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导学案设计
《巨人的花园》教案【精选6篇】

《巨人的花园》教案【精选6篇】《巨人的花园》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了解课文内容,巩固识字。
3、让学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享。
【教学重难点】1、认识12个字。
2、从故事中受到教育,能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享。
【教学方法】游戏法、竞赛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童话故事名字叫《巨人的花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巨人的花园》,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随文识字1、出示读文要求: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把生字宝宝圈出来,并在新词下画上横线。
⑵数数本文有几段,在每段前依次标上序号,了解课文内容。
⑶注意读书姿势。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听录音范读课文,再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宝宝1、在小组内自由学习生字。
2、汇报学习情况。
(小组长带读生字、一字开花游戏、猜字游戏)3、识字比赛。
四、将生字宝宝带到课文中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全班朗读课文。
2、游戏巩固认读生字。
二、细读课文1、老师出示问题,学生找出相应段落,老师指导朗读:⑴巨人不让小孩来花园玩,他做了什么?⑵小孩子不来花园后,花园什么样了?⑶孩子们来了以后,花园又是什么样呢?2、比较朗读:(学生试读、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请学生抓住花园里有孩子玩和没有孩子玩时景色不同的句子,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花园里有孩子时的美丽与没有孩子时的荒凉。
个人挑战朗读自己喜爱的段落;3、积累词语库,除了课后的,你还从课文中积累了哪些词语?选择你喜欢的词说一句话。
三、齐读课文第三课时一、朗读课文二、认读生字宝宝三、学习田字格中的生字并指导学生书写1、让学生对要写的字进行一字开花,并且说说每个字的结构、偏旁、音序。
2、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特点,并说说自己将怎样写好这个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砌、牌”等11个字,会写“柔嫩、丰硕”等13个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3.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4.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重点:1.边读课文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2.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上一篇课文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好奇的、爱听故事的、充满童真的儿童形象,今天要学习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又会给我们留下的形象呢?请看课题《巨人的花园》。
2.板书课题,齐读。
3.质疑课题。
(巨人的花园是怎样的?发生了什么故事?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二、朗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
1.带着心中的疑问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难读的地方也要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课后生字,你指我认。
3.出示字词,指名轮读,聚焦易错的字音。
4.出示相关语句,加深字词印象。
①还有十二棵桃树,……结出丰硕的果子。
“硕”字音读准,“丰硕”意思:又多又大。
展示(挂满桃子的桃树)指导朗读语句。
②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禁止入内,违者重惩。
“允许”什么意思?(同意)怎么做的?(“砌墙”,挂布告牌。
)“砌”换个偏旁“沏”,组词沏茶,砌墙又是什么意思?(把墙垒高)这样垒高之后孩子就进不来了。
布告牌有什么作用?(时刻提醒孩子不准进入花园,否则的话,就要受到很重的惩罚。
)指导朗读语句。
5.指导书写生字。
①牌左窄右宽②砌三部分紧凑③啸左部口字居于中上。
右部上宽下窄,三横间距均匀,第二横最长,中竖直长且挺拔。
④颊左右同宽,左高右低。
左部横须斜,点画有呼应。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溢、允”等生字,规范书写“荫、砌”等生字,积累文中描写景色的词句。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知道巨人的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抓住花园情景的变化、人物的言行,通过想象,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3.情感与价值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发挥想象,感受巨人的花园的美丽,以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玩耍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进行拓展写话训练。
【教学难点】明白“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激情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故事,能说一个给你深刻印象的吗(生自由汇报。
)是啊,童话故事以它生动的故事以及优美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真、善、美。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童话就是《巨人的花园》,大家齐读课题。
这个课题很有趣,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生:“巨人”是什么样子的他的花园又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想象中的巨人是怎样的对了,童话故事就是这样超出了我们平时的生活。
(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巨人,这些孩子们在他身边显得如此的小。
想不想去巨人的花园敢不敢去有的同学摇头,没关系,巨人现在出去旅行了,跟我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懂的词语。
2.交流感受。
三、识字学词,扫清障碍1.课件出示:绿树成荫、洋溢、允许、砌墙、禁止、告示牌、呼啸、凝视、脸颊、愉快、拆除2.开火车式认读词语。
3.指导书写。
“荫”字上部横长盖住下部;“月”撇长,伸到“阝”的底下。
“溢”字“氵”要彼此呼应;“皿”底横稍长。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26《巨人的花园》导学案设计

26巨人的花园导学案设计入,设疑启思(用时:6分钟)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内容大胆设疑。
私的巨人禁止孩子进入花园,导致花园长期处于冬天。
他醒悟后,拆除围墙,让孩子们涌入花园。
孩子们带来了春天。
2•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小组合作提岀问题:巨人回来前后,花园的景色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种变化与巨人有什么关系呢?不必要求过高,说出大意即可。
2 •设疑时,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自行探究解决。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涵(用时:18分钟)1.引导学生朗读第3〜11自然段,找找巨人回来以后,花园的变化。
说说巨人在行动和思想上有哪些变化。
(课件辅助)2•弓I导学生理解小男孩的作用。
课件展示:小男孩伸手搂住巨人,亲吻着他的脸颊。
指名读,引导学生想象:小男孩当初面对巨人的大声叱责时,可能会说些什么?3•指导朗读描写巨人醒悟后的言行的句子。
讨论:此时,你觉得巨人是个怎样的人呢?4 •课件岀示描写巨人醒悟前后变化的句子。
引导学生说说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1)生自由阅读课文第3〜9自然段,画岀描写巨人回来后花园样子的句子。
同时课件出示巨人回来前和回来后两次对花园不同的描写,对比朗读。
(2)师生互动,联系上下文想象,找到巨人说的话,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时可能会怎样想,表情会是什么样的?巨人的性格怎样?(巨人冷酷、自私的性格,就像一年四季中的冬天,冷酷无情。
) 2 •抓住重点词朗读句子,理解主要内容。
(1)学生研读小男孩的作用,展开想象,互相交流。
巨人从小男孩的动作中读懂了什么?(安慰、理解、宽容、劝告、尊重、勇敢、热情……)课件岀示说话练习:假如你就是小男孩,你会对巨人说什么?(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自由读第13自然段,抓住描写巨人言行的词句进行理解。
(巨人明白了,孩子们的到来会给他带来美好的春天;他的自私带给他的只有孤独、寂寞、寒冷、痛苦……)4 •学生借助课件,分析运用对比写法的句子,领悟文章的寓意。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边读边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同分享。
2、认识本课12个会认字,能正确规范地写好6个字。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识字,掌握6个字的正确书写。
三、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同分享。
四、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生字生词卡片。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进入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什么呀?(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电脑课件,认读生字。
(单人读、集体读)3、请同学读全文,进一步熟悉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三)细读全文,边读边感悟。
1、阅读思考,请学生想一想:(1)巨人不让小孩来花园玩,他做了什么?请一个同学读读第1、2自然段。
(巨人把孩子们赶跑了,又沿着花园垒了一道围墙。
)(2)小孩子不来花园后,花园什么样?请一个同学读读第三自然段。
(花园里,鸟儿不愿唱歌,树木也不肯开花,陪伴巨人的还是那厚厚的积雪。
)(3)孩子们来到花园后,花园又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
(孩子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开出鲜艳的花朵,鸟儿也唱起动听的歌。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花园里有孩子玩和没有孩子玩时景色有什么不同。
(花园里没有孩子玩时,鸟儿都不愿唱歌,树木也不肯开花,陪伴巨人的还是那厚厚的积雪。
而有孩子玩时孩子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开出鲜艳的花朵,鸟儿也唱起动听的歌。
)(2)请同学们自己先练习读读花园里没有孩子玩时景色的句子。
然后读给全班同学听。
①尤其是“春天到了,到处都是鲜花和小草。
”读这句话时可以请学生先说说他所见到的春天的景色,也可以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描写春天景色的录像。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

27《巨人的花园》导学案27巨人的花园[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
2.能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3.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语文要素】4.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2.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
2.能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3.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
(重点)一、激发想象,引入课文1.引导学生想象巨人形象:《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中的王葆是一个普通的人,今天学习的《巨人的花园》中的主人公则是一个“巨人”。
(出示巨人赶孩子们离开花园的插图)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这个巨人会是什么样子?2.质疑导入,读课题,看这幅课文图画,你有问题要提出来吗?(学生自由回答)二、提炼主线,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带着问题边读边找答案。
2.反馈交流需要提醒的字音、字形,然后读读词语:柔嫩丰硕允许禁止踪迹呼啸始终吼叫自私举动脸颊凶狠拆除3.交流:孩子、花园、巨人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4.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课文分段。
三、想象画面,感悟奇妙1.聚焦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花园的景象。
点拨:引导学生抓住“可爱的大花园”展开想象,青草、桃树、小鸟等是怎样的,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我们在这儿多么快乐!”在想象画面的过程中,融入快乐的情感。
2.聚焦第7自然段,读悟没有孩子们的花园景象。
(1)学生自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2)说说在朗读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模拟体验:请想象自己是一种植物,用身体表现这种“植物”。
引导学生根据“小鸟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桃树也忘了开花”“一朵美丽的花从草丛中伸出头来”却又“马上缩回”等词句进行表演,体验童话的奇妙。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5巨人的花园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丰硕”“允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喜欢看童话故事吗?童话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
英国的《典雅》杂志说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师板书课题)堪称“完美之作”。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王尔德笔下的童话世界,去感受童话的无穷魅力吧!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词,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叱责”“吼叫”等词语。
(3)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理解词语的。
(4)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巨人说的话。
1.学生勾画,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
四、指导书写1.师:本课有许多难认、难写的字,同学们快找一找,想一想哪些字容易出错?2.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的书写:牌、惩、颊。
第2课时一、设疑激趣1.师:“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句话是谁说的?(巨人。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
二、新课导入1.师:瞧,巨人的花园多美呀!(播放多媒体动画)巨人不在家的日子里,孩子们快乐地嬉戏玩耍,这简直就是孩子们的乐园。
2.师: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想说点儿什么?(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师及时引导归纳)3.师:可这所有的快乐在巨人回来后便。
(学生回答)4.出示句子:(1)“你们在这儿做什么?”他叱责道。
(2)“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巨人自言自语道,“这是随便什么人都懂得的。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公开课《《巨人的花园》导学案教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学习了巨人不在时,孩子们在花园里快乐玩耍的情景,然后,话锋一转:巨人回来了,花园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引导学生开始学习后面的文章,在学生初步了解巨人的加入给花园带来的变化之后。
我引导学生抓住“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这句话从“有孩子就有春天”和“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两个方面展开阅读。
学生通过找句、品词,慢慢地感悟到了文章的主题:巨人不愿意让孩子到花园里来玩,所以春天永远不会来到花园里,是巨人的自私换来了寒冬,文章告诉我们有了快乐和美好的事物应该和人分享。
应该说,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学生的语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对文章主题的感悟也是在自主阅读,充分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写一写自己在童话里受到了怎样的启示,也可以为童话配上自己喜欢的音乐读给他人听,一起分享读童话的快乐。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知名的中外童话,让学生去阅读。
4.学生借助课件,分析运用对比写法的句子,领悟文章的寓意。
寓意:只有和大家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1.对于巨人的心理活动及表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说话的过程中体会巨人的性格特征。
?
2.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该让学生把感悟到的情感融入对课文的朗读中,这样的朗读才能打动人心。
3.在对句子的比较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让学生知道对比的写法使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使巨人的形象更加鲜明。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
一、故事导入,激发情趣(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童话王国,以及一些常见的卡通人物。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喜欢的童话。
2.导入新课:
作者相机介绍作者王尔德。
阅读了原著《自私的巨人》,你觉得本文的题目是否应和原著一致
1.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童话,如《丑小鸭》《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快乐王子》《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个别学生借助教师的追问,简介喜欢的理由。)
1.(1)生自由阅读课文第3~9自然段,画出描写巨人回来后花园样子的句子。同时课件出示巨人回来前和回来后两次对花园不同的描写,对比朗读。
(2)师生互动,联系上下文想象,找到巨人说的话,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时可能会怎样想,表情会是什么样的巨人的性格怎样
(巨人冷酷、自私的性格,就像一年四季中的冬天,冷酷无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的花园的不同景色和巨人在行动和心理上的不同变化。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查找王尔德的《自私的巨人》原文读一读。(师生)
3.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找出体现花园景色变化的语句。(学生)
】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2.教师帮助学生结合题目梳理主要问题。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并批注自己对文中产生的疑问。
:
2.交流几个集中的问题。
(1)巨人的花园一开始是什么样子的他回来后,花园又变成了什么样子
(2)巨人为什么禁止孩子们在花园玩耍
(3)孩子们被训斥离开花园后,为什么花园不再美丽
(4)最终,巨人做了什么改变
(3)朗读带有生词的长句,将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硕”读shuò,不读suò。
(2)“允”读yǔn,不读rǔn。
?
(3)“颊”读jiá,不读xiá
教师指导书写:
(1)“牌”字的左边“片”的笔顺为:撇,竖,横,横折。“牌”的第十画是撇。
(2)“啸”字的最后四笔是撇、竖、撇、点。
2.学生汇报交流:原著的题目直截了当地突出了主题和人物特点,而改编的课文题目更能引起读者的想象。
[
1.喜欢童话的理由可以从童话的语言特点、故事情节、人物精神、主旨等方面去阐述。
2.在介绍作者王尔德的时候,可以相机介绍童话,比如丹麦的《安徒生童话》、中国的《叶圣陶童话》、德国的《格林童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
?
2.引导学生理解小男孩的作用。课件展示:小男孩伸手搂住巨人,亲吻着他的脸颊。
指名读,引导学生想象:小男孩当初面对巨人的大声叱责时,可能会说些什么
?
3.指导朗读描写巨人醒悟后的言行的句子。讨论:此时,你觉得巨人是个怎样的人呢
4.课件出示描写巨人醒悟前后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说说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初读环节比较耗时费力,但如果学生在学习课文前认真做好了预习,课堂上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由于四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有所提高,所以生字新词的学习,以自主探究为主,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做到人人参与其中。
;
2.在引导学生归纳文章主要内容时要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叙述语言尽量简洁。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用时:10分钟)
五、总结设疑(用时:2分钟)
教师总结设疑:
]
巨人回来前花园如此的美丽,为什么巨人回来后花园会有那么大的变化呢
熟读课文,画出描写巨人回来后花园变化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读一读,并且按自己的理解作批注。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在课下联系课文思考,最好能圈画出相关语句。同时,以设疑来结束第一课时,实际上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3.小组合作。
(1)小组合作演课本剧。
(2)小组评议课外积累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
学生表演课本剧前,教师要提示学生抓住人物特征,从语气、动作、神态等方面去表现。
四、布置作业,积累延伸(用时:6分钟)
1.搜集自己喜欢的中外童话,读一读。
2.结合课后的小练笔: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3)“惩”最后一笔是点。
3.学生默读课文,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写了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之墙外。从此,花园里只有冬天。一天,孩子们从围墙的小洞钻进来,花园里立刻变得春意盎然。巨人醒悟了,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幸福。
三、回归整体,感悟写法(用时:10分钟)
>
1.整体感知,体会对比写法。
2.组织交流: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3.引导学生合作演课本剧;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话读一读,对文中的人物议一议。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对比描写的词句。
2.小组交流: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时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
2.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巨人回来前后,花园的景色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种变化与巨人有什么关系呢
1.学生概述课文主要内容时,不必要求过高,说出大意即可。
@
2.设疑时,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自行探究解决。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涵(用时:18分钟)
1.引导学生朗读第3~11自然段,找找巨人回来以后,花园的变化。说说巨人在行动和思想上有哪些变化。(课件辅助)
1.课件出示“学习导航”,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初读课文。
[
2.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教师重点指导“牌”“惩”“啸”的笔顺及“硕”“允”“颊”的读音。
}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小组合作学习。
(1)圈出生字、新词。
(2)不认识的字可以看生字表,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借助工具书理解,也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激发学生对美丽花园的向往和喜爱。
1.学生抓住“柔嫩、丰硕、悦耳”等词语,感受在巨人回来前花园是美丽的。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自然段。重点抓住描写花园美丽的词语,注重语调,读出自己的理解。
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朗读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学生读得不到位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范读。
26巨人的花园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巨人的花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硕、允”等11个字,会写“柔嫩、丰硕”等13个生词。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的花园的不同Leabharlann 色和巨人在行动和心理上的不同变化。
3.通过朗读、品味,感受童话的有趣。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
一、回顾导入,设疑启思(用时:6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内容大胆设疑。
1.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一个自私的巨人禁止孩子进入花园,导致花园长期处于冬天。他醒悟后,拆除围墙,让孩子们涌入花园。孩子们带来了春天。
学生在读文过程中一定会产生诸多的问题,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当场就让学生相互解决,把一些与课文重点相关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留下来,在精读环节一一解决。
在解决疑惑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看看问题的答案在课文的哪些小节中,以此来学会给课文的段落概括意思。
四、精读课文第自然段,理解内容(用时:8分钟)
、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从哪些词语中能看出花园一开始是美丽的
2.抓住重点词朗读句子,理解主要内容。
;
(1)学生研读小男孩的作用,展开想象,互相交流。巨人从小男孩的动作中读懂了什么(安慰、理解、宽容、劝告、尊重、勇敢、热情……)
课件出示说话练习:假如你就是小男孩,你会对巨人说什么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自由读第13自然段,抓住描写巨人言行的词句进行理解。(巨人明白了,孩子们的到来会给他带来美好的春天;他的自私带给他的只有孤独、寂寞、寒冷、痛苦……)