求进行详细展开。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不清楚的地方或者具体需求,还请指出,我将尽力满足您的要求。

当谈到SS4改型电力机车轴箱的组成时,我们不得不深入了解轴箱的构造和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让我们了解轴箱的定义和其在电力机车中的作用。

2.1 轴箱的定义和作用轴箱是电力机车上起支撑和固定轮轴的作用,同时承受车轮所受的水平和垂直力,使车轮能顺利旋转的重要构件之一。

在SS4改型电力机车中,轴箱起到了支撑车轮、承受车轮载荷、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等重要作用,保障了机车的正常运行和行车安全。

2.2 轴箱的结构和组成要素2.2.1 轴箱壳体轴箱壳体是轴箱的主体部分,承载着整个轴箱的结构和一部分载荷。

在SS4改型电力机车中,轴箱壳体通常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板焊接而成,以保证其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2.2.2 轴承座轴承座是轴箱安装轴承的重要部分,它直接支持轴承,并为轮轴提供旋转支点。

对SS4型机车单缸抱轮造成弛缓问题的探讨

对SS4型机车单缸抱轮造成弛缓问题的探讨

对SS4型机车单缸抱轮造成弛缓问题的探讨SS4改型机车单缸抱轮造成动轮弛缓的问题时有发生,极大的威胁了行车安全。

文章通过对SS4改型机车单缸抱轮造成动轮弛缓的原因分析,对SS4改型机车单缸抱轮造成动轮弛缓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标签:单缸抱轮;弛缓;措施1 原因分析单缸抱轮造成动轮弛缓的问题,大多是由错误调整闸瓦间隙造成的。

基础制动装置是通过螺栓紧固在转向架构架上的,而轮对则通过轴箱、轴箱拉杆与转向架构架形成定位。

轮对与构架联系的弹性连接主要是依靠轴箱拉杆橡胶关节的径向、轴向及扭转弹性变形来完成的,形成弹性定位。

轴箱把簧上部分重量弹性地传给轮对,同时通过轴箱拉杆将来自轮对的牵引力、制动力和横向力弹性地传递到构架上。

韶山型机车轴箱拉杆采用双扭线弹性定位拉杆装置,组成部分如下:长拉杆、连杆体、橡胶圈、短拉杆、端盖、橡胶端垫等。

组合后的轴箱拉杆形成一个整体弹性元件,它承受传递各种负荷(牵引力、制动力、冲击力和横向力)。

但橡胶件本身易老化,在机车运用一段时间后,应对其外观和性能进行认真检查,不合格的元件应及时更换。

目前,由于橡胶圈在连杆体内处于完全密闭状态,在端盖处的橡胶端垫只露出一小部分,加之检测手段缺乏,仅仅依靠目测检查很难对其性能优劣做出准备判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部位元件老化将逐渐加重,并且,这些橡胶元件绝对不应当是龟裂、破损之后才进行更换的部件。

1.1 未平衡离心力对调整闸瓦间隙的影响曲线(半径为R)的外轨具有一定的超高(超高值为h)。

当列车以超过V=■的速度通过曲线时,将产生未平衡离心力。

运行速度越高,则未平衡力心力越大。

此时,在未平衡离心力的作用下,车体、转向架和轮对将一起向外轨侧偏移。

由于外轨侧的轮缘受到外轨的限制,轮对的偏移量较小,而转向架的偏移量较大,直到受到其它机构的限制为止。

因为基础制动装置是固定在转向架构架上的,所以闸瓦与轮对踏面的相对位置将发生变化,内轨侧的闸瓦将偏向轮缘,而外轨侧的闸瓦将偏向踏面外缘。

SS1,SS3,SS4型电力机车轴瓦发热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SS1,SS3,SS4型电力机车轴瓦发热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修 决 车运 用 环 境 复 杂 ,速 度 变 机
i ./
毛 线 刷 供 给 抱 轴 径 的油 起 到
化, 通过 弯道 、 岔 、 道 上下坡 道 等 都 会使 机 车产 生振 动 , 轴瓦 受到 冲击 而 变形 。随 着 冲击 次 数 的增加 , 会
润 滑 作 用 后 , 部 分 损 耗 , 部 分 一 一
00 m 的 通槽 , . m 6 以防 轴瓦 受 冲 击 、 震 动 造成 合 金堆 碾 而 堵 塞油 道 ; 最 后在 合 金 表 面 刮 出宽 约 1 m 深 5 m、
轴 瓦 大端 与齿 轮座 间 产生 摩擦 力 , 合 金发热 膨胀 , 导致 轴瓦 发热 。
1 . 线刷供 油状 态不 良 6毛
检 修 质量 和 进 度 的老 大难 故 障 , 近 年来 虽然 此 故 障率 有 所下 降 , 仍 但 然 占我 厂 大 、 中修 机 车检 修 总故 障
行选 配 , 否则 就 会 发生 窜瓦 或 使下
轴 承属 机 械检 修 范 围 , 对整 体 变形
量 的掌握 存在 一定 困难 。 另外 上 下
15轴 瓦与齿轮 位受 到瓦 键 的作 用 力 , 导
t /o O 西 科 3o J 铰 技 26
维普资讯
处) 、上 半部 的通 槽 及合 金 面 的 油 花必 须 刮修 到 位 , 确保接 触 面 始 终 存有 待 油量 ,否则 润滑 效 果不 良, 就会 造成 轴瓦发 热 。
19瓦键 选配不 良 .
( ) 隙过 大 : 瓦 相 对 于 抱 1间 轴 轴 径 活动 量 加 大 ,瓦 体 易 出现 变 形 , 金易碾堆或剥离 , 合 导致 轴 瓦
维普资讯
S 1S 3S 4 S ,S ,S

SS4改型电力机车抱轴瓦故障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方案

SS4改型电力机车抱轴瓦故障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方案

SS4改型电力机车抱轴瓦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素敏摘要:对SS4改型电力机车抱轴瓦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SS4改型电力机车;抱轴瓦;故障分析;改进措施1.问题的提出机务段支配SS4改机车42台,主要担当侯月线货运牵引任务,自08年进入大修以来,机车抱轴瓦烧损及碾瓦故障明显增加,截至09年8月份共发生抱轴瓦故障12起(见表1)。

抱轴瓦一旦发生故障,轻则造成临修、机破,重则发生烧轴、燃轴乃至切轴等重大事故,危及行车安全。

表1 SS4改型电力机车抱轴瓦故障统计表2.原因分析根据抱轴瓦故障特点及发生部位,对造成抱轴瓦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抱轴瓦本身的质量问题抱轴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工作状态及使用寿命。

根据TB/T2207-91《燃、电力机车牵引电动机抱轴瓦技术条件》合金锡、锑、铜成分的要求,杂质含量不能大于0.55%。

而分析的抱轴瓦杂质含量超过了抱轴瓦技术要求。

抱轴瓦本身质量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这是导致抱轴瓦产生故障的源头。

SS4375A4烧损的主要原因就是抱轴瓦本身质量有问题。

(2)抱轴瓦的加工工艺不完善抱轴瓦镟削和组装前的刮修质量差,也是造成抱轴瓦碾瓦的原因。

抱轴瓦镟削需专用镗床,在普通机床上进行镟削加工,定位困难,加工误差大。

抱轴瓦组装前需清除棱边、刮修抱轴瓦,目的是形成畅通的油路。

工艺要求为:先在抱轴瓦表面均匀刮去厚度为0.1mm的合金层,然后再在抱轴瓦的两端,长度各为抱轴瓦五分之二的部分再刮去0.05mm的合金层,并在抱轴瓦表面刮制间距约为15mm的、相互交错的、均匀的油槽。

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熟练程度等差异,导致不同人员刮制的抱轴瓦不尽相同,有的甚至还不按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SS4497A2烧损就是因为抱轴瓦刮修工艺不到位。

(3)抱轴颈光洁度不够大修SS4改机车部分轮对抱轴颈均有不同程度地波痕,而且手感明显,表面粗糙度达不到工艺规定的技术要求Ra1.6(▽7),这也是造成抱轴瓦故障的原因。

第一章 SS4改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办法

第一章 SS4改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办法

第一章SS4改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办法一、车检查基本知识机车乘务员应对机车构造、各部件名称及结构、部件安装位置及正常工作状态熟练掌握。

在检查机车时手、眼、身、步、法运用自如,以正确的姿势,适当的方法,按规定的顺序、步骤进行。

局部检查顺序原则上为先上后下,由里向外进行。

以检查的部位为“点”,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连成“线”,使所检查的部位都包括在检查顺序中。

在检查过程中,根据锤击的声音、部件的工作状态、部件的温度及颜色和气味等线索为依据,准确地判断分析故障原因和查找故障处所。

视故障的程度,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办法和措施。

二、检查机车要求做到顺序检查按步骤,姿势正确不错漏;锤敲螺栓分轻重,耳听眼看无松动;鼻闻气味无焦糊,手触部件试温度;仔细检查要周到,机车故障排除掉。

三、机车检查方法机车检查分为锤检法、手检法、目视检查法、测量法和测试法五种。

(一)锤检法锤检法分为锤敲、锤触、锤撬三种。

1、锤敲法锤敲是靠检查锤敲击零部件时所发出的声响及手握锤柄的振动感觉来判断螺丝的紧固程度或部件是否发生断裂。

锤敲法适用于14mm以上的螺栓和弹簧装置及适宜用锤敲击来判别的容易发生断裂的部件。

使用锤敲检查时应根据螺栓的大小、部件的状态和位置,用力适当掌握好轻重以免损坏部件。

对带有压力的管接头、磨擦工作面、光洁度较高的部件和14mm及其以下的螺栓禁止用锤敲击。

2、锤触法锤触主要适用于一些较细的管子、卡子和14mm以下的螺栓等,看其是否裂损松动。

3、锤撬法用锤尖或锤柄撬动零部件的间隙及横动量等。

(二)手检法手检法分为手动检查和手触检查两种。

对锤击无法检查和不适宜用锤检的部件应采用手检法。

1、手动检查适用于较细小的螺丝、管接头、各种阀门、仪表、电器及接线等。

手动检查包括:晃、拍、握、拧。

采用“晃动看安装,手拧试松动”的方法,判断各风、油管及接头是否有松缓、漏泄等现象,各种电器开关、风、油管路塞门位置是否在正常工作位等。

2、手触检查适用于检查有关部件的温度。

SS4

SS4
副 油 箱 止 流 阀 螺塞
图2
电机 与 齿 轮 箱 回 油 部 分
2 机 务 段 机 车 电机 窜 油 原 因 分 析
通过 对福州机务段 与哈尔滨 机务段机 车的调查 , 发 现段 方 机 车 电机窜 油 的原 因主要 是 轴 承 盖 上 的 回油
孔被 堵 , 致进 入 盖 板 内 的齿轮 箱 油 不 能流 回齿 轮箱 , 导
润 滑 油不 会 流到 齿 轮箱 。
环 , 入 轴 承盖 , 从 排 油 管排 到 电 机 外 部 , 齿 轮 箱 进 并 使
润 滑油 在 较 短 时 间 内流 失 ,这 是 长 期 困扰 着 S 3S 4 S 、S
型机 车 的 问题 。 尤其 去 年 , 尔滨 机 务段 和福 州 机 务段 哈
雾 , 过 封环 与 轴 承盖 之 间 的间 隙进 入 电机 轴 承盖 内 , 通
l 机 车 齿 轮 箱 相 关 油 路 循 环 原 理
11 电 机抱 轴 油箱 加 油原 理 .
如 图 l所 示 , 拧 开 螺 塞 , 电 机 副 油 箱 加 油 时 , 当 往
而从 排 油管 排 出 。
1 抱 轴 油箱 油 路循 环原 理 . 2 当机 车运 行 时 , 油 器 的毛 线 从 主 油箱 吸油 , 滑 集 润 轴 瓦 ,多 余 的润 滑油 通 过轴 瓦 上 的 回 油孔 ,流 回 主油 箱 , 与齿 轮 箱无 通 路 , 以 , 而 所 电机 油 箱 在 正常 油 位 时 ,
维普资讯
第2 5卷 第 4期
20 0 2年 0 7月 2 日 0
电 力 机 车 技 术
T c n lg o E e t cL c mo ie e h o o yf r l c r o o tv s i

SS4改型机车齿轮箱装配工艺对漏油的影响

SS4改型机车齿轮箱装配工艺对漏油的影响

S4改型机 车齿 轮 箱 由于 在 运 营过 程 中载重 量 S
大 , 度较快 , 动大 , 结 构和安 装工艺 的影 响 , 速 振 受 造
成在运 营过程 中经 常 出现 漏 油 现象 , 的甚 至 在进 有 行轮对 空转试验 时就 出现 小 面积 渗 油 , 成 齿 轮箱 造 加油 频繁 , 轮对 、 电机及 抱轴 箱部位 油污 严重 。本 文
24 齿 轮箱 合 口位 置 .
齿 轮箱 合 口位 置 的 密 封 是靠 密 封 胶 进 行 密封 , 在装 配涂胶 过 程 中 , 胶 量不 够 , 涂 没有 确保 合 口部 位
高 , 过上刻 度线 。机 车 在运 转过 程 中 , 轮传 动飞 超 齿
溅 润滑 , 油雾 状润 滑 油 逐 渐 增 多 , 内压 力增 大 , 箱 导 致 回油孑 回油 不顺 畅 , 齿 轮 箱 合 口密封 良好 的情 L 在
抱轴 箱体 及 电机 小齿 轮 轴 上 , 齿 轮箱 压 上 橡 胶 后 靠
的挤 压 变形进 行 密 封 。在 运 行 过 程 中 , 由于 橡 胶 圈
限公 司新制 的 S 改 型机 车 转 向架 上 应 用 , 过 空 S 通
转试 验及线 路 试运 , 现齿 轮 箱渗 、 油现 象基 本消 发 漏
脂 , 减小 运行 时 的摩擦 , 加 毛毡 条使 用寿命 和防 以 增
止 毛毡磨损 后 大 面 积 落 入 齿 轮 箱 回油孔 , 成 回油 造
孔堵 塞。
( ) 格 控制 齿轮 箱 安装 座接 合 部位 的平 整度 。 3严 在安 装 过程 中 , 过 测量 安 装座 问 的高度 差 , 加 调 通 增 整垫片, 控制 安装 座 间 间隙 在 0 5m . m之 内 , 大 限 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要求改进性能后的抱轴瓦油既要具有优良的 低温性能和黏温性能以保证毛线油托的毛细作用供油, 维持悬挂电机的正常工作,又要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 能以承受齿轮间的极压、冲击负荷,基本达到齿轮润滑剂 的技术指标。这样在两个部位使用同一种油就避免了抱
收稿日期:2009-与城轨车辆·2009 年第 4 期
洛阳机务段于 2006 年 9 月相继对所配属 SS4 型机 车的抱轴箱与齿轮箱中统一使用性能改进后的抱轴瓦 油。从使用抱轴瓦油至今,每台车平均走行 467 110 km, 抱轴瓦、齿轮间润滑效果均良好,没有因为统一使用抱轴
-38-
茹更生 等·SS4 型机车抱轴箱与齿轮箱统一用抱轴瓦油的研究·2009 年第 4 期
同时紧密跟踪监测现场油品性能以及抱轴瓦、齿轮磨损 量的变化规律,不断在使用过程中积累数据,完善性能指 标,提高油品质量,使这一技术创新成果能够完全满足现 场的使用要求,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2007 年 11 月在 乌鲁木齐由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主持的 《关于改进性能 后的铁路机车牵引电机抱轴瓦油现场运用报告》 会议上 进行了审议,该课题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目前该项技 术已广泛应用于全路 SS4 型机车上。
(1. 郑州铁路局机务处,河南 郑州 450052;2. 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河南 洛阳 471002; 3. 哈尔滨铁路局机务处,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
摘 要:针对 SS4 型机车抱轴箱与齿轮箱的润滑剂在使用过程中相互串油、混油而导致的问题,提出了将抱轴瓦油性
能指标改进后统一用在机车抱轴箱与齿轮箱中的措施,经过近 5 年的装车运用试验,表明该油品能同时满足抱轴箱与齿
轮箱的润滑,可以满足机车使用要求。
关键词:SS4 型机车;抱轴瓦油;抱轴箱;齿轮箱;润滑;磨损;研究
中图分类号:U268.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 1187(2009)04- 0037- 03
0 引言
SS4 型机车是目前铁路货物运输的主要牵引动力,其 功率大,速度快,运行可靠,但是其抱轴箱与齿轮箱的主 体结构仍采用传统的半悬挂式抱轴箱与齿轮箱一体设 计,位置相连(或以密封圈相隔)。由于机车运行中的蛇行 运动和启动、制动时产生较大的冲击,使抱轴箱与齿轮箱 中分别使用的润滑油或润滑脂易发生相互串油而造成混 油现象。这种结构设计上的欠缺,给抱轴箱和齿轮箱分别 按照铁道部文件[1- 3]规范使用润滑油脂的要求带来了很大 的困难。
观察中修时 SS40011 机车的齿轮、抱轴瓦状态,我们 发现,大小齿轮啮合面无异常磨损或损伤,运行状态正 常,个别齿轮啮合面有少数微小麻点(分析为疲劳磨损所 致),而抱轴瓦面运用状态良好,无烧损和非正常磨损现 象。 2.2 候月线 SS4 型机车运用结果
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配属 SS4 型机车 33 台,主要 承担洛阳北—嘉峰至新乡南 341 km 和洛阳北至月山的 货物运输任务,在其担当的运输线路中坡度最大为 13‰,线路半径最小为 400 m,平均牵引重量为 3 080 t。
表 1 改性后牵引电机抱轴瓦油理化分析试验结果
项目 运动黏度(40 ℃)/ mm2·s-1
南方油样 北方油样 试验方法 70.65 57.23 GB/T265
黏度指数
GB/T1995 或
111
125
GB/T2541
倾点 /℃
-26 -36 通过 GB/T3535
低温动力黏度 /Pa·s(- 25 ℃, 剪切速率 D=3 s-1)
表 2 宝鸡机务段运用机车齿轮箱用抱轴瓦油化验分析结果
MOA 发射光谱分析
运动黏度 /
取样部位
主要元素含量 / μg·g-1
mm·2 s-1 黏度
Fe Cu Pb Sn Si Zn 40 ℃ 100 ℃ 指数
A 右 3 齿轮箱 652.54 133.86 13.32 66.06 120.18 1040.22 63.65 8.66 108
2 现场使用情况
2.1 宝成线 SS4 型机车运用结果 原郑州铁路局宝鸡机务段配属 SS4 型机车 66 台,主
要承担宝鸡—广元 354 km 的货运以及宝鸡—秦岭 91 km 的客货补机牵引运输任务。宝鸡—秦岭区段,坡度最大 达 33‰,运行区间半径达 300 m 的有 89 处,是全路运 行线路中最为恶劣的区段之一,3 台机车牵引 (拉—推 结合)2 800 t,限速 70 km/h,运用工况十分苛刻。该段 SS4 型机车曾使用双曲线齿轮油,该油串入抱轴箱中,引起多 起抱轴瓦烧损、碾片故障。2001 年 9 月开始在 SS4 型机车 抱轴箱与齿轮箱中统一使用性能改进后的抱轴瓦油。中 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与郑州局机务处共 同于 2004 年 6 月追踪调查了该油的使用情况,并从入库 做中修(走行 420 647 km)的 SS40011 机车 6 个齿轮箱中 取了油样进行分析检测,其结果见表 2。
19.1 172.0 TB/T2986 (-20℃)(-40℃) 附录A
四球磨斑直径 /mm(392 N,30 min, 室温,1 450 r/min)
0.33
0.34 SH/T0189
闪点(开口)/℃
216
198 GB/T3536
腐蚀(40 或 50 号钢片,100 ℃,3 h) 合格 合格 SH/T0195
A 左 4 齿轮箱 278.90 15.04 6.36 0.00 136.38 1011.30 58.78 8.11 105
B 左 3 齿轮箱 363.86 20.72 8.74 2.82 143.10 1003.72 61.25 8.18 101
从表 2 可以看出:1)右侧齿轮箱油样的 Fe 含量高于左 侧,且 6 个油样中 Fe 含量都很高,说明该机车运用工况十 分苛刻(坡道大、弯道多),齿轮承受的啮合负荷和冲击负 荷都很大,且右侧更苛于左侧,这与机车牵引于宝鸡—秦 岭中爬行弯道多左向有关;2)Si 含量大都在100 μg/g 以 上,反映了该机车齿轮箱密封不好,外界灰沙进入较多, Si 含量多恶化了润滑状态,加剧了齿轮的非正常磨损;3) 抽检油品的黏度及黏度指数运用后变化不大,说明抱轴 瓦油使用性能较为稳定。
哈尔滨机务段担当哈大线哈尔滨南—长春北 237 km 的货运机车牵引任务,平均牵引重量 5 000 t。2001 年 11 月曾因串油问题导致牵引电机抱轴瓦烧损故障 34 件,其 中有 1 台机车碾、烧抱轴瓦 16 块。从 2002 开始,该段配 属的 40 台 SS4 型机车在抱轴箱与齿轮箱中统一使用了 抱轴瓦油,其间,运用、检修、化验、给油保养等人员密切 配合及时补油并检测油品质量。2005 年 10 月和 2006 年 11 月两次随机从 5 台运用机车 12 个牵引齿轮箱内进行 了取样监测,主要对所取油样的运动黏度、黏度指数和油 中的磨损金属元素做了检测分析。
第 32 卷 第 4 期 2009 年 7 月 20 日
◆ 建议·探讨 ◆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Electric Locomotives & Mass Transit Vehicles
SS4 型机车抱轴箱与齿轮箱 统一用抱轴瓦油的研究
Vol. 32 No. 4 Jul. 20th,2009
茹更生 1,陈 华 1,刘同锋 2,刘昌辉 2,高进涛 2,王志君 3
自 SS4 型机车接回该段后,抱轴箱和齿轮箱相互串 油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到轴瓦和齿轮部件的 润滑,极易造成轴承磨损或烧轴的质量隐患。从 2003 年 10 月 起 我 们 选 择 了 SS40437、SS40442、SS40440 和 SS47073 等 4 台机车做试验,在这 4 台试验机车的抱轴箱 和齿轮箱中统一使用性能改进后的抱轴瓦油。经过对上 述机车 3 年多的跟踪检查表明,抱轴瓦和齿轮间润滑良 好,走行部未出现因油润情况不良所造成的质量问题。通 过对齿轮箱运用过程中抱轴瓦油的化验分析和中修时机 车抱轴瓦及齿轮表面的检查,未发现润滑不良和异常磨 损。这证明在 SS4 型机车齿轮箱与抱轴箱中统一使用抱 轴瓦油是成功的。
水分 /%


GB/T260
机械杂质 /%
0.032 0.025 GB/T511
挥发失重 /%(80 ℃,8 h)
0.53
0.46 TB/T2986
承载能力(四球法)最大无卡咬负荷 PB/N 1 186 1 186 GB/T3142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符合抱轴瓦油铁道行业 标准[4]的前提下,对抱轴瓦油技术条件增补承载能力(四 球法) 最大无卡咬负荷 PB,作为满足齿轮润滑的保证项 目,技术指标不小于 1 186 N,比现用抱轴瓦油实际提高 4 级以上,完全达到了机车齿轮润滑剂[2- 3]的要求,这为改性 后的抱轴瓦油在 SS4 型机车抱轴箱与齿轮箱中统一使用 提供了技术保障。
由于串油现象的存在,抱轴瓦油从抱轴箱混入齿轮 箱中,将齿轮润滑剂稀释,降低了齿轮油的极压抗磨性 能;而当齿轮箱中的润滑剂串入抱轴箱可导致抱轴瓦油 黏度增高、油品颜色异常变黑,致使毛线油托发生供油困 难,造成牵引电机抱轴瓦烧损、碾片等故障,从而严重影 响牵引电机使用安全。
鉴于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一种润滑油品既能满足 SS4 型机车抱轴箱润滑,又能适应其齿轮箱润滑。因此,笔者 提出将抱轴瓦油进行性能改进,然后将其统一用在 SS4 型机车抱轴箱与齿轮箱中。根据 SS4 型机车的实际使用 情况,自 2002 年起,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 研究所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先后在宝成线的宝鸡—广 元、候月线的洛阳北—侯马北—新乡南、哈大线的哈尔滨 南—长春北线路上进行该型机车统一用油的试验研究,
检测得出:1) 除 SS40593 机车 (走行 610 813 km) B 左 3 齿轮箱取样中 Fe、Cu、Sn 等 磨 损 元 素 含 量 较 高 (100 μg/g 左右)以外,其它油样中均较低。这说明机车牵 引齿轮未出现异常磨损,齿轮运用状态正常,所用抱轴瓦 油的使用性能基本适应机车运用工况的要求。2)所取油 样中的 Zn 元素含量(来自抱轴瓦油中的添加剂)都较高 (800~1 100 μg/g 左右),反映出油品的使用性能基本稳 定,运用中能保持良好的润滑性;同时 Si 元素含量数值 比较小,说明齿轮箱的密封状态比较好。3)所取油样的黏 度指数都在 100 以上,其黏温性能较好,40 ℃运动黏度大 都在 50 mm2/s 左右,仅比新油黏度下降 4~8 mm2/s,这都 说明抱轴瓦油在机车运用 (走行 30 万~60 万 km) 过程 中,其使用性能是非常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